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2300000028

第28章

《彖传》说:《损卦》,就是损坏老百姓的利益以供给王族,呈现出自下而上的运行方式。要这么做必须“双方都有所收获,大吉大利,没有什么灾祸,是称心的卜问。有利于有所行动。二簋食物可用来干什么呢?可用来祭祀”。这种用两簋粗食祭享神灵的做法,一定要在适当时机进行,减损阳刚以补给阴柔也要在恰当时机进行。所以说,损益、盈虚,都应该顺应天时。

《象传》说:《损卦》的卦象是兑在下、艮在上,兑为泽、艮为山。这就表示山下有湖泽,湖泽渐深而山渐高,所以把它叫作《损卦》。君子看到此卦象,应该抑制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贪欲、欲望。

【启示】

《损卦》告诉人们,损不是单方面的损,而是利人、利己的损。所以应损则损,绝不吝惜。【原文】

初九:巳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象》曰:“巳事遄往”,尚合志也。

【译文】

初九:祭祀的大事要快速去做,这样就没有什么灾祸。酌情减少祭品。

《象传》说:“祭祀的大事要快速去做”,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拜。

【启示】

说明应损则损,但必须适时、适量。【原文】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译文】

九二:有利于去卜问。征讨则会有凶险。这样做不但不会削弱他国实力,反而会增益它。

《象传》说:《损卦》的九二爻讲“有利于去卜问”,这是因为九二爻居下卦中位,就好像人行事坚守中正之道。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犯他人。【原文】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译文】

六三:三个人同行,则必有一人受损;一个人独行,就会得到自己的朋友。

《象传》说:一个人独行,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三个人同行,就会相互猜疑。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事物的矛盾是双向的,只有两两相应,才能互补,从而达到双赢。【原文】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译文】

六四:要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并且行动迅速,就有喜庆的事发生,没有什么灾祸。

《象传》说:“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也是值得庆祝的事。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犯了严重的错误,如果迅速改掉导致错误产生的恶习,也不会遭遇灾祸。【原文】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也。

【译文】

六五:有人诚心诚意送来价值十朋的宝龟,没法拒绝,十分吉利。

《象传》说:《损卦》的六五爻是“大吉大利的”,这是因为有来自上天的庇护。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以柔居尊,能得到大家的帮助。【原文】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译文】

上九:不减损就可以增益他人,没有什么灾祸,去占卜得到吉祥的预兆。有利于有所行动,就好像不停地减损自己,到最后,自己的家没有了,得到了天下的臣民。

《象传》说:不减损就可以增益他人,是因为从表面上看,施恩惠给人民是减损了自己,实际上是巩固了他的政权。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上的应与老百姓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疑难解析】

巳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巳事遄往,无咎”的大意是:祭祀的大事要快速去做,这样就没有什么灾祸。大家都知道,我们要祭祀的是神灵,而神灵是财富的掌管者,所以这就好比到了向能提供给你帮助的人表明诚心的时候,你赶紧向他表示自己的诚意。为什么说这样做就没有什么灾祸呢?

如你不及时向别人表示自己的诚心,一方面别人就觉得你心不诚,就不愿意帮助你。因为你平时老求别人帮助你,并许下承诺:“如当真得到你的帮助,我一定好好报答你。”而到了关键时刻,其他的人都带着礼品来拜望他,你却没有出现。别人误解你也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让小人有了从中挑拨的机会。因为你不在,小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即使是诬陷,你也没有辩驳的机会。而且“你没有来”本来就是事实,小人便以之为幌子,借题发挥,把你的缺点越放越大,甚至还编造一些事实。这就好像提供了小人遮掩自己丑恶的嘴脸的衣服,使能提供对你帮助的人无法识别小人的本来面目。

相反,你及时拜望了别人,别人的疑虑尽释,觉得你确实是个有诚信的人,就会给你帮助。

如果你没有什么财产,拿不出好的贡品该怎么办呢?“酌损之”。你没有好的东西给别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如果你向别人去借,结果你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使你不能轻松前行;如果你因此而起了歹意,则更糟糕了。再说,你要去拜望的那个人,他品德高尚,办事公正无私,他需要的是你的诚心,而不是许多钱财。

