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3800000038

第38章 走一步,说一声“再见”

八九岁的时候看第一部外国长篇小说。那时候看书自然谈不上选择更谈不上系统,偶尔逮着一本,如获至宝,埋头便看,看完拉倒。记得那是一本日本小说,书名叫《到泉水去的道路》。作者姓甚名谁不知道,也许当年就根本没注意。读小说注意作者的名字,这个好习惯是我自己开始写了小说才有的,目的无非是拿自己跟人家私下里作一番比较。毫无疑问,这部小说我是喜欢的,所以能记得起书名。我还记得小说主人公叫京子,是个活泼开朗颇具现代意识的女孩。京子有个寡居的母亲——一个年轻漂亮渴望爱情的母亲。记得最清楚的细节是母亲教女儿如何梳妆才能突出自己的特点。母亲替京子把额前的头发撩上去,京子的额头便显得光洁阔朗,衬得整张面孔青春勃发。这个细节给我的印象如此深刻,潜意识里大概因为自己也是个爱美的女孩吧?

后来,小学和中学期间,又看了无数的外国小说。记得起来的一本书是《漂来的磨坊》,因为书名颇有点怪异:磨坊应该是建在地面上的一栋房子,怎么可以“漂来”?于是也就记住了它。可见一本书要让人看了以后能够记住,书名也很重要呢。那段时间大人们都在忘我地投身“文化革命”,从图书馆里抄出来的小说便慢慢归拢到我们这些半大孩子手中。无数次地传来传去,书页磨损不堪,封面和开头几页结尾几页总是剩下半片,或者一个纸角破布片似地飘拂着,于是看过的绝大部分小说是“不知其名”,没头没尾。要是偶然得到一本身首两全的书,毫无疑问,那都是大家不喜欢看的。比如《静静的顿河》,四大本,那么长!我的天哪,啰里啰嗦都写了些什么?既没有侦探破案,又没有离奇情节,更没有死去活来的爱情,写那些哥萨克人骑马打仗,有什么好看的?那四本书在我手里只勉强停了两天,就算是被我翻完了。许多年后我进了北大,又一次精读这部世界名著,我被美丽的顿河风情和顿河人的忠诚彪悍以及他们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震慑。这样一部博大精深的作品,少年时代的我居然不屑一顾!想想也觉得好笑。

然而我到底是在一天天长大。尽管不甚理解或者是理解得很肤浅,总还算是看过很多外国小说的。“春雨润物细无声”,这话极有道理。看得多了,自然潜移默化,连个性都变得敏感忧郁,多愁善感,身上的文学细胞也就渐渐多了起来。高中毕业那年,我开始学写小说。处女作居然被上海的一家文学刊物选载。童年和少年时代看过的那些小说,书名不记得了,情节不记得了,人物姓名也不记得了,却记住了那种情趣,那缕心绪,那股气氛。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再塑了一个我,影响了我的审美心理和文学气质。

作品写得多了,小小地有了一点名气,便常常被文学青年们写信询问或者在一些座谈会上被当众提问:“你喜欢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喜欢哪几位外国作家?”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真不好回答。喜欢哪些作品哪些作家呢?似乎并不是一贯制的,随着年龄的变化,生活环境和个人遭遇的变化,心态、心绪的变化,个人的喜爱也常常随着改变。可以这么说,每走完人生的一个历程,总要与一些作家作品分手,向他们告别,说一声“再见”。永远敬慕永远推崇的,不过是托尔斯泰的《复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这么几部。

最早迷上的作家是前苏联人艾特玛托夫,他的一部中篇《查密莉雅》把我彻底打倒了。那是一首优美到极点的草原牧歌,舒缓、活泼、美好,却又带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它通过一个初涉人世的少年之口,赞美生活,感叹生活。

