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65300000001

第1章 比·兴与抒情诗(代序)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大量的抒情诗,这是中国诗史中的瑰宝。

欣赏古典的抒情诗可循两种途径:从内容到形式。内容,是诗的思想、感情、意境、寄托……形式,是诗的语言、音韵、格律、结构、表现手法……

古典的诗论中对写诗有过赋、比、兴的说法,把这三者概括为诗歌表现的基本规律,而抒情诗则以比兴为主要特征。

什么叫做比和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些都是从古人诗论里引述的。

比、兴中都特别提到“物”。所谓物,就是客观、具体的事物,因客观、具体的事物引起类比、感受,然后见之于诗,所以比、兴的方法就成了形象性的艺术,这也就是诗所以要用形象思维的缘故。形象性是什么意思呢?形象性就是可感性。通过具体的、生动的,可以令人感受到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形象性。有人说:“凡是押韵的都可以称为诗,不必讲究什么形象性。”这是不对的。例如《百家姓》上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例如《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何尝不押韵?但不是诗。诗之所以为诗,必须通过形象思维创造形象性的艺术,而押韵、韵律、音节是构成诗的因素之一。所以,比、兴强调“物”就很有道理。

写诗的人“感于物而动”,然后运用形象思维发而为诗,于是诗歌中的形象性就成了主要特征。

抒情诗,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我们试研究一下比与兴的艺术表现。

从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考察,自有《诗经》、《楚辞》以来,诗人就多用比。先秦诸子之中,庄子可说是一个善于用比的专家,他的《庄子》一书,就充满了“以彼物比此物”的精辟例证。例如《庄子·大宗师》中写道:“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煦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就是极有启发也很感人的比喻。庄子之意是说,“泉水干涸了,泉里的鱼缺水而苟活于陆地,它们挤在一块,靠吁出的气,靠吐出的口沫而互相延续着生命,看来,挤在一块很亲密,却是艰难挣扎的苟活,比不上游于江湖,虽然各游一方,忘记了彼此的情谊,但却获得了生命与自由,远胜于相煦以湿,相濡以沫的处境。”这种比喻,鲁迅先生在给夫人许广平买的《芥子园画谱》题诗时就曾用过:“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用“以沫相濡”来比喻处于白色恐怖之下,饱受压迫,而与许广平甘苦与共的经历,十分贴切。

比的运用要借于“物”。写《文心雕龙》的刘勰很懂得这个道理,他把比喻看成“因方以借巧,即势以会奇”的艺术方法,运用它,就可以在诗文中表现出具体生动的形象性。

“比”之见于诗,屈原早在《橘颂》中就运用了,他“托物言志”,反映了诗人飞腾的幻想、远大的抱负和热爱国家、疾恶如仇的精神。通过咏橘,更歌颂了“独立不迁”、“深固难徙”、“横而不流”、“秉德无私”的高尚品格。在屈原的《离骚》中常常以香草比贤士,以种植香草比喻培养贤才,以佩戴芳草服食香花比喻志行的高洁。对小人变节则比为香草的芜秽,对品行污秽则比为佩挂野艾。许多自然现象在他的笔下都“拟人化”了,用以寄托情怀。从《离骚》的传统数下来,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是一位用比的能手。翻看《杜工部集》,他以鹰、鹘、马作为题材的诗篇就很不少。特别对马,诗人充满了感情,他写道:“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把马看作平生奋斗的知己。“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即使到了暮年,也仍思报国而望起“老马识途”之用。最突出的是《病马》这首诗: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长吟。

杜甫在这首诗里,感情是多么深沉!他抒写了对病马的怜爱,又运用“以彼物比此物”的手法,表达了对病马同病相怜的感慨,令人如见到一个“漂泊西南天地间”的老诗人的艰难蹭蹬的憔悴形象,出现于字里行间。清代仇兆鳌注释这首诗,说它反映了杜甫的“爱物之心”,其实并不止于爱物,而是借马以自况。诗中的“驯良”、“长吟”显然别有寄托,全诗以四十字抒写了辛劳、遭遇、怨怼、不平、感悟的几层意思,归结到自己叹老嗟卑,风尘仆仆,辗转征途,与老马的结局是没有两样的。

