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4200000019

第19章 澳大利亚文学

在世界文学版图中,大洋洲文学是最为年轻的一个区域性文学。从该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早的文学发端算起,迄今也不过200年左右,有些岛国的文学甚至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与欧亚不可同日而语,和美洲似乎也不能相提并论。但作为世界五大洲之一的大洋洲,它的文学应该受到一定的重视。而且,大洋洲文学真实地反映了本地区的社会、文化、历史以及民族精神,也是殖民主义与本土文化冲突的一面镜子。

小引

澳大利亚文学是大洋洲文学的主体部分,本章讲述它发展的四个阶段,并重点介绍每一个阶段的主要作家、作品。本章还专门评析了澳大利亚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帕特里克·怀特的代表作《风暴眼》和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荆棘鸟》。

澳大利亚文学发展大体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殖民主义时期(1788—1888),也就是文学的殖民主义阶段;第二个时期为民族主义运动时期(1889—1913),即民族主义高涨时期的文学;第三个时期为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1945),这是民族主义文学进一步深化成熟的时期;第四个时期是当代文学时期(1946—),即澳大利亚文学国际化阶段。这四个时期,澳大利亚文学完成了由殖民主义文学到本土文学再到国际性文学的艺术转变。

学习本章,应了解澳大利亚历史的发展轨迹和近两百年英国文学对澳大利亚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概述

一、澳大利亚文学概述

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大洋洲有16个独立国家,其余十几个地区尚在美、英、法等国的管辖之下,在地理上划分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六区。它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绝大部分居民通用英语,太平洋三大岛群上的土著居民分别用美拉尼西亚语、密克罗尼西亚语和波利尼西亚语。

大洋洲文学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文学,二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斐济等南太平洋岛国的英语文学。它的发展历程虽然不长,但在短短的历史时期内却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作家和诗人,如澳大利亚的亨利·劳森、凯瑟琳·普里查德、马丁·博伊德、弗兰克·哈代、克里斯蒂娜·斯特德、A。D。霍普、帕特里克·怀特、托马斯·基尼利、弗兰克·萨吉森、珍妮特·弗雷姆等,其中帕特里克·怀特还曾问鼎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澳大利亚当代“新派小说”家彼特·凯里、迈克尔·怀尔丁等人则更是汇入了西方现代派文学潮流。新西兰作家凯塞琳·曼斯菲尔德还被誉为“英语世界的契诃夫”,具有世界性影响;毛利族作家帕特里夏·格雷斯等也引人注目。

地处大洋洲,位置相对孤立的澳大利亚,是一块崭新的大陆,200多年前沦为英国殖民地,建立联邦还不足百年历史。然而这又是一片富饶而古老的土地,约在三万年前,澳大利亚土著人的祖先就从东南亚来此定居了。17世纪初,荷兰探险家来过这里,他们是最早到达澳大利亚的欧洲人。1788年1月,澳大利亚首任总督菲利普率领200多名海军官兵,押送700多名男女流放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登陆,长达100多年的澳大利亚大殖民主义历史就此开始了。澳大利亚文学发展至今,不过200多年,而且澳大利亚文学到19世纪90年代才形成自己的特色。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文学才开始走向世界,尤其是1973年,著名作家帕特里克·怀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澳大利亚文学开始受到了其他国家的极大关注和重视。

但要真正了解澳大利亚文学,不能忽视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文化创造。澳大利亚土著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珍贵的反映自然、神灵和氏族生活的口头文学和岩画。

在早期移民登上澳大利亚大陆的最初100年间,澳大利亚文学基本可以说是英国文学的移植。当时正值英国文学经历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早期澳大利亚的定居者,在生存方式发生根本变化,而意识形态总是滞后的情况下,只能借助旧的形式来反映已经变化了的现实。所以,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都不谋而合地钟情于英国浪漫主义。小说主要取法于英国司各特的传奇故事表现形式,着眼于故事和情节,对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深层开拓,并无多大兴趣。诗歌模仿英国华兹华斯等浪漫主义诗人的技巧,反映美丽自然风光中带着镣铐服苦役的冷酷现实。

殖民化时期的最初阶段,澳大利亚文学出现了不少纪实文学,因为创作主体还带着游客性质,和英国的联系较多,加之早期移民中相当一部分是流放犯,文化程度不高,因此日记体、游记体和书信体作品居多,且在大洋彼岸的英国颇受欢迎。因为澳大利亚大陆对他们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所以这些纪实文学比之想象和虚构的小说,更能激发起读者的兴趣。

在殖民主义时期的后50年中,物质生活的改善、淘金热所带来的经济繁荣以及人们对这个南半球大陆的进一步认识,为澳大利亚文学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基本完成了由移民社会向本民族社会的过渡,它已不再是“世界公民”五方杂处的“客栈”,而成了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之家”,从而诞生了一个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风俗和习惯的民族。随之而来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主义运动,结束了英国对澳大利亚100多年的殖民统治,也引发了澳大利亚文学民族化的冲动。到20世纪50年代末为止,在亨利·劳森、帕尔默、凯瑟琳·普里查德等作家高扬“澳大利亚化”旗帜的努力下,澳大利亚文学完成了它的民族化。随后,世界各国之间经济交流增多,官方和非官方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这就造就了具有开放胸怀和宽广视野的读者,为文学国际化提供了广大的市场,澳大利亚文学又由民族化走向了国际化,作家们面对不断变化的当代现实,变革文学并使之具有能容纳世界文化的博大胸怀。到1973年,怀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澳大利亚文学的国际化进程也大致完成了。

二、澳大利亚文学的历史演进

澳大利亚文学历史演进的分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为了介绍和理解的方便,按照时间和主题的变化,其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殖民主义时期(1788—1888)

