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8600000001

第1章 序

俗世的众生相与地域文化的穿越

丁燕的这部《双重生活》,当属长篇系列散文,也可称为非虚构文本。以东莞樟木头镇为原点,将视域向四周扩散,不仅讲述了自己的定居经历,还包括目光所及的他人命运。她不仅撷取事象表面,更力图穿透现象,进行精神的、形而上的、地域文化的穿越,将中国经济转型、社会矛盾、政治实态、风俗习惯、情感结构,皆描摹得玲珑剔透。从某种角度来看,作者完成的是一个人类学家的田野考察;然而,因其诗人底色,其文字锐利、深邃、充满张力,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这次定居史,也是一次脱胎换骨史、自我扬弃史,不但极大地改变了作者的生活方式,还改变了精神生活方式。

这部作品绝不是所谓“零度叙述”,相反,作者的主体相当活跃——从西北至东南,对其个人而言,不啻为天翻地覆之变局,作者不是来旅游,而是要扎根,变成新居民。这种“住下来,慢慢观察”的状态,令她目击到大量电视画面里从未有过的场景,最终,促成了这一重构。这部作品凝结了作者的血泪真情,广纳了社会底层的最新信息,寄托了深刻的人文关怀,提供出一份栩栩如生的南方日常生活的精神档案,是一部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民情备忘录,不仅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观察与体验、感悟与深思,还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

“从西北到东南,在别人习以为常、习焉不察的环境里,我看到了陌生与惊诧。而陌生化,不一定就是新奇,总令人愉悦,有时,它甚至是危险的。常常,我会感觉自己冒犯了某种界限,而这种跨界的行为,又逼迫着我,放弃以往靠幻想的写作,而更喜欢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真实的场景。这种做法,是一种令人生畏的挑战:如从现实的秃鹫嘴里,抢夺回滴血的鲜肉。”(《南方写作之梦》)对作者丁燕来说,慨叹的基础是坚实的物象,而这物象,又因和自身命运息息相关,有着连骨带肉的痛。正是这种切肤感,构成了她文章的思想脊骨和诗性源泉。在我看来,没有感同身受,绝不会写出好文章。我至今仍服膺鲁迅先生的那句话:“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贾府上的焦大,也是不爱林妹妹的。”

站在湍急的人流中心,四周为浩荡街景,人们在买菜、争吵、坐车、拉客户、闲聊、打麻将、训斥孩子、做饭……烟火腾腾的俗世图景,令丁燕的身心全方位展开,所目击之怪现象,宛若漂流难民遭逢孤岛般震撼。作者曾谙熟游牧和农耕文化(那些经验构成了她精神的铁资本),突然置身于城乡交汇处,为“茅草与酒店共存”之现象所惊诧,于是,她写下了她所感受的一切。在银行,因身份证上的特别文字,而引来女职员的尖叫(《追梦到岭南》);为办理居住证,不得不去卫生所做妇检……最初的岭南生活,令丁燕感觉自己像个白痴。在这个新到达的城市,她是最没有竞争力的那类人——没有户籍、不懂方言、没有亲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逐渐意识到,作为软弱的丁燕,对那个隐藏的作家丁燕来说,是有好处的。

被冷落,被疏离,被放逐……反而,保证了作者以更放松的心态去观察,这使得这部作品交织着小说的跌宕、纪实的精准、诗歌的抒情,而她对日常街景、普通市民的细致观察、个性描述,正是这部作品的魅力之源。因为种种细节,若非亲历,完全无法虚构。若仅仅沉湎于报纸、电视、网络所提供的信息,那就只能活在“二手生活”中,绝对无法目击到生活中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杂然纷呈局面。当丁燕以敏锐之眼,将岭南市象刻录下来时,不仅呈现出它的外部机制,还有其互相吻合和交错的内在肌理。那些边走边吃盒饭的女工、遛狗的老妇、长腿的女郎、电子厂的清洁工、职场白领……她们并非清晰的“高、大、全”人物,而总处于非清晰,但又冲突频仍的情形中。当丁燕将她们的犹疑、恍惚、挣扎、拒绝和反抗描绘下来时,不仅对迁徙状态中人的弱点和失败进行了探索,同时,还抓住了人性中的那束光。

