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1700000012

第12章 人体奥秘(3)

人体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对称,最明显的例子恐怕要算大脑了。人们常可在一些科普文章中看到“优势半球”的提法。所谓“优势半球”,其实是人类语言功能在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的别称。它的意思是说,人的语言功能主要由占优势的那一侧大脑半球所管理。一般来说,右利者优势半球是左侧。照理,左利者,即“左撇子”的优势半球就应是右侧。但事实上,左利者也有一半人优势半球是左侧。因此,绝大多数人都是左侧大脑半球掌管着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即掌管着语言的功能。这样左侧大脑半球又常被称为“语言脑”。右侧大脑半球则主要接受非语言材料并对它们进行加工和处理,如对声音、节奏、图形的感知和进行形象思维等。但日本人和南太平洋一些岛屿上的民族,大脑左半球不但管语言,而且还管“听声音”。例如,有些民族的人对于虫叫、鸟鸣和小河流水声往往置若罔闻,甚至还会视若噪声;但日本人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他们会觉得虫鸟是在说话、在倾诉,因此日本人对大自然可谓有一种独特的、异常纤细的理解。但是,对于钢琴、小提琴、交响乐等音响,日本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一样,只能依靠右脑去欣赏。

根据大脑功能左、右的不对称,还可以对一些过去难以理解的现象进行解释。如梦境何以容易被淡忘?国外一些学者认为,由于梦境是以形象为主的非语言性体验,因此主要为非优势半球的功能活动。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主要是右侧大脑半球的功能活动;而语言是优势半球,即左侧大脑半球的功能活动。要用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去解释和翻译非优势半球的梦像,中间存在着相当的困难,所以那些用语言难以形容和令人费解的梦中影像,绝大多数便自生自灭地淡忘了。

大脑左、右半球(也称左、右脑)不仅在语言功能方面有分工,而且对机体左、右两侧的感觉和运动的支配也有分工。例如,左侧半球控制右侧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右侧半球则控制左侧肢体的感觉和运动。而这一分工,又决定了人类肢体的分工。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吃饭了,多数人都是右手拿筷子而左手端饭碗。如果把左、右手的这种分工调换一下,恐怕同样灵活自如、得心应手者就寥寥无几了。

虽然人体两半以右侧稍重,但人体的重心却位于左侧。据现代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右利者还是左利者,双脚并排站立时,左脚接触地面的面积都大于右脚。这说明人类的左脚是人体重心的主轴,起着支承人体的作用,因此左脚又被称为“支持脚”。右脚的功能较左脚则有所不同,其主要是同运动和调节速度,因而右脚又被称为“运动脚”。现在的田径运动,跑步都是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即在运动场上沿着左手内侧跑。但早年的奥运会,跑步比赛是按顺时针方向进行的。直到1908年,国际奥委会才正式通过沿用至今的逆时针跑步比赛规则。国际奥委会的这一决定,刚好与现代运动生理学“左脚是身体支柱”的观点相吻合,因为沿左手内侧跑,转弯时身体容易保持平衡。但当时,人们——包括作出决定的人们——都未曾认识到这一点。根据左、右脚的这种分工,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蹲踞式起跑”大多数运动员都以左脚在前:因为左脚支承着全身体重,起跑时向后一蹬,可使起跑的速度增加到最大。在手球、足球、柔道、击剑等对抗性运动中,以左脚支持和控制身体平衡者更是占压倒多数。

更有趣的是,由于人的手脚左、右分工的不同,使人的许多行为都存在着一定的方向性。据日本铁道劳动科学研究所的实验调查,当正前方、左前20°、右前20°和正上方突然出现危险物体时,躲向左侧者要比躲向右侧者多两倍。学者们解释,这是由于右脚是运动脚,对突然出现危险情况作出反应时力量较左脚要大,所以使人躲避行动的方向偏向左侧。根据这一实验调查,即根据大多数人躲避行动的习惯方向来看,“车左人右”的交通规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大多数人突然遇到危险情况时都本能地避向左侧,这就极有可能被同一行进方向的机动车辆撞倒。

