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6400000002

第2章 倾听诗歌的声音(2)

在读《风吹西海固》的过程中,我更真切地走进了怀凌的内心世界,震撼于他把西海固的“风”写到了极致。不管是肆虐的狂风,还是撩人衣裙的柔风;不管是沙尘暴,还是东西南北风;诗人好像是拽着风线,掌控着风向,把大西北的风统统收进自己的风箱,把它们揉碎,然后呵一口气,又放回自然,在荡气回肠的嘶鸣中,抚慰西海固的伤痛,旋即,把自己又融入到风中。

我身上的水分日见枯竭/是谁留给我满脸沧桑和痛苦的记忆/我在无人的山口等你/我试图更改一个地老天荒的错误

——《无处不在的风》

过着西北风一样惯常的日子/西北风就像我患着哮喘的老爹/忽然有一阵子风停了,我会心神不宁

——《习惯了听风》

我不知道他要更改什么错误——历史的错误,自然的错误,还是诗人自己的错误?读着这样的诗,真的让人有点心神不宁了。

对于王怀凌,我是敬佩的,也是仰慕的,更是亲密的。凡是他的作品,我都会在忙里偷闲中搜集着拜读。从二十多年的交往和欣赏中,人也罢,诗也罢,分明已日渐成熟。从《大地清唱》到《风吹西海固》,一路走来,我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在现实与未来之间,怀凌是在用心写诗。他用一个诗人的良知告诉我们,他还“坚守着内心的纯洁和孤独,坚守着西海固的每一寸光阴”!

我不知道诗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但自认为能够让人读懂、让人接受的诗就是好诗。怀凌诗如其人,一看便知,是好兄弟,也是好诗人!

夜已经很深了,就此打住。在虎年的春节,爬在母亲的炕沿上写完这段文字,也算是对怀凌兄有个交待。看着熟睡的母亲,我想到了怀凌笔下的西海固,想到了六盘山下的顿家川……小时候,这家伙很匪气,也许诗人和匪气是相连的,他的匪气成就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想到此,我笑了。

二○一○年农历正月初三深夜于瓦亭

(此文原发表于《宁夏日报》2010年5月5日第12版文艺副刊,

2012年选入《文学西海固》)

一滴美丽的“风中水珠”

——王怀凌诗歌艺术赏析

王怀凌是一个从西海固大地上走出宁夏走向全国的青年诗人,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宁夏固原市六盘山下的一个小村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海固人,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时一事都在触动着他情感的每一个神经末梢,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和欲望,神性的西海固,对他既是一种拯救,又是一种悲悯神圣的烛照。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已先后出版两部诗集,一部叫《大地清唱》,另一部是《风吹西海固》。从两部诗集的名称上我们不难看出,诗人从西海固一路走来,以风为喉,用诗歌清唱出西海固的声音。

怀凌所有的诗作我都读过,有些甚至读过不下三四遍,尤其喜欢《西海固方志》《大旱的四月》《在西海固大地上穿行》和《习惯了听风》等诗作。在他的诗歌中,既有现实的呐喊,也有生命的纯然表现;既有生活的苦难,也有情感的体验。正如2008年年度“十佳诗人”评委会在王怀凌的颁奖辞中所写道的那样:“王怀凌以其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感悟力,对生命和大地的亲历性充分地表达着他的艺术理解,体现出一个当代诗人精神的复杂性和对事物判断的尺度,从而使他的诗一方面是纵深的,另一方面是开阔的。他以‘丰富的痛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鲜为人知的悲悯与真相,内省与批评。”他的诗,就像西海固大地上一滴美丽的“风中水珠”,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涤荡着我们的灵魂,也牵引着我们的希望。

紧贴着生活,是王怀凌诗歌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他的每一首诗,都能从细小的事物出发,把最本真的生活诗意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秋风抚摸着她身后白花花的儿女/每捡拾起一颗鲜嫩的果实/她都会发出一声细小的呢喃/身体的每一次弯曲与直立/就像完成了一次次对大地的感恩仪式

——《挖洋芋的女人》

一滴水孕育了一棵苗,地就活了/一片土地滋养了我的良心/给我一场雨/土地就可以救活整个春天

——《撂荒的土地》

那么空旷的一天/让人感到时间的凶险/他们说着笑着是一天/不吃不喝也是一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他们静静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墙根是他们最后的依靠