这部作品的结构是大圆环套小圆环:文章开篇,从北至南;结尾,从南向北,形成闭合循环;而每一个篇章,都讲述了一个独立的故事——每当“我”或“她”,在遭遇挫折、打击、意外、惊恐,乃至被剥夺了外在尊严后,总能奇迹般获得重新站起的力量。多个小环裹在最大的环中,如大树的不同枝桠,紧紧围绕根系。

“迁徙”一词,是本书的文眼。正因为“迁徙”,才引出之后的系列变动:住进出租屋,四处找房,和女房主交易,不堪忍受的邻居,换房至最终定居。由此,作者感慨:“在异地定居,并非只是住进一间房屋那么简单。”(《隐形芳邻》)这个连锁反应,渗透着现代人生存之艰难。不断被敲打的邻居的房门,成为作者的噩梦。未曾谋面的“刘小姐”,作者对她一无所知,也无法打听到任何关于她的信息。在各种揣测、追问和质疑中,一种迥异于乡村生活的经验得以呈现:城市人的疏离、人际关系的异化。

及至搬家,更充满悬念,起伏跌宕(《半山定居记》):虚拟的大车,似乎是“为防止将树枝挂断”而停在看不见的地方;“开门,还是不开?”这是个堪比哈姆雷特的问题。三个口音不同、形态各异的陌生男人,将带来怎样的不测?最终来的搬家的人,却根本不会搬家;修理工出现了,他是陌生人,却和孩子一起去找水龙头的总闸。在大人们互相警觉,揣测对方是否小偷或强盗时,孩子却如阳光,是无蔽的、灿烂的。最终,一根管子被当成礼物送给孩子时,引得一阵雀跃,成为此文中最柔软、最温暖的一笔。

住的问题解决了,竹笋怎么吃?什么是水蟑螂?怎样和邻居交流?如何在被细化的车站,进行“六选一”?当黑夜乘车去某地,一路经过三十多个站,所睹街景皆为第一次时,如何做到不惊慌?如何面对不断涌来的各色人等?在我看来,丁燕的写作像手拿放大镜,以一种超乎寻常的耐心进行观察;同时,还给予被观察者浓烈的关切。作者发现,“东莞一带是中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虽工厂云集,但旧的审美方式,生活理念,禁忌习俗,并未因土地变成厂房,连根拔起,某些执拗的部分,如红头绳,以一种化石般的坚韧,遗留下来。”(《莞女红绳》)而在我看来,呈现这些小镇街景和小镇人物,将别具深意:当下中国,大城市已格外森严,而乡村又太过封闭,正是这种城乡交汇处的小镇,才是了解中国改革进程的绝佳标本。在那些被遮蔽的小人物身上,也许,更能体现当代中国之巨变。

春节返疆,从东莞出发回到哈密时,作者发现父母新迁的小区也名为“东莞小区”。从“此东莞”到“彼东莞”,五千公里挪移,好像从起点又回到了终点,这是怎样的隐喻!一路上,从飞机到火车,从中产阶级的争执,到虚伪爱国者的漫谈,至普通人的谦逊与良善,一幅当代中国各阶层的写意图,活生生呈现出来(《五千公里回家路》)。

读《漂流在街道》,光有欣赏美文的优雅是不够的,还得准备一副坚强的神经,不然会大受刺激。文章从一只老鼠在南方街道上被碾死的极度形容开始,至最后,一个神经错乱者开宝马车制造了血肉横飞的大案终结,始终不离“街道”。时而新疆,时而南方小镇,闪回交错。作者抓住“街道”这个人们熟视无睹的意象不放,视之为日常生活的载体,人性变幻的场域,生活与情感方式展露的平台,最公共但也最个人的生存之象征——你固然无法推开人家的窗户去窥秘,却可以在逛街的瞬间,获取足够的能量和信息。风俗史和风俗画并不总在婚丧嫁娶时表现,川流不息的街道隐藏的文化密码,足够品味。作者的捕获能力无疑是极为惊人的,现场感和毫发毕现的无尽形容,处处在延伸感觉,膨胀想象,使一条路活了起来。贯穿全篇的残酷物语,血腥叙述,没有精细的观察是无法保证的。街道上并不都是莺歌燕舞,还有血、欲望、死亡和混乱,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在资本的累积中,街道深处有新与旧交战的惨景,只有正视它并且发现它,才能真正体悟中国之巨变。

