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6600000026

第26章 茶与名人(5)

全祖望

(1705~1755)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绍衣,学者称谢山先生。鄞县(今属浙江)人。乾隆进士。选庶吉士,旋受权贵排斥,不予鸿博试,遂辞官归家,专心著述,不复出仕。平生好茶。其乡产十二雷茶,首见于北宋晁说之诗,元入贡为绝品,全氏力证此茶早见于陆羽《茶经》:“按陆氏云;‘浙东以越中为上,生余姚(隋唐时属越州)瀑布泉岭,日仙茗。’盖实即明州三女山之物,特以余姚瀑布泉制之,遂误指耳。”其《十二雷者灶赋序》:“但十二雷者甚难致,而近日山人亦无识者,嘉植沉沦,甚为可叹。予自京师是,端居多暇,乃筑一廛(chan)于是山之石门,题曰‘十二雷茶灶’。将俟春日,亲穷其交(yao)奥而制之,因谋茶具甚备。《茶经》曰:‘是茶有二种,大者殊异。’其即三女之种乎?余因乞灵于茶神,以求其大者。先为赋之”全氏对唐代名茶十二雷有研究。

陈鸣远

(生卒年未详)清代制紫砂壶名家。号鹤峰、壶隐。清康熙、雍正年间宜兴(今属江苏)人。制壶技艺全面,擅各式壶制。其壶款式、色泽精美,尤其是他创作的瓜果壶,有诗赞曰:“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清代吴骞《阳羡名陶录》:“鸣远一技之能,世间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噪。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予尝得鸣远天鸡壶一,紫棠色,上锓庾(信)子山诗,为曹廉让先生手书,精,可与三代古器并列。”传世款式有“梅干壶”、“梨皮方壶”、“南瓜壶”等。现存的“四方轿顶壶”,壶盖有“鸣远”行书椭圆印款。其代表作有“四足方壶”等。

爱新觉罗·弘历

(171~1799)即清高宗。1735~1796年在位,年号乾隆嗜茶。多次微服访问杭州西湖龙井茶区。第一次写下《观采茶作歌》;第二次作《观采茶作歌》;第三次作《坐龙井上烹茶偶成》。其诗表现出对龙井新茶由衷的喜爱、对采茶、炒茶工艺细致的观察,以及对茶农的体贴之情。相传乾隆曾在狮峰山下的胡公庙前采茶,后人称这十八棵茶树为“御茶”,至今尚存。曾品尝湖南“君山银针”,福建崇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名茶。民间流传乾隆嗜茶胜过皇位轶事一则:其85岁退位时,一位老臣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幽默对曰;“君不可一日无茶!”

袁枚

(1716~1798)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年间进士,出知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县。40岁起退隐南京,于小仓山房修筑随同。平生嗜茶,对“吾乡龙井”偏爱,其次是常州阳羡茶。70岁时游览武夷山,对武夷岩茶产生特别兴趣。所撰《随园食单》论述了数种名茶,并记述了多种茶制食品,如“茶叶蛋”等。

叶莲新

(生卒年未详)清代乾隆年间名士。广东梅县人。能诗好共。相传有家茶馆兼卖酒,叶氏为其题写对联:“为人忙,为己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为此传扬四方,茶客满座。叶氏还为一免费供饮茶水的茶亭挥毫题柱:“来不招,去不辞,礼仪不拘方便地;烟自奉,茶自酌,悠闲自得大罗天。”叶氏茶联,在茶界影响深,并为文化界所推崇。

杨彭年

(生卒年未详)紫砂壶名家。乾隆、嘉庆年间宜兴(个属江苏)人、字二泉。与弟宝年、妹风年同为制壶高手。其制壶精工,被人推为“当世杰作”。由陈鸿寿设计、杨氏制作,西山陈氏镌刻书画的作品,世称“曼生命”,为鉴赏家所珍藏。“曼生壶”融砂壶与诗文、书画于一体,将紫砂壶导人新境地。传世作品有彭年制文生(陈鸿寿)铭的“梅雪壶”、“会环钮壶”、“半部壶”,以及彭年制石梅铭的“四角方础壶”、“竹段壶”等、现上海博物馆藏有杨氏制作的“钟氏壶”一把,南京博物院藏有“彭年制曼生铭紫砂壶”一把,均为杨氏代表作。参见“陈鸿寿”。

