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3900000019

第19章 暴君与圣主的如影随形(3)

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在天灾频频出现的时候还能按部就班地推行自己的治国策略?如果是一般的统治者,见到这些天灾,恐怕都要诚惶诚恐地让出皇位,来为自己得罪了上天而忏悔了。可是唐太宗则不然。他是一个十分理性的政治家,他认为,人的命运不是靠上天决定的,而要靠人自己来把握。他采取的理性主义态度是与这一时期的传统信念背道而驰的。例如,他即位不久,全国各地的官员不时奏报祥瑞和凶兆,他驳斥说:“安危在于人事,吉凶系于政术。”根本不把大臣们深信不疑的那一套上天示警的学说放在眼里。

正是把政治理性放在自己的施政理念之首,所以唐太宗执政之后,就一直表现出对民众的同情和对朝臣意见的尊重。他毫不避讳自己早年从事军旅,没有受过做帝王的教育的经历,而且也常常透露出缺乏治国才能的担忧。他曾经说:“我少年的时候喜欢射箭,得到了十多把良弓,自以为没有再好的弓了,可是最近拿给弓匠鉴定的时候,人家说那根本不是什么好弓。我问他为什么那么说,那个工匠回答说,木心不直,脉理就会偏斜,弓虽然拉开有力,但射出的箭路线不直。朕这才知道以前我根本不懂得鉴定弓箭。我用弓箭定四方,依然不能明白弓箭的道理,何况是治理天下的道理,怎么能样样都明白呢?”

唐太宗就这样在群臣面前采取谦恭下士的态度,渴望学习,尽力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坦率的批评。他还经常对他的大臣们说:“百姓就像是水,君主就像是水上的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小心使得万年船,这正是唐太宗的施政态度,他从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见到了普通民众的力量,所以不敢任意妄为,而且,他心中的不自信,也告诉自己,像隋炀帝那样雄才大略而且文采风流的皇帝,都因为倒行逆施而被民众反对,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何况是个人素质无法和隋炀帝相比的自己呢!

循规蹈矩,如履薄冰

唐太宗是个特别勤勉的皇帝,他倾注于治国的精力是惊人的,并且要求群臣也和他一样。他的宰相们轮流在中书、门下省值宿,以便能不分昼夜地随时召对。当谏书多起来时,他把它们粘在寝室墙上,以便能对它们审查和考虑,直到深夜。每次他处理政务的时候,都是十分谨慎小心的,遇到不能决定的事情,就马上召集群臣进行商议,不作糊涂的决断。

太宗即位初年所自觉遵循的另一个儒家美德就是节俭。他严格地削减了大型公共工程,以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他在即位后几个月内对群臣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这样地宣扬节俭和关心民众福利,自然使朝廷的儒臣们高兴,也使他大得民心。

在形势转好之后,唐太宗比较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能够在贞观之治的清明政治局面初步形成之后,依然保持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贞观五年,太宗主动提出了居安思危的问题,在将“内外宁静”的良好局面归功于大臣们共相匡辅的同时,明确指出:“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然现在暂时太平无事,但也应该想到善始善终。”这与其说是在告诫大臣,还不如说是在提醒自己。

他谨遵儒家的教导,使士大夫参与国事并有权有责,而且事实证明,他对文人的诤谏非常敏感而负责。他虚心征求群臣和顾问的坦率批评,并诚心诚意地利用他们的批评改善政务。他即位不久,就使谏官参加门下和中书两省大臣们的国事讨论,以便有失误时可及时纠正。他还使所有的官员都可议论政事而不必畏惧,并使他们能更方便地直接向皇帝提出建议和请求。

