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1200000017

第17章

一个年近60岁的老人,被一帮年轻的小伙子推来搡去,血从他鼻腔中流出,从嘴角滴下。钱学森在人缝中仿佛看到了黑夜的无情,寒冬的严酷……

1.真心英雄

正当七机部(原导弹研究院五院)里灯光通明,人们在研究室里热火朝天地搞实验的时候,中国的许多大城市里却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音符,而且这种音符像病毒性感冒一样,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上,并且迅速蔓延开来。

我们这个一度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如今又被蒙上了另外一种神秘的面纱。

仿佛一夜之间,大街上就出现了数不清的批斗舞台,大红的标语在头顶飘着,一张张的大字报被狂热的人们贴向墙壁,人们疯了似的拥向大街,就连刚刚上学的孩子也兴奋地逃离学校,高举着稚嫩的拳头,大喊着:“造反有理!”

来势凶猛的“流行感冒”使许多年轻的学生病了,因为他们“抵抗能力”是那么差,在没有分清黑白是非的时候,就已经被传染上了,他们纷纷穿上最具革命特色的绿军装,红色的袖标上写上了极具威慑力的名字———红卫兵。

红色的狂潮冲击着所有的人们,大街小巷充满着高喊口号、义愤填膺的游行队伍,他们个个怒目而视,似有血海深仇,他们用尽全身力气呼喊着“打倒走资派”的口号。

位于北京的高科技学府———七机部,自然也没有逃脱这种红色浪潮的冲击,它似一只小小的独木舟,在汪洋大海中挣扎着。因为,不知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而且这个理论很快被在校学生们所接受,中国最高的科技学府———七机部能没有麻烦吗?

老专家们仿佛一觉醒来就成了牛鬼蛇神,还揉着睡眼就被冲进家门的红卫兵小将们揪了出去,任凭你怎样讲理,怎样喊冤,这些“义正词严”的小将们也不会手下留情!

一时间,大街上到处都是胸挂纸牌、头戴高帽的“走资派”,大小舞台上跪满了曾经是这些红卫兵老师的老人们,他们许多人头发已经花白了,有的还在病中。可是,红卫兵小将们才不管这些呢,他们唾沫飞溅地大喊着,手臂不断地挥舞着,就连台下的群众也举起了手臂。红卫兵中间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谁的功劳大,地位高,谁就是反革命,就会遭到他们的批斗,甚至会被投进“牛棚”。

大家都为钱学森捏着一把汗。

凭钱学森在美20年的经历,就可以给他定一个“里通外国”的罪名,更何况他是航天界的元老。

可是,钱学森不怕这些,他说荒谬的东西长不了!

他仍然每天继续着他的研究,为了寻得清静的工作环境,他和他的同事们到了中国的大西北,在那里,他们埋头耕耘,准备着再一次的腾飞。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许多人不相信,这样高难度的科技,在中国,尤其是正处于“政治泥石流”中的中国,竟然搞成功了!

外国的专家也震惊了,蓝色的、黑色的、灰色的眼睛同时大睁着:“这是真的吗?”

美国政府也从中又一次体会到了后悔莫及的感受,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互相抱怨:“为什么当初没把这个旷世奇才留住?”

爆炸了原子弹,这还不是钱学森真正的目标,在他深刻的眉宇间,潜藏着更大的秘密———两弹结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余音还在人们心头回响,钱学森就从大西北回到了北京。

金秋的北京,温暖的阳光透过浓郁的法国梧桐,斑斑驳驳地洒向宽阔的大路,刚下过一场雨,空气清新极了。钱学森走在去国防科工委的大道上,他要去作一个重要的报告。

在国防科工委的会议室里,钱学森照例坐在最显著的位子上。钱学森看看坐在对面的聂荣臻元帅和另外几个中央领导,开始了他的报告。

这次钱学森报告的内容是关于“两弹结合”的设想。“两弹结合”非比寻常,周总理对此非常关心,曾多次询问并亲临现场指导,钱学森也为能向新的高度挑战而绞尽了脑汁。

要搞科研,就离不开实验;要搞实验,就少不了做出牺牲。为了获得最佳效果,钱学森果敢地提出了热实验的方案,并且获得了圆满成功。

1965年5月15日,《新闻公报》上这样写道:“这是继1964年10月16日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保卫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方面的又一重大成就。”

钱学森又一次被毛主席接见,这位70多岁的老人在他的书房兴致勃勃地讲着他的愿望。但是,他哪里知道,正在“两弹结合”首次实验的时候,大漠深处的实验阵地也被无情的“流行感冒”波及了,几千名研究人员中间,也出现了两派势力。

