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7100000002

第2章

这本是二叔的客套话,而以升却认真起来,心中的得意顿时消失,暗想:“你说我样样都不行,我来行的给你看!”从此发奋读书,再不出外玩,除吃三顿饭外,关在房里不见人。有时一段书看不完,连饭也不吃。家里人以为他和人生气,却找不到和他生气的人,二叔也不知道他是跟自己赌气呢。

就这样,在一个暑假里,他看了很多书,不但把课本看得烂熟,还看了不少新知识、新思想的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感到自己的思想大有变化。从此把古人的一句格言“一寸光阴一寸金”牢记在心,有空闲就看书,成为终身习惯。

就在这一年,祖父在条幅上写下了苍劲雄浑的“奋斗”两个大字送给他。他理解祖父的意思,一生把这两字作为座右铭。他在晚年回顾一生时说:“人生之路崎岖多于平坦,忽似深谷,忽似洪涛,好在有桥梁可以渡过,桥梁的名称叫什么呢?叫‘奋斗’。”

4.刻苦的中学生

1906年,还没读完小学的茅以升以优异成绩考入新成立的江南中等商业学堂。那时他还不到11岁,是全校最小的学生。

商业学堂是当时全国屈指可数的新型中学之一,在社会上有很大名气。它的头两任监督是两榜状元黄思永和张謇,后来由宗嘉禄接任,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父亲。学堂教师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优秀人才,史学家柳翼谋先生也从思益学堂转到这里任教。学堂的设备很好,学生一律住校。

学堂实行欧美新式教育。课程有数学、物理、化学和英文,还有历史、地理和体育,到高年级还要学法文。每天上午、下午各三节课,早晚还有自习课。

学堂的考试很严格,以升学习刻苦,成绩总在年级前10名。在商业学堂5年,坚实地打下了他的科学知识基础。

以升的英文也入门很快,读了不少英文书。他特别喜爱英文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鲁宾逊漂流记》、《孤星血泪》和《痴汉骑瞎马歌》等。

以升还是学堂体育场上的活跃分子,特别喜欢踢足球。他身材矮小,跑动灵活,善于迂回穿插到对方禁区,临门一脚,破门得分。他还在假期学会了骑马,常在南京下关至明孝陵的大道上来往奔驰。

他不分严冬酷夏,每天清晨用冷水洗脸,午后用冷水洗身。渐渐养成习惯,成为他一生强身健体的重要方法,直到85岁还在坚持,引起了访问他的日本朋友的注意。日本朋友回国后在日本杂志上作了报道,称为“茅氏冷水浴法”。

后来茅以升在科学上的成就,是与他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分不开的。

以升在商业学堂,也有愤愤不平之处。刚入学时,新生分为甲、乙班。以升入学成绩好,以为自己应分在甲班,却被分到了乙班。他发现分在甲班的都是富贵子弟,认为自己被分到乙班,是因为家中贫寒,感到很不公平。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争这口气,在学习上超过他们。他家有时经济困难,连食宿费都不能及时交上,招致一些富家子弟的嘲笑。他无话可说,可心里很不服气,想:“你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他在阅读新书中得到的新思想使他认识到,这个社会太不合理了,觉得自己真是生不逢时。

同班有个同学叫曹天潢,家里穷得连铺盖都没有,平时生活极其艰苦,但他刻苦学习,连星期天也不回家,整天在教室或宿舍中埋头读书,考试总是第一名。以升非常佩服他,心想,还是穷孩子有出息。他主动向曹天潢学习,两人成了亲密朋友,经常在一起学习讨论。

以升虽然家贫,每星期还有几个铜板的零花钱。因受曹天潢的影响,他从不乱花,积攒起来买了不少课外书,与曹天潢一起阅读。

在柳翼谋先生和祖父的指导下,以升在这5年中也很坚实地打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柳先生的历史课,文化内涵丰富深厚;《史记》、《汉书》等古籍,他都已烂熟于心,讲课时能自如地引用,讲得津津有味,以升非常爱听。

柳先生和茅谦是同乡,论辈分茅谦为长辈,但在文化上,两人是忘年至交。因为有这层关系,柳先生对以升格外用心培养。以升聪敏好学,富有才华,深得柳先生喜爱。在柳先生指导下,以升利用星期天和假期读了许多古书,文化修养大大提高。

茅以升终生尊柳先生为师。他成名后,柳先生为他写了一副对联:礼乐本百圣 桥梁通八荒

上联指茅以升的传统文化精神,下联指茅以升的科学技术成就。茅以升非常珍视这副对联,将它悬挂在客厅中,直到逝世。

祖父茅谦认为文学修养对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但商业学堂以数理化和外语为主,没有多少时间学习中文。他怕以升中文不进步,特别是对古文不熟悉,就利用暑假教以升学习古文。他和以升不住在一起,每天都按时来给以升讲课。

