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9500000017

第17章 老太太哭了

在中国,老太太哭,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中国有无数的老年女性。莎士比亚早就说过:“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上了年纪以后,尤为弱者中的弱者。那么,时不时地泪水伴着苦水,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悲从中来,也就不大被人当回事了。但如果这位老太太非等闲之辈,或是九五之尊,如武则天;或虽不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却也是母仪天下,不可一世之人,如慈禧太后,她们在大庭广众前哭将起来,可就是非同小可了。

在中国历史上,拥有极高权力而且产生极大政治影响的女性,数来数去,大概也就只有这两个半人,一个为武则天,一个为慈禧,还有半个,也许该轮着江青了。武则天寄居在尼庵时,可能伤过心,江青关在秦城监狱时,也许掉过泪,但在金銮殿上大放悲声,也就只有宫里人称之为老佛爷的西太后了。

我记不得在颐和园看到的慈禧太后像,是不是一幅油画。像中的女主人公,作为统治者,确是威严有加,作为女人,魅力有点不足,作为祖母,那就太嫌冷酷。大概女性到了一把年纪以后,就不宜到大众浴池去了,该鼓出来的部位,都大大缩水,不该鼓出来的地方,却大大发达,说实在的,很不雅观。而且最可怕的,那嘴角、眼角、眉梢、眼袋、下巴、腮帮子,甚至皱纹,受地心吸力作用,一律向下看齐,那样子就更像狼外婆了。

慈禧太后1900年8月11日庚子年七月十七的这一次哭,与她还当兰贵人时,因得不到咸丰全部的爱而珠泪暗垂,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到了这把年纪的哭,实在是不祥之兆,堪称亡国之音,从此敲响了大清王朝的丧钟。

她绝没有想到直隶总督裕禄,和他吹捧的义和团神兵神将,竟也是血肉之躯,并不是刀枪不入的金刚不坏之身。大沽失守,北仓再败,北洋重镇天津,如此不堪一击,眨眼之间,八国联军已经打到她鼻子底下。她在鸾仪殿的御前会议上,不得不向廷臣们发问:“怎么办怎么办你们到底也吭个声呀!一个个干瞪着眼,不想办法救治,撇下我们娘儿俩不管吗”光绪在一旁一言不发,而跪在地下的众大臣,除了磕头如捣蒜外,连大气也不敢出。

其实,她还有一句潜台词:“你们不是都说义和团行吗”这位老人家忘了,满清官员在她面前,永远自称奴才。凡奴才,只有按主子吩咐的办,哪有主子问奴才怎么办的道理他们习惯了只有一个字可说,那就是:“喳!”如果要你说话,你也只能顺着主子的意思说话,这就是某些官员们永远去不掉的劣根性。上边有耳朵需要听,下边才有巧言令色、信口雌黄、天花乱坠、乌烟瘴气的嘴来讲。义和团得意时,这些官员比谁都嚷嚷得凶——

御史徐道昆奏过:洪钧老祖已命五龙守大沽,洋鬼子的兵船,将不战自沉。

御史陈嘉言奏过:他得到了关云长关老爷的亲笔帛书,言夷当自灭,老佛爷足可高枕无忧。

编修萧荣爵奏过:夷狄无君无父两千多年,这是天老爷假手义民将他们消灭的大好事。

尚书启秀上书过:使臣不除,必为大患。五台山高僧普济,有神兵十万,请召之会歼逆夷。

曾廉、王龙文建议过:用决水灌城之法,引玉泉山水灌使馆,必尽淹毙之。

御史彭述奏过:臣目睹义和拳咒炮不燃,其术至神,夷兵不足挂齿,何足畏哉!

