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700000047

第47章 贡献给今日的青年(1)

我们要起信,信自己的力量;信中国是可救,是应救的;信我们是可以救中国,我们是应当救中国的。即使目前不能得救,我们要手造得救的因缘。“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就是要种树。这信念要切实地把持它。不存此心,不得名为中国人。

我们要建设道德,它是民族、国家、社会的基石。道德并不是几个空名词,是我们生活的、生命的急迫的需要,是好的习惯,好的趣味,好的信仰。中国人的第一毛病是“私”。贪污的果然是私,高洁的也是私。一人一心,四万万人四万万心,私为之也。私足以亡中国!要救国,须团结;要团结,须去私。否则无论什么方策,什么组织,都是无益或者有损的。我们至少要做到不敢以私废公,不敢以私害公,然后可以做到公私自然分明;然后可以做到乐公而忘私。道德的训练,此为最要。

中国譬如积年的病人,救国的工作有三个阶段:(一)研究病情,(二)决定方案,(三)给药吃。(不肯吃要强迫他吃,一帖无效要连服,假如我们确信方案的不错。)每一个人都应该认定他工作的一部分。我们要“做事”,要“分工”,先分辨出什么是能,什么是不能,然后一定要做我们所能做的,一定不做我们所不能做的。若是者谓之尽职。

上面的话好像很乱,而我自信这是一贯的主张。

这鬼!

日前过苦雨斋,周先生说他觉得鬼是会再来的,有些人不很以为然。我听罢,默然。顷读十二月十三日北平《晨报》,标题曰,“可歌可泣赛金花,蛰居在陋巷,恒以关盼盼自况,宫样眉儿还留着青春的遗迹”,真够味儿。其中之一段:

她继续说:“先生你别看我自己的命苦,但我却‘旺夫’,我正月嫁洪先生,五月洪先生便钦命出使到德国去。我记得那时我是一个花枝样青春美貌的少妇,披着孔雀毛的围巾,穿着二十四条飘带的六幅湘绫裙,每条带都悬住一个小银铃,走起路来银铃钉铛地响得雅致有趣,而且还要斯斯文文的小步小步走,铃声便应着拍节响动,走快了铃声便乱,那就失体统了。还有那双宫鞋的后跟,铸成凹形的花样,里面藏着布包的粉,在那打扫得一尘不染在恭候我光临宏丽的大厅上,步履过处,厅上留下一个一个的鞋底粉花印,真是步步生花,那是多么华贵啊!欧洲人对于我的服装和仪态,是向来赞不绝口的,……”

关于赛金花本人我不想说什么,对于已经被命运玩弄够了的人,大家再想出花头去玩弄,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但这段文章可真怪,好像在那儿看过的。呀,想起来了,请看。

王太太道:“沈妈,你料想也知道我是见过大事的,不比别人。想着起初到王府上,才满了月,就替大女儿送亲,送到孙乡绅家。那孙乡绅家三间大敞厅,点了百枝大蜡烛,摆着糖斗糖仙,‘吃一看二眼观三’的席,戏子细吹细打,把我迎了进去。孙家老太太戴着凤冠,穿着霞帔,把我奉在上席正中间,脸朝下坐了。我头上戴着黄豆大珍珠的拖挂,把脸都遮满了,一边一个丫头拿手替我分开了,才犀出露来吃他的蜜饯茶。”(《儒林外史》二十六回,亚东本)记事虽有虚实之异,而口吻却毫无二致。二百年后又出现了么?这鬼!人怎么那么喜欢哄骗他自己,吴敬梓的鬼,地下也惟有苦笑。

一日记所见

韩非显学曰:“墨者之葬也,冬曰冬服,夏曰夏服,桐棺三寸,执丧三日,世主以为俭而礼之。儒者破家而葬,赁子而偿执丧三年,大毁扶杖,世主以为孝而礼之。夫是墨子之俭,将非孔子之侈也,是孔子之孝,将非墨子之戾也;今孝戾侈俭俱在儒墨,而上兼礼之。……目愚诬之学,杂反之辞争,而人主俱听之,故海内之士,言无定术,行无常仪。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今兼听杂学,缪行同异之词安得无乱乎。”他的论断,我们不一定赞成,但上边的思想却颇有意思。

