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27500000004

第4章 阅读·思索·写作(3)

老子写婴孩,就是希望人能回归到那种自然纯净、天真无为的婴孩之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人的长大老去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要被习惯性思维所左右;不要被功利物欲所损害;不要被尘世俗流所污染,始终保持心的柔软和最真最纯的性情,正如《淮南王书》中杨朱说的那样:“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林清玄说:“柔软心使欲念的火气温和,甚至消散,当欲念之火消散了,就是菩提。”所以,没有私心杂念,没有胡思乱想,没有牵绊负荷,没有焦虑浮躁,不被遮蔽、损伤、物化、硬化的柔软之心,才能做到明心见性,破迷成悟,从而悟道,得道。

孔子说得好:“朝闻道,夕死可矣!”

思想的碎片

我阅读的《沉思录》,是梁实秋翻译的版本。

也许是我喜欢沉思默想的缘故,我一见到《沉思录》这个书名就情有独钟,慢慢打开读起来的时候,便油然而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玛克斯·奥勒留在这部书中写了什么?我认为他只写了一样东西——理性。理性地审察自己、理性地对待他人、理性地与自然宇宙相处。据粗略计算,书中提到理性一词的地方不少于180处。理性是什么呢?柏拉图把理性视为心灵三个组成部分(另两个是意志和情感)之一。从理性上,人是崇真、爱真、求真的。玛克斯·奥勒留正是从理性出发,为我们寻找到了不少的真知灼见。譬如,“当你的环境好像是强迫你烦恼不安的时候,赶快敛神反省,切勿不必要地停留在那不和谐的状态之中。不断地返回到内省和谐的安静,你便可得到更大的控制力量”、“没有一个人能妨碍你使你不能按照你的本性去生活,没有一件违反宇宙自然之道的事情会落在你的头上”、“要本身正直,不要被迫正直”、“与其说人生像跳舞,不如说人生像摔跤,因为它需要我们立定脚跟,准备迎接不可预见的每一攻击”、“力求自己免过,是可能的,欲令别人免过,是不可能的,薄责己而厚责于人,糊涂之至”、“人心中本有一种力量,使他永久过最高贵的生活,对于无关紧要的事宜淡然处之”……接着,玛克斯·奥勒留又把理性作为丝线,把这些相互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没有直接联系,没有前后连贯的心灵点滴、灵感火花、人生感悟等等,一一串联起来,像一串耀眼的珍珠,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梁实秋在这本书的《译序》中写道:“这位1800年前的旷代奇人于无意中给我们留下了这一部《沉思录》,我们借此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内心,从而对于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领悟,这部书不能不说是人间至宝之一。”梁实秋说得很对,玛克斯·奥勒留的这部书是在无意之中为后人留下的。因为这部书玛克斯·奥勒留只是用来警示自己,告诫自己,鞭策自己的。正如梁文道所说:“玛克斯·奥勒留并不是为出版而写的,他是写给自己读的——不断研读,修身养性。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本修行集,他的写作本身就是修行,之后的不断研读也是。”我对此深有同感,因为我的作品首先是写给自己的,我是自己作品的忠实读者。通过阅读自己的作品,我不断地得到安慰、检讨、反省、勉励、丰富、提升和完善。我也相信,能说服自己的,才能说服读者;能感动自己的,才能感动读者;能使自己受教益的,才能使读者受教益,惟有这样的作品,才称得上是好作品,也才可以流芳百世,流传千古。所以,玛克斯·奥勒留的这部《沉思录》,最终成为了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他本人也因此成为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帝王哲学家”。

克林顿在接受记者“除了《圣经》,哪本书对其影响最大”的提问时,回答说:“玛克斯·奥勒留的《沉思录》。”而玛克斯·奥勒留这部几乎是字字珠玑、句句格言,可以警醒、可以益智、可以启悟的《沉思录》,对我的影响,则仅次于老子的《道德经》。

文学是文化的传承

一位美国女作家去拜访年老的托尔斯泰,问他为什么不写作了,托尔斯泰回答说:“这是无聊的事。书太多了,如今无论写出什么书来也影响不了世界。即使基督再现,把《福音书》拿去付印,太太们也只是拼命想得到他的签名,别无其他。我们不应该再写书,而应该行动。”

