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2300000013

第13章 学生物理发现的启迪(4)

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一见如故,很快就亲切热烈地交谈起来。这对奇妙的一老一少,彼此堪称天造地设、相得益彰。法拉第快活、和蔼,麦克斯韦严肃、机智。老师待人如一团温暖的火,学生处事像一把锋利的剑。麦克斯韦说话不善辞令,但一针见血;法拉第演讲娓娓动听,却主题鲜明。一个不很懂数学,另一个则应付自如。

1856年,麦克斯韦到苏格兰阿伯丁的马里沙耳学院任自然哲学教授,两年后和院长的女儿K.M.杜瓦结婚。1860年向其母校爱丁堡大学申请自然哲学教授职位未成,同年秋季去伦敦任国王学院的自然哲学及天文学教授,并和M.法拉第时有往来。

麦克斯韦最大的功绩是建立了电磁理论,将光、电、磁现象统一起来。1864年12月8日,麦克斯韦在英国皇家学会的集会上宣读了题为《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重要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为他的力学模型,找到了明确的电磁学依据,对前人和他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概括,位移电流作为和电荷守恒定律相容的一个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系着电荷、电流和电场、磁场的基本微分方程组。他用一组方程表示电磁场的连续性,另一组方程表示电磁场变化及其相互影响,使电磁学以优美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这一方程组经过后人的整理和改写,成为经典电动力学主要基础。

正是通过这样的数学推论,麦克斯韦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电磁场的变化以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他还运用方程组推算出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大体相同。

按照麦克斯韦的理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仅仅通过电磁学的测量就能确定下来的一个恒量。测量的结果表明这一恒量和真空中的光速十分接近。在这种量值符合性的启发下,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理论,即认为光是频率介于某一范围之内的电磁波。这是光的波动学说的一种新形式,它避免了旧的光学理论中一些根本性的困难,而且在很大范围内得到了实验的证实。因此,尽管新理论也还有它自己的困难,但是这种理论的提出却被认为是人类在认识光的本性方面的一大进步。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人们才说麦克斯韦把光学和电磁学“统一”起来了。这一发展被认为是在19世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综合之一。

1865年他辞职回乡,专心治学和著述。1871年受聘为剑桥大学实验物理学教授,负责筹建该校的第一所物理学实验室——卡文迪许实验室,1874年建成后担任第一任主任。1873年,麦克斯韦出版了集电磁学大成的划时代著作《电磁学通论》,全面总结19世纪中叶以前对电磁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这是一部可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相媲美的里程碑式的不朽名著。

由于这部著作一般人读不懂,而且十几年间一直没有人证实电磁波的存在,所以许多物理学家怀疑麦氏的理论。

1879年11月5日,麦克斯韦在剑桥逝世。他的功绩生前未受重视,直到1888年,即他逝世九年以后,物理学家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人们开始惊羡麦克斯韦的天才预想。至此,由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完成的电磁理论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5.相对论的发现

一次不寻常的日全食观测

1919年5月29日,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不寻常的日全食观测。

两支日食观测队,一支由天文学家爱丁顿带队,一支由天文学家克劳姆林带队,从英国出发,飘洋过海,分别来到了非洲西部的普林西比岛和南美的索布腊尔,他们严阵以待,等待着一个盼望了多年的庄严时刻的到来。

中午,太阳一点点被月亮遮住了,天渐渐暗了下来。天文学家们用早已准备好的精密照相设备,抓紧302秒的日全食机会,一张接着一张紧张地拍照。不过,他们不是像通常那样拍摄日食时太阳的日珥、日冕的照片,而是拍摄太阳及其附近星星的照片。

还在1911年,爱因斯坦根据相对论预言,由于太阳的引力场作用,星光在接近太阳表面时将发生偏转,1915年,他又更精确地把偏转角度更正为1.7秒角度。

怎样才能检验爱因斯坦的预言呢?白天,阳光照耀,看不见星星,夜晚,星星出来了,太阳又下山了,只有在日全食时,才有可能看到紧挨着太阳的星光。现在这个时刻来了。如果观测的结果真的像爱因斯坦预言的那样的话,那么200多年以前,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所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就必须修正了,难怪科学家们如此激动。

11月6日,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天文学会在伦敦举行联席会议,听取两支日食队的正式报告。他们的观测结果表明,星光在路过太阳附近时真的拐弯了,一个队的观测结果是偏转了1.61±0.30秒,另一个队的结果是偏转了1.98±0.12秒,与爱因斯坦的预言相当吻合。

整个会场沸腾了。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电子的发现者汤姆孙致词,他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不是发现了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这一评价毫不过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结束了牛顿经典物理学的统治,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空间、时间和宇宙的认识。相对论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爱因斯坦是怎样发现相对论的呢?

