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7000000035

第35章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28)

但清人所作小说《钟馗斩鬼传》和《唐钟馗平鬼传》里,时间则往后挪到了唐德宗时代,内容也更丰富了。说钟馗字正南,终南山(陕西秦岭)秀才。生得丑恶怕人,但才华出众。唐德宗时,进京应试,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主考官韩愈、陆贽阅后拍案叫绝,遂点为头名状元。但德宗以貌取人,听信奸相卢杞谗言,欲将钟馗赶出龙廷,钟馗气得暴跳如雷,当场自刎而死。德宗悔恨,进将卢杞流放,并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以斩妖邪。阎王并助其一文一武——含冤、负屈二将军,奈何桥守桥小鬼化为蝙蝠,为钟馗作向导。钟馗剪除鬼魅,立下大功,上奏玉帝,被封为“翊圣除邪雷霆驱魔帝君”。

清初张大复所编《天下乐》传奇,演了钟馗全部故事。虽剧本已佚(只留下《嫁妹》一出),但《曲海总目提要》记下了主要剧情:

杜平乐善好施。赠金给钟馗赴京应试,钟馗以妹许嫁。钟馗为人好刚使气,一天醉酒,进入一寺。见僧众正为好友杜平作瑜珈道场,十分生气,便毁榜殴僧,并对杜平说:“人之祸福在天,何得托名于鬼!若鬼果能作祸于人,是为害人之物,必当尽杀而啖之!”后被鬼告到观音面前,观音知其正直,不将为神,但怒其谤佛,决定使其损福寿。钟馗在往长安应试途中,走进一条山谷时,为众鬼所困,脸颊被损变得十分难看。后入京考中状元,终因貌丑被黜,含冤而死。死后,钟馗奏之玉帝,被封为“斩祟将军”,领兵三千,专管人间祟鬼厉魅。钟馗了却生前心愿,遂将小妹嫁与杜平。

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钟馗因貌陋而被皇帝免去状元,一怒之|下,撞阶而死。与其一同应试的同乡好友杜平将他安葬。钟馗感报杜平恩义,遂亲率鬼卒于除夕返家,将妹妹嫁给桂平。这就是有名的“钟馗嫁妹”。

《天下乐》、《斩鬼传》等戏剧、小说固可虚拟加工,但《补笔谈》引唐人题记等所记钟馗事,言之凿凿,煞有其事。事实果如其然否?历史上到底有无钟馗其人?

遍查唐史,并无“终南山进士钟馗”其人。其实,钟馗不过是人造的。这正是以怪治怪,以毒攻毒之意。古人造出钟馗,心理也正在此。那么,钟馗的来历又如何呢?前人对此作过不少考证。

唐代王仁煦所缩《切韵》中已明确指出:“钟馗,神名。”其实,有关钟馗的传说早在唐以前就有了,“钟馗之说,盖自六朝之前,因已有之。流传执鬼,非一日矣。”《北史》载北朝有人叫喧,其本名钟葵,字辟邪。这就是说当时已流行钟馗辟邪的传说。

故其取名“钟葵”而字“辟邪”。

古人迷信鬼邪,取名也要取个能辟邪的,以求压制鬼魅,自己取胜。正如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所言:“古人名字,往往有取佛仙神鬼之类以为名者。”故后魏、北齐及周、隋间,多有名钟葵者(钟葵亦写作钟馗)。如魏献文帝时,有大将杨钟葵;魏孝文帝时,有顿丘王李钟葵:北齐武成帝时,有宦官官钟葵(亦作官钟馗);隋朝宗室有杨钟葵,汉王部将有乔钟葵。六朝以后,很多人取名“钟葵”,这就是希冀不怕邪恶,容易长成和长得健壮,或希长命百岁。正如现今还有些人给孩子取名“铁蛋”、“石头”、“柱子”一样。隋朝的乔钟葵亦作乔终葵;唐时,王武俊部将张钟葵亦写作张终葵。于是,明代学者杨慎、顾炎武等人即循着“钟馗,即钟葵,即终葵”的线索,得出了钟馗神话传说源于远古时代“逐鬼之椎”的论断。

《周礼·考工记》云:“大圭(一种玉器名),终葵首。”注:“终葵,椎也。”疏:“齐人谓椎为终葵。”所谓“椎”者,棍棒也。椎者何用?“盖古人以椎逐鬼,若太傩之为耳。”看来,远古时代齐人以“终葵”为“逐鬼之椎”,后世以其有避邪之用,遂取为人名。流传既久,则又忘其原为辟邪之物,而看成逐鬼之神,又因字音相同,“终葵”亦可写作“钟馗”,再加上明皇之梦的渲染,吴道子之画的流行,于是,“逐鬼之神”又被附会为真能捉鬼食鬼的终南山进士姓钟名馗者耳!