燕都之西郊秋林黄叶之下,流水小桥之侧,有一碑焉,其形如擎天之柱斜切而中断焉,盖表之属也。过之者徘徊焉,踯躅焉,悲伤焉,思慕焉,非一日矣。夫美志不终,已足太息,而况冤沉碧血者乎。然则同窗之人以至于行路之人追而思之,固其宜也。思而法之,其谁曰不宜。若与“吃烈士”并论,则其谬甚矣。

虽然,烈士之死又十余年矣。人世的光阴去得疾呵,夫昔日之是非已不必同于今日之是非,则今日之好恶安得同于昔日之好恶也哉。顷过校门,见又下半旗焉。夫半旗之下者屡,于张王李赵无不下之,当不足以动吾人之视听,而今则挂在齿牙者非他,以其人即亲杀彼烈士者,而下半旗之大门与曾立烈士之碑而其碑至今犹兀然在也之小河,相距又不过数百武也。嗟夫烈士,尔之死也,宁不少待乎。

夫既已追念烈士矣,虽不同时而在同地以另一种更庄严之仪式追念此杀烈士之人,其费吾久之思索,似亦人之情也。或曰,子何所见之不广,功令然耳,又何病焉。虽然,信子言然,则吾言非也。吾安知昔日追悼彼烈士者,非为奉行另一种功令欤。噫!吾今之以谈烈士而得稿费,非亦“吃烈士”欤。噫!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五日,清华园。

秋荔亭随笔

幼年不学诗,唯令属对。对有三四五七字之分,由三而渐展至七,亦课蒙之成规也。其先皆由两大人自课,其课本则吾母手抄。至光绪戊申,则附入塾中日程内。最初想尚不时倩人,继而师知余拙,每出一对,辄先自为之。若余对不出,则师径以其所预储者填入“课本”中,遂作为今日课毕而放学矣。近来虽仍须理书,对却不再对,以吾母固不知此中之弊端也。如“海棠无香”,余实不知所以对,师则曰,“山药不苦”。以海棠对山药甚工,虽至今日,余无以易也,而况当年乎。久之渐为两大人所知,约在庚戌之年,又复归内庭督课,而余遂无复书房中之优游矣。然吾父所出,皆勉为幼稚之作,非若彼“海棠”者,故余亦渐喜之,亦颇有数句为两亲、二姊所赏。余于作诗无所受,若曰有之,此其是欤。入京师已十六岁,而其不解为诗则依然故我。寻书房对对,当颇有可资谈笑者,惜与竹马年光同为烟梦耳。一日,师出上联曰,“绿珠江上月”,绿颜色,珠珍宝,绿珠美人名,而绿珠江又为地名。余当然照例对不出,而一听之吾师,以为吾师必将有以对对之如往日,而孰知其不然。师竟无以对,盖亦漫云尔,初不知绿珠江有如此之麻烦也。故至今课本中犹留出一行空白,偶然一见殆不殊昨日,然已匆匆阅三十年矣。顷阅淮阳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有下列文字,“江宁贡院自癸酉科藩司梅公小岩提调院事,运水入闱,高屋建瓴,凿壁穿泉,免挑运之苦,受汲引之福,一生注水烹茶,拈‘茶烹凿壁泉’五字,措对久不属,良久大呼,五百年前已天造地设一对,明人笔记中不有‘烟锁池塘柳’一句乎,五行各备。合号啧啧称赞,以为得未曾有云”。然则“绿珠江上月”即幸而有偶,当亦在五百年之后矣。

罢课休课停课

月之二十五日,各校学生以“援绥”事罢课,此亦应节文字,非愚所欲申论。读翌日各新闻,则曰“休课”,旋于其又翌日改称停课。夫休是停,而停亦罢也。罢课,休课,停课,于文义似无别,然蒙窃有疑焉。疑彼秉笔诸公深明春秋大义,于定哀之间辞多微隐也。不然,何不用通行之语而辄变其文耶?