说到交通事故,据日本警视厅的记录,摩托车的交通伤亡事故与人左、右肢体分工的不对称也大有关系。摩托车在右转弯时发生的伤亡远远大于左转弯时发生的伤亡。这可以认为同以下的情况有关:一方面,人体的重心位于左侧。右转弯时,重心明显右移,因而人体因重心不稳而失去平衡。另一方面,对于右利者来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右手用力大于左手,动作先于左手。再加上重心又在左侧,因此右利者的上半身易于倾向左侧。但摩托车右转弯时,则要求左手用力要大于右手,并要求上身向右侧,以维持运动平衡。这对于大多数右利者来说都是不易做到的。从力学和平衡的角度看,转弯时要求位于弧度外侧的脚要加大负荷。如右转弯时就要求左脚加大踏脚踏板的力量,即左脚用力大于右脚,这样才能保持重心稳定和运动平衡。但这对于大多数右利者来说,也是不易做到的。因此大多数人骑摩托车右转弯时都觉得不大灵活(骑自行车也有类似情况)。可见日本警视厅的统计数字不是没道理的,这应该引起骑摩托车者的注意。

当人们在思索“华盛顿这个词是由几个字母组成的”这类问题时,大约有75%的人眼球会斜向一边去。其中右侧半球为优势半球者眼球常斜向左侧;而左侧半球为优势半球者眼球常会斜向右侧。这种现象又与催眠的暗示性有一定的关系。催眠是近年医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它是催眠师用暗示的方法引导出来的一种特殊睡眠状态。研究表明,所有被催眠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被暗示性增高,因此催眠术的主要手段就是暗示。但是哪些人的被暗示性较高呢?观察表明,凡是在思索上述“华盛顿这个词是由几个字母组成”这类问题时,眼球斜向左侧者其受暗示性较高,凡眼球斜向右侧者其受暗示性较低。也就是说,右侧半球为优势半球者较容易接受催眠术。

此外,人的一些无意识行动及心理活动,也与人体左、右的不对称有关。例如,有人在书店观察过人们上楼梯的情况。如果楼梯分左、中、右3条道,那么从左侧楼梯上楼的人占多数,约66%。如果只有左、右两条道的话,那么从左侧上楼的人就占压倒多数87%。步行或驾车时,大多数人也倾向于靠左侧行或驶。而这种自然习惯,据认为与右利密切相关。右利者右手的力量较左手大,因此活动范围也相对较大些,因而自然就下意识地要拥有比左手大的空间;而步行或驾车时靠左侧,右侧拥有的空间就相对加大,所以多数人都有这种靠左的潜在习惯。甚至有人认为,在进行谈判时,左右就坐的位置对谈判的气氛和结果也可能有影响。如果你位于对方的左侧,对于对方来说可能会感到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威胁,因为他的心脏位于左侧,又刚好位于你强有力的右手旁边,而他的左手在自卫上的作用又是较小的。当你洽谈生意或与对手谈判时,不妨根据需要决定就坐的位置,说不定这对你达到目的会有帮助呢。

打盹儿

据说,人在白天打盹儿由来已久,它可上溯到人类还是“野生动物”的时代。那时,人类的祖先就有白天打盹儿的习惯。由于遗传,现代人仍难改这种习性。

不合时宜的打盹儿当然会造成事故,但即使不打盹儿,如果睡眠不足也会使注意力和判断力低下。尤其是黎明时分,由于人体生物钟的缘故,人体功能最为低下。

据调查,高速公路上的大型载重汽车的翻车事故,以及在直线区间几十辆汽车的连撞事故等交通事故,大多发生在黎明时分。不用说,这同司机由于彻夜工作和早起造成的睡眠不足有关。

睡眠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此,美国的研究人员曾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人连续40个小时不睡觉,处理数字、正确说出色彩名称、回忆某件事情等精神作业能力就会明显下降;如果是50个小时不睡觉,活动能力、体力、人格等方面都会下降;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把受试者单独放在一个房间内,受试者便会出现精神病似的幻觉和类似幼儿的举动;如果连续70个小时不睡觉,人的注意力和感觉就会麻痹;到了120个小时后,人就会陷入精神错乱的状态。

这是人为地妨碍睡眠、使人不能睡眠的实验结果,得出的数据虽说很极端,但它说明了睡眠对人类的健康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即使不是完全的彻夜不眠,如果睡眠不足也会使注意力、感觉、思考力大大下降。

那么,如果睡眠充足的话,就不会打盹儿了吗?