《双重生活》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提供了一个此前从未被重视的观察视角:主妇视角。作者不是从大处和高处来发出宏观论调,而是深刻地把握了“主妇”这个特定身份中的特定感觉,通过自身经历,作为沟通南北的桥梁。本书非常个性化,但是却没有一点说教色彩,所呈现的是细节精准,思考尖锐,饱含丰富的人类经验成分。主妇要管理衣食住行,样样操心,事事盘算,这些经验不是都发生在心灵上,还要发生在身体上,发生在作者和世界的物质关系上。通过这个独特视角,读者所看到的,是日常的、平实的、细部的岭南。

作者貌似在讲述一个主妇的迁徙生活,实际上,是在讲述这个时代的寓言。出租屋中的尴尬,公交车内的困惑,身处边缘的绝望……每个身处大迁徙状态中的中国人,都曾经历,但在丁燕这里,却遭到了最仔细的拷问。“在中国,没有任何一座城市会像东莞这样,拥有如此之多的误解。这是一种残酷的共生关系:陌生人携带来鲜活,同时,携带来偏见。当陌生人钟情于这个城市的迥异之处,通过逸闻趣事来对它进行典型化时,居住其间的普通人,他们的日常生活,欣喜与忧伤,皆被忽略不计。”(《莞女红绳》)在丁燕看来,世界上的大事,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还包括吃饭、穿衣、坐车、闲谈、逛街……忽视了这些,就是忽视了生活的复杂性,生活丰满的质地。当长期被忽视的日常生活,像俘虏般被释放出来后,世界陡然变了模样:熟悉的变得陌生,无趣的变得有趣。

文学性的丰沛,是此书的另一大特点。阅读此书,读者会感到进入到一个语言的狂欢化场域,处处是酣畅淋漓的夸饰与形容。作者擅长精妙的细节刻画,善于贴着人物写,无论形容或描绘,都有滋有味。有时,一个细节要写到上千字,真是到了穷形尽相之极致。作者对文体驾轻就熟,将才智与激情巧妙黏合,最终达到浑圆。书中每一篇文章,虽字数皆过万,但因其鲜活事例,具有张力的情感,开阔的知识幅度,读起来,能一气呵成。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不仅与作者是位诗人有关,还与她审慎的写作姿态有关。面对毛茸茸的生活切片,丁燕似乎比一般人更有长足耐心,进行深度透视。在我看来,这种状态非常难得。当今中国,无论南北,每个人都似乎处于极度繁忙中,都顶着巨大的生活压力,根本没时间坐下来,将所经历之事,一件件厘清。

丁燕的写作是谨慎的,思考是深邃的,她似乎想要留给读者一种记录,然而,又是暴风雨式的记录;她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场景和故事,并呈现出包含其中的内心危机、沉淀、转变、精神的再生、获得救赎后的欣慰……这些经验,绝非公共,而是她的独有发现。每当她沉迷于南方的当下,都会引起对北方的思索,这种联想,绝不是简单地对比现代与落后,更多时候,恰恰相反:都市遍地粗暴,而蛮荒之地却处处闪现文明。在丁燕看来,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补,是必要和可能的,而交流是为了互相了解,求同存异,并非倾轧与取代。作者写到沙漠之夜停车,等待救援,听到异族女子呼喊“胡大爷”时的震惊——“我知道,她是在召唤她信仰的真主。我的心突然被揪了起来,感觉一股热流涌过。”(《最暗的夜,最亮的光》)只这么一句节制的抒情,便将人和人之间虽语言不通但暖意犹存的真相,深刻地呈现出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之巨变,就是中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不仅在政治、经济,也在文化上获得了覆盖性的宰制地位;然而,城市生活却让国人疲惫和焦虑,渴望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某种缓解和共鸣,并从中认识自我和世界。甚为遗憾的是,很多作家对描述当代生活都感到发怵,感觉无力把握当下的繁杂与混乱,而《双重生活》却是份意外的答卷。作者丁燕在南北对照中撑开空间,让不同质的文化共居一体,引发深思,既有生存的勇气,又有灵魂的悸动,还有为捍卫尊严和价值的抗争,绝非一般纪实散文可比。可以说,这本书所挟带的信息之丰富,压倒任何通讯文字,所携带的中国经验之杂多,是平庸的小说家所无法企及的。这本书是当下中国最具现实感和生活密度、情感浓度的散文,也是一份现实中国的人心、人情、生态、环境、物流、气候的最佳报告。

