登陆注册
886600000009

第9章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第9章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出生于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

则,字灵均。战国楚人。初辅佐楚,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

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亲秦派贵族的谗言而去职。为后世留下了《离骚》、《天

问》等不朽诗篇,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两度使齐竭力救楚

屈原年轻时,楚怀王发现了他的才华。屈原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左徒,参与议论政事,

起草政会的工作,并且兼管外交。

面对七国争雄的政治局面,楚国上层贵族产生两条

路线:一派是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投降路线;

另一派是以

屈原等一些策士为首的反投降路线,主张楚国与齐国要联合魏、赵、韩、燕等结成一个“合

纵”的阵营,以抗拒强秦。两条路线形成尖锐的对立。但是由于楚怀王目光短浅,昏庸无能

,使亲秦派占了上风。以楚王、靳尚等为首的最高统治集团,横征暴敛,吏治腐败,阶级矛

盾日益尖锐。

公元前313年(楚怀王十六年),屈原出使齐国不久,秦惠文王为破坏六国合纵联盟,

打算首先攻打齐国,而当时齐楚友好,关系十分密切。秦惠文王担心一旦攻齐,楚国会助战

,为了说服楚国在他侵略齐国时保持中立,就派张仪带着厚礼游说楚国贵族,

并许诺愿意奉送商於的六百里土地。

绝齐连秦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齐国,在齐国的屈原感到十分痛苦和忧虑,匆忙回楚,被怀

王冷落。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派使臣去秦国接受商於六百里土地,张仪却不认账,怀王恼

羞成怒。屈原建议重新与齐和好,以后再合力攻秦

。怀王对秦用兵连连失利,损兵折将,怀王

感到势单力薄。

在国家陷入危机的时候,倍遭怀王疏远和冷淡的屈原,再次建议怀王联齐抗秦。楚怀王

虽然还不甘心,但是被形势所逼,也只好答应了。于是派屈原第二次出使齐国,重修旧好

当时,屈原是闻名的才辩之士。他的使齐,在各国反响很大,特别是引起秦国的恐慌。

公元前311年,秦国迫于形势,不得不退还汉中之地以求和。楚怀王想到曾受到张仪的愚弄

。便提出要求交出张仪。张仪到达秦国后,怀王宠妃郑袖、靳尚、子椒等接受贿赂的大臣们

也都极力替张仪说好话。糊涂的楚怀王听信了他们的话

,竟糊里糊涂地将张仪放回了秦国,等屈原出使齐国回来,听说放走张仪之事,马上进谏,

怀王才有所醒悟,想立即派人去追杀张仪,但张仪已经走了多时,追也来不及了。

这一年,积极推行连横政策的两个主要人物秦惠文王和张仪,相继死去,这显然是六国

合纵的良机。然而,楚怀王缺乏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不能审时度势。

公元前239年(怀王三十年),秦昭王假说要把女儿许配给楚怀王的儿子,约请怀王到

武关相会。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劝怀王千万不要答应秦国的邀请。怀王不听屈原

的忠言,到武关赴约,但不出屈原所料,怀王一进武关,秦兵就把后路切断,要求怀王割地

。怀王不答应,偷偷地跑到赵国。赵国怕秦国的势力,又把他

送回秦国当了俘虏。3年后,怀王在秦国被囚禁而死。楚国只好立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做国君

