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89000000054

第54章 独立性:永远要保留自己的隐私

有时婚姻也会使一个女性迷失自己——不然,世界上杰出的女性原应多得多。

——三毛

森林里住着一对刺猬夫妻,他们非常恩爱。冬天来了,天寒地冻。他们躲在洞里,感觉都很冷,于是希望通过拥抱来取暖。可是,当他们贴得很紧,彼此没有一点空隙时,就会被各自身上的刺所刺痛。而当他们不再拥抱,分开一段距离时,却又被冻得瑟瑟发抖。迫不得已,他们就要不断地分开又不断地拥抱,最后寻找一个较为合适的距离,以使彼此既不被刺痛,也不会觉得寒冷。

这就是著名的刺猬原理。其实,不只是刺猬,人类夫妻间的关系也遵守同样的道理。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世界上更不会存在性格完全相合的两个人。即使夫妻之间再志同道合,也一定会有个性或习惯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像是刺猬身上的刺,如果两个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差异所引起的矛盾就不会太突出,也不会伤到彼此。但是,如果两个人过于亲密,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和协调双方间的差异,这必然会引起冲突和争辩。

很多刚步入婚姻的人都会试图通过争吵或劝慰等方式改变对方,以期缩小这种差异所引起的矛盾,可是这就像是天方夜谭。性格和习惯是个体经过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积淀而形成的,根本不可能通过几次争论就可以获得改变,而且几十年的相伴也使它们成了我们的老朋友,没有人会选择轻易地放弃。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与所爱的人长期相处的秘诀就是放弃改变对方的念头。倘若我们不能通过改变对方来让矛盾获得缓解的话,那就只能选择另外两种方式:一是改变自己,二是让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差异的凸显。”显然,改变自己同样很痛苦,那就只能选择第二种方式了。

在心理学中存在一个被称为“个体空间”的概念,它就像是大气泡一样,把我们包在一个小范围里。这个空间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倘若有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闯入,我们就会觉得不舒服。这是个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例如,你和陌生人一起乘坐电梯,明明有很大的空地,他却故意靠近你,以至于挤进了你的“个体空间”中。你感觉很不自在,便会稍稍远离他,以保存“个体空间”的完整性。

其实,在人的心里也存在这样一个空间,而且它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强,即使是自己最亲近的人闯入了,你也会感到不舒服。如果两个人过于亲密,亲密到陷入了对方的心理空间的话,便会触动彼此的防御机制,以避免伤害到自己心理空间的完整性,争吵、猜疑也就出现了。事实上,个体差异引起矛盾的原因也在于此,当爱人闯入了你的心理空间,并对你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指指点点、表示不满的话,你自然会因为心理空间遭到破坏而不开心。因此,在与爱人交往时,要适当地保护自己的心理空间,也要尊重对方的心理空间。两个人在一起,身体可以不分离,但精神却要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

适当地保护隐私

保护隐私是个体心理空间存在的重要目的。每个人都有不愿被他人碰触的往事,也都有一些隐藏在内心不希望他人知道的小算盘或小秘密。按常理来说,夫妻之间是不应该存在隐私的,同在一个屋檐下,对方的心里居然还有你进不去的空间,这一定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但是,如果这个空间保存的东西可能会损害夫妻关系的话,把它摆出来还不如让它继续隐藏下去。

电视剧《笑着活下去》便给我们举了一个最好的例子:一个单身母亲为了让腹中的胎儿生活得更好,便嫁给了其他男人。起初,为了保护孩子,她把这个秘密留存在心里。之后,当她真的爱上这个男人时,便为了保护婚姻而将这个秘密隐藏。虽然我们承认夫妻之间应该坦诚,但是,类似于这样的隐私一旦公开,只能让结果更糟。

事实上,男人们总是比他们表现得更小气,在他们心里总会保留一些禁忌。虽然他们可能会因为爱你而表现出什么都不在乎,但是情感或身体的背叛、对他们在乎的人的伤害、对他们不信任或不理解等行为会给他们的心里留下深深的伤痕,而这道伤痕就可能成为婚姻的不定时炸弹。有些女人可能会因为内心不安而向丈夫坦白,但要记住,摆脱内心不安的代价可能就是婚姻关系的结束。

