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600000072

第72章 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第71章 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1886~1925),名文,字逸仙,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民主革命建立共和

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家。

孙中山10岁起进本村私塾读书。这期间,时常听人们讲起太平天国

革命及洪秀全等人的故事。

1878年,12岁的孙中山随母亲到檀香山的哥哥家里,开

始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先后就读于教会所办的意奥兰尼学校和奥阿厚书院。这期间孙中山的

课余时间除自修中文外,酷爱读华盛顿、林肯等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传记,从而对欧美民族、

民主革命领袖们推崇敬仰,并产生了以为师法的念头。

1886年春,孙中山入广州博济医院

附属南华医学校习医。次年10月,又转学香港西医书院,在这里苦读了5年。这期间他先后

结识了陆皓东、何少白、杨鹤龄、尤列等人,不少人

称他们为“四大寇”。

1892年7月,孙中山26岁时以优异成绩在西医书院毕业。毕业后到澳门正式行医,后赴

广州行医。

1894年初,孙中山放弃了他的行医生涯,开始了寻找救国之途的实际努力。

孙中山的第一个政治活动就是上书李鸿章。

《上李鸿章书》是孙中山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主要文章。孙中山的上书遭到了冷遇,孙

中山对此深感失望。甲午战争发生后,孙中山认定只有革

命才是解救中国的唯一出路。从此孙中山由改良走向革命,踏上了民主革命的征途。

1894年10月,孙中山从上海乘船经日本,再度到檀香山。

同年11月经孙中山倡议,中国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

“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在入会的秘密誓词中,明确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

合众政府”的革命目标。

“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便着手筹集军费,组织兵操队,准备回国进行武装起义。18

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缔结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孙中山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好时

机,便与陆皓东等策划准备于当年10月26日(重阳节)在广州举事。不料事泄失败,陆皓东

等被捕遇害,孙中山遭通缉被迫流亡海外。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由澳门潜赴香港,8月又东渡日本,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

政治流亡。

1894年至1897年他在伦敦居住期间,通过观察

和研究,大大充实了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内容。1897年秋,孙中山再抵日本开

展革命活动。

1900年10月,孙中山发动了又一次武装起义——惠州起义,起义军曾一度发展到2万

多人,声势颇大。但由于缺少群众基础,弹药不济而最终失败,

1905年8月,在孙中山的提议和积极推动下,“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等

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联合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同盟会章程中确立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同盟会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资产阶级政党,它的成立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具有关键性

的作用。

同盟会成立后主要开展了两项斗争:一是和改良派的论战,二是发动武装起义。孙中山

成为这两场斗争的旗手和组织者。

以革命派的《民报》与改良派的《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双方在各地的20多

种报刊都参加了论战。从1905年起,论战持续了数年之久。论战的结果是革命派取得了政治

思想上的极大胜利,革命的影响日渐扩大。

1907年至1911年的

4年中,孙中山连续组织和领导了8次武装起义。

一次次的武装起义,

不但积累了经验,而且扩大了革命的影响,终于迎来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成功。

武昌起义的枪声划破了中国黑暗的天空,郁积已久的革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猛发展

,不到两个月时间,大部分省份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

11

月中旬孙中山在巴黎电告国内,希望赶快组织新政府指定总统,以“巩固国基”。12月25日

孙中山在经历了16年的海外生活之后返回祖国,抵达上海。随即被南京十七省代表会议推举

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时年46岁的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同

时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溥仪被迫退位。统治中国268年的清帝国终于

被推翻,绵延中国2000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宣告终结。

孙中山为了建立具有完整意义的民主共和国,在短短3个月的任期中,颁布了30多道有

利于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法律和政令。

在孙中山的参与下,临时政府还制定和颁布了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一部带有革命性和民主性的国家根

本大法。它的颁布是辛亥革命的一项积极成果,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创举。

讨袁护法再举革命

孙中山的伟大和崇高不仅在于他成就了辛亥革命,还在于他抱定救国信念,百折不挠,

奋斗不止,在逆境中不断前进的革命精神和毅力。

辛亥革命建立起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存在仅3个月。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资产阶级的

软弱,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宣布卸职,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辞职后,最初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车站刺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猛醒过来

,抛弃了对袁世凯的幻想,重新举起了民主革命的旗帜,积极主张武力讨袁。

孙中山武力讨袁的主张受到许多人的反对。正当革命党人内

部意见分歧、莫衷一是的时候,袁世凯于7月正式发布“讨伐令”。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

