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2100000010

第10章 《中国佛教简史》前言

约在公元前6至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位于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在印度恒河中游流域宣扬缘起、无常、无我、空、苦、解脱等理念,示导人们转迷开悟,以实现净化人心、完善社会理想的目的;同时还吸收门徒,制定制度,建立寺院,这样也就创立了佛教。这位佛教的开山祖师,通常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出身的圣者。

释迦牟尼去世百年后,佛教传承者之间逐渐出现不同意见和争论,形成部派佛教。后来又有大乘佛教获得急遽发展,并出现密教。约在13世纪,由于伊斯兰教的传入,情势大变,佛教在印度被消灭了。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皈依佛教,他不遗余力地将佛教传播至全印度及其邻国。后来佛教又传入西域、中国(包括西藏地区)、东南亚各国以及朝鲜、日本等地,近世且流传于欧、美、非、澳诸洲。佛教最早发展为世界性宗教,且在各地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佛教约自1世纪传入中国内地,2世纪开始翻译其典籍,至12世纪初基本结束,约千年间共译出经论近6000卷。在此期间,由中国高僧大德讲论阐扬,撰著记述,著书立说,传世力作也有四五千卷之多,构成了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于中国隋唐盛世创宗立派,东传朝鲜、日本,南传越南、印尼等国,建立了中国与朝鲜、日本之间的“黄金纽带”,在推动中国与东亚各国乃至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友好关系方面起了不可磨灭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西藏地区约在7世纪传入佛教,至15世纪,译出经论数量略多于汉译,然种类互有详略。西藏佛教在流传过程中也创立若干宗派,并传入蒙、满各族以及中亚地区,不仅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此外,佛教上座部的巴利语三藏也传入我国云南地区。这样,中国汇集了汉语、藏语和巴利语三系佛教,是拥有佛教典籍和派别最丰富、最完整的国家,由此也可以说,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母国,是佛教的第二发祥地。

佛教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也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所谓佛教中国化是指,一方面佛教学者从大量经典文献中精炼、筛选出佛教思想的精神、内核,确定出适应国情的教义理论、礼仪制度和修持方式;一方面使之与固有的文化相融合,并深入中国人民的生活之中。佛教日益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结合,形成了独具本地区特色的佛教,表现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特殊精神面貌和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特征。

佛教的传入和中国化,尤其是佛教在与中国固有的儒、道思想的互相碰撞、冲突与彼此融合、吸收的过程中,逐渐构成了儒、佛、道三教为基本支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这不仅表明了佛教以其独特的理念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表明了佛教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促进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佛教在中国历史,尤其是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作用与贡献是应当予以历史的肯定的。

历史与现实不可分割,传统与现代不可分离。佛教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现代价值。佛教看到了生死是人的根本大事,看出了人的毛病,尤其是在精神世界领域里的毛病,诸如我执、贪欲、无明等,也开出了治病的药方,成了一部分人精神生活的支柱与归宿。可以客观地说,各种不同宗教对于人生与宇宙的解说,讲得比较合乎实际,讲得比较好的就是佛教。

从汉传佛教的现实状况来说,当前中国科学技术水准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在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香港、上海和海峡对面的台湾,而这一带同样是佛教最为兴盛的地区,这表明佛教不仅没有因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而趋于衰退,也表明了佛教在这些地区的净化人心、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积极作用。

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说,人类社会存在三个基本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佛教蕴涵着缓解这些矛盾的丰富资源,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自身独特的贡献。佛教的五戒、十善等道德规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有助于净化心灵、增长智慧、完善人格、提升道德、提高觉悟。佛教的众生平等、自利利他、慈悲济世,乃至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主张,有助于推动人类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佛教的缘起理论、依正不二以及追求极乐净土等思想,有利于缓解生态危机,净化和美化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由此看来,学一点佛教,懂一点佛教文化,长一点佛教知识,添一点佛教智慧,是有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本书编写的动机,是通过叙述中国佛教的历史演变,以提供中国佛教的简单、明白、扼要的基本事实、理念、知识。考虑到篇幅限制,本书仅限于论述汉传佛教。全书分为五个阶段,着重论述不同阶段的佛教状况、活动、特点。就整体内容来看,中国汉传佛教的人物、学派、宗派、思想、佛与儒道的关系、佛教与王朝的关系,以及文学艺术成就等是全书论述的重点。