唐太宗的这些表现,固然有励精图治做一个好皇帝的想法在内,但是不得不说,他所采取的种种态度,似乎有意在以隋炀帝作为一个反面的典型,所以自己事事都要与隋炀帝做得相反,才觉得算是合格。节俭、纳谏,这都是和隋炀帝的奢侈铺张和独断专行的风格针锋相对的。一位历史学家曾经对隋炀帝和唐太宗作过以下的评价:“李世民之于杨广如影随形,但不是相似的形影,而是一个头脚倒立的水中倒影。”这句话概括得十分到位。一方面,唐太宗是在以隋炀帝作为一个反面典型,凡是隋炀帝提倡的,他就反对,凡是隋炀帝反对的,他就提倡,觉得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成为一个昏庸残暴的君主,可以给国家带来安定和开明的政治局面。不过,他自己一直没有发觉,其实他除了在政治表现上和隋炀帝有所不同,在实质上,他和隋炀帝是相通的——他们都是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想要建立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业。

是真情流露,还是擅长表演

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但不能任意妄为,而且还要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的良好一面,说得好一些,这是一种政治的表演艺术,说得难听一些,这就是一种作秀,一种玩弄权术的行径。而唐太宗,正是此中高手。

也许是在唐高祖在位时期与自己的兄弟争夺皇位继承权时练就的本领,唐太宗具有一种非凡的作出戏剧性和炫耀性姿态的才能。最为典型的,就是在贞观初期,京畿地区发生蝗灾,闹得民不聊生。当时因为连续几年的天灾,使得国内谣言四起,人们纷纷议论是皇帝有不道德的行为,惹怒了上天,才会降下这么多的灾难。对此,唐太宗自然不会充耳不闻,他一直想着应该如何表现出自己勤政爱民的形象,但是又不能表现得过于做作,所以,他到皇宫北部的御花园中亲查灾情。当时御花园里面都已经满是蝗虫,于是,他抓起一把蝗虫叫骂道:“百姓以谷为命,可是你们却吃掉谷物,我宁愿你们来吃掉我的内脏,不要去侵扰百姓。”说完了之后——这就好像电影里面某个英雄人物要执行某个重要任务之前,对战友和家人所作的大义凛然的宣言一样——他就拿起这把蝗虫往口边送,准备吞食,随行的大臣们赶忙阻止他说:“这种虫子恐怕不干净,吃了大概要生病的。”他坦然回答:“朕为民受灾,还怕什么生病不生病的!”说着,就把蝗虫吞吃了。

唐太宗这一行为,实在是可圈可点,如果换到现在,完全可以去参加总统大选了。实际上,他心里明白得很,吃掉这些蝗虫,也不会让所有的蝗虫都消失,实际上对灾情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但是,他的这个举动,可以表现出皇帝对百姓的关心,说明皇帝不惜自己的万金之躯去为这场天灾负责,这一行为的象征性意义远远超过了实际作用。这就好像皇帝带头节省一毛钱来捐助灾民一样,根本就是作秀,但是体现了他时刻不忘百姓的高大形象。

后人看到这一段,都觉得唐太宗爱民之心如此真切,但是,如果从百姓的角度去着想,他们受了蝗灾,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国家的支持和救助,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渡过饥荒,而不是皇帝个人故作夸张的表演。皇帝吃一两个蝗虫,能起到什么效果?只不过是他身边的大小官员感动一下、吹捧一下,但灾区的百姓并不能因此就渡过危机安居乐业了。所以,我们只要注意到当时的另外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唐太宗在这种表演之外的无所作为了。他对此次蝗灾,并没有采取有力度的救助措施,只是沿用历代的老办法,免除了受灾地区的税款,就连这一行为,也是在大臣的劝说和提醒下实施的。对唐太宗来说,百姓怎么生活并不是他最关心的,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做法是不是被人们崇拜和肯定,只要这一点可以保证,来点虚伪的表演也是值得的,百姓的问题还是交给那些地方官去处理好了。