人们常说:人的睡眠时间约有8个小时就足够了,但这是否正确却很值得怀疑。也许人本来需要更长的睡眠时间。据实验,如果让10几岁的小孩睡10个小时,他们白天时就根本不会睡午睡。而到了20多岁以后,即使晚上睡了10个小时,白天也会感到困倦。到了老年以后,这种倾向则更为强烈。

另外,有的人一喝酒就一定要打盹儿,这似乎也主要是由于睡眠不足造成的。据实验,晚上睡眠充足的人在白天无论喝多少酒也不会发困。如果年纪很轻,而且是在本来并不是睡觉时间的白天,那么,酒就决不是诱发打盹儿的原因。

成年人的睡眠一般是单相性睡眠,但有时也会是多相性睡眠。就是说,人由于分别采用多相性睡眠和单相性睡眠,所以才会打盹儿和午睡。

所谓单相性睡眠,就是指一次集中起来睡眠。据说只有人类和灵长类动物采用单相性睡眠。所谓多相性睡眠,就是指睡觉时不是一次睡很长时间,而是一会儿醒一会儿睡。看看狗和猫等动物就会明白,单相性睡眠决不会一次睡很长时间。

人在新生儿时期,无论谁都是多相性睡眠。那时每天会不分昼夜地睡16个小时左右。长到3~4个月左右时,人就会渐渐地养成晚上睡觉、白天起床的作息习惯。但一直到5~6岁,仍保留着每天午睡3~4个小时的习惯。

人完全变成单相性睡眠是上了小学、开始进入社会生活以后。而过了60岁以后,人又会再次回到白天也会一会儿睡、一会儿醒的多相性睡眠。

据说达·芬奇就是采用多相性睡眠,他每隔4个小时就睡15分钟。由于人类在生理学上并不是必须采用单相性睡眠,所以也可根据身体的具体状况,在白天也似睡非睡地打盹儿。

人在一天当中,有的时间带会非常困倦,而有的时间带又不会那么困倦,这是因为人体是按照“生物钟”的节律来控制睡与醒的周期的。

人体生物钟约24小时为一周期,人体随着生物钟使体温(正确地说是体内深部温度)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时高时低。到了深夜时,体温一下降就会发困;而到了早晨,体温一上升就会醒来,开始工作或运动。

人一到夜晚,就会从位于大脑和小脑之间的松果体中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在血中的浓度便会升高。而到了早晨,褪黑激素在血中的浓度又会逐渐降低。

据研究,是否分泌褪黑激素,并不是受光的控制,而是由体内时钟(位于大脑的视交叉上核)来控制。

一般,当褪黑激素在血中的浓度上升时,人才睡眠。如果违背人体生物钟,在白天睡觉,而在夜晚活动,决不会带来好的结果。本来体温下降时,应是休息时间,因此这时大脑的清醒度下降,容易感到困倦,作业的效率也不高,便容易犯错误。事故发生频率最高期正是大脑活力变低的时间带。

人类由于生物钟的关系,具有会感到困倦的时间带。比如,黎明时分(清晨4~6点)和下午2~3点左右,人的大脑清醒度最低,意识和判断力都处于低点,尤其是黎明时分,这种倾向更为强烈。

1979年在美国发生的核电站事故和1986年在前苏联发生的核泄漏事故,恰巧都是在同一时间带发生的。现已查明,这两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都是由于值夜班的工作人员在黎明时分,出于人体生物钟这一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引起的困倦——打盹儿,致使大脑清醒度降低,不能像白天那样作出正确判断,从而出现操作失误。

人体具有生物钟已被实验所证实。以色列学者将受试者放到一个黑暗而安静的房间,使其在24小时内反复睡7分钟、醒13分钟。这时连续记录下受试者的脑波和肌电图、眼球运动等,看看每隔一定时间,受试者感到困倦的程度有什么差别。

很明显,黎明时分的6点左右,出现感到困倦的峰值,而上午10点左右和正午过后不久也出现了感到困倦的小峰值。

仅从这一实验便可看出,人本来在白天也能睡眠,只是由于受到社会生活体系的制约,才不得已采取夜晚集中睡眠的单相性睡眠。也许,如果能无论夜晚还是白天,只要困了就睡,这样不仅会更有益于健康,而且也会减少事故和发生作业失误。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在午饭后休息2~3小时,即“午睡”的习惯。这样恰好可避开下午感到困倦的那一时间带,并可通过午睡使疲惫的大脑得到休息。

人类也许早就知道午睡对健康和对提高工作效率都是有益的。顺便说一句,据说自从产业革命后,午睡的习惯才逐渐减少。

同类推荐
  •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宇宙探秘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宇宙探秘

    早在公元前3000年,希腊人就把浩瀚的星空和美丽的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优美动听的故事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欲望。有史以来,喜欢思考的人就喜爱去探测神秘的天空。虽然探索星空的道路并不平坦:布鲁诺被罗马教皇活活烧死在鲜花广场,马科洛夫在登月勘察的归途中不幸附地身亡……但这并没有阻止后人对宇宙的探索欲望,看,火箭腾空,卫星上天,人类登月,一个个的新发现接踵而来。人们发现:宇宙远比我们所想象的更为奇妙!
  • 奇妙的鱼类世界

