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2100000052

第52章 深切怀念周叔迦先生

周叔迦先生是现代中国著名的佛学家、佛教教育家、佛教文化学家。先生原于同济大学学工科,后潜心佛乘,深入教海,学识淹博,著作宏富,既学贯古今,更会通华梵,对中国佛学研究、佛教教育,以及佛教文化的积累、整理和建设,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值此先生一百周年诞辰之际,缅怀先生的风范,总结先生的业绩,弘扬先生的精神,对推进佛教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有意义的。

周叔迦先生是我的恩师。先生和我的师生关系,可谓因缘殊胜。1961年我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工作。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从先秦到当代,古今数千年,哲学家数以百计,哲学史籍汗牛充栋,难以全部究其原委,探其底蕴,这样,就我的工作安排来说,必须是在通史教学的同时,确定以某一历史阶段作为研究重点。在一次教研室讨论研究重点分工的会议上,我确定了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哲学为自己的研究重点。这一段长达700年历史的哲学史,包含了儒、道、佛三教的丰富内容,研究难度很大。更大的困难是,我在大学毕业时佛学基础知识贫乏。在北大学习时,冯友兰先生讲授中国哲学史,还没有讲到魏晋时代就被迫停止了,我只是从他写的讲义中学了一点佛教知识。记得任继愈先生为我们讲过隋唐佛学,但时间很短。我曾从图书馆借汤用彤先生的《两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来啃,看后也是似懂非懂。现在要独立开展佛教研究,就必须补课,学习佛教的基础知识。于是我就到处打听讲授佛教课程的单位,结果了解到偌大的北京城,只有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中国佛学院设有这方面的课程。中国佛学院设在宣武区名刹法源寺内,是专门培养出家僧人的高等学府。我悄悄地去实地转了一圈,感觉这是人间的另一世界——庙宇庄严,环境幽静,教室整洁,藏书丰富,学员学习刻苦,修持严谨。我回校后向系里领导做了汇报,系里同意我去旁听。大约在1961年10月间,我持介绍信到了中国佛学院,受到周叔迦副院长、教务主任正果法师和干事一如法师、友岚法师的热情欢迎。周先生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说话简要明快,及时吩咐有关人员为我安排课程、座位,发给讲义。我的旁听生活就这样开始了。联系当时的政治气氛、社会舆论,对我来说,决定到佛学院听课确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与周先生确有一种缘分。

起初,有课时我要一早从海淀乘车到法源寺,课后返校。后来周先生和院方其他负责人见我往返耗时费力,天气也转冷,就主动建议我住校进修,对食宿也都做了妥善处理。周先生的慈悲心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田,我永远感激先生对我的关怀。近年我有时去中国佛学院讲课,每次总要到我住过的小屋看看,触景生情,见到房子,就想起周先生对我的恩情,对周先生的感激之情也就涌上心头。

更令我永志不忘的是,一天傍晚先生约我到他的学院住处,递给我一张书单,是建议我阅读的。先生希望我直接向他报告阅读心得,并鼓励我对佛教史和佛学中有争议分歧的问题,提出看法,写成文章。先生对我的亲切开导、言传身教,充分体现了佛教大德对教外后学的热情关心和真诚期待。

应我的要求,周先生还邀我到他府上做客,摆满书箱、约有上百米的宽敞书房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先生还为我安排会晤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藏传佛教格西喜饶加措大师。我向大师请教了一些佛教哲学的重大问题,大师都一一做了回答。大概是交流十分契合,我临走时,大师特意给我留下他的住宅电话,并说可以随时与他联系。大师的学识、人格和真情,令我万分敬佩。遗憾的是,大师过早往生,我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博学的导师。

在中国佛学院,我还虚心地向法尊法师、明真法师、正果法师、观空法师、虞愚教授学习,或直接听课,或当面请教,使我对佛教的历史、理论和典籍的知识都有显著的提高。因为工作需要,我大约在佛学院里住了八个月就返回中国人民大学了。我在佛学院进修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收获不少,主要是两条:一是初步地掌握了佛教的基本历史和基本原理,对佛教有一个轮廓性的概略性的了解二是对佛教的宗教生活实践有了直接、真切的感受。八个月的实际体察,使我认识到,僧人过的是一种独特的精神生活,仅以不结婚、不吃肉两项来说,就是千千万万一般人所难以做到的,至于佛门的去恶从善、慈悲平等、自度度他的基本行为准则,可以说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处与人类人文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另一种方案。八个月的佛学院生活,使我懂得,对待僧人的信仰,只有尊重的理由,没有蔑视的权利。

