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6600000003

第3章 国茶资源——茶场(1)

一、江苏省

下蜀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镇江桥头镇。建于1955年。原名为江苏省镇江茶场,1976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70公顷,年产茶150吨。下设茶叶生产队和制茶厂。主要生产红、绿、花茶和特种绿茶。产品中有“金山翠芽”等名茶。

方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句容天王寺方山西麓。建于1958年。有茶园约90公顷,年产茶90吨。下设茶叶生产队和制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外销红碎茶亦有生产。产品中有“金山翠芽”和“茗眉”等特种绿茶。

方麓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金坛薛埠镇南5公里处。建于1952年。有茶园约170公顷,年产茶310吨。下设工区和茶厂,主要生产内销绿茶和外销红碎茶。产品中有“金坛雀舌”、“雨花茶”等名茶。

句东农场国有农场。位于江苏句容大卓乡石山头。建于1957年。前身是句容县普渡桥茶场,1973年改为现名。有土地130余公顷,其中有茶园100余公顷,年产茶56吨。下设茶厂和农业中队,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

芙蓉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宜兴铜官山南麓芙蓉寺。建于1951年。1953年改为江苏省地方国营芙蓉寺农场,198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50公顷,年产茶300吨。下设大队和茶厂。以生产外销红碎茶和内销绿茶为主。

张庙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句容城南6公里处。建于1958年。有茶园约70公顷,年产茶50吨左右。下设生产队和制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

青山茶叶实验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高淳县东坝镇。建于1959年,前身是江苏省东坝农场,1972年改名为江苏省高淳县青山茶场,1991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40公顷,年产茶290吨。下设茶叶公司和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和外销红碎茶为主。

茅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句容茅山镇西。建于1958年。1960年改称为茅山林场后河分场,196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70余公顷,年产茶39吨。下设制茶厂和供销公司。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产品中有“茅山长青”特种绿茶。

茅麓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金坛茅山东麓。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906年)。前身为纪振纲开办的茅麓公司,1950年改称茅麓农林场,1968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90公顷,年产茶400吨。下设茶林生产工区及茶机厂等企业。主要生产外销红碎茶及内销绿茶、花茶,产品中有“茅山青锋”等名茶。

盱胎县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盱胎旧铺镇大雨山。建于1958年。有茶园70余公顷,年产茶60吨。主要生产绿茶及地方名优茶。

南头茶场集体茶场。位于江苏溧阳横涧乡南头村。有土地约70公顷,年产茶50吨。下设作业工区和茶叶加工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产品有碧螺春、寿眉、毛尖和炒青、烘青绿茶等。

高庙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句容城东门外。建于1960年,前身为国营暨南农场分场,1960年改称国营句容市畜牧繁殖场,196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80公顷,年产茶100吨。下设茶叶、工业、林业、副业队和制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产品中“茅山长青”等为名优茶产品。

捺山茶叶试验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仪征中效地区捺山南麓。建于1958年。前身是仪征县捺山茶场,1989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茶200吨。下设茶叶公司和茶叶分场。主要生产内销绿茶,产品中有“绿杨春”特种绿茶。

虞山林场国有林场。位于江苏常熟北门。建于1957年。1960年改为现名。有土地1333公顷,其中有茶园约70公顷,年产茶140吨。下设管理区、场办厂及制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产品中有“虞山茗毫”、“剑毫”等名茶。

新街茶林场乡办茶林场。位于江苏宜兴新街乡南侧。建于1974年。有土地330余公顷,其中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茶300吨。下设茶叶工区和制茶厂,主要生产内外销红茶、内销绿茶。产品中有“荆溪云片”和“阳羡雪芽”等名茶。

溧水县茶叶实验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南京溧水县城东郊白马镇。建于1958年。前身是地方国营溧水县茶麻场,1989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70公顷,年产茶500吨。下设茶叶分场、茶叶加工厂及茶叶公司。主要生产内销绿茶和外销红碎茶,产品中有“雨花茶”和“碧螺春”等名茶。

二、浙江省

十里坪农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龙游县湖镇。建于1952年。有土地2000公顷,其中有茶园约200公顷,年产干菜250吨。下设农业大队和工厂。生产茶类有红茶、炒青、烘青和花茶。

