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5300000006

第6章 狂飙图

莎士比亚有一段名言:“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显出非常的气节……当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智慧是战胜险难的钥匙,勇气是战胜险难的力量。

在险难面前,毛泽东以独具的智慧和勇气去迎接挑战。

不断经历的险难,又反过来磨炼着他的智慧和勇气。

正像一位哲人说的那样:“平静的湖水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1929年初离开井冈山以后的一段岁月里,毛泽东的军旅之路,惊险危殆相继,始终是曲折连接着坎坷,希望伴随着失望。

一旦脱离了根据地,红军就十分被动,常常遭敌人伏击、穷追,连连失利。红四军军长朱德的妻子,也在转移途中被俘牺牲了。

一种前途茫然的情绪开始在部队里滋长,连毛泽东手下的爱将林彪,也发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

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对朱、毛红军的命运也悲观了起来。

1929年2月,中央给红四军发出指示,让他们把红军分成小股部队,散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同时决定,朱德和毛泽东马上“脱离部队,速来中央”。

毛泽东4月间才收到这封著名的“二月来信”。

战略家的判断,加上诗人的直觉和激情,使他作出了另外的选择。

毛泽东在回信中直陈中央的指示,“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他认为红军分散活动的前途只能是被敌军消灭和瓦解。

在逆境中坚持理想,在黑暗中预见光明。

早在半年前,毛泽东就预言:蒋介石和广西桂系军阀之间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军阀间的争斗,恰恰是红色政权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果如所料,毛泽东的回信刚刚发出,蒋桂战争就爆发了。

红四军趁敌人在赣南闽西的兵力空虚,转战几千里,除赣南以外,又先后打下福建的永定、长汀、龙岩,在这些地方建立了红色政权。9月间又攻占“铁打的上杭”县城,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

正在永定合溪养病的毛泽东闻讯,心境顿时好了起来。

军阀混战所带来的纷乱局势,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带来的热闹场面,交错在他的脑海里,便有了一首《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上阕写天怒人怨的军阀争斗,不乏嘲讽。

下阕写红军“跃过”、“直下”,何等轻快。

军阀给人们带来的“怨”和红旗到处带来的分田之“忙”,不正是革命家、军事家毛泽东武装割据思想的诗意显现吗?

在鲜明的对比中,毛泽东对未来的预见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富有诗意了。

1930年1月4日那天晚上,他住进了红军“直下龙岩上杭”的上杭县古田赖坊村一家临街小店。

在一盏马灯下,毛泽东铺开纸来,调墨挥笔,畅想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高潮——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这是一封写给红军将领的信,也是一首洋溢着理想主义激情的诗。

这时,太阳还没有出山,可随着一声鸡叫,天边露出了曙色。

当天下午,毛泽东就跨上了他的大白马。

红色政权,毕竟只有在马上才能开拓。

这时候,江西、福建和广东三省敌军,已调动14个团对闽西根据地进行“会剿”,其先头部队还有30里路就要抵达毛泽东的驻地古田。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二纵队前往小池迎敌,掩护红军主力转移。

接下来,毛泽东又率部向北进军,经过福建的宁化、归化(今明溪)和清流,翻越武夷山,进入江西。历经20天的长途转战,终于在1月下旬同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部队在广昌会合。

1月30日这天,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一,旧称元旦。在毛泽东的感觉中,令人舒心的新春气息似乎已扑面而来。他忘不了由福建入江西赣南一路跋涉的情景,遂写成一首《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寒冬时节,一路是陡峭崎岖又窄又滑的山林小道。虽是艰苦异常,可走在前头的毛泽东,站在山顶极目一望,在竹木枝杈的掩映下,猎猎红旗若隐若现,旗下一队队官兵,伏身前行。

好一幅壮美的行军图。

诗人的笔,与其是写行军,不如说是在展露作者良好而舒心的感觉。全词字韵清越铿锵,节奏朗朗上口,把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表现得如此轻松。

好一首洒脱明快的山歌。

《如梦令》是典型的短歌小令,毛泽东这一时期写的小令,别具风采,别有神韵,也别开生面。在他的笔下小令不小,体裁小而气势大。

毛泽东几乎总是在马背上指挥着红军,穿行在密林丛中,疾驰在乡间小道。

红军反反复复的进攻、转移和撤退的行军路线,犹如一条流动的诗韵,随便截取一段,便成一幅气壮山河的图画。

在赣南汇集在一起的红军第四、五、六军声势浩大起来。他们决定集中兵力攻打吉安,红四军奉命由藤田地区经水南,准备先夺取吉水,然后向吉安进军。

行军途中,遭遇了南方罕见的风雪,毛泽东又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写的依然是行军,又是一首小令,又是一幅壮美的行军图,又是一首洒脱明快的山歌。

