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52200000011

第11章 论郁达夫(1)

本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20卷,《其他》,最初发表于一九四六年七月上海《民主》周刊第四十一期。

我这篇小文不应该叫作“论”,只因杂志的预告已经定名为“论”,不好更改,但我是只想叙述我关于达夫的尽可能的追忆的。

我和郁达夫相交远在一九一四年。那时候我们都在日本,而且是同学同班。

那时候的中国政府和日本有五校官费的协定,五校是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千叶医学校,山口高等商业学校。凡是考上了这五个学校的留学生都成为官费生。日本的高等学校等于我们今天的高中,它是大学的预备门。高等学校在当时有八座,东京的是第一座,在这儿有为中国留学生特设的一年预备班,一年修满之后便分发到八个高等学校去,和日本人同班,三年毕业,再进大学。我和达夫同学而且同班的,便是在东京一高的预备班的那一个时期。

日本高等学校的课程在当时分为三个部门,文哲经政等科为第一部,理工科为第二部,医学为第三部。预备班也是这样分部教授的,但因人数关系,一三两部是合班教授。达夫开始是一部,后来又转到我们三部来。分发之后,他是被配在名古屋的第八高等,我是冈山的第六高等,但他在高等学校肄业中,又回到一部去了。后来他是从东京帝国大学的政治经济学部毕业,我是由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的。

达夫很聪明,他的英文、德文都很好,中国文学的根底也很深,在预备班时代他已经会做一手很好的旧诗。我们感觉着他是一位才士。他也喜欢读欧美的文学书,特别是小说,在我们的朋友中没有谁比他更读得丰富的。

在高等学校和大学的期间,因为不同校,关于他的生活情形,我不十分清楚。我们的友谊重加亲密了起来的是在一九一八年以后。

一九一八年的下半年我已被分发到九州帝国大学,住在九州岛的福冈市。适逢第六高等学校的同学成仿吾,陪着他的一位同乡陈老先生到福冈治疗眼疾,我们同住过一个时期。我们在那时有了一个计划,打算邀集一些爱好文学的朋友来出一种同人杂志。当时被算在同人里面的便有东京帝大的郁达夫,东京高师的田汉,熊本五高的张资平,京都三高的郑伯奇等。这就是后来的创造社的胎动时期。创造社的实际形成还是在两年之后的。

那是一九二0年的春天,成仿吾在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研究了三年,该毕业了,他懒得参加毕业考试,在四月一号要提前回国。我自己也因为听觉的缺陷,搞医学搞得不耐烦,也决心和仿吾同路。目的自然是想把我们的创造梦实现出来。那时候达夫曾经很感伤地写过信来给我送行,他规戒我回到上海去要不为流俗所污,而且不要忘记我抛别在海外的妻子。这信给我的铭感很深,许多人都以为达夫有点“颓唐”,其实是皮相的见解。记得是李初梨说过这样的话:“达夫是摩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这话最能够表达了达夫的实际。

在创造社的初期达夫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他的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象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于是徐志摩“诗哲”们便开始痛骂了。他说:创造社的人就和街头的乞丐一样,故意在自己身上造些血脓糜烂的创伤来吸引过路人的同情。这主要就是在攻击达夫。

达夫在暴露自我这一方面虽然非常勇敢,但他在迎接外来的攻击上却非常脆弱。他的神经是太纤细了。在初期创造社他是受攻击的一个主要对象。他很感觉着孤独,有时甚至伤心。记得是一九二一年的夏天,我们在上海同住。有一天晚上我们同到四马路的泰东书局去,顺便问了一下在五月一号出版的《创造》季刊创刊号的销路怎样。书局经理很冷淡地答应我们:“二千本书只销掉一千五。”我们那时共同生出了无限的伤感,立即由书局退出,在四马路上接连饮了三家酒店,在最后一家,酒瓶摆满了一个方桌。但也并没有醉到泥烂的程度。在月光下边,两人手牵着手走回哈同路的民厚南里。在那平滑如砥的静安寺路上,时有兜风汽车飞驰而过。达夫曾突然跑向街心,向着一辆飞来的汽车,以手指比成手枪的形式,大呼着,“我要枪毙你们这些资本家”!