因此,聪明的女人必须清楚,有一些隐私需要永远被保留在自己的心理空间中,即使他是你最亲近的人也不能暴露。同时,将心比心,我们也要尊重丈夫的隐私,可能他也是为了保护婚姻而隐藏一些东西,为了婚姻的长久维持就不要太计较了。

保持思想独立

前文已经提过,女人应该保持经济独立。实际上,如果女人不能保持思想独立的话,经济独立与否的意义并不大。女人常犯的错误就是,在把身体嫁给丈夫的同时,也把心完全嫁给了他,以至于丢失了自己。这样的女人把丈夫的思想当做自己的思想,把丈夫的喜恶当成自己的喜恶,甘愿成为他的附属品。一旦丈夫离开,她便成了躯壳,根本不能独立地思考和生活。思想对于个体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指导我们做与别人不同的事,指导我们变成与别人不同的人。可是,如果我们把丈夫的思想当成自己的思想,自然也就变成了和他越来越类似的人。

两个人之所以结合,是因为相互吸引;之所以相互吸引,是因为存在互补。可是,相同或相似的人是不可能存在互补的。当然,我们也要承认,倘若两个人志趣相投、志向一致的话,自然有助于婚姻的稳固。可是,如果不是相投、一致,而是“完全一样”或者“全方位模仿”的话,那这样的婚姻也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女人为自己找到了思想的“宿主”,男人为自己找到了“附属”,一个跟随,一个牵引,不会存在真正意义的交流,也就不会有共同的进步。其实,跟随也好,模仿也罢,如果通过汲取对方思想中的精华用以提高自己,也是应该提倡的。但关键是要从中派生出属于自己的思想,如果不能的话,那就只能做可怜的“木偶人”了。

心理空间是思想的庇护所,也是前文所提到的“与丈夫之间差异”的庇护所。“差异”一方面是刺,另一方面是二人交流和融合的动力。思想差异可能会引起思想冲突,但也会促进思想交流,关键是要恰当地调节与此相关的心理空间或心理距离。

在看《妻子的诱惑》的第一部分时,观众一方面会可怜恩才的悲惨遭遇,如此贤惠却还要受婆家的欺辱和指责;另一方面也会怨恨她的软弱,而这种软弱正是因为她太过依赖和相信丈夫。他说恩才嫁到他家很幸运,恩才便觉得这是她的幸运,因此才能甘心做牛做马却无怨无悔。而她丈夫也恰是因为她的过度依赖和没有主张而丧失了对她的兴趣,转而喜欢上其他的女人。

因此,女人要保持自己的思想独立,就要保护好心理空间,让自己的思想不至于完全流失。这样才能摆脱“木偶人”的命运,也才能寻找到真正的幸福。

让距离给自己增加神秘感

还记得恋爱之初丈夫对你的吸引吗?一尘不染的白色衬衣让你以为他很爱干净,手捧的鲜红玫瑰让你以为他很有情趣。那时的他,细心体贴而又大气勇敢。但如今你知道了,他穿着干净的衬衣,却把几十件脏衣服都堆在洗衣机;他从不买花,总说“花儿不能吃也不能喝,买了也是白买”;他大大咧咧,根本不关注哪些日子是你的月经期;他胆小如鼠,见到蟑螂比你还要“花容失色”。

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在研究美学时曾提出了“心理距离说”:在审美活动中欣赏者与作品之间应存在适当的心理距离,距离太大就会因为个体看不懂作品而产生不了审美体验;距离太小又会因为对作品太过熟悉而产生不了审美体验。这就恰如你和丈夫之间的关系,恋爱之初,你们因为相互吸引,又不甚了解,所以保持着恰当的心理距离,这就让你能够从正面的角度来想象对方的形象。而结婚几年后,你对他已经非常了解,当他穿着白衬衣时你便会想象到洗衣机里的衣服,也就看不到他穿白衬衣时的干净整洁了。

事实上,他对你的了解和认识的过程也是一样的。刚认识时,你总是希望在他面前表现得温柔体贴,但是当你们的距离近到能让他看清你的心理空间时,他就知道你不仅不希望自己温柔体贴,甚至还有点“大女子主义”,而这自然就会让他对你不再那么有兴趣。因此,适当地遮掩一下心理空间,不要让自己那么透明地展现在他的面前。不要以为只有把所有的想法都告诉他才叫坦诚,保留一点点心理空间以增加自己的神秘感和美感,这对于丈夫而言将更有吸引力。

