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9200000017

第17章

【解】

孔子认为,用国家领导者的美德善行教化民众以取代诉讼,使整个社会没有犯上作乱的行为和诉讼发生,才是最佳做法。这反映了孔子注重观念上的指导和百姓自身的道德修养。

【原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一刻也不能懈怠,执行君令、处理要务必心怀忠实。”

【解】

“居之无倦”,要求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样才能兢兢业业地工作,以尽职尽责。“行之以忠”,要求忠诚老实地履行公务,不以权谋私、收受贿赂。

【原文】

子曰:“博学于文,约①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②矣夫!”

【注】

①约:约束。②畔:通“叛”。

【译】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用礼仪来约束自己,其言行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解】

这一章孔子提出了成就君子的两条重要措施——“博学于文”和“约之以礼”。孔子认为,只有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用礼仪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治国、平天下。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

孔子说:“君子成就他人的好事,不促成他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解】

体现了“仁者爱人”和“与人为善”的人道主义精神,也体现了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商羊知雨

【译】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所谓政事,就是正的意思啊。你用端正来作表率,那么还有谁敢不正呢?”

季康子担忧盗窃盛行,便向孔子求教治理的办法。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那么即使你进行奖励,也不会有人去做偷窃之事。”

【解】

孔子认为领导人具有重要的表率作用,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都要做到“正”,因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①,以就②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③,必偃④。”

【注】

①无道:指无道的人。②就:靠近。③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④偃:倒下。

【译】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让人们靠近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治理政事,何必动用严酷的刑罚呢?您只要以善行事,老百姓自然会互相亲善。在位者的品德就像风,平民百姓的品德就像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随风而倒啊。”

【解】

孔子主张“德政”和“人治”,他告诫季康子要以德服人,用自己的德行去教化百姓,不可动用严酷的刑罚。上位者只要善理政事,以礼治国,百姓不但不会犯上作乱,而且会互相亲善友好,社会也会呈现出安定祥和的景象。

【原文】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③。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

①达:通达,显达。②闻:有名望。③下人:对人谦恭有礼。

【译】

子张问:“士怎样做,才可以称得上通达呢?”孔子说:“你所认为的通达是什么样的呢?”子张答道:“在国担任政事必定要显贵而闻名天下,在家修业必定要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闻名,并不是通达啊。真正的通达,必须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谦虚礼让。这样,他在国家必然通达,在家也必然通达。至于闻,只是外表上装出一副仁人君子的样子,而行动上却违背了仁,以此自居而毫不怀疑,这样的人在国家一定会有名望,在家也一定会有名望。”

【解】

这一章涉及了两个对立的概念——“闻”与“达”。“闻”是名声,闻名的人不一定具有良好的德行;“达”是从内心深处遵从仁、义、礼的德行,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使君子之名实至名归。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要名副其实、表里如一的问题,通过自己的不断修养,以求得真正的“达”。

【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①、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②,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③,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舞雩从游

【注】

①修慝(tè):改正邪恶。慝,邪恶。②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后得利禄。③忿:愤怒,气愤。

【译】

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樊迟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改正邪念、辨别迷惑呢?”孔子回答说:“问得好!先努力做好事情,然后取得报酬,不就是提高品德修养了吗?反省自己的过失,而不是指责别人的恶行,不就是改正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父母,这不就是糊涂吗?”

【解】

踏实认真地做好事情,不去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才能有所收获;严于律己,出现过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才能改过;遇事冷静分析,不冲动,才能不闯祸,不连累亲友;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①,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③,不仁者远④矣。汤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⑥,不仁者远矣。”

【注】

①举直错诸枉:选拔正直的人,罢黜不正直的人。错,通“措”,放置。枉,不正直,邪恶。②乡(xiàng):通“向”,过去。③皋陶(yáo):掌握刑法的大臣。④远:远离,远去。⑤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⑥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改邪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拜见老师并请教他什么是智慧,老师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改邪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老师的话语意深奥啊!舜拥有天下,从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那些不仁的人就纷纷远离而去了。汤拥有了天下,从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那些不仁的人也纷纷远离而去了。”