一生喜欢白雪的毛泽东,第一次用诗笔写下了雪景,写下了与猎猎红旗交相辉映的雪景。“漫天皆白”,一个“漫”字,点化出风飞雪舞的强烈动感和雄浑大境。“情更迫”三字,透露出行军背后的整个战局。“风卷红旗过大关”,同唐代诗人岑参笔下沉重悲凉的“风掣红旗冻不翻”相比,更有一种开拓、舒展和从容的气度。

接着,在“行军”、“过关”、“何去”这一连串动态描写的铺垫之后,陡起一句“十万工农下吉安”,犹如一支势不可当的利箭,射穿了迷迷漫漫的千里风雪,透露出诗人那流动顺畅的感觉和此行必胜的豪情。

《如梦令·元旦》和《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的都是行军所见,一样地感觉愉快。

毛泽东似乎有意要把自己的这种感觉,这种情绪,流播于军营,在1930年2月间把这两首词抄给了陈毅,还同朱德一起探讨过。

两首词在红军里传开后,有的人还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如梦令·元旦》就是谢觉哉1956年在一篇题为《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的文章中首先披露,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面。

红军开始进入全盛时期。1930年6月,以朱德为军团长、毛泽东为政委的红一军团在福建汀州成立,下辖四个军,近万名官兵。两个月后,以朱德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委的红一方面军在湖南浏阳成立,下辖林彪和彭德怀率领的两个军团,近4万名官兵。

赣西南苏区连成了一片,扩展到几十个县境。

中国革命,开始走出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来的低谷。

发展的形势,让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脑子热了起来,以为革命的高潮果真来临了!

他们从上海发出指示,要红一军团打南昌,红三军团打长沙,然后同贺龙的红二军团和徐向前的红四军团一起去围攻武汉。

他们豪迈地把这个战略叫作“饮马长江,会师武汉”!

不是诗人的革命家们,却迷惑在了诗意的畅想之中。

毛泽东不得不执行中央的指示,去打南昌。

1930年7月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他和朱德率领一军团从福建汀州出发了。

骄阳之下,毛泽东策马而行。闷热的天气,炽热的胸怀,似乎又隐约燃着一点忧虑之火。

但眼前是红军前行的壮举,胸中有会师武汉的憧憬,不管结果如何,毕竟让人振奋,让人激动。

作为统帅和诗人,毛泽东不能不油然而生一股气吞山河、壮怀激越的崇高感来。

正是在从汀州到南昌的途中,他不禁吟咏起来——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这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写的还是进军,还是一幅壮美的行军图。和前两首小令不同的是,诗人把中央关于湘、鄂、赣三省的战略部署也写了进来,其意象,其比喻,其气势,更有了一种震撼力。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何等的奇情壮志!

人而有志和立志,是为常事。难的是一生有志,并遵志而行,永志不衰;难的是一旦立志,便志不可摧,矢志不移。

毛泽东一生拥有着奇情壮志,并在奇情壮志的策励下,一路前行。

学生时代,他要“指点江山”!

大革命时,他问“谁主沉浮”?

创建苏区,他“征腐恶”、缚鲲鹏!

漫漫长征,他缚苍龙、裁昆仑!

解放战争,他“过大江”、“追穷寇”!

胜利以后呢?他“送瘟神”、“换新天”、“驱虎豹”、“争朝夕”……

回到《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鲲鹏”,这神话中的大鱼大鸟,人们习惯上用它来比喻气势宏大的正面形象,毛泽东却一反常例,用它比喻敌酋顽凶,故用万丈长缨才能把它捆住,也只有征腐恶的“天兵”,才有如此气势。

在毛泽东的全部诗词正文中,提到全名的现代人物,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反第一次“围剿”时抓获的国民党中将师长张辉瓒,一个就是“偏师借重”的黄公略。黄公略当时是红一军团的第三军军长,开辟了湘赣根据地,所以说是“赣水那边红一角”,使红军主力的行动有了依托。一年后,黄公略在行军途中遭敌机扫射牺牲了。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这突兀起意的两句,化自杜甫的“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虽然改变了杜诗的境界,但于慷慨激昂之中,仍见悲怆。

对攻南昌打长沙的“诗意”构想,毛泽东或许有难言的隐忧情愫。这多少会影响他在行军路上的感觉。

红军官兵唱着悲壮的《国际歌》,伴随这特殊的歌声,突然龙卷风从天而降,弥漫四周,仿佛昭示人们,这将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却又前途未卜的战争。诗人的心情突然从“席卷”、“直捣”的豪迈,转向了沉郁、悲怆一路。

卓越的革命家,似乎应该具有诗人那种难以遏止的想象和激情。

想象能穿透历史的风云,能描绘具有魅力的未来。激情能把千千万万的人民鼓动起来,导引他们踏着荆棘勇敢地奋进。

然而,打仗毕竟比不得作诗。

没有理性的想象和激情,常常成为蔓延无度的野火,烧了别人,也会毁了自己。这种现象在历史中不乏其例。

奉命“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的红一军团,在7月30日那天抵达和南昌仅一江之隔的新建县。守敌果然太强,明显打不下来。