祖父的教法很特别。他先用毛笔写出一篇古文,让以升在旁边看着,用心记住他写的字,写完后再开始讲。他要求以升尽快把这篇文章记牢,明天上课时背诵给他听。使祖父感到意外的是,那些短小精练的古文,他刚写完,以升就能把全篇背诵下来了。祖父大为吃惊,连连称赞以升“聪明”,心里就别说有多高兴了。

通过这种方法,以升记住了大量的古文作品,像孔稚圭的《北山移文》、王勃的《滕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等脍炙人口的文章,他都能一口气背诵下来。

这种学习方法的一个附带收获是,锻炼了茅以升的记忆力。不论是文章、数字或故事,只要他集中注意力,都能很容易地记住。后来他把数学里的圆周率记到了小数点后的100位,到80多岁还能一个不差地背下来。大家都感到惊奇,说他是记忆天才,但他却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记忆力的好坏,不完全是天生的,主要靠锻炼,”茅以升说道,“一把刀,越磨越快,不磨不用,就要生锈了。”

5.小小叛逆者

茅以升在商业学堂读书时期,正是辛亥革命风暴来临前夕。像商业学堂这样的新式学校,是最容易受革命影响的。茅以升就是学生中较突出的反叛者之一。

戊戌变法的失败,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极其腐朽的本质,越来越多的爱国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推翻清政府,建立新型的共和国,中国才会有出路。从1902年到1905年,国内陆续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如黄兴、陈天华在长沙成立兴中会,蔡元培、章炳麟在上海成立复兴会,吕大森、刘静庵在武昌成立日知会,等等。

1905年,孙中山联合诸多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创建统一的革命党———同盟会,提出“驱逐鞑虏,复兴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创办《民报》作为宣传革命的阵地。

同盟会积极在国内发展会员,扩大组织,开展武装斗争。从1906年到1908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先后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却到处点燃了革命的火种,越来越多的爱国者投入了革命的行列。

当时,严复翻译的进化论著作《天演论》在知识界非常流行。他用生物进化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规律来解释中国的现实,指出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如不奋起抗争,奋发图强,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在知识分子中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1907年,茅以升也读到了《天演论》,被书中新颖的思想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爱不释手,反复阅读,不但学到了生物进化的科学知识,而且还激发了爱国、报国之心。

他还经常阅读《新民丛报》和当时的革命书报《浙江潮》、《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等,其中的革命思想强烈地感染了他。他还不理解什么叫“革命”,但他幼小的心灵里已开始萌发反叛精神。

1907年5月,安徽警官学校校长、革命党人徐锡麟,谋划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在安庆起义失败,被剖心处死;与徐锡鳞约定同时起义的女革命家秋瑾,继续在浙江部署起义,因叛徒告密,被捕牺牲。

商业学堂的学生从《民报》上得知这一消息,都非常震惊,一时群情激愤,自发举行了悼念活动。茅以升和另一位同学裴荣在悼念会上慷慨陈词,痛斥清政府残杀爱国志士的暴行。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清政府下令全国举哀。商业学堂也设立了祭堂,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每天要举哀一次,行三跪九拜礼。进步的学生早已痛恨帝制,哪能忍受这些繁文缛节,在每次举哀时,以升和一些同学故意做出各种怪叫声,闹得祭堂乱哄哄的,使举哀活动变成了闹剧。

过后不久,裴荣带头把辫子剪掉了,以升也跟着剪掉了辫子。

要不要辫子在清朝可是个要不要命的大问题。汉族男人原来是头发全留,绾结在头顶上。清兵刚入关时,强迫汉人依从他们的风俗,剃掉脑袋前半部分的头发,把剩余部分的头发辫起来拖在身后,并把要不要辫子作为愿不愿归顺大清的一个标志,甚至提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口号。有无数不愿剃发留辫的人惨遭屠杀。

清末的革命党人,都以剪辫子来表示与清王朝一刀两断的决心。

以升和裴荣还在清王朝的统治之下,也效法革命党人剪掉辫子,按大清律法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要在以前可是杀头之罪。好在当时清王朝已自身难保,管不了那么多了。学校当局为了应付上面,给以升和裴荣记过处分了事。

但被处分总是不好的事,以升心里悒悒不乐。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把他叫到跟前,夸他有志气,做得对。以升打心眼里感激母亲的理解和支持。