当时在我,我是感觉着:“我们是孤竹君之二子。”

胡适攻击达夫的一次,使达夫最感着沉痛。那是因为达夫指责了余家菊余家菊(1898—1976),字渊,湖北黄陂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青年党。曾任《醒狮》编辑。著有《国家主义概论》等的误译,胡适帮忙误译者对于我们放了一次冷箭。当时我们对于胡适倒并没有什么恶感。我们是“异军苍头突起”,对于当时旧社会毫不妥协,而对于新起的不负责任的人们也不惜严厉的批评,我们万没有想到以“开路先锋”自命的胡适竟然出以最不公平的态度而向我们侧击。这事在胡适自己似乎也在后悔,他自认为轻易地树下了一批敌人。作者原注:他后来曾经写过一封信来,向我缓和,似道歉而又非道歉的。但经他这一激刺,倒也值得感谢,使达夫产生了一篇名贵一时的历史小说,即以黄仲则为题材的《采石矶》黄仲则(1749—783),字汉镛,江苏武进人。清代诗人。著有《两当轩全集》。《采石矶》,郁达夫的历史小说,发表于一九二三年《创造》季刊第一卷第四期。。这篇东西的出现,使得那位轻敌的“开路先锋”也确切地感觉到自己的冒昧了。

胡适在启蒙时期有过些作用,我们并不否认。但因出名过早,而膺誉过隆,使得他生出了一种过分的自负心,这也是无可否认的实情。他在文献的考证上下过一些工夫,但要说到文学创作上来,他始终是门外汉。然而他的门户之见却是很森严的,他对创造社从来不曾有过好感。对于达夫,他们后来虽然也成为了“朋友”,但在我们第三者看来,也不象有过什么深切的友谊。

我在一九二0年一度回到上海之后,感觉着自己的力薄,文学创作的时机并未成熟,便把达夫拉回来代替了我,而我又各自去搞医学去了。医学搞毕业是一九二三年春,回到上海和达夫、仿吾同住。仿吾是从湖南东下,达夫是从安庆的法政学校解了职回来。当时我们都是无业的人,集中在上海倒也热烈地干了一个时期。《创造》季刊之后,继以《创造周报》、《创造日》,还出了些丛书,情形和两年前大不相同了。但生活却是窘到万分。

一九二三年秋天北大的陈豹隐教授要往苏联,有两小时的统计学打算请达夫去担任,名份是讲师。达夫困于生活也只得应允,便和我们分手到了北平。他到北平以后的交游不大清楚,但我相信“朋友”一定很多。然以达夫之才,在北平住了几年,却始终是一位讲师,足见得那些“朋友”对于他是怎样的重视了。

达夫的为人坦率到可以惊人,他被人利用也满不在乎,但事后不免也要发些牢骚。《创造周报》出了一年,当时销路很好,因为人手分散了,而我自己的意识已开始转换,不愿继续下去,达夫却把这让渡给别人作过一次桥梁,因而有所谓创造社和太平洋社合编的《现代评沦》出现。但用达夫自己的话来说,他不过是被人用来点缀的“小丑”而已。

达夫一生可以说是不得志的一个人,在北大没有当到教授,后来(一九二四年初)同太平洋社的石瑛石瑛(约1879—1943),湖北阳新人。曾先后赴欧学习海军和采矿冶金,归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后任国民政府南京市市长和考试院铨叙部部长等职。到武大指当时的武昌大学。去曾经担任过教授,但因别人的政治倾向不受欢迎而自己受了连累,不久又离开了武汉。这时候我往日本去跑了一趟又回到了上海来。上海有了“五卅”惨案发生,留在上海的创造社的小朋友们不甘寂寞,又搞起《洪水》半月刊来,达夫也写过一些文章。逐渐又见到创造社的复活。直到一九二六年三月我接受了广州大学文学院长的聘,又才邀约久在失业中的达夫和刚从法国回国的王独清同往广州。

同类推荐
  • 非虚构的我

    非虚构的我

    《非虚构的我》是麦家对自己的人生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他将自己的身世,经历,亲人,挚友,好恶,困惑,恐惧,念想……一一如实道来,毫不躲闪。
  • 红色哈密

    红色哈密

    哈密绿洲是一块资源丰富的宝地,这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风力、光电资源,还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和光照千秋、光辉闪耀的革命红色资源。《红色哈密》一书就是收集、整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先后在哈密活动的事迹。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可说是少数的“世界著作”之一,这本书不是为一国而作,而是为全世界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作,而是为一切时代。在这本书里,极高的智力与多样的兴趣和同情心自然而然地结合为一体,所以世人之中,不管什么样的类型或脾气,都能在这部书里找到一点与自己有联系的东西。虽然这只是一本随笔集,但《培根随笔》能同时让你产生读史书、读诗集、读教科书的感觉。培根的话语不仅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还能使人们顿悟。
  •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奥威尔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他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并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是研究奥威尔“不可能绕过”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对英格兰北部几个工业区进行了考察,总结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缅甸时的苦恼和选择流浪的理由,提出了改善工人状况的实际建议以及对英国政治、阶级形式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和社会主义者倾向。本书1958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后,《纽约客》发表了一篇重要的书评,称此书是“最佳社会学报告”。
  • 泉水

    泉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太虚伪了,太爱面子了,说做不一致,没有不知道的事情,很会在人面前自吹自擂出风头,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吹唬的都快要飘起来了。有时候脸很大,不知道是胖的还是吹气憋的。
热门推荐
  • 强制溺爱:逗比男神屋里请

