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26000000006

第6章 别为表达力不行,发太多愁

——“积累表达力”有一套简单有用的办法

毕业十年内,会有大批普通员工领悟到表达力和前景与钱景的关系。

虽然体会到表达力的重要,但是对表达力的理解会出现一个耽误自己的误区:

大批普通员工常会认为“表达力”就是口才好,然后就会认为“我口才不行,所以做不了和人打交道的工作”。

现在,你是不是也处在这种观念中?

小 提示

这类想法和观念耽误了好多人去找新出路。企业里不少职位是需要表达力的,我们发现很多员工很想得到这些职位,但是忽视了老板的一个心理:老板在提拔谁之前,是会先把有表达力的手下放在第一波考察的。

所以表达力和一个员工的升职之路是很有关联的。

如果你正为表达力犯难,这里有一个经验之谈一定适合你。只要你愿意做,这个经验很简单:

在表达之前用的力,就一定会有表达力。

小 提示

第一,一定要纠正一个概念,会说、爱说都不代表表达力。

第二,有心人都可以拥有表达力,因为表达力是可以开发的。

6.1“假想对话”有妙用

——与人正式交流就紧张的人,可用这一“好办法”

很多人到了职场上,没有去积累表达力,积累的是一肚子的感慨和牢骚。这两样不但不是升职的垫脚石,反而是职场发展的绊脚石。

但是也有人例外,而且可以作为不错的借鉴。这里的经验告诉你:如果你张不开嘴,就先别张嘴,而是进入假想对话。

小 提示

面对面谈话前,“假想对话”为你孕育表达力。

※ 案 例 ※

一个咨询者曾经几次咨询“表达力”方面的问题,老是提“别人都在侃侃而谈,而我总找不到话题?事后回忆起来,心里可说的话又汩汩冒出来,于是又怪自己当时怎么就什么话题都没有”。

我就奇怪了,他一个做技术的,每天都和实验打交道,怎么老提人际交流的事情呢?

有一天他道出了机密,原来他做技术工作好几年,做烦了,为收入上不去而烦,为看不见升职空间而烦,还为自己一无所获而烦。忽然有一天有消息传企业要扩大销售队伍,他立即觉得自己该转行了,不然收入老上不去。可是才兴奋了几分钟,就发现自己必须面对一个新问题:“我的性格好像有点内向,恐怕领导会觉得我干不了和人打交道的活吧?”

之后几天他好郁闷,心里最担心的是“第一关就过不了,第一次面试就会被刷下来”。

积极的人总是在问题中找答案,消极的人才老在答案中找问题。他采用了新的工作方法,结果当企业真的开始内聘销售人员时,他第一批就被录用了。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的做法其实很简单,他把领导面试中要问的问题尽可能列在纸上,想到一点列一点,打听到一点写一点。

这只是他的第一步,关键是第二步起作用了。回家没事情的时候他就盘腿坐在椅子上,心里开始和领导对话,大家一问一答。

我告诉他:“这还不够,你在对话的时候,领导的态度要多样化,有时候很恶心,有时候很亲善,有时候很严厉,有时候很沉闷。”

我和他说的这一招在职业素养训练里叫“假想对话”。

他这么训练了半个多月,等到内聘面试开始时,领导看到了充满自信,语气坚定而流利,态度自然的“人才”。

他说:“想不到这么简单就把领导拿下了。”同时他也给自己一个新的反思:“虽然面试通过了,可是我还要再想想——这次面试的经历给我触动很大,原来领导也是可以被影响的。我想也许我还可以在企业里找到更好的出路。”

这个例子想告诉大家的是:

表达力不是某些人的专利,是职场里属于每一个人的“发展平台”。

可惜的是,我接触这么多各行各业的普通员工后,发现很多人宁可私下里练习胡说八道的本事,也不肯积极地开发嘴的“新功能”:表达力。

6.2 提前壮声

—在人群前找不到讲话感觉的人,可用此招

有些人毕业几年,就获得了职场里登台说话的机会,可是不少人跨越这一关好难,有的人一想到上台就先心跳加速,有的人登台前先要去趟厕所。

有的人很勇敢、很自信,可是上了台又发现自己不能持续影响听众。

如果你也处于这种困局中,分享一个经验之谈:

上台前的几天,用最大声讲自己要说的话。

这一招很简单,但是它的作用很实在,它能启动舞台上的表达力,增加讲话时的气场。

※ 案 例 ※

有一位学员,和每个人一样,毕业后在生产一线一呆就是数年。这种状况和学校时那些满天飞的理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于是他开始和不少人一样自动变成职场大嘴,对职场有这样那样的评论和不满。可是很快一件事情让他发现了问题的严重生,他很看好的一位女生虽然很认可他,但是就是不肯和他谈恋爱,就算找不到别人也不接受他。

时间长了,他想明白了:“我要是个女生,也不会找一个看不到发展前景的男朋友。”

苦恼中,他把留言放在了我这儿,咨询未来的发展规划。

我也没那个本事点石成金,他也看不懂我写的“大道理”。

以后的日子,他没再来咨询,只是默默看我们给别人的职业规划解答。

有一天,他突然开窍了,接着他开始积极挖掘自己的新潜能,终于他一点点打开了自己的职业前景。那么他采用了什么工作方法呢?

他说:“我观察了我们企业,上千人,竟然没有一个像样的主持人,我就想反正我在别的岗位找不到出路,那我是不是可以占领主持人这个位置呢?”

有了定位和职业志向,他再看电视里的主持人就和以前不一样了,总有学到东西的可能。可是一段时间下来,他还是找不到主持人的感觉。

我知道了他的心思,就建议他:“教你一个修炼表达力的诀窍,你在想东西的时候别干想,把心口窝提到嗓子眼,这样你在想的时候就和说话的感觉接轨了。”

他试着去练习,开始不习惯,慢慢地习惯了,说起话来明显比以前溜了。

可是他还是在自己身上找不到主持人的感觉,我又建议他:“你需要有一些成熟的主持稿。”

他又去试验了,去参加同事的婚礼,他就把在婚礼主持人的话搜集起来,成了自己做婚礼主持的发言稿,企业里搞活动,他也留心别人的发言,一来二去,他给自己准备了十几个修改再三的主持人发言稿。

到了这里似乎一切都该顺理成章了,可是他还是在自己身上找不到主持人的自信。

我又建议他:“找个没人的地方,把你的稿件用最大声朗诵出来。”

这样做了几次,他发现自己有感觉了。

接着身边的机会就来了,企业工会搞职工活动,他积极参与和找机会发言,接着他的同事有人结婚了,他就鼓动人家让他去主持婚礼,同事一想能省几百块钱何乐不为?

这么几次下来,他就顺利与企业内部的活动主持接轨了,干了一段时间,他成为了企业的“头牌主持人”,他表达得富有文采和幽默,他的声音清晰而亲和。

站在“主持人”这个能量点上后,领导就把他由最基层提拔到了工会做干事。

有一次我们几个人路过他那里。他听说后就请我们吃饭。他竟然有签单的权力。他说:“企业里外来的客人,好多都是我来接待。我接待多了,我签字就好使了。”

看到他的变化,我想起了他以前的一个外号:“职场大嘴”。

职场里,普通员工本来发展的路子就不多,如果自己再有一张“职场大嘴”,前景就更难打开了。

每个人都有一张嘴,但是职场里很多人的嘴并没有帮助自己升职和升薪,反而向外界贡献了大批的闲话和怨言。这些闲话和怨言积累在一起形成了负面气场,阻碍着机会的到来。我们在职业分析中称这种人为“职场大嘴”。

但是也有人不是这样。有人意识到了“职场大嘴”的负面作用,转而发挥自己那张嘴的积极功能,于是改变了职场前景,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看到这里你有感触吗?

有人说:“我做不了主持人。”但是我们想和你说,你一定知道的,表达力在企业里各个岗位上都有需要,不光是些特殊岗位。所以你再看下一个例子,看看是不是有所触动。

6.3 料

—谁不重视这个字,谁的表达就容易让领导和客户腻烦

到了职场上,很多很能说的人竟然变得缺少表达力,做汇报时不知道自己说的都是领导不想听的“废话”;做管理时,不知道自己说出的话下属听不到可操作步骤;做培训时,不知道自己的话产生不了战斗力和生产力。

如果你正处于这种状况中,这里分享一个经验之谈:

日常工作中最需要的表达力是“有料”。

小 提示

日常工作中最需要的表达力不是很会说,而是“很有料”,平时累积的实际经验和细致的观察是管理、培训、汇报上最需要的表达力。

※ 案 例 ※

工作中,很多人会某一时刻脑袋发“木”,转不动了,这时能有个旁观者“思维撞击”一下,自己工作起来就会轻松许多。不少人很快就想通了这个道理,于是我每天都能收到“工作咨询与探讨”。我有空就会给朋友们设计个工作思路,帮个“小忙”。