陈鸿涛

(1768~1822)清代书法家。字子恭,号曼生。钱塘(个浙江杭州)人。以书法、篆刻著名,为西泠(杭州西泠印社)八家之一。嘉庆二十一年(1816)去江苏僳阳做地方官时,结识宜兴紫砂壶名家杨彭年,对杨氏“一门眷属”制壶技艺给予支持、鼓励。公余之暇,辨砂质,创新壶,绘十八壶式,请杨氏制壶,陈氏题铭。所题壶铭,注意与壶形切合,有独到之处。对紫砂茶具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参见“杨彭年”。

龚自珍

(1792~1841)清代文学家。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字援人,号定预备。道光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学识广博。所撰茶诗及多,如《会稽茶》诗,还著文把会稽茶与龙井茶作比较。

徐润

(1833~1911)清末洋行买办。字雨之,别号愚斋。香山(今广东中山)人。15岁到上海宝顺洋行,由丝茶栈房提升帮帐上堂职务。咸丰十一年(1861)任该洋行副买办,经营丝、茶等业务。同治七年(1868)后,自己开设“宝源祥”茶栈,专营茶叶出口贸易。经营地区在浙江、江西重要茶叶产地,成为上海商界知名人士。徐润与李鸿章关系密切,上海商务总会成立后,清政府派徐出任第一任协理。

程雨亭

(生卒年未详)清代茶业官员。光绪二十三年(1897)主持安徽茶厘局。对安徽茶业,特别是对皖南茶业颇多研究,提出改进产、供、销之建议。主张取消洋靛着色,扩大外销。著有《整饬皖茶文牍》。

震钧

(1857~1920)清代文学家。满族,姓瓜尔佳氏,字在廷(亭),自号涉江道人。辛亥革命后改名唐晏。北京人。曾任江苏江都知县,江宁八旗学堂总办。生于清朝末世,长于忧患,遂寄情书画,潜心著述。辛亥革命后寓居南方,对茶学有研究,溯古论今,通过南北饮茶方法比较,提出自己的认识。所著《天咫偶闻·茶说》分择器、择茶、择火、煎法、饮法,对饮茶理论有建树,为后人研究清末茶文化和饮茶风情提出佐证。

刘仁贵

(?~1905)清代茶商。原籍山西,移居汉口(今属湖北)。在海关做抄班,结识俄人,任汉口俄商新泰洋行采购茶叶庄商,并开设广昌和茶庄。后任新泰洋行买办。不久,俄商又设阜昌洋行,经营茶叶出口贸易,聘刘氏任买办。至19世纪末,刘氏成为垄断汉口茶叶市场的买办商人。

张文卿

(1867~1931)清代茶商。安徽歙县潭村人。北京茶庄“张一元”的创始人。清光绪十年(1884)在北京“荣泰茶店”学徒,光绪二十二年(1896)摆茶摊。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北京花市大街开设“张玉元茶庄”,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为“张一元茶庄”,1912年在前门外大栅栏开设“张一元文记茶庄”,1930年后又改为“张一元茶庄”。北京城区多数茶馆、澡堂、旅店、戏院均为其代销茶叶,并远销天津、河北、内蒙古和东北各省。经营茶类有红茶、绿茶、花茶、紧压茶、乌龙茶等。开创了邮购、电话订货、送货上门等茶叶促销的业务方式。

沫昌琳

(生卒年未详)清代茶商。长沙(今属湖南)人。时西北茯砖茶由兰州集中分销,东柜由晋、陕茶商经营,西柜由回民茶商经营。同治十二年(1873),陕甘总督左宗棠为充实税课,在兰州增设南柜,准许南方茶商经营,遂选朱氏为南柜总商。朱在长沙设朱乾升茶庄,在乌鲁木齐设分庄,到湖南安化购茶运至陕西泾阳压制茯砖茶,然后分销西北诸省,并经阿克苏、喀什输入俄国。为南方茯砖茶销售与出口作出贡献。