艾特玛托夫有着诗人的气质,他笔下的一切是经过诗化的一切,哪怕极其繁重艰辛的劳动,经他一写,就变得妙不可言,仿佛一场集体游戏。艾特玛托夫的魅力不小,至今翻开我们的一些杂志,但凡写到草原写到牧人的,常常会有他的影子夹杂其中。他的那篇《查密莉雅》,我一连看过几遍,每看一遍都感觉到一种精神的升华,人格的净化,似乎原本卑俗的自己突然之间变得崇高起来,可以超越生活,超越环境,去寻求至善至美。我发疯一样地在各种外国文学期刊上翻寻艾特玛托夫的作品,每翻到一篇便如获至宝。可惜,这种热情随着厚厚两本《艾特玛托夫小说集》的出版而迅速消退。我开始对他感到失望,他过于美化了生活,他的眼睛似乎天生是用来发现美而不是鞭笞丑的,他把社会把人性都简单成了诗。

对他产生这种失望,是不是因为我自己入世更深,逐渐品尝到生活的苦酒,懂得了人性之恶呢?恐怕是这么一回事吧,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喜欢的作品便也总不一样。

大学时候,有一天班上一个同学五体投地的对我讲起格雷厄姆·格林的短篇《永远占有》。这位同学当时是颇有名气的小说作者,但是他说,他真愿意跪在格林的面前,承认他的伟大。同学说这话时的表情出神入化,眼神都变得迷蒙起来,似乎即刻要去为格林殉葬也心甘情愿。我受好奇心驱使,片刻不敢耽搁,找来刊载这个短篇的《外国文艺》。不看犹可,一看之下便倒吸一口凉气,不得不为作家的精巧构思拍案叫绝。小说很短,写的也是一个颇为普通的故事。一位人到中年的先生丢开同居三年的情妇不顾,另外择妻结婚。他受到了情妇不露声色的报复,以至于妻子反觉他不通人情。见鬼见鬼!格林老先生长了一副什么样的脑袋?他居然想得出来这种点子!天哪,相比起来我们写的都是些什么小说?不过是些啰里啰嗦未经剪裁的生活画面和凭空杜撰的苍白玩意儿罢了。人家的那才叫小说,真正的小说!写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那么巧妙又那么合情合理。没有人物描写,没有心理刻画,更没有风景和气氛的渲染,干净利落,平淡自然,甚至那个用尽心机要想“永远占有”的情妇都没有露一露面。格林,你不是作家你是魔鬼!任何人跟你呆上五分钟,你会把人家的五脏六腑看个通透!你实在实在让人害怕呢。

但是,对于格林、毛姆、海明威、辛格、索尔·贝娄这些人的作品,我有的只是钦佩。是的,我钦佩但是我不喜欢,或者说我不着迷。我着迷的大都是女作家,最早是写《简爱》的夏绿蒂·勃朗特,后来是美国人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再后来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

《简爱》用不着我多说,从它问世以来,漫长的岁月里不知道令多少少女少妇们神魂颠倒。书中的罗切斯特成了无数女孩子们心目中男子汉的偶像。至今还常常听到面临择偶关卡的女孩子说:我希望找到一个像罗切斯特那样的人。认真追究起来,为他引起的悲剧不知道该有多少。上哪儿去找罗切斯特?他太完美也太有魅力,当初勃朗特把他塑造出来是个过错。即便我这个结婚多年、孩子都已经好几岁的人,还常常抱怨生活中缺少罗切斯特呢。

算了,不再谈他,谈他会弄得我垂头丧气。还是谈谈欧茨吧。

世界上就有这些奇奇怪怪的女人,她们的心理细腻、敏感,微妙到不可言喻的地步。她们对于人生和男女之情洞察入微,一针见血。她们冷峻、尖刻,甚至怪诞。欧茨大约就是这样的人。我最早读她的小说是短篇《海滨的姑娘》,后来又读长篇《奇境》。我一边读一边在心里为她画像,琢磨她是个什么样的怪人。她所有的作品我都喜欢。深深地沉浸到她的世界中之后,我不知不觉改变了自己的作品,写了《雨巷》,写了《在水边》,写了《去年冬天在郊外》和《那个炎热的夏天》等等。有人称我那段时期的作品为“情绪小说”,这我同意。又有人归纳欧茨的作品为“心理现实主义”,我也同意。如果有人也称我为“心理现实主义”多好!我愿意步欧茨的后尘。

然而欧茨到底渐渐离我远了。如今似乎也不大再有她的小说翻译出来,不知道她是否一共就写了这么多?

