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700000057

第57章 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2)

将美帝国主义来比纸老虎,是很形象、生动的。美帝似乎真是只老虎,为什么偏说它纸老虎呢?比喻无论多么确切、恰当,却不宜以词害意。就纸老虎来说,纸糊的一戳就破,美帝这只纸老虎,虽然也一戳就破,咱们却不该轻敌,这是其一。再说,既然是纸糊的,当然不伤人。美帝呢,若不努力抗拒它、打倒它,那的确会伤人的。因此联想到一种纸剪的老虎,小说上常常说起的。术士们用符咒驱使,它就变化伤人,如果你真刀真枪,真杀实砍,一声响亮,现出原形,不过三寸大的一张剪纸而已。这样的纸虎,用来作比喻,是很恰当的。

美帝本来是只纸老虎,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大家已领教过了。这次侵略中东。它又要进一步暴露原形。首先它的出兵,是“师出无名”,又道“师直为壮曲为老”。艾森豪威尔的演说把别国的革命说成为“间接侵略”,把中国一九四九年的全国解放也说为侵略,正如《人民日报》社论所驳斥:难道中国人侵略中国人吗?美帝久已把蒋政权下的中国看做已经到嘴的食物,我们把它夺回来,对老虎来说,大失所望,就此反咬一口,骂我们“侵略”了。像这样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说法,当然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它的武力干涉,必然引起强大的阿拉伯国家联合抵抗。它要进一步侵略伊拉克。将面面受敌,处处挨揍,深陷泥淖,不能拔足,终于一败涂地。阿拉伯民族的觉醒,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谁用武力蛮干,谁就会碰得头破血流。因此帝国主义的阵营已动摇混乱,美国本国也舆论哗然。美帝已陷于众叛亲离、空前的孤立状态。

苏联屡次催促早日召开五国政府首脑会议,对于形势不妙的美英帝国主义,也可谓暮鼓晨钟了。然而他们竟执迷不悟,竭力拖延、拒绝,以便扩大侵略。这样的疯狂举动,用常识来看好像不可理解。其实仔细想去,也可以理解的。它所以要发疯胡闹,不是因为他的强,而正因为他的弱。它正是只纸老虎。

这里不妨再提出另一种比喻:一只疯狂的马。《左传》上有一段话,指一匹马说,形容得很好:

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恐有费解处,试参用杜预注,解释且补充如下:

古人相信血跟着气走。以气分别扭地乱窜,影响到静脉血管周身波动,终于大动脉也膨胀起来了。这是外强中干。且惟其中干,所以特别的外强。于是进也不得,退也不行,打个旋,转个弯儿都不成。

这已画出美帝今日狼狈周章的状态了。但《左传》话还没完呢,下边还有一句,叫做:

君必悔之!

究竟悔与不悔,且待事实来证明。借用小说家的套话一表,便是“且听下回分解”。帝国主义这些战争贩子们,不到黄河心不死,当然无所谓悔。现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应当行动起来,拆穿这只纸老虎,制止这匹疯马。

新年的梦想

对不起,“和梦也新来不做。”假如定要做的恐怕也是妖梦罢。有一个人无端被邻居切了一只胳膊去,自然都嚷嚷要找去。而据那邻居说:“你们不要只管来闹了,你们回去看看罢。”这真损得利害,但我觉得不可以人废言。原来那个巨人被切去胳膊以后,好像没有这回事一样。所以面前的问题,已经不是一只胳膊的恢复,而是一条生命会不会再活。不要胳膊,是岂有此理的大量,而不要生命,是大量得岂有此理。

绝对的开明专制的阶段是必需的。中国历史上当得起这个名字而无愧色的只有秦政。然而他是失败了。以中国之大,真的专制之治本不容易,加以近代思想之庞杂,国际关系之错综,更不容易。况且,我们的英雄又不知在何处?所以,假使我有了梦,也还只是大大小小的恶梦。

这明明与我自来怀抱着的理想相反。但我觉得中国无救则已,有救大约非走过这一阶段不可。至于谁来干这桩大事情,反正不会是我们,我不配说话。谚曰,“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又曰,“左右做人难”,此之谓也。

智人愚人聪明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

这似乎是反话,却亦有正面的意思,所谓“正言若反”也,所以下面接着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太史公亦说,“老子深远矣”。这两个字是大有来历的。

有人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孔夫子的愚民政策,其实不然。更有人故意这样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有像笑话里所说“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趣味,殊非说经之体,更可不必了。这老牌《论语》的意思本来很明白的,所谓“不可使知之”者,乃无法使他们知或知得透彻。却非不要或不许他们知也。但老子愚民之意实较仲尼孔氏大为明显。他总不会怕人家骂他“落伍”“开倒车”或“为统治阶级绘蓝图”,——却有一层:在“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前进之局,即使会趋于幻灭之壑,这倒车开得成否大是问题,或竟已不成问题,吾恐这犹龙的老子生今之世。亦没得啥说的。