此即文学的殖民化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属于移民文学,是由移民(包括流放犯及自由移民)创作、反映他们早期在澳大利亚的生活的文学。殖民主义时期的前50年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部小说问世。亨利·萨弗里(1794—1842)创作的《昆塔斯·赛文顿》(1830—1831)是澳大利亚第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具有自传色彩,主要讲述了作者充当流放犯的经历,表达了痛改前非的愿望。小说的主人公被理想化了,并有圆满的结局,被人称为“散文体小说”。查尔斯·罗克罗夫特(1798—1856)的小说《殖民地的故事》(1843),描写了一位早期定居者在澳大利亚的冒险经历和发家的实绩。亚历山大·哈里斯(1805—1874)的《定居者和流放犯》(1874)的题材与《殖民地的故事》颇为相似,但作者的态度比较客观,并没有对在殖民地发财的前景做过多宣传。总体来看,这些小说无非是介绍异域风光,传播殖民地趣闻,满足远隔重洋的英国读者的好奇心,因此艺术上比较幼稚,内容接近游记和日记。

殖民主义时期的后50年,生产力的发展给文学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变化。这时期,人们已经不再为生计而奔波了,农牧业的发展和金矿的采掘,吸引了大批移民,刺激了经济的初步繁荣,从而为文学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位颇有影响的小说家和诗人,其中小说家亨利·金斯利(1830—1876)、马库斯·克拉克(1846—1881)和罗尔夫·博尔特沃德(1826—1915)最为著名,他们分别创作了《杰弗利·哈姆林的回忆》(1859)、《无期徒刑》(1874)和《武装行动》(1888)。其中,《无期徒刑》是佼佼者,它是一个悲剧式故事,叙述的是一位无辜青年“罪犯”鲁弗斯·道斯被流放澳大利亚,服刑期间,他不堪忍受非人的待遇而浮水逃走的故事。在一个荒滩上,他遇到被暴动的犯人遗弃该处的维克斯太太及其女儿西尔维亚和上尉弗里尔。鲁弗斯设法将他们救出,岂料弗里尔恩将仇报,反诬鲁弗斯企图逃脱,并骗取了西尔维亚的爱情。鲁弗斯再度服刑,并再度越狱。他登上西尔维亚待发的帆船,后来,船在飓风中倾覆。小说的结尾令人震惊:沉船过后,在发现尸体时,鲁弗斯和西尔维亚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一时期的诗人主要有查尔斯·哈珀(1813—1868)、亨利·肯德尔(1839—1882)和林赛·戈登(1833—1870)。他们的诗歌各有特色,哈珀的诗深受英国诗人弥尔顿、雪莱,尤其是华兹华斯哲学自然观的影响,表达了怀乡之情和渴望自由平等的乌托邦思想;肯德尔的诗抒情性强,表达了哀伤和自怜;戈登的诗则回荡着拜伦式的忧郁。他们的诗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试图以英国传统诗的形式来反映澳大利亚大陆的新的生活经验。

(二)民族主义运动时期(1889—1913)

此即民族主义高涨时期的文学。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20多年,澳大利亚正处于民族主义运动高涨的时代,在这一浪潮中,澳大利亚文学开始不同于以模仿为主、缺乏活力的移民文学,而变成有鲜明的澳大利亚特色和生命力强大的新文学。19世纪90年代独立、民主、平等的民族主义政治要求,在文学上得到了呼应,人们希望摆脱英国传统的束缚,抛弃刻板的模仿,创立反映本土特色、具有本民族个性的文学。左右当时文坛的《公报》杂志,是这一文学运动的阵地。杂志的主持人阿奇博尔德和斯蒂芬斯旗帜鲜明地提出:简练、活泼和澳大利亚化是杂志的宗旨,而且宣称“……悉尼会招致人们对现实的反抗,而《公报》正是表达这种反抗的喉舌”,大胆宣扬了激进的反抗精神。《公报》还郑重提出“澳大利亚属于澳大利亚人”的口号,同时鼓励每一个公民为创立真正的澳大利亚文学而努力。这家杂志拥有了众多读者并产生了巨大影响。

民族主义文学主要表现在民谣体诗歌的兴起和小说创作的繁荣。民谣体诗歌的形式最早是在殖民主义时代从爱尔兰带来的,但后来随着移民们对澳大利亚陌生的自然环境和丛林生活的适应,这些歌谣被改编成反映澳大利亚的丛林生活和丛林人的情感的诗篇,并且开始在丛林地区流行起来。当时《公报》杂志大力扶植这类民谣体诗歌,于是这种把粗犷的丛林生活浪漫化的、具有澳大利亚地域特色的民谣体诗歌,逐渐代替了传统的英国诗,占领了澳大利亚诗坛。民谣体诗歌的代表人物是安德鲁·巴顿·佩特森(1864—1941)和亨利·劳森(1867—1922)。佩特森享有“牧场歌手”的美誉,他笔下的丛林是一种色彩明丽、充满活力的生活画面,《雪川来客》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诗集。

这一时期的小说主要反映丛林生活,也有少数描绘早期城市生活。其中丛林小说的代表人物有亨利·劳森、弗菲、弗兰克林(1879—1954)和拉德(1869—1935),城市小说的作家则以斯通(1871—1935)为代表。劳森被誉为“民族主义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也被誉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一生创作了《赶羊人的妻子》等300多篇短篇小说。这些小说题材广泛,内容多样,一扫殖民主义小说一味模仿英国作家的流弊,以一种幽默的笔调、随意而自然的叙述语气以及内在的强烈情感吸引着当时的普通读者。他的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再现了丛林人的形象,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风貌。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劳森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自他开始,澳大利亚文学完全跳出了英国文学的藩篱,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三)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1945)