整个朝廷,文武百官,全是诸如此类的一派胡话,鬼话,还正经八百地上奏折,递条陈,而且,瞪眼撒谎脸不红,面不变色心不跳,你不能不佩服这些要员的无知,无耻,无聊,无可救药。现在,主子一哭,奴才们知道干系重大,都没屁好放了。就连说过“使馆破,夷人无噍类矣,天下自此当太平”的刚毅也噤声了。那个一向倚老卖老、木乃伊式的大学士徐桐,曾经上书发表令人笑掉大牙的见解,他说,洋人走路笔挺,是由于他们膝盖不能弯曲的缘故,此后若与洋人交火,只需发给兵勇们每人一根竹竿,将其拨倒在地,无法站立起来,彼等必束手就擒矣!这会儿也把嘴夹紧了。

11日的寅初卯刻,北京的夏天亮得早,军机处就把李秉衡兵败自杀的消息,和危在旦夕的状况,送到寝宫里面来。太监们不知该不该惊动老佛爷,正犹豫间,老年人睡觉轻,她还是听到动静,让传了进来,还未等小太监念完奏折,老太太就傻了。

起初,那位来自四川的总督赌咒发誓,拍着胸脯,向她保证,要痛歼来犯洋人,立一番不世之功,着实让老太太开心了一阵。据后被处死的山西巡抚毓贤说:“义和团魁首有二,其一鉴帅,其一我也。”所以,李秉衡赶到北京保驾,也在情理之中。他以为自己是统率军队和义和团两支武装力量的最佳人选,“众皆寄厚望于鉴帅矣!”老太太也这么看的。朝觐出来,小胡子一撅一撅,很得意于受命于危难之际,口口声声要力挽狂澜,不枉老佛爷对他的栽培。

于是,他的出征便像大出殡一样的热闹好看,“请义和拳三千人以从,新拜其大师兄,各持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而行。”这场面,根本就是唱京剧,哪是打仗鲁迅先生翻译的《思想·山水·人物》,其作者日本人鹤见佑辅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好演员。这话端的有理。在台上的人,好演戏,在台下的人,好看戏,永远有一份好兴致。

这支队伍开赴到通县张家湾地方,还未来得及安营扎寨,那八国联军已经从天津、河西务、落垡、杨村,一路打来。站脚不稳的鉴帅,被迫匆匆接战,谁知手下的兵将,原非他管,此时哪受节度,立刻溃不成军。义和团本是农民,进城后刚捞到一点油水,也舍不得马上就义,丢下大刀片子,纷纷作鸟兽散。李鉴帅知道战也死,降也死,不战不降回去仍是死,老太太岂能饶了夸下海口的他。于是,吞金自尽。

这一下,老太太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从手间滑走了。她明白,除逃生外,再也别指望有人救她了。

这一天,京城外是八国联军沿东直门到东便门的全线强攻,炮声如雷;京城内是义和团和甘军、虎神营围着东交民巷使馆区轮番冲锋,杀声震天。紫禁城也能听到爆豆似的枪声,刚毅看到俄国的哥萨克马队,跑来报告,说大事不好,慈禧还不相信,以为是董福祥的回勇,但俄国骑兵突破建国门后,向东交民巷挺进,离皇宫也就咫尺之遥,她像热锅上的蚂蚁,火速召见荣禄八次,召见端王五次,可见其仓皇失措到何等程度。而皇亲国戚,辅弼元老,军机要员,内阁臣僚,在此兵临城下之际,一个个舌头都打了结,谁也莫筹一策。所以,老太太一时情急,才急得号啕大哭起来。

坐在她身旁的光绪,自然心里明白,她是为所倚重的顽固派集团而哭,是为指望的义和团而哭。前者不中用,后者不顶用,才让老太太伤心落泪的。我想,此刻的光绪,半点也不会同情老太太,他恨她,说不定还有一点幸灾乐祸。所以,保持着难堪的沉默。如果一定要他说,他有胆子的话,也许会讲:这一切,都是皇额娘您自己种下的苦果。但这位有名无实的皇帝,如果看过《红楼梦》这部小说,应该明白探春曾经感叹过的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清王朝一代更胜一代的腐败,才造成这种气数将尽的局面啊!

他当然不敢说,但他心里明镜似的,所以,1898年,他发誓要变法维新。

但现在,神仙也没办法了。大厦将倾,根基先就败圮;疮痈溃破,体内业已糜烂;王朝垮台,政权灭亡,都是国家机器出了毛病。从古至今,那些摘掉王冠,滚下龙椅,走上断头台,仓皇辞庙垂泪对宫娥的统治者,最致命的败因,莫过于上腐下贪四字。时下,一些负责同志,一些有识之士,不是在振聋发聩地提醒人们,要是不从现在起荡涤大小干部中的贪污腐败现象,将会有亡党亡国之险吗我以为,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