【事例】

“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暗示我们,在上的虚心听取在下的意见,表面上有损在上的威严,实际上是有益于在上的事业。晋文公虚心听取臣子的意见的美名已远播,他的臣子也因此更加愿意向他提出意见,结果他终成霸业。

晋文公虚心听劝终成霸主

春秋时,大家都知道晋文公是个贤明的君王,善于纳谏。晋文公手下的臣子也因此敢大胆地向他提出自己的看法。

公元前636年,晋公子回国当上国君,是为晋文公。他当上国君后,开始征发百姓,组织军队,训练作战。两年后,晋文公便准备用训练的百姓称霸诸侯。

大臣子犯劝阻说:“百姓虽然经过训练,身体强健,但还不懂得义,还没能各居其位,不能用。”

晋文公觉得有道理,他便想办法让百姓懂得义。正在这时,周朝发生了“昭叔之难”。

昭叔是周惠王的儿子,他和他的哥哥襄王之后狄隗密谋叛乱,襄王知道后,便将狄隗废掉。这件事触怒了狄隗的娘家,他们派重兵进攻周朝,周襄王被迫逃到郑国。

周朝在当时名义上是各诸侯国的宗主,晋文公决定帮助周襄王返回周朝并用此事教育晋国的百姓什么是义。

他派出左、右两军,右军攻打昭叔,左军去郑国迎接周襄王返国。事成后,周襄王为表彰晋文公的功劳,以天子的礼仪迎接文公。

晋文公却推辞说:“这是臣下分内之事。”

他帮助襄王返国后,又回国致力于便利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他认为可以使用百姓了。

子犯出来阻拦说:“百姓虽然懂得了义,但还不知道信是什么,还不能用。”

晋文公听了,觉得有道理。

他率领军队攻打原国,命令士兵携带三天的口粮。军队围困原国城池整整三天,士兵们的粮食全部吃完了,而原国还坚守城池不出。于是晋文公下令退兵,正当晋军刚退兵时,间谍从城里出来报告说:“原国已经准备投降了。”

有人主张再坚持一下,等待原国投降。晋文公坚决地说:“当初带三天军粮,就是准备攻打三天的;如今已下令退兵,就应该说话算数。如果不退兵,即使得到原国,也会失去信用。得失相比哪个多呢?”

由于晋文公利用攻打原国教育百姓知道信,所以国内民风大变,凡事以信为本,他们做生意不求暴利,不贪不骗。

做完这些后,晋文公问子犯:“这回行了吧?”

子犯回答:“百姓虽知信、义,还不知道礼,还没有养成恭谦让范。”

于是,晋文公又在让百姓知礼方面下苦功。他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每个环节都依照军礼执行,使百姓看到礼仪;他又规定百官的等级及职责,使百姓知道对什么职官行什么礼仪。百姓们不但如此,还知道根据礼来判断一件事的是非。这时,子犯笑着说:“可以用民了。”

于是,晋文公开始伐曹,攻卫,取得齐国之地,大败楚军于城濮,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益卦第四十二

益卦

巽上

震下【原文】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译文】

《益卦》:有利于有所行动。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

《彖传》说:《益卦》,减损在上的利益补给在下的老百姓,老百姓内心喜悦无限。人民感到皇恩浩荡广施民间,这种体恤民情的精神必定会得到推广。“有利于有所行动”,是因为坚守中正,有值得喜庆的地方。“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就是说借助于舟楫前进,前进的道路将会畅通无阻。想体恤民情就要果断采取行动,并逐渐培养谦恭的态度。就好比上天降雨,雨露滋润万物一样,这种增益活动不受地域限制,遍及四面八方。总而言之,减损在上的利益补给在下的老百姓,就是要顺时而进行。

《象传》说:《益卦》的卦象是震在下、巽在上,震为雷、巽为风,这表示狂风和惊雷互相激荡,相得益彰,所以把它叫作《益卦》。君子看到此卦象,有了错误就要马上改正。

【启示】

《益卦》强调要施恩惠给人民,因为这对双方都有利。【原文】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译文】

