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1200000003

第3章 毛主席转战在靖边

1947年3月,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响起了隆隆炮声。蒋介石集中了二十多万兵力,向我陕甘宁边区发动了“重点进攻”,把内战大火烧到了延安。党中央、毛主席早已识破了敌人的阴谋,指出:“必须用坚决战斗的精神保卫和发展陕甘宁边区和西北解放区”,“我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必须继续留在陕甘宁边区”。毛主席科学地分析了形势,为我军制定了“蘑菇”战术,决定主动撤离延安,暂时放弃延安,转战陕北,把敌人拖得精疲力尽,然后在运动中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1947年3月18日下午,敌人逼近延安城。周副主席请毛主席起程。毛主席说:“好吧!吃罢饭再走,敌人要来延安,‘请’他来吧。我们把窑洞打扫干净,桌子放端正,茶杯放整齐,让胡宗南知道,延安是我们的,我们还要回来”。6点左右,已听到了敌人的炮声,敌人扑到延安南边的七里铺一带。主席得知群众干部已安全转移,才率领一个警卫团,三个直属队近千人离开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毛主席从延安坐汽车出发,经青化砭、蟠龙、永坪、清涧枣林沟到田庄下车,向西步行到安塞的王家湾,接着来到我县的青阳岔、小河、天赐湾。

1947年4月5日是清明节。这天,毛主席由子长县的石家湾动身,经过石嘴、康家圪崂、阳台、黄羊土焉、石窑台、中青湾、冷窑子、杨坪,第一次来到青阳岔。青阳岔是个有山有川、靠近沙漠的小镇子,坐落在大理河北岸,是通往绥德的交通要道,当时是区公所所在地。最先到的是代号为“红九团”的中央后勤部的王科长带领的先遣部队,他们找到了当时的区委书记王正鸿和区长王锦文等同志,为主席和其他首长安排了住宿。接着中央首长也陆续到了。区公所的同志前去迎接,中央首长亲切地问:“你们忙不忙?”这平凡而亲切的语言,像雨露滋润了区公所干部的心田,他们默默地想:有毛主席、党中央在我们身边,再忙也不累。天塌地陷都不怕。消灭胡儿子,保卫陕甘宁,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是区乡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决心。中央首长住在区公所那排七孔接石口子的窑洞,毛主席住在左起第二孔窑里,第一孔住的是任弼时同志;周副主席住在右起由第二孔进入第一孔的套间里。主席住的窑洞里,地下放着一张简易的办公桌,一把圆柄弯背的旧椅子。他老人家夜夜伏案工作。中共中央暂时放弃延安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两个文件中的《一九四七年四月九日的通知》(“毛选”四卷1164~1165页),就是他在这里挥笔写成的。通知中指出:“国民党为了挽救其垂死统治,除了采取召开伪国大,制定伪宪法,驱逐我党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代表机关,宣布国共破裂等项步骤外,又采取进攻我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之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一项步骤。”“国民党之所以采取这些步骤,丝毫不是表示国民党统治的强有力,而是表示国民党统治的危机业已异常深刻化。”毛主席指出:“必须用坚决战斗精神保卫和发展陕甘宁边区和西北解放区,而此项目的是完全能实现的。”毛主席高度赞扬我陕甘宁边区,指出:“我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必须继续留在陕甘宁边区,此区地势险要,群众条件好,回旋地区大,安全方面完全有保障。”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通知,是毛主席在双手患过敏症情况下写成的。《通知》极大地鼓舞了陕甘宁边区军民的斗争意志和胜利信心。

主席到这里两三天后,托任弼时同志把区长王锦文同志和自卫军营长谢志贤同志找来谈话。弼时同志问:“你们这个区有多少民兵?有多少枪械子弹?”他们回答:“有四十多个民兵,四十多支枪。其中有几支不能用了,平均每支枪只有一两排子弹”。后来,弼时同志派部队的同志送来七、八支长枪,三支短枪(两把盒子、一把八音子)。那时,地方都是搞自足,生活比较艰苦,区干部们衣着很简朴,所以还给了他们几件衬衣。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穿得也朴素,主席穿的是普通灰制服,一般军鞋。但还把枪支、衣服送给地方干部和民兵,领袖和人民总是心连着心。区干部和民兵们背上了毛主席送来的枪,穿上了毛主席送来的衣服,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那颗干革命的心和毛主席贴得更紧了。他们决心英勇战斗,保卫人民得到的权利,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