“比”之于诗不可少,是因为文学艺术,要通过形象来反映客观事物,寄托主观思想感情,才会取得艺术感染的效果。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要反映出来,只是说“悲哀就是悲哀”,“快乐就是快乐”是乏味的,所以罗大经在《鹤林玉露》卷七就引了许多借物以比的例子,他写道:

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贺方回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由此可见历代诗人对以比用于诗的重视。南宋以后,有一本《乐府补题》的词集,更是“因物喻志”,其中收有南宋遗老们用龙涎香、白莲、莼、蟹、蝉五个题目来抒发故国哀思的作品,更具有《离骚》的余绪和沉痛的寄托。

上面把比的艺术表现约略谈过了,现在试谈兴。

“兴”,则是借物引起感受,于是发而为诗。陆机在《文赋》中说道: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这是说诗文之作,常常来自感物。时序的变化,万物的纷陈,都能令人兴起感咏。所以钟嵘在《诗品序》中说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还进一步阐明: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钟嵘把兴与诗的关系说得可谓淋漓尽致了,从《离骚》、《楚辞》以迄唐代的边塞诗、送别诗都可证明“物之感人,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因素。我们读《西厢记》,不是接触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样的警句吗?

抒情诗中运用兴的艺术手法,常常借节候而起,试举司空图写的《漫题》以证:

乱后他乡节,烧残故国春。

自怜垂白首,犹伴踏青人。

这是司空图在一番离乱之后,迎着明媚的春天而强作春游,可是身在他乡,白发霜鬓,想到家园饱经战乱后的残破,自己却在垂老之年尚无归宿的情景下,强颜欢笑陪着别人去踏青,纵然是大好时光,也徒增怵目伤心的情绪而已。

于是,“春风春鸟”引起诗人兴感,抒发了遭遇之悲。

我们再看看刘禹锡的《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这是描写秋风起了,北雁惊寒,在碧蓝的晴空中开始有雁群飞翔远去。客中游子,看到雁能结伴,不禁想到自己的孤零,泛起一种失群的伤感。加上朝露还零的时候,又看到庭前的树叶也在秋风中渐渐摇落了,风声飒飒,只有作客的人最敏感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寒意,真是凄清寂寞,倍觉思乡。

于是,秋风引起诗人“离群托诗以怨”,抒发了孤客怀乡之情。司空图、刘禹锡都由于节候的“感荡心灵”而写出了具有形象的抒情诗,也证明了兴的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抒情诗不仅借节候以起兴,也借景以寄托。自然风景是客观的存在,诗人登山临水,常常抒写情怀,因此在古典诗歌中有大量的写景诗。自然景物于诗人的艺术创作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我们读起来也会渗有主观感受的不同,但许多写景诗却并非纯粹写景,多是诗人“别有怀抱”的寄托。我们试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表面看来,李白在写敬亭山的风景,可是“高飞”、“独去”,都与诗人的际遇有关,当他飘然离开了长安之后,就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与学仙、饮酒联系在一起,反映了李白一种不得志于世的情怀。辛弃疾写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和李白同一感慨的。

我们再读刘禹锡的《金陵怀古·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写石头城,除了寂寞的江潮、孤冷的月色、凄清的环境、山绕的古城之外,还潜流着诗人对这个六朝金粉繁华之地,勾起“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哀愁,也就是吊古伤今的感慨。但是诗人通过具体而又含蓄的抒写,留下了令人吟味的余地,从而引起共鸣。

通过上面引证,我们可以看到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是诗人主观感觉上描绘出来的主客观的统一体,客观景物随时随地可以触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中可以赋予客观景物以不同的色彩,但环境与色彩又互为渗透。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自然景物之入诗,对陪衬情感,加强思想感情的具体性与感染力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由于“感于物而动”,通过客观事物把它表现出来就不是抽象的了,由情到景,是由抽象概念过渡到具体形象,就符合了王夫之说的“以写景之心言情”

的艺术特点,也就是“兴”的艺术特征。“兴”须“即景会心”,要善于穷物之理,传物之神。古来有名的诗篇,多把写景作为思想情感构成形象化的手段,是有道理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是穷物之理,传物之神的好诗吗?

