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9800000007

第7章 斯蒂芬逊

姓名:乔治·斯蒂芬逊

出生地:英国诺森伯兰

生卒年:1781-1848年

历史评价

乔治·斯蒂芬逊一生未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但他刻苦自学,勤于钻研创新,发明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被尊为铁路之父,开创了人类交通史上的新纪元。

斯蒂芬逊于1781年6月9日出生在英国诺森伯兰(今纽卡斯尔)的华勒姆村。父亲是煤矿工人,母亲是普通的家庭妇女。全家八口人全靠父亲一人挣钱养活,生活非常困苦。为了分担家中的生活重担,8岁起他就去给人家放牛,10岁时在煤矿上做些零活,14岁就跟随父亲到煤矿正式上工。

当时,煤矿里已经广泛使用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抽水。斯蒂芬逊来到矿上,先是担任蒸汽机司炉的助手,擦拭机器,给机器加油,做烧火工。斯蒂芬逊生性好钻研,他对蒸汽机能带动抽水机极感兴趣。别人修理机器时他在旁边细心观察,了解机器的构造和性能。他还利用工余时间用泥巴制作蒸汽机、锅炉、汽缸、飞轮,做得和真的差不多。

为了填补科学知识的空白,斯蒂芬逊决心从头学起。他开始在附近的一所夜校里读书,每周三个晚上上课。从此,他节衣缩食,把每一分能省下来的钱都积蓄起来,用来选购必要的书籍和交纳学费。白天他要到煤矿干活,随身带着书本,不放过可以利用的分分秒秒,有空就学;晚上下班回家,吃过晚饭,就伏案灯前,又如饥似渴地攻读起来;为了贴补家用,还得抓点空暇时间给人家刷补皮鞋、修理钟表,生活过得非常紧张。在夜校里,斯蒂芬逊和七八岁的孩子们一起上课,他一点也不感到害羞。他坚持刻苦学习,春夏秋冬,风雨无阻。随着时间的推移,斯蒂芬逊的知识也逐渐增多。他阅读各种科学知识的书籍,探求蒸汽机的奥秘。这样,他不仅熟悉了各种机器的使用情况,而且掌握了它们的理论知识。到1800年,19岁的斯蒂芬逊已经是矿上一名心灵手巧、艺高技深的机械师了。

斯蒂芬逊生活的十八九世纪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特别是1769年,苏格兰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手工业性质的小生产发展成大生产,大大推动了工业革命。这就把交通工具的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相关链接

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一般用煤)的热能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一种火车机车。它主要由锅炉、蒸汽机、车架走行部和煤水车四大部分组成。

蒸汽机车按工作性质分为客运机车、货运机车、调车机车。

客运机车是适用于牵引旅客列车的机车。

货运机车是专门用于牵引货物列车的机车。

调车机车是专门用于编组站或调车场进行列车编组、解体作业的机车。

蒸汽机在20世纪中开始被内燃机车取代。

1801年,英国人特列维蒂克制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车。可是试车的时候,他在点火以后跑去喝水,等他喝水回来,机车早已烧坏了。3年以后,特列维蒂克又制造了一台机车,取名“新城堡号”。这台机车只有一个汽缸,机身很大,力量很小,靠齿轮传动,开起来声音震耳欲聋,一摇一摆,变换速度困难,经常出轨。特列维蒂克连遭失败,灰心丧气,就不再研制机车了。

1807年,美国的富尔敦发明了汽船,基本上解决了水上运输问题。但陆上交通工具仍以马车为主,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这一年,英国的特勒维也制造出了一个火车头。这个火车头重5吨,每小时能走8公里,最多拉十几吨货物,但经常出事故,因此没有实用的价值。许多人都嘲笑特勒维说:“你的火车,还不如我的马车跑得好呢!”特勒维一生气,再也不去研制火车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斯蒂芬逊开始了研究火车。斯蒂芬逊想,煤矿上的蒸汽机能把深井里的水抽上来,特列维蒂克和特勒维制造的机车能拉得动十几吨重的东西,这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仔细观察,反复思考,终于悟出了其中的奥妙。原来,火车拉得多,跑得快,全靠着“大力士”蒸汽机。

为了掌握蒸汽机的原理,斯蒂芬逊不怕吃苦,长途跋涉,步行1000多公里,特意来到瓦特的故乡苏格兰,在那里整整工作、学习、研究了一年。他不知疲倦地阅读了许多有关蒸汽机的书籍,研究了蒸汽机的发展演变历史,实地考察了各种类型蒸汽机的特点。