毛主席生活朴素,平易近人,非常关心群众疾苦。他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制定者,更是模范的执行者。为了不加重群众负担,蔬菜派部队到石湾去买,并发动警卫战士、机关干部帮助老乡抗旱入种;他们还出钱买了洋芋籽,自己动手种了洋芋。临走时再三安顿:“洋芋收了以后,叫军工烈属吃去!”战士、干部每天都出去砍柴,出山时向群众借镢头和绳子,背回柴以后随时还给群众。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还经常询问:群众情况怎么样,粮食隐蔽了没有,这个区能收多少粮,出多少救国粮,每人能剩多少,够不够吃。毛主席、党中央和群众就是这样息息相通。他心里装着群众,群众更加热爱自己的领袖。一次,区委派自卫军营长谢志贤给毛主席送去三十斤梨、三只鸡,表达全区人民对毛主席的深情厚谊。毛主席知道后,托任弼时同志向区委同志们说:“你们再不要送东西,战争年代群众生活苦,我们要处处缩减财政开支,处处减轻人民的负担,节省费用为战争服务”。主席的崇高心意和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使干群众深受教育,大家感动地说:“毛主席替我们操尽了心啊!”

一次,主席在区公所请区干部们听收音机,并热情招呼他们喝糖水、抽香烟。当时新华社正播放胡匪侵占延安城的消息,主席问:“你们听懂听不懂?”区干部们说:“有的能听懂,有的听不懂。”有位干部说:“匣匣里喀嚓喀嚓地响,就它弄得咱听不真。”毛主席把敌人死了五千人后空占延安的事又讲了一遍,并说:“那喀嚓喀嚓的声音是敌人利用电波信号干扰捣乱,怕全国人民知道这些消息。”区干部们听了这些解释,稀罕这么个小匣子能把这么远的消息传来,更钦佩毛主席英明部署,心上都在想:有毛主席领导,胡儿子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毛主席在青阳岔时,经常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十分重视民兵建设。毛主席在青杨坡上曾向群众说:“我们今天放弃延安,是为了将来要解放南京,解放上海,解放全中国。离延安有延安,守延安失延安。我们这次走了以后,敌人肯定要来青阳岔,他们来了占背山,顶多住两三天就走。你们要把群众组织起来,能转移的都转移到阳山后十多里就行了;粮食一定要藏好,一点也不能留给敌人。我们把敌人拖垮,彻底消灭它就容易了。”

4月13日,据侦察部队报告,敌人正向这里扑来。主席从容不迫,照例镇定地在院内散步,并兴致勃勃地看硷畔上长的白杨树。过了一会,主席嘱咐部队把群众的院子、房屋打扫干净。吃过早饭后,饲养员老侯备好了大青马,乡亲们早已聚集在街头,为主席和部队送行。主席向群众挥手告别,步行走出街头,然后骑上战马,沿着川道,经卧牛城、庄科湾、店家城、大坪、高川,向安塞县的王家湾转移。

主席走后,4月22日,胡匪又饿又乏,从榆树硷向青阳岔赶来。我边区武装部队按毛主席指示,在两面山上居高临下设下了火力点,群众都转移到了阳山上。敌人走进包围圈,我武装部队六挺机枪交叉开火,把敌人打得闷头转向,寸步难行。大股匪军拼命爬上背山脊梁,仓皇修筑工事。夜间,我武装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后火速转移;第二天,敌人到处寻找不见我们的部队。敌人在各村庄捉鸡杀猪烧门窗,抓老乡拷问,群众守口如瓶,总关口的武老汉被打得遍体鳞伤,但只字不讲;第三天,敌人像热锅上的蚂蚁,向保安方向窜去。在阳山上隐蔽的群众看到这种情况,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英明预见。他们说:“主席真是神机妙算,叫敌人困几天就困几天,叫它转几圈就转几圈。”

为什么毛主席能叫敌人听指挥呢?因为毛主席英明的决策和部署,来自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自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自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资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以及他果断有力的措施。他手中有真理,身边有群众,他掌握了敌人的脉搏,当然就使敌人成了瞎驴,由我们牵着走。