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

19世纪末,在许多物理学家的眼中,物理学已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会再有什么大的突破了。在迎来20世纪第一个春天时,久负盛名的物理学家、英国的开尔文爵士在他的《新年献辞》中就踌躇满志地宣布:“科学的大厦已经建成,后辈物理学家能做的仅仅是一些零星的修补工作”。

不过,开尔文毕竟是一位有眼力的科学家,他指出:“在物理学晴朗上空的远处,还存在两朵令人不安的小小乌云。”他所指的两朵乌云与当时用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两个实验有关,一个是黑体辐射实验,一个是迈克耳逊——莫雷实验。

在开尔文的心目中,这两朵乌云很快就会散去,他完全没有料到,竟是这两朵小小的乌云酿成了物理学上的大革命,前一个促成了量子论的诞生,后一个迎来了相对论的问世。

提起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我们还要从寻找神秘的以太谈起。

以太这个词是古代希腊人创造的。他们认为天空和宇宙中充满着以太。随着元素说的兴起,以太说渐为人们所淡忘。

17世纪,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把以太这个词引到了物理学中。他认为宇宙空间充满着以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以太为媒介传递的。

光的波动学说的成功使以太说更加兴盛起来。声波要靠空气才能传播,水波要靠水来传播。太阳光穿过宇宙空间照到地球上也要靠媒质来传递,这个媒质就是以太。

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建立的电磁理论中又一次引入了以太,电磁波要靠以太来传递。

那么以太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谁也没有见过。科学家们赋予了以太种种奇特的性质:它是无色、透明、静止的,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由于光波是一种横波,而只有固体媒质才能传播横波,因此以太必须是固态的;行星在以太中运行,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因此,以太是没有任何质量和摩擦阻力的……

这些性质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看来以太简直是太玄了。可是科学家们仍然不愿意放弃以太,不仅因为它是光和电磁波传播的媒质,而且因为它是牛顿绝对空间的化身。

牛顿认为,存在一个与外界事物无关,永远相同和不动的绝对空间。宇宙万物包括太阳系、银河系等等都相对于这个绝对空间而运动。以太是静止的,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它正是牛顿绝对空间的化身。

物理学家们做了种种实验和天文观测,想要验证以太的存在,并确定它的属性,但是都没有能够得到确切的结论。

迈克尔逊实验引起的风波

1879年3月,在美国航海历书局进行合作研究的美国年轻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偶然看到了麦克斯韦写来的一封信。信中提到的测量地球相对以太运动的想法给了他很大启示。迈克尔逊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来测定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既然地球绕着太阳以每秒约30公里的速度运转,那么朝地球运动的方向和与它垂直方向同时各射出一束光,从离光源相同距离的反射体反射回来,前者走过的路程将比后者短一些,两束光相遇应当形成干涉条纹。迈克尔逊用他发明的干涉仪做了多次实验,始终没有看到他预期的干涉条纹。

1887年,迈克尔逊在化学家莫雷的帮助下,进一步改进了实验装置,他们把干涉仪安装在一个很重的石板上,石板悬浮在水银液面上,仪器可以十分平滑地随意转动。这个仪器是那样灵敏,甚至可以测出植物每一分钟的生长量,一根条纹百分之一的移动变化。

实验开始了,为了免除种种可能因素造成的误差,他们使光束射出的方向与地球运动的方向成各种角度,在一年中的各个季节、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时间进行了许多观测,结果每一次都没有出现干涉条纹,也就是说,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是零。

实验的零结果公布后,在物理学界引起了震动,它表明了根本不存在以太。那么牛顿所说的绝对空间也不复存在,经典物理学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以太,以支撑行将倒塌的经典物理学大厦,物理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

爱尔兰物理学家斐兹杰惹提出了收缩说,认为当物体在以太中运动时,它的长度会在运动方向上发生收缩,这样迈克尔逊的仪器在指向地球方向时会缩短,正好抵消了互相垂直的两束光的光程差。

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不仅提出了收缩论,还推导出了后来相对论中使用的基本公式洛仑兹变换公式。不过洛仑兹是以以太这一绝对空间的存在为前提,为了弥补旧理论和新的实验事实之间的裂纹,他不得人为地提出了好几个假设。

