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8400000015

第15章 迈向世界文学奥林匹克高峰(2)

据统计,黑塞一生回复世界各地读者的信至少有35000千封。每位作家都能写信,大作家同时也是“大写信家”,因为许多因素使他不得不写信。但像黑塞这样一生写如此多的信恐怕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不多见。黑塞这些信一部分已编辑成册,它们是研究黑塞的思想、作品与生活不可或缺的文献。他的妻子妮侬·黑塞有志把黑塞的书信整理出来出版,1966年先把他童年及青年时代的信函、日记及笔记以《1900年以前的童年与青年时代》为书名发表,这些文献可以映射出黑塞童年及青年时代的内心世界及他的人生足迹。可遗憾的是,她业未竟,人先亡,这项工作断了线。后来二儿子海纳和黑塞的朋友准备共同编辑出版3卷本《通信集》,第一卷就包含了1895至1921年近400封信,这些文献反映出黑塞对社会与现实的思考与他自我实现的过程。

获诺贝尔文学奖

1946年,是黑塞文学创作的丰收之年。这一年,法兰克福决定给黑塞颁发法兰克福歌德奖。当知道这个消息后黑塞思想很矛盾,他犹豫是否接受这个奖项,原因有二。其一,对于劳累过度的69岁的黑塞来说,这种荣誉意味着更多的负担。其二,黑塞对德国战争期间对他作品的封杀仍耿耿于怀,他认为他在希特勒德国蒙受了耻辱,现在德国应为他恢复名誉,作品能得以出版。如果接受了这个奖会被世人认为自己与德国已经和解了。这是黑塞不愿意做的。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起,黑塞与德国的关系很尴尬,一方面德语是黑塞的思维工具,德国是他的精神故乡。但另一方面,对1914年以后德国的所作所为,黑塞一直持批评态度,他拒绝参与德国的政治。他热爱德国文化,热爱这个民族,但却痛恨德国所选择的政治道路,他不愿意因接受这个文学奖而与这个国家和好。不过黑塞很快纠正了自己的认识,原来的德国“已不存在了”,“这一荣誉并非由那个已不存在的德国颁发给我的,而是由法兰克福这个富有民主传统和犹太文化的可爱的老城市发给我的……”尽管一大堆谩骂信飞向黑塞,但他还是决定接受这个荣誉,但他把奖金留在了德国,送人了。

紧接着,当年11月,他就登上了世界文学奥林匹克最高领奖台——摘下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获奖的评语是:“由于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寓意与深刻的见解,一方面又具有古典般的人道理想与高贵的风格。”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在授奖词中对黑塞的生平进行了简短的介绍后说:“他那总是令人崇敬的风格既具反抗精神,令人心醉神迷,又富于哲理性,发人深省,两者都是完美无缺的。”在授奖词中特别提到了《荒原狼》,称这部小说是“用灵感写成的”,“具有爆炸性,无与伦比”。在主题处理上既有“辛辣的幽默”,又有“诗情画意”。对《玻璃球游戏》的评价是,这是一部“幻想作品……把实行调解当作针砭弊痼的灵丹妙药”。作品“结构紧凑,其中游戏概念以及它在文明中的作用与荷兰学者胡辛加的对‘人类游戏’的潜心钻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时授奖词对这部小说也提出了批评:“能保持文化的传统当然是宝贵的,但文明却不能通过把自身变成少数人所崇拜的偶像来使其永远保持活力。如果能把多种多样的知识化为抽象的公式系统,那我们一方面就能证明文明存在于有机体内,而另一方面,也可证明文明是不能永存的。它就像玻璃球本身一样容易破碎,那么,在碎石中发现闪光的珠子的孩子也就不再知其意义何在了。这种富有哲理性的小说很容易被人称为晦涩难懂的作品。”