在这方面,唐太宗是一位非常自觉的帝王,不放弃一切可以表现出他光辉形象的机会。所以,在贞观中期,国家已经基本摆脱了隋朝末年以来的破败局面,走向复苏的时候,他念念不忘的,就是去泰山封禅。封禅是古代帝王最盛大的典礼,体现了一个皇帝成就了巨大的功业,所以唐太宗一直对此十分关注。可是,大臣们屡次劝说他不能草率行事,并且认为国家还没有到可以举行封禅的兴盛程度。在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下,唐太宗一生都没有完成封禅,不过他又利用这样的机会,表现出自己不看重封禅这样的礼节性仪式而更注重务实的态度。

另外,唐太宗最为关心的,就是他留给后世的形象。因为他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求了皇位,所以他很怕撰写历史的官员把他写成隋炀帝那样的禽兽皇帝。根据记载,他企图改动实录中对于唐朝创业的叙述和玄武门之变的记载,想要借此提高他的历史形象。他遮遮掩掩地几次提出要查看国史,就是怕自己被写成一个昏君甚至暴君,这实际上还是不自信的表现。由此看来,唐太宗的许多公开的举止,包括纳谏时的谦虚随和,与其说是出自本心,倒不如说是想得到朝官——尤其是撰写历史的官员的赞许。

不过,唐太宗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无论在表现上,还是实际政策上,他都是一个合格的好皇帝,甚至成为后代皇帝都来模仿的一个近乎于神的偶像了。

同类推荐
  • 三国乱纪

    三国乱纪

    时空裂变,无数的英雄人物回到了东汉末年,我非英雄,但也来到了这个乱世。乱世当中人如棋子,而天下好如棋盘,是棋败枯骨埋荒冢?还是棋胜居九五而一统天下?
  • 魂殒钟山

    魂殒钟山

    一代贤相,为匡扶朝纲、振兴社稷而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十余载,尽管也曾得到官家的青睐激赏,使所主持的变法大业有所成就,但最终还是敌不过宵小的诽谤诬陷,被迫辞职,黯然归老江宁。当政敌们因复辟成功,将其一手推行的新法废除殆尽之时,他再也经不起这致命的一击,具怀着无限的羞恼和憾恨,离开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尘世,以此不仅展示了政治人物变幻莫测的命运,而且演出了一出令后人感慨不已的历史悲剧。想了解大名鼎鼎的王安石最后的人生岁月吗?想知道他异常凄苦的最后十年吗?请看现代历史小说《魂陨钟山》
  • 异度春秋

    异度春秋

    史书半卷,刻不尽人间兴废。贩夫走卒,谁见得万古春秋?说三分经史权谋,道几句风雨闲愁。前人故事后人书,怎见得当时踌躇?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春秋世界,神魔存世,列国争雄;百家争锋!一个异世而来的灵魂,挣扎在这文明初生;人神相争的世界。“其实吾所为者,只要图存耳。然逢其时,自当起而为王;为众生争,不敢辞也。人间之乐,其未过于与人相争耳!”赵政如是而言。
  • 江湖红尘路

    江湖红尘路

    东厂和王爷府争斗几年,一直相持不下,正当东厂曹督主筹谋如何陷害王爷的之时竟发现王爷得力助手燕晴锋的秘密。为了承诺,他隐蔽一年再度出现,情与仇之间又该如何选择?
  • 三国争霸黄巾崛起

    三国争霸黄巾崛起

    三国杀,为谁杀?三国争霸,为谁而战天下?三国是你的,为你而杀,为你而战天下!
热门推荐
  • 诡行天世

    诡行天世

    她在天擘域里横行霸道,她不学无术,仅仅是,她终于是有家的感觉了。可以不用担心,可以随便,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她所有以前有却不敢释放的天性在这里被全部释放,那才是,她想要的。过去的不能重来,她决心忘了她的童年少年。她是诡蜜蜜,月误珛,已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最强神眼

