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7000000023

第23章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16)

赵公明在民间影响很大,百姓多有奉祀,以求获财获福。赵公明助人得财的传说也留有很多。明代学者陆粲记有乡邻一件轶事:吴俗喜斗蟋蟀,多以决赌财物。予里人张廷芳者好此戏,为之辄败,至鬻家具以偿焉。岁岁复然,遂荡其产。素敬事玄坛神(赵公明),乃以诚祷,诉其困苦。夜梦神曰:“尔勿忧,吾遣黑虎助尔。今化身在天妃宫东南角树下,汝往取之。”张往,掘土获一蟋蟀,深黑色而甚大。用以斗,无弗胜者,旬日间获利如所丧者加倍。至冬,促织(蟋蟀)死,张痛苦,以银作棺葬之。

清人王有光在〈误下诸联》中,也记载了类似传说。吴门一卖菜小贩,求财于赵公明,夜梦赵玄坛对他说:“虎头上捉虱。”次日一早,小贩来到玄坛庙,闻神坐骑黑虎像耳中有蟋蟀鸣,捉住捧归。遂去赌场斗,一斗而胜,再斗而赢,得了不少银两,便将蟋蟀取名“虎氏”。小贩又带虎氏到大赌场去赌斗。

一大富翁养了几百只蟋蟀,最厉害的一只叫“有氏”。富翁一下下赌注三千两,小贩惊得目眩神昏,倾囊而出,又借了一些,凑了五十两。主持人说:“你这点银两,何异于蚤跳牛口,算了吧。”与小贩熟识者都来帮衬,凑足了七百两。富人同意降低数目一斗。二虫交牙激斗,斗到酣处,有氏咬住虎氏,虎氏六足踞峙,拼死反抗。富翁神态自若,而小贩则尿了一裤裆。忽然虎氏往后一拔,头颈脱离身躯而两翅撑立,作斗胜之状而鸣,一腔毒气嘘在有氏身上,有氏马上死去。但监斗者偏袒富翁,大声宣布有氏胜。

卖菜小贩本来孤注一掷,心里极度紧张,猛然一听竟仆地而绝。好半天他才苏醒过来,而断头虎氏犹竖翅而鸣。富翁见免了一场人命官司,就将自己押下的赌注都给了卖菜人。卖菜人虽得了几百两银子,但十分痛惜虎氏不再复生。夜里他又梦见了赵公明,对他说:“你该得到的钱财就是这些。不必悲伤。”

赌徒视赌如命,甚至比命还重要,赌徒的最大愿望就是赢钱,越多越好。可都赢钱谁输钱?于是拼命乞求财神爷保佑。上面的传闻反映了赌徒对赵公明的虔诚和世俗的赌徒心理但赵公明保佑一些人靠赌博发财,也是是非不清,太不应该。

不过,据传赵公明也有一些正义之举,曾救助过弱者。据明人王同轨《耳谈》载:

嘉靖末,宜兴染坊孀妇(寡妇)陈氏,有容色。一木客(木材商)见而悦之,故以染屡过其家,诱饵百端,凜不可犯。为谋者密以数物夜掷其家,明日以盗闻于官。又贿胥隶系累窘辱,以冀其从。

妇益怒,唯日夜祷于玄坛神曰;“我家敬事尊神最久,独不能为我佑乎!”是夜梦神语曰:“已命黑虎矣。”

木客闻之,犹骂痴妇。不旬日与六七客往山贩木。丛柯间黑虎果出,隔越数人衔之而去。

对财神的崇拜,其实就是金钱的崇拜。

民间还以关公为财神。关公是一位“全能”神明,财神不过是其功能之一。事实上,关羽同比干一样,与财富毫不沾边儿,相反,其视财富如粪土。在民间极有影响的《三国演义》中,关羽被迫降曹后,曹操企图用大量金钱、高官和美女来收买关羽,但关羽丝毫不为所动,最终还是离开了权倾朝野的曹丞相而回到走投无路正在倒霉的刘备身边。关羽被塑造为“千古忠义第一人”,与那些见利忘义、见色忘义之徒成为鲜明对照。

关公成为财神是有深刻内含的。人们特别是商贾们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是人们企图用传统道德秩序来规范经济行为的一种强烈愿望。广大群众希望商人们以诚信为宗旨进行买卖,不要有欺诈行为,商人们之间也要求以诚信为原则进行交易,商贾们更要打出诚信的旗号争取买主,诚信化身的关公遂成为最理想的公正人和保护神。但关公的这种公正和监督作用也十分有限,无数不法商人并不知“诚信”二字为何物,他们抬出关公,主要是为了求财求利,这些人坑蒙拐骗的事情从不少干,真真是亵渎了关公!