这一天,有个朋友这样咨询:公司要开庆典了,我说些什么好呢?一时想不起来。”

我回复说这种时候,有两种发言:

?一是说客套话,下策,这是最高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

?二是说最具体的小事,即能引发大家回忆、感动和励志的小事。

做这样回复是因为想到了几个往事。

我的另一位学员总觉得自己有点“小才”,表达能力不错,还会朗诵,工作也认真,可是就是得不到高层的重视。她一边灰心一边不甘心,于是两种心思矛盾着、冲突着、延续着,一晃几年过去,依然如旧。

我在给她做职业分析时,发现她每年都要代表部门做演讲,因为公司每年都有类似的企业文化活动,部门一到这个时候就犯难,谁都不想去做这种表面文章,推来推去,领导就把演讲的“重任”推给她。

我拿来她大而空的演讲稿,建议她先积累一个关键的内容“料”,再启动“转弯抹角给领导做培训”的表达方式。

她很有灵性,在新的演讲中立即改变风格,把那些文采去掉,把那些客套去掉,把她这一年观察到的企业员工的优秀细节,把多年来工作能回忆到的企业领导的优秀细节,把从同事那里采访到的别人眼中看到企业员工领导的优秀细节进行了一个汇总和感慨。

老板那里都听得心情激动而振奋:“原来我公司里有这么多优秀的细节我没发现。”办公室主任看出了老板正面高涨的情绪,很快就找她一起商量,怎么把这些优秀的事迹做成一本企业内部通讯。

就这一次演讲,让她在大领导心目中树立了全新的印象。她很投入了企业内部通讯的编辑中。她投入这么大热情是因为她看到了更大的价值远景,因为她看到了一根撬动职场前景的杠杆。她这么想是很有道理的,任何老板都希望自己的部下能表现出更多优秀的工作细节,老板还希望这些细节能够在员工中流传,形成互相鼓动的积极力量,但是这个工作在绝大部分公司里做得都不太好,不是没人会做,而是高管各忙各的,没谁愿意多分心,中层干部即使想做,可是因为没有太多的财力,于是也没激情,一线员工看到这一点,更是有心无力穷操心,于是企业里最需要的一个文化建设工作就给耽误下来。这个工作也让企业里存在一个巨大的能量点,她看到了这个能量点,于是她要抓住它。

她这么想应该是很对的,企业内部刊物如果能办得“老板很喜欢看”,这个刊物就一定算成功;如果能办得“老板看了能感受到企业的新价值点”,这个刊物就一定会变成自己的升职阶梯;如果一本内部刊物能办得“让老板感觉到企业里不断有可挖掘的新人才”,那这个刊物就一定会让办刊物的人前途广阔。

两年后,办公室主任被升到了“总助”的位置,空出的位置就属于了她。内部传言:“这就是在给她腾位置。”

我研究了老板给她升职的内在原因,想来内在原因还是很深:“企业里都有人事部门,但是我所知道的老板们没有几个真正对人事部门满意,因为没有几个人事部门在很用心地在企业内部挖掘新人才,于是老板总觉得人事部门的工作少做了点什么。接着老板就会把心思寄托在别人身上,她就成了老板潜意识里寻找的那个人。”

顺便说一句:在老板的感觉里,人事部门在企业内部挖掘人才口号大,雨点小,其实这也是有很现实的原因的。因为这个部门的领导大多不是来自一线,因为对一线员工表现出的小的有价值的工作细节“不识货”,更不知道“这些个小细节如何放大成公司的价值点”,因为常会“眼大漏神”,或者“视而不见”。这种情况下,就给人事部门以外的员工留下了成长的空间,比如刚才说的那个“专门研究和传播内部员工优秀细节的内部刊物”。

另一个例子,也说明了“料”这个字对启动表达力产生的关键作用。我的一位朋友在和客户谈业务时,都会把自己产品与市场同类产品做的优缺点分析拿出来,将产品给客户带来赢利的各种可能细节都整理出来。他说:“做业务有时候很难,因为客户可能有关系更铁的合作者;但是做业务有时也很容易,如果客户从你的话里听到了他赚钱的各种具体细节,他就会越听越动心。”

这个经验给我很多的启发,后来我观察别人做业务时,发现很多人的表达力很有问题,从这些人嘴里出来的价值和远景都远离了“料”,靠近了“虚”。

说到这里,你觉得“料”这个字是不是你打开工作局面重要的能量点呢?