毛主席在王家湾住了五十八天。胡宗南因连遭惨败,恼羞成怒,又派刘戡带四个半旅向王家湾一带扑来。6月7日的夜里,天阴得黑沉沉的,一会儿又下起了毛毛细雨。主席率领以三支队为代号的党中央机关人员及人民解放军总部官兵翻过了王家湾西边山梁,向小河转移。给主席拉马的王振海小心翼翼地牵着马前进。过了一会儿,因下雨山路泥泞,加之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主席下了马,跟着部队徒步前进,天明时到了小河村。小河村依山傍水,山环水绕,杨柳青青,似一块瑰丽的翡翠,镶在万里长城下的一条山沟里,闪烁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上。雨后,整个村子被一层薄雾笼罩,显得迷迷蒙蒙。这里离王家湾四十里路。部队决定在这里休息,主席走进先遣部队号下的曹九林家。老曹的妻子一看这位身材魁梧的同志,知道是位首长,忙让他上炕坐,主席笑着说:“我身上湿着哩,还有泥,会把你的毡搞脏的,”边说边脱下雨衣,坐在地下放的一堆柴上,有趣地说:“这就很好了。”这时曹九林从外面回来,他一看到主席就呆住了,一股暖流顿时涌上心头。主席神采奕奕,亲切地向他打招呼。曹九林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十来年前,在瓦窖堡和红军战士热情迎接毛主席,在延安大礼堂聆听毛主席的形势报告……霎时,他兴奋万分,热泪盈眶,真想放开嗓子喊:“毛主席来了!”但有高度阶级觉悟的共产党员曹九林,知道这是战争环境,应保守秘密(这时毛主席的化名是李德胜)。他的妻子问:“这是谁?”他竖了一下大拇指悄声叮咛:“我们一定要保证窑里这位亲人的绝对安全。保卫他要比保卫咱的生命还当紧啊!”说着就热情地让毛主席和其他首长坐在炕上。老曹和家里人忙着烧水、扫地。老曹问主席需要什么,主席说什么也不需要。他只是聚精会神地看地图,时而又和其他首长谈论着什么。半晌,山后传来了激烈的枪炮声,飞机也在周围盘旋。侦察员来报告:是王家湾转移时留下的支队副参谋长汪东兴同志带的那个排和敌人接火了。我们一个排在杨圪崂湾的制高点,拦住了敌人三个旅的进攻,一连打退了敌人三次冲锋。尽管敌人有大炮、飞机助战,仍寸步难行。三个小时以后,汪东兴同志胜利完成了任务,才主动转移了。

下午,毛主席打开收音机,和曹九林一家收听新闻,并且解释说:“现在讲的是四平消息。”据侦察报告:敌人先遣部队正向这里进犯。部队需要继续出发。曹九林听说毛主席要走,既焦急又担心,主动要求给主席带路。天黑下来以后,主席又冒着风雨踏上了艰难的征途,顺着山梁紧急行军。忽然沟里响起一阵零落的枪声,左边山沟火堆一个接着一个,敌人就在我们脚下。任弼时同志下了命令:不许打手电,不准抽烟。又走了一段路,来到墩儿梁。前边的部队忽然停下来,随着传来“原地休息”的命令。警卫战士个个急出一头汗,都为首长的安全担心。情况如此紧急,怎么能在这里停留呢?原来是因冒雨夜行军,加之过分激动,向导曹九林一时迷了方向。警卫部队立刻派出一个排,带着三挺机枪,朝左侧山下布置警戒。

光秃秃的山上连一块可以坐的石头也没有,主席站在雨地里。警卫战士石国瑞忙把背包往地下一放说:“首长坐下吧!”主席说:“这会弄脏呢!”石国瑞说:“不要紧,脏了可以洗。”主席说了声“谢谢”,才坐在湿淋淋的背包上。

雨越下越大,警卫战士们想出了个好办法:几个人紧紧地靠在一起,把主席护在当中。这样,风小得多了,人头上用旧大衣盖着,雨也淋不上了。主席笑着说:“真是铜墙铁壁,风雨不透。可是你们要受冷呢!”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年轻力壮,不怕冷!”