    最强神眼

    我居然给活活闷死了,这也太憋屈了吧!!重生于世,一双神眼看透世间浮沉真假,当然,还有那么点儿谁都知道的小秘密。大小赌桌上豪掷千金,越南老坑前辨金断玉,重生于一九九八年的孙扬,知道这个世界,正等着他一人去征服!
  • 极品神玉
  • 三中.三班.三年

    三中.三班.三年

    初恋为主的一部小说,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
  • 雾岛诡事

    雾岛诡事

    一阵大雾起来之后,孤岛之上突然接连出现了许多早已灭绝了的史前生物:长羽毛的恐龙、史前蜻蜓、人脸猴、远古蜈蚣虫、丽齿兽等等,为了生存下去,我和小伙伴们不得不踏上了逃亡的道路,或者你会以为我们是一本正经的逃亡,一直逃,一直逃……但是我们的日常却是这样的:黎落:陈林,最近我研究出了一百多种烹饪恐龙肉的方法,清蒸恐龙肉,你要不要了解一下?我:你怎么不去死啊!?黎落:你们呢?罗娜和张若然摇了摇头:……杨思倩:那个……我想吃一口试一下,应该可以吧?我:不要啊,小倩,他煮的东西不能吃的!杨思倩:啊?为什么?我:因为他煮的东西有毒!不能吃!
  • 魔法世界之千年梦无涯

    魔法世界之千年梦无涯

    那些幼稚的愿望,单纯的友情,明确的,遥远的梦想只要坚持下去,终有实现的一天。一段关英雄成长的传奇,一个有关梦想和追逐的故事,一群有血有泪有欢笑有泪水的人,相依相伴互相扶持向着目标奋斗的史诗。花芒:这世界上那么多麻木庸碌的人,他们活过无人在意,他们死去无人珍惜,他们在人世上留不下一丝痕迹……我不要这样。我要活得轰轰烈烈,自九泉之下直冲九霄之上,带一身大风鼓荡,携一身锐气锋芒,在人间重重划下我的痕迹……我要活成太阳,温暖我爱的人,在这人生短短20年间流光:所谓寂寞,是无涯时光中独自等待的影子一抹;所谓热闹,是与友共饮的美酒一杯。凰歌:我作茧自缚18年,却破茧成蝶,在你一句话间。蓝草:只是晴空下逆光的一眼,我从此晕眩一生;令人一生沉溺的,不一定是爱情,可惜很久之后,我才明白。
  • 恶魔黑少:恋上灵异女友

    恶魔黑少:恋上灵异女友

    摔倒山洞意外唤醒沉睡千年的精灵,得到像哆啦a梦穿梭异地的灵术。她有点脑抽加白痴地试了下刚会的‘本事’而已,竟瞬间已身在某市....那谁,大半夜的穿着白裙加披头散发在那蹲着干嘛呢,结果对方抬起头来...吓得早已不见踪影。看似柔弱胆小确实则惊人的他撞上哪里有她在哪里就有大麻烦的她是碰出火花还是爆发岩浆...异能在手,她乐得逍遥,装傻充愣的外表下藏着聪慧狡黠之心;悬疑,惊悚,看他们如何玩转小鬼.....
  • 青梅小娇妻:总裁要定你

    青梅小娇妻:总裁要定你

    他恨她算计他,他讨厌她越来越世故的模样,他明明已经放下满腔深情,已经不爱她,可是却总被她吸引。而她,在他的冷漠中,从无奈变为绝望。原本只想好好爱一个人,最终变成只想一个人。只是她想离开的时候,为什么那个男人会不放手?“安浅盈,不要总一次次挑战我的底线!”他眼眸深沉。她蹙蹙眉,“不然呢?”“不然,我又要改变底线。”
  • 超能力犯罪调查组

    超能力犯罪调查组

    隐秘的世界中超能力犯罪者的黑手无处不在,拥有火焰能力的我死里逃生后成立了超能力犯罪调查组;面对诡异的事件,来袭的神秘莫测的能力者们;我和我亲密无间的伙伴们一起和他们斗智斗勇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战斗,严惩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