授奖词高度评价了黑塞的诗歌:“自从里尔克和格奥尔格死后,他就是当代德国首屈一指的诗人。他把细腻清隽的风格和扣人心弦的满腔热情融为一体,诗歌的格式妙不可言,超过我们时代所有的诗人。他继承了歌德、艾兴多夫和默里克的传统,用自己的特色来复兴传统诗歌的魅力。”他的诗有的“表现自己内心的冲突、健康和病痛时的心情以及强烈的自省”,有的“表现他忠于生活、作诗时的快乐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敬”,有的则“充满成年期的智慧和令人感伤的体验”并“表现出他在形象、情调和旋律等方面的高度敏感性”。

评委们不仅看到了黑塞的浪漫情怀,也看到了他的战斗精神。他不仅是浪漫骑士,也是叛逆者,是斗士,是现实主义者:“他有激昂的反抗倾向,都是燃烧着的火焰,一旦他认为神圣的东西受到威胁,就会由梦想家变成斗士。如果忽视这一点,就可能把他当成浪漫主义的诗人。”至于授奖宗旨,授奖词如是说:“给黑塞授奖比确认他的声望更为重要,奖励是尊重诗人的成就,这种成就充分体现了一位善良的人在斗争中的形象。他在悲剧百出的时代里,极为真挚地恪守天职,成功地握起了为真正人道主义而战斗的武器。”

瑞典皇家学会主席斯格尔德·库尔曼在发表的讲话中,高度赞扬了黑塞作品直面现实、直面自我、捍卫精神的勇气:“赫尔曼·黑塞在文学领域里进行一场反对精神细菌的战斗,他以风格细腻的诗歌和小说为我们指出了摆脱这种绝境的道路。他借《玻璃球游戏》里的主人公年轻的J·克内希特的格言向我们高呼:‘超越一切领域!’前进!攀登更高峰,克制自我!凡人都有两重性,这是免不了的,既被引向善良,也被引向邪恶。只有克服自身的自私自利,我们才能取得和谐与和平。这就是黑塞向备受磨难的时代的人民发出的号召,东方和西方都回荡着自我剖白的呼声。他的小说表明他是当代思想深邃的哲学家和无畏的批评家,正是基于这一点,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

黑塞在答谢词中没对自己的作品置一词,而是表达了对和平以及对世界多元化的渴望:我的理想绝对不是搞一个思想雷同的人类集合体,从而抹杀各民族的特点。不,不是这样,在我们可爱的地球上,多样性、差异性和阶段性是永存的!世界上有很多种族和民族,有多种语言,有各类气质和世界观,这是何等壮观。如果说我是战争、占领和兼并的憎恶者和不共戴天的敌人,那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有如此之多的历史成就,高度发展的个性和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都成了那些黑暗势力的牺牲品。我是‘伟大的简单从事者’的敌人,是质量、精雕细刻、绝无仅有、富有独创性的推崇者。

诺贝尔文学奖对黑塞来说来之不易。他是个老候选人了,曾被15次提名,回回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原因是,1931年瑞典文学院对黑塞作品的研究报告称,虽然他的小说“揭示了战争导致西方人的良知危机,展示了真正的原创力”,但他“不是一个小说家,不是一个哲学家,而是一个抒情诗人”。“他只关心个人的问题”,他的小说“令人不安”,“因为那些小说把人的灵魂描写成各种诱惑与毁灭性力量的猎物,这有悖诺贝尔奖的精神。”这位报告起草人认为把诺贝尔文学奖给黑塞无异于奖励罪犯:“除非炸药的发明人意欲表扬这种盲目引爆人类思想的犯罪才能。”多么可笑的结论!但“文学判官”们的意见也不统一,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就认为黑塞的晚期诗歌是现代德语文学中“唯一十全十美的东西”。其他几位评委也十分希望奖励“在逆境中蓬勃滋长”的诗歌。瑞典文学院又三番五次对他的诗作和小说进行了研究,最后决定将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1929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就一致推荐他的这位朋友,十几年不遗余力,他还在许多文章中大力赞扬黑塞的作品。在黑塞60寿辰时,他在《苏黎世报》上公开呼吁瑞典文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给黑塞,称黑塞是大作家,遭忽视是不公正的。