小 提示

对遇到工作瓶颈的人来说,积累表达力在职场上的作用绝对不是“大江里抛杯水,有它不多,没它不少”。

6.4 启动表达力,有最简单的方式

如果你是那种内心丰富的人,与此同时又为表达力犯愁,这里分享一个经验之谈:将你关注的人和事在心里反复回忆,归纳,表达力就会由心而生。

小 提示

内心感觉形成表达力。

※ 案 例 ※

有一个学员是企业销售明星,可是他满心优越感地当了几年的业务骨干后就优越不起来了,因为经过几次努力都没能被提拔到副经理的位置。这下他有点慌了,因为他觉得按他的业绩,干个几年做到业务部大区经理是不成问题的,可是以目前蜗牛爬大山的速度来看,要实现目标就一个字:“悬”。

我看了他的咨询留言,给他提了一点意见,事实上我们给很多人都提了这一点相同的意见:“你有空能列一下你的这份工作中曾经出现过的和看到别人常出现的小问题?

我们需要深入工作的最常见的细节中,特别是细节中常出现的问题,才可能找到工作新的能量。这大概是工作出成长,成长带出成绩的规律吧。”

这位老兄看了我们的意见,拿出了做销售的人习惯的招数“呵呵”两声,其他话全没了。

又过了些日子,他又聊起了同样的职业烦恼,我又把上面的话再次摘录给他。然后我就看他的表现,是不是再次‘呵呵”两声。

过了两天,他的留言来了,里面有我想看到的“一,二,三”。

接着他接受了建议,好好钻研这一环节。

他没想到,就是反复总结这些个一,二,三,就让他习以为常的工作环节中出现了新的能量点。

一个季度之后,他就得到了机会,参加半年的深造学习,这是公司培养干部的方式之一。

他这么快就出了业绩,他过去的总结是怎么帮到他的呢?

原来他的工作环节中有一步是“经验交流”,有新员工进来,人事部会把业务明星们抓几个出来“发表高见”。

以往他都是应付差事,能躲就找借口躲,躲不了就随便讲点什么,只盼着人事部觉得他讲得一般下次不找他了。

可是人事部有些人也应付工作,谁好说话就常去抓谁,于是他只好给“朋友面子”去讲点什么。

他接受了我们的建议后,开始认真准备给新员工的熏陶。他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了培训稿件,反复练习在舞台上说话的感觉,说最实在的话,说最能帮助别人的话。两次课讲下来,好运就开始靠近他了,人事部把他加入了深造名单,老板看到他在新员工交流会上的表现,就很快批准了。

分析他打开职场前景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有心帮到别人成长的人,必然会促动自己成长得更多;有能力帮助一群人成长的人,就必然有更多表现的机会。以前他虽然有业绩,有业务能力,可是他的能力都用在帮自己出成绩多赚钱上,现在他把这个能力转了一个方向,眼前立即出现了一个新的出成绩的轨道。

这个案例很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6.5 再次应用熟字诀

—需要做工作交流却又不好张口时,就先去启动熟字诀

毕业前,人人都很会说,卧谈会上侃侃而谈,密友之间滔滔不绝。但是毕业后,职场中常有不知道怎么和别人启口、又必须找别人说话的事情。

你常有这种体会吗?这时候给你一个经验之谈,这里面要抓的关键点是正反两点:

和别人交流找不到话题时,不好一门心思地找理由和动力撬开自己的嘴;

应该做的是找到和工作无关的理由,增加与别人的熟悉度。

小 提示

上面几句话很普通,然而工作中却很需要它,很多时候是起推动作用的思路甚至“只此一手”。

※ 案 例 ※

记得有一天,我的咨询平台上有人留言,她用的词很夸张:“求救。跪求。”

原来她是往单位里推销“机票、旅游、会议”的,她不知道怎么和外单位那些老爷把话说得很顺溜,也不知道怎么和外单位老爷们谈折扣。最让她为难的是,同事没人告诉她怎么做,领导也只告诉她:“这事没法教,全靠自己体会。”

打工的人最大压力常来自这里: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但是明天太阳升起时,自己必须去开展工作。

就这样她到我这里求救来了。

我立即把熟字诀分享给她:“去熟吧。和客户说话没灵感,可以先和客户熟起来,熟人好办事。和客户不知道怎么谈折扣,去和同事再熟一些,就会有人分享他们怎么谈折扣了。”

这样的案例我已经遇到过多次。所以当她再提出类似的问题时,我就会坚定地告诉她这个工作方法:提高熟悉度。

她采纳了这个办法,把拜访客户的量上去,把拜访同一个客户的次数增多了,

年底,她给我的感觉已经像“老江湖”了。原来的难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那她是怎么做的呢?

