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7800000005

第5章 性张力:一个新概念的提出与试用(2)

张力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的相互牵引之力。比如在一根悬吊着重物或两端受拉的绳子内部,就存在张力。而我所谓的性张力,则是指在中国人的性心理方面,恰恰存在着与上述绳子内部类似的情形。这不仅是就一个个人的性心理而言,推而广之,亦可就民族的性心理言之。

以下各章的讨论将要表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性问题,长期存在看起来是对立的两极。一极,是重生殖、重子嗣、多妻和重人欲的。中国传统文化极重视子嗣,由此也联系到对祖先的崇敬,而这些皆与上古的生殖崇拜一脉相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不仅重视生殖,同时也赞成和重视生殖功能以外的性欲,而且对后者的重视程度较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中国古代狭义的性学(房中术之类),同样是这一极上开放的神奇之花。关于这一系列问题,在本书第二章 中将有适度的研讨。另一极则是礼教。礼教的涓涓细流,昉自先秦,但是直到宋代以后它才勃然兴盛,受到大力提倡,成为在理论上必须严格遵守的社会规范,而且越来越带上明显的禁欲色彩。对此将在本书第四章 中作较详细的论述。

在上述两极的同时作用之下,就产生性张力。这是一种双向作用,每个人从他(她)所处的文化氛围中,都能感觉到两种几乎相反的主张。这里可以参考周作人在1923年的一段愤激之言:古人之重礼教,或者还有别的理由,但最大的是由于性意识之过强与克制力之过薄,这只要考察野蛮民族的实例可以明白。道学家的品行多是不纯洁的,也是极好的例证。现代青年一毫都没有性教育,其陷入旧道学家的窠臼本也不足怪,但不能不说是中国的不幸罢了。因为极端的禁欲主义即是变态的放纵,而拥护传统道德也就同时保守其中的不道德,……我相信这绝不是过分刻毒的话。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为了不至于无所措手足,必须设法在性张力下达到某种平衡,使张力有所缓释。平衡之法不止一端,人们因自身所处环境地位、所受教养熏陶、所秉资质天赋之异而作出不同选择。

于是我们可以回到《河间传》的故事上来。河间妇人的故事,其实是在性张力之下不善自处、未能保持适当平衡以致心理崩溃的例子。早先河间妇人“有贤操”之时,礼教的一极在她身上作用甚强,人欲那一极相对很弱,因此她虽然也处在性张力之下,尚不难自持;但后来由于恶少们的阴谋,过分引诱、刺激她的人欲那一极,性张力在她身上陡然增强,使她不能自持,终至跌入极端纵欲的深渊。《清尊录》中记载的狄氏,也是同样情形。

对于在性张力下难以自持之状的描绘刻画,《红楼梦》第八十七回 的“妙玉中邪”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宝玉尚未说完,只见妙玉微微的把眼一抬,看了宝玉一眼,复又低下头去,那脸上的颜色渐渐的红晕起来。……那妙玉忽想起日间宝玉之言,不觉一阵心跳耳热,自己连忙收摄心神,走进禅房,仍到禅床上坐了。怎奈神不守舍,一时如万马奔驰,觉得禅床便恍荡起来,身子已不在庵中。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来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持刀执棍的逼勒,只得哭喊求救。

虽然这或许只是文学创作中的艺术虚构,但即使是虚构也离不开文化的传统背景和氛围。

性张力并不是神秘之物,在当代也可以找到一条感受处于性张力作用之下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的旁径——仔细体味中国的西北民歌。例如在《兰花花》、《五哥放羊》、《走西口》等歌的旋律中,可以清楚地感觉这种张力的存在。这些男女恋歌是热烈的,但同时又充满悲凉之意,表现了“痛痛快快地爱了会遭严惩”、“明知会遭严惩也要爱”之类的心情。类似的心情在一些明清民歌歌词中也经常可见。特别要指出一点:这些西北民歌经由今天的歌手唱出,伴之以现代的音乐手段,我们仍可从中感受到古老的性张力!今天的流行歌手恐怕未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性心理作过深入研究,但音乐对于民族心理状态的传达和保存,确有其他手段不可企及之处(不应忘记,黄土高原正是华夏文明的摇篮——至少是摇篮之一);同时,毫无疑问,歌手们自己迄今也仍然生活在不同程度的性张力之下。