从音韵学的角度看,“终”与“葵”二字反切,即“终”字声母与“葵”字韵母相拼,正是个“椎”音,正如《通俗编》所云:“钟馗与《考工记》云终葵通。其字反切为椎,椎以击邪,故借其意以为图象。”这就是说,“椎”本是大木棒,上古的齐国人称其为“终葵”。终葵是用来打击妖魔鬼怪的,后来把它人格化了,后世就产生了钟馗捉鬼的传说。钟馗本身不过是用以击邪的大棒(椎)的化身。钟馗的衍变倒是颇具戏剧性的。

钟馗能成为逐鬼之神,除其本是桃木大棒的化身之外,还与远古的驱逐疫鬼的“大傩之仪”有关。所谓“大傩”,即古人腊月禳祭以驱除瘟疫。主持大傩之仪的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月,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从宫室里巷一直到荒郊野墓,到处驱逐鬼魅。到了汉代,大傩之仪已成为岁暮皇宫的重大礼仪,从皇室到君臣、武将乃至虎贲、羽林郎将皆按时参与。先是十二神追恶凶,然后方相氏与十二兽舞蹈在巡视宫室三遭之后,由驺骑传炬出官,一直传到城外雒水,并将火炬扔到激流之中。礼仪结束前,还要将苇戟、桃杖等赐予公卿、将军、诸侯,以表示恩宠。但后来大傩之仪逐渐为跳钟馗、挂钟馗神像的习俗所代替。

总之,古代时候曾称一种棒槌(椎)为终葵。在举行驱疫逐鬼的大傩仪式时,总要“挥终葵,扬玉斧”,逐渐成为驱鬼避邪的象征。魏晋以降,常有人以钟葵、钟馗(与终葵同音)为名为字者。到了唐代,好事的文人杜撰了钟馗捉鬼的故事,并附会到风流天子唐明皇的身上。于是这一传说不胫而走,从官禁到民间广泛流传。当然,钟馗的显赫也是与钟馗画、钟馗戏,以及钟馗小说的广泛流行有直接关系。

最早的最著名的钟馗画当首推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此图据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

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靴一足(只一足穿靴),抄一目,腰赞中首而蓬发,以左手提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笔亦道劲,实绘事之绝格也。

关于此画,还有一段趣闻。

唐朝灭亡后,宫琴收藏的吴道子钟馗画流散到民间。后来,有人将此画献给蜀后主王衍。王衍如获至宝,挂在卧室中观赏不已。一天,他对大画家黄筌道:“吴道元画的钟馗是用右手第二指挖鬼的眼睛,不如改用拇指挖鬼眼显得更有力量,请试为我改之。”黄筌将画带回家去,揣摩多日,乃另画一钟馗以拇指挖鬼眼。第二天将二画一齐献上,蜀主问他为何来改画?黄筌答道:“吴道元所画钟馗,一身之力,气色眼貌,俱在第二指,不在拇指,故不敢妄改。我新画的钟馗,眼色意思,倶在拇指。”蜀主王衍叹服。

钟馗捉鬼之说盛行以后,钟馗画作为辟邪驱鬼的门神像亦开始流行,“甚至朝廷之上,每岁暮以钟馗与历日同赐大臣”。此举至宋时犹然。神宗时,“上令画工摹榻镌板,印赐两府辅臣各一本。是岁除夜,遗人内供奉官粱楷就东西府给赐钟馗之像”。宫中挂钟馗,明清亦然。

禁中岁除,各官门改易春联及安放絹画钟馗神像。像以三尺长素木小屏装之,缎铜环悬挂,取为精雅。先数日,各官颁钟馗神于诸皇亲家,并品方荤素卓植,皇亲家矜其天宠;又分饷京朝贵官。贵官之家招诸名士,尝银赋诗,太平相乐。长安之春,满千万户臭。

