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9900000016

第16章 心灵环保(2)

佛教将贪、嗔、痴、慢、疑称为根本烦恼,此外,还有随烦恼二十种。没有学佛的人,往往会把贪、嗔、痴当作自己生命的主人,心甘情愿地受它的驱使。贪心现起的时候,无论所贪的是人还是物,一颗心就粘在上面怎么也放不下,就迷失在其中怎么也不得安宁,于是不择手段地追求再追求,似乎人生唯一的目标就是在占有的过程中。嗔心现起的时候,也是同样地执著,同样地锲而不舍。我们为了满足这些贪、嗔、痴烦恼,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不惜将自己的主权拱手相让。

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心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状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弃恶扬善。我们要能够认清其中扰乱我们内心的力量,从而对它们生起警惕,防范它们的进攻,就像防范我们的冤家仇敌。当然,仅仅是防范还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对治它们,铲除它们的根源,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心从烦恼束缚中解脱出来,保有清净祥和的状态。

二、心的特征

我们的心究竟具备哪些特征?面对纷扰的世间,我们常常会发出“人心难测”的感慨。其实,不要说我们没有能力去揣度他人的心,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心,我们又有几分真实的了解?又有几分确切的把握?我们常常在突如其来的情绪面前束手无策,心乱如麻,这正是因为我们对心的特征缺乏认识。

1.缘起性

佛法认为心是缘起的,也就是说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都是由于因缘的聚合。

我们的眼识需要有光线、距离、感官等九个条件才能产生作用,耳识需要八个条件才能产生作用,鼻识、舌识、身识分别需要七个条件,意识需要五个条件,第七识、第八识则需要四个条件。同样的道理,任何心理活动的产生,无论是嗔恨心还是慈悲心,无论是道德还是罪恶的心理,也都是众多条件的和合。

为什么会起贪心?一方面是因为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方面是因为内心贪的种子使然。因为这贪的习惯驱使,我们看到喜欢的东西时立刻就贪了。为什么会有嗔恨心?因为我们的内心埋藏有嗔恨的种子,所以,只要遇到不喜欢的对象或不顺心的环境时,嗔恨心立刻被唤醒了,立刻开始出动了。而道德心理的产生,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正如孟子所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因为我们具有道德的心理意识,才能将慈悲和关爱施诸他人。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其中既有内因的决定作用,也有外缘的辅助作用。佛菩萨为什么能够随缘不变?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贪、嗔、痴之心,因此,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如如不动。

2.非断非常性

那么,缘起又显示了什么样的特点呢?那就是无自性,这是佛教不同于唯物论和其他宗教的重要区别。既然心是缘起的,就不是固定的;既然心不是固定的,所以就有改造的可能,这也是我们能够通过修行而抵达解脱之道的理论依据。

其他宗教基本持常见论,认为心是永恒不变的。如果灵魂是固定不变的,那修行就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善的不用改变,而恶的无法改变;到了天堂的一劳永逸,到了地狱的则永世不得解脱。

唯物主义者则持断见论,认为心只是物质的产物,会随着肉体的消失而消失。有句话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生命一旦只是屈指可数的几十年,只是没有未来的片段,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就会成为人类的首选,从而对生态环保和心灵环保构成极大的威胁。既然我们能够享有的生命是如此短暂,不如就尽情挥霍,不如就为所欲为。那种“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自掘坟墓的做法,无疑会使世界末日提前到来。

3.心内潜藏着无量的种子

佛法告诉我们,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储藏着无穷无尽的种子,其中有善的种子,也有不善的种子;有无漏的种子,也有有漏的种子。每个人的种子不同,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人特别淡泊,有的人特别贪婪;有的人特别慈悲,有的人特别残忍;有的人特别谦和,有的人特别傲慢。

心灵环保就是从改变这些种子开始。在我们的内心,善和恶就像是交战的双方,而我们自己就是提供给养的那个人。我们每天所起的贪心、嗔恨心、愚痴心、我慢心和嫉妒心,都在滋养着我们的烦恼心理,都在给那些有漏的种子浇水,使它们不断增长,使它们的力量不断壮大;当它们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时,我们的人格就会随之而堕落。反之,如果我们能够从善如流,积极培养自己的道德心理,人格就能得到纯净和升华。

学佛就是转染成净、转识成智的过程,这也是佛法不同于哲学的区别所在。虽然哲学也讲到本体,但只是停留在分析认识上。而佛法所阐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佛陀在菩提树下亲证的,我们只要如法修行,开发出自身的无漏智慧,同样有能力证佛所证。因为佛法的真理是实证的,因而就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我们仅仅通过意识去认识,还远远不够。所以在禅宗的修行里,要我们在“不思善、不思恶,一念不生”时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为什么要一念不生?因为一念产生之时,就已落入意识的范畴。而我们所要认识的智慧和真理,是超越意识的境界,是要通过无漏的智慧去证得。

