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51400000013

第13章 范仲淹“先忧后乐”的道德情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说的道德箴言,启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成为他们服赝的座右铭。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资治通鉴》评价:“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慼,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创之。”说明范仲淹少年时就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不以个人贵贱穷通为念。他的“先忧后乐”的道德情怀和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精神,开启了有宋一代士人崇尚气节的风气。他的一生有许多生动的值得称道的故事。

“划粥割齑”少年励志

范仲淹两岁,当小官的父亲逝世,母亲寡贫无依,改嫁到山东省长县朱家,继父对他不薄,但范仲淹自小就独立性强,在附近长白山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讽诵不辍。他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凝结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些醋汁,将就吃下,继续苦读,留下了“划粥割齑”的美谈。

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藏书丰富,聚集了许多精英人物可作良师益友,学院免费,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少有大志”的范仲淹继续清贫苦读。与他同舍的一位贵公子见他终年吃粥,赠以美食,他竟一口不尝,任其霉变。那位贵公子很不理解,范仲淹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划粥割齑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就咽不下冷粥腌菜了。”他还就这件事,写诗给同学晏殊(北宋著名诗人,后官至宰相):“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期恨即消。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表明自己像孔子的好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然物质生活匮乏,但寄乐趣于“慨然有志于天下”的精神追求之中。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爱民、惠民的德政

1015年,范仲淹中进士,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他曾做过泰州、楚州、陈州、睦州、饶州、润州、越州、苏州、延州、耀州、彬州、邓州、青州等地的地方官,每到一地,都致力于人民福祉,展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理念。

1021年,三十二岁的范仲淹调任泰州盐仓监官,职责是监督淮盐储运、转销,这原是闲差,但范仲淹却不愿闲适,而力求为百姓干好事实事。他深入调查踏勘,发现海堤多年失修,坍圮破败,盐场亭灶失去屏障,农田民宅受海涛威胁。大海涨潮,水淹泰州城下,灾民流离,租赋受损。范仲淹上书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长江北岸修建一道坚固的海堤塘堰。朝廷调范任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堤治堰。范仲淹率领四万民夫,奔赴工地。开工不久,遇暴风雪,大海潮吞噬了百余民夫的性命,一些迷信的官员说是触犯天怒,主张立即停工。范仲淹临危不惧,坚持筑堤之役。大风卷浪涛汹涌冲来,兵民退避,官吏失措,范仲淹站在水中,巍然不动,安定众心,终于修成了绵延数百里的堤堰,横亘海滨,保障了盐场农田生产,流民重返家园。百姓管海堤叫“范公堤”,兴化县衙留有祭祀范仲淹的“范公祠”遗址。

据沈括《梦溪笔谈》载:范仲淹晚年主政浙西,遇大灾年,饿殍枕路,富有政治智慧的范仲淹,实行了救灾的新模式。杭州一带喜爱竞渡(划船比赛),烧香拜佛,范仲淹顺应民俗,因势利导。他鼓励民众竞渡,地方官带头在西湖上游览宴饮,百姓争相仿效,空巷出游。范仲淹又招集各佛寺的住持,告诉他们荒年工价非常便宜,可以大兴土木,修缮寺庙。与此同时,还每天召募几千民夫兴建粮仓官舍。监察官上奏弹劾,说杭州不办赈灾事务,反而“嬉游不节,公私兴造,伤耗民力”。范仲淹上书答辩:“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就是说,游乐、兴造,是为了动员民间富余资金,拉动市场需求,每天提供几万个就业机会,赈灾事务,没有比这更好、收效更大的了。沈括评说:“是岁两浙,唯杭州安然,民不流徙,皆文正(范仲淹,谥文正)之惠也。”