依赖不是女人的错,但依赖到丢失自己就大错特错了。独立是女人给自己的礼物,也是我们在婚姻中所应享有的权利。

小贴士:罗密欧与茱丽叶效应

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外力的干涉非但不能减弱恋人们之间的爱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强。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恋人们相爱就越深,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罗密欧与茱丽叶效应”。

人们都有自主的需要,即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意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别人越俎代庖,代替自己做出选择,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抗拒心理,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扩展开来,就是越难以得到、被禁止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相反,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所忽视。

同类推荐
  • 时尚格言(时尚生活指南)

    时尚格言(时尚生活指南)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 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悉心呵护心灵健康(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悉心呵护心灵健康(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美丽人生。在日常生活里,人们经常谈论和关注身体健康,而忽略了呵护心理健康。殊不知,心理健康也是需要悉心护理的。《悉心呵护心灵健康》为您解答一些心理上常见的问题,教你如何投资和呵护心理健康,让朋友们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心理。
  • 职场暖心话术:最轻松有效的职场口才提升宝典

    职场暖心话术:最轻松有效的职场口才提升宝典

    这是一本教你充分利用好口才艺术的职场生存手册。本书的目的是高手职场人士,有些弯路是可以径直走过去的,有些深坑是可以跨越过去的。本书能够帮助那些想要要褪去“幼稚”外衣的职场年轻一族,告诉你如何提升口才,从激励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就自己的职场之路,读完《职场暖心话术》,你将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决定职场人命运的往往不是他所处的环境,而是他掌握了多少高超的说话艺术。
  • 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佛说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

    佛说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州剑徒

    九州剑徒

    一个山村少年,先天缺一魂,机缘之下得到一龙魂补齐三魂七魄,一步步走上巅峰剑仙之路。
  • 异国重生之宅女翻身

    异国重生之宅女翻身

    她是M国神秘异能组织的NO.1,在她接任组织时,被好闺蜜陷害,死不瞑目,她是落魄明星,被人制造绯闻,踢出娱乐圈,成了十足十的的宅女,可又谁知她的真实身份是那么的惊天动地,当她变成她,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少爷,少夫人今天跟男的跑了,“把那男的脚给我剁了。”少爷,少夫人今天吃不下饭,“把厨师给我开除了。”少爷,少夫人今天抱着别人的小孩玩....“哦~”第二天某女下不了床,“墨炎澈,你作死啊!”“你不是想要个孩子吗?”“谁想要了!”一个星期过后,某女怀孕了。(本文纯属虚构,不喜勿看!)
  • Gobseck

    Gobse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沫苒惊华

    沫苒惊华

    江山如画,美人如梦,十五岁的她穿越时空,回到属于自己的时空,却成为天下第一的草包废物。且看她如何逆转天下!草包废物不过是外表,惊才绝艳才是本质。天下第一公子竟愿意为她入赘宫家。东清国皇帝倾情于她。西寐国太子为她而弃王位。最后,她会是谁的佳人?缘定今生,不离不弃,谱写一场天地永恒之惊世繁华。
  • 萤窗清玩

    萤窗清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花开彼年爱成殇

    王俊凯花开彼年爱成殇

    人们都说:“四叶草遥望幸福,薰衣草等待爱情。”我们都曾拥有过美好的爱情,可为什么只能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回忆?曾经的你给了我最美好的回忆,也是你,给了我最痛苦的回忆。一句“我们分手吧,”真的是那么容易伤人吗?
  • 奈何尊者

    奈何尊者

    一位身世充满谜语的少年,再一次一次的劫难中,慢慢的解开自己身份的面纱。本是造人唾弃,却奈何世态炎凉,成就了自己的王图霸业
  • 负尽天下

    负尽天下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异世中的沐枫,不想掌握这世间的法则,也不想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更不想去成就什么传奇,只想着有朝一日,自己可以回来。只是在回来的途中,不得以做了这一切。
  • 半开偏得美人怜

    半开偏得美人怜

    嫡出小姐比不上庶出姐姐,家族危机,嫁给心上人竟是一场阴谋。她怀上他的孩子,却被他无情打掉。外人说李家二少奶奶外表冷漠无情,但谁考虑过痛失孩子母亲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