兴与抒情不可分,但是抒情诗中比与兴的方法却又常常互相渗用,有些诗既有比,也有兴。作为诗的艺术,凡是好诗大抵都具有感情集中、凝练的特色,杜甫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都是例证。而在形式的表现上,诗的语言要精练,节奏感要强烈。作为散文,《汉书·地理志》写道:“黄河之水,其源远而高,其流大而疾……”作为诗,李白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为考证,《本草纲目》记杜鹃写道:“杜鹃出蜀中……春夜即鸣,夜啼达旦,至夏尤甚,其声哀切。”作为诗,王维描绘蜀地山野的景色时写道:“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这样在表现的形式上诗与散文就截然两样,其中包括了语言和节奏感的因素。

诗以比、兴来反映事物,抒写形象,很重具体和意境。“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是具体的抒写,是散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是诗,也是以工丽之笔具体而微地写出了春光满眼、意境怡人的图画。

就是“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也反映出很高的意境。

不论用比、用兴,诗歌艺术与文学的其他形式一样,都离不开虚构与想象。诗是感情的表现,但要借助于“物”,因此需要通过想象把物写出来。没有想象力不能成为诗人,凭借想象,诗歌发展史上才留下了屈原的《天问》、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以及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想象来自现实,由诗人艺术加工而创造,但诗人必须对现实作选择,撷取以成抒情的诗篇。例如杜甫在《蜀相》中看到武侯祠许多景物,但他只选取了碧草、黄鹂来描写,如果只是说“阶前有春天的青草,树叶里有黄鹂不断啼叫”,仍不能称为诗,诗人通过想象,写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才烘托了武侯祠的空虚寂寞,也为诸葛亮看不到碧草,听不到黄鹂的声音而伤感起来,用想象把碧草徒自春色,黄鹂空传好音来抒发吊古伤今的情感才成为好诗。可见,真正的诗,必有感情,要把感情传达给读者,用比、兴也用想象力,正如白居易为了把琵琶的音响传给读者,就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琵琶的弹奏一样,终于取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枉抛心力作诗人”,要作诗人,必须抛心力,比与兴的运用,想象力的构成,都是抛心力,所以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体验其中甘苦是够深切的了。

同类推荐
  • 老人仓

    老人仓

    《老人仓》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的主人公、退居人大主任的原西峰县委书记郑江东是一个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干部。当年他雄心勃勃、以雷神爷的脾气和铁一般的党性原则在全地区县委书记中闻名。为了解决西峰县的旱情和一百多里外的海滨城市的供水问题,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在西部山区修建了老人仓水库。他也做过错事、冤枉过一些好人。也受过“左”的影响,在“文革”中也吃过苦头、遭受过挫折,渐渐地,他的党性原则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尤其是从县委书记退居人大主任以后,他觉得自己老了,该以真正老人的标准重新判断世界上的一切。
  • 最后一个匈奴(上)

    最后一个匈奴(上)

    这是一部高原的史诗,陕北这块曾经让匈奴民族留下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在二十世纪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主人公一家三代人,背负着历史的重负繁衍生息,艰难生存。他们见证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坎坷命运,也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此保存并形成燎原之势的历史。
  • 我与贫困生

    我与贫困生

    书中共写了五十九个贫困生,和被资助的贫困生及各家长、同事的来往书信二百三十三封文件。张世贤是个正厅级退休官员,他有优厚的待遇,有不错的居室,有贤惠的妻子,有自强自立的子女,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而他却恰恰相反,白天,骑上一辆“侯宝林的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挎上一个大提包,里面装上自己写的书、正在读的书、笔记本、一把笔、还有瓜籽、干馍片和药瓶……
  • 埋葬大师

