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5000000016

第16章 曹山『五相』偈

为了配合说明君臣五位之旨,曹山又作了“五相”诗。其理论源头,仍是石头的《参同契》:“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对,譬如前后步。”理与事、明与暗各自相对待而又统一于真如之体,如同人在行走时两足有先有后,不可偏废。

在《参同契》中,理与事、母与子、明与暗、尊与卑,都属于超乎寻常哲理思辨的概念范畴。暗与明犹理与事(体与用),也如洞山后来过水睹影时所说的“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以影与形来说明体与用。

《宝镜三昧》:“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夜半正明,指暗中有明;天晓不露,指明中有暗。明与暗这对禅学范畴,发展到洞山与曹山的五位禅法时,便出现了以黑白来表现明暗关系的五相诗。在洞山五位中,“夜半”“不露”相当于正位,有平等性之意;“正明”“天晓”,相当于偏位,有差别性之意。“夜半正明”与“天晓不露”,表示真如法性与森罗万法彼此相入,互为一体之状态。曹山五相诗,用黑色表示“正”(即“体”“暗”),用白色表示“偏”(即“用”“明”),以○代表自性,以●中之黑色代表本体界(《正法眼藏》卷三:“又以黑白圈儿作五位形相,以全黑圈儿为威音那畔、父母未生、空劫已前、混沌未分事,谓之正位。”),以○中之白色代表现象界。只有在体用冥合、形影完全相合(明暗相合)的境界中,才达到了五位中的“兼中到”这一最高功位。据《曹山元证录》,这五相诗是:

白衣须拜相,此事不为奇。

积代簪缨者,休言落魄时。

相当于正偏五位中之“正中偏”,背理就事。此时自性未明,只

见事物,而不见理体。诗以科场来比喻,将未成佛前的众生喻为尚无功名的白衣秀才。白衣秀才有拜相的希望,众生有成佛的可能。此性人人具足,虽为白衣,尚未拜相,却已是积代簪缨之后,不必因白衣落魄之时,而自悲自叹,伤拜相(喻成佛)之无望。参禅者在臣位、在现象界中,当知有明见自性的可能性。

子时当正位,明正在君臣。

未离兜率界,乌鸡雪上行。

相当于正偏五位中之“偏中正”,舍事入理。参禅者在现象界中,已知自性之理,唯大事未明,知空而未能证空。古代君主于辰时上朝,如今在子时上朝,群臣未至,君主命令得不到施行,喻本位已显露,但仍未发生作用。明白正位的关系,犹如明白君臣的关系。君主施令,臣子奉行。本体界发生作用,现象界显示作用。本体界为君,现象界为臣。兜率界是欲界六天之第四天,此天有内外两院,内院为未成佛者之居处。佛经谓弥勒于此宣说佛法,满四千岁后即下生人间,成佛于龙华树下。“未离兜率界”,谓参禅者境界尚未圆熟,还没有见道成佛,因为他对理事关系证悟的程度,如乌鸡行于雪上,黑白分明,尚未融为一体。乌鸡黑色,喻本体或空界;雪白色,象征现象界或色界。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相当于正偏五位中的“正中来”,此时非染非净,非正非偏,现象界不可能存在之事,在这里都活泼泼地呈现出来,是见道时的“不可思议”的奇妙境。

○王宫初降日,玉兔不能离。

未得无功旨,人天何太迟?

○相当于正偏五位中的“兼中至”。禅者证悟自性之后,又转身而出,接引众生。“日”喻王子,王子初降王宫,指佛祖在王宫刚刚降生下来。曹洞宗讲回互,所以说有了太阳(佛祖、悟心)还不够,还离不了月亮(玉兔、现象界)。“王宫”“日”是正,“玉兔”“月”是偏。佛经称佛果为“无功”。悟者之所以没有离开此现象界而住于佛位、圣境,是因为他不愿躺在自受用上安享太平,而是悲智双运,下化众生,这才导致了人天合一、居于正位的延迟(实际是已从正位里转身出来)。

●浑然藏理事,朕兆卒难明。

威音王未晓,弥勒岂惺惺。

●相当于正偏五位中之“兼中到”。此时即事即理,即理即事,理事互摄,体用一如,以至于“朕兆卒难明”,看不到半点蛛丝马迹。在这样的境界中,无可说,无可名,不但作为历史起始点的威音王不知道,就连那作为历史终结点的未来佛弥勒,也照样不清楚!