由于皇家的提倡,钟馗门神在民间也广泛流传。不仅春节时挂钟馗,端午节也把他请出来,用以避邪。

钟馗传说一出现,就得到了历代画家的钟爱,自唐吴道子以后,五代的黄筌、王道求、周文矩,宋代的杨裴、石恪、李公麟、马和之、马骥、颜辉,元代的陈琳、王蒙,明代的钱谷、刘枋、陈洪绶,清代的高其佩、金农、赵之谦、任熊、任伯年、吴昌硕,直到近现代的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大家,都画过钟馗。在大师们的笔下,钟馗神态各异,丰富多姿。历代钟馗画通过民间、宫廷和文人画家们的辛勤创作,以其特有的价值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枝奇葩。

宋末元初的钟馗画已十分丰富,有了捉鬼、嫁妹、饮宴、部鬼、夜猎、出游等题材。这就促进了钟馗戏的产生和发展。

《庆丰年五鬼闹钟馗》杂剧,是明初教坊所编的节令承应戏,这是现存最早的钟馗戏。剧中讲钟馗因杨国忠当权,应试不中,一气身亡。副考官奏明皇帝,封其为状元,上帝又加封为判官。钟馗收服了大耗、小耗和五方鬼。《钟馗嫁妹》则成为长期在舞台上演出的传统剧目,京剧、昆曲、川剧、滇剧、河北梆子、同州梆子等均有此剧。钟馗至今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写钟馗的小说,现存的有三种。最早的是《唐钟馗全传》(又题《唐书钟馗降妖传》),是明代刻本,四卷三十三则。此书藏于日本内阁文库。另两种是《钟馗斩鬼传》,清人东山云中道人撰,八卷十六回。二书情节不同,但都描写了形形色色的鬼,其实,它们并非是讲鬼的鬼怪小说,而是写人的讽刺小说,书中嬉笑怒骂,着重对各种邪恶,予以讽刺鞭挞。正如鲁迅所言:“取诸色人,比之群鬼,一一抉剔,发其隐词,然词意浅露,已同漫骂”。

钟馗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形象,貌陋而心美,对鬼凶而对人善,对我国的民俗、美术、戏曲以及小说,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除了怒目圆睁、恐怖可畏的钟馗形象多是剌鬼、斩鬼、斩狐题材以外,尚有另外一种钟馗画,画上的钟馗和颜悦目,一团和气。画面上还常配有蝙蝠或蜘蛛。这类画与驱邪镇妖的钟馗画有所不同,寄托着人们迎福祯祥、追求平和安定生活的愿望。钟馗头上的蝙蝠有何来头呢?

据《斩鬼传》第一回云:钟馗被封为驱魔大神后,率三百阴兵过了枉死城,在奈何桥上遇一小鬼拦路,小鬼自称原为田间鼹鼠,饮了奈何水后,身生两翅,化为蝙蝠,凡有鬼的所在,无一不晓。最后对钟馗道:“尊神欲斩妖邪,俺情愿作个向导。”钟馗大喜,收了蝙蝠。于是蝙蝠成为向导,引着钟馗去除众鬼。

《平鬼传》的说法与此不同。是说钟馗驾起祥云,神荼摇身变了一只蝙蝠在前引路,郁垒化了一把宝剑,伏在钟馗背上,众鬼跟随。最后称“至今元旦令节,家家画钟馗神像,目睹蝙蝠,手持宝剑,悬挂中堂,户户写神荼、郁垒名字,供奉大门,自此鬼魔消除,四海永清。万民安乐,共庆太平,千万斯年矣”。

此外,“幅”与“福”同音,画上的蝙蝠意味着“幸福来临”。明朝宪宗皇帝朱见深的画《迎福如意》、清朝高其佩所画《迎福钟馗》等,即用此意。有些吉祥钟馗画,在钟馗头上画个蜘蛛亦类此。蜘蛛,民间俗称“喜珠儿”,“喜珠儿”自空面降意为“喜从天降”。这些都寄托了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

五道将军

五道将军传说为东岳大帝手下的属神。东岳帝的属神不少,大名鼎鼎的炳灵公、碧霞元君即是,但他们都是东岳帝的子女。还有个温琼温元师名气也还可以,为道教四大天将(元帅)之一,与马灵官、关帝、赵公明为伍。因自古以来东岳大帝被视为冥司之主,泰山也被当成治鬼之府,故东岳手下的属神,权力也是极大的。五道将军即被认为司世人生死之职。《通幽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皇甫恂,字君和,唐代开元中授华州参军,暴亡,其魂神若在长衢路中,夹道多槐树,见数吏在打扫路面。皇甫恂问之,答曰:“五道将军常于此息焉。”皇甫恂方悟自己已死。

不久,皇甫恂遇一贵妇人拥大盖,乘驷马,从骑盛众。仔细一看,是已死去多年的叔母薛氏。皇甫恂随叔母来到大殿,叔母让他坐下,说:“侄儿听到过地狱吧?这里就是。你想知道将来的官运吗?”

