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3900000030

第30章 悲壮的反目

在中国历史上,兄弟反目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最为国人熟悉的,当是“玄武门之变。

史书记载:高祖李渊长子即太子李建成性情傲慢、为人懈怠,喜欢饮酒,贪恋女色,爱打猎;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常有过错。二人均不受高祖宠爱。而李世民勤政爱民、律己甚严,功勋名望日增,高祖有意让他取代建成为太子,建成心中不安,于是与元吉共同谋划,并答应元吉自己即位以后,立他为皇太弟,所以他们建立党羽,组成太子党,一起排挤李世民。

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一次流血政变,杀死了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此变发生,李渊即立李世民为皇太子。李世民很快继承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曾怀疑此段史料的真实性。司马光认为:建成、元吉本是顽劣之人,既然被世民所杀,关于他们的记载,也很可能被史官篡改。

读此段历史,我常感心悸。

兄弟纷争,本属人生常态。宫廷皇子,虽非一母所生,但毕竟血脉相连,加之年龄相若,又一同长大,孩童时代没有心机,他们必定也是童真有趣。一起学书游戏,一定是常有的事情,想来这些兄弟们的感情应该不会太差,但最终因为权力相争,导致兵戎相见、赤血洒地、命归黄泉,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但是,政治家的思维常与我等俗人不同,我想,李世民拉弓射死李建成时,心头必有恻隐、必有抖动,后来他即位后的勤政爱民即为明证,可是,他依然坚决杀死哥哥和弟弟,而且,将哥哥和弟弟的孩子也全部杀死,不留一个。如果不杀建成,无以成就自身伟业,无以施展自我抱负,甚至,担心自己的生命,而杀害哥哥和弟弟的孩子,就是不折不扣的残忍。中国古语“斩草除根即此谓也。这已经完全没有人性人情可言。当然,李世民熟读历史,对以往朝代宫廷之变应该非常熟稔,对皇子之间的残忍纷争也必熟悉。封建王朝,政治更迭,靠的是帝王一句话,而不是制度保证,所以,兄弟相残,就成为夺权的必然之路。我们不能设想,如果李世民心怀慈悲,不去杀死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中国唐朝的走向将会如何?从个人才华和治国方略诸方面考察,李世民当为帝王不二人选,但是,他不大开杀戒,也就无法施展报国宏愿,自然,其后的盛世基本上也会成为泡影,289年的李唐王朝也基本上就改写了。所以,李世民的反目,我们只能长叹一声:悲壮的反目。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不管在历史教材中,还是在百姓口头上,李世民即成明君伟人,人们津津乐道于他的辉煌伟业,他的种种胜事。所有人普遍选择了忘记他与哥哥弟弟在玄武门边的血腥纷争。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的浸染:对个人来讲,国事远远胜于家事。

而在近代史上,有一对兄弟失和,竟然从个人恩怨、家庭纠纷演变为大众事件、集体纠纷。这就是鲁迅和周作人。

鲁迅有一篇著名散文《风筝》,主要写的他和弟弟周作人小时候的故事,读来颇为感人。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文中还写道:他后来向弟弟提起这事,弟弟已经完全忘记了。这篇美文,对于自己当年的愚昧和鲁莽,深怀忏悔,多么希望能回到从前,和弟弟一起放风筝,可是时光流逝,他们两人已经都是长满胡子的人了。

其实,鲁迅文中述及的兄弟争执,每个生命大致都会经历。我现在也常常记得,小时候,我们姐弟四人经常吵架,气得母亲无计可施,最后只能拿起扫把将我们全部赶走以求清静。孩子的争斗,大多时候,也没有多少能站住脚的理由,也可以说:争斗是孩子的天性。

但是鲁迅写此文,却含着深深的感伤,如果读者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此文写于1925年1月,而在此之前的1923年7月18日,鲁迅就已经和弟弟周作人决裂,从此形同陌路,不再往来。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两兄弟决裂的缘由,很多人研究过,但是终于没有结论,那就是,当事人都未对决裂做过详尽表述。那时,应该是兄弟俩最和睦的时光,两家数口人住入八道湾一处大院,鲁迅和母亲、朱安住前院,而周作人和他的日本夫人住后院。1923年7月3日,两人还同去东安市场。7月14日,鲁迅日记:“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兄弟分裂已见端倪。果然,7月18日,周作人写好一信,19日晨交给鲁迅,全文如下:

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在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

7月26日,即收到周作人信一周后,43岁的鲁迅去西四砖塔胡同看房。8月2日,他携妻子朱安,离开住了4年的八道湾大院,搬入砖塔胡同61号小院。

鲁迅性格刚烈,做事决绝,对于弟弟的这封信,一定非常认“真,他不辩解,不回应,用他一贯的行事风格一“走了之,完成了兄弟之间的诀别,这是何等悲壮!

