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57200000022

第22章 师说①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③!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入也远矣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⑤,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⑥,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⑦!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⑧,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⑨,小学而大遗⑩,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子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注释〕①本文针对社会上耻于从师的风气,阐明老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以何人为师的道理。提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著名论断。柳宗元说:“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可见韩愈作此文是和他抗颜为师的行动结合在一起的。②学者:求学的人。传道:传授道理。道指儒家的哲学、政治、伦理等思想观点。受业:传授学业知识。受,同“授”。解惑:解释疑难问题。③庸知其:哪管他。庸,难道,哪。④出人也远矣:即远远地高出一般人。⑤众人:一般人。⑥下圣人:低于圣人。⑦于其身:对待自己。惑矣:真糊涂啊。惑,迷惑,这里是糊涂的意思。⑧句读(dòu豆):断句。⑨或不(fǒu否)焉:指不从师学习。不,通“否”。⑩小学而大遗;小问题还向老师请教,大问题反而遗漏了。巫:以招神弄鬼为人祈祷的人。百工:各类工匠。士大夫之族:读书做官的人们。族,辈,类。年相若:指年岁差不多。位卑则足羞:意谓向地位低下的人学习便觉得很可耻。官盛则近谀:意谓向官位很高的人学习便觉得近于讨好。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极端鄙视。齿,排列,并列。古人以年齿、爵位相次列均称为齿。常师:固定的老师。郯(tán谈)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一带)国君,己姓,子为爵名,名字无考。传为古帝少氏之后。他到鲁国谈到少时代以鸟名官的掌故,孔子也曾向他请教过这方面的知识。苌(cháng长)弘:周敬王时的大夫,孔子到周,向他请教过音乐。师襄:鲁国太师(乐官),孔子曾向他学琴。老聃:李耳,孔子曾向他问周礼。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语出《论语·述而》。原文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术业有专攻:在学术、技艺方面有专长。专攻,专修,专长。李蟠:人名,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进士。六艺经传: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拘束。时俗指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讲授专业知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问题却不向老师学习,那他的问题,便始终不能解决。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出生比我晚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的话,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是当我先出生还是晚出生呢!因此不论地位高低,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在谁那里,谁就是我的老师。

唉!求师的道理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是很难的。古代的圣人,他们远远地高出一般人,尚且向老师学习。现在一般的人,他们远远低于圣人,却把向老师学习当做可耻的事。因此圣人更加圣明,蠢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圣明,蠢人之所以愚昧,大概都是出自这个原因吧!爱护儿子,挑选老师来教育他,对于自己,却把向老师求教当做可耻的事,真是糊涂啊!那小孩子的老师,是教他们学习书上的知识,和教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讲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不懂得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问题愿意向人请教,大问题却遗弃不问,我看不出他究竟聪明在什么地方。巫医、乐师、各类工匠,不把互相学习当做可耻的事,读书做官的人们,一说到老师、学生这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别人。问他们笑什么,便回答说:“某人和某人年纪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不相上下。”向地位低的人学习,就觉得羞耻,向地位高的人学习又感到近于讨好。唉!求师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各类工匠,君子是不屑与他们同列的,现在君子们的才智却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可奇怪的现象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过。郯子这类人,他们的才智都赶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那中间就一定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就强,懂得道理的时间有先有后,在学术、技艺方面各有专长,不过如此罢了。李家孩子名叫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传全都学习,不受社会风气的约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的从师之道,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同类推荐
  • 四库全书精华:经部(第一卷)

    四库全书精华:经部(第一卷)

    被称为“汗牛充栋,文化渊薮”的《四库全书》的编纂工程浩大,机构庞杂,人员众多,除以刘统勋、于敏中等30人为正副总裁外,下设总纂外、总阅处和总校官等,据“《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清单”所载,有362人在与了编纂工作,而其中又以总纂官纪昀、陆锡熊、戴震为最有力。《全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百科全书,文化长城。
  • 九云记

    九云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极具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热门推荐
  • 魔兽嘉年华

    魔兽嘉年华

    人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现实仿佛总是那么的残酷。希舞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哪里出错了,也许是他自己,也许是这个时代……在接受现实与逃避现实的选择中,他选择了后者。二次元的宅系生活成了他的生活中主调“现实什么的,干脆无视掉算了……”他一并不再想再去追求些什么了,只想就这样浑浑噩噩的生活下去,然后等到哪一天厌烦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可希舞没想到的是,这种颓废的生活却因为他的梦改变了……
  • 九霄斩灵