古代社会里似乎包括着三种人,不能以职业分。第一是智人或哲人,如孔老释迦及其徒众。第二,愚人即老百姓。这似为两个极端,却互相接近的,所以古书上每以“圣人”与“匹夫匹妇”相提并论,未尝不暗示此意。为什么呢?他们都有所畏,或畏天命,或畏国法,或畏业报,如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所畏虽不同,其有所畏则一也。既有所畏,即有所不为。这有所不为,虽似被动,而自动的有所不为的精神即在这儿扎根。反之则为小人,正如《中庸》上所说,“小人而无忌惮也”。

上边的话未免太头巾气,试从另一个角度看。我父亲的《小竹里馆吟草》卷七有《京寓书感》一诗:

世事推移卅载中,朝臣遗范溯咸同。束身颇畏清流议,冷官曾无竞进风。生计从容蔬米贱,烽烟安静驿程通。辇书弱冠春明道,曾见开元鹤发翁。

叙说光绪初年京官的情形,赞美得或者稍乐观一点,却有一部分的真实。尤以三四一联动人感慨。中国的士大夫与老百姓向来都在一种规范之下被约束着,这个事实怕不易否认吧。

当然,即在顶专制的国度里,决不缺乏另一型的人。单有上述的两种人,亦不能构成这复杂的社会的。人人都这样规行矩步吗?我们也断不能信古代就是如此的。于是有第三种人。这是聪明人,或自作聪明,自以为我比你聪明的人。依传统的看法,这里面包括着无忌惮的小人。“聪明人”似乎是好名词,“坏人”“小人”多么不受听。但亦只名称的区别而已。

保守的分子把中国拉得直往后退,我们传统的习惯呼为君子,那前进的呢,至少有一部分得了小人的雅号;这和现在流行的意念恰好相反,而且非常别扭。在同一的社会里,关于人们的行为有了互相颠倒的批判标准存在着,应用着未有不大混乱的。我想,这是了解中国的实情重要关键之一。越批判越糊涂,实不足怪也。

不错!这第三种人正是最解放的,最开明的。在我们这时代里渐渐地增多起来,浙渐地以一面倒的威力压倒这愚智两端,而咱们的教育亦推波助澜,惟恐其消灭之不速,变化的不快也。教育的目的小孩都知为开通民智。民智既然开通,愚人当然减少,不成问题。又因为近代教育图平均的发展,不善天才的培植,趋于标准化,庸俗化;是以圣哲固决不再生,而通人亦稀如麟角,古代所谓智慧与聪明范围本不同,越聪明或者越不智慧哩。记得有位朋友说过,一切的有所知识都属于聪明,只有中间的虚怀,一点是智慧,义虽不必完全,而诚哉是言也。

我们近代的教育——当然是整个儿的文明机构,不仅仅教育如此,大量地制造这些所谓聪明人,似乎国运总该日进无疆一日千里了。为什么反而后退呢?我不能答。莫非还由于这些保守顽固的分子拉着,坠着,连累着吗?我也不知道。我不敢说它的影响为好为歹。但有一点可以明白的:要好,便会很快的好起来;不好,当然,很快的变坏,如人患了急性的疾病一般。为什么这理容易明白呢?譬如一物,由许多分子构成的,那些保守的人我们叫他惰性分子,那些聪明人我们叫他急性的或活跃分子。惰性的分子,无论做啥,都是慢的;急性的,相反。一辆破车让老牛驮着,即使翻车也这样慢慢慢慢的。若快马加鞭,一楚溜便下去了。绝少犹豫之顷。回旋之地也。

恐怕有人诧异我这文章的内容。在这个年头说这样的话,可谓奇绝矣。奇绝不奇绝且不管它。知识的进步,当然“要得”,可惜其他的不跟着走哩。所以这仅仅的知识进步,本来“要得”,却似乎有点“要不得”起来。这里牵涉得太广,下边稍说几句作为收科。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有知识也,但欲望则人禽之所同。我们盖无法使我们的欲望向知识看齐。(譬如我说,咱们的欲望比白鼠高一百倍,心理学家会证明这数目字否?)不但此也,另一方面,欲望反而跟着知识发展。以万能的近代知识扇着原始的欲焰,吐射万丈的光芒,来煎熬这人类的命运:这就是近代生活的写真。我引用自己的诗句,“我思古之人,愚者何其多”。诚然哉,古之人,愚者何其多也。

一九四八年八月十日。

同类推荐
  • 不可放弃的努力

    不可放弃的努力

    让阅历浅的人看了不觉得深,能让阅历深的人看了不觉得浅;它尽管不能激励读者成为伟大、超凡的圣人,但至少能激励读者成为高尚、幸福的好人。
  •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本书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宋词爱好者而编辑的宋词选本,是新时代的宋词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尤其注意对一些习焉不察的字标注正确读音,纠正长久以来的误读,对于字典和教科书里注错的读音更是简略说明了古音正读的来龙去脉。
  • 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

