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5400000018

第18章 贾惜春 乐中悲,虚花悟,三春看破韶华灭(3)

惜春是贾府中“四春”中年龄最小的,她是贾敬的女儿,贾珍的妹妹,母亲早年去世。这样的一个家庭虽然不怎么温馨,但是也还算过得去,但是父亲一直热衷于求道,而哥哥更是无暇顾及这个妹妹的死活,所以她从小留在了贾母身边,和荣府的几位姐姐一起长大。惜春从小就失去了亲人给予的亲情,她是一个苦命的小姐。

在第五回中交代了惜春悲惨的一生,以及她最终的命运。《红楼梦》的原文是:“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直接说明这个贵族小姐最终成为了青灯古佛面前的一个虔诚者。

在《红楼梦》中多处对此进行了铺垫和暗示。比如上一节中提到的和智能之间的玩笑;她所做的灯谜,“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等,这些都暗示着惜春最终看破红尘,而选择了青灯古佛前的生活。

在大观园的女子中,可以说惜春最不擅长诗词,她在《红楼梦》中写诗的次数很少,即便写了的也诗意平平,没有佳品出现。不过她喜欢也擅长绘画,贾母指定她画一幅大观园图。她和妙玉的关系很好,有时候会到妙玉那里去下棋,姑且理解她在棋艺方面也不错。她是一个心冷口冷的人,似乎对大观园这种繁华的地方并没有什么意思,这和妙玉截然相反,一个是处在大观园中,渴望着能够找到解脱;一个居于清寂之地,却渴望着感情。

惜春是一个喜欢“悟”的女子,最终她也在自己的人生中悟出了“真谛”,不过她的这种领悟不是突然之间顿悟的,而是她在贾府从兴盛到衰败、从三位姐姐的婚姻中逐渐看到、逐渐领悟的。她的这种领悟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所以她最终选择了出家一点也不稀奇。

通过三个姐姐的人生,惜春知道一个人不可能长久享受“桃红柳绿”,比如元春,虽然贵为皇妃,但是连她自己也在说那是“见不得人的去处”,就算是偶尔回家省亲,基本上也是以泪洗面,而她最终也逃脱不了自己的命运,最终香消玉殒;迎春的一生谨慎小心,最终却嫁给了“中山狼”,而婚后的生活近似于虐待,最终早亡;探春是一个有志气的女子,也是一个有能力的女子,志大才高,但是毕竟最终远嫁他乡,虽然她的婚姻还算可以,只不过在古代远嫁本就是一种悲剧。三位姐姐的悲剧给惜春的打击很大,虽然在《红楼梦》中并没有写出惜春如何看待这三位姐姐的婚姻和命运,但是通过书中的一些情节可以看出,惜春这个性格冰冷的小姐对此早有感慨和无奈。

贾府虽然家大业大,而且还有元妃在宫中,但是内外的种种矛盾和斗争使得大厦将倾。惜春目睹了这一切,她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了这种人心斗争的丑闻,这些也是她心灰意冷的原因之一,她已经感到生活失去了趣味。正是因为她出身贵族家庭,所以她才能够有机会看到人世间最为丑恶的一面,试想一个出身于小农家庭的女子怎么可能看到为了钱财或者功利的争夺?

在第一百一十五回和第一百一十八回中,惜春最终下定了决心,准备完成自己的夙愿。在做灯谜的时候,贾政猜测惜春的谜底是“佛前海灯”,惜春笑着回答:“是。”海灯本是寺庙中佛祖前面的长明灯,在这里就是预示着惜春最终出家为尼的事实。

在很多人眼中选择出家,成为佛祖面前的虔诚弟子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这样可以躲开尘世间太多的纷纷扰扰,况且惜春本是自己领悟透了其中的真谛,出家难道不是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吗?

可是在曹雪芹的笔下,还是对这件事情充满了同情和怜悯,因为惜春的出家还是充满着无奈。

惜春的出家和她的父亲就没有一点关系吗?

惜春的父亲贾敬在《红楼梦》刚一开始的时候,就选择到城外的道观里去了,基本上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家里人过生日的时候,他也不会回家;只是在除夕及祭宗祠的时候,短暂地回家。在《红楼梦》中并没有讲到贾敬的夫人,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她已经早早过世;也没有写到贾敬的姨娘,即便是有也好像戏份不够,所以惜春和贾珍很有可能是同父同母的兄妹。只不过是因为贾母很喜欢女孩,所以惜春能够来到荣府和几位姐姐一起长大。在《红楼梦》刚开始的时候,说惜春“身量未足”,那个时候她还是一个小女孩,而到了第七十四回的时候,她已经思想成熟、言语犀利,可见在这一段时间里惜春成熟得很快,这只不过是因为她过早接触了人世间的悲苦。

