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1500000010

第10章 古塔传奇(2)

在呼啸的山风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白净斯文的书生正站在江上塔下,看大江东去,赏烂漫山花,朗朗的读书声在天地之间萦回。这个书生,名叫庄际昌,出身于青阳的一户名门之家,自小誓为考取功名而读书。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蔡善继提议在溜江造塔,最高兴的莫过于庄际昌。这一年,38岁的庄际昌在乡试中取得不错的名次,中举人第九名。其实,对于像谜一样神秘的溜江,庄际昌一点都不陌生。当还是泉州府的一名诸生时,他曾与乡绅来到溜江,一同修筑溜石陡门。所以,一听说要在溜江建塔,庄际昌内心一阵澎湃。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明代,晋江县竟然一个状元也没有,这让庄际昌倍感压力。满腔的抱负,让他一次次许愿,祈求未来的宝塔能给自己的科场之路带来好运。明万历四十六年,江上塔建成不久,庄际昌匆匆踏上了进京赶考路。翌年春天,庄际昌果然扬名科场,会试、殿试皆第一。“庄际昌中状元了!”当这个消息传来时,晋江城一下子沸腾了。乡人都说,是江上塔显灵了。庄际昌也信了。重返故乡时,远远看到溜江和江边的江上塔,游子之思就会涌上心头,庄际昌的激动情绪难以抑制,欣然写了一篇碑记:“以溜石属水下流,地稍低,宝盖关锁稍远,乃捐资鸠工,建浮图其上,层塔突巍,与凌霄、宝盖鼎峙为三……以溜石江受西北诸水,得(溜石江)塔而增关锁之脉,皆为吾郡垂休永不赖,开化文明,勒不朽于千百万年。”这方镌刻“泉郡守五岳蔡公德政碑记”的石碑,现存泉州市洛江区洛阳桥南蔡襄祠内。

有了庄际昌的免费广告,江上塔名声大振,成为后世文人骚客“朝圣”之地。明崇祯二年(1629年),一位两鬓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了江上塔下,眺望着北岸的晋江城。迎面吹来一阵山风,老人心中陡然一阵刺痛,不由闭上了双眼,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这老人是晋江大房人史继偕,万历壬辰科榜眼,其人生颇富传奇,三次出仕三次辞官。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庄际昌在会试中夺魁,史继皆是这场考试的正考官。不料,庄际昌高中状元后,遭人举报卷面有错别字,所以他并没按惯例骑白马着红袍,而是黯然返回故里。与庄际昌同乡的史继偕,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有人认为他作弊偏袒老乡。一气之下,史继偕辞官去了江浙。几年过去了,史继偕告老还乡,再次登上高甲山仰望江上塔,内心五味杂陈。此刻,他烦忧的是:繁华的晋江城,令海盗和倭寇虎视眈眈,要想守住城内一方安宁,需堵住晋江入海口。很快,一座高高的溜石铳台,矗立在江上塔之下。铳台的倡建者,便是史继偕和泉州太守蔡善继。临终前,史继偕抱病写下《溜石铳台记》,他和江上塔的感情已然流露于字里行间。

明朝那些事儿,早成历史云烟,这座塔却是溜江留下的最大遗产。池店镇大溜石自古享有盛名,不仅是“郡溪入海第一门户”、历代扼守泉州城南的军事要塞,而且是泉州通往晋江东南沿海的交通枢纽,明代大型建筑海岸长堤的首站就建在溜石。宋代先民开渠道、修陡门,“内积山之源流,外隔海之潮汐”,灌溉晋东平原的金鸡古渠的源头,也始自溜石。

2

今日的江上塔,像是溜石村慈祥的老族长。他柔软温暖的记忆,联结着一座文化古城的前世今生。

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一起追忆这位老族长如烟的往事。当历史行进到清代,江上塔又开始聚集了一群文人。这里再次成了他们的“乌托邦”。