初九:有利于进行大的行动,大吉大利,没有什么灾祸。

《象传》说:大吉大利,没有什么灾祸,表明百姓不为自己的私利而工作。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老百姓都不计私利地做事,就有利于干大事。【原文】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译文】

六二:有人诚心诚意送来价格昂贵的大乌龟,没有办法不接受。无论何时去占卜其结果都是吉祥的。君王用此祭祀先帝,也是吉利的。

《象传》说:“有人诚心诚意送来价格昂贵的大乌龟”,这是意外的收获。

【启示】

谦虚地坚持走正道,就能获得吉祥。【原文】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译文】

六三:在灾荒年月施恩惠给人民,没有灾祸。但要心诚,行为适当,还要用玉圭作信物禀报王公。

《象传》说:在灾荒年月施恩惠给人民,自古以来就有这种做法。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灾荒年岁,不但要自己施恩惠给人民,而且还要向上级汇报,以求得更多的帮助。【原文】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译文】

六四:把对上对下都有益的行动计划报告周公,周公听从了,并以此为行动的依据,迁移国都。

《象传》说:“向周公提出建议,周公采纳了”,说明君臣同心。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制订计划要以增益上下为依据。【原文】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译文】

九五:君王有诚心、仁爱之心,不用去卜问,大吉大利。百姓也因此有诚心,将感激我的恩德。

《象传》说:“君王有诚心、仁爱之心”,不用去卜问这件事,“因为百姓将感戴我的恩德”,大家都能遂心成愿。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上的要有诚心和仁爱之心。因为在上的诚心对待在下的,在下的将感激在上的,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原文】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译文】

上九:不增益他人,有人将攻击他。这说明他没有持之以恒施恩于民,必然凶险。

《象传》说:“不增益他人”,这是偏激的做法。“有人攻击他”,这是从外边来的呀。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施恩于人,将会遭遇灾祸。

【疑难解析】

“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和“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的大意是:君王有诚心、仁爱之心,不用去卜问,大吉大利。百姓也因此有诚心,将感激我的恩德。这就告诉我们,君王应有诚心和仁爱之心。具体地说,君王有诚心、仁爱之心有几大好处:

一、君王有了诚心和仁爱之心,一个地方遇到了灾荒的年岁,他就会减免当地的赋税,并且发动其他地方的人民来帮助他们,这样使天下的人民无论在什么年岁都能安居乐业。

二、君王有了诚心和仁爱之心,在平时他也会为百姓着想,不但自己生活节俭,而且还以“俭以养德”教育天下臣民。一方面,天下会因此形成节俭之风,这样节余的财富也自然而然多了起来,即使遇到了灾荒的岁月,大家也能应付;另一方面,节俭之风能清洗污浊的空气,从而使贪病病毒失去了依附物。因为人一节俭,他就容易满足现有的财务状况。再说,人一爱惜自己的财物,就不会把钱花在不正当之处。

三、君王有了诚心和仁爱之心,就经常施恩惠给老百姓,那些富有的人也受到了感化,也把自己的财富分给贫困的人。一方面,不会因贫富的差距过大而造成混乱。因为人一旦看到别人家聚集相当多的财富,而自己家贫如洗,就会觉得不公平,心里就不平衡,自然就容易起坏心——抢或偷富人家的财富。另一方面,得到了恩惠的老百姓也会受到感化,准备“以恩报恩”。

同类推荐
  • 老子不生气

    老子不生气

    养正气的儒家历来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仰慕;不生气的老子则素来深受民间百姓的追捧。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的理论,但老子所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做人心态和从政心态,它们无不指向不生气的心态修炼。做人要无为,从政要无为;做人要自然,从政也要自然。做官的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官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政治文化。经商的亦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消费者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商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具体地说,老子指出了两种健康的心态,一是无为心态,一是利人心态。无为是不刻意为己,利人是无己心态的升华。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20世纪是科学和技术空前大发展的世纪。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加深,科学和技术与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与原来完全不同。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热门推荐
  • 全能召唤师:废柴三小姐