这是民族主义文学进一步深化成熟的时期。两次世界大战对欧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美国文学普遍反映了那一段时期人们的失望心理,出现了一种摈弃传统、蔑视权威的反叛文学潮流。但澳大利亚由于年轻,而且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因此没有受到欧美文学的影响,仍然沿着民族主义道路前进。这一时期,澳大利亚文学的中心人物依然是那些在民族主义运动时期诗人和作家们所倾心的丛林人,但它们反映的生活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关于丛林人谋生的艰辛已经不是主题,作家们倾力描写的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介入,自由自在、乐观豁达的丛林人如何失去人的独立地位,以及他们不倦的抗争。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主要有凯瑟琳·普里查德(1883—1969)的《黑蛋白石》(1921)、万斯·帕尔默(1885—1959)的《富矿》(1948)和伦纳德·曼的《山中公寓》(1939)等。这一时期活跃着四位著名的诗人,他们是A。D。霍普、罗伯特·菲茨杰拉德(1902—1987)、肯尼斯·斯莱赛(1901—1971)和道格拉斯·斯图尔特(1913—1985)等,他们几乎都是学者和评论家,几乎都用不同的诗体写诗。而更为突出的是,与以撰写抒情诗为主的上个时期的诗人不同,他们的诗基本上属于沉思型的,而且四位诗人的风格截然不同。斯莱赛是一位现代主义诗人,菲茨杰拉德属于浪漫主义,霍普崇尚古典主义,而兼有诗人、戏剧家、小说家和评论家身份的斯图尔特则最擅长用抒情诗描绘自然。

(四)当代文学时期(1946—)

此即澳大利亚文学国际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澳大利亚工业化步伐加快,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也有较大发展。由于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澳大利亚的对外政策也有了变化。于是,澳大利亚文学步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新阶段,现实主义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文学流派。这一时期,向来只有英国文学而忽视国内文学的学者也开始重视本土文学,20世纪60年代悉尼大学首次开设了澳大利亚文学教授席位,各大学纷纷开设澳大利亚文学课程,于是,澳大利亚文学真正走向了世界。1973年,作家帕特里克·怀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此外国文学评论家对澳大利亚文学刮目相看,英国学者认为这标志着当代英语文学发展进入新时期,美国学者认为澳大利亚拥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英语进行创作的最卓越的小说家和诗人。

这一时期澳大利亚文学以小说为最盛,当代澳大利亚小说出现了三个主要流派:现实主义派、怀特派和新派小说。现实主义小说仍然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强调细节的真实,通过连贯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家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丁·博伊德、艾伦·马歇尔(1902—1984)、朱达·沃顿(1911—1985)、戴尔·斯蒂芬斯(1911—)、弗兰克·哈代(1917—1994)和约翰·莫里森(1904—1998)等。怀特派讥讽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为“沉闷乏味的新闻体现实主义的产物”,认为它过于追求形似,拘泥于表面真实,缺乏深度和渗透力,不足以反映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为此,该派强调把笔触伸向人的内心,探索人的精神空间,通过刻画现代人的内心生活来反映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怀特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有帕特里克·怀特、伦道夫·斯托(1935—)、托马斯·基尼利(1935—)、哈尔·波特(1911—1984)、克里斯托弗·科契(1932—)、伊丽莎白·哈罗尔(1928—)和西·阿斯特利(1925—2004)等人。怀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多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剧本,以及诗集、电影剧本和随笔,他的作品多以澳大利亚为背景,反映澳大利亚人的生活与心声,但又不为地域所局限。《风暴眼》是怀特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新派小说主张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不受任何传统束缚,突破以往文学的禁区,大胆表现吸毒和性,反映在新道德潮流下的城市生活,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生活。伦道夫·斯托的《归宿》(1958)和《圆木林》(1963)这两部小说都采用了现代派技巧来探索人物内心的孤独和澳大利亚的自然主义。斯托1965年发表的《旋转木马》是新派小说的一部重要作品,它是一部关于童年的小说,以一个宿命论的形象描绘了一个家庭的结构,其中内含的旋转则象征着一种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在表现形式上,新派小说摈弃了刻画人物和编造情节的旧传统,而着眼于创造情景,刻意追求小说的叙述方式、叙述角度和语气的新颖。其代表人物有迈克尔·怀尔丁(1942—)、弗兰克·穆尔豪斯(1938—)、默里·贝尔(1941—)、彼得·凯里(1943—)和莫里斯·卢里(1938—)等。除以上三个流派的作家外,当代澳大利亚有影响的作家还有兼取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长的彼得·科恩(1914—)和以写讽刺小说见长的戴维·艾尔兰(1927—)等。

随着澳大利亚文明进程的进步、土著人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及土著人民族意识的增强,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中出现了一批进行英语文学创作的诗人和作家。诗人凯斯·沃克(1920—1993)就值得一提,她出生在昆士兰沿海一个小岛的土著部落里。她的处女诗集《我们要走了》(1964)是澳大利亚土著文学的第一部诗集,正如她在诗集的后记里所说:“土著人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声音,书面的声音。”她的第二部诗集《黎明即将到来》出版于1966年,这部诗集与第一部一脉相承,喊出了土著民族在白人到来之后所遭受的不公平,哀悼往日土著传统不再,公开申明土著人的种族要求,语气时而激愤,时而哀婉。沃克的诗歌非常畅销,几乎比澳大利亚当代其他诗人的诗集都受欢迎。柯林·约翰逊的长篇小说《野猫坠落》(1965)的出版是土著英语文学创作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作家诉诸笔端的也是土著民族在白人统治下的生活现状,表现的是土著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身份危机与身份认同。

需要说明的是,2006年对于澳大利亚文学是不平凡的一年,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南非裔作家J。M。库切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增强了澳大利亚文学的世界影响力,也给澳大利亚文学带来了新的希望。

总之,在2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澳大利亚文学逐渐摆脱了英国传统,走上了自主独立的道路,同时也走向了世界,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澳大利亚文学也由单一化走上了流派众多、互争高下的现代形态。