那是清咸丰四年(1854年)的一天,天空细雨飘扬,寒意尽显。观察庄俊元,搭乘马车,越过顺济桥,来到高甲山。此刻的他忍不住一阵战栗,脸上写满了疲惫、惊愕和无奈。他愣住了,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幕是真的,但是他必须承认,这一切又真真切切地发生了,两百多岁的江上塔正孤独老去,塔身破败不堪,脱落的青石在古塔脚下杂乱堆积。这个从甘肃西宁府引退回乡的观察,不住地摇头叹息:塔废了,文运也式微了,怪不得晋江城两个世纪没出过状元了。进士出身的庄俊元做出个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举动。他叫来一群工匠,拆下泉州定应宫内的一座残塔,然后把这些石构件一一运到高甲山,在原址重建江上塔。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塔,正是庄俊元当时修建的。可惜,庄俊元还没来得及看到清代晋江城第一个状元的诞生,已溘然离去。在他死后11年,江上塔南边的一个叫钱头的小村庄,果真出了个状元。这个状元郎叫吴鲁,为福建清代科举三位文状元中唯一的泉州籍状元,也是福建最后一位状元。吴鲁在清光绪十六年(1900年)恩科殿试上的一举夺魁,令江上塔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巧合。而在当时,人们无不以为庄际昌和吴鲁得状元,都是江上塔所庇护的。

在晚清的一个秋日,在溜石村的江上,一叶扁舟缓缓向江上塔驶来,白茫茫的天空透着一丝的寒意。但这位光绪壬寅举人却坐不住了。他来到船头,或颔首捋须,或斟酌思量,良久不语。艄公一脸疑惑,不解地问道:“先生,您这是要到往何处去?”举人微微一笑,徐徐启口:“巍然高塔耸中流,遥瞰双江地势优。万劫乾坤烟漫草,百年风雨问寒鸥。位当离巽关文运,雄踞东南奠海陬。复见崚嶒新气象,老渔歌唱远天秋。”这位举人就是泉州诗人曾遒。曾遒自小熟读诗文,书画隽秀。34岁那年,曾遒考中举人,却不愿做官,只愿闲适生活。他周游南洋、宝岛台湾和泉州各地,而后定居晋江城,天天吟诗作赋、挥毫泼墨。一次次远游,一篇篇诗文,成就了一部以诗词记录泉州风物的著作《桐阴旧迹诗纪》。在《桐阴旧迹诗纪》中,曾遒盛赞庄俊元修塔之举,称江上塔与姑嫂塔、石湖塔并列“泉南三塔”。“泉州有三大水口,溜江之塔为第一水口,石湖之塔为第二水口,至宝盖之关锁为第三水口,总一大收束也……清季,观察庄公俊元将近西门之定应宫内石塔,移于溜江再建。越数十年,吴公鲁复大魁云。”按曾遒的说法,江上塔所在方位,有利于启发一城文脉,正因江上塔的建造,才有了庄际昌、吴鲁等学子的科场得意和晋江历代官宦的通达。

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明清时期的江上塔,无疑承载着晋江城“文峰塔”的独特内涵。明清时期,江上塔与姑嫂塔、石湖塔被看做晋江文运的象征;三塔之中,宝盖山关锁塔建于南宋,石湖塔建于元代,江上塔始建于明万历间。但前两塔都是僧人建造的佛教建筑,当时并没有作为镇水口、振文运之用;而江上塔是地方官员倡建的风水建筑,佛教意义倒在其次。

3

江上塔一座幸运之塔。今日的江上塔,挺立于绿树浓荫之中,守望着悠悠晋江。说江上塔是幸运之塔,因为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开发。江上塔是历史给予晋江人的馈赠,在人们心中,江上塔是晋江文化的又一个精神地标。也正因此,2010年,当晋江打造滨江组团,把江上塔规划为溜石塔公园,并列入江滨南路景观带工程的启动项目时,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其自然。从充满民间信仰的文峰塔、风水塔,到引导船只入港航标,再到风景如画的溜石塔公园,400年间,江上塔凝聚着晋江人对于文化昌盛、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与想象。如今,以古塔为中心的溜石塔公园,展现出历史文化的年轮,延续着历史的画卷。这里古木参天,有仿古假山,有登山步道,风光秀丽,风景怡人,是个访古的好去处,每天都要迎接八方来客。值得一提的是,公园北面的江滨南路景观带工程,采用特色人文景墙、雕塑小广场、沿堤休闲商业等方式,更是将生硬的防洪堤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星塔:照亮一个英雄的成长之路