皇甫恂说:“想知道。”

有一黄衣抱上案卷,打开一看,写着他可当太府卿并遭贬为绵州刺史。叔母合上案卷说:“不该让你知道。”派二吏送他出去。皇甫恂在途中见世上一些熟人在地狱中受诸般苦。最后皇甫恂还阳,但“殓棺中,死已六日矣。恂后果为太府卿,贬绵州剌史而卒。”

说明很早人们就把五道将军视为阴间之神,掌管世人生死、荣禄。唐代变文中,有个《韩擒虎话本》,话本最后讲韩擒虎功成名就,忽一日不适,心神不定,“惚(忽)然十字地列(裂),涌出一人,身披黄金锁甲,顶戴风翅,头毛(牟)按三丈头低,高声唱诺”。这位神人即五道将军,奉天符牒命,请韩擒虎上任,去做阴司之主即阎王爷。

《水浒全传》第十五回写活阎罗阮小七出场时的赞语道:“世上降生真五道,村中唤作活阎罗。”这“五道”即五道将军的省称。《古今小说》第十五卷《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中,写司理院的厉害,有句云:“转头逢五道,开眼见阎王。”《金瓶梅》第二回,西门庆向王婆打听潘金莲的来历,王婆取笑道:“他是阎罗大王的妹子,五道将军的女儿。问他怎的?”

看来,在明代已把五道将军与阎王爷相提,地位显然超过判官,成为阎王的第一大帮手,权力极大。在《醒世恒言》第十四卷《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也有五道将军出现。这是个十分动人的爱情故事。

开酒肆的范大郎之弟范二郎,与周大郎的女儿周胜仙在樊楼邂逅相遇,二人一见钟情。由王婆撮合,范大郎与胜仙母周妈妈给二人订了婚。胜仙父周大郎归家,听说此事,嫌范二郎出身低贱,大骂她母女二人,周胜仙一气之下,死绝过去,周大郎也不让人来救,将胜仙装殓了埋葬。

同类推荐
  • 火车上的中国

    火车上的中国

    本书作者留学英伦,在毕业与求职间这段“空窗期”,决定以铁路环线旅游的方式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眼中的中国。一节火车车厢,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在旅途中遇见了形形色色、揣着各种各样目的的人,或亲切,或憎恶,或喜悦,或悲愤,或开朗,或阴郁,或成功,或失意。本书以火车上的真实故事为背景,特地选取了18个城市或地区的18辆火车,通过平实的语言,以期向读者反映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启发更多的中国年轻一代学会独立思考,了解什么是民主和科学,团结起来去为改变我们的国家尽心尽力。
  • 幸福时分

    幸福时分

    本书收录书有密码、一本为所有人而又不为任何人的书、书痴、读书如旅行、读书是心生命成长的需要、快乐推敲、善写源于多读、思想的碎片等作品。
  • 桃花得气美人中

    桃花得气美人中

    在找到终身归宿之前,她曾被欺骗、调戏、揩油无数次,被深爱之人抛弃两次,关于她的绯闻曾是大明朝百姓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尽管这样,柳如是仍坚定地说:我相信爱情!她的情感一波三折,在二十三岁那年嫁与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她以一个卑微的艺妓身份被文坛领袖钱谦益以正妻之礼迎娶过门,成为尚书夫人。本书选其诗词精粹,用带着黑色幽默的哲意语言,麻辣解读柳如是的爱情传奇。在她的崎岖感情路之后,必然有至今值得探究的感情态度和幸福法则。
  • 离离

    离离

    本书着重挑选了各个时代富有故事性的词,做成各个篇章,以现代视角解读爱情与婚姻的各个侧面,引经据典,文风唯美(结合安意如和白落梅的风格),如《醋坛》、《书媒》《维纳斯的特征》、《雨爱》、《西施眼》、《情夜》、《云开了》、《胭脂戏》、《绝情应是多情》分别写了男女吃醋,书作爱情的媒介,爱情的残缺,发生在雨天的爱情故事,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里的游戏,由爱生恨等,典型的小清新,小忧伤。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魂魄之命