轰动一时的拉美“爆炸文学”也在我书桌上爆炸过一阵,终因两下里气质相距过远。没有让我着迷。不过必须承认,《百年孤独》对于中国文坛的影响实在太大太大,大到令很多人不敢正视的地步。是封闭的拉美世界跟中国有某种相似呢,还是书中超越现实的描写符合我们寻求的目标和志趣?连我这个并没有对马尔克斯着迷的人,如今写起小说来常常不自觉地就使用了他老人家的修辞习惯,可见他的渗透力之大。

如果按国家和地域来分,如今我最喜欢法国作家的作品。让·齐奥诺的《人世之歌》、《再生草》,充塞了生命的悸动,简直跟梵高的油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你真想不出一个男性作家对大自然和生命会有如此微妙的感觉。莫里亚克《盘缠在一起的毒蛇》本身就是一条蛇,它会把你紧紧裹缠起来,让你气闷心跳,几近窒息。作家简直是用它的一双手在撕碎灵魂,把所有那些脓疮淤血摊开在你面前,让你感到心灵的惊悸。而玛格丽特·杜拉的《琴声如诉》和《情人》,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读着这些小说会让人心疼欲裂,那样一种绝望的爱情!从开始诞生就已经带上了死亡气息的爱情!杜拉是以什么样的心灵体验来写这些爱情的呀。有一次我在杂志上偶尔见到她的照片,细看之下竟是一个苍老的颇有男人气派的夫人,面部神情异常严肃冷峻,手指间夹了香烟,就这样不动声色打量你。看着看着我竟产生了一丝疑虑:这样的一位夫人如何写出那样缠绵美丽如歌如吟如泣如诉的作品?再一想又不禁哑然失笑:她把灵魂把血肉把精髓都写成了作品,自己如何会不苍老干瘪?若是一位丰满美丽悠闲文雅的太太,写出东西来自然又不同这般了。

唉,恨极了自己不懂法文。若是能把杜拉的所有作品一篇一篇都看下来,那才叫心满意足。

同类推荐
  • 照着做,你就是最能干的人

    照着做,你就是最能干的人

    为了实施“细化”和“循序渐进”,在大致掌握工作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必须对应该做的事情进行具体的步骤划分。在学习“四个技能”之前,先要学习本章的“认准目的”“了解内容”“考虑顺序”这“三个铁则”,而这也正是一切工作整理术的基石。
  • 最让你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智慧背囊16本)

    常言说,笑一笑,十年少。幽默是生活的润滑剂,是快乐人生的五彩拉皮。社会在高速发展,生活的节奏也愈来愈快,现代人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压力与挑战。因此,编者精心汇编了这本《最让你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本书汇集了上百个幽默小故事,以一笑顿悟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在一笑之后回味无穷,得到启发、领悟、受益,更加以一颗快乐的心去面对生活、开创生活。
  • 跟我学减轻压力

    跟我学减轻压力

    从此远离压力的困扰,走出心灵的误区,摆脱沉重的生活,把握生命中所有的幸福和快乐,轻轻松松地登上人生的巅峰!过度的压力是人生一大灾难,它足以摧毁我们生命的堡垒,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减压。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读这本书开始。
  •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25—36计)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25—36计)

    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激烈,关系复杂,优胜劣汰的世界,人人者渴望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人生顺遂。但想要在官场、商场、家庭和社会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进而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一套高超的处世哲学与计谋是根本行不通的。三十六计是依据古代阴阳变化之理,以辩证法思想论述了战争中诸如虚实、劳逸、刚柔、攻防等关系,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 放大你的优点