毛主席坐下来,习惯地摸出一支烟来,在手指上撮了一撮。警卫员张振国忙拿出火柴说:“首长想抽烟吗?这里有火,还没淋湿。”主席说:“有过命令呢!”于是把烟在鼻子上闻了一闻,又装进衣袋里。

枪声时紧时慢,时远时近,情况异常危急。可是主席却格外镇定、安详。他说:“这场雨下得好,再过半个月就该收麦子了!”听到主席这镇定有力的话,警卫战士的心一下子踏实了,他们想:有毛主席在身旁,任何情况都会由坏变好的。

风雨交加,夜幕沉沉。曹九林心急如焚,一时辨不清方向。一位同志对他说:“不要紧,你细细想一想。”曹九林深知他肩上的担子分量有多重,他决心迅速辨清方向,当好向导,继续前进。于是,一口气跑上了一个山头,找到了一座小庙,辨清了方向。先遣部队的高连长高兴地说:“老乡,你真行!”曹九林激动地说:“太阳就在咱身边,道路是他照亮的呀!”

在雨夜中穿沟越涧、攀山绕梁,行路可真难啊!警卫员请毛主席坐担架,主席谢绝了,他说:“胡宗南一进攻,都把我们的身体锻炼结实了。这得谢谢他们呢!”说得大家就笑了起来。雨小了一点,黎明时分,到了月牙口村,部队就地休息了一会儿……九日,太阳冒花时,主席来到了天赐湾。

天赐湾位于芦河上游,依山傍水,是个只有二十来户人家的小山村。村庄坐落在大红高梁山的山腰,地势非常险要。登高远眺,周围山庄历历在目。传说康熙皇帝西征噶尔旦时,曾途经此地,看到这里山环水绕,随口便说:“真是上天所赐呀”。从此半山湾更名为天赐湾。部队到这里后,离敌人只有二十多里。主席说:“就在这里休息吧,做好行军战斗准备……敌人可能往保安方向去了。”实际主席早已命令汪东兴同志带一个排去指挥敌人朝西南方向移动;敌人果然听了指挥,毛主席真是胸有雄兵百万。刘戡的四个旅,像无头的苍蝇似的,始终无法找到我党中央机关,只好垂头丧气地缩回延安。

在天赐湾,主席住在揽了十多年长工的贫苦农民王有余家里。这是一进两开的三孔窑洞(坐西向东),主席住在北边套间,中间和南套间分别住着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主席来到天赐湾的第三天,和王有余拉了一上午话。主席问他是哪里人,什么时间到这里。王有余把他十二岁从横山来这里,十四岁开始给地主种庄稼的事一一告诉了主席。主席说:“王有余,你是好成分!”人民领袖和群众心贴心,群众无比热爱自己的领袖。王有余提出要给主席放哨,主席问:“你会放哨吗?”他说:“会,不光能照住四道大路两大崾岘,连所有的小路都能照住!”就在这天下午,他给主席在大红高梁山上放了一下午哨。当年自卫军连长乔士胜也多次给主席站过岗。一次,乔士胜和自卫军战士去四十里外侦察情况。清晨出发,晚上赶回。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们,给他们倒水递烟,仔细听他们汇报。表扬他们:“你们了解的情况很重要,你们辛苦了!”说着又打开收音机让他们听,还解释说:“这是从几千里外的东北传来的打胜仗消息。全中国解放的日子快要来临了!”所有人听了都激动无比!主席在天赐湾时,蔬菜不足。一次炊事班同志发现豌豆叶能煮菜吃,就提出向老乡买。老乡看到主席和战士们这样艰苦,十分过意不去地说:“这满山遍洼有的是,只要能吃尽管去摘!”战士们每次到地里,先精心摘下豌豆叶,然后一一过秤,坚决开钱。群众赞扬说:“咱们军队生活就是俭朴,纪律就是严明!”

主席住的窑洞里,摆着一张方高桌,上边放着电台设备。主席就是在这里日夜伏案工作,很少休息。一有空,还要接待群众,几个红小鬼经常出没在主席的窑洞里,每当“小客人”来时,主席总是拿出糖和饼干让他们吃。

主席到天赐湾的第五天,勤务员备好了马匹正准备出发,突然天空钻出几架敌机盘旋侦察,主席命令把驮子抬下,并且说:“它来,我们就不走了”。于是又住了两天。6月16日,部队再次送还了老乡的东西,由老乡马怀宝带路向小河转移。群众前簇后拥地在硷畔上送行。主席下了沟坡,还不断地向群众挥手告别。在路上主席曾说过:“敌人连吃几次败仗,一时无力发动进攻。估计我们在小河一带要住较长时间。”他要求警卫战士搞好文化、政治学习。主席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想着群众和战士,忘不了抓军民学习这件大事。