中国何国,言人人殊,或曰民治之国,或曰专制之国,或曰党国,皆非也,文字之国耳,既曰文字之国,则无往而非文字矣;既无往而非文字,则欲恃以与人之坚甲利兵抗,难矣。窃以为欲救中国,当莫先于废文字矣,而或者犹汲汲于使民众识字且视同救国之阶梯,蒙所未喻也。纵尽化全国之士为我辈之身,其无救于国甚明,直促其亡耳,而其亡必愈急,又不待夫蓍蔡也。《诗》曰,“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愿为今之谈教育者进一言焉。

及伏读国立北京大学本月二十六日布告之文,则又见有“罢课”字样,是不乖夫名实,又中公文律令,忝属母校,与有荣施焉。虽然,报章文字既均为一字之褒,则文告之独仍故语,不稍假借,反似贬斥然,当非吾校主者之意,殆蒙之过疑耳,疑其所不当疑。彼书新闻者,书文告者,偶尔拈笔,任写一字,而无所容心焉,更何有于褒贬,未可知也,然蒙居实疑之,斯无可如何者也,读者诸君以为然乎?若曰不也,当为君庆,若曰其然,为君惜之,使曩不读书,或竟未识字,岂不安然就过去了。今顾多疑,又被世恼,身丁斯累,无可如何。谚曰:“庸人自扰也”,又曰“疑心生暗鬼”,殆为余咏也。尝闻苍颉造字而鬼夜哭,彼鬼也,宁有所怖,直怜此可怜者耳。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无题

人之相值也对面,不相喻。彼与此不相喻也,今与昔不相喻也,醒与睡不相喻也。儿时不知如何而睡,乃不睡以观其变。然当其可观也,则犹未睡,及其已睡也,则无可观,是观与睡又不相兼也。容易天明,若有所失,以屡试皆然,亦遂置之。今之改业于槐,亦其一因也。童心愚暗至为可笑,而今思之复似有理。盖醒与睡固有相喻之道然。何则?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之一醒者思睡,睡而复醒,以二乘之,合得七三O·五次,而人生以周甲为期,再乘六十,合得四三八三O次。机会不为少矣,此其一。况醒睡虽异境,神识未变也,以今喻昔较此喻彼者为弥切,非同妄想,此其二。有梦焉以为之缘,其三也。此三者皆人间所谓可喻之道也,而终无以喻,则其本不可喻者又如何耶。其本不可喻者死生是也。“未知生,焉知死”,可谓惊绝矣,古今哲人能度越此者罕矣,非以其高,以其卑也。夫高不可越者当犹可攀,今因卑而不可逾,当曰“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矣”,所谓切中于人情者耶。夫醒睡之喻生死,谬也。醒睡今昔也,生死彼此也,非邻类也。非邻类不相喻而相喻者,谬也。曰神识流转而不溟也曰浮生真如一梦皆未必有何实义,姑如是说耳。然纵如是说,彼观乎醒睡者至少合之得四万三千八百三十次,于百年大齐仅十之六耳,而此之观乎死生者则概乎未之有闻也。屈指计之,盖不逾,二而彭殇且等,其一已失之,即堕地之俄顷也。亦有人自记其襁褓之往事乎?亦有人自道其何意而呱呱乎?仆未之闻也。然则苟有了悟必在一瞑间矣,此危道也复何待言。即日圆盖何私,天从人愿,幽明犹房闼也,古今犹旦莫也,出入其间者有年矣。然出入自出入,了悟自了悟。苟能了也,一出一入亦了,不出不入亦了,苟不能了也,虽多奚为,又何益?君不观夫醒睡乎?明而动,晦而休,盖不知其几何矣,其不了而无悟自若也。醒睡犹然,况死生乎。曰三生,曰九死,生三而死则九,阎王之簿不为不宽矣,其点不为不乱矣,然距所谓四万三千八百三十之数尚远,而况四万三千八百三十以上。夫三生者不必其为三也,九死者不可以言九也。三九虚数也。他生未卜,谁见许以三九乎?亦曰一暝而已。神识之灭也,幽明之远也,浮生之不必如梦也。然生以梦喻之为不切,犹不如死以觉喻之为尤不切也;以梦喻生之为切观,犹不如以觉喻生之为尤切观也,虽合人情,不中事实,蒙概不取。左氏传曰,“晋人获奏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传文简略,未言何往,但恐只类一枕黑甜,满窗红日也,小说上所谓一宿无话。不然,左氏好奇,于介而行者,被发及地者,琼瑰盈吾怀者,皆言之不倦,岂有独遗此宝贵之经验之理乎。短书载死者复苏者甚多,但杀了头还会活的却少。又后人不大老实,信口开河,恐亦叵信,已拜见过牛头马面了么,以随看随丢,都记不得了。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八日。