我还要感慨的是,近年来非虚构文本的兴旺局面,大大出乎意料。在读了《巨流河》、《中国在梁庄》、《寻路中国》等佳作后,这部《双重生活》也毫不逊色。我们只能说,一个非虚构创作的高潮来到了。相比之下,长篇小说的现实感和时代色彩要弱很多。我相信,只有表现了一个时代人们最关心的精神问题,直指人心,不但写出事件的过程,还写出人的命运感的作品,才是真正优秀的作品。

同类推荐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中小学骨干教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突出骨干教师的培训,既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又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长远之计。
  •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介质,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媒体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工具。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对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收录了《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改革开放30年与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国城市正进入品牌价值时代》、《五大趋势预示中国城市新价值》、《生活质量是检验城市价值的唯一标准》等文章。
  •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本书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结集的文章是北方民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求知求学经历的生动再现,集中反映了该校新老教师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精神面貌,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及温馨的师生情谊等。
热门推荐
  • 放开那个警花

    放开那个警花

    小职员郭林,撞上了刁蛮警花,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护士、教师、军官、白领也陆续登场,这究竟是桃花运,还是桃花劫……
  • 一代宗师之武学系统

    一代宗师之武学系统

    一代杀手带着武学系统穿越了。这是百家齐鸣,万花竞放的盛世,有才子,有佳人,谈笑欢醉,对酒当歌。这也是粉饰太平,暗潮汹涌的时代,步步危机,绝境处,寻逢生。已经失去了一身杀手本领的张正则,无奈只能倚靠武学系统在这个世界踏出一条路。但是这个坑爹的系统却是以功德换武学。望着那九阳神功,独孤九剑,凌波微步,六脉神剑……百家武学而不可得,张正则仰天长叹:“前世为杀手,已满是恶孽,何来功德?”武学系统曰:“行善,积德。”且看一介退役杀手在异界成为“张大善人”,从此笑傲江湖。PS:此书有些慢热,试着读一刻钟,后面一路爽,大家放心收藏。
  • 墓中无人:恶魔老公,开开门

    墓中无人:恶魔老公,开开门

    电闪雷鸣夜,寂静无人荒野里,她打开了一口诡异的棺材......命运就此发生改变。自那以后,那个自称是恶魔的人带着她,打开了一个恶魔的新世界......
  • 怒海翻腾

    怒海翻腾

    本书分为超级潜艇大战、海港生死较量、大突袭别动队、西西里登陆战、诺曼底登陆战和东南欧大解放共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法西斯潜艇喋血沧海、纳粹德国大举入侵挪威、希特勒原子弹的沉没等。
  • 小神明

    小神明

    科技大爆发,信息大爆炸,工业大革命,这是一个神明隐去的年代。娱乐至死,法理至上,这是一个不信因果、不看轮回的年代。纯粹的神明,简单的神明,单纯的神明。神明不是大道阴阳,神明也不是森罗万象。神明应该只是一道精神,一道简单平淡的精神。
  • 祸国妖姬:惊世小魔妃

    祸国妖姬:惊世小魔妃

    24世纪金牌卧底穿越成一个被称为“祸国妖姬”的无用花痴草包。拥妖血、驭万兽、炼灵丹,斗庶妹、踹渣男、祸个国……直到在她闪闪发光的那一刻,突然其来的消息压迫她的人生,她想,若是再来一次,她黄泉碧落,也不会绕过那个男人!可直到他一步一步重新走入她的心田,她想,这一切都是缘。
  • 决炼

    决炼

    主角叶无影,身为一大世家的公子,却因为母亲而被拖累。修炼,家族,勾心斗角围绕着他。
  • 拒神

    拒神

    他只想安安静静地过完一生,可是奈何命运总是想要作弄于他。封闭的出生环境造就了他天性善良的性格,飞来的横祸,莫名的纠纷,仿若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推动着他被迫走向与他愿望完全相反的道路。神明的侧目,凡人的贪婪让他不得不在这个荒唐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成熟。且看他前行在荆棘的道路,如何打破早已被悄然设定好的结局,推翻神明,为凡生争取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 穿你妹的位面

    穿你妹的位面

    从来没想过自家的地下室居然是位面交流站!从来没想过自家小菜园居然是位面的垃圾场!从来没想过自己一个四肢不勤的宅男居然会在人工智能“考沃斯”的帮助下游走在一个又一个的位面中!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个超人!从来没想过我居然会有无数个位面的统治权!
  • 最美的守护

    最美的守护

    有些人,有些事,错过便是一生有些情,有些话,相守便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