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15日黄兴在南京举兵讨袁,“二次革命”正式开始。与此同时

,孙中山发表宣言和通电,声讨袁世凯。

8月初,孙中山离开上海准备

去广东直接领导讨袁战争。

9月1日南京陷落,“二次革命”不足两个月就完全失败。这次斗争的失败,标志着辛亥

革命的最后失败,孙中山也被迫再一次逃亡日本。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另组中华革命党,孙中山被举为总理。

在这段艰苦斗争的岁月里,孙中山于1915年10月与宋庆龄结为终身伴侣。他们的结合,

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对孙中山和宋庆龄的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917年7月,孙中山由上海南下广州,组织“

护法军政府”,发起护法运动。1918年4月桂系军阀改组政府,废大元帅一长制为七总裁合

议制,进一步排挤孙中山。孙中山被迫于5

月向国会非常会议辞职,怀着沉重的心情黯然离开广州再赴上海。

1918年到1919年两年中,孙中山在上海莫利爱

路住所深居简出,专心致志地撰写了《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两本书。后来他将1917年

写成的《民权初步》和这两本书合成一部书,定名为《建国方略》。

1921年11月孙中山重返广州,依靠粤军陈炯明部驱逐桂系出广东,恢复护法军政府,再

一次揭起护法旗帜。陈炯明阳奉阴违,纵兵哗变,炮轰总统府。8月孙中山迫不得已再次只

身返回上海。孙中山又一次在他合作者的背叛下遭到失败。

改组国民党革命先行者

1917年,当孙中山得知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后十分兴奋,这对寻找救国新途径的孙

中山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1920年秋,孙中山在上海会见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建议与苏建立电台联

络,并表示将“华南斗争与遥远的俄国斗争结合起来”的愿望。1923年1月孙中山在上海会

了苏俄政府特使越飞,并发表了著名的《孙文越飞宣言》,公开揭示了联俄政策和以俄为师

的愿望。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这场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群众的巨

大力量。同年10月为改变革命党的状况做了又一次努力,将中华革命党改为中国国民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孙中山与李大钊的交谈常常是“畅谈不厌,几

乎忘食”。

孙中山欢迎中国共产党和苏俄代表的帮助,他决心彻底改组国民党,同共产党合作。

1923年1月发表

了《中国国民党宣言》,接着又公布了《中国国民党党纲》和《中国国民党总章》。11月发

表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进一步说明改

组国民党的必要性和改组的基本要求。12月孙中山连续对国民党员作了三次演说,解释联俄

、联共的重要意义,表示改组国民党的信心和决心。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以改组为中心内容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担任

大会主席。大会确立了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并

根据三大政策的精神对三民

主义作了适合时势要求的新解释。

正因为这种新解释,才

使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标志着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新时期:创办黄埔军校,建立革命武装

;扶助农工,以农工运动作为革命成功的新起点;采取断然措施镇压商团叛乱,巩固广东革

命根据地;再次出师北伐,以推翻军阀和军阀赖以生存的帝国主义。

1924年10月倾向革命的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孙中

山为“共筹统一建设之方略”,扶病北上。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

在北京溘然长逝,终年59岁。

孙中山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掘墓人,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更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

先行者。孙中山“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奋斗终身”的丰功伟业光耀千古,彪炳史册!

同类推荐
  • 当我们年轻时

    当我们年轻时

    回忆乌鲁木齐市青年合唱团过去25年的辉煌历史,记录当年的一批老艺术家的风采。
  • 如果这是宋史3:官宦王朝(南宋卷·大结局)

    如果这是宋史3:官宦王朝(南宋卷·大结局)

    赵昚退位成为太上皇后赵惇即位,妒后李凤娘喜欢搬弄是非,为皇太子妃时就已令宋高宗等对她反感,却为何能够把持朝政,赵昚和赵惇父子关系被其离间,甚至赵惇行动都被其约束?宋宁宗赵扩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帝。赵汝愚出身皇族,韩侂胄是外戚。赵汝愚为相,韩侂胄与赵汝愚不和,图谋排斥赵汝愚。赵汝愚罢相,理学被打压,韩侂胄当政,这其中有多少阴谋诡计和政治博弈?南宋最终是如何走上灭亡的?
  • 活得真累