性张力是两极同时作用的结果,如果某一极作用力尚小,性张力就会较弱(若两极作用都小,张力自然也弱)。宋代以前的中国,可以认为是性张力很弱的时代,春秋以前更弱。性张力较弱的时代,也正是中国人性心理十分坦荡的时代——这里所谓的坦荡,并不是指无限制的纵欲,也不是指对纵欲的认同(第三章 将详论此事)。前面说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人欲的一极源远流长,力量一直很大,礼教那一极则到宋代以后才强大起来,因此性张力也是在宋代以后才日益增强。持此以观礼教、色情文艺与娼妓的同步兴盛现象,就会发现这实在是很自然、很好理解之事——只要认识到色情文艺与娼妓这两者并不是性张力的来源,而恰恰是缓释性张力以求平衡的途径。当性张力大为加强之后,在此张力作用之下的人们需要找到缓释张力的途径或手段。这种途径或手段,在本质上并不是对产生张力的两极之任何一极的反抗,只有这样,平衡才成为可能。

关于性张力作用之下的种种社会现象及其后果,将在本书第五章 详述。这里不妨先看一个与色情文艺有关的例子,是高罗佩(R.H.van Gulik)

注意到的:

晚明春宫画册《花营锦阵》的序……完全是用经书里的句子写成(按:该序全系集《五经》之句构成)。似乎淫秽文学的编者特别喜欢用儒经和佛经来描写淫秽的东西。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也有同一倾向。有一部晚明中篇淫秽小说《痴婆子传》,1891年于京都用古活字版重印,保存于圆镜寺,该寺就是印佛经的地方。把淫秽与神圣结合在一起,……无疑性学家们将会对这一现象做出正确解释。

详细解释上述现象不是此处的任务,这里只是提请注意,这一现象可以视为两极同时作用构成张力的情境例证之一。色情文艺的创作者与欣赏者,自然多能感受体会这种情境,发为文字,自然也会有所反映。

先前我在《中国人的性神秘》一书中,曾初步论及中国古代性观念的变迁,但尚未能完全越出“性压抑”理论的藩篱——尽管已经明显感觉到它的困难和局限。在那本书中,我将中国古代的性观念以宋代为界划分开来,认为宋以前是开朗坦荡,宋以后变为虚伪阴暗。现在看来,虽然就大体特征言之,这样划分尚无大谬;但如改用性张力的概念去观察和思考,则可以更为圆通,而且更具启发意义。事实上,观察思考的角度和思路转换,确实常常有助于对问题加深理解。

(五)性张力作为一个普遍概念的可能性

性张力太强固然产生了许多弊端,但如果完全没有性张力,对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也不利。这或许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先秦时代而礼教出现,构成性张力另一极的根本原因——只要这一极不被强化过分,情形本来可以比较令人满意。由此引导到这样一个问题:性张力之说完全是依据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情形而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更普遍的概念有无可能?

性张力问题,归根到底,可以说就是社会在性方面如何进行制约、平衡的问题。西方学者也在这方面作过各种思考,例如罗素(B.Russell)认为:

那些没有严格的道德约束的人,势必会沉溺于过度的性行为之中,这种行为最后将带来一种疲惫和厌恶的感觉,而这种感觉自然会产生一套禁欲的理论。当嫉妒和性疲乏同时出现时,而它们往往是同时出现的,反对性的热情就会变得极为高涨。我认为,在那些非常淫乱的社会中所以会产生禁欲主义,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他注意到了淫乱与禁欲的对立这一事实,但在谈到原因时,对于体会到性疲乏的纵欲者和鼓吹禁欲理论的道学家是否总是同一批人,他似乎含糊其辞。当然,少数“浪子回头”的事例确实是有的,中国古代“以淫止淫”之类的说法也近于此意,但是这种现象不具有普遍意义。

英国动物学家、后来因《裸猿》等书而大获人类学名声的莫里斯(D.Morris)说:

看到这一系列两性问题上的限制与反限制措施,你可能不禁感叹,既然如此,还不如返璞归真倒来得干脆些,何必在同一间屋子里又放冷气又烧火炉呢?按前所述,采取限制措施的理由已经够明白的了:抑制性放荡,防止对偶关系破裂。可为什么不在公开场合进行全面的限制呢?为什么不把生物的、人为的种种性信号一概限制在配偶之间的私下场合呢?