——《他们》

我钦佩那样“弯曲与直立”的“感恩仪式”,也渴望那一滴“滋养良心的水”,更想象着一群在墙根下晒太阳、掀牛阄、说闲话的老人,好像墙根真的成了他们最后的依靠……在他的诗歌中,从内容到题材,几乎涵盖了西海固生活和生存的方方面面,在《无雪的冬天和我的老家》《月光飞翔在故乡的屋顶》《顿家川》《酸曲儿》《城乡结合部的痛》《在深秋》等诗歌中,诗人真实地记录了他所看到的、听到的、亲身感受到的最现实的生活,以及淳朴的西海固风情。这种诚实的写作,就如怀凌其人一样,忠于着自己的心灵,用诗歌抚摸着西海固的每一寸土地,构建出西海固人民用不屈创造的生命奇迹。

正如怀凌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的诗歌之所以贴着地面,是因为我的生活贴着地面。”贴近生活,是诗人诗歌创作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毋庸置疑,只有贴近生活的诗歌,才能走得更高,也才能走得更远。

质朴的语言,是王怀凌诗歌音符最完美的体现。诗人虽然写诗二十多年,但每年只写十七八首,力求使每一首诗都有新的东西,决不用语言和文字来堆砌,也不玩文字技巧,足见他对待诗歌创作的认真和慎重。这一点,我最早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怀凌的《西海固方志》中感知到的。初读《西海固方志》,就给我以极大的心灵震撼:“不,不要说起村庄/村庄的冬天寒冷又漫长/父亲用沉默说话/他说今年的庄稼和往年的庄稼/……大年三十回到乡下/吃一顿叫良心的团圆饭/我再也不嫌弃娘丑/我学会了一门美学/它的名字叫疼痛……”还有他近期创作的《眺望》:“尽管我看不到,但丝毫不影响秋天的来临/不影响闯入黎明的牛铃声和撕裂黑夜的鸡鸣/开城梁以南,有我的老家,十指连心的疼痛/那里已经有了早到的霜降……”诗人用凝练的语言揭示出“始终行走在宿命的枯荣里,有着身不由己的悲哀”。从这些质感的语言中,我们不难看出,怀凌的诗,既有自己的经历作背景,也有西海固风土人情作后盾,因而显得更加厚重和本真。从他的诗句中,丝毫看不出精心斧凿的痕迹,也看不出他在运用语言上的任何冥想苦思,感觉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就像一个个跳跃的、灵动的音符,有节奏、有韵律、有美感。

在一次诗人访谈中,怀凌自己如是说:“2009年初秋创作的《我这样写下秋天》一诗,里面有两句:‘母亲跟着季节走,腰肌劳损和骨质疏松跟着母亲走。’这里面一句怪话也没有,当时写的时候都没想到自己能写出这么美的两句,贴到博客以后,很多诗人都说这几句是咋想出来的,其实这句话不是我想出来的,我只是将母亲扫树叶的细节再现出来。因为我写实了,写到母亲的实质里去了。”

“在一首诗中,生命——意象——语言处于等同构建状态。生命依托于意象,意象形成于语言,而语言抵达生命的本真(苗雨时语)。”质朴的语言,是王怀凌诗歌音符最完美的体现,诗人怀揣着对文字的敬畏,用口语化的语言,在几乎不动声色中,叙述物象,剖析事理,抒发情感,给我们留下一首首带着土腥味的诗歌音符,在质朴的语言中,让我们感受到了“疼痛”的幸福。

深邃的意境,是王怀凌诗歌审美的内在特质。“我在西海固的大地上穿行/为一滴水的复活同灾难赛跑……我知道,西海固原本就是一滴隐蔽在/风中的水珠……”这句诗本身就是诗人借助“一滴水”的意象所创造的一种“痛”的意境。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诗人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创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怀凌深谙诗歌创作中意象和意境的关系,从生活的本真出发,他把西海固大地上最常见的红柳、柠条、老树、风雨、村庄、河流、干旱、沙尘,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等,以具体的意象出现在诗歌中,做到“神与物游”(刘勰语),以隐喻含蓄的手法,开拓诗歌创作的审美空间,创作出一首首令人深思、荡气回肠的现实主义的经典诗作。让我们在感知诗人内心情感的同时,也领略到西海固无处不在的风、失之交臂的雨、干瘦的河流和扬着灰尘的土路,以及与灾难抗争的不屈的灵魂……