吸取历史教训,不管有多少外在的、客观的、冠冕堂皇的解释,明朝亡于贪污腐败,是事实。清朝亡于贪污腐败,也是事实。1949年以前的国民党政权,又何尝不是如此!由于贪污腐败而全线崩溃,被逐出大陆,更是许多年过半百者看到的事实。官员贪污和政权腐败,是一对双胞胎,有腐败的政权,必有贪污的官员,有贪污的官员,政权也就不能不腐败。翻开“二十四史”,清官是数得出来的,换言之,贪官则是不计其数。当然,贪污不是中国土地上的特产,但这种贪污文化,在中国俨然也成了传统。

远的不说了,我们看一看明代严世蕃籍没时,那一份财产目录,会吓一跳。他贪污了“黄金三万余两,白银二百余万两,其他珍宝、服玩所值,又数百万”,“仅纯金器皿一项,就有三千一百八十五件,重一万一千余两,玉器共八百五十七件,耳环耳坠共二百六十七双,布缎绫罗纱绒共一万四千三百余段,扇柄二万七千三百余把,南昌和分宜的第宅房店两处共三千三百间”,真是富可埒国。前些日子在电视里所见到的北京市前市委书记那几块金表,几件首饰,几支派克笔的赃物,简直太小儿科了。所以,坊间就有“抄了严嵩,肥了嘉靖”的民谚。估计当时,除海瑞外,明代官员的贪污,像吃馅儿饼一样容易。就连名相张居正,那政声按说算是好的了,可他死后,万历对他所拥有的如许不可胜数的家财,也瞠目结舌。

满清政府的垮台,若按老太太的妇人之见,肯定是外有列强,内有乱党,才弄得国将不国,而振振有词的。其实,她的这架国家机器,早就该贴封条了。从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们看到满清政府,从这位老太太起,到王公大臣,到文武百官,到保甲衙役,可以说无官不贪。慈禧逃八国联军,躲在西安,一天到晚牵挂着她临走时埋在宫里的钱财宝物。一个最高统治者,如此贪得无厌,那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就不是夸饰之词了。如果一个相当于地市级的干部,能捞这么一大把民脂民膏离任,这个政权不完蛋,更待何时从这些现象得出一条定律,凡是贪污现象的高发之日,也必定是这个政权的衰微之时。你贪我也贪,不贪白不贪,政权越接近垮台,官员们也越放开手贪。西太后垂帘听政的几十年,正是满清王朝的末季,所以,大规模的,大面积的,从上而下的贪污,引发一连串的内乱外患。贪污横行,腐败成风的后果,势必造成政治上的坏人当道,庸才充斥;败类上台,豺狼塞途;无能之辈,身居要津;傻瓜笨蛋,夤缘擢升,一片暗无天日的状态。二十世纪初,整个中国落入一个比赛谁智商更低的游戏之中,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这就是1900年北京城里全部精彩表演的实质。

如果比赛智商高低,那最先出局的输家,就是被老太太涮了的义和团。先是被她视为“反叛”,格杀勿论,令各省巡抚下力痛剿,结果一排排走向死亡;跟着又被她捧作“义民”,赏银十万,卖了命地扑向洋枪洋炮,还是一排排走向死亡;最后又被她定为“乱党”,严惩不贷,凡抓获者无不枭首示众,到了这场游戏的结尾,仍旧是一排排走向死亡。在历史的铰肉机中,倒霉的,永远是平头百姓。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揭竿而起的农民革命,义和团大概算是最后一次,但也是最没劲的一次。与当朝比,既不能像太平天国那样巍然成势,也不能像捻军、白莲教那样波澜壮阔。与他朝比,瓦岗寨兄弟,还能留下几位豪杰的英名,至今响当当挂在人的嘴边;梁山泊好汉,建立了自己一块根据地,也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快活过几天。义和团连个招安的过程也没有,来不及跪倒在老佛爷脚下,为昨天还势不两立的统治者,甘效犬马之劳,情愿肝脑涂地,拼了身家性命,卖了无数力气,最后还是以“拳匪”二字,押赴刑场,你说傻也不傻因此,从1898年6月的光绪下诏“明定国是”,到9月的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然后,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这场改革与反改革的较量的延续期中,义和团扮演了一个最滑稽,甚至最无聊,而且还是最不幸的角色。