汪锡纯

(生卒年未详)清代茶商。绩溪(今属安徽)人。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创办“汪裕泰茶庄”,坐落在上海老北门外大街。后传给其子汪惕予,茶庄发展到四家。他在杭州南屏山建造“汪庄”,占地二十余亩,背山面湖,风光秀丽,为西湖风景点之一。

孙同元

(生卒年未详)清代文学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平生好茶,推崇“佳茗三绝”,撰《永嘉闻见录》:“余不近烟酒,而性最嗜茶。家乡龙井芽茶,虽香色并美,而味却甚淡。惟有一种名顶茶,叶亦不甚细而味独浓。以白沙泉水烹之,配以海宁之白甘贡菊数朵,真所谓色香味俱胜,足称佳茗三绝也。”

江灵裕

(生卒年未详)清代茶商。婺源江湾(今属江西)人。清光绪《婺源县志》:“贾于温州,总理茶务。”为旧时徽帮名茶霜之一。

朱文炽

(生卒年未详)清代茶商。字亮如。婺源官桥(今属江西)人。清光绪《婺源县志》载,朱氏“性古直,尝鬻茶珠江,逾市期,交易文契,炽必书‘陈茶’两字,以示不欺。牙侩力劝更换,坚执不移。屯滞二十余载,亏耗数万金,卒无怨悔。”

九、近现代茶人

郑世璜

(生卒年未详)清代官员。宁波道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郑为首,组织中国第一个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种茶、制茶、烟土税则事宜,曾到印度的阿萨姆、加尔各答、大吉岭,锡兰的科伦坡等地考察。回国后。写了考察报告,题为《乙巳考察印、锡茶土报告》。

刘峻周

(1870~1941)茶学家。广东人。曾在浙江宁波任茶厂厂长。后应俄国茶商波波夫之邀,赴格鲁吉亚帮助该国发展茶叶生产。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随带中国茶种茶苗和十余名工人到达巴统,至1900年发展茶园150公顷,建立小型茶叶加工厂两座,成为格鲁吉亚茶业创始人之一。由于他对发展格鲁吉亚茶业的贡献,1909年荣获“斯达尼斯拉夫”三等勋章;1912年在彼得堡举办的“俄罗斯亚热带植物展览会”上,他制成的茶获得展览大奖。他在苏联工作满30年之际,苏联政府授予他“劳动红旗勋章”。1924年离开格鲁吉亚返回广州。

张宗祥

(1882~1965)书法家、金石学家。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精通中医。一生嗜茶。在《铁如意馆碎录》卷七《纪茶》一文中,认为茶是一种健康饮料,又是一味防治疾病的中药。生前藏有清乾隆团茶一饼,用以消食解醉。

马一浮

(1883~1967)当代诗人、书法家。浙江绍兴人。曾任浙江文史馆馆长。久居杭州。喜饮龙井茶,最爱喝云南沱茶。马氏自制茶具,善烹茶。品茶“人仙”,爱将品茗、吟诗和禅联在一起。饮茶独特。孙晓泉《马一浮的饮茶艺术》载:“例如紫砂壶中的‘茶锈’,他美其名曰‘茶山’……他说,有了茶山,水更清,味更纯,如此而已。”

胡浩川

(1896~1972)茶叶专家。安徽六安人。1920年毕业于安徽省立茶务讲习所,1921年赴日本静冈茶叶实验所学习制茶技术,1924年回国。1924~1949年历任上海园林场技佐,上海商品检验局技士,安徽祁门茶叶改良场场长,安徽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财政部贸易委员会皖赣茶叶办事处专员,皖南农林实验场场长,复旦大学茶叶系教授、主任,茶叶研究所主任。从事茶业检验、管理、经贸、教育、科研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筹建中国茶叶公司,并任总技师,兼任计划处处长和技术室主任。主持制定全国茶叶产销计划,茶叶收购、加工和出口标准及技术规程、规章制度等。1933~1934年与吴觉农合写《中国茶业复兴计划》、《祁红复兴计划》,专著有《祁红毛茶怎样复制》,撰写学术论文《茶类检验》、《茶树虫害》、《古代塞外之茶业贸易》等十余篇。