我不太认同托尔斯泰的这段话。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我非常理解托尔斯泰的心情和行动,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不满,自己的慈悲心愿和追求平等的抗争,却又敌不过这两种制度的势力,最终被迫在82岁高龄时的1910年10月28日凌晨离家出走,十天后的1910年11月7日早晨6时左右,病死在那个名叫阿斯塔波沃的小车站上。其次,我有两个简明的理由,一是作家写书的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行动。鲁迅当年正是感到“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在精神上”,决然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放下手术刀,拿起笔杆子,发出“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呐喊,以此唤醒国民沉睡的灵魂。二是作家不写书,就如农民不种田。俗话说,农民不种田,城里断炊烟,没有作家的创作,大众就缺失重要的精神食粮,这样养育出来的国民肯定“营养不良”,甚至会是“畸形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学是文化的传承,作家是这种传承接力跑的运动员。作家放弃写作,无疑是在文化传承的接力赛中“主动弃权”,文化的传承就无法延续下去。这就意味着,这样的民族便会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慢慢被淘汰,被淹没。当然,不是说一个民族有人写书了,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还要看写书的人为什么写书,写的是什么书?周国平说:“写作者要迅速获得社会上的成功,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向大众献媚,通过迎合和左右公众趣味而成为大众偶像,二是向权威献媚,以非文学的手段赢得某个文学法庭的青睐。”这就等同于妓女向嫖客卖笑谄媚、哈巴狗向主人摇尾巴示好、农奴向地主点头哈腰,这样的写作者,实在与作家的身份有着本质的差别,写出的书再多,也不可能是好书,所以,其结果与“主动弃权”的情形还是一样的。作家的傲骨是人格的支撑,是民族的脊梁。正如林清玄也说:“因为我深信,一个作家在写字时,他画下的每一道线都有他人格的介入。”只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权势不能侵”的作家,才能创作出真正好的、优秀的作品。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未来的书籍,这是上天赋予作家的神圣使命,也是作家之所以伟大,文学之所以崇高的因由所在。

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

上班的时候,一位上级机关的同事打来电话,说完工作之事,我们便聊到了文学。她告诉我,偶尔能从报纸或杂志上读到我的文章,很羡慕。我鼓励她,只要努力,她也能写。她说,自己大学毕业就参加工作,不到三年便结婚生子。天天上班都与“八股文”打交道,下班后,又要围着孩子和家庭团团转,人的灵性几乎磨损完了,哪里还能写文章?所以,现在都不敢对人说,自己是学中文的。

这位同事和许多人一样,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学中文的,就理所当然能写文章,当作家。其实,真正学中文毕业的作家少之又少,反而,绝大多数作家都不是所谓的科班出身。这是因为,真正的好文章,都是从人丰富的阅历中来。古人说的“欲知世事须尝胆,阅尽人情好著书”、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陆游的“文章天成,妙手可得”、曹雪芹在《红楼梦》写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等,无不说明,长期积累丰厚的知识和人生体验,对于写文章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厚积了,才能薄发,写起文章来,也才能达到俗话说的“兴来常对酒,意到即成书”、黄庭坚称赞苏轼的“嬉怒笑骂,皆成文章”、杜甫盛赞李白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说的“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这样的创作状态和境界,写出如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中,借那位化妆师的话所说的一流文章(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让作者自己和读者都能展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亮丽。

想起有一次,我出差到广州番禺,一位爱好文学的女孩问我,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散文需要多长时间?我告诉她要几十年。试想,没有长期深厚的积淀,哪来深刻的体悟?又怎能写出自己独到的文章呢?听我解释后,她才明白了话中的含意。

末了,她还让我谈谈对时下青春写手的看法。那些所谓的青春派写手,有的东拼西凑、左粘右贴,有的无病呻吟,有的抄袭剽窃,轻易就能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对此,我实在不敢恭维甚至反感。这些人充其量,只能算是用时间和汗水搬弄文字游戏,而谈不上真正的文学创作。这样弄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有多少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就很难读到海明威所说的那种“真实的句子”,只能是一些劣文甚至是伪文,给读者的纯属是精神垃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丰足的营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象牙塔里走不出真正的文豪。

