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9200000035

第35章 孩子的自信源自成功的体验

孩子的自信主要来自成功的体验。让儿童直接体验成功,或者让他们观察模仿周围的人的成功,都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也是培养自信的基本条件。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在游戏中、在学习中,充满了自信。他们大胆地接触陌生人,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希望而且敢于探索各种陌生的环境。与此相反,有一些孩子显得羞怯、胆小,他们不敢跟人打招呼,不敢与小朋友在一起玩,不敢触碰新玩具,不敢也不愿意自己独立地做某件事情,在陌生的环境中显得很不自信。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孩子会有这种差别?

1.孩子的自信主要来自成功的体验

其实,一个孩子的信心主要来自他自身的经历,特别是来自他对环境的探索。对早期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当孩子到了两三岁的时候,他就能自己独立行走了,而且双手能自由活动,大肌肉动作和手的精细动作都逐渐发展起来。这时,他们会经常动动这个东西,摸摸那个东西,也可能总想爬高爬低,他们可能摔坏、拆坏玩具或其他的物品,可能不小心摔倒,甚至伤着自己。但是,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产生了最初的能力感或“自我效能感”。他们会发现,自己是可以操纵自己的脚,走到房间的每个地方的,也是可以操纵自己的手,拿起或挪动许多东西的。在此基础上,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做好某些事情的,因而开始自主地做各种他们想做的事情,好像什么都想探索一番。当这种能力感稳固地确立之后,特别是到了四五岁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一种明显的自信。这时,他们开始主动地探索各种事物。他们什么都要自己做,并相信自己能做很多事情,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很棒的,高估自己的能力。这种高估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自信或行动的信心,它是建立在孩子先前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换言之,正是因为孩子先前已经了解自己能够成功地做很多事情,所以,他们才相信自己能够独立地行动,获得一种主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他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评估及其相应的感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个人的直接经历特别是成功的经历、个人的观察学习或间接经验。自我效能感较强的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往往充满信心。

另一方面,心理学家发现,屡遭挫折而无法自拔的经历可能导致习得性无助感,导致一个人的绝望感。在一项著名的实验中,研究者把狗拴住,不让它动弹。在狗屡次遭受电击而无法挣脱之后,即使以后在遭到电击时能够逃脱,它通常也不会逃脱,因为此前的失败经历造成了一种“习得性无助感”。狗形成了“抑郁”或“绝望”的情绪。

这提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让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培养最初的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让孩子直接体验成功

让孩子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看到自己的行动所产生的满意的结果,可以增强他们行动的信心,巩固他们最初的自信。而一旦拥有了这种自信,孩子就会不断地谋求新的成功,将自己的行动目标不断地向前延伸,不断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以获得对自己有意义的发现。这也是时下“成功教育”的初衷。让孩子体验到成功,并不意味着杜绝失败,或者让孩子与失败或挫折隔绝。实际上,生活中的挫折或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对孩子尤其如此,他们会不断地发现,自己不能做很多事情,从而产生挫折感。正因如此,我们才要让孩子不断地感受成功,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这是培养信心的重要基础。

3.让儿童间接体验成功

让孩子体验到成功,这实际上是一种直接经验。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孩子的间接经验,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行的。所谓间接经验,是指孩子可以通过观察别人尤其是同伴的行为,获得一种能力感,进而产生自信。一个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画了一幅画,他也会学着画。在他看来,同伴能做的,自己也能做到。这就是一种观察学习。因此,为孩子提供榜样,也是儿童获得自信的一种途径。当然,我们还可以锻炼和增强孩子的身体能力,让他们能胜任越来越多的事情,他们的自信也会逐渐增强。

4.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我们还应认识到,儿童的自信与他们内心深处的安全感紧密相连。一个安全感充足的孩子,为人处世常常具有充足的自信心。他们乐于表现自己,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显得勇敢、开放;相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显得胆小怕事,畏缩不前。大量研究发现,内心的安全感与早期父母敏感而反应及时的抚养有关,而这种积极的、充满爱的、温暖的抚养与和睦的家庭气氛又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人际关系和谐、充满爱的、其乐融融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获得安全感、培养自信的重要基础。