利市仙官

民间所供财神像,不管是赵公元帅,还是赐福天官,旁边总要配以利市仙官。利市仙官是民间流传的一位小财神,他的来历已不清楚。据《封神演义》讲,他是大财神赵公明的徒弟,叫姚少司,被姜子牙封为迎祥纳福的利市仙官,所谓“利市”,在俗语中是走运、吉利之意,如“讨个利市”,多见于古典白话小说中。利市又指做买卖所得的利润,古人曰:“利市三倍。”形容做买卖获得了厚利。语出《周易·说卦》:“[巽]为近利,市三倍。”做买卖哪个不想“利市三倍”?乃至30倍、300倍?所以利市仙官受到了民间,尤其是商人的欢迎。每到阴历新年,必将利市仙官像(也有单个的),贴在门上,以图吉利、发财。

利市仙官在宋元时期已经流行,据元人所作《虞裕谈撰》说,当时“江湖间多祀一姥,口利市婆官”。这大概是后世“财神奶奶”的滥觞吧。

清·翟灏所撰《通俗篇》引夏文彦《国绘宝鉴》云:

宋嘉禾好为利市仙官,骨骼态度,俗工莫及。仙官之画为宰官身久矣。

朱嘉禾是元代著名画家,善画人物,他画利市仙官像很是拿手,俗工莫及,是当时财神画中的精品,大概也很抢手吧?

五路神

五路神又作五路财神。俗以赵公元帅、招宝、纳珍、招财、利市五神为五路财神。此说出自《封神榜》。因姜子牙封赵公明为正一玄坛真君,率领部下四位正神,迎祥纳福。手下四神为:

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五路财神是民间吉庆年画中常见的形象,如《赐福财神》、《开市大吉》、《招财进宝》中,皆有赵公明、招财、利市等,有时又与文财神、和合二仙合绘。

五路神又指路头、行神。清人姚福均谓:“五路神俗称财神,其实即五祀门行中之行神,出门五路皆得财也。”民间以正月五日祀五路神,谓此曰:“为路头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尝有诗云:“人为利所昏,所见无非利。路头古行神,今作财神例。……云何年初五,相传路头至。神或临其室,获利亿万计。拜跪肃衣冠,馈献罗酒食。”

所谓“五祀”,《礼记·曲礼下》中“祭五祀”郑玄注云:“户、灶、中溜、门、行也。”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中溜)、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行祀;五路,指东西南北中也。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又有将五路神与五显神、五通神相混淆者,其实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关于五路神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元末无锡有一位叫何五路的人,因祗御倭寇而死,人们将他祀为五路神,但清代学者顾禄认为:

“今俗所祀财神曰五路,似与此正路(指何五路)无涉。”

过去民间(尤其是农村)所供五路神,又指五位与人们生计安全密切相关的俗神,即土地爷、马(牛)王爷、仙姑、财神爷和灶王爷。

一进宅门,先见土地爷,一般在右边墙上,面向里。神像上方,红纸黑字,写的是“保佑”。两边对联写的是:“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再往前走,路过马房或牛棚,可见到马(牛)王神像,头上仍是“保佑”二字,再一看对联能吓一跳:“牛如南山虎;马似北海龙。”

进了正房,右边墙上,面向中堂靠门而坐的是位仙姑。神像头上还是“保佑”二字,两边的对子道出了本事:“仙姑堂中坐;合家保平安。”左边墙上,和仙姑对称的位置上是财神爷,头上方也是“保佑”二字,两边的对联气魄不小:“天上金玉主;人间福禄神。”进了里间。锅台上方,端坐着灶王爷。神像头上还是“保佑”二字,两边的对联有的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有的写:“油盐深似海;米面积如山。”

这种五路神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小民百姓,祈福求安的强烈愿望。

门神

门神是我国民间最受信仰的神4氏之一。门神的历史之久、流传之广、种类之多,在民间诸神中是很突出的。门神从其诞生之日起,即傲立于千家万户的大门之上。抖尽了威风,历两千余年,至今不衰。门神为何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门神的渊源又是如何?说来话长。要问门神的来历,我们不能不追溯到上古时期祀门和挂桃人的习俗。

在原始社会,人们最初是没有房屋可住的,为逃避敌害和遮雨避风,据说,当时有些部族“构木为巢”,也就是在树上搭个“窝”,栖于树上,称“有巢氏”。有些部族则“穴居而野处”,住在天然洞穴里。后者已为考古学所证实,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就是明证。前者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前还能看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逐渐学会了建造房屋。以后,私有制产生,人们由群居生活发展到各立门户。从此,房屋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屋舍不但可以遮风避雨,防止野兽和敌人的光顾,还能存放食物财产,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人们十分感激房屋和门窗的创造者——神,即门户造物主。早在周朝,就有了祭门的风俗,这用意其实与祭灶相似。