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范仲淹在历任高官之后,把多年节约的俸禄、赏赐全部用来建立“慈善基金”——购买扶危济困的“义田”。这种“义田”,都是近郊丰稔的好地,达千亩之多。他委托贤能公正的族人管理,按照规章实施。贫困的族人,每天发米一升,一年衣服一件。嫁女儿的资助五十贯钱,再嫁的减为三十贯。娶妻的,资助三十贯,再娶的,减为十五贯。葬丧,资助十五贯;幼者夭折,资助十贯。全族聚居九十多人,从每年收获中供给稻谷八百斛,收支相抵,绰绰有余。族人当官,则停止供应。尽管范仲淹救助的对象,局限于族人,但他已经竭尽全力,自己却一生清贫,死的时候,连装殓遗体、办理丧事的钱都没有。他留给儿子的“遗产”,只是救助贫困、养活族人的道义和责任。以上事迹收入《古文观止》的钱公辅所撰《义田记》有详细的叙述。钱公辅在文章里慨叹,世上位居三公、享禄万钟者,豪宅华车,妻妾成群,仅供一己独享;族人连门都进不去,更不必说贫困贤者了。较之范仲淹,他们真可以说是罪人。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当京官刚正敢言

1028年,三十九岁的范仲淹受到晏殊推荐,任秘书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校勘整理,属文学侍从一类,官阶不高,但能接近皇帝,预闻机密。这时,宋仁宗已二十岁,但朝政取决于六十多岁的刘太后。范仲淹认为这不符合皇家体制,上奏清刘太后撤帘罢政,交权于仁宗。晏殊大惊,责备范仲淹轻狂,难道不怕连累推荐者吗?范仲淹一向敬重晏殊,这次却不肯让步,答辩说:“我正是因为受到你的推荐,常怕不能尽职,让你难堪,不料竟因我直言进谏反而受你的责怪。”晏殊无言以对。结果朝廷还是谪贬范仲淹外任河东府(今山西省永济市)通判。三年后,刘太后死,宋仁宗调范仲淹回京,任右司谏,以言官身份,上书进谏更是名正言顺了。

1033年,东京、江淮大旱,又闹蝗灾,为安定人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速派人赈灾,仁宗未回应。范仲淹当面问仁宗:“宫中半天不进食,会怎么样?现今几个州遭灾,民众挨饿,岂能不救?”仁宗省悟,派范仲淹安抚江、淮。他带回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仁宗和后宫眷属,劝诫皇家戒奢从俭,体恤时艰。刚正不阿的范仲淹,坚持和邪恶势力斗争。宰相吕夷简是一个善弄权术的风派人物。刘太后在世时,他巴结逢迎;太后一死又说她坏话,狡诈行径,被郭皇后揭穿,吕夷简罢相。可是吕夷简宫中关系盘根错节,他勾结仁宗宠信的太监、妃嫔,诋毁郭皇后,挑唆仁宗废掉她。仁宗旨废郭皇后,明令百官禁议此事,吕夷简重登相位。范仲淹与御史台官求见仁宗,无人理睬,隔着殿门高呼:“皇后被废,为何不准台谏进言?”因而获咎,再度贬任睦州(今浙江建德)。范仲淹赋诗“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骚人”、“轲意正迂阔,悠然万钟轻”,表明自己不怕像屈原那样被贬谪,甘愿学孟子执著正义而抛弃高官厚禄。

过了几年,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治水有功,再调回京师天章阁待制兼开封府知府。范仲淹觉察吕夷简滥用私人,朝政腐败,经过调查,写了《百官图》,面交仁宗,进谏说:“选用官吏,要按法制,皇上应当明白官吏升降的程序,不宜把权全委给宰相。”还指着《百官图》上的官吏名字,说明某些人的晋升符合程序,公平合理;某些人的任命不合程序,徇私枉法。吕夷简更加忌恨范仲淹,攻击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三度把范仲淹贬到饶州。范仲淹的朋友、诗人梅尧臣写了一首《灵鸟赋》寄他,大意说,你在朝中屡次直言,却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愿你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飞。范仲淹立即回诗:“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八个字掷地有声,凸现了范仲淹历经三起三落,依然坚持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