1

几百年过去了,星塔依然苍劲地挺立在安海镇星塔村成功小学的东北角。

远远望去,整座古塔犹如一支蘸满墨汁的毛笔,在苍茫的天幕上书写着沧桑和恬淡。站在星塔的脚下,仰头观看,便可窥见其全貌。它是一座实心楼阁式砖塔,塔高五层,以石筑作为塔基,用砖砌成塔身,呈正方形。置身巍巍古塔,不息松涛声,朗朗读书声,此起彼伏,让你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明代。

明朝的星塔脚下,是一座巍巍的卢侯城。在那个硝烟弥漫的乱世,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卢侯城上演,有多少血肉之躯倒在这里成为孤魂。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一群倭寇拖着长长的队伍,悄悄潜入安海,挨家挨户地抢粮食,无数黎民百姓遭遇灭顶之灾。晋江县令卢仲佃到安海巡视,目睹倭患之惨状,向安海百姓发出了筑石城御倭寇的倡议。不久,安海城建成后,倭寇再次杀进安海,守城将士拼死抵抗,活捉了几号人。之后,倭寇再也不敢靠近安海。为感念卢仲甸造城保境之举,当地百姓将安海城命名为卢侯城。近一个世纪后,也就是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郑芝龙胞弟郑鸿逵拆下卢侯城的城墙,运到东石,筑起了白沙练兵场和东石寨。从此,安海结束了围城时代。今天,曾经的兵车辘辘都已消失在时光深处,只留下静伫沉默的星塔。

如果要追忆郑成功与星塔的相遇,那么,故事源起的确切年代,也就是改变郑成功一生命运的时间应是明崇祯三年(1630年)。那一年的10月,七岁的郑成功刚从日本回来,就住在堂叔父郑芝鹏家中。郑芝鹏府第,坐落在安海城的东北方向,与星塔一墙之隔。为远离郑府的嚣杂,平素喜读书的他,常常手执书卷,独自一人徘徊在星塔下。清晨,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个小小少年倚靠残破的星塔下,摇头晃脑诵读经书,清脆的童声回荡在天空中。

此时的郑成功,是一副懵懵懂懂的少年形象。他不会明白外面的世界有多糟糕,只知道自己不时会撞见三两气息奄奄的避荒饥民,携包挚物,颓废地行走在安海的街市上。与郑成功不同,父亲郑芝龙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他在海上打打杀杀大半辈子,真的很想在离故乡最近的安海,造一座面朝大海的豪宅,过几天安宁的日子。他这样想,也确实这样做了,先是接受明王朝的招抚,堂堂正正地穿上官服,摇身一变成为“五省游击将军”,而后大兴土木,在安海建起了富丽堂皇的府第。

星塔,对于少年郑成功来说,似乎是一座不灭的灯塔,照亮着成长的道路。在星塔下的石井书院,天资聪颖的他,学识超过了同龄人,11岁时,写下一篇标新立异的奇文,展露出令大人们惊奇不已的才能。在星塔下的那片湾海,他登上父亲的船队,凭栏远眺,静听汹涌澎湃的碧涛和滔天咆哮的巨浪,激荡着内心的阳刚之气,幻想有一天也能像水兵一样与风浪搏斗。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四岁的郑成功考中秀才,又经县试和府试,成绩一等,考取廪生。消息传来,郑芝鹏感慨良多:郑家上下几代人,终于出了个文人了,一定是星塔的庇护。所以,赶在郑成功北上南京国子监的前一年,也就是崇祯癸未年(1643年),郑芝鹏发动乡人集资重建这座方形古砖塔。这也是星塔有史记载最早的一次重修。在《重建星塔小引》一文中,郑芝鹏道出了造塔的原委:“夫塔以星名者,言其高接星辰,文明炳星日,其为文笔卓立,则儒学因之标题。”这时,郑成功已经住进了安海的豪宅,他的房子雕梁画栋,极尽豪华,有仓库、兵营和水寨,有水道可以直通卧内。安海街头多了一批说粤语的纺织工人,那是父亲郑芝龙从广东、澳门召回的。