十里丰农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衢州十里丰。建于1955年。有茶园330余公顷,年产干茶500吨。下设茶叶生产专业队、茶叶加工厂、砖瓦厂、水泥厂等附属企业。产品有炒青绿茶、茉莉花茶、红条茶以及“塔山银毫”、“浙江龙井”、“毛峰”等名优茶,其中“塔山银毫”和三级茉莉花茶为部优产品。_九峰山茶场集体茶场。位于浙江金华汤溪镇九峰。建于1980年。有茶园150余公顷,年产干茶420吨。下设分场和茶厂,以生产烘青、珠茶为主。

上虞市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上虞章镇。建于1958年。有茶园80公顷,年产干茶200吨。主要茶类为珠茶。

长兴县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长兴和平镇。建于1978年。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干茶250吨。下设初制茶厂和精制茶厂,以生产炒青、烘青为主。

龙井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杭州两湖区龙井村。建于1950年。有茶园约70公顷。分布于龙井、狮峰、梅家坞、五云山、虎跑等5个产制区,年产茶50吨。以生产龙井为主。1958年并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石门农垦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金华婺城区定业新村。建于1955年。前身是浙江省金华专署石门农林牧试验场,1986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80公顷,年产干茶800吨。下设公司和精制茶厂。以生产茉莉花茶和红茶为主。

龙游凤凰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龙游十里坪。建于1955年。有茶园30余公顷,年产茶100吨。建有初、精制茶厂,以生产炒青和龙井为主。

平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余杭长乐镇。建于1960年。前身是杭州市下城区人民公社农场,199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茶275吨,以生产眉茶和茉莉花茶为主。

东白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东阳东白山。建于1955年。初期称东白山茶叶试验场,1977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30公顷,年产干茶120吨。下设初、精制茶厂,主要生产平炒青、长炒青、茉莉花茶和“东白春芽”。

兰溪市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兰溪马达镇。建于1980年。前身为兰溪县上华农垦场。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干茶300吨。以生产烘青和茉莉花茶为主。

余姚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余姚余姚镇。建于1952年。有茶园50余公顷,年产茶叶210吨,每公顷平均单产250千克,是目前全国茶叶产量最高的单位之一。茶场下设初制茶厂、精制茶厂和茶叶机械厂,以生产珠茶和煎茶(均为外销)为主。

奉化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奉化西坞镇。建于1965年。前身为国营新建农场,1968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00公顷,年产茶400吨。下设3个厂,以生产外销珠茶和蒸青煎茶为主。

杭州茶叶试验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余杭彭公乡石濑村。前身是浙江省农业厅特产局茶叶试验场。建于1952年。1972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400公顷,年产茶叶1000吨。下设分场和茶厂,以生产外销眉茶和蒸青煎茶为主。

绍兴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绍兴皋埠镇攒宫。建于1964年。前身为绍兴县攒宫茶场,198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40公顷,年产干茶300吨。下辖公司和工厂,以生产珠茶和煎茶为主。

茶山林场国有林场。位于浙江宁海力洋镇。建于1958年。有土地约2000公顷,其中茶园70余公顷。年产茶150吨。下设茶叶与林业区、初制茶厂和精制茶厂,以生产外销珠茶为主,兼产部分名优茶。

南充茶场集体茶场。位于浙江象山茅洋乡。建于1967年。有茶园约70公顷,年生产茶叶100吨。设有茶厂,以生产烘青和花茶为主。

南湖林场国有林场。位于浙江安吉高禹乡。建于1952年。前身是安吉农场,1963年改为现名。有土地3300余公顷,其中有茶园约670公顷,年产茶叶1000吨。下设分场和茶厂,主要茶类有妙青、煎茶、红茶和烘青等。

蒋堂农垦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金华蒋堂。建于1954年。有土地1300余公顷,其中有茶园227公顷,年产干茶230余吨。下设茶叶基地和茶厂,以生产外销煎茶和花茶、长炒青为主。

