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4100000003

第3章 怀乡集(2)

又例如,有人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场”。果真这样吗?在美国奋斗的中年人怎么样,“美国梦”是什么?美国老年人实际生活怎么样,真的有如在“坟场”吗?

美国人的食、住、行以及社会观念、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美国的移民、宗教、等等。大凡国人对美国关注的,这本书里都有涉及。

《走进美利坚》这本书直述的是“美国那些事儿”。选择的着力点,在于传递一些方面的对比,这对“摸着石头过河”的我们也许会有所启迪!

我写美国的社会管理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没涉及国家政体、政治、外交等等。全书专注的是美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

事实上,世界各国无不关注美国。从国家层面上,是因为美国的外交、军事、金融、贸易无不关系他国利益甚至安危;民间老百姓关注美国,一是中国许多家庭、许多个人与美国有着直接或潜在关联。对美国的教育、就业、移民、信仰、社会福利、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乃至治安犯罪等情况必然颇感兴趣。

另一方面则是基于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温家宝最近说:“当我们进入世界经济总量第二位时,充满的是忧患意识,没有任何骄傲自满的理由。只有更加虚心学习别国经验和人类文明成果,只有更加发奋努力地工作,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才能有国家美好的未来”(2012年4月24日晚,访问瑞典在斯德哥尔摩的讲话)。虚心学习别国经验当然包括美国。我们正在“摸石头”过河。“摸不准”、“摸不着”的一些事,可以从那儿得到某些参考与对照。

就具体内容举几个例子:

美国的义务教育。美国儿童、青少年小学到高中接受的是“真正的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一方面要求州、市政府提供完全的免费教育;另一方面法律规定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教育,否则监护人属违法;书中从校车接送学生讲起,很有代表性。

不但教育问题,其它方面也一样。美国跟我们差异点之一是“政令”畅通且执行效率高。法律规定了的,就得办,钱不够政府借债也得办。而我们却常常有所谓“政令难出中南海”;因为整个社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经成了“潜规则”!我们九年制义务教育不少地方就有许多“走样”。

再如美国老人、穷人该享受的福利待遇,只要是法律确定了的,能直接到人。哪类人享受哪些、该得多少,政府都得兑现(举例)。所以,所谓美国的“国债危机”如果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其实是人家极度重视民生的结果!

(二)这本书通过讲述美国社会管理,传递着深层社会内涵:

《走进美利坚》一共讲了十一个美国社会生活领域。许许多多、方方面面概括起来,重点之一是社会财富或曰社会资源分配(分配及其分配管理)。

中国眼下社会管理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归结起来无非两个字“维稳”。从中央到地方,一再强调的是“稳定压倒一切”!

需要“维稳”是因为不稳,不稳是当前最大的问题。为什么不稳?原因有许许多多,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社会财富的分配。不是简单的“分配不公”,而是整个分配系统的故障与问题。

大家知道,正常情况下,社会分配一般经由三个渠道:一是基于市场法则的分配。如利润、工资、股息、资产收益等等;二是基于政府的规定和由政府操作的分配。如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也包括财政拿钱办教育、办科研。国家通过税收把集中的社会财富,由各种渠道返还到社会、落实到社会成员;三是基于道德因素驱动的社会慈善事业的财富转移。这不是强制性的,但在美国,经由这一渠道集中和分配的社会财富相当巨大。

除了上面正常的财富分配,非正常的是社会财富“被抢劫”、“被略夺”、“被浪费”等等。包括贪污盗窃、巧取豪夺、行贿受贿、私自瓜分、大吃大喝、公歀消费等等,经由这些,使社会财富非正常地落入一些人口袋。这属于法治管理问题。

我认为,这样一类关系国家社会安宁、政权稳固的大事,在美国社会,人家怎么做的、成效怎么样,我以“眼见为实”、在细说漫谈中,似乎大多都提到了。总的看来,它们做的比我们规范而有成效,许多是我们可以借鉴或受启发的。比如他们的社会福利向儿童、老人、穷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倾斜;而关呼第二次分配的基础,税收则重点来自社会富裕阶层(1%的大富豪交个税38%,40%的富裕阶层交个税的98%)。

另一个重要点是,社会弱势群体个人该得到的不是虚拟地经由“对某部门、某阶层拨付”,而是那些个体能直接得到明确的数额(举例)!美国“低收入或无收入”者、残障者、失业者等等,法律规定他们从各个途径的所得的都是一个实数。而不是如我们那样,文教事业划拨百分之几,科技事业划拨百分之几……

有人讲,贫富差距是我们国家社会隐患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不完全赞同。一是贫富差距大是世界上富裕国家非常普遍的现象,美国贫富差距不比中国小;二是差距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中包涵很大一块是权势利益集团贪污盗窃、非法夺取,基于非正常的“社会分配”。社会群众不满的不仅仅是分配不公,而是管理群体的腐化堕落!