文章自有命

“文章自有命”,这是一句我很久以前就耳熟能详,并且一直铭记的话。

是的,就像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决定自己的寿命一样,任何一部作品的生命力,作家自己都是无法掌控的。荷马写《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时,不可能想到这两部史诗能成为希腊民族至高无上的文学杰作而流传至今;曹雪芹写《红楼梦》时,也不会想到这部小说能成为名著而对后世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海明威写《老人与海》时,也肯定不曾想到能因此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个人寿命的长短,取决于身体的健康状况,而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决定的因素则是作品的质量。可以这样说,作品的质量就是作品的生命力。如上述所列举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红楼梦》、《老人与海》,正是质量取胜,才使其成为了经典的文学名著。

周国平说:“我相信,凡真正的诗人、小说家、文学写作者都是作品至上主义者,他的野心仅到作品止,最大的野心便是要写出好作品。这就是我所说的纯粹的写作立场。当然,除了这个最大的野心之外,他也许还会有一些较小的非文学性质的野心,例如想获得社会上的成功。有时候,这两种野心彼此混杂,难以分清,因为写出的究竟是否好作品,似乎不能单凭自己满意,往往还需要某种来自社会的承认。然而,自己满意始终是第一位的,如果把社会承认置于自己满意之上,社会野心超过甚至扼杀了文学野心,一个写作者就会蜕变成一个世俗角色。”所以,一个作家要写出高质量的好作品,就必须“眼睛向内”,专注于作品本身,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倾注自己的爱、智慧、心血和汗水。也惟有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超越时空,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融入个人的情感,产生内心的共鸣,获得“与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的精神价值。一个人如果“眼睛向外”,揣摩着市场的走势而写作,掂量着排行榜而创作,眼盯着畅销书而为文,他对自己所写的东西,就不可能有全身心的,甚至呕心沥血的投入和付出,当然也就不可能写出真正好的力作。写出的东西再多,都肯定避免不了稻草火的命运。这种人,与其说是从事文学创作,倒不如说是投机取巧,经商营销。而任何试图凭借写作发财,以作品捞取功名利禄的意念和想法,都是对读者的忽悠,对文学的亵渎。

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中说:“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那什么是永恒的呢?人类是永恒的。所以,只有关注人类生命本质、人生意义、心灵思想、精神灵魂的好作品,也才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力。因为,这些是人类古往今来、世世代代的共同话题。

小径通幽

我翻开林清玄的《心的菩提》,有小径通幽的感觉。

《心的菩提》和《情的菩提》,是林清玄从自己的十册菩提系列散文中,选文140篇编成的两册精选集。因为是精选,所以就更值得静静地欣赏,细细地品读。

走进书中,就仿佛漫步于郊野公园的路径上,悠然自得,满心欢喜。那连绵的山丘,清澈的小溪,如镜的湖水,成荫的树木,悦耳的鸟语,扑鼻的花香,绿茵的小草,和煦的阳光,徐徐的轻风,清新的空气等等,无不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转悠间,依稀听到声声清脆悦耳的晨钟暮鼓,来到一座清幽的寺院,开始禅修的功课。

读着读着,渐渐就感受到,林清玄在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慈悲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要轻轻地走路、用心地过活;我们要温和地呼吸、柔软地关怀;我们要深刻地思想、广大地慈悲;我们要爱惜一株青草、践地唯恐地痛!这些,都是修行的深意呀!

同类推荐
  • 中国寓言

    中国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集说理、劝诫、嘲讽、讽刺、诙谐于一体,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梦圆江河

    梦圆江河

    本书为作者黄河、长江等众多水域的游记散文。分别包括:峡江情、难舍三峡一江水、路、“海”之恋等等。
  • 邹韬奋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邹韬奋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落跑丫头与恶魔校草的专属合约

    落跑丫头与恶魔校草的专属合约

    某女为社会“除暴安良”抓住了一名小偷,还在他手臂上留下一个“爱”的记号。某男看着手臂上正往外冒的血滴,仰天咆哮“蠢女人,我是不会放过你的。”摇身一变,小偷变成学校的校草,还成为某女的同桌,并逼某女签下“卖身契”。“蠢女人,给我来盒草莓味的哈根”“蠢女人,这周的作业有点多,就交给你了。”后来,“夏小晨,你是猪吗,这么简单的题你都答不出,看我先做一遍。”“夏小晨,你不是很能跑吗,怎么这会儿走不动了?上来,我背你!”某女麻溜地爬上已经蹲下的背。
  • 腹黑萌宝挑爹爹