湖州农垦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湖州南埠龙泉坞。建于1975年。前身是吴兴农场分场,1977年始种茶,改为现名,1989年浙江省农业厅和湖州市农业局确定该场承担浙北地区茶树良种繁育任务。有茶园约50公顷,年产茶50吨。下设分场、名茶加工厂和茶叶初制厂,以生产杭炒青和“温山御茶”为主。

嵊州市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嵊州三界镇。建于1937年。前身是浙江省茶叶改良场,1960年更名为嵊县茶牧场,1996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40公顷,年产茶275吨。下设分场、初制茶厂和精制茶厂,以生产珠茶为主。

新昌县茶叶良种场集体茶场。位于浙江新昌大市聚镇西山村。建于1979年。前身是新昌县红旗茶叶良种场,1991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0公顷,年产茶20吨。下设分场和茶叶加工厂,以生产“浙江龙井”和珠茶为主。

福泉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宁波鄞县东钱湖镇。建于1958年。前身是畜牧场,1975年改为现名。1979年被农业部定点为中国北方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有茶园约240公顷,年产茶500吨。下设茶厂,以生产外销珠茶为主,兼产“东海龙舌”、“云雾春”等名茶。建有茶树良种母本园20余公顷,收集无性系茶树良种30多个,每年出圃良种茶苗数十万株。

三、安徽省

十字铺茶场国有农垦茶场。位于苏浙皖交界的安徽郎溪县。建于1954年。前身是宣郎广机械农场,1975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400公顷,年产干茶2600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茶场之首。下设分场、茶叶初制厂、精制厂和茶机制造厂,3000米(3上标)的茶叶冷藏保鲜库。以生产各种保绿保鲜名优茶和外销绿茶为主。

九连山茶林场国有农垦茶林场。位于安徽宣州古泉镇。建于1959年。前身是九连山林场,1989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茶100吨。下设茶叶队、林业队、初制茶厂和精制茶厂,以生产“绿雪”、“三翠”、“松针”等高档绿茶和烘青、炒青为主。

九连山茶场国有农垦茶场。位于安徽芜湖三元乡。建于1958年。初称地方国营宣城县茶场,198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370公顷,年产茶叶1000吨。下设茶叶初制厂和茶叶精制厂,以生产绿茶为主,兼制红茶。产品中有“九山翠剑”等名茶。

广德县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广德。建于1958年。有茶园150余公顷,年产茶叶200吨。主要产品为烘青、炒青等。

无为县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无为。1958年兴建。有茶园90余公顷,年产茶150吨。下设茶叶作业区、绿茶初精制联合加工厂和茶叶冷藏保鲜库,以生产绿茶和花茶为主。

屯溪实验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黄山屯溪区高视铁马庙。建于1939年。原名屯溪改良场,195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90公顷,年产茶130吨。设有初精制联合加工厂,以生产“屯绿”炒青茶为主,1991年创制“黄山松针”名茶。

牛头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贵池铜山乡。建于1958年。始称安徽省牛头山机耕茶场,20世纪60年代改为现名。有茶园约80公顷,年产茶40吨。设有初制茶厂。以生产外销“祁红”为主,亦产毛峰和炒青等绿茶。

六安市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六安三十铺镇。建于1958年。原名六安县茶场,1993年改为现名。有茶园70余公顷,年产干茶50吨。下设茶叶队。以生产炒青和毛峰为主。

六安市实验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六安独山镇。建于1952年。有茶园约100公顷,年产各类茶叶近百吨。下设分场、初制厂和精制厂,主要产品有“黄芽”、“毛峰”、“瓜片”、“兰花”、“皖西绿菊”和炒青等。

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东至昭潭。建于1958年。1987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300公顷,年产茶叶500吨。下设分场和精制厂,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和花茶。有国家级和省级良种50余个,每年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8000余万株。

白米山农场国有农垦农场。位于安徽明光张八岭地区。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有土地约870公顷,其中茶园200公顷,年产茶70吨。下设茶叶初制厂,主要产品为烘青和炒青。

军天湖农场国有农场。位于安徽宣州寒亭镇。建于1962年。有土地约4700公顷,其中茶园约400公顷,年产各类绿茶600吨。下设农业分场、茶叶初制厂和茶叶精制厂,以生产炒青绿茶为主。