记得我刚到解放不久的北京时,东单还是一片空地,是一个很闹猛的摊贩集市。可以买到美国兵的大头皮鞋,和现在较值钱那时却很便宜的铜镜、拓片之类。稍往南走,沿东交民巷,还留有庚子战乱中使馆区带枪眼的厚墙,逶迤约数百米长。就在这墙下,不知有多少义和团员倒下,在那个炎热的三伏天里,腐烂发臭,而他们为之护驾的老佛爷,却派人向使馆里送冰镇西瓜,不知横尸哈德门的义和团员,地下有知,会作如何想这就是中国人经常要为自己的愚昧所付出的代价!在以前或以后的历史上,受统治者的“感召”而傻不唧唧地去冲去杀去“革命”,最后又被统治者一脚踢开,仅仅是义和团众弟兄领受过的悲剧吗?

虽然毛主席说过,农民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为一定要到小姐牙床上滚一滚的痞子叫过好,但历史也证明,不是所有痞子式的农民造反行动,都符合历史进步的潮流。从这支农民造反队伍开始,就大搞鬼神迷信,沉渣泛起,以“降神召众,号令皆神语,传习时令伏地焚符诵咒,令坚合上下齿,从鼻呼吸,俄而口吐白沫,呼曰神降矣,则跃起操刃而舞,力竭乃止。其神则唐僧、悟空、八戒、沙僧、黄飞虎、黄三太,其所依据则杂取《西游记》、《封神演义》诸小说”。而其头领人物,如张德成、曹福田之流,都被“裕禄表荐诸朝,赏头品顶戴花翎”,“出则骑马,戴大墨晶眼镜,口衔洋烟卷,长衣系红带,缎靴,背负快枪,腰挟小洋枪,手持一秫楷”,洋相百出。后来,义和团全盛时,便与统治阶层完全合流了。6月10日,义和团进入内城,于是,“坛场遍城内外,王公贵人争崇奉之,渐出入宫禁,莫敢究诘”。

因此,当义和团把造反的目标,从针对腐败无能的满清政权,转变成为统治者的看家犬,马前卒,就谈不上什么革命了。他们以施虐异教徒为己任,以镇压革新派为目标,以消灭一切文明进步的事物使愚昧泛滥,以否定所有求变改革的思潮而迷信猖獗,这种与统治阶层沆瀣一气的行为,还能对历史发展起到什么动力作用呢?

有一个被史家忽略的小镜头,最典型地反映农民极易被奴化变质,失却本质的天性。6月29日,义和团员在大师兄带领下,簇拥着一心想当皇父的狂想症者端王载漪,大呼大叫地跑到宫里去要杀洋鬼子徒弟,也就是已被幽禁起来的光绪。这是连慈禧都不敢或不想做的事,如此一厢情愿、过度忠诚的行径,弄得老太太也接受不了。

“老佛爷正吃早茶,闻外面喧嚣之声,群呼杀洋鬼子徒弟,急走出立阶上,诸王公及拳民聚于阶下。老佛爷大怒,斥端王曰:‘你自己觉得是皇帝吗敢于这样胡闹!你要知道,只有我一人有废立的权柄。我现在虽立汝子为大阿哥,顷刻就可以废之。’端王乃大惧,叩头不已,太后命罚俸一年,以示薄惩。”接着,老太太大发雷霆,“其义和团之首领,胆敢在宫中叫嚣,立即斩首,命荣禄之兵在外宫门驻扎者行刑。”

一声就地正法,严惩不贷,这班农民兄弟大眼瞪小眼,傻了,他们以为自己是钦定的打人棍子,一心想讨好西太后,结果差点把脑袋玩掉,这时,他们才看出来,老太太压根不把他们的效忠放在眼里。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老太太从来也没改变过对这班“刁民”或“贱民”的鄙视。“有一日,大阿哥同太监数人在颐和园空地穿拳民衣服,练习拳术,为太后所见,立即传谕,命大阿哥入房责之,并责大学士徐桐不用心教导,以致扮成这难看的样子。”以上据《景善日记》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她心底里对于义和团的厌恶和反感。