我时常从这条大地的肋骨上走过

轻轻地唤着你的乳名,就像唤着我的姐妹或女儿

我的骄傲就建立在你的骄傲之上

我的卑微就建立在你的卑微之上

我的血液里就流淌着你的河流

——《开在秦长城的狼毒花》

诗人的艺术构成在于传统和现代之间,表现为诗意空间的内在融合和虚实相生。在他的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表现出他极具敏感的艺术禀赋,他总是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捕捉富有诗意的点滴事物、瞬间情景,然后融入心灵,加以情感的浇铸和熔化,利用意象创造意境,打破了生活原型的束缚和局限,更好地表达出情感与理性相融合的生命体验。请看,在《昼伏夜出的羊们》一诗中诗人写道:“这是一群被封山禁牧政策约束的羊/从它们凄凉而焦躁的叫声中/我能听出对草场的呼唤/和过往岁月的追忆/这些昼伏夜出的羊们/白天只能在充满膻腥味的圈舍里等待日落/生在西海固,做一只羊也是罪孽的/因为是偷牧/这些温顺的动物,与青草和野花共舞的主角/也有了贼的称谓。”在这首诗中,他把封山禁牧、羊、昼伏夜出、偷牧、贼等多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隐喻出西海固坚硬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另一副侠骨柔肠。而在《被拆迁追赶的人们》一诗中,诗人无法说出的另一种无奈,隐喻得更加令人疼痛和向往——“无论如何/你们要挤上拆迁这列火车/前方有你们似曾相识的风景/很纯粹。你们是人民/日子会慢慢教会你们/用风洗面,用月光洗心……”

好一个“你们是人民”!看似平铺直叙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多少难以言说的情感内涵。难道是人民,就要学会忍耐?就要被拆迁追赶?这就是怀凌的睿智之处,聪明如怀凌,所有这些,构成了他诗歌意象的丰富性和的诗歌创作的多样性。打个比方:如果诗意对于人生是一种精神的维生素,诗人要想把某种维生素提供给读者,他不必提供维生素的纯制剂,而可以用含有维生素的苹果、香蕉、橘子之类的水果代替,因为后者色香味形俱佳,口感好,可能使阅读过程成为一个充满愉悦的体验过程。

纵观王怀凌诗歌创作的过程,无论从内容到题材,从语言到形式,从外延到内涵,都有许多独特的成功之处,在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创作中,他在不断超越自己的同时,用口语化的写作让现代诗歌返璞归真(殊不知,诗最早是以纯粹的口头传播模式存在的,怀凌的口语化创作,正好又回归到了传统)。在他的诗歌中,既有西海固民歌的苍凉和婉约,又有西海固文学的悲悯与雄浑,他的诗不单单直面西海固,而是面向着人类的苦难和幸福,正如女诗人海烟所说的那样:写诗虽然不能给他带来物质上的财富,但足可以拯救我们的灵魂!

我读书,比较喜欢倒着读,先读后记,再看书的内容,最后读序。因为后记多是作者内心最真切的感知表达,序里多是赞美和夸大之词,读了,反倒有碍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在怀凌的诗集《大地清唱》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这一群人,生于乡村,栖息于城市,怀揣乡土的情结在城乡之间游弋,所有的资本,无非是一些与宿命中的家园有关的思想逻辑和哲学,无非是对生命的本源和本命的过程刻骨铭心的体验。我们是飘在城市上空的一只只还没有剪断与母体家园脐带的风筝,拥有大地,拥有天空,拥有风,拥有雨,拥有向往,也拥有失落……”这段话确实让我深思了很久,也回味了好长时间。“我们这一群人”,也许是大众的,也许是诗人的,但我更认为是西海固文学的一个群体,以王怀凌、单永珍、杨建虎等为代表的西海固诗人,在“拥有大地,拥有天空,拥有风,拥有雨,拥有向往,也拥有失落”的西海固大地上,用刻骨铭心的体验,书写着生命的本源和本命的过程。

当然,诗人王怀凌的成长,也离不开这个群体,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群人”,有了西海固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使王怀凌的诗歌能够穿越当今走向未来。他的诗,就是西海固大地上一滴美丽的“风中水珠”,承载着西海固的疼痛和希望,紧贴着地面,在风中透明地飞翔,闪耀着珍珠般的诗歌圣光,照耀着西海固的每一寸光阴。

2011年3月14日

(此文原发表于2011年《原州》第1期,

2012年《葫芦河》第2期)

诗人单永珍素描

同类推荐
  •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谁翻乐府凄凉曲

    谁翻乐府凄凉曲

    本书内容包括1999年后新作、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印象记、对话录、后记、著作目录、大事年表、影集、手迹、小传等内容。
  • 曾巩集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 小说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

    这是一本探索小说艺术规律的专著。本书对取材、立意、语言运用、形像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绘、典型细节选择以及小说创作和阅读中必然碰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剖析。对小说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中西小说的异同等,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 哲人的灵感(下册)

    哲人的灵感(下册)

    当今之人骨子里是有那么一点永远也挤不出去的奴隶的血,在心理和性格中占上风的是一种乐道人善的庸俗气质,是一种公允执中的老好心境,是一种习惯于“服从”的奴性人格,明哲保身和妥协折中成为一种不少人遵行的人生哲学,在领导面前逢迎拍马,遏抑言说冲动,克制真率表达,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人生规训,并且在当今生活中具有主宰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第二世界S