第二节 帕特里克·怀特及其《风暴眼》

一、生平与创作

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怀特对澳大利亚文学有着特殊的贡献,他使澳大利亚的小说创作发生了重大转变,澳大利亚的现代主义由此开始勃兴,小说创作由此而步入了更具世界性、更为国际化的进程。

怀特1912年生于伦敦,其时父母正在英国旅行。半年以后返回澳大利亚,他的童年时代在悉尼郊区的牧场度过。13岁时,怀特被送往英国读中学,17岁时再次回到澳洲,在牧场度过了两年光景。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三部小说,均被出版商退回。1932年,20岁的怀特再度赴英,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攻读现代语言。这一时期他广泛阅读,接触了大量英国、法国、德国文学作品,并受到欧洲文化艺术的良好熏陶。大学毕业后,怀特留在伦敦从事写作。1939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幸福谷》。此后他的眼界更为开阔,更为广泛地阅读并汲取欧美经典作品的艺术养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怀特在英国皇家空军情报部工作,去过中东、希腊等地,目睹了战争带来的残酷景象。其间他认识了希腊军官曼诺力,后来在自传中他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1948年,怀特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50年代起怀特创作鼎盛,声名日隆,197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怀特的创作以长篇小说为主,著有长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集3部、剧本8部、自传1部以及诗集若干。长篇小说有:《幸福谷》(1939)、《生者与死者》(1941)、《姨妈的故事》(1948)、《人类之树》(1955)、《沃斯》(1957)、《战车上的乘客》(1961)、《坚实的曼陀罗》(1966)、《活体解剖者》(1970)、《风暴眼》(1973)、《树叶圈》(1976)、《特莱庞爱情》(1979)、《百感交集》(1987);短篇小说集有:《烧伤者》(1964)、《白鹦鹉》(1974)、《三则令人不安的故事》(1987);剧本有:《四部剧作》(1965),其中包含《火腿葬礼》(1961)、《沙萨帕里拉的季节》(1962)、《一个快乐的人》(1963)、《秃山之夜》(1964),《大玩具》(1978),《夜潜者》(1978),《地下森林》(1983),《信号工》(1983)等。此外,怀特还写有自传《镜中疵》(1981)。

怀特的早期作品主要有《幸福谷》、《生者与死者》、《姨妈的故事》。这几部作品在国内反响寥寥,但却受到国外评论家的盛赞。《幸福谷》是怀特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它描绘了新南威尔士州一个名叫“幸福谷”的小镇孤独乏味的生活,居住在那里的人们难以找到心灵的归宿。小说采用了意识流、象征主义等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凸显了作家发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技巧,给澳洲的小说创作带来了新鲜之感。《生者与死者》比《幸福谷》更为成熟,怀特作为一个小说大家的创造力已经初现端倪。小说以1910年至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为背景,以精细的笔墨刻画了斯坦迪什一家枯燥沉闷、缺乏活力的生存状态。《姨妈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孤独的女性希奥多拉的故事:她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始终在寻找生活的真谛,她从澳洲故乡开始旅程,又辗转欧洲、美洲,这种追寻似乎永无休止。这部小说表现了作者多样的艺术技巧,融汇了超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的多重表现手法,这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表现力。

《沃斯》堪称怀特的显名作。小说的故事发生于1845年,德国医科学生沃斯在悉尼富豪邦纳的资助下,决定去澳大利亚中部沙漠探险,以考验和锻炼自己的意志。沃斯一行人在旅途中遭遇重重困难,先是他本人受伤,其他队友或离去,或自戕,或被杀,沃斯最终也惨死在土著人手里,一次轰轰烈烈的探险活动宣告失败。这部小说塑造了沃斯这个意志顽强的英雄形象,他舍弃了寻常人物梦寐以求的物质享受与爱情,而将自己置身于险恶的环境,他的探险没有任何功利性目的。小说刻画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喧哗浮躁的悉尼,一个是充满艰难险阻的探险之旅,作家通过女主人劳拉与沃斯的心灵感应,巧妙地将这两个世界结合起来,歌颂了一个不畏艰难的普罗米修斯式的现代英雄。小说笔调精确逼真,读之仿佛身临其境,同时又蕴涵丰富,深具哲理意味,沃斯的探险活动并非仅仅是一次征服自然的探险活动,同时也是一次探索自身的心灵之旅。该小说发表后,《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价《沃斯》是部只有托尔斯泰小说可以匹敌的伟大的作品。

怀特的其他作品也颇值得称道。《人类之树》为怀特赢得了较为广泛的声誉。这部小说通过斯坦夫妇平凡的生活表现了人类对于生活无止境的探索。其情节简单,但内涵却十分丰富。《战车上的乘客》标志着作家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自我风格,创作上趋于成熟。小说以悉尼郊外一个名叫萨斯帕里拉的地区为背景,展示了四位身世迥异的人物命运及其生存状态。他们是被社会边缘化的孤独者,在冷酷社会中总是处于被屈抑、被损害的境地。《坚实的曼陀罗》仍以悉尼郊区萨斯帕里拉为背景展开故事,它采取倒叙手法,由一对孪生兄弟的老年回溯到童年时代,再由其童年时代演进到耄耋之年。小说通过两个性格迥然有别的人物形象告诉人们,人的秉性中善恶并存,通过自我修炼与完善,人可以达到圆满的境界。《活体解剖者》描写了画家赫特尔的人生历程,他的一生都在试图探寻艺术的真谛,总是处于孤独和痛苦当中,最后当他打算用画家之笔来塑造上帝的形象时,却因突发心脏病而猝死。《树叶圈》通过女主人埃伦·罗克斯伯格由农家女到成为上流社会的女人以及后来沦为奴隶又重返文明世界的曲折经历,宣扬了回归自然的思想。在怀特看来,大自然有着净化人类心灵的作用,人应该回归自然接受考验和磨难,成为一个脱胎换骨的新人。《特莱庞爱情》是怀特后期的长篇力作,作家以主人公不断变换性别的视角来反映现代人不断寻觅自我最终徒劳惘然的努力。怀特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百感交集》,它充分肯定了创作带来的愉悦,回击了学者、评论家对作家本人曾经所持的看法。