此后,这对中国最著名的兄弟,单飞了。

关于两人决裂的缘由,各人都有不同表述:

许广平《鲁迅回忆录》“所谓兄弟一文,持“经济反目说。鲁迅对她说:“在八道湾的时候,我的薪水,全行交给二太太(周作人之妇,日本人,名叫信子),连周作人的在内,每月约有六百元,然而大小病都要请日本医生来,过日子又不节约,所以总是不够用,要四处向朋友借。有时借到手连忙持回家,就看见医生的汽车从家里开出来了。“我用黄包车运来,怎敌得过用汽车带走的呢?当然,因为许广平身份特殊,所以,外人看来有自辩成分。

在谢轶群的《乱世:民国多少事》中,有对许广平文字印证性的如下记载:

全家搬到北京八道湾胡同后,兄弟二人忙于文教事业,周建人还是学生,周母不熟京城,朱安懦弱不识字,所以羽太信子就成了当然的持家人。

日本妇女素有温顺节俭的美称,当家本再好不过,但根据周建人回忆,羽太信子是日本妇女中的例外。她并非出身富家,可是派头极阔,架子很大,挥金如土。家中有仆人六七个,即使鲁迅祖父在前清做京官时,也没有这样众多的男女佣工。更奇怪的是,她经常心血来潮,有时饭菜烧好了,忽然想起要吃饺子,就把一桌饭菜退回厨房,厨房里赶紧另包饺子;被褥才用了一两年,还是新的,却不要了,赏给男女佣人,自己全部换过。

鲁迅将自己的薪水只留下买烟和零用的钱,其余的和周作人的收入一起全交给羽太信子支配。鲁迅和周作人是当时的较高收入者,两人一月收入加起来有六百多大洋,实际购买力相当于今天六万多元人民币。可在羽太信子的奢靡浪费下,家里入不敷出,鲁迅竟要经常去借钱,甚至弄得夜里写文章时没有钱买香烟。为此鲁迅经常提醒要注意家庭开支用度,对羽太信子如此持家感到不满和担忧。周作人的孩子生点小病,羽太信子都要用汽车去接诊价高昂的外国医生来看。

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比较可信。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几代数口一起过,人多嘴杂,矛盾纷呈,解决不了,只能反目。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被喜欢探听绯闻和隐私的人们津津乐道,具体的说法是两种:一是鲁迅偷窥羽太信子(周作人妻)洗澡;二是鲁迅晚上躲在周作人卧室窗外偷听房事!

此种说法,鲁迅儿子、友人后也有辩驳,在我看来,有点绯闻的味道,可笑到不值一驳。网络上,大都用了吸引眼球的炫目标题《引起鲁迅兄弟反目成仇的日本女人》。

因为双方当事人对此均再无回应性文字,加之连鲁迅的儿子也已作古,所以,究竟7月18日发生了什么事件,究竟兄弟俩因何反目,也几成迷局。

我们回头再看鲁迅后来写的《风筝》,不难发现,文字间隐含着对昔日手足情的无比珍惜。

哎,写到此处,我也只能以一诗作结:

读书人一声长叹!

平常兄弟,反目之事也十分常见。兄弟反目,多是因为利益纷争,而兄弟之间,由于天然的勾连,其实更容易产生利益纠结,如果不能忍让,反目就成为必然。鲁迅兄弟的反目,只杜绝了互相交往,而唐太宗的杀戮,着实让人心惊。“手足喻兄弟,就是不可分割的意思。刘备有“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语,虽然让女性不高兴,可是揭示的是兄弟的本质特征。

“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谁也不认识谁;落在了地上,就融在一起,化成了水,永远不分开了。

同类推荐
  • 生存

    生存

    本书作者运用充满哲理的小故事,讲述了怎样在“危机”、“竞争”和“生存的压力”环境中,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该如何生存的,又如何生活得更好?
  • 30岁前女人应该悟透的幸福智慧