。

遭谗流放汩罗自沉

屈原觉得自己的国君被秦国骗去,死在外国,这是国家莫大的耻辱。他痛恨那些卖国的

奸臣,也痛恨自己不曾尽力为祖国作更多的事。无比的沉痛和愤怒使屈原的心一刻也难得安

静,他吟诗作赋,来揭露奸臣的贪心和丑恶。这些诗很快就传开了,靳尚、子阑之流听到屈

原责骂自己,气极了,马上去找顷襄王,诬陷屈原对新即位的国君十分不满,并在外鼓动群

众反对朝廷。顷襄王将屈原赶出郢都,流放到江南一个人烟稀少、荒凉偏远的地方。

屈原虽然身遭逆境,却不肯丢掉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够施展自己

的远大抱负,拯救国家的危难,使百姓过上好生活。因此,流放期间,他很关心朝廷的事情

,只要有郢都来的人,他都要仔细打听军事、政治方面的消息。

公元前278年,屈原听说秦国又派大兵侵略楚国,当他得到来自郢都的消息“秦国的白

起,侵占了我们的郢都!”的恶耗时,他悲愤已极,他听说洞庭、五湖、江南先后陷落,顷

襄王仓惶出逃,不得不到陈(今河南睢阳)避难,几乎绝望了,他眼望大好河山被强秦所占

,楚国人民将倍受奴役之苦。他思绪万端,奋笔疾书,写下最后的《哀郢》、《怀沙》等不

朽诗篇后,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的夜晚,他坚定自然地跳进了汨罗江,结束了他

伟大光辉的一生。那年他62岁。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将每年的农历五月

五日定为端午节。

诗歌新元逸响伟辞

屈原的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宝贵的遗产。

他把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对卖国求荣、自私自利的腐朽势力的无比仇恨和对

美好未来的渴望都融进了他的诗篇里。

屈原之作,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九歌》包括《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马》、《少司命》、《东君》、

《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篇,《九章》则包括《惜诵》、《涉江》、

《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昔往日》、《桔颂》、《悲回风》九篇。

屈原之诗,开创了诗歌新纪元,以文长、思幻、旨明、言丽而名于后世,而其浪漫主义精

神,则更奠定了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文心雕龙》称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鲁迅则

更言称其作“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之上”

(《汉文学史纲要》)。屈原的作品亦被译介于各国,其人在1953年便位列世界四大文化名

人之一。其中《离骚》是其作品中最长的一篇,它是我国古代最早、最辉煌的长篇抒情诗,

浪漫主义的典范之作。

《天问》历来被称为奇文,它是屈原学术思想的总汇,集中体现了屈原学说的精萃。它

所包含的思想学说,既不同于儒、道、墨、法,也非其他诸子杂能所能诠释。

爱国诗人卓绝一代

屈原第一个在诗的形式上打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的格律,使诗歌更能表达丰富的思想

内容,不仅如此,屈原的诗还注意吸收民歌的营养,尽量采用方言,在他的诗里楚国的民间

语言多处可见,在韵律上,也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在古代诗歌园地里,独树一帜。

有了白话入诗,有了自然韵律的采用,其结果便是诗的篇章的扩大。只要把屈原的诗与

古代的诗相比较就可一目了然了。屈原大胆地把民间活生生的生活与语言,灌入已经疆定了

的古代诗歌里,使其复活而蓬勃起来。这是他的一个伟大的成功,是永远也不能磨灭的。

屈原在他的伦理思想上仿佛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注重自身修养,反反复复地屡以诚

信自戒,对于君国则以忠贞自许。屈原用他的一生教导后人要清清白白地做事,堂堂正正地

做人,虚伪自私最终是要受到唾弃的。

屈原的作品中溶透着深深的爱国情怀。

正因为他对祖国、对人民有着满腔的热爱,才使他身遭逆境也不肯离开祖国。因为,

他要不辜负楚地的大好河山,他要竭尽全力主张内修清政,外则合纵抗横,实现统

一的大业,拯救百姓,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屈原与民同生死、共患难的爱国主义精神万

古流芳。

同类推荐
  • 用我十载寒暑换他君临天下

    用我十载寒暑换他君临天下

    前世忠臣今生见,轮回只愿孤君临。王佐之才谋天下,乱世谁沉谁又浮。帝王后宫三千佳,孤之后宫三千谋。老骥伏枥志千里,烈士暮年九州同。隐居凌虚观天下,待君可汗定江山。(出自江山永幕《待那天下归朕心》)
  • 铁血的无赖王