从瓦特研究发明蒸汽机的过程中,斯蒂芬逊懂得了飞轮可以积蓄能量,保持机器的匀速运转;通过曲柄连杆的传动,可以把活塞往返的直线运动,变成车轮旋转的圆周运动。更重要的是,斯蒂芬逊明白了能量转变和能量守恒定律。煤燃烧放出能量,水受热变成蒸汽得到能量。啊,原来是蒸汽的能量推动活塞往返运动,带动车轮旋转,火车便向前运动了。所以,汽缸里的蒸汽温度越高,能量就越大,火车就可以拉很多的货物,而且比马车跑得更快。

斯蒂芬逊在总结和掌握了前人制造蒸汽机车的经验教训以后,便开始研制新的蒸汽机车。他把当时的立式锅炉改成卧式锅炉,用扩大炉膛的办法,来增加锅炉的受热面积和蒸汽。而且,把立式锅炉改成卧式,高度降低,行走、转弯也就平稳、灵活多了。此外,他还在车轮的圆边加上了轮缘,防止火车发生出轨事故,保证行车安全。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反复的试验,斯蒂芬逊在1814年,制造出了他的第一辆蒸汽机车“布鲁海尔”号。7月25日,斯蒂芬逊的机车进行了第一次试车,吸引了不少人前往观看。这辆火车头运行在平滑的轨道上,载重30吨,牵引着8节车厢,行驶时不会脱轨,但行驶的速度很慢。从坎林沃斯煤矿到港口,距离不到15公里,要行驶近2个小时。由于没有装配弹簧,车开起来,震动得很厉害。观看试车的人们议论开了。有人讥笑斯蒂芬逊:“你的车怎么还不如马车呀!”有的人找到他说:“你那玩意儿拉东西不中用,可声音比打雷还响,把牛马都给吓跑啦!”人们说的倒也是实情。试车时,由于震动太大,连路基都震塌了;放汽时声音尖得吓人,把沿线附近的牲口惊得乱跑乱叫,引起农民恐慌。一些原来赞成试验蒸汽机车的官员,现在也起劲反对,断言用蒸汽机车作交通工具是不可能的。

机车模型

斯蒂芬逊并没有因为试车的不理想而气馁。他以巨大的勇气和毅力,决心总结经验,对火车头继续进行研究和改进。

为了减轻火车行进时的震动,斯蒂芬逊在火车上装置了减震弹簧。

为了进一步提高锅炉的受热面和蒸汽量,加大机车的牵引力和延长锅炉的使用时间,斯蒂芬逊在锅炉里面增设了20多根小烟管。让炉膛里冒出来的高温烟,从小烟管排出去。

经过改进,斯蒂芬逊于1815-1816年,又重新制造了两台更为完善的蒸汽机车,分别是“威灵顿”号和“我的上帝”号。机车的牵引力和行驶速度都有显著的提高。

1823年5月30日,英国国会通过了火车法案。但是当时还没有一家专门的机车制造工厂。6月,斯蒂芬逊和皮斯及迈克(制造锻铁钢轨的铁工厂主)决定共同出资,合作开设一家机车制造工厂。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机车制造工厂。他们在纽塞的福街购买了土地,雇佣工人开始为斯托克顿及达灵顿公司制造两部火车头。

斯蒂芬逊在这种机车的对轮上首次采用了联轴组装,使机车的性能比过去大大提高了一步。

为了防止温度太高引起锅炉破裂,斯蒂芬逊从薄玻璃杯传热快、不会炸裂中得到启示,没有采用增加锅炉壁厚度的办法,而是在锅炉的烟道中添置了一些预热管,使废热气从管外经过。这样,加入锅炉的冷水先经过预热管预热。然后再进入锅炉,就可以避免加入冷水时,因温度剧烈变化引起锅炉破裂。

为了流通空气,减少噪音,斯蒂芬逊把汽缸里的废汽,用小管通到烟筒里去,利用小管里蒸汽向上冲力,使煤烟出得比原来更通畅,使炉膛中的空气循环加快,煤也就烧得更欢了。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进,斯蒂芬逊终于造出了牵引力大、运行安全的机车“旅行1号”。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逊亲自驾驶这辆机车在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上成功进行了试车表演。

不久,英国政府决定,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两大城市之间修筑一条铁路。斯蒂芬逊被聘请为负责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项规模空前的大工程。他和工人们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很快就把这条铁路修成了。与此同时,斯蒂芬逊继续致力于火车的研究和改进工作,并与他的儿子罗伯特·斯蒂芬逊一起,设计制造了一台取名“火箭号”的新火车头。