    埋葬大师

    本书包括“舌头的功能”、“说嘴容易”、“文人风骨”、“吃的精神”、“街上流行人来疯”、“文人与粥”等文章。
  • 枯杨生花

    枯杨生花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文学的熏陶可使青少年加深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认识。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性情和高扬人文精神的理念。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交汇之处,可以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始。
热门推荐
  • 微信道友圈

    微信道友圈

    出租车司机王崇阳无意中加了一个微信群。群里全是修真者,从此他的人生彻底改变。
  • 神魔志怪录之十三仙传

    神魔志怪录之十三仙传

    十三仙者,罗天神丐、躬背老叟、孤山游侠及其各自的弟子所组成的团体。斩妖伏魔,惩恶抑邪,利益尘世,造下无量功德,最后得道成仙。
  • 穿越者的日常生活

    穿越者的日常生活

    时间给了我梦想,却杀死了我的心。光明给予我希望,却无法驱散黑暗。只有灵魂给了我最后的容身之处。
  • 召唤无罪

    召唤无罪

    身患绝症的李林,想要获得永生和邪神契约。穿越异界寻找神器,没有半点武艺怎么办?没关系,多召唤点魔物作战就好了。战无不胜的萝莉女武神,善解人意的蝴蝶萝莉,迷惑人心的狐狸萝莉,嗜血拥有人格分裂的丧尸萝莉。等等,怎么都是萝莉?主人公不是萝莉控,她们都是可以长大的。封面随便找的
  • EXO的XOXO

    EXO的XOXO

    中国少年团体TFBOYS成员易烊千玺的妹妹在遇到宇宙天团EXO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作者炒饭偏行星饭,不喜勿喷)
  • 上岸记

    上岸记

    两个逃离组织的杀手,一个早年流落的王朝公主,他们将对一个王朝产生影响。牵涉到三个国家间的战与和;一个隐世的武道家族;一个强大的杀手组织;一段两个人浮浮沉沉的故事。故事里的地名、国名都是虚的仅具象征意义。这是一个慢热的故事。
  • 庐隐作品集(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北方的天气真冷,现在虽是初春的时序,然而寒风吹到脸上,仍是尖利如割,十二点多钟,火车蜿蜒的进了前门的站台,我们从长方式的甬道里出来,看见马路两旁还有许多积雪,虽然已被黄黑色的尘土点污了,而在淡阳的光浑下,几自闪烁着白光。屋脊上的残雪薄冰,已经被日光晒化了,一滴一滴的往下淌水。背阴的墙角下,偶尔还挂着几条冰箸,西北风抖峭的吹着。我们雇了一辆马车坐上,把车窗闭得紧紧的,立刻觉得暖过气来。马展开它的铁蹄,向前途驰去,但是土道上满是泥泞,所以车轮很迟慢的转动着。街上的一切很逼真的打入我们的眼帘
  • 正道春秋

    正道春秋

    姜纠,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因为一次地震。他救了很多学生,可是他自己,却被废墟掩埋。他重生到春秋时期,成为了齐国的公子,名字也叫姜纠。那是最好的时代,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成语,形成于那个时期。并且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华夏文明,也迅速形成。但那也是最坏的时代,每年都有一场战争,残害着普通人的性命。整个华夏,被分割成一百多个诸侯国,彼此间互相杀伐。且看姜纠如何在这样的乱世中,重新创建一场新的文明。故事,会有,美女,会有,热血,也会有……
  • EXO金钟大我爱你无悔

    EXO金钟大我爱你无悔

    “钟大啊,此生,我爱过你,我也知足了,我走了,不要想我,和她好好过日子,照顾好伯贤,瑾玉妍真的爱你,希望你们今后能过好日子,还有,请原谅我。”“对不起,伯贤,我没有告诉你,希望你不要想我太久,早点找个好姑娘吧,谢谢你,对不起,我爱你。”“瑾玉妍,照顾好金钟大,别让他受累,一定要让他幸福。”
  • 文娱全能巨星

    文娱全能巨星

    重生异界,他从网络主播出道,称王称霸!提笔论道,成就巅峰!电影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无论年龄、无论性别、无论国度,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人类文明的指引着!!!”“他是文娱届的帝王!!!”........................................................新书需要呵护,求推荐收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