主席第二次来到小河,先是住在军属贾树堂家里。主人把半山坡上的三孔窑洞(坐北向南)借给主席办公。主席住在右边套间,让警卫员住在左边窑洞,留出中间窑洞让老乡养蚕。当夜主席一直办公,警卫排长阎长林听着蚕吃桑叶的沙沙响声,想到房东一夜两次来添桑叶,会影响主席办公和休息,第二天清早就忙着找房子搬家。主席劝止说:“你们还是帮老乡收麦吧,那是要紧的事!这里很好,不需要搬。他喂他的蚕,我办我的公。记住,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多给老乡办事,少给人家添麻烦。”主席处处关怀群众的崇高品德,总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

一次,主席与老乡交谈时,得知背山崖有一窝花鸨,经常吃村里的鸡娃,把这件事也记在了心上。警卫战士根据主席的提示,攀上又高又陡的悬崖,用裹腿带接成绳子,绑上柳橼,用上拉下推的办法,刨了花鸨老窝。从此,贼花鸨再也不敢抓鸡了。

主席在小河时,对青少年的成长也是十分关心的。他经常给贫农女儿卜兰兰、赵桂花、赵存香教字,还帮他们削铅笔、备本子。一次贾建亚得了痢疾病,主席知道后立刻派医生给治好了病。过了几天,主席还专门让大人把小建亚抱来让他看。天真活泼的小建亚来了后,主席把他抱在怀里,他一点也不认生,伸出小手摸主席下巴瘊子上长的胡子,逗得主席和其他首长直笑。在场群众说:“咱们都是一家人嘛!”

主席每天的生活习惯是,晚上办公到天明,天明到早饭前的时间休息,饭后又接着办公,下午接见、走访群众。所以每当主席休息时,谁都不轻易去打扰他,连警卫战士放哨都轻步走动。一次,早饭前,主席正在休息,常来玩的孩子小米张又蹦蹦跳跳地来了。一个警卫战士忙轻手轻脚赶到小米张跟前,把他抱起来送给他妈妈。警卫战士走后,米张妈妈很着急,她想:主席每天这么忙,就这么点休息时间,怎么能叫孩子去惊动呢?她越想越生气,就打了几下不懂事的小米张。这件事主席当天就知道了。一天下午米张爸爸来时,主席和他专门谈了这件事,并说:“对孩子要教育,打不是个办法!”

领袖无微不至地关怀群众,群众出自内心爱戴领袖。主席由天赐湾到小河后,天赐湾人民格外想念毛主席。一天,王有余妻子马怀芳摘了满满一筐熟杏,拿着她嫂子做的一双新鞋,专程到小河看望主席。主席热情地接待了她。主席拣起一颗杏说:“这杏子真好哇!”然后把这颗种子埋在门前的万圆台平地上。第二年这粒种子发芽了。乡亲们精心护育,现在,这株杏树根深叶茂,每年花朵鲜艳,果实累累。

一次,主席与群众拉话时说:“我们最多一年就能打败胡宗南。”毛主席的话令人特别激动。最多一年打败敌人,象征着胜利已经酝酿成熟了。果然,1948年4月21日,延安的敌人宜瓦战役后弃城逃跑。我军于22日又收复进驻延安。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彻底破产。毛主席的英明预见变成现实。

主席在小河时,正遇天旱。他经常利用到村外散步的机会,亲自挖土,看旱得深浅。后来又下过一次冰雹,主席亲自了解灾情轻重、损失大小,并动员干部、战士帮老乡做救灾工作。毛主席、周副主席时刻关心着群众,但他们自己的生活、工作却非常艰苦。当时照明没有蜡,首长们就自己动手用胶泥捏泥壶子,凉干后倒上老麻油点灯。主席就这样坚持夜间工作。

7月1日那天,主席在旮旯石峡沟召开了欢庆党诞生二十六周年纪念大会。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讲了话。指出:胡匪虽暂时占了延安,一时很猖獗,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这是我们的策略。现在胡儿子像骆驼一样,已被我们牵住鼻子,拉着它到处转,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我们利用机会,一定能够一股一股地消灭他们。