在美国社会无需将“维稳”当作重中之重(一度把打击“恐怖活动”当重中之重是有的,那是应对来自外界的“恐怖主义”),他们只有正常的社会管理。我认为是他们社会财富分配、管理较之我们成熟。在这类问题上,我们不应简单地看成“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而加以否定,应当实事求是地对比剖析。我在书里面细数了许许多多。有些是我们“摸石头过河”一直在“摸”的社会问题。只要不抱成见,对比美国,许多方面我们不“摸”也能看得很清楚!

当然,美国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仅仅依靠行政立法。与长期构建的社会观念、社会舆论、文化信仰,特别是法制规范有着密切关联。例如美国的慈善事业,它既不是法律规定,又不是没有规矩地随意在街上撒钱,有它深沉的文化背景。

(三)235年历史的美国,社会管理经历了渐进式改革的实践过程,现在他们还在不断改进。

这种渐进式变革,美国有美国的做法,就是民主运作(选举)而不是以“革命”方式。革命是“与传统决裂”、“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这是我们一度高喊过的口号!现在,我们之所以要“维稳”,实际上是要避免“革命性变革”,希望通过渐进式的改革达到“过河”的目标。

本书的最后一节,谈及美国的“占领华尔街”。看似“剧烈的群众运动”,其实它并不是以推翻美利坚宪政为目标的“革命行动”,那是群众变革金融管理的诉求。即算那样激烈的活动,美国也没把它当成国家“维稳”课题看待,这就是美国。

我写这本书,并没有“美国社会管理一切都好”的意思。他们成功地方的不少,不足的也很多。一些原本好的传统做法,如果没有“度”的把握,就可能走向反面(举例)。所以对他们有些方面的介绍,也是为我们引为警觉。例如移民问题、国债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等等。总之,我力图介绍的是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

作为一个国家,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世界大国,要去介绍它、评论它,谈何容易!现有的虚拟网络、平面媒体资料数不尽数,即令那样,也不能说对美国讲清讲完了,何况我这本区区十多万字的小集!

我是本着“特殊中包含普遍、个性中可探求共性”这样的认识论原则,希图经由点滴来反映整体。

欢迎大家共同探讨,谢谢!

2012年4月28日于长沙

给周伯华、谭仲池的信

伯华同志:您好!

这样称呼您不介意吧?按理应叫你“省长”或“局长”。但我以为还是叫同志更亲切些!

我们之间久违了!自2000年底我退休后,不论您在湖南或去了北京,就再没见过面,您是大忙人,我也探亲去了美国。

这次贸然写信给您,没有任何个人诉求,更不来京找您,就是一封信、一册书。也许因为忙,这封信您也许只看几个字又有事了。没关系,只要你能把信留下来,闲时再看也无妨!

我退休十二年了。其间一直在长沙--上海--纽约(新泽西)等地跑,多在外地,至今没完全安顿下来。儿子、媳妇、孙子在美国定居;女儿、外孙在上海(女儿是深圳华侨城派出的高管),单位在长沙(现改成了“有色局”,这您知道),孙子在美国上大学。公务、家务都了却啦,是闲人一个,身体尚好。

言归正传,这次一个人回国到长沙,是为在美国写的这本书回国出版发行。特地寄一册给您,顺便从这本书谈起。

您知道,我不是作家、也不是商务人,是个退休老干部,今年七十二了。写书既不是为名更不为利。是一颗关注中国社会的“爱心”与“忧心”使然!我写这本《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更不是出于“崇洋媚外”、崇拜美国,仅仅是如实介绍!

2001年上半年带着妻子到美国探亲,其后往返十来次,累计在美国、在大纽约地区生活了五、六年。以一个中国老年人的眼光观察、审视另一个社会,体察了“9·11”以来大变动、大震荡的美国社会。在“9·11”十周年后,冷静地写下这册书。人还在美国(今年四月上旬之前),有人把书稿送给谭仲池同志,他二话没说,热诚给我写了《序言》,至今还没来得及面谢!