    腹黑萌宝挑爹爹

    谁敢再轻视她,打得连你娘都不认得!喂,这位大大,儿子跟老婆可没有这么容易认回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错位的人生

    错位的人生

    前一段时间,看过顾漫的何以笙箫默这部电视剧,里边的赵默笙、何以琛分别七年,还能在一起深受感动,特别是女主角赵默笙的执着与善良也让人自愧不如,所以我就想,如果这书里的男女主人公都比较现实,而且女主人公还深恨的男主人公,他们还会在一起吗?本文绝不是坑文,请放心阅读。本小说里的故事可能发生在你的身边,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小说类型:短篇关键字:一缕阳光、挣扎、黑暗
  • 我与他的婚姻

    我与他的婚姻

    “老妈!你说什么?我跟他有婚约?他是我的未婚夫?你看他一脸老成,我正风华正茂青春勃发,才不要跟大叔结婚呢!”天上掉下来一个未婚夫,你说郁闷不郁闷,我还没有轰轰烈烈的谈场恋爱,还没有享受被疯狂追求的滋味,还没有惊心动魄的暗恋过某某帅哥,怎么老妈这么早就急着把人家打发出去呢?什么嘛!人家明明没有看上他,他还摆出一副很冷漠的样子,就这样嫁给你,我才不放心的,不管啦,先弄了协议测试一下,要是不合格,咱也不能随便对付就嫁了。龙逸飞!让你装酷,看看我们谁先败下阵来!
  • 半夏似水

    半夏似水

    黑——————我的魅惑。白——————你的诱惑。那年,你告诉我:罂粟有毒而我却不知:罂粟花是爱,罂粟花是恨。罂粟花是奔放,罂粟花是死亡。
  • 复仇公主,我用一生来守护你

    复仇公主,我用一生来守护你

    冰冷如她,腹黑如她,温柔如她,可爱如她。她们在小时候同样被家里人万分宠爱,却因嫉妒心超强的姐姐或妹妹而赶出家门,从此她们走上了复仇之路。。。在复仇之路上,她们遇到了自己的真爱,这段真爱,坎坎坷坷,跌跌撞撞。。(因为我只是个中学生,每两周才放一次假,不能每天都更新,但是我保证不会弃更)
  • 青春那年小别离

    青春那年小别离

    青春的励志文书,围绕着九年级的朵儿来写,描写了一系列校园已经家长教育的作品,以结局别离的方式的结尾。(本小说一周更新一次,周末更)
  • 关于爱情的事

    关于爱情的事

    也许一个人一个世界是错误的,你孤独的走来。也许一个人一个世界是苍凉的,满世界只有灰色。也许你是一个独特的男子或女子,厌倦了俗世挣扎彷徨。也许你一个人无力改变周遭的世界!也许你要让这天再不遮眼视野无边无际。要这束缚都无影无踪、身心自由自在。也许你可以让诸佛都烟消云散、无法无天。也许你要爱你的人忘记怯懦,无拘无束、无法无天、并且无可救药的爱你-----也许这世界是灰暗的,你散发光彩;全世界因你而精彩!也许这世界是孤独的,你精彩演出;全世界因你而互相拥抱。
  • 符动乾坤

    符动乾坤

    秦武符武双修,身怀绝世天赋,又得神符相助,一路逆天崛起,吊打各路天才,情挑各色美女,搅动人界风云,最终问鼎神界。
  • 命缘:三世虐恋

    命缘:三世虐恋

    夜浅柔从单纯的九尾狐几经波折好不容易修炼到九尾却因一个人丧命黄泉立下诅咒许他生生世世平安无难,未料,同门师妹赎罪命换命到救回她,找到她前世的尸体招魂令她复活,前世是一位神女死于沦为魔道被天帝惩罚,九玄琴与她不离不弃谁曾料一把琴也与他有关系,他因她而死三世如此,不肯喝下孟婆汤不过奈何桥,返回人间只为寻她。不愿忘记她最后死都要许他平安的人,口吐鲜血,双眸含泪,死在他面前!不能白头偕老又怎样只要你世上有你,那怕只有一天生命也要站在你身旁!。。“我夜浅柔以我魂魄下咒与简凌宇,要他生生世世平安无难!”……一琴二人三世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