黑塞这时已是69岁高龄的老人了,而且还病魔缠身,正在卢加诺湖畔一家疗养院疗养,无法去斯德哥尔摩领奖。瑞士大使代他领奖并致答词。

自打黑塞登上诺贝尔文学奖光荣榜后,各种荣誉纷纷向他飞来。1947年伯尔尼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称号。1950年他又获得布伦瑞克威廉·拉贝奖。1955年获法兰克福德国图书业和平奖。

黑塞自从搬到蒙太格诺拉以后,几乎就没离开过。虽然这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子,但因黑塞的名声如日中天,还是吸引了众多的来访者。有的人出于好奇,想看看这位大文豪,有的是想采访他,令黑塞简直无法过正常安静的生活。他毕竟是个文人,做什么事都得有点诗意,为了不让来访者打扰他,他不是在门上挂个诸如“谢绝来访!”“请勿打扰!”的牌子,而是在门上贴了一首中国人孟夏(译音)的诗:

暮年业竟轻死神,阅尽人生静是真,

与他攀谈实欠妥,

最好悄悄过他门。黑塞作品中常出现孟夏这个名字,到底谁是孟夏研究界意见不统一,有人认为是唐朝的诗人,有人认为孟夏就是黑塞自己,亲朋好友来了有好酒,与旧知新朋相聚是令黑塞非常开心的事。1947年,托马斯·曼和纪德的来访对黑塞来说是这一年最值一记的事。纪德与黑塞一聊就是两个小时,这两位文学大师仿佛有许多共同语言。后来纪德的女婿把《东方之行》译成法语后,纪德还为法译本写了序。此举再次证明了黑塞与纪德之间的友谊,他在纪德那里又找到了一个知音。

1956年,德国联邦艺术促进协会设立了赫尔曼·黑塞奖,这是德国文学理论奖。黑塞奖主要授予创作德语小说的作家以及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科优秀著作的作者。黑塞奖第一个获奖者是德国战后成长起来的优秀作家马丁·瓦尔泽。能够当上评委的人一定是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建树的人,如按黑塞自己的话“以艺术家的眼光来看世界”而行事的话,他本应不关心评委们的政治态度,只看评委们的专业水准就得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当黑塞听说评委之一,一个叫西堡的教授曾是著名的纳粹分子时,他不能不过问了,他不能让纳粹分子参加评委而玷污了自己的名字。就在当年的11月,他致信给德国艺术促进协会,态度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尊敬的先生们:

我刚听说西堡教授也是以我名字命名的文学奖的评委。我想提醒你们注意这是不行的。我和世人都知道西堡教授是著名的纳粹分子,每个对这些事情感兴趣的人都知道我是以一种世界观的代表而闻名,而这种世界观是与纳粹的思想与行动背道而驰的。我在此提出申请,要么你们让西堡教授退出,要么请你们以别人的名字命名这个奖。

由于黑塞出面干涉,西堡退出了评委。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在大是大非面前,黑塞坚决捍卫自己艺术家的良知,他是不会妥协、不会后退、不会背叛自己的世界观的。

《玻璃球游戏》是黑塞最后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战后的岁月里,黑塞的作品以中篇小说、散文和随笔为主,有回忆,感悟,日记,公开信等。1957年作为黑塞80岁的生日礼物,苏尔卡普社出版了七卷本的《黑塞选集》。

就在黑塞生命这盏灯即将熄灭的时候,他的思想仍逗留在东方,逗留在遥远的中国,仍在研读《易经》,用中国道家对立面相依的思想,艺术化地表现他那事物“双极性”的思想。1959年,82岁的黑塞写下了寓意深刻的《中国式传奇——孟夏的故事》:孟夏听弟子们说,那边有一批青年艺术家正在进行用脑袋站立的新型实验,以便获得观察世界的新方法,孟夏也立即亲自作了同样的训练,他实验了一段时间后,告知弟子们说:“我用头着地观看世界时,眼中所见既新奇又格外美丽。”