斯蒂芬逊在研制火车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大大鼓舞了人们研制火车的兴趣。1829年10月,在利物浦附近的赖布尔,举行了一次火车比赛。应征参加这次比赛的共有三列火车,一辆马拉车,比赛刚开始,有一列火车因为锅炉破裂,退出了比赛。另一列火车跑了44公里,因为汽缸破裂而失败。惟有斯蒂芬逊的火车——“火箭号”,以46.4公里的时速(平均时速22.6公里),拖着17吨重的货物,安全行驶112.6公里,顺利到达终点站曼彻斯特。它的速度比那辆四套马车高出两倍以上,荣获比赛冠军。

从此,火车得到了人们普遍的称赞和重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使陆上交通运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848年,终生致力于发展铁路交通运输事业的斯蒂芬逊与世长辞,终年67岁。

——传世佳言——

既然基础等于零,那就从零开始吧。

同类推荐
  • 邓肯

    邓肯

    本书主要以伊莎朵拉·邓肯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内容包括走出旧金山、不懈地追求、艰难中行进、红色的邓肯等部分。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景电之父:李培福

    景电之父:李培福

    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细节再现了“李培福”这一历史人物,以传神的描写,塑造了“李老汉”这一文学典型。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描述作者是怎样从一个高尔夫球童成长为一个著名投资公司基金经理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作者传奇的13年投资生涯,第三部分则从作者的传奇人生中跳出来,把他一生的投资经验加以总结。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既可以作为证券投资者的参考教材,也适用于普通大众投资者,尤其对中国的股民和基民来说,更具实用性。
热门推荐
  • 古战世纪

    古战世纪

    一个给称为廖神的学生玩家,因为一个声音的呼唤,穿越到上古世纪的游戏世界。是什么人呼喊他呢?他能找到那个声音的主人么?来到“陌生”的世界,他将会如何走下去呢?希望大家能与我一起见证他的命运。。。。
  • 世界的新生

    世界的新生

    绿星因科技而崩毁,绿星之源历经千万年时光,绿星星核飞行宇宙之际,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形成了一个生命体,降临到了宇宙中心天辰星,受天辰星源所托,保护隐藏在天辰洲九大神洲各处的奇特力量:分别是夜辰洲的空灵晶,幻辰洲的幻元晶,漠辰洲的土灵晶,冰辰洲的冰魂晶,雷辰洲的雷灵晶,焰辰洲的火灵晶,海辰洲的水灵晶,绿辰洲的木灵晶,以及位于正中央的天辰洲的天源晶。自古相传,得到这九种元晶,并在特定的地方,施展出这些元晶的力量,便可得到一个大宝藏:无尽能源以及长生珠。
  • 梅花院落溶溶月

    梅花院落溶溶月

    皇家书苑某个院落里种着一丛梅树,安恬和程潇在这里相识。江南安家别院养了一丛梅树,安恬和程潇在这里相爱。塞北程潇封地昭城王府内千辛万苦养了一丛梅树,安恬和程潇在这里相互陪伴。梅花院落溶溶月,程潇对安恬的宠爱无微不至,安恬对程潇的回答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 The Silverado Squatters

    The Silverado Squa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紫狱魂殿

    紫狱魂殿

    “在下携白富美女神,自东土天朝穿越而来,欲往异界拯救苍生……所以,一句话,老子是穿越者,牛X不解释!”“若是这天下负了你,那我,便为你覆了这天下!”“呵呵……到头来,欠了她最多的,竟是我自己。”且看自现代穿越而来的林潇,如何在异界混的风生水起;身披七凤战衣,脚踏五爪龙祖,手握九龙战枪,傲视这天下苍生!
  • 撫安東夷記

    撫安東夷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冥魂季

    冥魂季

    我能感应死亡,预知危险,还能接触鬼怪灵魂,赶快双击点赞吧!!!
  • 在夹缝中生存下去

    在夹缝中生存下去

    暗夜下,五个左手手心都有两颗痣的年轻人,被神所选中,成为神的游戏中的一员,他们将被“神眠之地”里的强者所选中,开始一场史无前例的暗夜之战,最终胜利的人将会见到传说中的海皇,成就任何梦想,其中的亲情友情爱情又会如何,这个世界是真实还是虚妄,五个强者将为你解读远古神话时代、科技时代的产生与消亡,最终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是人,还是神?其实,我们都是为了生存下去。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穿越之因缘而爱

    穿越之因缘而爱

    他有傲人的资本俊美的外表冷血的性格她有坚强的性格有腹黑的天性不可一世的张扬当强大的他遇到顽劣的她会摩擦出怎样炫丽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