她遇到了困难后,就把困难写下来,丢进一个大信封里。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有了心得又写下来,丢进另一个大信封里。

她很快就得到了收获,等她再去拜访客户时,她忽然发现自己镇定了很多,话题涌在嘴边随口就说。有一次拜会一个多次未果的熟客户,她脱口而出:“我们正在搞活动,有不少返还,咱们合作一次吧?”出乎意料,她的客户很轻松地就说:“可以呀,合作一次。”

我想她出成绩的过程没有什么可分析的,因为没有什么神秘的机关在里面。很多人做业务觉得很难,只不过还没进入“做业务的状态”里。

本案例中的她觉得难也是因为这一点。而一旦熟悉了业务中每一个很具体的环节,熟悉了每一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好多在原来感觉里如山一样的难题突然变成了小土坡,几步就迈过去了。

外面的业务上来后,她又想挖掘一下内部潜力,因为公司里部分同事买机票时会找她,但是不太熟悉的人就自己在别处订了。

她想把这些人拉过来,可是经常觉得开不了口,特别是讲过一次的人,再对人家开口就有点为难。

怎么办?

是碍面子还是挣票子?

她再次启动了熟字诀。

开始,成绩并没增多。

她留言说:“我会坚持的。”

我回复她:“坚持很重要,坚持做更重要。”

于是她就坚持做,按正确的方法做,就像本章开头讲的那样:

这时候,不要一门心思找理由和动力撬开自己的嘴,应该做的是找到和工作无关的理由,增加和别人的熟悉度。

于是她遇到同事就聊一聊,有时还找机会接触不熟的同事。每一次她手里都拿着宣传单。偶而会送同事一个小小的、实用的或者可爱的礼物。

就这么一个小动作做多了,公司内部的人找她订机票的量就增加了。

武打小说里常有秘诀、秘笈之类的东西,职场里也有。

熟字诀在工作中很有用处。因为熟,于是我们比别人对工作细节更了解;因为熟,于是我们在与客户面对面时就有更多的自信;因为熟,我们在很多需要创意的地方就比别人思路快。

我们在对熟字诀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一线员工对工作细节和经常出现的问题只是知道,并不熟悉,更做不到熟能生巧。

于是谁在这里投入更多的“熟悉”,谁就很可能在同事中与众不同,在领导的眼中与众不同,谁的工作质量和成绩就容易与众不同。

我和一位职场精英聊工作经验时,她说:“当我觉得不知道怎么成长时,就去熟悉过去经历的事情;当我觉得开拓市场没有信心时,就去熟悉对方和对手;当我觉得思路枯竭时,回过头好好熟悉一下工作的细节和曾经的心得体会,越细越好。”

我觉得她的经验很值得体会再三,再三体会。因为我们总结发现,太多人都差这一点。

写到这里,就给本章做一个小结,总结表达力上的思维逻辑。

在台上说话,我们容易心慌对吧?

当在自己心里份量重的人出现在眼前时,容易紧张是吧?

这两种时候,是最容易思维混乱的时候,是最容易把话说不透彻的时候。

但是最要命的是,工作中又离不开这两种场合。

于是我们就不得不研究表达力,学习那些能产生表达力的逻辑;然后在逻辑的推动下,让自己把话说清楚、说到点子上,让别人听得进去。

本章举的这些案例,就是想告诉大家,增加表达力是有招的。

第一招简单易行——把自己要讲的内容分成几个问题,然后把每个问题的解释写在卡片上,字迹清晰。

如果面对的是领导,就说到一个主题,递上一个卡片。如此交流,效率就有了。

第二招容易发挥——先找出自己最想表达的那一点,然后反问自己:为什么

我要表达这一点?我表达时必然要给对方输出哪几个关键词?对方听我表达时怎么才能容易听懂?