【解】

孔子针对樊迟提出的关于“仁”和“智”的问题,分别作出了解答,子夏又对孔子的回答加以理解发挥,二人将“仁”与“智”的关系分析得十分透彻。仁者“爱人”,是一种博大的人本精神,智者“知人”,只有在“知”的前提下,才能做到选贤任能。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译】

子贡向孔子请教交友之道。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善意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解】

朋友相交,平等而独立,不宜强加于人。当朋友出现失误或不妥时,善言相劝,但适可而止,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提高仁德修养。”

【解】

曾子主张用礼、乐、《诗》《书》等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桥梁,以互相帮助提高彼此的仁德修养作为结交朋友的终极目的。但实际生活中,不仅仅只限于以文会友,很多渠道都是可以结交朋友的。

子路第十三

【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①之②劳③之。”请益④。曰:“无倦⑤。”

【注】

①先:率先。②之:指老百姓。③劳:劳役。④益:增加。⑤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

子路向孔子请教办理政务的要领。孔子说:“自己带头,大家努力。”子路请求进一步解释。孔子说:“永不懈怠。”

【解】

“先之”,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劳之”,就是勤政,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这不仅仅是对领导者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人的劝勉。

门人故事子路惠人

子路在卫国当蒲大夫时,组织兴修水利,下令“给人一筐饭,一壶水”。之所以这样体恤劳工辛苦,就是因为主张“仁义的人,与天下人共同拥有,共同利益”。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①,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注】

①有司: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译】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向孔子请教管理政事的要领。孔子说:“先给办事人员做表率,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德有才能的人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才能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所不知道的贤才,人们难道还会舍弃他们吗?”

【解】

这里孔子提出的“选贤举能”的方法只是一方面,现代社会更多依据的是制度、考核。

【原文】

子路曰:“卫君①待子而为政,子将奚②先?”子曰:“必也正名③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④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⑤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⑥;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⑦而已矣。”

【注】

①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②奚:什么。③名:名分。④迂:迂腐。⑤阙:通“缺”,存疑。⑥中(zhòng):得当。⑦苟:苟且,马虎。

【译】

子路对孔子说:“如果卫国的国君等您去治理政事,您的第一件事打算做什么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老师也太迂腐了吧!名正不正有什么关系呢?”孔子说:“真粗野啊,仲由!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话说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文化也就不可能得到推行;礼乐不能得到振兴,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做事一定要有正当的名分,名分确立了自然就可以用正当的理由发号施令了,政令一出就一定可以付诸行动。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解】

孔子强调“正名”在从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在名正言顺的条件下,才能发号施令,政令才能被民众响应,才能实现治国理政安民的宏伟目标。“正名”的宗旨就是端正和确立名分、名号,其具体内容实际上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反映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

【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职司乘田

【注】

①圃(pǔ):种植瓜果蔬菜的园地。②情:情实。③襁(qiǎng):背婴儿用的背带。

【译】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种地的老农。”樊迟又请教孔子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种菜的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啊,居于上位的人提倡礼仪,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恭敬的;在上位的人倡导正义,老百姓就没有敢违抗而不服从的;在上位的人重视诚信,老百姓就没有敢不诚实的。要是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四面八方的老百姓自然会背着他们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解】

孔子当年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君子”为主,偏重行政能力,强调学而优则仕,所以对樊迟所问,有“小人哉”的评论。实际上社会国家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大人”“小人”之分的。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①;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③为?”

【注】

①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②对:应对。③以:用。

【译】

孔子说:“背诵《诗经》三百首,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治理;让他出使到其他诸侯国,又不能独立地应对;那么,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解】

《诗经》在当时远非仅供审美使用的文艺作品,更常常被当作为外交辞令来引用,以修饰行政者、外交家的言语辞令。孔子当年选《诗经》教弟子也有这样的教学任务在其中,所以才有“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责备。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

孔子说:“统治者自身正直,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自然会执行;统治者自身行为不正,即使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解】