他认为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类性机能高度活跃,很难限制住;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因为性还有许多其他社会功能。后面这一点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男女大防之礼教极有启发意义——礼教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倾向于废弃性除生殖(至多还有固偶)之外的一切社会功能,这与西方历史上的禁欲主义理论也十分相似。

在性方面的制约、平衡是所有社会都面临的共有问题,不独中国古代而然。因此,性张力作为一个研究性文化时的普遍概念,应是可能的。

但在这方面深入讨论下去,必将远远超出本书的范围,故本书以下各章的论述,仍以中国(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情形为限,即使有言及西方情形之处,大多仅着眼于提供参照。

同类推荐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
  • 为了折翼的天使

    为了折翼的天使

    《为了折翼的天使:清平教育之全纳教育》一书,由清平小学校长武际金主编,是对清平小学实践全纳教育3年来的一个阶段总结。该书以一所普通学校接纳孤残儿童开展全纳教育的生动教育实例向我们揭示了:只要我们的学校愿意接受并运用全纳教育的理念作指导,只要我们的校长和教师真心实意地将全纳教育理念运用于教育实践,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依托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那么普通的学校也能办成优质的、理想的全纳学校。清平小学的教育实践又一次证明了全纳教育在中国也是可行的。
  •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社会与文明》精选胡适先生的著作或者演讲整理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说社会,下篇说文明。全书选编的篇目既能够很好地体现胡适思想,又照顾到了大范围受众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入大量图片,对于《社会与文明》内容上的无形扩展,以及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增加,具有很大的作用。
  • 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

    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

    当人们用“第四种媒体”来称呼互联网这样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新兴媒体的时候,当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面侵入和占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时候,我们终于发现,网络既是新文化,也是新生活。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热门推荐
  • 随身恶鬼

    随身恶鬼

    张宇旁边有只女鬼,这女鬼不一般,她喜欢做的事情分别是:用笔戳人眼睛,用精神力将人的身体拧成麻花,用手将人的心脏挖出来。身边跟着这么一个恐怖的家伙,张宇压力山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梦启球坛

    梦启球坛

    抢断,得分,扣篮,盖帽,篮板他几乎无所不能。超越常人的天赋及运动神经使得他春风得意。从球员到老板,从老板再到球员,他是一个传奇,一个无法超越的传奇。——本书内容纯属虚构,只想大家看的开心,看的舒服,剧情将从2007年开始,让我们一同走进篮球的殿堂,看段明枫闯荡NBA
  • 凡心寻神

    凡心寻神

    如果世上真的有神,那又会是什么,难道它们不是人么?
  • 鱼沉雁踏天涯路

    鱼沉雁踏天涯路

    相隔多年,物是人非,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当顾宇锋在一次出现在苏夜诗面前,除了迷惑茫然,还有那隐隐作痛的心脏,苏夜诗再不知如何是爱,如何不是爱。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那么,她是要回到过去,还是走到未来?错综复杂的缘分在这日再次延续,命运,何去何从?
  • 绝地囚星

    绝地囚星

    冷星,是一颗没有温度的星!每隔一年,就会爆发一场波及全球的恐怖天灾,毁灭万物,灭绝生灵。冷星,是一颗没有希望的星!无论是武修、法修或者是武法双修,几十万年来,无一人成神。是什么吸收了冷星的温度,是谁剥夺了修炼者成神的希望。人囚星,星囚人。谁来解开这无望的循环,谁来拯救这注定毁灭的星。
  • 伊零

    伊零

    一场血的圣战,一个充满谜团的身世,杂乱无章的世界观,看着一点都不热血的主角,再搭配上作者才构思了十分之一的故事大纲,看官老爷们觉得好就行,没让您觉得浪费时间我就满足了。
  • 人间清道夫

    人间清道夫

    世间有鬼怪,便有神仙。此为平衡之道,万物有平衡,才有进步。但是神鬼之说,谁人得见?自远古流传封神之战,争夺世间主宰之战,人占据上风,方为万物之灵。现如今,鬼怪如果横行,那些圣人何在?如此,方有清道夫。
  • 如果我爱你

    如果我爱你

    林政说“如果你爱我,我将把全世界送到你面前。然而你并没有不爱我的退路!”陈曦说“如果我爱你,我将万劫不复。然而我却亲手把自己推入这万劫不复的深渊。”陪陈曦走过青春岁月的那个人不是林政,她以为她的人生将会是恬淡静好,就如山间的野雏菊,不为人知,却安逸自在。无奈命运捉弄,在她二十六岁这一年,他精心设计,让她一步步走进他为她布置的陷阱。他们之间究竟谁欠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