书中不免存在各种缺陷,敬希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2001年2月

[原载方立天主编:《中国佛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同类推荐
  •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四书又称“四子书”、“四子”,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部儒家著作的总称。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为了方便阅读,本书采用了“原文”和“译文”对照的形式,为您架起一座顺畅阅读的桥梁。
  • 伦理学概论

    伦理学概论

    本书作者以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研究思路为逻辑依据, 从人性问题开始探讨伦理学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的问题, 在经过对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修养等诸问题的探讨之后, 以理想人格的塑造作为理论的逻辑归宿, 其理论显示了相当的完整性与独创性。
  • 老子试读

    老子试读

    本书对老子《道德经》的原文进行了试读和注释,在“破”的学术意义上,排除了对老子消极遁世的误解,驳斥了把《道德经》视为卜巫之术的行径,摈弃了认为老子的权诈功利的想法在“立”的创见上,说明了老子的哲学足以破解唯物辩证法的迷惑,为心灵生命境界开创出超然的立场和出路。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 中华家训(第三卷)

    中华家训(第三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冷千金回归复仇

    冷千金回归复仇

    他和她原本是一对快乐的兄妹,而她是一个快乐的小公主,金钱、荣耀使他们走上了复仇的道路。十年后,她们变成了世界上闻风丧胆的杀手,她们为了复仇,隐藏身份来到了圣菲学校,她们和他们相遇,爱情的萌芽渐渐生长。爱情、复仇,她们将如何选择;他们,又该如何抓住身边的爱情……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花畔

    花畔

    楔子岁月如茂密柳树,随着时间的流逝。曾今茂密的柳树已成枯老树木。分开已五年,如今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你五年。回想起那可笑般的恋情。才发现我是多么的可笑,呵呵。
  • tfboys之四叶草物语

    tfboys之四叶草物语

    这一本小说是写三个女孩遇到自己的偶像,然后在一起,相信我结局是虐的
  • 灵山剑圣

    灵山剑圣

    灵山剑圣,武侠世界。奇幻风云,谁敢称雄?剑在心上,舍我其谁?
  • 了不起的爱情

    了不起的爱情

    有时候一场爱情,可能并不完美,但重要的是我们经历过,也曾在最美的年华里爱过或暗恋过我们心中的女生,她的一颦一笑,或一个轻微的举动,曾让我们度过无数美妙的夜晚。一场动人的回忆,一直铭刻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力里
  • 农女的田园生活

    农女的田园生活

    难道是穿越小说看多了?睁开眼一切都变了。穿就穿吧,算了!自己也不计较这个了,自己好歹也是21世纪来的新新人类,随遇而安的性格肯定能好好适应这里。。。。
  • 星空下的悲伤

    星空下的悲伤

    星星的闪亮,天使的善良,死神的忧愁,当一个少年碰上这些的时候,等待他的是一场梦幻之旅,S的提升,A的思考,D的超越,当三个都掌握的话,那倒是悲伤的意思,超越悲伤~把一个人的星空填满吧~小宇会努力写的~请大大们收藏一下吧~哈~
  • 夕落晨宁之锦年爱上你

    夕落晨宁之锦年爱上你

    梓辰说,只要没有输掉谢一柠他就什么也没有输;谢一柠说,只要没有失去梓辰,即使失去什么他也不怕。梓熙说,因为辰洛在他身后,所以他不会低头;辰洛说,因为梓熙在他身前,所以他不曾害怕。“他们只是在最美好的年纪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不会有结果的。”这,是真的么?他们,真的不会有结局吗?
  • 三界鬼差

    三界鬼差

    死在前女友婚礼上的宅男田斌,意外捡到了盘古大神流落地府的盖世神功,外挂加身,看他如何玩转阴曹地府,笑傲人间红尘,天庭抢个仙女暖被窝……
  • 校服男神:甜心的第9次表白

    校服男神:甜心的第9次表白

    一天,纪宅依身边的男闺蜜,兼校草的:权希澈,向她表白第9次了,这次与前几次的方式不太一样,当纪宅依刚想说:“希澈哥哥,你别闹……”权希澈一个转身,直径将纪宅依壁咚在了墙上,他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直接强吻了她!那个吻让她无法抗拒,是个女生都会心动呐!……她居然……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