祁门县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祁门。建于1958年。原名祁门县七里桥茶场。1985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10余公顷,年产茶170吨。下设茶叶生产队、初制厂和精制厂。产品以“祁红”为主。

周王茶场国有农垦茶场。位于安徽宣州杨柳镇。建于1957年。有茶园410公顷,年产茶叶1000吨。下设茶叶队、绿茶初制厂和绿茶精制厂,以生产绿茶为主,兼产红茶和花茶。

泾县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泾县安吴乡花林白果树。建于1958年。原名国营泾县机耕茶场,1963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00公顷,年产茶200吨。下设茶叶队和茶叶经理部。以生产名优茶“凤毫”、“特尖”及烘青和炒青类绿茶为主。

郎溪县茶场亦称“高架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郎溪飞里乡高架。建于1958年。有茶园约270公顷,年产茶270吨。下设茶叶生产队、茶叶初制厂和茶叶精制厂。以生产外销眉茶和手工内销绿茶为主。

高架茶场即“郎溪县茶场”。

春秋塘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舒城马家河口镇。建于1962年。前身是舒城蚕场,1962年改种茶叶,改为现名。有茶园约90公顷,年产各类干茶200吨。设有绿茶初精制加工厂,以生产外销绿茶、烘青和茉莉花茶为主。产品中有“舒城小兰花”等名茶。

同类推荐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动力。历史进入21世纪,在产业经济的作用下,“文化”和“创意”的结合萌生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也首次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这一重要文件之中。
热门推荐
  • 红颜画墨

    红颜画墨

    十年之前的亡城之谜,少年梅花树下永恒的承诺温柔公子的悉心陪伴,不羁王爷的誓死守护他说:“小绯,为了你,不要这天下又如何?”他说:“把这一生献给心爱的人,我不悔……”他说:“你若长存千年不朽,我便守你入土无怨。”在这乱世之中,她绝美红颜为谁倾……
  • 魔皇傲世

    魔皇傲世

    踏遍涅盘路,了知生死本来空;举趾粉碎金刚地,不觉踏断来时路;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历千年劫、寂灭为乐,噬魂夺魄、威迫渊狱,血肉重生、万界为尊!且看一缕残魂如何主万界沉浮!
  • 上个世纪的恋人

    上个世纪的恋人

    对不起,千年前我没能遵守我们的约定没有守护好你……千年后,我终于守护好你,但……我没有遵守我们的约定……
  • 登天神起

    登天神起

    天王大陆,传奇诞生之地!当神器满天飞,丹药成堆的时候。得到杀阵大天王传承的他,能否成为新的天王!远古人族禁地又有何种秘密?大陆之外又有何处?杀阵能否以一敌万,极限又是什么?
  • 霸道少爷恋上平凡丫头

    霸道少爷恋上平凡丫头

    她的生活平平凡凡,他是学校的重要人物,还是个富二代,他们因为在学校的一次斗嘴而认识,他转到了她的班级,打算折磨她,但为什么又会不忍心呢?他与她的爱情正在萌根发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七七与炒饭的故事

    七七与炒饭的故事

    我长大了,呆在你曾经呆过的地方,我常常想长安街有多长,你那些不眠的夜晚要走多久才会走完。
  • 异能者:腹黑公主闯天下

    异能者:腹黑公主闯天下

    她,是皇室中最小的公主,天性好动贪玩,为了逃避父皇的追捕来到了人才济济的异能学院……
  • LU的小娇妻

    LU的小娇妻

    朴子欣:“鹿...鹿晗”鹿晗:“(⊙v⊙)嗯,乖”某鹿宠溺的摸摸你的头鹿晗:“我爱你”~~~~朴子欣:“我也爱你”~~~~
  • 时空搬运工

    时空搬运工

    我很倒霉,真的,人家穿越不是美女就是江山,要不就成仙成神,而我,还只能是我……唐逗逗自从碰见了王蛋蛋之后就不淡定了,尼玛,居然让我去古代带人来现代,什么皇帝,刺客,湿人美女(你们说能不能泡)……本书就是搞笑,这帮祖宗我真伺候不了,还得赚钱养着(这都怪蛋蛋)。屎称:"时空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