开发智慧的过程也是缘起的,在唯识宗里叫作转依,也就是转变阿赖耶识里的种子,不断扬弃其中不善的、杂染的成分,吸收并开发善的力量,使无漏种子的清净识得以显现,使我们的生命素质得到改善。

4.心有多种频道

我们的心灵有种种心所,每一种心所都包含着相对的两个方面。智慧和愚痴相对,精进和懈怠相对,贪婪和淡泊相对,嗔恨和慈悲相对。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都面对着这样的矛盾:佛法要求我们放弃对五欲的贪著,可从感情上来说,我们又的确想去追求;佛法要求我们对众生慈悲,可遇到违背我们意愿的人和事,又实在难以克服自己的嗔恨;佛法要求我们精进,可习气又使我们常常处于懈怠的状态中。

我们的种种心所,又像是一个个频道,使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某种状态。当我们进入贪的状态时,眼前就只看见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其他的一切我们都视而不见了;当我们进入嗔恨的状态时,心中就只剩下按捺不住的怒火,其他的一切我们都无暇顾及了;当我们进入无惭无愧的状态时,脑海里就只有自己的利益,为达到目的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在所不惜。

通常,我们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总是不能很好地了解,更无法驾驭。当烦恼袭来时,我们的整个身心立即就陷入其中。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烦恼就是我们的心病,在很多时候,它远比身病的危害更大,更难以痊愈。有的人学佛几十年了,生活习惯还是依然故我,不能将所学的佛法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常常听到那些为烦恼所困的人说:“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正因为如此,古德才会发出“知易行难”的感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烦恼习气是无始以来养成的,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只要遇到合适的缘,就会迅速占领我们的内心。而善的力量、理智的力量却远远不够,使我们难以抵挡贪、嗔、痴的全面进攻。

5.心灵各种力量的形成

学佛修行就是要使我们认识到:哪些心理会使我们受到伤害,需要逐步克服;哪些心理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需要努力培养。但我们要知道,良好习惯同样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注意对心的保养,使心灵中善的力量得到呵护和增长。持戒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能有效制止生命中恶的种子,同时,培养生命中善的种子。它所带来的也不只是暂时的人天果报,更会将未来生命导向生生增上的良性循环中。

每一种心理力量都来自我们自己的培养,所以说,人性并不是固定的。儒家对人性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既有孟子的性善说,也有荀子的性恶说,事实上,人性并不存在先天的善恶之分。如果说人性是善的,那么罪恶现象从何而来?如果说人性是恶的,那么道德又从何建立?因而佛法认为人性是无记的。在我们的心里,既有善的力量,也有不善的力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开发、去培育。

6.从人心到人性

人性从哪里来?就是由心理的频繁活动积累而成。当恶的力量在我们心灵中占有绝对优势时,为非作歹几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但我们要知道,恶人并不是没有善的种子,只不过善的力量非常微弱,除非在特殊状态下才会起作用。还有一类人,善的种子几乎完全丧失,在佛教里称为“一阐提人”,即使是对这样的人,佛陀依然认为他们有转变的可能。

我们要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就要朝什么方向努力。现代人比较注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整体的概念,任何一个器官的病变都可能摧毁我们的色身。其实,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同样的关怀和保养。每天不断地起贪心,就会成为贪性人;每天不断地起嗔心,就会成为嗔性人;每天不断地起我慢,就会成为我慢人。可见,任何一种烦恼都会像病魔般侵蚀我们心灵的免疫系统,使它发生扭曲,使它变得畸形。所以,我们要保持淡泊的心态,只有超然于五欲尘劳之外,烦恼才没有可乘之机,没有立足之地,我们的心灵才能因此获得免疫力。

三、心的环保

我们了解到心的特征后,就要开始正式探讨“心灵环保”的有关问题。

什么是心灵的健康之道?佛法修行是建立在修心的基础上,是对心灵的提升和净化。当我们说到迷与悟的时候,无非是在一念之间;当我们说到转染成净的时候,也无非是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之间;而沉沦与解脱,同样是属于心灵的两种不同状态。当我们内心还有执著时,它所贪恋的一切都会束缚我们的身心,使我们成为以身殉物的牺牲品。

1.自增上

心灵环保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我们自身要有这样的需求,从内心生起迫切的环保意识。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有形的,它所构成的危害也是直接的,因而比较容易被我们感觉到。森林的大规模砍伐会提醒我们去植树造林,河流的全面污染会提醒我们去净化水源,草原的大面积沙化会提醒我们去采取保护措施,臭氧层出现的空洞会提醒我们去抵制氟利昂。

可当我们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时,那里又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呢?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是不是已经被那些色、声、香、味、触、法遮蔽得没有一丝空间?是不是已经被那些贪、嗔、痴扰乱得不得安宁?是不是已经在名利声色的主宰下丧失了自由?如果我们能够进行这样深入的反省,多半会发现,我们的内心正面临和生态环境同样的危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所以保护环境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否则,就会给子孙后代留下贫瘠而丑陋的家园。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色身虽然会结束,但由它所造下的业力却会生生不息地伴随着我们。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起就对它善加保护,终会将未来生命推向黑暗的深渊。所以说,心灵环保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1)出离心:我们希望自己的心从贪、嗔、痴状态里摆脱出来,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出离心,它能使我们由此获得解脱。佛教讲到的解脱,是相对执著而言。执著有我执和法执两种,它能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束缚,使我们的眼界变得狭隘。