在高鹗的续书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惜春最终选择出家为尼,在第五回中,她的册页上画着一座古庙,判词的最后一句话是“独卧青灯古佛旁”。在高鹗的续书中贾家最终能够恢复原样,继续开始繁华的生活,惜春也只不过是在栊翠庵中代替了妙玉而已,如果是这样的话,惜春的命运并不算很苦,因为她可以居住在繁华包裹着的栊翠庵中,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她也就没有必要被放入“薄命司册页”了。

栊翠庵是元春回家省亲的时候建造的,那个时候的贾府虽然内部已经空虚,但是这种表面的工作肯定做得很好,所以栊翠庵肯定极尽奢华。惜春住在这样的地方,又可以一心向佛,自然是志得意满了。实际上我们可以猜测曹雪芹先生的意思,惜春虽然在皇帝第一次抄家之前就选择了出家为尼,其最终每天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而不是在栊翠庵中过一生无忧的生活。

出家本是惜春的第一悲。

“缁衣乞食”则是惜春的第二悲。

前面已经讲过惜春是自己领悟透了人生,所以选择出家的。在这一方面她的确优于其他的姐妹,因为她的判词第一句就是“勘破三春景不长”,她能够从三位姐姐的遭遇中看到自己的命运,她能够在荣府经历的“三年”时间中逐渐明白自己的命运。所以她颇具“先知先觉”早早地选择离开这个繁华的世界。

惜春的领悟不仅来源于三位姐姐的遭遇,还有贾府内部的窝里斗。

尤其是抄检大观园这种事情的发生,使得惜春早就心灰意冷,即便是自己面前的丫鬟入画,她也是非常绝情。在上文中分析到这里的时候,肯定有很多读者会有这样的感觉。即便惜春是一个心冷口冷的人,但她毕竟是一个小小年纪的女孩子,怎么可能有如此狠心的心肠,撵自己的丫鬟时丝毫没有心疼之情?

其实我第一次看《红楼梦》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一直怀疑在对惜春的描写上,曹雪芹先生的下笔是不是重了些?后来多看了几次才明白,这绝不是曹雪芹先生不经思考和推敲,随意写出来的。

当然一方面是惜春想要通过这次事情,彻底和宁府划清界限,除此之外还有原因。

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古时候抄家的厉害。

乾隆时期的《永宪录》续编中记载了这样一次皇家抄家的事件。当时雍正朝中有一个学政叫俞鸿图,其家被抄。他的妻子听说来抄家了,当时就自尽了;他们家一个小孩子,抄家的人刚进来没有时间对付他,但是这个孩子居然被抄家的景象吓死了。那个时候哪个官员的家被抄,除了这个官员被带走、家产被没收之外,家中的成员如果没有得到皇帝恩准的话,一律都不会被当作人,而是被看作是“动产”,打骂是最基本的;皇帝有时候会将这些人赏赐给下面的官员,一般情况都是给了去负责抄家的官员;要么就是将这些人“充官”,拿到人市上卖掉。仆人和丫鬟是这样的命运,即便是太太姨娘、公子小姐也都会有如此的遭遇。

而在雍正朝的内务府档案中记载着李煦,也就是贾母的原型李氏的亲哥哥家中被抄的情形。其家在雍正元年的时候就被抄,他的亲属和仆人,无论男女老少,总共两百余口人全部都在苏州“挂牌出售”。其实李煦在做官的时候名声还不错,所以很多人不忍心买,也有一些人虽然恨他,但是不知道以后李煦会不会东山再起,所以也不敢买。雍正听说之后就将他们运到京城,在运送的过程中,死掉了一些人,最后押到京城的是二百二十七人,其中有李煦的妻妾子女总共十人,其他都是仆人和丫鬟。

李煦的家人被押到京城之后先出售的是二百零九人,剩下的八个人作为李煦的证人,还需要等待过堂,最终同样要或卖,或杀,这要看最终的审判结果。当时有一位名叫五十一的崇文门监督负责出售这些人,出售的地点就在京城崇文门外,在那个时代崇文门外是专门出售皇帝抄家之后人犯的地方。这些是雍正朝甲辰年,也就是雍正二年的内务府档案中记载的事情,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

通过看这些一方面表示当时抄家的厉害,虽然大观园的抄检不如皇帝抄家,但是情况同样充满着恐怖,另外大观园本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曹雪芹本就是想要通过这个缩影展现当时的社会现实。