上了台后,程序就变成了这样:先输出自己最想让听众听到的那一点,然后反问大家:听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我为什么特别想说这个内容。

等解释完这个内容,你的思路基本上就打开了,你刚上台时的紧张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消散了。

第三招更是容易起效果——在准备上台之前,先上了厕所,蹲坑的时间没人打扰,于是我们就可以在心里,假想着和要面对的人自由对话,对方的样子浮现在心里,我们像跟老朋友们说话一样,随便聊,想到哪里就聊到哪里,慢慢地,我们进入角色,围绕着一会儿要讲的话题随便聊。有了这个过程,再面对听众时,就多了些沉稳和自如。

如此三招,加上前面例子里的“假想对话”的训练,表达力对每个人来说就不是什么难题了,而恰恰相反成了你勇闯职场的本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空飘来一只妖

    天空飘来一只妖

    都说当神仙好,可谁理解当神仙的苦恼。传说喝了天界大大的洗脚水可以养容美颜,可谁知被踢下界当上了需经历生老病死的凡人。都说了是传说了,洗脚水又怎么会有这功效。且看迷糊小仙如何在凡间混得如鱼得水,把愈合界大大气得火冒三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Tfboys之转角遇见爱

    Tfboys之转角遇见爱

    懵懵懂懂的她们,遇见了一群少年,这群少年与少女,又会发生什么呢?
  • 帷幕深渊

    帷幕深渊

    人类,是一个奇怪的种族。他会清除一切威胁到他地位的其余种族。而这场战争,便是能力者,为了生存权,与人类上演的一场旷世的争斗。为了生存。为了自由,为了行走在阳光下。遮挡最后希望的帷幕之后,究竟是天堂?还是深渊?本书将详细讲述,一个因为生存而与人类为敌的能力者少年,究竟如何奋斗,才能为自己的种族,打出一片生存空间。而人类又如何战斗,才能保住自己上位种族的地位。《帷幕深渊》,揭晓答案。
  • 真龙之魄

    真龙之魄

    讲述了潜龙大陆上五大宗派的恩怨。原始五大宗派之一炎宗的少宗主炎燚,由于血宗的暗袭,导致炎燚的父亲死亡,使得血,炎两宗毁灭,也使炎燚潜战力尽失。他带着仇恨刻苦修炼,经过了种种磨难最终将潜龙大陆上的三宗派毁灭。最后重建炎宗,自己隐居深山。
  • 恶之恋歌

    恶之恋歌

    世界上的正义和邪恶,本就没分得这么清楚,就如天地万物的本质其实就是这样,缘是混沌。所以,有时候实践心中自私的正义,其实也就没被别人指责的缘由。即使那是恶。
  • 军少娇宠:早安,亲爱的

    军少娇宠:早安,亲爱的

    对于其他人来说,叶宁泽是军神,是所有基层军官心目中的高山,兵王的号令者;然而对她丁羽沫而言,叶宁泽只是一个男人,一个在迷茫时指引她、需要时帮助她、痛苦时安慰她、危险时保护她的男人。这样的好男人,该出手时就出手,丁羽沫无不得意地想着。世界上的爱情有千万种,丁羽沫的选择是——虽九死其尤未悔,而叶宁泽,不屑冷哼,“死?有我护着,谁又能伤得了她?”这是一个关于守护与被守护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如何爱一个人到了骨子里的故事。
  • 妖涟异瞳惊世

    妖涟异瞳惊世

    绝色妖娆,红莲之封,九尾红狐,异色双瞳,双色秀发,血红妖物,杀身之祸,身世之谜,再度觉醒,异世着陆,身负重仕,除妖魔,斩黑暗,收美男,契伙伴。凭借万物之祖的旨意统领世界。“小莲花,你若不离,我定不弃。”一个承诺,换来一世情缘。“丫头,生生世世,不离不弃一双人。”一次援助,换来永生痴情。别人不理解,没关系,我们理解你。世人厌恶你,没关系,我们不厌恶。请看女主大人如何斗情敌、抗世人,如何踩着敌人的屁股,走着莲花步。本文一对一哦,很搞笑的文······想了解更多吗,等我这个不太称职的作者,更新之后亲们就知道了哦,
  • 废都后院:道不尽的贾平凹

    废都后院:道不尽的贾平凹

    贾平凹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和符号,他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和潮流。贾平凹以独特的文学风格,旺盛的创作活力,轰动的社会效应,一次又一次地证实着他在中国文坛的巨大影响。他的长篇小说《浮躁》和《废都》,不仅在国内引起诸多关注和争议,而且得到世界文坛的赞誉和肯定。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