    强制溺爱:逗比男神屋里请

    从开学前见到她后,他的倒霉事从未断过。第一次见面,她在奶茶里放多了糖,没差点甜死他。第二次见面,他为了跟她争先出门,谁知她中途让了一步,于是……他华丽丽的呈大字型倒地。第三次见面,他被一只母狗扑倒,在她面前,石更了!他何从有过这样的狼狈,而此时正好碰上她母亲患了癌症需要一笔昂贵的钱来买所需药品。于是他被她扯到厕所,扬言要壁-咚了他?她为了母亲的病,被迫成了他的女友,谁知一切的一切才开始……
  • 仙道无涯

    仙道无涯

    仙道无涯苦作舟,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就是一艘荡漾在生命长河中的小船,只有经受数不尽的风风雨雨,才会享受数不尽的万里晴天。
  • 超级异能空间

    超级异能空间

    普工李林机缘巧合下上古洞天福地空间认主后融合己身。空间内无数天材地宝等着李林去发现。功效强大的三光神水已能让他傲立群雄,更何况融合后带来的超级异能。“赌,小道也,哥不在赌界,赌界却有哥的传说。偷?那算什么?哥是盗!超级大盗!专门做敌国头疼的大盗。世界公认的盗神!”其实李林只想低调般逍遥自在的生活着,奈何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知不觉间李林走向巅峰。各方美女伴随其身。朋友们认为李林是个阳光,大方,有爱心,好相处的人。敌人却颤抖着说“李林是个魔鬼!冷酷无情的魔鬼!”且看李林如何以无敌之能,傲立于都市之中,给那些生活处于黑暗中的人带来光明。
  • 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成功首先是克服自身人性的弱点的过程,人性弱点是成功真正的障碍,只有认清和克服人性的弱点,才能走向卓越。本书介绍了人性中种种妨碍人们走向成功的弱点和缺陷,同时阐述了克服这些弱点的方法和途径,帮助人们认清自己人性的弱点,剔除自己迈向成功的最大阻碍,从而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 最后的梦

    最后的梦

    每个人死之前都有一些想做的事,未完成的心愿,有“人”专门为将死之人圆梦,殊不知.....
  • 贵族学院:百变萝莉强势回归

    贵族学院:百变萝莉强势回归

    她是沐家的小公主,万千宠爱于一身;而且人美颜高,心地又好,只是嘛,情商似乎很欠费。她被迫回国,并且与“三位待定未婚夫”同居,本以为只是一场交易,可不想他们竟真的喜欢上了她,但她早在许久前就已经与他许下终生……
  • 神兵墓陵

    神兵墓陵

    公元1995年,一支探险队去寻找大禹的陵墓,可是在途中的泉中遇到不知名生物所攻击,整只探险队只剩一人,2年后,那位幸存的探险队员又一次来到了这个泉中,然后从那里带出来了一把斧头和拿出一个卷轴,与此同时一位有名的探险家从另一个地方带出一把剑和一个卷轴,因为两人拿到斧和剑的地方都有不明生物,二人来到一起,之后二人居然知道了一个惊天秘密,在知道这个秘密后二人失踪了……又过了10年探险家的儿子在父亲的笔记中得知斧和剑的事,还有斧和剑中隐藏的秘密和父亲为什么会失踪,主人公为了找寻父亲和探索这惊天秘密后面的真相,开始了盗墓之旅……
  • 大刻印师

    大刻印师

    碎星大灾难之后,数不清的僵尸和各种怪物遍地横行,大陆一片混乱,国家灭亡,文明断绝,残存的智慧族群只能躲在营垒里苟延残喘。莫迪从游戏穿越而来,成为一个能够将生物和物体转化为灵魂刻印为自己服务的刻印师。兔子袭杀队、混沌守卫、巨刃女皇、灵能机甲、巨兽骑士、飞行舰队、浮空岛领地……自此,一个随身带着无敌大军的大刻印师开始书写他的神话。开了个群,大家可以进来聊聊天什么的:126988423
  • 战武凌云

    战武凌云

    九天十狱战未休,月殉星落血长流,武啸风云乾坤定,四方雷动震圣州!天降神旨,天之子纷纷出世,战魂大陆,再掀腥风血雨!少年苏武,应劫而生,凝战意,炼战魂,修战技,搅天地之风云,攀武道之巅峰!
  • tfboys之细雨微微凉

    tfboys之细雨微微凉

    她们比起众多的四叶草,她们是幸运的。能和三只在一个城市。能和三只在同一所学校。这是多少人做梦都想的事情。她们是普通人,却因为他们,变得不普通。她们的梦想,在这个夏天,起航了。纯属甜文,放心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