可是,横行京城、不可一世的翻身农民,自我感觉却异常良好,并不知谢幕的时刻已经不远。6月13日以后,“城中焚劫,火光蔽天,日夜不息。车夫小工弃业从之,近邑无赖纷趋都下,数十万人横行都市,夙所不快,指为教民,全家皆尽,死者十数万人。杀人刀矛并下,肢体分裂,被害之家,婴儿未匝月,亦毙之,惨无人理。京官纷纷挈眷逃,道梗则走匿僻乡,往往遇劫,屡濒于险,或遇坛而拜,求保护,则亦脱险也。太后召见其大师兄,慰劳有加。士大夫之谄谀干进者,争以拳匪为奇货。”现在,老太太赏银十万两,赏米两万石,有吃有花,还可胡作非为,团民们能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么其实,说到底,老太太不过在无可奈何之中,利用义和团而已。

这种利用,绝对出自女人的心计,她要报复,因为洋人不赞成她废黜光绪,不支持她立大阿哥,不交出躲进使馆的维新分子。7月11日,到了大哭嚎啕,无以为计的地步:“太后仍希望拳民之法术可救北京,故仍猛攻使馆。”女人一旦染指权力,她的嫉妒、记恨和强烈的报复欲望,肯定为泄心头之忿,而不惜制造灾难的。绝对会把前五百年,后五百年所有的鸡毛蒜皮,大事小情,都要一件一件地清算了结而罔顾大局。吕后,就是一个例子,她曾经把她嫉恨的戚夫人,“断手足,去眼?耳,饮?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这报复是何等的歹恶,那是她老公刘邦死后,获得无上权力才干得出来的事。同样,君不见那“旗手”得势之季,那睚眦必报的刻毒,将三十年代在上海,四十年代在延安,五十年代在北京,所有使她不快活过的人,几乎全打进了十八层地狱,都曾经是大家历历在目的事情。

另外一个要利用义和团的因素,由于老太太废黜光绪,停止新政,面对全国上下的求新思变的潮流,以她为首的顽固派集团,需要同样愚昧落后的群众为基础,在精神上求得同声共气的奥援。于是,以愚昧落后的形式,以拒绝文明的姿态,以弄神装鬼、巫术迷信的手段,以反对列强压迫从而拒绝一切西方文化的仇恨心理,以打着“扶清灭洋”旗帜的义和团农民兄弟,便正中下怀地成了她手中的一张牌,既可供驱使当攻打使馆屠杀洋人的工具,也可用来镇压求新思变的不同声音。

“会义和团起,以灭洋为帜,载漪大喜,乃言诸太后,力言义民起,国家之福。遂命刑部尚书赵舒翘、大学士刚毅导之入京师,至者万余人。义和拳谓铁路、电线皆洋人所借以祸中国,遂焚铁路、毁电线,凡家藏洋书、洋图皆号‘二毛子’,捕得必杀之。城中为坛场殆遍,大寺观皆设大坛,其神曰洪钧老祖、梨山老母。谓神来皆以夜,每薄暮,什百成群,呼啸周衢,令居民皆烧香,无敢违者。香烟蔽城,结为黑雾,入夜则通城惨惨,无敢违者。神降时,距跃类巫觋,自谓能祝枪炮不燃,又能入空中指画则火起。刀槊不能伤。出则命市人向东南拜,都人崇拜极虔,有非笑者,由戮辱及之。仆隶厮圉,皆入义和团,主人不敢慢,或更借其保护。稍有识者,皆结舌自全,无有敢讼言其谬者矣。”以上据《庚子国变记》以前,我读有关庚子年拳乱的史料,因出自官方或半官方,多采半信半疑态度,不大以为然的。鲁迅先生说过,胜利者给失败者作史,往往就会多说坏话。但经过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后,见识过尤其领教过群众运动的厉害之后,那种无序的、盲动的、失控的、非理性的大潮涌来的时候,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混水摸鱼之流,趁火打劫之辈,便会层出不穷,便会有许多令人发指的恶行产生。于是,我觉得,本世纪初的义和团运动,与六十年代的红卫兵运动,对于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对于文明和文化的仇恨,对于视为异己分子和异教徒的残酷迫害,对于宗教裁判所式的黑暗审判,和政府化了的私刑制度,对于过甚的迷信造成的阴暗鬼祟文化,对于巫师作法式的陷于狂热的图腾崇拜,这两支“革命”队伍,都能找到相似或相近的共同之处。因此,这些记载,有夸张之词,无失实之处,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读过庚子年义和团的这些史料,我们知道,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次的政治改革之举,也就是变法维新运动,被西太后发动了一次政变,彻底扑灭了。她本以为复辟成功,祸乱消弭,从此,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但她的如意算盘,却被她所依赖的这一群不中用的贪官污吏,和这一支不顶用的乌合之众,折腾成更严重,更可怕的灾难。八国联军,坚船利炮,所向披靡,无力抵挡,到了三十六着,走为上着的时候,老太太真是人到伤心处,不得不流泪了。

