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2700000047

第47章 黄直录——阳明四句教(5)

王阳明常把“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来指点知行的本体。在他眼里,知行本体实只是一个“诚”,诚意之极,知行自见合一,便是真能好恶的良知。

36分上事

【原典】

问:“《修道说》言:‘率性之谓道’属圣人分上事,‘修道之谓教’属贤人分上事。”

先生曰:“众人亦率性也,但率性在圣人分上较多,故‘率性之谓道’属圣人事。圣人亦修道也,但修道在贤人分上多,故‘修道之谓教’属贤人事。”

又曰:“《中庸》一书,大抵皆是说修道的事,故后面凡说君子,说颜渊、说子路,皆是能修道的;说小人,说贤、知、愚、不肖,说庶民,皆是不能修道的。其他言舜、文、周公、仲尼,至诚至圣之类,则又圣人之自能修道者也。”

【译文】

黄直就先生的《修道说》里所讲的“率性之谓道”是属于圣人分内的事,“修道之谓教”是属于贤人分内的事,特请教于先生。

先生说:“普通人也能‘率性’,但‘率性’在圣人身上分量多,所以说‘率性之谓道’是圣人分内的事。圣人也‘修道’,但‘修道’在贤人身上分量多,所以说‘修道之谓教’是贤人分内的事。”

先生又说:“《中庸》一书,大部分都是说‘修道’的事。因此,在它后边的章句里凡是说到君子,都是在说颜渊、子路,他们都是能‘修道’的人;凡是说到小人,说到贤者、智者、愚者、不肖者、庶民,他们都是不能‘修道’的人;其他的说到舜、文王、周公、孔子等,这类至诚至圣的,则又是自然‘修道’的圣人。”

在这里,阳明先生其实不太同意《中庸》对圣人的说法,他认为普通人和圣人一样,都能率性和修道,而且也都需要,只不过分量上多少有差异罢了。当普通人也把率性和修道当成“分上事”,也一样会成为圣人。

37动静只是一个

【原典】

问:“儒者到三更时分,扫荡胸中思虑,空空静静,与释氏之静只一般,两下皆不用,此时何所分别?”

先生曰:“动静只是一个。那三更时分,空空静静的,只是存天理,即是如今应事接物的心。如今应事接物的心,亦是循此天理,便是那三更时分空空静静的心。故动静只是一个,分别不得。知得动静合一,释氏毫厘差处亦自莫掩矣。”

【译文】

有人问:“儒家学者在三更半夜时,荡涤心中的思虑,空空静静,与佛家所说的静是一样的,当此时,儒佛两家的功夫都未应事接物,怎么来分别到底是儒家的静还是佛家的静呢?”

先生说:“动静只是一件事。在三更半夜时空空静静地存天理,也就是如今应接事物的心;如今应接事物的心,也是要遵循天理,那就是半夜三更时分空空静静的心。因此,动静是一个事,分不开的。知晓了动静合一的道理,佛与儒的毫厘之差也就掩盖不住了。”

致良知功夫无分于动静,静时是功夫,动时也是功夫,而动静功夫只是一个,没有间断。儒、佛功夫内在静修上极为相似,所不同的是,良知功夫是动静合一的,佛氏功夫则动静分离,流入断灭禅定。

38矜持太过终是弊

【原典】

门人在座,有动止甚矜持者。

先生曰:“人若矜持太过,终是有弊。”

曰:“矜得太过,如何有弊?”

曰:“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

有太直率者。先生曰:“如今讲此学,却外面全不检束,又分心与事为二矣。”

【译文】

在座的学生中,有一个人的举止过于矜持。

先生说:“人要是过于矜持了,终究是存在弊端。”

学生问:“过于矜持,怎么会存在弊端呢?”

先生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在容貌上下工夫,那么往往就不能照顾到内心了。”

门人中有过于直率的人。先生这样说:“如今讲良知学说,如果在外表上完全不加约束,又把心和事分成两回事了。”

王阳明对于人的气质有自己的看法,他主张不要“过”,尤其是不要让气质成为见道的障碍,恢复心体之中和,达到知行合一。

39作文作诗

【原典】

门人作文送友行。问先生曰:“作文免不了费心思,作了后又一二日常记在怀。”

曰:“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心中有一物矣,此则未可也。”

又作诗送人。先生看诗毕,谓曰:“凡作文字,要随我分限所及。若说得太过了,亦非修辞立诚矣。”

【译文】

有一个学生写文章为朋友送行,问先生说:“写文章难免费心思,写过后一两天还总记挂在心上。”

先生说:“写文章时思考并无害处。只是作完文总放不下,那么就会被文章所牵累,心中存有一件事物,这就大可不必了。”