从思想内容来看,怀特的作品多以澳大利亚为生活背景,反映了澳大利亚生活方式和民族性格。他的小说侧重表现人的精神状况和生存际遇,刻画了现代环境下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他们内心的彷徨、苦闷与追求。人怎样才能真正达到心灵的理想境界呢?怀特认为,人只有在纯粹的苦难面前保持谦卑和隐忍,才能赎清罪孽,实现自我拯救。怀特笔下的人物大多孤僻怪诞、性情乖戾,与周遭社会格格不入。他们离群索居,游离于尘世之外,但绝非尘世中卑微琐屑、消极遁世之徒,他们时刻都在追问、找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特莱庞爱情》中的特莱庞,《活体解剖者》中的艺术家赫特尔,《坚实的曼陀罗》中的亚瑟,《战车上的乘客》中的希姆尔法勃、黑尔小姐、戈德博尔德太太和土著画家德博,《沃斯》中的沃斯和劳拉,《人类之树》中的斯坦,以及《姨妈的故事》中的希奥多拉,莫不如此。他们尽管上下求索,不懈努力,但始终都被悲剧的命运所笼罩。

从艺术手法来看,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他的作品明显受到欧洲文学尤其是英国文学的影响。他的创作风格显然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而深受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其中有着乔伊斯、伍尔夫、劳伦斯等作家的影子。他的作品没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却有着发人深省的哲理色彩。作家善于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往往通过心灵世界的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作家如同解剖师一样深刻剖析着小说人物的心灵世界。他们的内心丰富清晰,跃然纸上,表现出作家高超的心理叙述的艺术技巧。在怀特的小说中,人的心理活动是多层次的、立体的,同时也给人以流动不居、瞬息万变之感。一个个零碎的、跳跃性很强的碎片代替了寻常小说的情节,它们可以极为灵活有效地反映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怀特对沉闷乏味的新闻体现实主义表示不满,总是试图在生活平凡的表象之下发现神秘和诗意。他的小说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大量的象征手法被应用在小说的细节描写中,使细节蕴涵极为丰富的内涵。怀特小说的语言隽永诗意,耐人寻味。他对写作的态度极为严谨,在语言方面总是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运用了很多别具一格的句式结构。作家的笔调冷峻深沉,在嘲讽令人厌恶的社会现象时总是给人以冷幽默之感,这也成为他小说语言的一大特点。当然,作家的小说有时也给人以晦涩难懂之感,但这些都不妨碍他作为优秀小说家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怀特对澳大利亚小说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澳大利亚文坛上由此而出现了一批怀特派作家。

二、《风暴眼》

在小说《风暴眼》问世的1973年,怀特获得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这篇小说情节较为简单,故事发生在澳大利亚悉尼市郊一座豪华别墅里,一张昂贵奢侈的花梨木床上躺着年迈、垂暮的伊丽莎白·亨特。年轻时她美艳绝伦,享尽荣华富贵,可是现在重病缠身,双目几近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只能僵卧病榻。她的女儿多萝茜和儿子巴兹尔为了争夺巨额遗产从国外匆匆归来,急于把她送进养老院,免得她将财产挥霍殆尽。他们明争暗斗,钩心斗角,都在挖空心思盘算如何攫取母亲的钱财。儿女们觊觎财产的情景,亨特太太十分了然,她发誓要更顽强地生存下去。然而,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人最终还得听从上帝的召唤。亨特太太尽管缠绵病榻,但思维尚且清晰,她在病榻上所能做的仅仅是追忆往事。她回忆起自己如梦似幻的一生,当曾经的荣耀与浮华散尽,一切只有空虚孤寂。她想起了15年前在昆士兰避暑时所发生的一幕。当时她孤身一人遇上了毁灭性的风暴,在生死关头,她体验了风暴眼(风暴中心)的宁静,平安地度过了危难,精神上也达到了一个新境界。这一经历影响着她的生活,她总是在追寻一种“超验”的人生意义。亨特太太终于离开了人世,她的儿女心满意足地瓜分了大笔遗产后,立刻以种种借口逃之夭夭,去享受新的生活和乐趣,只有侍候过亨特太太的护士和佣工参加了简单的葬礼。小说通过历史与现实两条线索,即伊丽莎白对往事的回忆和她的儿女为抢夺财产所进行的明争暗斗,刻画了现代社会中人们贪婪、自私、冷漠的扭曲人性,指出只有摆脱物欲,经历磨难,才能达到人性和灵魂的升华。

《风暴眼》是一部史诗式的长篇巨著,也是澳大利亚现代派文学的典范之作。这部小说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后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依旧面临着孤独、痛苦的处境,人与世界的关系是隔膜的,不谐调的,这是资本主义上流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小说对亨特太太、多萝茜及巴兹尔这些上流社会的人物做了深刻的解剖,他们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每个人终其一生只能是悲剧性的存在。可以说,表达现代人的人生处境,探讨人所面临的精神危机和心理困境,以及寻找灵魂救赎之道,这是这部小说所要集中表达的主题。