11日,李秉衡死,12日,联军侵占通州,13日夜至14日凌晨,俄国骑兵攻建国门得手,日本兵也夺了朝阳门,英国的廓尔喀兵则从广渠门进逼海岱门,15日清早,她只好脱下她的太后龙服,穿上汉民青布褂裤,成了一个真正的老太太,从神武门出来,与无数逃难避灾的老百姓混在一起,经德胜门离开京城。16日,紫禁城失陷。

她虽然哭了一场,有些失态,但她却是一个能把时代进步的车轮扳回来,并使其倒转的强者,这是事实。然而,任何历史的倒退,会给国家、人民,甚至她自己,带来什么福祉么无论什么样的复辟,总是不得人心的。假设如某些人所愿,又回到他们所期盼的票证时代,每年一把花生米的那种贫困的社会主义,我想,他们那张淡得出水的嘴,也会骂自己混账的。因此,老太太和衣睡在居庸关乡下人家的硬炕上,一夜未眠,恐怕也有一丝后悔,还不如让光绪搞他的新政呢!

据说,光绪随西太后逃到怀来,当时目击者“曾闻皇帝言曰:‘所以使余等至此者,皆拳匪所赐。’”他自被黜以来,很少表态,这个他得出的结论,看来倒使后人懂得:中国人对于具有暴力性质的革命,倒是乖乖服帖者多,而对于手段温和的改良或改革,所遇到的阻力,却常常是强烈和巨大的。改革之难,有时真是难于上青天,每走一步,并不比革命者于刀枪剑戟中,杀出一条血路更轻松。

因为改革者面临的不仅是力图维护既得利益的政治反对派,还有人数多得多的愚昧落后的民众,他们由于眼前一时的利害关系,在没有尝到改革的好处,甚至在领受到甜头时,也会在感情上容易与无知守旧的官僚集团,结成神圣同盟。而贪官污吏,则是这个同盟中绝对的中坚分子,他们将失去得最多,所以,冀图扼杀改革的欲望比谁都强烈。这就是老太太所以哭,哭他们不成事,光绪之所以恨,恨他们把大清王朝推上了绝路的原因。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孔夫子的话:“温故而知新”。在改革开放二十年之际,回顾一下这段老太太哭鼻子的历史,不也颇有一点启发么?

同类推荐
  • 甲板上的蝴蝶

    甲板上的蝴蝶

    甲板上的蝴蝶,翩然拍动着绚丽的翼翅,越飞越高,渐渐偏离了船的泊位,远远淡出了我走上南岸的视线。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 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上天山

    五十年代初,新疆和平解放,新中国的决策者们命令驻疆二十万官兵垦荒屯田,扎根新疆,立志改变自古以来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以达到长治久安的战略目的。在党中央建设新疆的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参军狂潮席卷了湖南三湘四水,一时间,激情澎湃的湘女们蜂拥古都长沙,报名参军。
  • 太原诗钞

    太原诗钞

    本书是太原市委宣传部组织整理出版的歌咏太原人、事、物等相关诗歌的结集出版。本书上起上古歌谣,下至当代诗人的现代诗,精选300首,纵横二千多年,是一部展示太原历史和人文的优秀作品。诗集为了方便读者阅读,附有作者简介、题解以及简要的注释。
  • 智囊(中华国学经典)