    奇妙的鱼类世界

    鱼类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栖居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水生环境中。无论是在湖泊、河流这些淡水环境中,还是在大海、大洋这些咸水环境中,都可以看到它们悠游自在的身影。
  • 交通纵横(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交通纵横(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青少年科普知识”丛书,主要精选现代前沿科技的各个项目或领域,介绍其研究过程、科学原理、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使青少年站在当今科技的新起点寻找未来科学技术的契入点和突破口,不断追求新兴的未来科学技术。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瀑布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瀑布

    本书从瀑布的形成由来说起,系统地为我们讲述了它的分类、特征等,世界各大瀑布的壮观呈现于我们眼前,包括和瀑布有关的一些科学小常识,让我们对瀑布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 享誉世界的中国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享誉世界的中国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讲述了数学家商高、蔡伦发明造纸术、药王孙思邈、大数学家苏步青的成长历程、替人做嫁衣的物理女王吴健雄以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那时花开那时微笑

    那时花开那时微笑

    远处的群山在暮光中像是披上了面纱,神秘静谧,千百年不变的见证着这个小镇的繁荣与衰败。在这里多少岁月的腐蚀与记忆的轮回在不断上演着。或许我们都是其中的演员,或许我们只是这芸芸众人中的过客,当你抬起头,看着久违的霞光时,才懂得世上最美好最珍贵的人与事已经在记忆深处模糊不清。
  • 邪帝别靠近,狂妃太傲娇

    邪帝别靠近,狂妃太傲娇

    她,轻松替他摆除登位路上一切障碍,只等他娶她做他的唯一,可在离成功一步之遥时,他却信誓旦旦的认为将她利用到底,一脚踹开,心碎之际,立下毒誓,若他皇位坐的安稳,她便不叫月冷曦!可就在报复之际,不知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个顾言风,毒不死他,打不赢他,还要天天被压在床上做运动。
  • 成仙漫道

    成仙漫道

    一个名为陈仙的少年做着成仙的梦,成长在魔君山下怡然自得的故事。故事从他出生就已经开始,圣人看不透他的天命,于是便斩断了他的天命,从此他是被世间所弃之人,他不归天地,不顺命。正道佛宗魔教都不是他的法门,他走的是自己的道!
  • 都市全能复制神

    都市全能复制神

    扑街写手重生回到了十年前,并且还拥有了一款号称什么都能复制的《超级复制系统》。无论是舞功还是武功,医术还是艺术,又或者是篮球或足球巨星们的招牌绝技,只需要一次召唤,一次复制,就能瞬间拥有。写剧本?玩音乐?做电视节目?拍电影?拿大奖?这些通通都不是问题!当《好声音》、《达人秀》、《我是歌手》、《RUNNINGMAN》等综艺节目上都多了一个“MADEINCHINA”的标签时,始作俑者周洋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众多女神们倒追的全能男神。
  • 缘起我们相遇时

    缘起我们相遇时

    以前,他们分布在各自的世界角落,并不相识······谁能想到,因为校园,让彼此相遇、相识······遇见后,经历的点点滴滴,各自的因缘际遇,在此美好的年华,在此时空隧道里,汇聚成了画卷般永恒的故事......不管,他们今后怎样,去向何方,它将永远停留在此段时空的长河里······
  • 神之天赋,神之孤独

    神之天赋,神之孤独

    短篇。带点神秘的玄幻。来源于我做的一个梦,梦里我是那个孤独的神。
  • 我的老婆是超模

    我的老婆是超模

    兵王归来大隐于市,十丈红尘遍地诱惑。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但唐金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要吃窝边草,还要吃窝外草,以及各种草……一个妖孽如迷的男人,一群莺莺燕燕的女人,演绎万花丛中的一段段离奇韵事。
  • 绯色魔妃:系统在手npc绕着走

    绯色魔妃:系统在手npc绕着走

    废柴?垃圾?不好意思,本小姐可是来玩游戏的。神器在手,上古神兽跟后,一群争先恐后的小弟,这样的我都是废柴你们又是啥?这个总爱跟着老子的男人是个什么鬼?且看若虞手拥系统,如何玩转这异世。
  • 悟真直指

    悟真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世炼丹

    绝世炼丹

    一个普通的少年,获得意外的传承,成就这片大陆数一数二的炼丹师,结交了许多强大的朋友,努力的完成师傅的心愿,与天地争锋,踏破修为之路,转变一声的命运,让家族崛起。杀魔头,阻挡浩劫的来临,让这个世界,重新回归到了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