毛泽东做出了一个十分聪明的决策,只让一小部红军朝南昌城里打了几枪,说是纪念三年前的八一南昌起义,然后便撤走了部队。

这就是毛泽东,既把作诗和打仗融为一体,又把两件事恰当分开。有诗人的想象与激情,又有政治家的深谋与沉稳。

同类推荐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20位思想大师之智慧人生

    20位思想大师之智慧人生

    本书介绍了20位思想大师,品读古今中外涌现出的思想大师,了解他们成长的男迹,评判他们为全世界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 穿越生命的冰河

    穿越生命的冰河

    本书介绍的人物都是身残志坚的勇士,他们不仅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超越了自我,穿越了步履维艰的生命冰河,也超越了常人,创造了健全人也为之惊叹的奇迹。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描述作者是怎样从一个高尔夫球童成长为一个著名投资公司基金经理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作者传奇的13年投资生涯,第三部分则从作者的传奇人生中跳出来,把他一生的投资经验加以总结。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既可以作为证券投资者的参考教材,也适用于普通大众投资者,尤其对中国的股民和基民来说,更具实用性。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热门推荐
  • 八系全能召唤师

    八系全能召唤师

    抱着盒子,身体不停的往下坠去。靠!死定了,这是我掉下去时最后的想法。然后,然后…然后,我没死,而是穿越了,靠?能再无聊点?还变成朱雀世家嫡系大小姐废材?嫡出的大小姐也被人欺?妈的,乃们当我是吃屎长大的?想欺负就欺负?“小涵涵,以后就由我保护你了,别怕”他妖孽的脸上,拉开一抹浅笑。“妈的,你手放哪里了?信不信我一掌拍死你?”“能死在你手上,我也愿意,死而无撼”你的贞操呢?你的节操呢?“妖孽,你再无耻点?”“既然这样,小涵涵,我不介意扑倒你”“滚,再靠近,扣你五分”
  • 晴朗夏日

    晴朗夏日

    冰雪可人的夏依然,一来到这个集体就一直很出众。这不但让同学们喜欢,还让李冰雪好嫉妒。让我们一起看夏依然一直到大学的故事吧,她究竟与李冰雪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会不会成为好朋友……
  • 异世凡人之混沌

    异世凡人之混沌

    人生是自己选择还是被别人选择,拥有无上的力量是或就可以走自己想走的路
  • 幻化三国

    幻化三国

    “爷不过是玩个三国杀,怎么就糊里糊涂穿越了呢?”左小北四十五度角仰望着天空,口水流了一地。“穿越就穿越吧,怎么还穿成个乞丐了呢?”左小北四十五度角仰望着土墙顶,口水流了一地。“乞丐就乞丐吧,怎么还是个快饿死了的乞丐呢?”左小北四十五度角仰望着趴在墙头狂啃烧鸡的另一个乞丐,口水流了一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坏学长和乖学妹

    坏学长和乖学妹

    刚刚入学的乖乖女,碰上一个坏坏的学长,她就像老鼠遇到了猫一样,难以逃脱他的魔掌,当她的表姐千方百计要拯救她于水火之中的时候,她却发现来了一个恐怖的事实,原来老鼠早已经爱上了猫。。。她是世界上最傻的老鼠。猫是那种坏坏的动物,本来抓了一只老鼠,只是戏耍,却不料竟然动了真情,最后却要哭着求老鼠不要离开。。。。他是世界上最坏却最痴情的猫。
  • 杰鲁特大人

    杰鲁特大人

    世界之王奥罗夫遗留下一批宝藏,吸引着众多继承者前去争夺,杰鲁特一心想要成为世界之王,从而在探险的路上认识了许多有趣的朋友,并且一起经历了难以忘却的故事
  • 都市大圣教军

    都市大圣教军

    一万年前。荒野之中,一个身披残破重甲的战士屹立于大地之上。无数恶魔觊觎着他血与骨。而战士的眼前却没有恶魔,只有手中的骨灰。“别怕,我带你回家。”......一万年后“吸血鬼?天堂之拳轰死。”“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来来来,给你看看我的拳头。”“鬼王?天堂圣剑斩死。”“恶棍团伙?来来来,圣军之阵我人比你多!”
  • RHETORIC

    RHETORI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末日录

    异世末日录

    一个诡异的游戏广告将林大力带入了一个莫名的世界,这个世界正遭受着无尽的灾难。硝烟弥漫,丧尸横行,身为兵王的林大力的出现给幸存者们带来了一丝曙光。当太阳再一次升起时,是胜利的微笑还是惊恐的哭泣?本文将展现一个未知的末世世界,没有现代武器,没有魔法斗气。有的只是一把滴着血滴的断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