古代祀典中有五祀之说,所谓“五祀”,即祭祀门、户、井、灶、中溜(土地)等五神。周时,“五祀”是周天子及各诸侯的祭祀大典,十分隆重。“祀门”是在九月举行。秋季九月,正是收获的黄金时节,百官不论贵贱,皆参加这一活动,“以会天地之藏”。忙乎了一年,准备收藏过冬了,五谷六畜安顿好以后,当然要“请”个门神来守护,不然,一年的血汗岂不白费?平头百姓们祀门,当然比不上君王诸侯排场,但也十分虔诚恭敬。

五祀所祀,都是围绕着人们生活起居的神祇。探其根源,是与原始自然崇拜有关。原始崇拜认为,凡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皆有神在。五祀所祀之门神、户神、灶神、井神、土地神,都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故祀之以报德。这是门神观念的最早来源。五祀所祀神衹,如门神、灶神、土地等,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成为我国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门神的产生还与古人鬼魂崇拜有关。

远古,人们对大自然无法认识,鬼魂观念十分盛行。殷人、周人皆尚鬼,看到风、雨、雷、闪等自然现象,以为是鬼神所为;有时虫蛇猛兽突然闯入,也认为是鬼神所遣。古人将一切坏事和怪事当成鬼魂作祟,对此充满畏惧心理。有了房屋,给生活提了极大的方便。门的出现和使用,一为自身出入方便二为防范敌害闯入。但古人还觉得不大牢靠,缺乏安全感,那些神通广大、“无孔不入”的鬼怪来了怎么办?要是有个什么能降鬼伏妖的神明,来替自家“站岗守卫”,该有多好!这就是古人心理上的依赖性。

靠天吃饭的时代,无权的地位,种种天灾人祸,时时在百姓们心头上盘旋。这些弱者要求有位保护神,靠他驱鬼镇邪,保护自己性命和家私。基于此,人们必须造出一个神来,于是“门神”便应运而生了。

周时,门神无名又无姓,虽然《礼记》中已有祀门神的记载,但此时门神并无具体形象可指。以后才逐渐形象化,出现了挂“桃人”——两位捉鬼门神的习俗。

古人对桃的崇拜由来已久。在原始部族社会初期,人类靠采集野生植物作为主要食物。桃是我国较早的野生果树,它那鲜艳甜美的果实,极得古人喜爱。大片的桃林,不仅成为一些部族的天然粮仓,而且它那众多果实,也引起了人们的美好联想与尊崇。

《诗经·桃夭》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草贲)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对桃极其赞美。桃在人的心目中逐渐成为灵物,成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寿桃一类的供品,也一直流传至今。同时,古人还将桃崇拜为可除灾避邪、制鬼驱怪的灵物,称其为“神树”、“仙木”。《典术》云:“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服邪气者也。”这里所说的挂在门上的“桃人”,其实是两位神将的化身,一曰神茶(音shenshu申舒),一曰郁皇(音yulu玉律)。有关二神来历,很多古籍都谈过。

传说远古黄帝时候,黄帝不但管理着人间,也统治着鬼国。对那些游荡在人间的群鬼,黄帝派了两员神将统领着,即神荼、郁垒二兄弟也。

这哥儿俩住在东海的桃都山上,山上有一株巨大桃树,树干枝丫盘屈伸展达3000里。树顶上站着一只金鸡(又称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第一缕阳光照在它身上时,金鸡即啼叫起来。接着,天下所有的公鸡一起跟着叫了起来。这时,在大桃树东北树枝间的一座“鬼门”两旁,神荼、郁垒一左一右威风凛凛地把守着。他俩监视着那些刚从人间游荡回来的、各式各样的大鬼小鬼。民间传说,鬼只能在晚上活动,天亮之前,不等鸡叫就得跑回鬼国。二位神将要是在鬼群里发现在人间祸害人的恶鬼,没说的,马上用苇索捆绑起来,扔到山后去喂老虎。因此,鬼最怕的有四样:神荼、郁垒、金鸡和老虎。

于是人们用桃木雕成神、郁二神模样,春节时挂于门上,请二位把守家门,使恶鬼惧而远之,保护全家一年平安。但雕桃人比较麻烦,以后人们简化用桃板一左一右钉在门上,上面画二神图像,还有的干脆写上他俩的大名或画些符咒之类。此即桃符,为后世对联(楹联)之滥觞。

同类推荐
  • 元曲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元曲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最美唐诗宋词故事:诗意春秋伴人眠