我写的是美国社会的“民生”。没去碰“三权鼎立”的政体、美国军事外交,也少谈及敏感的“普世价值观”等等。对那些我既不熟悉,对国人也一时还难接受,虽然从长远看可能是不应廻避的。

我谈美国社会民生,包括他们的吃、住、行;基础教育、老人及社会福利、华人“美国梦”、移民、宗教、老百姓的社会价值观、治安、犯罪及美国金融国债危机等等。谈这些的含意,在于看看人家如何维系社会运转、保持社会稳定;既谈成功一面,也说了许多“过犹不及”之处,一些“失度”所带来的后患与问题。

这本书对有望赴美求学、探亲观光;想深度了解美国的家庭、个人也许有直接参考价值。但我的本意却在于引起国家管理层的某些思考。虽说难有此影响力,就一份心意跃然纸上。寄给您,当然不在前者,您有非常优秀的女儿,在国外读过书,您自己多次去过美国。

最近为书出版我参加一次长沙“文化沙龙”座谈,就书演讲,说了如下一段话,请别嫌我啰唆,自我引用一下:

《走进美利坚》一共讲了十一个美国社会生活领域。许许多多、方方面面概括起来,重点之一是社会财富或曰社会资源分配(分配及分配管理)。

中国眼下社会管理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归结起来无非两个字“维稳”。从中央到地方,强调的是“稳定压倒一切”!

需要“维稳”是因为不稳,不稳是当前最大的问题。为什么不稳?原因有许许多多,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社会财富的分配。不是简单的“分配不公”,而是整个分配系统的故障与问题。

大家知道,正常情况下,社会分配一般分三条渠道:一是基于市场法则的分配。如利润、工资、股息、资产收益等等;二是基于政府主导、或由政府操作的分配。如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也包括财政拿钱办教育、办科研。国家通过税收集中社会财富,再经各种渠道返还到社会、落实到社会成员;三是基于道德因素驱动的社会慈善事业的财富转移。这不能是强制性的。但在美国,经由这一渠道集中和分配的社会财富相当巨大。

除了上面的正常财富分配,非正常的是社会财富“被抢劫”、“被略夺”、“被浪费”等等。包括贪污盗窃、巧取豪夺、行贿受贿、私自瓜分、大吃大喝、公款消费等等,经由这些,使社会财富非正常地落入一些人口袋。这属于法治管理问题。

这样一类关系国家社会安宁、政权稳固的大事,在美国社会,人家怎么做的、成效怎么样,我以“眼见为实”、在细说漫谈中,似乎大多都提到了。总的看来,它们做的比我们规范而有成效,许多是我们可以借鉴或受启发的。比如他们的社会福利向儿童、老人、穷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倾斜;而关乎第二次分配的基础,税收则重点来自社会富裕阶层(1%的大富豪交个税38%,40%的富裕阶层交个税的98%)。

另一个重要点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个体该得到的不是虚拟地经由“对部门、对某阶层按比例拨付”。而是每一个体直接得到一个明确的数额(举例)。美国“低收入或无收入”者、残障者、失业者等等,法律规定他们从各个途径的所得的是一个明确的实数。不是我们那样“社会保障划拨百分之几、文教事业划拨百分之几,科技事业划拨百分之几……”

有人讲,贫富差距是我们国家社会隐患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不完全赞同。一是贫富差距大是世界上富裕国家普遍现象,美国贫富差距不比中国小;二是差距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中包含很大一块是权势利益集团贪污盗窃、非法夺取;那是非正常的“社会分配”。社会群众不满的不仅仅是分配不公,而是既得利益群体的巧取豪夺、腐化堕落!……

同类推荐
  • 风景无价

    风景无价

    《风景无价》是姚岚的第二本散文集。收录了她近十年间的散文随笔作品80多篇,这些作品都曾见诸报刊。分成六个单元:风景无价、善待生命、最高境界、流水与梦、芝麻飘香和紫薇花开。
  • 先秦散文研究

    先秦散文研究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与繁荣、《尚书》《春秋》与《国语》、《左传》、《战国策》、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概况、先秦说理散文的早期作品等。
  •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诗经》中古老的故事和情怀,至今仍有新鲜温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相映红,古诗里的婚姻,如画一般美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方距离虽然咫尺可见,却是远在天涯,伊人之美氤氲如烟,若即若离,穿越千年之后依然鲜活如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般洗练如白描的誓言,真是最动人的爱情表达。
  •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诗,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诗,是人类心灵的深切呼唤。诗是一条流经人类每个角落永不枯竭的清清小河。诗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那是因为由诗所传达出的人的美好情感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诗,可以越过沧桑岁月,到达地老天荒。诗是整体意义上的美,是春风沉醉的美。诗是美的极致,因为诗具有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 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纪实作品《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生动再现了习近平同志与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同呼吸、心相印的崇高风范,践行群众路线、与群众亲如一家的优良作风,以及心里始终装着群众、视群众为亲人的赤子情怀。
热门推荐
  • 黑色蔷薇女