“将军白发征夫泪”:为国戍边

1038年,甘州、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张掖一带)的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王国,称帝,调集十万大军侵犯延州(今延安),数百里边境受到掳掠或侵占。仁宗命夏竦为主帅,韩琦、范仲淹为副帅,率师抗击。当时,在战略指导思想上,韩琦和范仲淹之间有分歧。韩琦低估西夏军事力量,激于爱国义愤,主张集中各路兵力,大举出击。而范仲淹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宋军官兵战阵、后勤、防御多有弊端,主张积极的战略防御,先加强军事训练,构筑边防工事,加强后勤保障,待时机成熟,方可出战。夏竦派韩琦和参谋人员尹洙回京面奏仁宗,仁宗批准韩琦的方案。尹洙请范仲淹同时发兵,范仲淹与韩、尹虽为至交,但认为不可冒进,坚持不从。尹洙不理解,慨然叹息:“将帅应把生死置之度外,你区区过慎,看来不及韩公。”范仲淹回答:“大军一发,几万条生命都悬在统帅手里,置之度外的观点,我不知高在哪里!”

韩琦固执己见,派大将任福率大军出击,追敌至六盘山下,遭遇埋伏,十六名将士殉难,万余士兵阵亡。韩琦大败而回,路遇死者家属哭喊亲人姓名,祈祷亡魂归来,见此惨状,痛悔莫及。

严酷的事实教训了宋军,在范仲淹的主导下,采取积极的战略防御措施,裁汰疲弱兵将,从士兵和下级军官中识拨勇猛将领,严格训练,安抚团结毗邻少数民族,在边境构筑起纵横城堡相边呼应的坚固防御体系。西夏军中传说:“小范老子胸中自有十万甲兵。”范仲淹的军事谋略震慑敌胆,西夏不敢轻举妄动。

转眼夏去秋来,大雁阵阵南飞,范仲淹百感交集,写下了“苍凉悲劲,慷慨生哀”(彭孙通《金粟词话》)的著名词作《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燕然”一句,出自《后汉书.窦宪传》:窦宪率汉军出塞外三千里,追击匈奴,到达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勒石记功,凯旋。范仲淹久历军旅,未了边事。举目四望,只见长烟落日,遍地寒霜;听到的,尽是悠悠羌笛,凄厉号角。范仲淹抚摸苍苍白发,夜不能寐,想起战士们暗落思乡之泪,不禁难以抑制将军、战士共同的爱国戍边和渴望和平的感情。

经过范仲淹、韩琦等艰苦努力,宋和西夏双方达成和议,消除了西部边境战事。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整顿吏治的改革

宋朝与辽、西夏长期交战,军费开支巨大;兼之重文轻武,“高薪养廉”,冗员多,冗费大,造成国库空虚、积弱积贫的局面。宋仁宗为了挽回颓势,对朝廷领导要员进行了大改组,撤掉吕夷简、夏竦的军政大权,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韩琦、富弼为枢密院副使(最高军事副长官),欧阳修、蔡襄等为谏官。这些人都是贤良忠贞的一时之选。仁宗敦促范仲淹等尽快拿出改革政事的办法。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这十条是:一、明黜陟。二、抑侥幸。三、精贡举。四、择长官。五、均公田。六、厚农桑。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十、重命令。他提出系统的改革方案。仁宗立即采纳,并以诏令的方式予以具体化,颁布实施,史称“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的核心是整顿吏治。所谓“明黜陟”,就是要改掉用人论资排辈而不论德才、政绩的陈规,强调官吏的任免、升降要严格考核。“抑侥幸”,就是要限制对高官的“恩荫”(让高官子弟沐恩出仕),防止纨绔子弟无功受禄、结党营私。“精贡举”,就是要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由原来的重诗赋改为重时事政治策论,借以选拔治国人才。“择长官”,就是要改变州、县地方政官冗滥的局面,强调经过推荐、考核、审查的程序,严加选择,范仲淹还派得力的监察人员到各地考察,发现作奸犯科、贪污腐败或庸庸碌碌的无能之辈,一经查实,立即撤换。据史书载:范仲淹一手拿官吏名录,一手持笔勾销被撤免官员的名字。富弼说:“你大笔一勾,就有一家人要哭。”范仲淹斩钉截铁地回答:“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庆历新政”的矛盾,主要针对权贵集团,权贵集团绝不会放弃既得利益,而必然强烈反对。权贵集团不惜使用阴谋,炮制伪证,诬陷富弼等力主改革的官员涉嫌架空皇帝,擅揽大权,并牵连到范仲淹。仁宗虽不相信,富弼也据理申辩,但一时难以澄清。仁宗作为皇帝,本质上是以权贵集团作为统治基础的。祖宗成法也桎梏他改革的步伐,他由动摇而退却,终于诏令废止他先前同样以诏令形式颁布的改革措施。只施行了一年多的“庆历新政”夭折了。权贵集团弹冠相庆。范仲淹、富弼等见大势已去,主动辞职,请求外放。