星塔落成,新婚不久的郑成功,遥望着宝塔的雄伟气势,踏上了南京求学的征程。郑氏家族希望,这位个头不高的年轻人,有朝一日能扬名科场,走上仕途,光宗耀祖。然而,意外却发生了——1646年清军的铁蹄踏入星塔下的那片土地,烧杀奸淫,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不堪受辱自尽。悲愤交加的郑成功,来到安海的石井书院,脱下身上的儒生学服,扔进火堆里;在滚滚浓烟中,他与孔子的牌位诀别,立下弃文从武、抗清到底的誓言。从24岁到34岁,郑成功以星塔脚下的这一片土地为根据地,将一生最好的年华,全部投入到抗清斗争中。1661年,他吹响了出征金门料罗湾的号角,喊出了“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的豪情壮语。一年后,他驱逐了荷兰殖民主义者,沦陷38年至久的宝岛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此,这个曾经守望星塔的英雄,名动天下,永远被写进史书。

2

在人们眼里,星塔是一个永远也解读不透的地方。

不知星塔始建于哪个朝代,祖祖辈辈生活在古塔下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也没有考究过,他们只知道先有星塔村,后有星塔。

星塔村,南宋末年就有这个古老的村庄。只不过,那时它的名字叫坑岬,是一块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

700多年前,一个叫赵仕道的人辗转定居于安海东部的吭岬。这里的土地莽苍苍的,泛着白碱,一阵风吹过,那泛着白碱的土壤便飘向了天空。但是,倔强的坑岬人,硬是在茫茫大海边的盐碱地上,围海造田。后来,赵仕道的子孙们参与修建星塔,祈求宝塔保佑族人金榜题名、出人头地。

同类推荐
  • 中华典故(第九卷)

    中华典故(第九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本书先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海派文学的三个途径;再从文学主题、文化人格、小说叙事三个方面研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后,海派文学的现代性被纳入研究视野,传统文化参与了海派文学现代性的建构。海派文学是一种确立在民族文化底蕴之上的现代都市文学。与同类海派文学研究著作相比,本著作的特点是:著作首次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对海派文学做了系统研究,探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得出了几个新的结论。
  • 伍迪·艾伦谈话录(节选)

    伍迪·艾伦谈话录(节选)

    EL:你对语言学的兴趣是如何产生的呢?WA:自学成才的优劣之一,其实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弊端,就是你为了能受到完满的教育而博览群书。对于自学的人来说,很平常的知识之间都会有惊人的鸿沟。所以可能我是读过几本语义学和语言学方面的书,但那是很随性的。你和我谈话期间,如果提到了六门我学过的科目,你就会觉得我很博学。但要是突然提到每个大学生都知道的东西,我就可能由于自学却偏巧遗漏了,也许那还是个很简单的东西。
  • 武林掌故

    武林掌故

    本书收录了二十几篇武林名人掌故,记述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一百多年间武术界部分知名人物的生平事迹,记述了当时闻名全国而今已很少被人提及的武术家和他们的技艺,以及如今还活跃于武坛的武术大家。这其中既有侠士、镖头、拳师、教习,也有作家、演员、商人、民族英雄,还有扎根底层的民间高手。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热门推荐
  • 明玥桐萧之天才邪妃

    明玥桐萧之天才邪妃

    银白色的发丝中,飘散着银紫银蓝充斥着淡淡的魅惑。异能……“我不在乎,明萧,我只信你。”“玥玥,你如何才能全新全意的想我?”逆天天赋,超级异能,同甘共苦,王者归来!
  • 极尊界王