    30岁前女人应该悟透的幸福智慧

    教会女人幸福秘诀,幸福无法“零存整取”,不要把所有的幸福"储存"起来,尝便了所有的苦再一次性享受幸福。
  • 20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20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办事是一种生存智慧,属于社交中的一个环节。仅仅把一件事做好,称不上会办事,能够通过办事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才能称得上是会办事。办事,与我们常说的“做事”是有很大差异的。办事更强调一种综合素质的应用。它是人际交往、思考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艺术、应酬公关、做事效率、人形象等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是科学知识与社会经验的积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办事过程中涉及时机、分寸、变通及方圓之术的运用,这些都需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揣摩、体会和实践,从学和用两方面入手,用阅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办事效能,在职场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 向哲人学为人处世

    向哲人学为人处世

    本书从历史哲人为人处世的种种故事出发,总结了为人处世三大重要方面的经验。内容包括:培养强者心态、培养助人成功的品德和修身养性享受生活。
  • 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格言联璧(传世名著百部第32卷)

    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格言联璧(传世名著百部第32卷)

    《幼学琼林》别名较多,程氏所编“幼学”本名《幼学须知》,后人还称其为《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代学者邹圣脉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有人称之为《幼学故事琼林》),遂成为今天我们所见的这一面貌。全文句式整齐,通篇对偶,错落有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细细读之,不仅能获得百科知识,更能从中训练掌握对偶技巧,可谓事半功倍。此书篇幅不长,却得以跻身《传世名著百部》,足见其雷鸣电闪影响深远。
热门推荐
  • 第二世界之你是我的珞女神

    第二世界之你是我的珞女神

    我叫叶舒颜,第二世界online的职业玩家,角色名米珞,是整个游戏月入最高的耀眼传奇。最近用一把极品的重剑换了个小弟,闹心归闹心,该暖的时候还是满暖的嘛。
  • 致命列车

    致命列车

    从人界驶向死亡世界的列车逃脱这死亡的束缚新生由此而始欢迎大家收看《致命列车》郑重声明:本小说完全虚构,如有巧合,纯属雷同
  • 气焰传说

    气焰传说

    创世者制造出气焰大陆,觉得无聊双手一挥。人就出现在大陆之上。但是这样的人太过单纯没有善恶之分,创世者又制造出恶与善。创世者离开后善念与恶念囤积,渐渐产生了意识。它们觉得人没有必要存在于这个大陆之上。开始猎杀人族。。。。
  • 办公室的故事

    办公室的故事

    《办公室的故事(长篇小说)》》由张玉秋所著,哲学强调人的社会性。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社会化,恰是个人与社会不断磨合的过程。在现实与理想、妥协与坚守的撕扯中,有无奈,有让步,亦有内心的底线。作品中的人物在平淡琐碎而又复杂的职场生活中。给正义、责任、善良、爱情这些老掉牙的字眼以全新的解释。幽默诙谐的语言,让人在笑声中深思。
  • 愿望之塔

    愿望之塔

    “想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吗?那就去收集钥匙吧!”————一个不知从哪里传来的声音在诱惑着人们……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部农谭

    花部农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玄四兽

    青玄四兽

    上古初期,天地间孕育着四颗晶石,它们散落在这片大陆上,一个早期的人类发现了它们,并利用它们激活了四方神兽,获得了强大的力量,使得这片陆地上的所有人都超脱世俗,拥有异能。原本平静的大陆招来不少心术不正的人关注,正因为这样,力量才已世袭制传承了几代,换了几世的安宁。可这般强大的力量使人萌发了统治世界的念头,他与魔界勾结,放出了恶兽—水龙兽。顷刻间原本美丽的大陆化作泡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朱雀、白虎、玄武决定大义灭亲,唯有青龙愚忠效主,但势单力薄,正义还是战胜了邪恶,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所有人都离他而去,神兽各自寻找传人,只有青龙仍追随主人,他扬长而去,留下这样一句“青龙,还好有你”
  • 多彩的乡村

    多彩的乡村

    爷爷去世后,柳絮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实现爷爷的愿望,为了感谢帮助自己的人,为了------他在努力!敬请期待多彩的乡村
  • 海鸥云上

    海鸥云上

    我是一个平凡而又敏感的女孩,渴望变得更优秀,只有这样,才能被注意到。所有悲伤,闭上眼就要学会忘却,一切心酸,勾起嘴角就要努力咽下。我一路成长,一路坚强,谢谢你,谢谢你们。我的青春是我用最后的力量唱的一首骄傲不屈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