    九霄斩灵

    从没有什么长生之事,混沌中诞生了这片天地,衰落就已经成为了必然,非人力所能及,自混沌始,亦会归于混沌。
  • 全能记忆

    全能记忆

    一个平凡的异世少年,得到了一个可以窃取先人记忆的玉佩,然后——“老子要中单!!!”“老夫要开启装逼模式了。”“额理论上我是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自从吸收了她的记忆,我就感觉自己变娘炮了,这可如何是好。”平凡少年朝着人格分裂的道路越走越远……
  • 总裁的私有情人

    总裁的私有情人

    "如果不想让我毁了他,你就必须满足我。"十年前的恩怨,让她沦为眼前这个高冷霸道男人的禁宠,从此惩罚,算计,欺辱,伤害接踵而来,可当真相大白,她冷漠转身时,他却再不肯放手……
  • 拾忆青春

    拾忆青春

    青春就像一树繁花,鲜艳芬芳,每一朵花代表一个人青春。每一片花瓣上都记载了有一段故事,一段关于青春的故事。拾一片花瓣,忆一段青春。在宋茵蕊的生命里,他无可替代,他就是他的全世界,可是…….
  • 庇世

    庇世

    我不是主角。(一本不种马、无特定主角光环的次品。蛮横在于作者无大纲,更新字数不定,有断更潜在威胁。感兴趣不妨留下试读,对杂乱无爱可以绕道了。)
  • 足道养生

    足道养生

    本书的特点是将中医传统经络系统与反射区理论相融合。作者详细介绍宁足道养生疗病的传统穴位、传统功法、手法、方剂以及足部反射区,内容比单纯反射区足疗更丰富翔实。第五章介绍了足道保健的手法,可供健康者选择使用。全书共有300余幅插图,易于读者掌握与操作。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无量想像

    无量想像

    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受节制的想象,汪洋恣肆的想象,出神入化的想象,让想象自由释放,让想象不羁狂奔,让想象野蛮生长,让我们一起纵情想象吧!
  • 凤倾华之王妃是个有钱人

    凤倾华之王妃是个有钱人

    她是左相府的庶出二小姐,无才无德无貌。出生时因着久旱的天忽将甘霖,恰逢太后到左相府做客,便将她赐婚与当时由太后抱着,仅有两岁的皇帝第四子尘王。十六年后,尘王与她大姐,大凌过第一人美女互看对了眼,便退了婚。八年前她八岁,穿越而来的她对什么都看得淡淡,既不入眼也不入心,这场退婚于她不过是丢了个长期饭票而已。他是大凌国唯一的异姓王爷修王,大凌的首富。皇帝为补偿她,便再次给她赐了婚,此番对象是大凌的首富,比起一个亲王,首富于她来说可是要好得多。白来的银钱谁不喜欢不是?她淡然,过着平淡的日子,过往的日子里除了赚钱别无其他,想着既然到了适婚的年纪,找个有钱有权有身份有相貌的人嫁了也不错。可是,神秘“天琼”的出现,打破了她原本所有的平静……她能顺利嫁了首富吗?从大凌到东楚,从东楚到遖阳,再从遖阳到独立为政的繁荣富饶之地___丰城,他们之间又经历了什么?修王,是否又只是一个简单的异姓王爷而已?……[小片段]——丫环道:“小姐,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刺绣!”待看清她绣的是一堆金元宝时,眼角狠狠抽了两下道:“小姐,你太庸俗了。”——“庸俗?没钱你能有饭吃么?没钱你能有衣穿么?在我看来,没钱啥事也做不成,所以我就是喜欢钱,恨不得整日抱着一堆金银过日子。若是有一天一觉醒来入眼处都是金子,啧啧,那日子,想想心里都美滋滋的。”说完面上憨笑目光笔直,似是在幻想着那场景。……——“小姐,你不要太伤心,陛下又给你指了一门亲事,对象是修王。”——“什么?你是说那个五年前因为大凌国水灾旱灾不断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之时捐了一笔巨款救大凌国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最后被皇帝封为大凌国唯一一个异姓王爷,大凌国最大、分所最多的酒楼拂篱楼的老板,大凌国第一首富的修王阜修?”……——“小姐,你不是也很有钱么?”——“这你就不懂了吧,自己的是自己的,怎么能比得上别人的也是自己的来得高兴?”……——“小姐,据说他是个病秧子,你嫁过去估计没多久就会变寡妇。”——“病秧子好啊,等他一命呜呼了他的财产岂不全归我了,到时候我可就是大凌国最有钱的人了,想想那数钱数到手软的日子,皇帝太厚道了,冲着这个,我决定现在就去给他画一幅送子观音,赶明儿母亲进宫的时候,顺道给他捎过去,哈哈……生活太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