    网游之第二世界S

    在拥有匹敌人类智慧的AI的游戏《新世界》中,任何形式的死亡都会拥有最大的惩罚,但是这依旧无法阻止它风靡全球。但这真的只是个残酷一点的游戏吗?不,当GM发现其不合理之时,这个游戏的一切都已经无法停止。游戏脱离了GM的掌控开始驶向与预定不同的结果,那么在这个游戏最终将走向何方?当拥有智慧的AI意识到他们所处的世界为虚幻之物时,他们又会如何抉择?
  • 甜宠千金,总裁束手就擒

    甜宠千金,总裁束手就擒

    某女心虚的指着眼前放浪不羁的男人“黎瑾,就是全天下男人死光了也轮不到你上本姑娘的床”“那好,本少就先上了你在灭了天下的男人”某少直接扛过哇哇大叫的某姑娘,关门,扑倒。最美的年华遇到最好的你可惜我们都太任性本书男女身心干净小虐欢迎入坑
  • 代嫁:攻心奴后(上卷)
  • 代理城隍的日记

    代理城隍的日记

    当我拿起笔之前脑子里还是一团乱麻,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多到我半夜惊醒都怀疑这是不是另外一个噩梦。我想找个人分担我的恐惧,但是开口却不知道怎么说出来。我不知道我写这个日记是为了什么。期待着有天会有人看到?呵,看到了怎样,不过是一个精神病的癔语。会有人信么?你、会相信么?
  • 绝品男友(完结)

    绝品男友(完结)

    事业成功的沐圣野,是女性追捧的最具魅力钻石王老五,并且成为女性最想嫁的人选之一,但在回忆里却一直放不过自己。在一次学校舞会上,偶然认识了比自己小六岁却善良美好的莫熙乔,但万万没想到,命运的红线早已经将他们牵绊,即使彼此心中都有不能忘记的谁。沐圣野能放下过去重新开始么?谁又会是莫熙乔心中一直追求的真正绝品男友呢?
  • 同福客栈

    同福客栈

    在一个小镇上有这么一家客栈,门口立了一块招牌上面写着。招兵买马,本店已经有老板一名,现欠缺大厨一名,跑堂一名,打杂一名,账簿一名,这么说吧,店里啥都缺,就是不缺钱。凡录用合格者待遇优厚,包吃包住,每月发黄金万两另其他待遇请进店详询!一个面容落魄的男子站在店门前看着这张特别的招聘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心中暗想道,这老板好大的口气,反正东华仙帝那里不着急,我进去看看。他永远不会想到,他这一进去就再也出来不来!我开了一家客栈,招活计的时候收了一堆仙界妖界的家伙,每天管这些东东就费劲了我的脑汁。
  • 王者重生之现实与虚拟

    王者重生之现实与虚拟

    在游戏里一位女孩与奇炎相遇,他们一起打怪,一起练级,成了要好的好朋友,可是奇炎却被人暗杀,在那之前他正处于游戏里,本来应该消失的他,意识却突然变成了电脑中的一条程序。那位女孩知道后,惊讶不已,他们成了现实与虚拟的交界点。奇炎最终的命运会怎么样呢?尽情期待
  • 最强之逆袭吃鸡

    最强之逆袭吃鸡

    张凡凡:“顾宁小妞,早晚你要被我征服”,玩游戏吃鸡,这辈子不可能吃鸡的,只能玩玩游戏来维持生活罢了。看猪脚如何走上逆袭的道路。
  • 折翼天使之2——遗弃天使

    折翼天使之2——遗弃天使

    后!她这个老板真奇怪,  面对其它的漂亮妹妹就一脸温柔和善,  面对她的时候就一脸凶恶,还一天到晚丢一堆工作把她操个半死,  好不容易,他稍稍良心发现,  带她出差去四处游玩放松心情,还免费当她的恒温抱枕,  说什么这是员工的特殊福利,  可是--他怎么可以在她已经习惯了这个「福利」时,  说收回就收回,  还一声不吭地将她遗弃在一旁,连一脸凶恶的骂她……都不屑……---------虽然简介不够吸引人 但内容细腻,绝对值得看
  • 社会是平的:优秀的人从不抱怨

    社会是平的:优秀的人从不抱怨

    这个社会存在着不公平,因为人与人的出身有差别,人与人的资质有高低,人与人的境遇有不同。这个社会又是极其公平的,它给每个人提供了实现自我的机会。即使你出身非名门,即使你天资不聪慧。即使你遭遇难以想象的磨难,你一样可以实现人生的辉煌,但前提是,你不抱怨不埋怨,只靠努力去抗争!本书就是告诉年轻人,现实有美也有丑,有阳光也有阴霾,有幸运也有不幸,面对这些,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接受、去适应、去改变,用我们的努力增强我们的实力,变不公平为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