劫火洞燃,大千俱坏,禅者却可用它从容煮茗;岚风大作,摧山破海,禅者却可于中自在乘凉。禅者观看四大毒蛇组成的生命体,宛如在观赏一幕戏剧。日月飞驰,侵蚀着生命的枯藤,禅者对之也毫不在意。个体生命回归于沧海浩渺的月浸碧波,回归于高旷寒远的纯净清白。

云门宗宗风陡峻,以简洁明快、不可拟议的手法破除参禅者的执着,返观自心;以激烈的言辞,指点迷津,剿绝情识妄想。禅林往往以“云门天子”“云门一曲”表示云门宗风。云门曲原为华夏古曲,曲调艰深,歌者难咏唱,闻者难领受,禅林中遂用来转指难于理解的云门宗风。云门宗接化学人,犹如天子的诏敕,一次即决定万机,不得再问再应,令人毫无犹豫之余地,因而又有“云门天子”之称。

云门宗的要义与精华集中体现于“云门三句”,即“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同类推荐
  • 寻常禅

    寻常禅

    本书从现实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扰出发,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佛学的理念来提出适合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对策,帮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关于禅趣,很多人都会想到林林总总的机锋公案,然而那些讲解机锋公案的读物往往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本书则着力于贯通禅宗的核心义理,高屋建瓴地使所有机锋公案都可以迎刃而解。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热门推荐
  • The Peterkin Papers

    The Peterkin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恋上我的小萌妻

    恋上我的小萌妻

    她,是校长的女儿,所以受到学校里所以学生的欢迎,虽然如此,但她还是选择自己一个人住在学校里的后花园,文静又不失活泼的她,在开学的第一天,他抱住了她,他们会产生怎样的爱恋呢?
  • 追,萝莉贝贝休想逃

    追,萝莉贝贝休想逃

    她是落魄的千金,月光城名门望族的弃女。她没有朋友,害怕失去,害怕离开…他是冷酷无情的校草大人,龙门城的巨富之一。他朋友少之又少,只因真心没有,离开太多…奉母亲来到韩家,居然看到了美男出浴,表示要爆喷鼻血“你看到了什么?”“没…没有”“嗯?”微微一挑眉嘴角勾起一丝邪魅的微笑“啊,混蛋那个东西好丑啊!我才不要说”被父母算计变成舍友,天天防着这个大混蛋,“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kitty”“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当你是老虎啊!”一摸二拽三强吻羞羞脸校草大人别乱来!!!
  • 羽灵石记

    羽灵石记

    千年前的一战,为争夺人界信仰之力和资源,仙鬼两界元气大伤,界门即将崩溃关闭。重伤下的鬼族太子,为了恋人,毅然选择穿越即将破碎的两界之门来到人界。鬼族少司命,一直喜欢着他,为他,同样选择来到了人界。......如果没有一千年的等候就不会有今生短暂的邂逅,也许还要一千年的相守才能换来今生的携手白头!
  • 重生桀骜不驯的人生

    重生桀骜不驯的人生

    体会青春的回忆和社会变迁奋斗生活经历,前世孤单叛逆,今生重走人生路,感恩家人亲情,感恩兄弟友情,只为活的精彩。这里没有华丽辞藻,没有美轮美奂的风景,只有重温那份艰辛与苦涩,为了更好的生活,在阳光下的打拼挣扎。
  • 樱花树下的孤寂少年

    樱花树下的孤寂少年

    幽静的花林一棵樱花树下一个少年他那安静的双眸静静凝视着樱花树眼神中夹着一丝温柔忽然一朵樱花随风飘落少年拾起小心翼翼地埋进土里随后像空气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 三梦三醒:缠情转

    三梦三醒:缠情转

    他寻了她三生三世,她负了他三生三世他用最后一世结束了自己的爱情,可她却选择了纠缠
  • 纪念那时的你们

    纪念那时的你们

    这是木木的第一部作品,也是第一次尝试去写作,木木的文笔一直不怎么好,后面文中描述的可能不尽人意还请见谅(?˙ー˙?)。文中讲述的是小编身边的故事,人物关系也是比较的复杂,但小编会尽量说清楚(复杂)些,尽请期待吧(?>?<?)
  • 五灵帝皇

    五灵帝皇

    在一条街道上,有一个人像茶馆走来走去,茶馆那人叫到,小二来杯酒,那小二端来就说,看你一表人才,请问贵姓,以后常来好招待。那人说到,本少爷我坐不改姓我是林翔。
  • 强占为妻:本宫很妖很迷人

    强占为妻:本宫很妖很迷人

    他紧紧捏住她的下巴:“你若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心爱的男人和别人欢好,而不怒,我就放了你!” 她媚笑着道:“这有何难?不就是一活春宫吗?”她笑嘻嘻的看完全程……他却抓狂了:“你到底是不是女人?”“你需要解开衣服检查吗?”她淡定道,于是,他的魔爪伸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