又有人写诗送人。先生看了之后,说:“但凡写诗作文,要根据自己的天分和能力,如果说得太过分了,也就不是修辞立诚了。”

王阳明认为,无论是作文还是写诗,都要有“无可无不可”“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态,不累于心,就能“无入而不自得”,并且修饰言辞要以诚信为本。

40是无轻重也

【原典】

“文公‘格物’之说,只是少头脑。如所谓‘察之于念虑之微’,此一句不该与‘求之文字之中,验之于事为之著,索之讲论之际’混作一例看,是无轻重也。”【译文】

先生说:“朱熹先生‘格物’的学说,缺少一个主宰处。譬如他所说的‘察之于念虑之微’,这一句不应该和‘求之文字之中,验之于事为之著,索之讲论之际’混在一块去看,这是没有轻重之分呀!”

王阳明以为,朱子的这种并列,不但没有有效地突出心体良知相对于语言、事为和思虑——抑或本体论相对于认识论、道德论——来说所具有的决定作用和超越地位,而且更使主体实现道德自觉的路程变得如此曲折、漫长,将它们“混作一例看”,完全“是无轻重也”。

41此心廓然

【原典】

问“有所忿懥”一条。

先生曰:“忿懥几件,人心怎能无得?只是不可有耳。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且如出外见人相斗,其不是的,我心亦怒。然虽怒,却此心廓然不曾动些子气。如今怒人,亦得如此,方才是正。”

【译文】

黄直就《大学》中“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这一条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就像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人心中怎会没有呢?只是不应当有罢了。一个人在愤怒时,如果多一分意思,就是愤怒得过了,不是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愤怒,心就不能中正。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的本体自然就廓然大公,从而实现本体的中正平和了。例如,在外面看见人打斗,对于那个没理的,我心中也会很愤怒;但虽然愤怒,但我心坦然,不曾生过多的气。现在对人有愤怒情绪,也应该如此,这才为中正平和。”

“不要着一分意思”原是佛教语,是指“心”不为外物所动。“心”既不为外物所动,就好像一面明镜,“物来顺应”了。这样,就“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42佛氏不着相

【原典】

先生尝言:“佛氏不著相,其实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不着相。”

请问。

曰:“佛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却逃了君臣;怕夫妇累,却逃了夫妇。都是为了个君臣、父子、夫妇着了相,便须逃避。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有个君臣,还他以义;有个夫妇,还他以别。何曾着父子、君臣、夫妇的相?”

【译文】

先生曾说:“佛教不执著于相,其实也是执著于相。我们儒家对于相执著,其实却对相不执著。”

学生向先生请教其中的含义。

先生说:“佛教徒怕父子间相互拖累,就逃脱了父子亲情;怕君臣间相互拖累,就逃脱了君臣忠义;怕夫妻间相互拖累,就逃脱了夫妻情分。这都是因为执著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才要逃避。像我们儒家有父子关系的,导之以仁爱;君臣关系的,导之以公义;夫妻关系的,导之以礼节。什么时候有过执著于父子、君臣、夫妻的相呢?”

相,是佛教名词,相对“性”而言。佛教把一切事物的外观、形象、状态称之为“相”。“着相”的意思是执著于事物的外在形式。这里王阳明指出,佛氏的消极哲学是,只怕累世,逃避现实;儒家是“出世间而即世间”的伦理哲学,入世致用,体用一源。

黄修易,字勉叔。生平不详。

同类推荐
  • 老子原来这样说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老子的智慧学说,以清晰明了的解说方式向人们讲解了人生的心态、感悟及真谛。
  • 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跟雪莱学成功学

    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跟雪莱学成功学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成功都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希望。不管际遇如何,不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好,不去为自己的人生打拼,则基本与成功无缘。雪莱的诗句有禅思,而本册书将精选出雪莱赞美希望、赞美新生的诗句,管中窥豹,使读者能够在诗意的语言中获得振奋的力量,实现自我激励。当你掌握了这些,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之时,内心就不会被一时的逆境所打垮,而是在品味雪莱的诗句中,用哲学从源头解决问题,锤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比以前更自信、更乐观、更强大!
  • 加缪的思想世界

    加缪的思想世界

    这是一部围绕阿尔贝?加缪思想展开的文学批评著作。在全面梳理其文学创作、哲学思辨、伦理实践以及社会活动之轨迹的基础上,通过话语分析、语境还原与文本批评,对20世纪法国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展开了尽可能细致、深入的评论与诠释。
  • 西方美学史(全2册)

    西方美学史(全2册)