我从中国佛学院回到中国人民大学以后,从事了一段教学与研究工作,写了四篇关于道安、慧远、僧肇的文章,就下乡搞“四清”去了,“四清”没搞完又被指令回校参加“文化大革命”,1969年被下放到江西余江县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干校,劳动锻炼,改造世界观。1970年的一天我在浏览《人民日报》时,突然从一个角落里发现了短短一则讣告,我的恩师周叔迦先生逝世了,记得在先生的名字前写有“中尼友好协会副会长”的头衔。放下报纸,踏上出工的红土地,遥望北天,无限惆怅。

值此纪念周叔迦先生诞辰百年之日,有必要总结先生对佛教的贡献。我以为周先生对佛教的贡献主要有三项:

一、佛教的研究与著述。周先生治学严谨,勤于著述。他撰写有中国佛教史、印度佛教史、八宗概要、佛典研究、佛教制度仪轨、佛教事迹考证、佛教艺术以及佛经研究方法论等广泛领域的学术著作。其中如《中国佛教史》系作者通览佛教史籍、二十四史和史家随笔后撰成,资料翔实,立论新颖,逻辑严谨,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之言。周先生的著述中,还重视佛教典制的整理、研究,诸如寺庙的规章制度、法事仪式、僧服色彩乃至佛菩萨形象的绘制,都有文章传世。对佛教的广泛研究和大量著作,奠定了周先生在现代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佛教的教育与普及。周先生自1930年迁居北平以后,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中法大学和辅仁大学等高等院校执教,曾讲授佛教史、唯识、因明、三论等课程。我多次听石峻教授讲起,周先生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讲授佛教课程,并陪同汤用彤先生和听课学生骑毛驴去潭柘寺参访游历的情景。50年代以来,周先生实际主持中国佛学院的工作,全力投入佛教教育事业,为培养僧才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佛教文化的整理与建树。周先生的高足苏晋仁先生在《周叔迦佛学论著集》序言中说得好:“先生于敦煌写卷、房山石经二大文化瑰宝,也是至所关心。40年代,曾协助陈援庵先生整理敦煌卷子,于残篇断简之中,确定经名多种。校核细致,功力深邃,可见先生于三藏的研究渊博弘深。至所撰敦煌逸经的跋文,表彰古人隐没不显的著作,诚可谓‘发潜德之幽光’了。60年代,先生又对房山石经进行调查、发掘、整理、拓印,不辞劳瘁,跋涉登临,使封锢数百年的珍贵文物,终于出现于世。这是继敦煌石窟之后又一石刻宝藏,二者对于我国文化贡献之大,是堪以并称的。”联系周先生对佛教诸多具体文化形态都有专文阐发,他作为佛教文化学家是当之无愧的。

周先生信仰虔诚,品行高超。他毕生勤于创作,讲说不辍,弘法利生,贡献良多。可以预言,周先生作为现代中国佛教的重要人物,不仅在教内享有崇高的声誉,而且必将引起学界的重视与研究兴趣。

周叔迦先生对佛学、佛教教育和佛教文化的贡献,永垂不朽!

[原载《佛教文化》,1999(4)]

同类推荐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本书所遴选的是六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美学家,其中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者和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的拓荒者,他们引进西方学术思想资源,努力与中国国情结合,筚路蓝缕,拉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帷幕;而宗白华、朱光潜、丰子恺则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学的推进者、建设者和实践者,他们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播撒和培育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种子,立下汗马功劳。“文丛”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合流时这几位美学大家所做出的探索与努力,对此次基础文献的整理,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找到了根与源,展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初创与发轫期的面貌。
  •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学习圣贤之道,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以退为进,大智若愚,谦谨乃载福之器;抱残守缺,善始善终……我们中可以学到如何磨炼含而否露的性情、养成机敏睿的头脑、练就大巧若拙的手腕、获得举重若轻的气度、砥砺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使生命更有意义。这部奇妙的家教范本,融入了儒家先人的经世理念,结合了曾国藩自身的卓然心得,勘破世态人情,指点成败之机,其中蕴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沉智慧,读之可以居家,可以入世,可以修身,可以养性。阅尽家训诀窍,领会曾氏心法,必然增长胸中之丘壑,开启头脑的机锋。
热门推荐
  • 风水之门