法国物理学家彭加勒更激进,他大声疾呼,应该建立一门崭新的力学,在这门力学中光速将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物理定律对于洛仑兹变换应具有不变的形式。

这一切表明产生狭义相对论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了。洛仑兹、彭加勒已经走到了相对论的大门口,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摆脱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束缚,因而没能叩开相对论的大门。

1905年,一个默默无闻、既无名师指点,又不在专门研究机构工作的26岁的年青人打开了相对论的大门,他就是后来被人们誉为20世纪哥白尼、牛顿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为什么能战胜许多物理学界的前辈而捷足先登呢?让我们循着他的成长道路看一看吧。

另类学生

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诞生在德国南部的一个古老小城乌尔姆。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和叔父一起开了一家小工厂。

爱因斯坦小时候不但不是一个神童,而且还被人看作是一个笨拙的、反应迟钝的孩子。他4岁才学会说话,小学时功课也不出色。有一次他的父亲问校长,这孩子长大应该选择什么职业,校长回答:“干什么都一样,反正他决不会有什么成就。”

爱因斯坦的叔叔是一个精明的工程师,曾把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告诉爱因斯坦。12岁的爱因斯坦虽然从没学过几何,但他苦思冥想,竟然独立地把这个两千多年前哲人提出的定理证明出来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发现真理的快乐。

中学时代,爱因斯坦的数学和物理知识远远超过了同年级的孩子们,其他各科却成绩平平。他特别讨厌德国中学那种把人当做机器、强迫训练的教学方式,他的许多知识都是靠家庭中自学学到的。有一个叫塔尔梅的大学生,非常喜爱这个长着棕色大眼睛的小弟弟,经常和他讨论问题,并借给他许多自然科学与哲学的书籍。爱因斯坦发现,在人类之外,有一个巨大的独立的世界存在着,它像一个永恒的谜,吸引着爱因斯坦去探索。

17岁时,爱因斯坦进入了瑞士苏黎士联邦工业大学。他的兴趣由数学转向了物理学。他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当时的物理大师基尔霍夫、亥姆霍兹、赫兹、洛仑兹、麦克斯韦的主要著作,还学习了著名哲学家马赫、休谟、斯宾诺沙的著作,他们的怀疑批判精神深深影响了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

爱因斯坦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他常惹得老师大发雷霆。一次上实验课,大家都在按部就班地操作,突然“砰”的一声响,爱因斯坦的手被炸伤了。原来,他又是把写有规定操作步骤的纸揉成一团塞在衣袋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有的课,爱因斯坦认为不重要就不去听,而是自学他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因此,他的物理老师韦伯曾批评他:“爱因斯坦,你绝顶聪明,可惜你有一个缺点,你不让人教你!”数学老师闵克夫斯基因他常缺课,骂他是“一条懒狗”。

幸亏爱因斯坦有一个好朋友格罗斯曼,他与爱因斯坦的不修边幅相反,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好学生,笔记记得非常详细。爱因斯坦靠借他的笔记,才应付了许多考试。

奥林匹亚研究院院长

尽管爱因斯坦才华横溢,成绩优异,但由于他是犹太人,更因为他的直率、不谙事故和独立性格,讨不到老师和权威们的欢心,因此他大学毕业就失业了。

还是他的好朋友格罗斯曼帮助了他。格罗斯曼的父亲介绍他去伯尔尼专利局工作。在等待专利局位置空出来的一段时间,爱因斯坦不得不当家庭教师。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也在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转型。探索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亦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各级领导没有认识到新闻执政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新闻执政提到执政能力建设议程上来。新闻执政的意义在于,提高党的执政形象、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本书撷取的主要是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呼吸》栏目的部分精彩篇章,《新闻深呼吸》由浙江经视评论员舒中胜就社会热点话题发表独特看法。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热门推荐
  • 妖年纪

    妖年纪

    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我只是一只无名的小妖。但总有那么一天,我会站在世界之巅,俯瞰我的江山和美人。
  • 老婆,老板娘与河南妹子