仍然是强调为政者的率先垂范作用。正人先正己,不仅仅是为政者,领导、老师、父母等在上位者都是需要注意的。

【原文】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

孔子说:“鲁国和卫国的政事,就像兄弟一样。”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第三卷)

    菜根谭(第三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不论你是圣哲贤人,还是凡夫俗子,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做人的资本。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的做人资本,就能在生活中扮演各种成功的角色。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灵修大师,他一生致力引导人们点亮自性之光:认识自我,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自由境界。在本书中,我们撷取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的精粹,在其的引导下深入探讨与心灵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心灵送去一星火种,点亮人类的自性之光。
热门推荐
  • 跟哲学家谈幸福

    跟哲学家谈幸福

    《跟哲学家谈幸福》主要讲述了,幸福是一种快乐、愉悦的心情。对不同的人来说,幸福的含义会各不相同,那些学问精深、善于思辨的哲学家更是如此了。哲学家眼中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读完《跟哲学家谈幸福》,相信你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 俞楼诗记

    俞楼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铜帝国

    血铜帝国

    正朝末年,王朝分崩。又经过数年兼并,逐步形成北秦、中晋、南楚的局面,史称后正三国。晋国境内,诸侯称公之子周文生因为天赋异禀,能够感受到他人心中的情绪。正因如此,文生总能够体谅他人。可是,却被一群无知之人认为是生性文弱。不知是命里的幸运还是劫数,文生遇到一名南楚月族少女,并拜其为师。越来越能自如地运用自己天赋的文生,可以让众人拜服在其“文弱”之下,并建立一个新的帝国吗?
  • 王俊凯之唯他命

    王俊凯之唯他命

    周潼恩的身世本来很普通,但是,她遇见了他。两人相恋,但在中途冒出他的未婚妻。她离开了,在她再次回到重庆时,才发现,自己才是他正真的未婚妻。
  •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以规范研究为主,辅之以实证研究(含史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全书主要创新点在于构建了一个关于会计准则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完整框架,并以该框架为标准,对我国会计准则过去20年中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 公主摄政之妖孽都太强

    公主摄政之妖孽都太强

    她本是生活在皇权羽翼之下的安乐鸟,但一场精心阴谋将年仅八岁的她拉入万劫深渊。十年之后,她以兄长之名披甲归来,睥睨天下,从此,只要她还能舞动手中长枪,别人休得伤害她身边的亲人一分一毫。只是,这突然冒出来的灵渊宫宫主算什么,谁人给了他这么大的胆子敢来招惹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exo之哪怕我爱你

    exo之哪怕我爱你

    在任务中失去生命,什么?这只是一缕魂魄?回归真正的陌汐雨,居然又成了女配?男主什么的就不攻略了,陌汐雨只想炮灰女主而已。邂逅了十二个性格迥异的美少年,明明只想静静地过完一生的啊,这发生的一切又是什么?
  • 苏米的懵穿末世之旅

    苏米的懵穿末世之旅

    该文主要描述的是一个名叫苏米的16岁女高中生在一次独自自游行西藏时意外得到了一颗宝珠并且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一个架空末世同名同姓的女孩身上所发生的故事,记述该女孩在末世中从最初穿来时的懵懂状态到最后成为一个真正强势的战士的成长历程。
  • 篮球小子闯天涯

    篮球小子闯天涯

    讲述一个关于篮球小子林正南,追寻篮球梦想,闯荡天下的故事。为了能够实现登陆NBA的梦想,参加过CUBA,闯荡过NCAA,终于成为了第四位登陆NBA的中国球员,成为继姚明明后成为NBA最有影响了的亚洲球员球员,战罗斯,挑保罗,他是下一个斯托克顿吗?不!那他是下一个魔术师吗?不!他是两者的结合体,他是NBA新一代的控卫之神。他是第一个捧起MVP奖杯的中国球员,他率领中国队站在了世界之巅,他是东方篮球之神!有一点成长励志,有一点热血激情,当然也少不了缠绵悱恻的爱情。慢热,成长型,敬请期待!
  • EXO:冰封

    EXO:冰封

    我一天一更,但是我开学后一般周天更五章。本文是一篇CP文,主勋鹿,副灿白,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