同类推荐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分别整理了亚洲现代文学大家和非洲现代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本书是诗歌评选小集。通过约100首杜诗以及评论文章,还原了当初杜子美所处时代唐朝人的爱恨情仇。为生活在当代,却十分关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女读者们奉献了一本令他们喜欢的杜子美诗歌评选小集。备受到大家的喜爱。
  • 李贽集(名家选集卷)

    李贽集(名家选集卷)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本书择其诗、文、小说之精者加以解评。
  • 桃花得气美人中

    桃花得气美人中

    在找到终身归宿之前,她曾被欺骗、调戏、揩油无数次,被深爱之人抛弃两次,关于她的绯闻曾是大明朝百姓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尽管这样,柳如是仍坚定地说:我相信爱情!她的情感一波三折,在二十三岁那年嫁与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她以一个卑微的艺妓身份被文坛领袖钱谦益以正妻之礼迎娶过门,成为尚书夫人。本书选其诗词精粹,用带着黑色幽默的哲意语言,麻辣解读柳如是的爱情传奇。在她的崎岖感情路之后,必然有至今值得探究的感情态度和幸福法则。
热门推荐
  • 枯老之荒

    枯老之荒

    古老的历史,是否已被风沙掩埋?曲折奇异的探险,能否让世界颠覆?美丽动人的故事,难道可以认识一切?……也许,经历了,却改变不了岁月的脚步;也许,改变了,未来还是如此。但是解开天下之谜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枯老的荒地,神奇的故事,发生的脚步,进行时,来了……
  • 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园绝世狂徒

    校园绝世狂徒

    赵宇,因为一次竹林的试练让他的人生起到了巨大的变化。从此,赵宇将是所有青年人的偶像。在修真界,他是众人追捧的强者。在世俗,清纯的校花、妖媚的班主任、风韵的白领、丰腴的警花....可是他为何还不满足?让我门看看赵宇的妖孽人生!
  • 遗世妖颜:胭脂错

    遗世妖颜:胭脂错

    为救那个如水一般的少年,她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可她不是一般人,她做为猫之圣王的后代,拥有强大的妖力,所以她没有死,却到了另一个时空,而眼前这个拥有如深潭一样幽深寒冷的眸子的人又是谁?那梨花树下,温润如玉,笑得如水般清冽的人又是谁呢?原本她以为再次找到了她心中的爱人,到后来却发现,不是如此。
  •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圣道之未来世界

    圣道之未来世界

    2056年由一个小渔夫发现的海底小镇,使当年失散多年的兄弟二人相聚。为了解开海底小镇的秘密,两兄弟再次合力探险,却意外发现了海底深处隐藏的海妖。两兄弟究竟能否战胜险阻,顺利完成任务?
  • 灵乱玄天

    灵乱玄天

    一位失忆的少年;一段离奇的经历;一场尴尬的偶遇;牵扯出沉封了千年的秘密。灵者逆天而行,夺万物之灵气。神者突破自身,淬天地之魂力。
  • 穿过倒影中的青春年少

    穿过倒影中的青春年少

    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源于将她以隐喻的形式留在大脑诗化的一刻——米兰.昆德拉后来我们互相询问当初爱上对方的理由,她说:“那时候喜欢看你画画的样子,特别专注,现在却讨厌你这样,因为你永远都不专注我!第二点幼稚的简直可笑,竟然会迷恋你的手指,那时觉得拥有柔软纤细手指的男生,内心也应该是细致体贴的,现在明白上当了,我现在都不知道该再爱你什么了!”说完眯着眼睛盯着我,不一会儿自己先哈哈大笑起来。说完一骨碌爬起来,盯着我的眼睛问我未来会不会后悔,如果我们未来的生活也像电影里一样,会不会也会怀念起从前交过的女友,恨生命不能再来一遍,然后告诉从前的女朋友除了你我没有再爱过。
  • 电影空间之大公司

    电影空间之大公司

    假如你能不断进入电影世界,你会干什么?练绝世武功回到现实成为超人?自己独享其成成为世界第一?当然不是。这是一个能够进入电影空间的主角,利用各个电影空间的资源,发展自己现实势力,并且带领人类发展的故事。当周崇文成为世界第一大公司总裁时,他对着联盟记者说:“我只是想让我身边的人,过得好一点罢了。”
  • 大乘伽耶山顶经

    大乘伽耶山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