    最美唐诗宋词故事:诗意春秋伴人眠

    本书精心描绘59篇纯美文字,从全新角度发掘唐诗宋词之美,解析它的特色与技巧,解读塑造它的人,解密它背后的故事,情感细腻、文字珠玑,还原凄美诗词创作的情境,带给我们古人最彻骨的人生体验和最惊叹的诗词才华。
  • 茶话人生

    茶话人生

    茶, 是中国的特产,中国人喜欢喝茶。中国喝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俗语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中最重要的七件物品,茶就位列其中,由此可见国人对茶的看重。茶,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从日常饮食到养生保健、从品茶论道到以茶修身,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虽然日本也有茶道,但茶的真髓,从骨子里散发着中华文明的味道。
  • 中华谚语(第六卷)

    中华谚语(第六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中国863

    中国863

    本书是第一部反映我国当代高科技领域发展历程的纪实作品,作者采访了863计划的各个领域,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和战略眼光的新型科学家。
热门推荐
  • 圣光的秘密

    圣光的秘密

    我不要天下第一的名号我只要你你在何处我便跟随
  • 傲娇上神:独宠呆萌小狐仙

    傲娇上神:独宠呆萌小狐仙

    他是天地孕育的上神,高冷傲娇,没有人能近了他的身。她是青丘的呆萌小狐狸,千年修炼成仙,只为心中执念。然而,他遇见了她,她不但走近了他的身,更走近了他的心。他宠她入骨,爱她如命。
  • 回族创世神话故事

    回族创世神话故事

    本丛书收集整理了广泛流传于我国回族聚居密集地的民间传说故事。一组组有关回族的创世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以及回族风物传说、回族机智人物、爱情传说、生活风情和回族民间动物故事等,内容丰富多彩,表述真切感人,故事主题单纯素朴,体现了回族穆斯林群众理求真、意求善、性求美、身求洁、心求圣的高尚追求和美好心灵。
  • 夜的二分之一

    夜的二分之一

    我没有过翻墙逃出学校去上网的举动,没有过上女寝找女同学去做客的冲动,没有过被别人爱上后泪流满面的感动......《夜的二分之一》是一场腥风血雨的青春盛宴,我们的叛逆我们的轻狂我们的放纵全部集于一书。时不时的会说我们的青春我们做主,但犹豫不决的判断和多路口的选择已经失去了好多,请带着有遗憾的心看完吧,因为我是怀着遗憾的心写的,这将是一本看得见的回忆,将是一段重赴青春的旅程,将是一段陪你疯的刺激人生。高中,让怪物的我代你演绎。
  • 豪门前妻:好聚不好散

    豪门前妻:好聚不好散

    新婚夜,得知她有个一岁的女儿,他摔门离去不听解释三年没碰她一根手指头。三年后,得知他的旧爱归来,这一纸不实婚约顿时消散如烟。某人看着他与她的曲终人散,心如刀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域蛇道

    妖域蛇道

    在这个妖神人共存的时代,有一条充满激情而又血腥的蛇形道路,道路的尽头是传说中上代四主所共建的百座火之上的壮丽魔宫,这是只有妖精才可走的道路,只有世界上最强的妖精才走完并看到的最终迷美景色!--“妖精之路”我们热血的主人公,小魔龙为了看到那只有最强妖精才可以看的景色,连同火爆女岩,瘟神,白念暝,这三位伙伴共同踏上了热血的冒险之路!
  • 本欲为魔

    本欲为魔

    一个本在山中修行的无知少年,在一次出山历练中。经历了一场另类的恩怨纠葛。从此踏上了一个被正道所诛,被人类所唾的道路,何为正?何为魔?
  • 漠然走过

    漠然走过

    他的青春没有格调华丽的隆重出场,没有催人泪下的生离死别。有的只是璀璨阳光下盲目自大的高傲和目空一切的无所事事。流年盛火中,他们用自己心中价值的标杆一起干着力所能及的好事与坏事。他们貌似喧嚣却无比沉寂,貌似邪恶却朴实。于吵闹中虚无的编织着不切实际的梦想,挥霍着余光尽数的叹息。当一切归于平静,怀念就是最好的记忆,忏悔就是最真的感情。请关注本人新作----《漠然走过》叙写一个普通人的平凡青春
  • 我爱你,却不能!

    我爱你,却不能!

    在幽都和与她爱的人之间,该如何选择。最后,她选择了……(你是谁,我们曾经见过吗?)
  • 溥天

    溥天

    林海波只想做一个完美无瑕的宅男,然后在网络小说界混口饭吃,直到有一天,他写的狗屁不通的小说惹上麻烦了,有人看完他的小说自杀了!!!自杀者死后,华夏居然发生了连环自杀案,而这一切,都是一个叫做SCP的组织告诉他的,好吧,从那一刻开始,他上了贼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