    铁血的无赖王

    从未有人留心过这个名字第一次读见的人或许会认为这是一本书第二次读见的人或许会认为这是一个妖怪而往往,就是这么一个铁血的王者,却被最期待的人认为是无赖
  •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
  •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遴选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0件大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这些大事或开时代之先河,或为历史转折点,或决定着历史的走向,改变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人的命运。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本书内容涉及中华远古、夏朝、战国、西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直至清朝,对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进行了讲解
热门推荐
  • 呆萌皇后请接招:不要皇上要人参

    呆萌皇后请接招:不要皇上要人参

    带着皇上去查案?一个没查好竟然还查出了帅皇帝的`艳遇`?“天啦天啦!你们继续,我什么都没看见!”楚心璃捂着脸跑出去,终于,第二天,皇上有断袖的特殊嗜好成了众所周知的事情,听着不远处侍女们议论纷纷“你们听说没有,这皇上啊,竟然喜欢男人!”“是啊是啊,怪不得皇上这么久没有叫后宫的娘娘们侍寝了!”手中的毛笔被南宫寒攥碎了,咬着牙看向一旁嗑瓜子儿的楚心璃:“爱妃你好本事啊,拐走朕的人参去救人还大言不惭地说朕有龙阳嗜好,很好,朕这就让你看看朕是不是断袖!”楚心璃变了脸色“等等,皇上!臣妾知错了!”南宫寒邪笑“晚了。
  • 浪尽洪荒

    浪尽洪荒

    在洪荒天地之中,分法师、道士、战士、刺客四大职业,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只为在这大陆上能生存下去……
  • 勿忘之途

    勿忘之途

    每一次的失去每一次的经历,都没有意义吗?就算所有人都忘了我的存在,可是我不会忘。
  • 灵夭

    灵夭

    天帝崩殂,群神无首,仙神之争一触即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论仙凡。虽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仍欲历万劫而不覆。一名资深草丝无意间卷入一场惊天阴谋,苦苦挣扎,艰难求存。至天翻,使地覆,天下灵夭,从此再无仙……
  • 死而生

    死而生

    一次意外,将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带到了另一个时空,变成一个古代诸侯国中的小农,他由死而生,凭着自己的机灵小狡猾,遇山过山,遇水踩水,遇人就骗,大话连天,却从没有人能揭穿他的谎言。在那个世界里,他亦步亦前。
  • 竹君与梅君的日常

    竹君与梅君的日常

    爱吃辣椒的竹君和钻饭眼里的梅君的轻松日常,应如飞的恋爱经历等。敬请期待!
  • 王俊凯的独特恋爱方式

    王俊凯的独特恋爱方式

    张小可被检查出不能生育,什么。刚领了医院检查报告就被自己的男神王俊凯求婚了?可是自己不能生育,他爸爸妈妈不会同意的。那一夜,不知怎么睡到了一起,缠绵悱恻,逃到国外以后,原本以为是最后的告别,可是没想到在哪一次以后,她居然可以生育,怀了他的宝宝…………她回来了,她又该何去何从?…………………
  • 机甲之国术宗师

    机甲之国术宗师

    这是修血脉之力,武力之尊,机甲至上的世界,叶子枫得到中国特种秘密部队龙头的记忆传承,看废材叶子枫修国术驾驶机甲称至尊的故事。
  • 我吃软饭谁称王

    我吃软饭谁称王

    呐,暴力女,我们约好。现在你罩我,等我称王称霸后,自然会给你一个服侍我的机会。你别过来,君子动口不动手!其实这就是一个淳朴少年躲在万花丛中默默修炼成王的故事。
  • 父与子

    父与子

    《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的年轻一代——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帕维尔和尼古拉则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老一代人。当然,在对待年轻人的态度上,父辈中的人们态度各有不同,尼古拉比较温和,希望理解子辈,想跟上时代,只是不太成功。帕维尔则固执已见,信奉贵族自由主义,对年轻人的反叛耿耿于怀。父与子的冲突在广义上表现为帕维尔和巴扎罗夫之间的对立,由此,在巴扎罗夫身上塑造了时代“新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