带着这样的观点和态度,我们再回头来看惜春当时的表现。这已经不是一个角色的刻画了,而是非常写实的笔墨。惜春这样一个女子,对于这种事情她比其他人更加敏锐,她早早感触到了抄家的恐怖。此时的江南甄家已经被抄了,虽然外边还没有抄到贾府,但是贾府自己已经开始乱了,先自己抄检大观园。可能贾府中其他人听说了甄家被抄,会表现出一定的不愉快,继而又开始自己糊里糊涂地快乐;而还有一些人估计都没有感受到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依旧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但是惜春感觉到了,对于这种悲剧性的事情她具有先天的敏锐性。于是将入画“抄检”出来的时候,她就说出了“或打,或杀,或卖”的话来,这就是当时社会的写照啊!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入画所犯的错误最终受“批评教育”就可以了。

曹雪芹先生只不过是通过惜春的嘴,将自己对当时那个社会的理解写了出来,也将自己内心的不满表达了出来。当一个家被皇帝下令抄家开始,他们的一只脚就已经迈入了地狱。无论结果是什么,但最终也逃避不开“被打,被杀,被卖”,在那种情况下这本就是非常寻常的事情。而且在当时皇帝抄家之后对于罪家人口的处置都是公开的,丝毫不隐蔽,几百年之后的读者读到这里的时候,不能够理解惜春的绝情,但是相信如果当时的人能够读到《红楼梦》,读到这个情节的时候,相信他们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崇文门外那些等待出售的人,这就是事实,这就是《红楼梦》的高深之处,《红楼梦》不仅仅是写儿女情长的爱情小说,而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部巨著。

看明白了这样一个时代的背景,我们就能够理解惜春做出的很多行为和说出的很多语言了。而在第七十四回中惜春说的“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勋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这些言语都是在公开和宁府断绝。我们完全可以猜测,在第八十回之后,惜春是在贾府被查抄的前夕就选择了出家为尼。

其实即便在最初,贾府没有什么危机的时候,惜春就有了做尼姑的念头,有关于此在前文中多次强调过。所以在事态发展到必须作一个选择的时候,惜春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同时也是唯一能够选择的。而当官府在抄贾府时,因为找不到这位小姐和贾府的种种关系,而最终使得惜春会有幸躲开“打、杀、卖”的遭遇。

所以惜春能够早早洞悉自己的命运,所以她在这件事情上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她判定自己不会有很好的境遇,她知道自己需要面对一个恐怖的结局,所以她要选择自救,尽管以后她要在青灯古佛面前度过一生,尽管她很有可能过上“缁衣乞食”的生活,但是相信这些都要比“被打、被杀、被卖”要好很多,毕竟前者自己的命运尚且自己可以把握,而后者完全要听从于别人。

惜春是另外一种人生悲剧,她的这种悲剧显得更加凄惨。一个贵族女子在复杂的环境中,只能卑微地寻找自保的办法,她也以自己的冷漠来保护自己,要以自己和外界的隔绝来延续自己的生命,她难道不是值得同情的吗?

同类推荐
  • 郭沫若集

    郭沫若集

    郭沫若(1892-1978)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和主任。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著,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均有重大建树。本文集选录他有关历史学、古文字学和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的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四十八篇,分为上下两编。 编为历史学和古文字学,下编为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
  •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本书以“两浙”地域文化视角来探讨“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的内在关联,目的是要努力地揭示出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两浙”作家为什么会整体性地崛起的文化根源,并试图结合文化原型和母文化的孕育功能,以及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积淀等特点,探讨“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发展中的思想理念、价值建构、心路历程、精神轨迹和艺术探索等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为中国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以确立他们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本书的部分章节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在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 会移动的房子

    会移动的房子

    作者的小小说风格是非典型的80后文字风格:不张扬,不华丽,不哗众取宠,不停留在叙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伤,而是真实地揭示了80后生活、工作和情感等方面遇到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矛盾和问题。生活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丰富的,复杂性的,纷繁的。作家们往往会通过抽丝剥茧,将那些普遍性或独特的可能性提炼出来,诉诸文字,以达到关注现实、关照读者内心的目的。
  • 泥土哪去了

    泥土哪去了

    南帆的散文随笔因兼具学者、批评家、作家之长而独具一格。细节和史料齐飞,逻辑和见识共舞。文笔丰满润泽,风格洁净从容,以含蓄克制显深长韵致。虽是选集,却因涉及诸多层次侧面而自成格局。《泥土哪去了》是南帆最具代表性、精粹汇集的散文集子。南帆作为智性散文的代表,有评论家曾认为“读南帆,知余秋雨之不足”,此“不足”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南帆散文极富理趣、哲思又丰满润泽的褒奖。在此集中,《泥土哪去了》《机器之瘾》等篇呈现出了一个敏感睿智而又不失理性之思的现代知识分子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多维对话;《一个作家的社区生活》等篇又似作者与自己开展的一场推心置腹地深度对谈。
  • 甜蜜哈密