    活得真累

    贼老天,你个瘪犊子玩意儿!上辈子你就让老子活得是王八进灶坑——憋气又窝火。今生老子只想求一逍遥快活,可种种迹象表明,哥的这个愿望想实现实在是有点困难。贼老天,咱打个商量,能否换个人来坑啊?你总不能可一个人使劲儿霍霍啊!什么?不行!那好吧,你这该死的贼老天,你丫过来吧!要么让哥暴了你,要么让你暴了哥!哥还就不信了呢!
  • 环宇大陆

    环宇大陆

    环宇大陆,帝国争锋,两大帝国的争斗,让姬氏一族险遭灭族,姬氏一族后辈姬玄为给父母亲人报仇,从此踏上了一条艰难的奋斗历程。
  • 隋末为王

    隋末为王

    瓦岗山下,程咬金救了李密,想要将皇位传给李密!一边的树林里,一个少年冷眼看着这一幕。自后世穿越而来,我要取代李密,我要成为瓦岗的头领,我要隋末为王!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亡鬼异闻录

    亡鬼异闻录

    所谓亡鬼,乃是非人非鬼,天地不留之物。只因平生有所不甘执念太深,含怨不愿归去,身形未灭,而魂魄不在,只留怨气控身,却与常人无误。
  • 此间世

    此间世

    什么是活着?为什么而活?最终会是什么样?我想知道。
  • 故酒腻人心

    故酒腻人心

    他们是宁为玉碎的少年,走失在相约瓦全的青春。一生不羁放荡,只为博得一笑。“我看过许多风景,也经历过离合悲喜,当我最疲惫孤寂时,感谢那刻闯进来的你。宸,我爱你。”她名顾玖,唯爱萧子宸的顾玖。
  • 命运中的遇见:倾世绝恋

    命运中的遇见:倾世绝恋

    因为一场车祸,夏晴雪失去了最后的亲人,原以为,只有他林哲愿意陪伴着她,可惜,“林哲,这不是真的,你还爱我,我会陪着你,你不要丢下我!”回答她的,只有嘲讽的笑“夏晴雪,你以为我愿意和你在一起?要不是因为你爸的公司,我早和你分手了,现在,因为这场车祸,整个公司都是我在扛着,你干了什么?就只会哭而已,我本来就不爱你,我爱的是白亦欣。”她痛苦的滑下了两行泪,“这把刀给你,你要真不爱我,就一刀刺下去吧!反正我已了无牵挂了。”谁知,手起刀落间,竟然……
  • 枕边姻谋

    枕边姻谋

    二十五岁的何蔷薇,离开拉萨,去向魔都。那里有人在召唤她。这是一场蓄意的偶遇,他为什么要这样,是因为一见钟情吗?还是……
  • 婚姻向左爱情向右

    婚姻向左爱情向右

    这是一对具有代表性的80后婚恋人士,他们带着现代的视角与方式去接触婚恋,去感受婚恋。在恋与婚的道路上精彩纷呈,也伤痕累累。他们的经历真实的反映了当前80后的婚恋现状,他们的情感完美的表达了80后人士的激烈与无奈。他们努力着,但也失败着,他们继续着,但也失去着,他们激烈着,但也无助着。
  • 喵影

    喵影

    她,本是一只小小仓鼠。在最末次雷劫时因贪吃杏仁果子,差点惨遭闪电击中!幸好遇黑猫相救……7百年后她偷得神之水成功化人,竟为报那百年前那只黑猫的恩!当她寻到他时,长长相处下来,她竟动了爱慕之意。可谁都知道,猫鼠怎能相爱?那日,她被送上十字断崖时,只有一愿:我想再见他一面……
  • 江南词典

    江南词典

    如果将江南看成是一首诗,这至少会得到杜甫、白居易、张若虚、杜牧、柳永、苏东坡等一流诗人的支持。同样,在张继、寒山等一些次要诗人的作品中,江南也还是伸手可以触摸的。我相信江南就是由这些诗人用一些特定的语言发明出来的。这个可以触摸的江南大抵由以下的语词构成:塔、杏花、春雨、满月、杨柳、旧桥、寺院、石板弄、木格子花窗……当然还有少不了碧绿的水。这是一个名词的江南,她完全可能是一次语词的盛宴。
  • 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

    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

    本书从文学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文学的多维结构和多种性质、艺术特性的审美场,文学对象的内涵整体性等角度阐述,探讨了创作美学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