    风水之门

    一个平凡人过着平凡的生活,讲诉不平凡的故事
  • 神之修行者

    神之修行者

    惶惶人间,浮游众生,一世瞬息,又悔又恋。心有不甘者,寻灵问道,觅路成神:求长生不老,天下无敌,求富贵显达,骄奢淫逸。看世间群雄并起,妖魔鬼怪,勾心斗角,杀伐征战。看落魄少年,几经沉浮,纵横四海,觅真爱,觅真道,成为无上大修行者。
  • 谋妻有道之唐爷太狠

    谋妻有道之唐爷太狠

    苏尔娜死都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实与资料上相差那么大!说好的病入膏肓呢?说好的不能人道呢?说好的自由生活呢?都特么骗人的!要早知道他手段阴狠不好惹,她还会三番五次送上门自讨苦吃么?要早知道碰上他如此九死一生,她还会趟这趟浑水么?万万不能!他——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疾病缠身。她——炽热,倔强,骄傲,有苦难言。他是A市商业巨鳄唐氏集团的掌门人,背负的百年企业看似平静,实则疑团重重。她算不上豪门却也是千金,别有用心的一场阴谋与利益将她推上这条漫漫长路。这是一个冷酷无情霸气男人强制征服的宠妻史,这是一个人前优雅背后阴损女人的释爱史。(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殷商崛起

    殷商崛起

    夏朝末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国王孔甲“好方鬼神”,夏朝开始走下坡路。夏桀即位后,更加暴虐无道、荒淫无耻,“赋敛无度,万民甚苦”。此时东方的商地,一个国家却在迅速崛起,并逐渐吞并其他部落、方国,谋划着推翻暴君桀的统治,剑指夏朝都城斟鄩……
  • 或仙人掌

    或仙人掌

    本来要写点简介,但想了想之后,还是决定不写了。不过,你千万不要本来是想要看,但想了想之后,还是决定不看了,不然,你可能会错过一本好书的。最后还想认真说一句,本来是要认真写好这小说的,但想了想之后,还是决定要更认真地写好这个小说。这个充满想像的世界。弱草或仙人掌。
  • 宙神领域

    宙神领域

    一个由宙神主宰的世界,下层拥有宙王,七十二天将,一个谜一样的世界将为你打开.
  • 废柴小姐,逆冲天

    废柴小姐,逆冲天

    她,是21世纪金牌杀手,鬼面神医,使得一手好针,倾城舞后……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却曾想竟然被好朋友背叛。葬身于火海中,一朝穿越,竟成了一位废物小姐。呵?这也算是废物吗?看她如何一鸣惊天。神兽,上古神兽,不好意思,都是她的,炼药师、锻器师,太简单了。只是,这个妖孽为何缠着她呢?什么,他竟有如此强大的身份“好吧!本小姐就勉强嫁给你吧!”
  • 诸天仙座

    诸天仙座

    人道刚过百,武道难过千,一场强者之争,致使江辰穿越到了千年之后。千年后,九天之上,天路位移,化作九道虹芒,九天之下,气运变迁,沧海变作桑田。曾经的丫鬟已成为圣女,曾经的仆人被封为武圣,曾经好友已成祖师仙去,曾经的仇人还在极北冰封,就连原本在东街啃翔的大黑狗,也成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啸天妖魔。于是乎,江辰这个看似年轻,却辈分极高的重生者,开始了收圣女,召仆人,牵着大黑,轰杀仇敌的热血之旅。ps:简介有些装逼,实则无内涵轻松温爽小白文,淡淡诙谐搞笑,慢慢升级练功,偶尔调戏妹纸,喜欢装逼打脸者请绕道(不喜勿入!)
  • 修仙之仙尊

    修仙之仙尊

    大道无情,人有情,天道无义,人有义,且看常智育是如何成就仙道
  • 我还没有遇到你

    我还没有遇到你

    当沈乔看着眼前站着的人的时候,心里面是懵逼的,尼玛!谁能告诉她,现在是什么情况。还好纪言之只是淡淡地扫过了她所在的方向。,,,“把这个戴上。“纪言之甩给沈乔一个戒指。沈乔拿在手里喜欢的不得了。“你什么时候买的?”沈乔凑过去,笑的傻兮兮的问。纪言之一下就含住了沈乔的唇,含糊不清地说道,“买了好几年了!一直想给你。“一瞬间,沈乔的心就被填满,甜甜的,很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