《风暴眼》的艺术技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小说大量运用心理描写,精心刻画了一些处心积虑,但实际上内心又茫然无措、无所皈依的人物形象。这些人意识不到自身的处境,体味不到生命本真的意义,只能在混乱、迷茫、挣扎中度过一生。伊丽莎白·亨特自私、冷酷,对丈夫对孩子都没有付出真正的爱。她年轻时靠美貌赢得了富有的农场主艾尔弗雷德·亨特的爱情,拥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并不以为然,在她的心目中,丈夫只是为她提供物质财富的工具。为了实现快意、自由的人生目标,她对贤妻良母的责任不屑一顾。丈夫的死以及他的宽容大度使她常常感到罪孽深重,最终病入膏肓之际她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罪过,对自己的内心作了深刻的内省和自责。女儿多萝茜虚伪、骄奢,总是在扮演双重角色。在她身上,存在着尴尬的身份认同问题,在澳大利亚人看来,她法国气太浓;在法国人看来,她澳大利亚气太多。她内心没有仁慈和宽容,只有攫夺母亲财产的欲望。她痛恨母亲的不忠导致了父亲的早亡,对母亲凭借自己的美貌卖弄风情极度反感。儿子巴兹尔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演员,同样冷酷、自私,由于“他老是扮演同一个角色——他自己”,所以演了一辈子李尔王也没有成功。由于亨特太太弥留日久,急不可耐的巴兹尔竟欲与姐姐多萝茜密谋计划促其早死。德桑蒂护士面对衰朽垂暮的亨特太太,她追问自己究竟为何而活,总是想要逃出这充溢着腐臭腥味气味的房间。可是,她别无选择,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得令人窒息的劳动。曼胡得护士精神迷茫,不知所归,她在夜里没有目的地走着,感到似乎永远到不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小说中的每个人都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他们相互漠视,每个人似乎都是一座孤独的岛屿。作家高度关注整个人类生存处境,他对每个人物都不是做表面真实的描写,而是透过人物偶然的行为,挖掘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潜意识,从而深刻地刻画出人性的本质。

第二,这篇小说还表现出作者高超的心理叙述技巧。作家深受现代派艺术手法的影响,大量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十分擅长通过表现人的内心生活来反映客观现实,往往将梦境与现实、幻想与回忆融合在一起描写。事实上,小说主人公亨特太太的生活就是一个漫长的梦境。她的肉体毫无生趣,可内在意识却相当活跃。她在梦境中回忆起从前的生活经历,与丈夫貌合神离的关系,与别的男人的肉欲关系,那些断断续续、半明半昧的梦,构成了她生活的全部。由此,人物复杂精微的心灵世界得到充分彰显,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也成为帕特里克·怀特笔下人物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尽管他们的外部特征未必清晰,但其内心世界却极其丰富多样,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帕特里克·怀特笔下的小说人物都处于意识的漂流状态,每个人物都思绪纷纭、浮想联翩。多萝茜在与母亲的律师交谈时,在内心幻想着与他做爱的情景,德桑蒂护士守护着亨特太太,思想漫无边际。怀特把意识流、梦境、人物内心独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深刻地剖析了人物的内心秘密,以及他们的心灵痼疾和阴暗面。由于追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融合,时间在作家的笔下获得了独特的存在方式。现实存在于梦幻中,梦幻交融在现实里,它们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从而使文学的表现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三,《风暴眼》集中表现了作家对人的处境和精神世界的探索。帕特里克·怀特用梦串起形形色色的人物、意象的片段、语言的碎片,它们庞杂博深,枝蔓交错,给人以亦真亦幻、惝恍迷离之感。小说的基本色调是悲观的,作家揭示了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又通过亨特太太最终苏醒的灵魂传达了一种绝望之中的期望。《风暴眼》像一部凝重的散文诗,其诗意的幽默和深邃的意蕴令人寻绎不尽。

第三节 考琳·麦卡洛及其《荆棘鸟》

一、生平与创作

考琳·麦卡洛(1937—),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西部的惠灵顿,是澳大利亚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出身于牧业工人家庭,幼年即表现出过人的艺术才华,五岁时就开始写诗、绘画,12岁移居悉尼。她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曾从事多种工作。20世纪50年代,考琳·麦卡洛在悉尼大学攻读神经生理学,毕业后在悉尼皇家北岸医院创建了神经生理学部。五年后转至英国伦敦大学儿童健康研究所从事研究。后移居美国,在耶鲁医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十年之久,是一位出色的神经生理学家。

考琳·麦卡洛的成名作为长篇小说《蒂姆》,1974年在美国出版后,很快被拍成电影,这部作品给女作家带来了声誉。此后,其创作开始令人瞩目。《荆棘鸟》(1977)出版引起轰动后,她只身离开美国,回到阔别已久的澳大利亚,于1980年初定居诺福克岛。诺福克岛是太平洋深处一座美丽静谧的小岛,考琳·麦卡洛在这里过着远离尘嚣的安静生活,其创作热情也因此得到激发。1984年4月13日,47岁的考琳·麦卡洛和当地画家里克·伊恩鲁宾逊结为连理。里克·伊恩鲁宾逊是诺福克岛开拓者的后裔,女作家由此而完成了描写澳大利亚拓荒史的鸿篇巨制《摩根的旅程》。