    魂魄之命

    “我没有任何天赋,所以,我很羡慕那些有天赋的人。”“来吧!其实你比其他人更有天赋!你!才是应该登顶的人!”哇……这算是作弊吧?经济无故提高,小兵跑的贼快、攻击速度贼快,还能绕过对面的兵直推水晶?怎么会是作弊呢?那……可是你的天赋啊!
  • 乾坤大

    乾坤大

    食色性也,当不成美食家的罗宋只好转职鉴黄师了,在某天满眼绿色之后,竟意外进入无尽的大乾坤世界,开启了真正的饕餮之旅!借得艳阳烫酒,万顷秋林宴我,嚼碎天光日月,天下佳肴且博我一人口舌!哈哈!人间仙语鬼话,俗世喜怒哭乐通通入我腹中!ps:简介里格调很高的话是歌曲《乾坤大》的歌词,这是首大气磅礴的吃货歌。
  • 时光沙漏:夏梦未绝

    时光沙漏:夏梦未绝

    他是她世界里的光,半程人生,她苦求时光倒流;她是他心脏里的暖,一世轮回,他守护十年之期。然而,当时空的主摆下一个困局,他们挣扎、矛盾、受尽苦楚,只为站在彼此的身旁,看他温柔似水,看她笑靥如花。执念,深入骨髓;失去,痛彻心扉。真相铺开,恍然如梦,这一次,他是否愿意放手,让她活?沙漏里,点点时光,滴滴记忆,他愿用永生的孤独换她一世的陪伴。
  • 总裁的火爆小妻子

    总裁的火爆小妻子

    “啊啊啊啊,好帅啊!!!!”女扮男装的若沫漓刚来到学院第一天,就有一大堆疯狂的女生给她情书,邀她去吃饭,等等。然后又收到了一大堆嫉妒的男生幽怨的目光。天,她真的不是故意要抢那些女生的爱,以及你们男生的女朋友的,呜呜,真的不怪她,谁叫她这么帅。。。可,谁来告诉她,这男的是谁?为什么老在她面前晃悠!还老是威胁自己。若沫漓真心想哭了,为什么她会摊上这样一个变态帅哥啊啊啊啊啊!!!!!!男主腹黑强大,女主可爱帅气,本文绝对1v1!
  • 剑仙魂

    剑仙魂

    几万年前,人类突然发现自身可以拥有属性,使人类变的更强,同时,人们也发现了一种和人类一样能够思考的生物,并且可以与人类融合,于是当时的人类将它们称为--剑灵。万年前,天青宗宗主凌金语带领天青宗成为世间第一大宗,并本人成就仙位,成为仙灵。而天青宗也在他的提议下成为了天下第一大修仙学院--天青学院。万年后,凌金语的第一百七十七辈后代凌宇筱出生了,一代剑仙悄然降临。
  • 不败妖尊

    不败妖尊

    遭受侮辱该如何?杀——他人欺压该如何?杀——抢我宝物该如何?杀——杀杀杀,杀尽一切不平事,杀出一条通天大道。少年左凡,以瘦弱之身,偶得奇遇,而后开始崛起,以坚毅之心,斩杀一切,成就至尊。
  • 异之逆乱

    异之逆乱

    回首天穹星空远,沧海桑田两不见。一次意外的星空之旅,少年穿越了整个已知宇宙,在已知宇宙之外,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 最强龙炎

    最强龙炎

    每一个新兵在入伍时都会听老兵讲故事,那一个个充满神奇的故事背后总会出现一个名字——龙炎,老兵们将他们推崇为军中圣地,每个老兵都希望自己能够与他们并肩作战。在敌人眼里,他们则是死亡的代名词,一天是龙炎,永远是龙炎!
  • 魔武血皇

    魔武血皇

    一个废材魔法师,一个花言巧语的流氓,一个无恶不作的色狼,却因为一场变故,失去了应有记忆,从此,他变成了另一个人,踏上了成为一代皇者的道路,这一切是重生?还是穿越?不,不,只是一场神魔的赌注!
  •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也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在朱家统治的时期,它写就了无数的辉煌,也留下来了无数的骂名。本书将明朝皇帝从头至尾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谈其面对家事国事的决断犹疑,论其治国经邦的成败得失。最终口王现出来的是一部风云起伏的大明王朝朱氏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