    甜蜜哈密

    为了传承哈密绿洲的甜蜜传统,弘扬哈密盆地的甜蜜之风,歌颂哈密各族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甜蜜新生活,繁荣东天山文化,我们特编辑出版《甜蜜哈密》一书。文稿共收录各类书籍、报刊公开发表的有关甜蜜哈密的散文、特写五十三篇,歌颂哈密甜蜜生活的诗歌辞赋二十六首。选文和诗歌除几首古诗外,绝大部分皆为当代作者的作品,特别是土生土长的哈密作者的作品。愿此本集子为哈密的甜蜜事业、甜蜜生活增光添彩!
热门推荐
  • 清风徐徐,你仍是我的梦

    清风徐徐,你仍是我的梦

    小学,他们便在一个班级,他是临市转学生,她是本地学生。她成绩优异,他很聪明,学习成绩却是一塌糊涂。三年级两人初遇,经常碰面却不经常说话。五年级,她情窦初开,喜欢上了已经有过N个女朋友的他……初中,很幸运,他仍在本市初中读书,许是上天眷顾,他们仍是一个班级……高中,他们……
  • 十三魔咒

    十三魔咒

    万年后,地球板块运动,只剩一块大陆,行政天才迈克肩负重建家园的重任。十三年后,正直一篇兴隆之时,地球却再次面临板块运动,这一次迈克将何去何从。
  • 穿越之孽缘难逃

    穿越之孽缘难逃

    上一世,她是东方家族的宠儿,却因为空难而失去了生命,爷爷为此而不惜以生命和家族为代价动用古老的家族禁术让唯一的孙女重生;这一世,她穿越为婴儿,有一个温暖如玉的哥哥,还有一个与她一同出生的龙凤胎弟弟。她本想像上一世一样和家人温馨度过美好的一生,却怎想这一世却是坎坷不平,因为弟弟对她的畸恋,毁了她曾经美好的家......“雪儿,你永远都是我的,这一世,下一世,你的生生世世都是我的!”“不,曦晨,我是你的亲姐姐,你不能这样对我!”……主角:淳于曦晨、淳于雪????配角:淳于怀之
  • 风氏无言之神之禁忌

    风氏无言之神之禁忌

    一句话梗概:神秘龟甲,彩虹王国,五大王者,风氏后代一齐上阵,只为敌即将撞击地球的黑暗星球。乞丐练敬国无意之中发现一个刻着甲骨文的龟甲,在练敬国解读龟甲时发现黑暗星球在与成神之法,练敬国在古稀之年时冲破四道神之禁忌。将成神之法公之于众。一段时间后,中国,美国等强大的国家,及其它国家,组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唯一的国家,彩虹王国!紧接着五大王者齐现。风氏无言在风氏陌雪,五大王者彩虹监察局的帮助下,打破九道神之禁忌……
  • 异世武斗

    异世武斗

    他背负着诅咒,他想站在神武大陆的最顶端——神武战台。他想与伙伴共同闯魔炼百层塔,他想与伙伴,共入九层云。成长的道路上,面对伙伴背叛,面对命运的选择,他会坚持住吗?他能坚持住吗?然我们一同见证范天的成长吧~
  • 无上大乘要诀妙经

    无上大乘要诀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我是人鱼公主,男神,别乱来

    我是人鱼公主,男神,别乱来

    他把人鱼公主壁咚在墙上,强吻了上去。他的心是留给她的,只会留给她一个人,因为......她是他的女人。他曾经失忆了,可是忘不掉的就是她的感觉,真么多年了,他终于找到了她。人类的世界里,两人感情迅速升温......“菲儿,我好想吃掉你.....”
  • 广陵曲

    广陵曲

    江南季家有子,独占天下三元,一手乾坤盘笑看分和。白云山上有小僧,六根不净,却一世修得九世佛。墨家有无赖,可御剑三千里,剑道称魁。有女子画圣,一杆不律可叫鬼神退散。北方有龙,长眠而不醒。东方有帝,疯魔醉看世人。广陵有少年,一步便可成仙,却偏要叫这世界不得安生。
  • 婚城

    婚城

    婚城是一座迷幻之城,每个房间都有一位美丽神秘的新娘,她们身着大红婚服,头戴凤冠,白天睡觉,晚上上妆,日日年年,等待着她们的心上人。凡是进入其中的人都迷失心神,不得而出。柳蝶从小学习幻术,这次依照师父的命令和其他幻奴们一起去破解婚城的秘密,不料来了一个俊朗的年轻人北杨,给她带来了爱情和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