    极尊界王

    如果你是宅男,身旁本就有个傲娇女,然后又来了一个腹黑女,你会怎样?假如你熟悉了眼前的世界,有一天你发现世界根本不像你想得那样,而是有很多位面。你会大声说道:“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走走。”但我是半宅男,我会说这样的世界我喜欢。…………王小浩本是一所二流大学的大学生,因为恻隐之心,差点被人活活打死,而且打他的人还是位高中生,你敢信?无意中复活的王小浩却被一道灵魂看中了身体,而且还不是搞基,你敢想?本想逃避的他,之后又莫名其妙的卷入一场枪杀案,被人发布悬赏令追杀,听到这里我晕了。“啊!这世界怎么了,我有做错什么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英雄技能之狂战异界

    英雄技能之狂战异界

    火云帝国的萧家废物,意外获得英雄联盟中所有英雄的技能,从此走上了称霸异界的道路!“我不是天才,但是我专杀天才!”
  • 丧尸笔记之灵魂晶体

    丧尸笔记之灵魂晶体

    兰弘拥有千年一遇的炙晶体,赋予他最强大的能力天赋,从儿时被丧尸盯上,八岁父母双亡,跟着神秘的爷爷,变成了废柴一枚,高三那年,在校园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诡异事件,毕业后,莫名其妙进入的大学,却是专门调查击杀丧尸的组织,并且有着万年的历史,从此和落落,洛思恒,史泰雨走向屠尸的冒险,从珠穆朗玛峰的雪山之中,到万里长城的夜晚迷醉星河,从古代王朝遗留下来的巨大丧尸遗骸,到近代罪恶科学突变的病毒丧尸,兰弘逐渐成长,从废柴,变成了英雄。冰封千年的记忆,丧尸家族之争,时空的扭曲,一切的背后,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 永恒九天

    永恒九天

    一个世界,一个玄幻。少年若绎,数年归来,废物依旧,冷眼翻倍。唯有一种丹药可替天改命,重塑玄脉。当他吞下这颗丹药之时,也便掉入一个蓄谋已久的阴谋之中。人,应不辜此生一遭,既来之则该之!信念不死,此生不败!九天世界,精彩尽在。
  • 决战UFC

    决战UFC

    每个人的人生注定都是坎坷不平,到最后,所有的事情都是靠回自己。在这个夹杂着钱和欲望的灯火通明的城市里,陈磊、梅森、尼克靠着他们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决定从UFC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可是谁又知道,后面的路是否顺利呢。。。。。。
  • 萌萌撼天记

    萌萌撼天记

    拖把村内第一萌少年帝宝本该与好基友蛮子一起开开心心的过生活,不料一场天下剧变突然来袭,他们的命运就此改变!
  • 你我之间互不相欠

    你我之间互不相欠

    民国时期,将军府中的四小姐正趴在将军的脖颈上玩,转眼四小姐已经长大成人,喜欢上了一个贫民窟长大的男孩,无奈,自古,儿女婚姻,父母为命,他们一厢情愿的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那一刻我很想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爱的是你,你不要离开我。”冷凌抱着怀里的人儿哭天喊地的说,木幽菡留着悲伤的眼泪用尽自己剩下的所有力气举起手抚摸着冷凌的脸颊伤心的说“不要难过,等我走了后把我忘了和那个人从新开始吧,这事怨不得谁……”百度
  • 道意逍遥

    道意逍遥

    万余年前,澜沧小世界天柱倾颓,修真界众多大能者神秘失踪,道统失传。天道因此残缺,因果蒙昧,报应不显,于是万年后,修真者们不修心不修道,只修法力与神通。柳苍得大机缘来此世界,修道心,复道统,破解万年前天柱倾颓之谋,从此扶摇直上九重天,证得逍遥自在仙,漫求大道为玄主,天地乾坤一掌间。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和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此为逍遥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