同类推荐
  •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书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全方位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热门推荐
  • 报告老板:胸不平何以平定你

    报告老板:胸不平何以平定你

    老板说:其实我们两个还是有相同之处的!她兴奋地问:是工作能力?品位?还是。。。。老板:不!你想多了。我指的是,你的胸和我的胸!
  • 都市打怪系统

    都市打怪系统

    充值成功!寿命:-1s,时间币:+1,恭喜获得首充大礼包!【多活十年的意义很大么?你最多只能比别人多活八十岁或者九十岁那十年,又不是二十岁的十年……】
  • 我与妻子的十年生活

    我与妻子的十年生活

    反映当但草根阶级的生活状态,主人公从结婚的心酸到结婚后的大男人主义导致离婚,离婚后的重新认识自己而复婚的故事情节。根据现实生活改编,希望女主角可以出现告诉大结局怎么写
  • 我在异界有个主神

    我在异界有个主神

    凌诚穿越了。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虚空中的浮游空岛,纵横苍穹的飞空团,神秘的符文科技,可怕的远古巨龙....应有尽有.还好,凌诚发现他有个更吊的——主神系统~要钱?100点积分给你一吨黄金够不够?功法?补天诀,焚诀,邪龙功....随你挑。美女?咳咳,1000点积分.....,特别优惠,首次造人免费哦~
  • 屌丝浮生记

    屌丝浮生记

    准屌丝郜小白正因经济原因告别校园生活时,“不存在”的九星连珠出现,使祖传玉佩解开煞神封印。使他再次有了奋斗的希望。与此同时,各界知道真相的隐居人物现世层层阻挠,郜小白能与他的几个好哥们踏破这条血路找到真相吗?他能够找到自己身世的玄机吗?屌丝绝非不能逆袭,郜小白他能够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吗?,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请关注《屌丝浮生记》噢!~你们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阎罗天子包文正

    阎罗天子包文正

    传说包文正是文曲星下凡,他又是怎样成为阎罗天子的?他的月亮又是怎么回事?公孙策是符阵师的话,展昭又是什么?三千年前阿修罗界跟天界的大战,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阴谋?
  • 城岸

    城岸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我们和许巍一样,为了不让那颗不停燃烧的心耗尽消失在平庸里,毅然选择上路,离开家乡的小城,离开深爱多年的姑娘,不回头向前走,以梦为马仗剑天涯……希望把这本书献给同样漂泊在路上的你
  • 旋风少女之爱的梦幻

    旋风少女之爱的梦幻

    小三归来,若白能守住他跟百草的恋情吗?百草的身世到底是什么?若白真的会相信一个小三而不相信百草吗?
  • 玉龙道

    玉龙道

    故事的主人公在遭遇一段悲惨的经历之后,逃到了清河派,机缘巧合之下得到清河开派祖师留下来的竹灵。因为魔教在清河开派千年大典援救魔教至尊夫人,也就是主人公的那一口的母亲,但混乱的局面。魔教至尊错杀姜龙的妹妹姜玉,姜龙怒火中烧一招巧杀死了魔教至尊。而这一切,都恰好被云纷飞看在了眼里。曾经相爱的一对恋人,曾经的海誓山盟,却因为至尊与姜龙互相不了解,导致了矛盾的发生、并且越演越烈。姜龙因为妹妹的死,外公曾成遭叛徒的暗袭死,一气满头白发。云纷飞也因姜龙杀父之仇,修炼了魔教最高魔学而坠入魔道,更引发了魔族的出现。。。。经历了一场甜蜜的爱情,却换来了生与死的对抗,战火连绵,预言现世。亲情、友情、爱情、引发了姜龙对现实的思考,难道苍茫岁月,留下的只是伤痕累累的疤痕,哀鸿遍野,是是非非!!幸福到底在哪里??
  • 糖果屋里有魔法

    糖果屋里有魔法

    糖果店里,粉色的烟雾将一切渲染出梦幻的色彩。小小的精灵一个个乖巧的听着修长身影的述说。一瓶瓶水晶瓶里装着奇怪的糖果,伟大的糖果师的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我亲爱的守护者们啊!快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