    全能召唤师:废柴三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的绝世高手,一朝穿越,呵,废柴?看她摇身一变变全能,哦?嫡女三小姐被人喊打?哼,先看打不打的过再说,什么,练器师,练丹师很稀少?她随便一挥,玄器跑出来,丹药当糖豆吃,神兽难契约?她的血脉上古神兽都来求她了好么?可是,这个缠着她不放的男人是什么?她只是个平凡人好么?
  • 痴情总裁:老婆快到怀里来

    痴情总裁:老婆快到怀里来

    安若初被他逼到墙角,抬头皱眉看着林昭“你?”她还敢皱眉?他气得连话都不想说了,捏着她的下巴直接壁咚。他居然敢答应顾景书的求婚,还真的没把他放眼里。安若初被他吻得只能发出嘤嘤的声音,越挣扎他就吻得更加狠,似要把她吞入腹中。“安若初,从今天开始你跑不掉了!”林昭终于放开了安若初,喘着粗气咬牙切齿。终于,他从嘻嘻哈哈的好哥们儿化身为身家首屈一指的霸道总裁,步步紧逼,步步撩情,誓要把她撩进怀里再狠狠的蹂躏……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TFBOYS之青春一路有你

    TFBOYS之青春一路有你

    TFBOYS在S高校遇见了白雪伊,慕容伊洛和千允诺三人,在时间的考验中他们慢慢触发了感情……
  • 恶魔书

    恶魔书

    黑暗中,隐藏着光明,光明照到的地方,也总会有阴影伴随,无论你是否相信,恶魔确实存在,如果你感到害怕,那么说明,它已经悄然到来。
  • 九仙湖系列

    九仙湖系列

    仙途漫漫,有的生来便是仙,有的却是人、魔、妖或者连这些都不是,就像那九颗水天石珠,谁晓得那几颗石头什么来历。都说女子为珠,捧在手心要好好呵护,既然得了道,谁又晓得要经几世磨难。拾起的仙珠要好好的护在身边,就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直到那石珠融入自己的灵魂、、、、、、、在不同的时空里,她们等待着一次相遇,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又有几人是真的忘记的。是缘分也是机缘巧合,这九人最终生活在了一起,而真的要忘记、丢掉那些不在上演的过去么?月老的红线从来没有因为战乱消失过,也没有因为距离而斩断,这就是他手中剪不断的浑然天成的丝线,也是你、我、他看不见的缘分、、、、、、
  • 塌方——权金斗争

    塌方——权金斗争

    来自大西北农村的孤苦少年——许秋林,从一个普通乡村少年,只身来到大城市,从读大学遇到就业难,到因为谈恋爱偶然步入某政商利益圈,从一个平民青年到一个政商集团的外围小卒,再到一个能独当一面,却又不使自己深陷其中的金融界精英,最后金蝉脱壳,顺利摆脱利益集团控制,走向正常人的幸福生活,此种惊险与困境,个中滋味谁人知晓?
  • 文·身

    文·身

    这是一部充满隐喻色彩和寓言风格的悲情小说。 女主人公叶雾美横尸街头,讲述者慕文开始一点点追忆着叶雾美短暂而诡异的一生。两人原本过着无性的爱情生活。父亲死亡之后,叶雾美的生活脱轨,为了释放自己的欲望,她结交了异国男友,迷上了文身——她的生活变得斑斓多彩,但这是一系列噩梦的开始。 叶雾美逃离了城市,找到了最原始的文身,却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更加窘迫的境地。活的文字吞噬着她和她身边的一切。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那些见过她最原始的文身的男人先后死去。叶雾美的身体也被人篡改和控制,除了毁灭,她无处可逃。
  • 五柳先生的重生

    五柳先生的重生

    一个梦境是关于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有些心痛的忧伤!
  • 花漾年华——等不到那份久违的爱

    花漾年华——等不到那份久违的爱

    她是无形的主角,初中,他‘陈汉雨对李梦圆告白,追求失败,从坠落颓废到光辉成就都是因为她李梦圆;在这个纷扰的青春年华里总是离不开关于她的思愁怀念,至始至终,他还是没有如愿以偿地得到他,却无意的得到了另一份不属于他的久违的爱情,他,她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