显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孩子的自信,但最基本的还是让孩子在自由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地体验到成功。要做到这一点,成人必须给孩子足够的行动自由,而不是处处限制和干涉他们的行动,或者动辄指责和惩罚他们。而且,成人适时的表扬和鼓励也是孩子建立自信的重要手段,成人的肯定性评价可以转化为孩子的自我评价,这可以促成他们积极的自我体验,自信就是这样一种自我体验。

同类推荐
  • 12岁前,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12岁前,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12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体例清晰,十一章相互呼应又彼此各自独立。从了解孩子的性格到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技巧:从挖掘孩子的潜能到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让众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妈妈们不用再为怎样教育孩子而犯难。身为妈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帮助孩子从我们身边分离出去,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有朝一日,他们完全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
  • 《弟子规》里的家教智慧

    《弟子规》里的家教智慧

    全书1080字,360句,虽然只是一本关于童蒙教育的小书,记录的是生活中言行举止等小事情,却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大智慧。我们透过那些讲述规矩的文字,不但能够学会怎么做一个文明人、有道德的人,同时也能悟出很多教育智慧。
  • 母婴护养与保健

    母婴护养与保健

    本书专为年轻夫妇而设计,希望成为婚嫁孕育的“葵花宝典”,“怎样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在养育孩子中遇到疾病、服药、饮食、起居等的问题时,人们如何去面对,书中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 名臣名儒家训

    名臣名儒家训

    本书选取中国历史上70多位著名政治家和62位著名学者有关家规、家范、家诫等家训篇章,做了严谨准确的编著,分为标点、注释、翻译、评析几个环节,有利于读者在了解历史人物,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古汉语知识、历史知识的同时,在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家训中取得教育子女的真经。
  • 问题爸爸成长方案

    问题爸爸成长方案

    本书记录了一个个大男人的情感表露,探究问题爸爸教育中的难题。从真实鲜活的案例入手,分析了各种问题爸爸背后的家庭故事,并为问题爸爸的提出解脱的方法。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卷第一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医老公请放过

    法医老公请放过

    他玩世不恭她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那一年夏天他对她一见钟情对她展开默默无声的追求她离开那天他一个人在他们相遇的地方坐了好久悲痛欲绝再次相遇她视他为陌生人他不以为然重新开始一场浪漫追爱史就此展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青梦闻歌

    青梦闻歌

    我一直以为我走的路和你是一样的,一直傻傻的走着,到头来却发现我错了方向,那你可愿等我?
  • 江湖中人转过身来

    江湖中人转过身来

    他,霸气十足,却恨不得把她捧到天上去。风轩四起,‘人若有情必会亡?’她执著着,却一点点的被他抹去一直以来的坚定;他宠爱着,却一点点的回忆起当年之事。“喂,你没看见本姑娘在忙吗!?”曾经他们的相见……“嗯,你别离开我好不……”如今他们的不舍。但是纸包不住火,他的使命、他的痴缠……她的倾城,她的如愿……这些却在那时灰飞烟灭。感情的羁绊和家族的纠葛,身为这一代,他又将如何选择?
  • 死神之朽木传

    死神之朽木传

    一位高考失落的学生转世来到死神世界,他将如何生存下去?是继续堕落还是重新生活。不朽的故事将从此刻开始。
  • 行走的生活

    行走的生活

    我是R.E。内容都是我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小故事以及一些对人生的看法,感悟。
  • 松沪杭战

    松沪杭战

    淞沪抗战中,日军动用27万人,30余艘军舰,300辆坦克,扬言1个月占领上海。中国军队调动70个师的兵力与日寇展开殊死博斗,表现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精神,本书记载了这场战斗的经过。
  • 中国医籍考

    中国医籍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