    智囊(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元泱浩荡

    元泱浩荡

    “混沌出,天下灭,仙已逝,神代之,修神道,踏苍穹!”一代仙君苏羽得到混沌元气,窥探神道,不料消息传出,群仙觊觎,群而攻之,苏羽愤然之下启动远古阵法弑仙阵,导致群仙陨落,从此天下无仙,秩序奔溃!一代预言已经开启,漫天神魔已经苏醒,天下即将遭受涂炭,看我们的主角如何走上那屠神杀魔之路!
  • 重生之神医嫁到

    重生之神医嫁到

    都说穿越难,结果天底下那么多想穿越的妹子没有实现,偏偏她一个五好市民赶上了潮流,既然已经穿越到王府了,本以为可以享受衣袂飘飘的古代生活了吧,结果全是她想太多,王爷老爹不闻不问,原主还到处捅娄子,醒来竟身处众人皆知无人敢闯的魔兽森林中,手无缚鸡之力又如何,危机四伏又如何,且看她施展妙计,步步高升誓要搅的这天下为她震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火燎天

    异火燎天

    第一天,还是风平浪静,第二天迎来的却是时代的变迁,一个个丧尸,一位位进化者,和卑微的待进者,生活在这漆黑的世界,他们不为了别的,就是两个字,生存!白炎,一位半进化者,不断的突破者自我,守护着卑微的待进者,他就是传奇!
  • 寻死迷途

    寻死迷途

    公司放假三天,小员工张平凡去沙镇旅游,回来之后却发现一切都变了,白天遇鬼之后怪事接连不断,到底沙镇的那三天发生了什么。
  • 爆破天才穿越:只为你袖手天下

    爆破天才穿越:只为你袖手天下

    她是一名天才爆破高手,可是没想到竟然误打误撞跌进了凤羽皇朝,原本以为这个同名同姓的二皇子殿下还是那个性格恶劣的黑社会大佬,谁料竟然是只误入了狼群的羔羊。为了保护心爱的他,她与天争锋,征战沙场,成为名赫一时的冷艳女将军。谁也不能从他手中将她心爱的人夺走,即使是那个恶魔大皇子也不行!只是弄到最后,她与最亲爱的二皇子殿下竟然是……这……这又演的是哪一出?杯具,老天是不是搞错了!
  • 诛阴

    诛阴

    自从人类第一位先哲模仿灵兽归纳出灵气吐纳之法,修行道法之人便如过江之鲫。然而修仙者虽众,却苦于人类寿元所限,从古至今,还未曾有人能够得窥仙境。曾有布衣寺得道高僧于即将圆寂时叹曰:“仙路漫渺,人生苦短,非有大智者不能达焉?”于是天资一说,深入人心。大至正派名门,小至山野散修,招徒之时无不以天资高低为限。天资平庸者,虽有向仙之心,不得入其门。而这个故事,便是从一位天资低微的正道弟子开始。
  • 古墓巫咒

    古墓巫咒

    《古墓巫咒》考验你的心跳指数,故事狠给力,情节更离奇;给你新一轮的视觉冲击。一块残卷,让他万事俱备;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他拥有东风并勾起他的贪欲。在倒斗中有句行话,倒斗捞的是玩命银子,他却不以为然。在倒斗途中却发生一系列诡异可怖事件:迷幻金椁、百孔丧尸、妖异狞猫………
  • 粗暴王妃:不服来战

    粗暴王妃:不服来战

    他是王爷,风华绝代,神圣不可侵犯。她原本是是一介平民,却因为遭人误杀致死。她,二十一世纪的天才,却因被人嫉妒,谋杀致死。当她成为她,他爱上他,碰撞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琴棋书画诗酒花,样样精通,华夏古武的继承人。被人看不起?没事,看不起不会少块肉,能给你们心里添堵,还算有面子。啊嘞?想跟本大爷比试?好啊,琴棋书画诗酒花武功,随意挑!是颗金子总会发光,就算掩饰的再好,还是会发出微弱的光芒,当然,能不能找到,就得看寻宝人怎么做了。
  • 君天下之月染华裙

    君天下之月染华裙

    龙夕颜出生平凡,是明朝乡下大夫之女,自小跟随父亲行医,陪着母亲务农,一场瘟疫,却让她的人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双亲惨死之后,她也阴差阳错的被卖到高丽,收为进献女,准备代替高丽将军之女进宫…………
  • 艾斯利亚学院

    艾斯利亚学院

    本文是校园复仇类小说,还带了点玄幻。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