七·一过后不几天,因为要召开重要会议,所以主席和周副主席又搬进石窑院贾秀廉家。那时天热,警务员在大槐树下搭了一个凉棚,下午,主席常在那里听收音机。开会时,再加几把椅子,因陋就简,用做会场。7月21日至23日,在这里召开了前方委员会,也叫高干军事会议,实际上是一次中共中央扩大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陆定一、习仲勋、杨尚昆,还有从前方赶回来的彭德怀、贺龙、陈赓、王震等同志,共十七八人,专门研究战略大反攻问题。

贺龙当时是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员。他和主席亲切握手,打量着主席说:“主席,您比在延安瘦了!”主席笑着说:“我觉得比在延安结实了。行军是个好事情,可以锻炼身体。现在不骑马走十里二十里,也不累。”贺老总说:“主席,我们司令部有沙发、电灯,有的同志还说不好;你在这里却搭个凉棚办公。这次回去,我要好好和他们谈谈呢!”开会期间,首长们生活仍然很苦。一次吃炒苦苦菜,陈赓同志说:“这菜好吃得很,还有没有?”周副主席说:“有的是”。说着连忙吩咐炊事员老周又炒了一盘。这次会开得很热烈,很成功。首长们一致认为:敌人像解冻冰块,日暮途穷;一个新的大反攻局面就要到来,胜利已经在望。

毛主席在小河共住了四十八天。8月1日清晨乡亲们听说主席要走,都赶来送行。院子挤满了站在硷畔上,眼泪花花满眶转,白格生生鸡蛋满篮篮提,都要送给咱毛主席补身体。主席挥手向群众致意:“老乡们,我们一住四十多天,给你们添麻烦了!”老乡们眼含热泪说:“主席为革命没明没夜地操尽了心,这才叫辛苦呢!”接着周副主席向高处走了几步,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洪亮的声音在山沟里回响:“老乡们,你们也知道,敌人可能要来这里。我们一走,你们要坚壁清野,准备转移!不让敌人得到一粒粮食,饿死他们!困死他们!彻底消灭敌人的日子不远了!”老乡们屏住呼吸听着主席和周副主席的讲话,字字句句深深地铭刻在心里。

大队已走远了。送过山梁,送过沟,乡亲们实在舍不得让主席走。主席说:“大家请回去吧,我们不久还会回来的!”主席走出好远,还不断回头向乡亲们招手。

毛主席经前河寨、卧牛城,当晚又来到了青阳岔。仍然住在区公所。区上干部为了让主席和首长们休息好,主动搬在院子里,支木板睡觉,主席和周副主席看了后,一再叮咛:“院子里睡这么多人,小心着凉!”

第二天,主席在百忙中还委托任弼时同志向干部们讲话。指出:“敌人找不到我主力,很恼火,很疯狂。钟松部队分成两股:一股到大理河川尾追我们;另一股从张家畔、铁青塬(高家沟)一带顺横山川道迂回撵我们。我们准备向东行进,要从坏处着想,准备过黄河,不要怕打烂坛坛罐罐。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过来了,现在我们不是失败,而是战略转移,是指挥敌人。延安是我们的,全国胜利是我们的。你们区长、区委书记要带领部队打游击,要宣传群众不要乱跑,努力生产,支持革命战争,迎接全国解放。”

主席的亲切教导和英明预见,鼓舞了干部,武装了群众,大家心里有了底,浑身增添了力量。8月3日九点多,主席、周副主席等中央首长骑着战马,率领中央机关和部队离开了生活战斗过六十五天的靖边,浩浩荡荡,向东挺进。

1976年10月

同类推荐
  • 一树叶子

    一树叶子

    学诗几十年了,对什么是好诗,仍然感到惶惑。尤其是面对发展变化中的新诗,面对诗歌审美理论的种种声音,面对网络每日涌现的成千上万的诗选诗作,真的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诗真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

    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

    本书是从《文汇》杂志的征文活动中选拔出来的优秀篇目,故事精彩,寓意深刻;文章被划分为若干类别,读来赏心悦目,令人心情舒畅。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
  •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本书收集了《红楼梦》的所有诗词,按原书章回编排整理,对每首诗词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和评析,力图使读者在领略“红楼”诗词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关于《红楼梦》中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启示。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复仇计划,千金霸气归来