    放大你的优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你就是一个优点;在人际交往中游泳;好心态是笔宝贵的财富;自信是你不败的优点;一生驾驭一个好习惯等。
热门推荐
  • 电子商务概论

    电子商务概论

    本书共十章,内容有: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与物流、电子支付与网上银行、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应用等。
  • 出人头地的方向

    出人头地的方向

    畅销书《出人头地》的作者方向以自身经历为主线,逼真刻画“狼与狼的交情”令人在笑中品味着人性悲苦。深度曝光黄金投机业的暴富玄机,08年黄金爆仓案千篇报道未掀的谜底被豁然翻开。小说动中有静,情人童言那沉静的真爱像一曲致死犹唱的圣歌。
  • 漠野

    漠野

    他是一个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也是一个网络小说作者,很少出门,出门便被车撞。灵魂穿越到未知世界,还没弄明白自己的身份,便遭遇生死追杀------
  • 溯洸

    溯洸

    已经过去了很久远的时光了,但那份的光景的终结没有留存在少女的记忆中。在死亡街道的尽头,将命运解放。系统指令——解放·鬼街·布莱什维特。为了所爱之人,开启新的童话。
  • 重生好木之徒

    重生好木之徒

    为了提升境界她吞噬千亿生灵之气间接造成了所在位面的毁灭,身死道消。父母亡,亲故欺,唯一的遗产是一盆“树姿近画”却生机衰颓的盆景,却不想这份最后的念想都被恶亲盗走不返,她郁郁而终。再睁眼,她便成了她。于是,点为公文,线做法印,面令四方,凝气为墨,执木入画方寸之间开启了一个又一个诡异离奇的世界。
  • 冷王弃妃

    冷王弃妃

    大婚当夜,等待她的不是床榻缠绵,而是父母双亡的噩耗。而凶手——正是她新婚的夫君。原来耳鬓厮磨不过春梦一场,羞辱、折磨、欺凌……直至最后利剑穿心,他至始至终从未真正看过她一眼。一朝重生,带着复仇的烈焰归来,她是倾国倾城的绝色歌姬,亦是妙手回春的华佗在世。他的权势,他的荣耀,他所有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切,都将燃烧在她毁灭的凤华之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寻尸鬼僵叫

    寻尸鬼僵叫

    欧阳官有一向特异的功能,就是通过接触死者生前的遗物,可以感应到尸体的位置!他以替人寻尸为生,同时又以破解灵异悬案而小有名气!寻尸破灵异悬案对他来说就像吃家常便饭一样,毫无挑战性!可是自从在上海接了一件案子之后,事情变得棘手起来,尸不再是从前的尸,鬼也不再像从前的鬼!仿佛冥冥之中,有张大手在对他的命运进行安排,慢慢的把他拉向地狱!后来,欧阳官震惊的发现,这个世界有种比厉鬼更可怕的生物像人类一样生存在自己身边,此名为“尸种”!而原来所谓的地狱,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 EXO的极品粉红

    EXO的极品粉红

    因联姻的可以相聚,是安排好的幸运还是注定的悲剧?是宠溺,还是背弃。是不分离还是只相忆。那些曾经的过往,那些过往。
  • 丞相大人碗里来:夫人好霸气

    丞相大人碗里来:夫人好霸气

    她,龙清清,天之骄女。意外穿越异世,自己混了个便宜相公。他,天龙国相爷,宠溺妻子到人神共愤!老婆逛街要跟从,老婆暖床要服从,老婆说话要服从,老婆说教要听从。相爷大人很腹黑,情敌一个一个,他要把她的桃花统统掐掉!
  • 好去莫回头

    好去莫回头

    女主林夜娟与男主许白杉的一场校园恋情,虽在最美的年华里许下了诺言,但最终他却给了她一场荒诞,对爱情付出再多也无济于事。回过头时,总有那么一个人不远不近陪着你,曾经的只不过是份执着不是爱。渴望遇见,遇见又怕错过,如你渐远的脚步,急切而稀疏,留一个扑面的笑,吹散在暖风里,颠倒了春秋,绿了整个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