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和黄兴又在广州发动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起义。黄兴率领敢死队冲进总督衙门,陷入清军的重围中,革命军100多人战死,起义失败。过后,革命党人找到了72位烈士的尸体,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并编写《七十二烈士传》,宣传他们的革命精神。他们中有许多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他们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令人敬佩。林觉民烈士起义前写给妻子的诀别书中,表达了他“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死而无憾的决心。喻培伦烈士在激战中胸前挂着一筐炸弹,边冲锋边投掷,身负重伤,被俘牺牲。

茅以升读着《七十二烈士传》,禁不住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他只恨自己年龄太小,不能立即投身到革命中去。

同类推荐
  • 最伟大的推销员传

    最伟大的推销员传

    本书从成功心理学的角度,介绍成功的销售大师的经历,讲述他们的成功经验,并致力于阐释商品之外的他们推销的“思想、理念”、甚至他们缔造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神话”。
  •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此书以朱元璋的苦难童年开笔,写他的曲折传奇的情爱故事,写他铁马金戈救民于水火,写他的辉煌政绩,写他政治家的谋略与风采,写他的肃贪风暴,写他礼贤下士和选贤任能的品格以及运用权谋的无奈……本书的看点在于从文章的点滴言辞中能够去真实的体会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升降沉浮,于是这些曲折起伏的事实显然搭建了一个鲜明的历史平台。朱元璋及他的亲人与仇人都在这一历史平台上演绎他们命运的悲欢离合,大喜大悲。本书的实质不在于让读者去通读历史事件,而在于让读者朋友廓清历史烟尘,通过起伏波折,大开大阖,震撼心灵的故事,把一个个真实的灵魂发掘出来,从而去探索昔日王朝兴衰、错综复杂的历史传奇……
  • 纠缠不是禅

    纠缠不是禅

    本书解读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前半生(以1918年出家为界)所经历的人生故事。全书共分七个章节,前六章节描述了李叔同处于不同身份时的相关故事,第七章节为已发现的李叔同出家前的作品展示。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本书从青少年阅读的角度、记述富兰克林——这位奠基近代电学的美国科学家、成就并举于文学、政治领域的“美国科学和文学之父”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对内向人群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剖析,说明内向性格的优势特质——坚强的韧性,强大的思考能力,持久的耐力和专注,强烈的上进心,以及在内省和独处中获取力量的能力。
  • 神圣与世俗

    神圣与世俗

    本书之“东南佛国”主要是指浙江区域,主要探讨浙江佛教文化旅游。在对“文化旅游”概念作理论分析并在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本书上篇从资源、现状、潜力、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浙江宗教文化旅游作了作了综合的分析,下篇则是对省内各地宗教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发掘、价值分析以及保护开发建议等。
  • 晨光彼岸

    晨光彼岸

    亡者归来,命轮转动,诸神寂灭,帝都劫火,天下动荡,苍生难安。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桃花何归

    桃花何归

    他爱了她十年,她爱了他八年。初次相见,她如坠落凡间的天使,不知不觉地飘进了他冰封的心;两年后再次相见,桃花树下那抹白色的颀长身影,他在她心底扎了根,搅乱了她平静的心湖。之后的五年时间,他用尽手段,想要得到她的人她的心。终于,她成了他的女人。一夜缠绵后,她落荒而逃。再归来时,已是三年后。回国后的初次相遇,才知,他寻了她整整三年,也等了她整整三年。犹记得。那日山寺桃花盛开,芳菲遍地。两个人,两相对望;两颗心,彼此靠近。桃花何归?待到山花烂漫时,落花时节又逢君。【离画现言新文,但别忘了《凤隐天下》哦~离画会按时更新。不喜勿进,不喜勿喷。】
  • 厄运成神

    厄运成神

    一个网游小天王带着网游里的能力来到了一块叫做天赋大陆的地方,这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的天赋能力。他将在这里用游戏宅男特有的修炼方式把所谓的厄运天赋用到极致走到世界的巅峰。
  • 斯瓦漂流航海历险记

    斯瓦漂流航海历险记

    写了斯瓦漂流海历险的过程。本作品为自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我就是一个魔王

    我就是一个魔王

    “傲视苍穹,看云起云落,我心屹立”“脚踏九州,听风起云涌,我定乾坤”“打遍天下,拥纤腰白美,我笑红尘”“敢爱敢恨,屠魑魅魍魉,我战仙罡”
  • 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

    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办公室文书的写作应用越来越广泛。办公室文书写作是办公室人员必备技能之一,《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为您提供了数十种文书写作,是广大办公室人员必备的写作和管理的工具书。您可以随时从中提取所需要的样本作参考。
  • 彭文宪公笔记

    彭文宪公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