    复仇计划,千金霸气归来

    看着父母相互的背叛,他们决定去闯下自己天地,争继承权?随他去,我的越你N级,分分钟消灭你;争宠?随她去,我比你更多人喜欢!两个不同的家庭,发生着同样的事,孩子结盟,形成两个派别,相互对立,谁能胜出?看能力!关键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找然悠?林越非常不开心,妹妹被拐跑啦!追不追?
  • 冷宫废后

    冷宫废后

    她本是嬴朝最尊贵的郡主,却因太后一道懿旨被迫远嫁。他本该是风华绝代受万人敬仰的骄傲王爷,却被圈禁在一方天地之中,满腹才华抱负却得不到施展。“本王是该将你当作嬴朝来的奸细,还是当作本王的妻子?”第一眼的时候,她看到他漆黑双眸下隐忍的坚毅。第二眼的时候,她彻底纯论在他澄澈清明的双眸之中。在一次次算计与阴谋之间,她与他携手共进。然而再过聪慧的女子又如何,怎经得起一次盛大的背叛。国破山河,当他终于登上最高帝位俯瞰天下之时,他们却再不是当初的他们。她为情自愿进入冷宫,“此生,你若无悔,我便无悔。”而他阴霾的说道:“痛吧,朕就是要让你知道这种痛,让你再也离不开朕的身边……”
  • 雾窗

    雾窗

    第一次的绎动,第一次的不安,是生命中最纯情最美好的盛开。如果所有最初的情感都能给我们最好的回忆,那该有多好。然而在最纯情最美好的年龄,他们也仍然承受着整个社会变型的压力。校园不再是象牙塔,而是万花筒。从青春期孩子所面临的生活与选择,洞察社会百态。《雾窗》以媒体人身份介入调查中学生自杀案,用纪实手法擦亮迷雾。。。
  • 大明帝皇

    大明帝皇

    至正年间,天下英雄烽烟四起,纷纷自立为王,反抗朝廷。天降奇才,拯救万民于水火,看他如何一统江山。。。。
  • 大亨的游戏

    大亨的游戏

    [花雨授权]他总是以帅气的钻石单身汉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没想到这个该死的记者竟用麦克风打到他的鼻子,让他在全国观众面前流下一行该死的鼻血,他的偶像形象……他颜面尽失,连小孩都跑来嘲笑他!这笔帐他是算定了!
  • 惊鸿异世医仙

    惊鸿异世医仙

    她,本是万世之主,容颜、智力万世第一,独一无二。掌控所有异世万物、生灵生存命运趋向,编写未来、创造异境之门之能力。怎料同失足的好友九天玄君之女一起穿越异世,一个表面女尊,却强者为尊的另界。改写了这个世界的一切。但,穷尽一生心机,复仇路上,我们却为敌……是谁,心已静?闭音弦琴…他与她“同年同月同日生”。是在她一人之下,万世之上的冥帝。掌控万物生灵生死、转世命运。却因种种原因,自己意外穿越异世。这一生的结局,是否早已注定?路的尽头,是否走尽…“我们从未见过,听说过彼此而已。”某主摇头。“不过,今生这场乌龙,你打算如何补偿我~~”某帝笑得一脸奸诈……
  • 传奇式十二章经

    传奇式十二章经

    一重天灵武破凡入先天二重天金刚不破似真仙三重天一瞬千里了无痕四重天百炼元神傲无边五重天长生不老在人间六重天移山填海法无限七重天万法归一是为仙八重天善恶念无法无天九重天手掌规则吐真言十重天毁天灭地一念间
  • 妖兽鹿小鹿

    妖兽鹿小鹿

    一只喜欢美食,喜欢购物,喜欢人间的小鹿和一群人类的日常。”我超级喜欢柳玉川!我要嫁给他!“”他不会娶你。“”我要给他生孩子!“”他不会娶你!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鹿小鹿望望她,继续兴奋:”我要给他生好多孩子!“东方夏风捧着她的脸,大声说:“听我说话,他不会娶你!”
  • 异世啸月录

    异世啸月录

    对朋友,他两肋插刀!对爱人,他铁骨柔情!对敌人,他睚眦冷血!有人称他为英雄,有人骂他是魔鬼······无所谓对错,男儿但求心中无愧。历史?历史从来都是强者所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