1052年,垂暮之年的范仲淹病死,走完了他六十四年的人生历程。

哲人已逝,风范长存。范仲淹以他毕生践行“先忧后乐”的高风亮节,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类推荐
  • 腹黑阁主的小萌妻

    腹黑阁主的小萌妻

    他和她本应是天涯陌路,却因为他们两个的第二个身份而彼此关联,本应该是仇人的他们,终究敌不过命运的转盘...(本文不虐哦~是甜的,不过偶尔也会虐一下啊)
  • 大国梦想

    大国梦想

    1、兼具小说美感的所有元素和信史的多重功能。2、将一段被误读的历史和一个被误读的帝王,真实客观呈现。3、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塑造典型人物。4、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有历史依据,所有的情节都符合生活的逻辑。5、以史诗的恢弘巨制,揭示历史发展最本质的规律。
  • 山海经(第二卷)

    山海经(第二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 苏联往事

    苏联往事

    1920年,“阿列克谢耶夫”号战列舰载着350吨黄金缓缓离开了锚位,圣安德烈的鱼龙唱响了它最后的悲歌...但这并不是俄罗斯帝国的追魂曲,大洋彼岸的第五大道,17岁的罗曼诺夫皇储正体验着他不一样的逃亡...
  • 枕戈天下

    枕戈天下

    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曹操我只是想帮你平定天下让后来没有五胡乱华,然后做一个太平侯爷而已。你不能因为我取了献帝的妹纸一不小心当了驸马你就暗算我吧!好歹我也是和你女儿有婚约啊!刘备,我只是想借你的人头用用,你也不用整天见着我就像见着九世仇人一样吧!还是人家孙权好,不仅愿意好吃好喝的款待我,还心甘情愿把妹纸嫁给我,哎!刚夸你呢,你就背后捅我刀子。算了,你们都是小人,就让我这个小小人来枕戈天下,取尽荣华吧。
热门推荐
  • 师颂

    师颂

    太古时代,天地崩乱,群魔乱舞,七祖神出,力战天下,拯救苍生。君天,祖神陵墓第一千代守护者,十三年领悟七部祖神功法,旷古烁今,却因身负废脉无法修炼。最终,为守护祖神冢身死。机缘巧合,劫后重生。身负绝世神典、通晓至尊法则、资质脱胎换骨、曾经怀揣理想而没有实现的他,走上了一条帮助那些可怜之人实现梦想的传道之路。是神话时代成就了他,还是他创造了神话时代?“某一天,当我教导的弟子全部实现他们的梦想、站在这个时代的巅峰时,或许是我最开心的时刻……”调教众神,君临天下!
  • TFBOYS之樱花绝恋

    TFBOYS之樱花绝恋

    (大家好,我是tfboys之樱花绝恋的作者小颖熙熙,大家可以叫我诗这是我的第一次写小说请大家多多关照,喜欢的话可以多投票票。本书是由两人写,除了我熙熙还有我的好朋友痴货)
  • 极罪世界之异世未来

    极罪世界之异世未来

    糊里糊涂穿越未来,看他如何和诸多势力同台争王
  • 重生之王妃倾城

    重生之王妃倾城

    当她帮他一步步登上皇位,他却将她弃之若敝。似冷宫的凤仪宫中,他让自己的庶妹害自己流产。重生之后,她不再是那个依靠嫡女身份就处处张扬的秦楚楚,她要让前世所有欠她的人,今生都还回来。当她不再相信爱情的时候,却有一个人一直陪伴她左右。她还能否像前世一样,单纯的相信爱情呢?
  • 孪生兄弟爱上同一人