这番话四处传播开了。由于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师的认可,青年艺术家中的革新者们无不沾沾自喜得意。

老年大师一贯沉默寡言,他教育弟子很少通过宣讲,而大都通过光明磊落的生活和行为,因而他的每一句言论都备受尊重,总是被广泛传播。

如今,在那句话让青年革新者们欢天喜地后不久,许多老年人却为这深感诧异,甚至是恼怒了。这时又传出了他的另一句话。人们说他已发表了下述最新见解:“人类有两条腿多么美好!用脑袋站立对健康无益,而且,当那位用头着地者重新站直后,他会发现用腿站立望世界比起刚才所见更是双倍的美丽。”

大师这番新言论不仅触怒了年轻的脑袋着地者,感到受了他的欺骗或者愚弄,也大大激怒了朝廷的官员们。

官员们指责道:“孟夏今天提出这个主张,明天又换了完全相反的主张。世上不可能存在两种真理。我们难道还能再尊重这个越来越糊涂的老头么?”

有人把革新者和官员们的议论偷偷泄露给了大师。他只是微笑而已。他的追随者们恳请他作出解释,于是他说:“孩子们,世界上存在着客观事实,那都是无法摇撼的。但是真理,也就是能够用语言对具体事实所表达的见解,却可以多得不计其数,而每一个真理总是正确的,如同它总是错误的一样。”

无论他的弟子们如何再三恳请,年老的大师没有再作任何进一步的阐释。

在黑塞看来,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颠扑不破的,所谓的真理其实是有时间性的,是在短暂时间里对事物作出的解释,他曾说:“一个正确的、真正的真理必然允许被颠倒。凡是真实的事物,其反面也必然是真实的。因为每一条真理都是站在某一特定极点上对世界所作的短暂观察,而凡是极点无不存在相对极。”

1962年,85岁高龄的黑塞已接近生命的终点站。在他即将告别人生舞台之际,蒙太格诺拉村又给黑塞罩上最后一个光环,将他命名为蒙太格诺拉荣誉村民。8月8日晚,黑塞还听了一首莫扎特的钢琴曲,上床后,像往常一样,妻子给他朗读。第二天早上,黑塞因脑溢血溘然长逝,文苑一颗璀璨之星陨落。

同类推荐
  • 红顶商人胡雪岩(全集)

    红顶商人胡雪岩(全集)

    马云、王石、冯仑、潘石屹强烈推荐!讲透中国传统政商关系的至高经典。经商的看到生存的安全边界;从政的看到权力的雷区所在。大清首富胡雪岩,幼时家贫,替人放牛为生;稍长,入钱庄干杂活,扫地、倒尿壶,得老板赏识,提为跑街;遇贵人王有龄(浙江巡抚),资助其开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很快成为杭州巨富;王有龄兵败自杀,胡雪岩改投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门下,长袖善舞,眼光独到,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垄断金融,操办洋务,阻击外商,筹措军饷,30年间扶摇直上,直至富甲天下,得慈禧赏黄马褂穿,赐紫禁城骑马,授二品官衔,大富大贵,无人能比;更乐善好施,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一夜之间风云突变,慈禧下令革职抄家,积攒多年的隐患全面爆发,三天之内一贫如洗,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两年后郁郁终老,埋骨乱石丛中。
  •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内容包括:换个角度看大师、艺术家的成功与艺术的成功、好的艺术品才会流传吴冠中访谈录、吴冠中采访侧记、十个关键词盖棺论定吴冠中、《吴冠中画作诞生记》札记、吴冠中的成就得失与性格心理——七卷本《吴冠中文丛》阅读随感札记……
  •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玛格丽特 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与米兰 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为小资读者必读作家。她引导了世界文学的时尚,文字风格隐秘、沉郁,又幻美如荼毒,令国内读者乃至许多当代作家为之深深着迷,更是对安妮宝贝的作品有着直接的影响。她的人生经历则惊世骇俗,放荡不羁,随着由她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上映,杜拉斯的艺术魅力,已经风靡世界。写作与爱情,是杜拉斯生命的全部。七十多部作品、近二十部电影、诸多的情人,成就了她独特的美丽与孤独。
  • 文武仁义之帝:赵匡胤