    黑色蔷薇女

    懦弱学生?被受欺负?忍气吞声?背后的真实身份谁又知道,看她如何一步步崛起,如何一步步的走上顶峰,而他是她唯一过不去的难关,他有着不一样的身份和势力本是死敌的两人却擦出火花!
  • 都市修仙行

    都市修仙行

    一个在学校备受欺凌的少年,得到了一个外星修仙文明的星际通识器。为了保护家人爱人,同时也为了报复那些曾经欺负过他的人,他走上了一条的不一样的修仙路。————————————————————————————PS:新人新书,无论点击推荐收藏都是及时雨,如嫌字少可以先收藏养肥,点点雨露均是读者恩情,小的再次拜谢
  • 青葱岁月的那个女孩

    青葱岁月的那个女孩

    不是专业,只是业余。文笔不好不要喷。也没有什么。没空更。偶尔。
  • 蒙面的时光:你好,爱人

    蒙面的时光:你好,爱人

    “苏哲瀚,感情中没有对与错,更没有输和赢。它很纯粹,两个人一旦错过了就是一生,当初我们都不够成熟,都还不懂爱,所以才会那么幼稚,总是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吵架,因为一些小小的误会而争风吃醋。后来我才明白人总是在失去后才后悔,就像当初你离开后,我那般的怀念曾经。可日子久了,我发现曾经执着得有些不堪的回忆,终究只是回忆,它们在平淡的生活中逐渐被淡化,堙没,正如你当初离开的无影无踪。说真的,其实我挺谢谢你当初的离开,我没后悔过遇见你,因为是你,让我明白了要怎么去学会放手与坚强。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苏哲瀚非男主,本文有一部分属于真实的。并在此承诺,本文不虐。
  • 王爷,你被逮捕了

    王爷,你被逮捕了

    可恶!穿越了也就算了!为什么是在坟墓里?还在一口全新的棺材里醒来?还好她机智,拿了些值钱的葬品开始跑路。等等,怎么回事,别抓我啊……她摇身一变变王妃,哎哟喂,原来相公是王爷,可是为嘛双目还失明?哼!王爷有啥了不起,亲亲相公,快洗干净等着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放语缘由

    放语缘由

    “娟姨,我不要嫁,我不要嫁他!”“我嫁!”表姐不愿嫁的许家大少爷,她愿意嫁。“许家有两位少爷,你为什么只见他?”在去许府途中,她偶然认识了他——许放,从那天起,他们之间牵扯不断……许放,一个英俊潇洒、俊逸不凡、刚毅沉稳的男人,一个时有沉默、目光深邃幽远略带忧伤的男人,冥冥中,她对他有了一种莫明的情愫。这种情愫,它不似一见钟情,也算不得日久生情,纠葛却也缱绻。许放啊许放——许放,她在不知不觉中喜欢的人是他;许放,她代表姐要嫁的人是他;许放,表姐的心上人是他……
  • 战争游戏姬

    战争游戏姬

    未来信息化的战争被游戏取代,赌上声誉和光荣,强者享受一切,弱者遭到冷漠。读者群,群号码:1618451
  • 青春物语:男神恋上我

    青春物语:男神恋上我

    一场持续了三年的偷看一场雨中的相遇一场毕业季上的广播式告白一场青春互相追逐的爱恋“偷看你三年,到了最后我才明白自己的心,真好,我明白的不晚”唐心“何时起,你不在是我兄弟口中誓要追到手的人,而是我心底的秘密”某人“还好我的青春有你,我的心底也有你”高一的我们再次相遇,是缘分,也是幸运谁的青春没有一场我暗恋你,恰好你也暗恋我的心事青春是一场不能辜负的旅程的青春是一场刺激又惊喜既伤感的往事谁的青春不疯狂,谁的青春不精彩,谁的青春不悲伤“遇到你,真好”{此文纯属虚构,切误模仿}
  • 厚爱,天价婚约

    厚爱,天价婚约

    房间进错,帅哥却没错过,最终,当某女华丽归来,带来的却是……
  • 一品萌宝痞妃娘

    一品萌宝痞妃娘

    从地狱修罗直接穿成未婚娘亲,江小湖表示鸭梨山大,眯眼一算,还是做回老本行——混江湖,打怪,升级,养包子!对于那些格外贱笑的姐姐妹妹,王公贵族,名门正派,母子俩只说一遍——坑,坑完再踩,踩不死接着坑!小包子囧囧眨眼:娘娘呶,这个叔叔说,要跟偶们一起坑人哒,我们坑,他胁从。某男微挑唇角,帅脸闪瞎一群合金眼:乖,叫爹的话,指哪打哪。众人顿时泪奔:麻麻,我要挂啦!这一家子好可怕,我再也不要算计他们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