    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

    本书以空间生产论为理论基础,以当代西方空间转向为学术资源,以中国现代小说为文本分析对象,在文学与空间的互动阐释中建构文学空间理论,揭示空间生产与文学表征之间的内在关联。本书运用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方法,对文学空间生产进行分析研究,具有探索创新的理论意义。
  • 指尖上的华尔兹

    指尖上的华尔兹

    《指尖上的华尔兹》作者指尖旋舞的情愫是跟着年龄而走,或是时节、风景,一段心历,一段感悟。人生的味道,揉碎,潋滟于流光飞舞里,静静消融,每一篇,都隐约闪光点点,若以琥珀释之,应是极品。本书包括:琵琶弦上说相思,零度沸腾,不为繁华易素心等内容。
  •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散文·杂篇》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热门推荐
  • 遇见宁致远

    遇见宁致远

    “欣妍,你知道吗?我从第一眼见到你就已经认定了你是我这辈子要娶的女人,那天晚上见到你,听你给我讲你受的委屈,看见你默默的流眼泪,看见你难受,我心如刀绞,我知道那个男人伤害了你伤害了你的感情,但是欣妍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会让你再受一丁点委屈,就让我来保护你、呵护你、照顾你一辈子吧?好吗?”就在这一刻,仿佛时间静止了,看着眼前的这一景象欣妍没有松开宁致远的手,因为她发现她有点不排斥他了,仿佛这个男人有一双温暖的肩膀等着她去依靠,他手心的温度似乎已经融化了面前这个女人被伤过的心,她忽然有种冲动想去抱住他,可是……
  • 爷家有女不出嫁

    爷家有女不出嫁

    本小主不出嫁,为何?还能为何,想想,本小主要治国,理家,平天下,更要挺直了腰杆撑起一片天,当然不能出嫁了。诶、诶,你什么态度啊,偷笑,本小主说错了吗?别以为没有你,本小主没人要,看看,这后面的一个二个三个……啊……本小主是提到你们了,可没让你们就这样懒在这儿不走啊。=
  • 爱如漩涡

    爱如漩涡

    遇到那个人之前,从来都没有归属感。遇到那个人之后,他就成了她的信仰。霍君爱是萬岛富豪的私生女,作为霍家多出来的一个人,她常常被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欺凌。18岁那一年,靠山父亲病倒,一切变得不可控制,她终于忍无可忍,逃了出去。结果遇到了那个改变她一生的男人陈启正。面对那个高高在上的神秘男人,开始了一段看似无望的暗恋。搞笑文案:说到底这就是个别扭腹黑男把矫情白富美养熟了之后,犹豫着要不要吃?什么时候吃的故事。
  • DNF系统异界纵横

    DNF系统异界纵横

    当携带造神系统的一代屌丝穿越到魔法与元气的世界中,看他如何逍遥异界。(本文不会虐主,只有虐人)
  • 喵往哪里跑

    喵往哪里跑

    嗷嗷嗷,杨君艺看着某只窝在墙角瑟瑟发抖奄奄一息的小黑喵,就母性大发。“小可爱,你怎么了?”“...”某喵紧紧盯着她“伤的好重...”杨君艺看着某只喵“来,姐带你回家。”杨君艺把魔爪伸向小可爱“喵呜!!”某喵警告的低吼杨君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拐走了...
  • 炸弹人

    炸弹人

    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我回到这个让我无比失望的国度。我要完成我的使命从首都国际机场走下一个神情忧郁,带着黑墨镜,穿着黑风衣,穿着黑皮靴,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走下国际机场坐上大客他来到了一座小山村
  • 青涩初夏遇见你

    青涩初夏遇见你

    在那个满是青春印痕的校园,他对她说;“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美丽的意外。”
  • 青春里的一抹暖色

    青春里的一抹暖色

    这个世界上除了爱情,亲情,友情,还有另一种美好的情感,它叫做暗恋。我们所怀念的就是青葱岁月里暗恋的那个人,五年也好,十年也罢,只要是对的那个人,一切都觉得值得。一句话无声的表白存在六年之久,她始终没有发觉,或许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 风魔神话

    风魔神话

    “阿波菲斯”降临地球,人类觉醒异能,许多动植物发生异变,人类的进化再度开启,新的时代来临了!
  • 八窗秋

    八窗秋

    既出师门踏四方,平临为道八窗秋。火灼人心不往生,但作灰烬始嫣然。金作丹心眸无眠,宝象山头踪不见。木使郎君娇多情,奎侍王前堂上燕。水生此缘闻道声,两厢三愫离愁岸。土归前尘莫合哀,休教负心他日还。在世人看来,不过一介哑巴道士,仗着师门馈赠妄行道义。看似哑巴,有口难辩,只凭自己毕生所学救人济世。初识人心,到妄为人形;初见怜悯,到积恶成仇。本一心替天行道,斩妖除魔,匡扶正义。偏偏堕落凡尘,被世俗耳目渲染。道可道,是何道?名可名,是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