佛经说,我们的心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整个宇宙在我们的心里也不过是几片云彩而已。试想,我们的心原本应该有多大?可我们的心现在究竟有多大呢?我们每天考虑到的可能就是自己一个人,就是自己的一个家庭,就是自己的一个公司。我们的荣辱得失,我们的生活、事业、感情,就是我们的一切。

我们将自己禁锢在我执的范畴内,从对自我的关心,到对亲人和朋友的关心,乃至对民族和种族的关心,其实都是我执的不同表现形式。无论是个人主义、还是种族主义,它们的性质从本质而言都是同样的,都不利于社会安定和世界和平。强烈的个人主义,会造成人与人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强烈的种族主义,会造成种族之间的永无止境的冲突。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对自我的执著,以平等心来看待一切,从所有众生的利益着眼,就可以超越个人的一己私利,超越民族和种族的界限,使心量变得更为广大。

如果说我执是烦恼障产生的根本,那么法执就是所知障产生的根本。因为法执,当我们看到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时,很容易产生实在感,产生自性见,进而去分辨好坏、美丑和善恶。而所有这些分别,又是建立在我们有限的感官经验上,不可避免地充满种种错误。因此,法执就像有色眼镜般障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使得我们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

发起出离心,就是帮助我们从我、法二执中解脱出来,拥有清净而超然的心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具备正确的认识能力,从而拥有真正的解脱和自由。佛法的解脱,包含着心解脱和慧解脱两个方面。心解脱是让我们的心从我执和烦恼的状态里解脱出来;而慧解脱是让我们的认识从法执和错误的知见中解脱出来。

同类推荐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佛家人生智慧

    佛家人生智慧

    本书不仅介绍了佛教的源起与发展,揭示正信的佛教与迷信之间的本质不同,更重点运用佛教经典中的教诲,结合图解的形式,对佛法进行生活化解读,剖析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与死、苦与乐、智与愚、有与无、祸与福,告诉我们离苦得乐,获得自在、安详与成功的生活智慧。
  •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热门推荐
  • 弃少的逆袭

    弃少的逆袭

    被各国元首称作“教皇”的他,一代兵王的他,潜回都市,只为了那曾经的梦想。为了那个被称为“绝代妖姬”的女人,为了那个他第一眼看到便爱的无法自拔的女人。而曾是豪门之子的他,如今却是成为弃子,他又将如何逆袭豪门?
  • 画骨柔情

    画骨柔情

    《花千骨》改编版《画骨柔情》她为了白子画倾尽所有,早已不知道爱自己怎么写;他为了天下人负花千骨,其实内心早已破碎至极点。
  • 有一种爱叫等待!

    有一种爱叫等待!

    十八岁,多么好的青春年华:放荡不羁、怀揣梦想、年少轻狂、热血、激情、叛逆……,当青春悄然离去,留给我们的是最珍贵的回忆。
  • 白银心之图

    白银心之图

    “游城,如果你面前有一个按钮,按下去世界就会毁灭,你会怎么办?”“贴上【不能按】的字条,找个不知情的人过来。”“万一他按下去了呢?”“下不为例。”“如果他没按——”“那就换个人再来。”
  • exo我爱的人

    exo我爱的人

    伯贤,我爱你,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宫佳欣)佳欣,对不起,我没有保护好你(伯贤)姐,你看到了吗,我和灿烈很幸福,醒来吧,不要再做梦了(宫佳乐)佳乐,休息一下吧,佳欣她一定会醒来的(灿烈)【植物人,可怕的事情,为什么要在你的面前出现,醒来吧,我等你,等你苏醒过来,我们就结婚】
  • 花吹雪

    花吹雪

    回想起来,我可能是一个受古书旧书浸太深太重的文人,我更喜欢中国传统文人那种疏朗和纤婉的情调,那种芭蕉绿竹的情调,那种古琴古萧的情调,那种唐风宋雨的情调。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狼王幻世传

    狼王幻世传

    欲成仙、成神,所为何?利、名、欲、情,为哪般?为己?为人?思量一生,只求一答!洪荒本源,仙神人兽究有谁能看透……应读者要求,建立读者交流群:45086100。欢迎喜欢本书的读者参与,提出你们宝贵的建议和想法。
  • 总裁降爱记:夫人哪里跑

    总裁降爱记:夫人哪里跑

    前男友为了继承权和其他女人结婚,曲云夏为了报复渣男,装怀孕,装艾滋,最终破坏了婚礼,抛弃了渣男,又遇上了渣男他哥。现男友为了稳定公司和其他女人结婚,曲云夏带着孩子参加他亲生父亲和别人的婚礼。
  • 流浪的心灵

    流浪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那么些故事,或长或短;那么些思索,或深或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