    老婆,老板娘与河南妹子

    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戏,三个女人,一样的温柔,不一样的风情。我不止要她们的肉体,我要捕捉她们的芳心。我是一头饥渴的兽,我是一把燃烧的火。如果,你,是女人,不要轻陷我的陷阱,否则,你死定了,并将万劫不复。他们说你再多给点解释,于是,我就给点解释——他一脚迈出大山踏进平原就犯晕了,美丽、肥沃、多情的华北平原丰富异常、无所不有、充满挑逗和迷惑,自然,女人也有。因为自然的原因,他竟然和他的老板娘偷了情,糟糕的是还有了孩子。由于社会的原因他和周围的那么多妹妹的情丝剪不断,理还乱。有一天,他的亲亲老婆也携子远道而来要时刻温存在他左右,呵呵,三个女人的温柔是不是太多太沉太重了点?老婆柔美娴淑,老板娘丰满窈窕,河南妹妹青春靓丽,在一次偶然的生死存亡的意外中,他最终选择了谁?如果要你选择,你该不会说都要吧?主人公之一河南妹妹就说了我不同意你老婆也不会同意!那他究竟情归何处?嘿嘿,我也希望知道结局呢……牵人肠魄啊——如果你希望知道故事的结局,请走进这我的小说《老婆,老板娘与河南妹子》小说的地址:http://www.*****.com/?a/44032/作品主人公草根出身,贵族气质,在急剧变化的现实社会中,在情感与理性的搏击对弈中,他始终没有摒弃对善的执著。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善也许我们现在再也不用检讨善。那么,我们就从作者极度夸张幽默中去俯视草根生态吧。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不败的话题,而性只是爱情躯体上最敏感的部分,爱情是唯一的高尚的芬芳的,性是激烈的无羁的放纵的,想鱼和熊掌得兼?即使得兼,它们依然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我们的绝大多数生活在貌似坚不可摧的法律和柔弱绵软的道德构架下因时而动。肉体可以轻松游离在这两者之外,但是内心却无时无刻不受到基于良知的自我讨伐、追剿和宣战,那么,他只有抓住善这根救命的稻草,让他的放荡与寂寞得到片刻喘息与宁静。而这种喘息的确可以暂时缓解阵痛,给迷茫的的内心最柔软而最可贵的能量,这种能量恰恰会复原那个生活中的他。生活中他是感性的,被欲望牵扯厮磨的,它们是理性的天敌,于是,新的对抗征战周而复始了。没有结束的生活就没有结束的爱情、性和其他欲望,没有结束的欲望就没有结束的欲望和良知与善的拉锯战,也许根本就没有胜者,甚至连对手也看不见,但是,一切都发生了。
  • 阴阳师APP

    阴阳师APP

    意外得到阴阳师系统的李小安刚一这突如其来的“幸福”打翻,接踵而来的就是无数的重重考验,神秘莫测的登云辉,冷漠寡言的安远山,阴司的鬼使,凡间的通灵人,还有不知深浅的妖灵集团,到最后,发现这些都不是事,真正的BOSS是……
  • 西域歌

    西域歌

    一个离奇降生的婴儿,一个莫名穿越的学生,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当毁灭的危机来临,他们用自己的血与泪谱写出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战歌!
  • 智慧背囊: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

    智慧背囊: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智慧背囊”。阅读“智慧背囊”,是一种快乐。打开快乐与智慧的大门,亲吻那带着新鲜露珠,透着淡淡清香的玫瑰吧!拥抱那闪着壑智火花、充满青春气息的人生大树吧!
  • 记下的寂夏

    记下的寂夏

    仙狐穿越的韩小樱,在偶然间遇见了TFBOYS,并在他们家住下了,他们之间会不会擦出火花呢?他们会不会牵起彼此的手呢?本书的另一个名字是《仙狐恋》,大家注意一下下。
  • 惹鬼上身:宠妻百分百

    惹鬼上身:宠妻百分百

    沐夏带着师傅给的木牌穿越了,误打误撞弄碎了木牌,放出了一只色鬼。从此色鬼就缠上她了!某天。沐夏在浴室洗澡,突然感觉背后凉凉的。沐夏(愤怒):(╯‵□′)╯︵┴─┴你这个色鬼!给我滚出去!某鬼(捂住流血的鼻子):嘿嘿(?﹃??),媳妇真可爱。
  • 查理九世希望你不曾忘记

    查理九世希望你不曾忘记

    那些回忆不管悲伤或是喜悦我都希望你不曾忘记
  • 生死相恋不相离

    生死相恋不相离

    当你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连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的那种感觉,你会知道,只要他好,你受的所有苦,都是值得的!
  • 除了你别人都不行

    除了你别人都不行

    曾经我以为我爱你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后来我发现其实爱上你是一件最错的事情,最后兜兜转转许多年最终还是发现除了你,别人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