考琳·麦卡洛的创作广泛,表现出多方面的创作成就。除了享誉世界的《荆棘鸟》之外,女作家还创作有十余部长篇小说,以及传记、散文、杂文、音乐剧等。2003年,她出版的《呼唤》再次引起过轰动,被誉为作者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小说的主人公亚历山大是个备受欺凌而又聪明绝顶的苏格兰私生子,他15岁被迫离家出走,先是在格拉斯哥学习锅炉制造,几经周折后到美国淘金,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终于发迹。后来他远涉重洋来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找到了世所罕见、品质极高的金矿。他和不满晚清腐败、流落海外的中国人孙楚结成同盟,共同创立公司。孙楚和旅馆老板娘、聪明美丽的茹贝·康斯特万曾经有过一段恋情,生下儿子李。30多岁即富甲一方的“金山之王”亚历山大孑然一身,和茹贝一见钟情,并且把九岁的李视为义子。但是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之下,他并没有娶深爱他的茹贝为妻,而是怀着仇恨和报复之心,从苏格兰老家娶了年仅16岁的伊丽莎白·德拉蒙德。伊丽莎白美丽、善良,不谙世事,成为亚历山大的妻子之后,虽然锦衣玉食,但是毫无爱情可言,先后生下两个女儿。大女儿内尔像父亲一样聪明绝顶,二女儿安娜却是个智障的白痴。伊丽莎白身体病弱,亚历山大靠她接续香火的希望落空。寂寞无助的伊丽莎白视茹贝为最好的朋友,两个人情同姐妹,和亚历山大一起过着一种畸形的生活。亚历山大对李视如己出,一心想让女儿内尔长大后与他成婚,继承家业,不惜花重金把李送到英国伦敦贵族学校读书。李成绩优异,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在爱丁堡大学获工程技术博士学位。李在异国求学八年,第一次回家就深深爱上从未谋面、比他年长六岁的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也深深爱上了李。但是,严酷的现实不允许他们相爱。为了不辜负待己如父的亚历山大,李隐忍痛苦,在欧亚大陆度过十年,并在伊朗创建了孔雀油田。年事渐高的亚历山大终于找回李,委以重任。历经沧桑的李和饱受磨难的伊丽莎白都以为16年前的爱情之火早已熄灭,然而两人的感情却越发深厚。对义父亚历山大的背叛折磨着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向亚历山大坦白了自己的不忠。面对这道无法解决的难题,回顾命运多舛的一生,为了深爱的茹贝、李和伊丽莎白,为了金罗斯家族的荣誉,亚历山大亲手制造了一场爆炸事故,葬身于他发迹的一号坑道。风雨过后,金罗斯广场矗立起一座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那是亚历山大,他时时刻刻陪伴着爱他的人们。

二、《荆棘鸟》

《荆棘鸟》是考琳·麦卡洛最负盛名的小说,1977年问世以来,迅速风靡全球,被誉为澳大利亚之《飘》。这部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与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故事始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于半个多世纪以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帕迪·克利里应无儿无女的老姐姐贵夫人玛丽·卡森之召,偕妻子菲奥娜和七个子女从新西兰迁居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场,到帕迪唯一幸存的孙辈、才华横溢的女演员朱丝婷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确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爱情归属,整整讲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年富力强的神父一心向往罗马教廷的权力,但他却爱上了牧主克利里的女儿——美貌绝伦的少女梅吉,内心处于权力与爱情的挣扎当中,由此而引发出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小说围绕爱与命运的主题,以两位主人公为中心,展现了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的人生传奇,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这部小说以爱和命运为主题,通过三代人各自不同的爱情和命运告诉人们,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是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菲奥娜、帕迪是克利里家族的第一代,梅吉、拉尔夫等是第二代人,朱丝婷、戴恩则属于第三代人。作为女性的菲奥娜、梅吉、朱丝婷,从人生历程来看,她们越来越敢于向上帝以及残酷的命运抗争。菲奥娜在少女时代爱上了已婚男子帕克哈,并与其生下了弗兰克,但最终却被帕克哈抛弃,被看做是玷污了家族门风的低贱女人。无奈中她嫁给了剪羊毛工帕迪,一个来自爱尔兰、身无分文的移民,帕迪深爱着美丽高贵的菲奥娜,对她温柔体贴,给了她最真挚的爱。但菲奥娜从未真正忘记帕克哈,一直对帕迪冷若冰霜,直至他的死才让她幡然醒悟,可是一切为时已晚。与菲奥娜不同,梅吉年幼时就明白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心愿,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拉尔夫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他一生注定在爱情与教会、人性与神性冲突的痛苦中度过。当梅吉意识到对拉尔夫的爱时,她无畏地与上帝抗争。而对于拉尔夫来说,宗教不仅是他的信仰,更是他命中注定的职业。为了能成为一名完美无瑕的教士,他不得不抛弃凡人的欲望。为此,他决心将梅吉的爱情永远珍藏在心中。但不管他身处何方,哪怕是栖身于罗马教廷的中心梵蒂冈,德罗海达也永远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在一次次心灵的煎熬与挣扎之后,在麦特劳克岛,在和梅吉朝夕相处一段之后,虚无的神性终于屈从于真实的人性。梅吉有了拉尔夫的孩子戴恩,她欣喜万分,以为战胜了上帝。戴恩温文尔雅、英俊纯洁,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美少年,他笃信宗教,将所有的爱献给了上帝。拉尔夫与戴恩朝夕相处却不知他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直到戴恩在一次意外中丧生他才得知真相,拉尔夫心痛不已,溘然长逝。

梅吉的丈夫卢克则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和守财奴。他精心谋划将梅吉娶到手,仅仅为了拿到梅吉数目可观的财产。他性格粗俗,从来不考虑梅吉的感受,对金钱的热爱胜过一切。相较于前两代人,只有朱丝婷才拥有真正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幸福婚姻。朱丝婷性格独立、直率、坚定而聪慧,无论是对待情爱还是婚姻,她的态度都大不同于菲奥娜和梅吉。在她身上没有传统观念的束缚,是一个按照自己的好恶来决定自我行为的新女性。朱丝婷实现了演艺事业的辉煌,社会的历练也使她更加成熟。

作家通过克利里家族的情感历程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爱与美都需要历经磨难,生命的意义是在痛楚并执著追求的过程中体验出来的。诚如小说的结尾所写的那样:“鸟儿胸前带着棘刺,她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荆棘刺进的一瞬,她没有意识到死之将临。她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再也唱不出一个音符。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结构严密,文笔清新,作家把时代、道德、宗教与人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艺术地呈现出来,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在描写广漠的澳大利亚风光时,颇有苍凉壮阔之美,通过精彩的人物对话、细腻的心理描写,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凸显性格,使其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而女作家对女性爱情心理的描写,又尤为委婉动人。

《荆棘鸟》自问世以来,印数超过了800万册,与《教父》、《爱情故事》、《穷人、富人》、《洪堡的礼物》等作品一起,被《时代》杂志列为十大现代经典作品。它不仅走红美国,且迅速风靡世界,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连续剧等。作者还曾与作曲家合作,将《荆棘鸟》改编成面向德语观众的音乐剧。时至今日,这部小说魅力依旧,仍保持着强劲的影响力,它打动了亿万读者的心。

思考题

1.澳大利亚文学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请简述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2.帕特里克·怀特的《风暴眼》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色?它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具有什么样的艺术地位?