    《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本书选取了西方各个美学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美学观点,进行评述。对美学上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作者挑选的这些人物代表了各时期的主要美学思潮,展现了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概况。美学、文艺批评、文艺理论等研究者也能从中受到启发,为进一步的美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 一日一禅

    一日一禅

    本书由一个个耐人寻味,让人深思的精彩禅故事组成,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
热门推荐
  • 西游寻圣

    西游寻圣

    欢迎来到客栈,居然来了,就留下来吧,带着故事来,带着恐惧离开。
  • 破魂之命

    破魂之命

    明明是无忧无虑的小学生年龄,一朝穿越,记忆被封印!等待的是什么命运?被最信任的人背叛,是什么滋味呢?平凡的一生,却因为前世的命运,被掀起了多少风浪!她,是在大海中乘风破浪,还是在命运的摆弄下乖乖屈服?在这片大海中,她,昂起头,逆着风!既然活了,就要轰轰烈烈,逆天破魂,有何不可!
  • 星际制卡师

    星际制卡师

    地球被外星系殖民,而后沦为附庸。全新的卡片科技以及原力修炼从外星系中流传下来,一名在垃圾之地求生的男孩,被贩卖,沦为矿工,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一个付出生命得到的神秘系统传承,他竟何去何从……
  • 穿越笑翻天

    穿越笑翻天

    穿越又见穿越,别人穿我也穿,穿到异界穿金戴银,穿到异界妻妾满堂,穿到异界一剑在手天下我有。咱穿,咱穿,咱穿穿穿、、、、、、咦!那位漂亮的小妹妹你笑啥子嘛?小妹妹掩着小嘴偷偷乐“大叔!你的裤子穿跑偏了”。呃、、、、、、
  • 断袖王爷:傲娇小老虎

    断袖王爷:傲娇小老虎

    涟漪大陆,以武为尊。寒夙帝国,第一次打破常规,立男子为后!喵了个咪!以为他不发火,这破笔什么的狗皇帝就能欺压本大爷?想的倒是美极了。而且,这懦弱成狗的人是本大爷推上皇位的?本体是被坑了还是瞎了眼了?蛋疼的,他居然没有靠山?别逗了,谁说他没有靠山,他师父一挥袖就能吓死你。想杀我?也要看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呵呵哒!说我身为皇后不知廉耻?别逗了,老子可以分分钟废了你。
  • 封印之:驱魔女神不好惹

    封印之:驱魔女神不好惹

    “这世上真的有神吗?”身为驱魔大神女儿的我很好奇。人们不相信世上有鬼怪妖魔,但确确实实有的,只是有些人看得见,有些人看不见。那,神也是这样吗?有些人看得见,有些人看不见?爱也一样,看得见不一定是最爱你的,看不见的不一定是不爱你。郁优权:你是我的!你只属于我的!你生也好,死也好,你都得是我的女人。瑾樱殇:我是寒夜里的飞蛾,你是从天而降的火把,我害怕我会被你的温暖灼死,可我抗拒不了自己想要接近你的心。洛歌王子:你是别人女朋友咋滴?又不是孩子她妈。瑾樱殇、瑾樱泞、本王子现在跟你们宣战,看咱们三个最后谁是孩子她爸。【喜欢看魔幻、吸血鬼、高冷男猪脚、冷漠女猪脚、校园虐文的进来】
  • 二次元之战

    二次元之战

    原本的“穿越二次元”游戏却在别人的操控下成为了一款死亡游戏,在这真的会死亡的游戏中主角陈冰渐渐成为了“次元主宰者”与二次元的主角定下契约
  • 呆萌丫头,你好坏

    呆萌丫头,你好坏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她六岁那年,跟着父母去了美国,而他则等了她十年。十年后,她终于回来了————十八岁的生日,他给她的生日礼物是---他本人。晚上,他把她吃抹干净,第二天早上,诗颖大叫“顾子桀,你混蛋。”
  • 路过第十八年夏

    路过第十八年夏

    我们走过了一段岁月,得到了该得到和不该得到的,都静静地败给了时间,飘散在滴雨窗前的夜。等风起,听雨落,品味独特的青春记忆,也许孤独真的比拥抱实在。风起时,随风而去,风落时,随遇而安。所有的所有都是眉头到心间的雨,我们在故事的尽头,想得到一个答案,永远,到底有多远。
  • 口口香美味菜

    口口香美味菜

    《口口香美味菜》精选大众最爱吃的经典家常菜,更为喜爱寿司、饮品、甜点的时尚人群和重视四季养生的人群编写了专门的食谱。每个菜品均详细介绍了原料、做法和特点,配以彩色成品图,查阅方便,清晰明了,是极好的家庭烹饪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