一派主张不发射,一派主张发射,严重的派别斗争控制着临阵待发的导弹。

对于已经准备发射的导弹来说,如果待发不发,后果不堪设想,单单国家为之耗费的财力,就不计其数。

就在大家打派仗难解难分的时候,钱学森说话了,他脸色极其严肃,忧郁的眼神扫过每个人的脸庞,大家不由心头一震。

“决定发射了,就这么定了!”话音斩钉截铁!人们被钱学森的话语慑服了。

人群渐渐散去,纷纷回到各自的岗位,这场中央领导也没能制止的争斗,被钱学森一句话制止了。

1966年10月27日,中国大西北又一次升起了美丽的蘑菇云,从这一天起,中国在世界上确立了核武器大国的地位。

2.这不是童话

儿时的梦想,一直萦绕着钱学森,飞向太空的愿望,时时提醒着这位为科学献身的老科学家。

早在1961年,钱学森就曾提出过“星际航行”这方面的话题,那广袤无垠的星空,宁静神秘的星座,早已使钱学森心驰神往。

还有许多中国的传说,什么嫦娥奔月,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些从小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开启着钱学森的智慧之门。

现在,中国的航天技术已初具规模,他多想在有生之年,在自己的祖国上空点燃一个人造的星座,让它在祖国的上空永远飞翔啊。

他的这一设想,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

钱学森开始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那时的人造卫星还是一个高难科技,许多国家听都没听说过。只有苏联、美国,分别在1957年和1958年发射过两颗人造卫星。

钱学森曾经为了找一份资料,钻在书房里好几天不出门,饿的时候,妻子蒋英把饭拿到他的书房,晚上也睡在书房。几天中他阅读了大量的书刊杂志,终于在一本外文杂志上,找到了他所需的材料。

几天的苦熬,他眼睛深陷,脸色黄绿,嘴唇干枯,头发乱如麻草,蒋英一见就眼圈发红,她想埋怨钱学森不爱惜身体,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终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来为钱学森祝贺。

这对夫妇,在日月轮回中已找到了彼此的默契。

一向不甘示弱的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在得知美国已造出人造卫星时,他向全世界宣布:我们也搞人造卫星!

虽然钱学森等一代科学家们在“文革”中遭受了许多不公的待遇,也曾反省过,也曾迷惘过,但对毛主席的赤胆忠心不曾有变,他们是那样热爱他、敬仰他。

面对这个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钱学森又开始了他艰辛的征途。

20世纪40年代,尚在美国的钱学森就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工业发展之快,促使这位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预见到不久的将来,将是通信爆炸的年代,他想到了火箭旅客飞机,他开始研究星际飞行理论。

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钱学森第一次将航天飞机具体化。

钱学森的思想已经不只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中华民族,他的思想想到哪里,哪里就有可能出现奇迹。由于钱学森的建议,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制计划已列入了国家发展计划。

钱学森又一次肩负起了重要使命。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正是“举国山河一片红”的时代,全国人民都在游行、写大字报、斗牛鬼蛇神,哪里有人去研究机器零部件?可是没有零件,怎么能制造卫星呢?

这时候,周总理一声断喝,为了保护国家财富,为了研制国家主要项目,把所有制造卫星的单位,全部划为部队编制。这样,所有的科技人员都穿上了军装!只要穿军装的,就是搞革命的。这样,国家建设就可以在这层“绿色保护伞”中顺利进行了。

有一次,一群造反派闯进七机部,扬言要把这座“只管进行资产阶级建设”的部门扫荡干净,并动手乱砸乱摔,这时钱学森刚好走出办公室,造反派跑过去,一把揪住钱学森的衣服,要把他“绳之以法”,并说钱学森是中国的大走资派,大恶魔,还说钱学森造导弹是为了把中国炸掉。

钱学森听着造反派的胡言乱语,内心很气愤,但是,他又可怜这些学生们。他轻声说道:“孩子,你们不懂。别胡闹了,都回去学习吧,学习才是正道啊。”

谁知这一句话竟惹得造反派们更为气恼,他们声言要把钱学森打倒在地,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并且疯狂地用木棒和石子打砸钱学森。

钱学森,一个年近60岁的老人,被一帮十几岁、二十岁的小伙子们推来搡去。血从他鼻腔中流出,从嘴角滴下,钱学森在人缝里仿佛看到了黑夜的无情,寒冬的严酷。他气愤了,这难道就是中国的未来?