3.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色?

同类推荐
  • 朱自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梦回家园(独行者丛书)

    梦回家园(独行者丛书)

    本书收《火车》、《左邻》、《父亲》、《糖》、《伊胡塔的候车室》、《抱着孩子的农妇》等百余篇散文。
  • 艽野尘梦

    艽野尘梦

    作者以地名作为每一章的标题,记录了他从成都到达藏区,又从藏区返回内地的传奇经历。其中详细描述了沿途所经过的昌都、江达、工布、波密、鲁朗、青海无人区、通天河、柴达木、丹噶尔厅、兰州、西安等十几个地区的“绝版”山水风光、人文习俗,尤以惊心动魄的藏地历险和传奇感人的生死爱情动人心魄。整个回忆录也客观描述了英、俄等国觊觎下复杂的西藏局势、清朝封疆大吏之间和军队内部的勾心斗角以及辛亥革命对西藏和川军的重大影响。
  •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本书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派系之争为线索,考察20世纪中叶以来有重大影响的印第安批评家、作家及其代表性著述,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张力中把握印第安文学的历史演变。本书通过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有机结合,力求呈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身份政治、部落主权、土著社区、民族性、世界主义,文学典律、美学范畴、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及其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等重大议题。
  •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读·品·悟·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两粒种子,一片森林》是被媒体誉为“90后最具潜质的文学黑马”王黎冰的作品精选集。王黎冰是才子,他笔下的文章,不论什么文体都神采飞扬,才气逼人;王黎冰是四川人,他笔下的四川是那么优美,那么令人着迷;王黎冰是写作多面手,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文学评论都有独特风格。
热门推荐
  • 帝葬吞噬仙座

    帝葬吞噬仙座

    无尽黑暗深渊中的王座,吞噬四方宙宇,蓝色雷霆划过星空,肆虐星海,耀如青日的太古树山,镇压八方无极,杀戮滔天的暗黑古龙被封入主角身体,太虚铠锁,锁灭一切,武魂觉醒,傲视天骄,弱水可以熄灭气势如虹的昊日,微风可以吹塌擎天巨树,一将功成万骨枯,征程横亘浩瀚宇宙,无尽深渊的咆哮,少年的热血,碾压各方,圣人喋血。
  • 敛财娘子

    敛财娘子

    想她一个名牌院校的设计系研究生,竟然在加班的时候被火烧死了!死了就死了吧,竟然还穿了!穿了就穿了吧,竟然穿成了穷哈哈的小闺女!上有两位俊秀大哥,下有两个萌货弟妹,爹娘还是为了爱情私奔的古代小愤青。老天,这个玩笑会不会开太大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恨天录

    恨天录

    一部天录,六世更迭,循复环往,永恒之轮。
  • 家居植物摆放宜忌

    家居植物摆放宜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家居生活也越来越讲究,很多人都喜欢在自己家的庭院、天棚、阳台、客厅、卧室栽种或者摆放一些植物品种,这样既可以给家居生活增添无限的绿意,又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家居调剂作用。植物的品种繁多,如何选择适宜栽种的植物,对每一个喜欢栽种植物的家庭都十分重要。植物不仅具有绿化的作用,还可以作为家居风水植物来应用,如何选择不同种类的风水植物,这就需要认真的分辨和区别。就目前的需求来看,家居植物风水类书籍应该是一种非常有市场的书籍。
  • 寻屋记

    寻屋记

    这是一群热血,勇敢而单纯的少年。为了寻回一夕之间突然消失的家园他们毅然踏上了充满奇幻、诡异、凶险的冒险之旅……他们见到了狮子被老鼠追得满世界逃跑的颠倒世界,也险些在同梦魔的较量中永远沉睡于梦境疆域当中,他们领略了火山的恐怖岩浆,也站在雪山巅峰一览眼下壮美景象。一路上他们哭哭笑笑,吵吵闹闹,在寻找家园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成为彼此家人一般的存在……
  • 家有仙师

    家有仙师

    她,七世善人终修成正果。他,六界苍生齐称浮华神。她拜他为师却屡犯天规。他收她为徒却暗生情愫。碧落黄泉,千生千世却换来一段仙缘。她微笑,你可曾记得千年池畔的小妖。
  • 最后的法则

    最后的法则

    一个地球上的小屌丝如何被冥冥中选定,在神奇的异界大陆利用来自远古传承和来自未来的人工智能一步步登天,弑神逆天。
  • 我的专属狐宠

    我的专属狐宠

    这一夜,洛可可的脑子是麻木的,空白的。她喝醉了,摇摇晃晃地走在黑暗无人的小巷里。然后,就遇见了负伤而倒在地上的他......
  • 乱机

    乱机

    人类末日来临,却并非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报复,而是全世界机械人的集体暴乱……
  • 失业之旅(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失业之旅(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留学回国之后,我鼓起勇气,打算在北京这个宇宙中心死扛下去。很快,我就在工作上“领了便当”,趁机南下散心。这是一部关于东南亚的游记,也是一部披露作者心路历程的文化随笔。作品文字清新脱俗,调侃与抒情不动声色而又恰到好处,常有沁人心脾之语。作品系康夫同名游记《失业之旅》的姐妹篇,是同一段旅程的不同记录,对照起来看,有一种妙趣横生的别样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