    文武仁义之帝:赵匡胤

    本书内容包括:乱世出英雄、驼峰山义结十兄弟、陈桥黄袍加身、建霸业南征北战等。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凤惊天:纨绔帝师

    凤惊天:纨绔帝师

    她是人称笑面罗刹的黑道当家,杀戮过多最终死在自己三个亲传弟子手中,继而灵魂强行横跨虚空进入了名为君西漠的少女之身。强悍的灵魂跨过虚空而来,拂袖间风云舞动谈笑间恶魔从此苏醒。他是异国之主,传言其懦弱无能且短命痴傻,虽为国主却也只是当今太后手中的傀儡。魂穿异世她再度白手起家,搅得异世黑道鸡犬不灵,临近重点才发现原来那被人诟病的痴儿竟有着另外一个威震天下的身份。同一层次的较量,江山也好情爱也罢,先动摇的一方注定全盘皆输。双王之争究竟鹿死谁手,咱们拭目以待!
  • 大明惩毖录

    大明惩毖录

    本书修改中,之前写得不尽如人意,现在重新修改,修改后再继续连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祸乱诸天

    祸乱诸天

    【热血激战】少年自战场复活,铸就完美道基,塑造最强道体,一手造化,一手破灭,逆战仙魔,镇压异灵!当他站在世界之巅,才发现,仙不为仙,魔不为魔!“我此生定当尽破虚幻,挣脱枷锁,逆上九重天,斩亿万仙魔!”
  • TFBOYS之我想对你说

    TFBOYS之我想对你说

    桃花树下的告白,还依稀残留在脑海,她伸手是否能抓住那个最亲近的他!!!
  • 撒旦有个天使爱过你

    撒旦有个天使爱过你

    撒旦指着水镜中的美人‘天界中最美丽的天使,我一定要得到她’可是主人,她是米迦勒的爱人啊,就因如此,我更要得到她……沁佳,与米迦勒同为上帝座前的六翼大天使,美丽纯洁,却犯下了滔天大罪,爱上了撒旦,从此万劫不复……能拯救她的,只有爱。
  • 香江好地主

    香江好地主

    就发现写不了科幻,回归都市类。秦风赶上了穿越大潮,带着金手指回到了过去,并且知道了老爹为啥不喜欢自己的原因,混迹于香江,成为了香江的大地主。就发现了,现在香江的小说比较火,跟风吧,不过,肯定不会跟主流的香江小说相同的,因为咱们最喜欢的就是另辟蹊径!
  • 生命创造者

    生命创造者

    有一天,苏源感觉自己似乎遗忘了一些什么事情。似乎是因为遗忘的这件事情,才让苏源发现了自己身上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也因此发现了‘异能’这个不同与普通人的世界。在加入了异能组织之后,苏源渐渐的由获得异能的那种新鲜感之中脱离了出来,质疑自己的同时,也在寻找‘异能者’这个特殊群体的出路。到底苏源会选择怎样的道路,到底未来会有怎样的变化。这一切,都在苏源的疑问之中。
  • 余生但愿有你

    余生但愿有你

    一篇篇的小故事,温暖人心。不管结局是否美好,但愿后来的我们,还能一如既往。
  • 萌到深处自然嫁

    萌到深处自然嫁

    一个是老实爱神游的意大利语老师,一个是逆天又腹黑的某知名服装企业的大BOSS,本应该没有交集的两人却接二连三意外的相遇,这就是上天扔下来的猿粪啊……此文乃三无产品,无小白,无虐,无滚滚天雷~这是不可能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