这位功绩卓著、气度不凡的老科学家此时无能为力,只能任其摆布,其中一个叫嚣最响的造反派把一顶突尖的高帽子戴在了钱学森头上,上面写着:走资派钱学森!

同类推荐
  • 风孰与高:于谦传

    风孰与高:于谦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的作者从晚年的视角,以跌宕起伏、大悲大喜的生命阅历谱写出精彩人生篇章。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更是近代中国社会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可以给读者以深刻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启迪。人生如斯,在泥沙俱泻中唯有金砾能够沉淀,经过岁月的打磨,就能重新焕发光彩。从浪荡洋场到潦倒小镇,从豪门阔少到高墙囚犯,从苦力营生到光影人生,最终成为做客央视《东方时空》的“小巷馆主”。因怀真情,才见辞采。文中有深情的回忆,有细腻的描述,有冷静的反思,有深刻的剖析,更有对哲学命题的独特见解,可读可品,赏心悦目。
  •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吴健雄(1912.5.31-1997.2.16)江苏苏州太仓人,核物理学家,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34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 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 年获博士学位,1944 年参加了“曼哈顿计划”,1952 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吴健雄》由西溪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主要是对曼德拉和彼得大帝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清贞颜

    清贞颜

    他,自幼失去母妃当上皇帝,文武双全掌管政权。她,背负着家族重任,亲手砍掉与心爱的人的藕断丝连嫁入帝王院。那时的她不过十五便被推上了他的床,她成了皇后人人都嫉妒她。她深知后宫是个魔鬼吃人又不吐骨头。那时的他十九继位多年人人窥视帝王坐。她历经所有苦与痛登上高位的她却失去了最好的姐妹。
  • 我的腹黑全能老公

    我的腹黑全能老公

    托儿园,睡觉房,一个生的一副上好皮囊的小屁孩。不怀好意紧瞧着那摇篮里面,睡得极香,像是一个陶瓷娃娃的女婴儿。垫着脚丫子,想要偷偷地亲吻着小睡美人时。小睡美人小手上的塑料锤子,砸中了他的脑袋。小正太失足面部撞在了床榻上。由于冲击力过大,他脆弱地鼻梁骨,一泻千里。即使,鼻子很痛倔强的小正太却没有哭出声来,坚强地隐忍着。不想大人们见到自已现在这个丑态,拼了小命在挣扎着起身。可是,小睡美人却被小正太的这般举动吵醒了。还在婴儿床下倒插着的小正太坚定的目光,暗暗下定决心这个小女孩的他要定了。
  • 鸿蒙之始之李玄

    鸿蒙之始之李玄

    大学生李玄意外穿越到混沌未开,鸿蒙之始,且看他如何玩转洪荒大陆……
  • 快穿我要当破坏者

    快穿我要当破坏者

    叶杉谰被车撞死了,后来被一个不知名的系统绑定,开始了她的快穿破坏生活。可是为什么她第一次穿的是一个男生。叮,因为第一个任务宿主男生扮演的角色很好,所以以后都是扮演男生了!“……”
  • 仙林童话

    仙林童话

    仙侠,是华夏民族神话体系的划时代延续,是释放无垠想象力的起航之窗,是只问人心不问善恶的仙武世界。
  • 斗罗大陆之月之使者

    斗罗大陆之月之使者

    时间,混沌,空间三大神尊消失,月之使者沉睡,黑势力聚集,看主角们打败黑势力……
  • 长生令

    长生令

    一个水火孽恋诞下的弃子,在妖兽横行的山林里茹毛饮血地生存了十年,被寻回故族后,因体内邪火,不得不如魔鬼般吞噬生命,荣耀加身,却只为走上祭坛……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火焰密码

    火焰密码

    火焰,象征光明,代表希望;可以驱散黑暗,赶走野兽。它几乎伴随着人类······
  • 天道纵横

    天道纵横

    一衣衫不整,暴露大片春光的女子追着一裸男在山林间狂奔!“不要追了!卧槽!我什么都没看到!”赵峰光着身子头也不回的大叫,瘦弱的身子顾不得旁边不知名植物锋利的叶片,玩命的狂奔!“淫贼,站住!我要杀了你!”一个衣衫不整的女子,面色绯红,银齿紧锁,手握一把三尺青峰,快速向前追去。赵峰回头,女子的身影在赵峰的眼中渐渐放大,哀吼道:“这小娘子怎么比刘翔跑得还快!刘翔快来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