    孪生兄弟爱上同一人

    艾薇,在一年前认识了林杰,最终和他相爱,但林杰却什么都没留下,悄无声息的失踪了!这时,林杰的孪生兄弟林冽,也爱上了艾薇。他借助林杰的身份去接近艾薇,去和艾薇相爱,但失踪的林杰又回来了.......
  • 湘西有秦

    湘西有秦

    敬畏鬼神,守护家人。秦家的祖训秦斯一直牢记在心,他相信鬼神,但不相信命运。
  • 皓月映雪

    皓月映雪

    雪仙降世,麒麟重生;群魔乱舞,仙道镇邪;乱世逐鹿,天下一统;旷古情缘,撼天动地。她是陨落尘间的雪仙子,涅槃于烈火是宿命的归宿。当滴滴寒血贯彻经络,她获得了生的希冀,也注定了轮回之劫。麒麟现世,雪仙再生,脱离了尘世,却放不下那缠绵两世的温柔。他是手握大权的相府公子,谈笑间,万妖臣服,天下归心。硝烟尽散,他献一己之身扭转天下大局;残血滴落,他用病弱之躯挑战狱火之劫。世世不负苍生,不负络雪。
  • 第九十九次我爱你

    第九十九次我爱你

    “陈飞扬,你给我听好了,这已经是第九十九次我爱你。”“睿,我第九十九次郑重告诉你:一个男人最主要的是事业,而不是整天沉迷于你情我爱中。”“错,大错特错。一个成功的男人:不仅仅最主要的是事业,更主要的还有家人。”------爱你即便让我再等待4年,即便让我再说99次我爱你------我用99999朵玫瑰拥住你,用蓝色钻戒拴住你,用红色法拉力把你娶回家,我看你这次还能跑出我的怀抱中?本部小说前51章是我用左手写的,也是小左第一部网络小说,原名《笑傲青春》当时我的右手受伤,所以就有了我的笔名的来历,她是我对爱情事业梦想人生等等所有的感悟,即便人气不是很旺,但是我一直还是很喜欢她。敬请关注《第九十九次我爱你》,后续更精彩,同时连载《荆棘鸟四部曲[唯美校园]》,《谁带走我的巧克力?》《和谈使节——大唐十三公主》,左欣然和大家一起走过酷热的暑夏。连载中------本部小说送给每位对生活对梦想对爱情对人生对事业执著追求的人。有人说本部小说是韩国偶像剧,有人说又是港台青春剧,作品自有人评说,如果你感兴趣,请加群:34887303讨论。本部小说是我在红袖5月登录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许过于追求完美,所以一再更改书名,曾命名:《重写生命》,《命运注定我爱你》后因为继续连载,所以就更名为《你上了天堂,我去了地狱》,前51章只用了一个月完成稿子,所以失误可能很多,希望大家能帮我指出,谢谢!温情提示:暂时取消连载,忙于签约作品《荆棘鸟[唯美校园]》http://www.*****.com/?a/74512/感谢羊男大哥为我精心编辑的书封面。个人QQ:421128898(只允许编辑或出版社加我)邮箱:small_small_pig@tom.com读者可以加以下群(敲门:左欣然):34887303(左欣然亲友团)左欣然亲友群队(3)58812742(读者群)
  • 绝恋异世

    绝恋异世

    她,18岁就等上了世界杀手排名榜的NO.1,却因背叛组织而被组织灭口,她,世家嫡女,绝世废材,温柔娴静,胆小懦弱,欺凌而死她,倾城绝色,冷漠狠辣,绝顶异能,随性而活,异世重生再次睁眼,灵魂转换,异世重生,她,不再是人人可欺的废材嫡女,害她之人,她,必将百倍奉还,挫骨扬灰,永生不得安宁,在这个以实力为天的世界上,且看她如何威慑天下,看遍天下美男,带领她的魔兽大军横纵三界。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