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8800000027

第27章 “都一处”的炸三角

提起北京的老字号饭馆“都一处”,人们头脑中立刻会闪过“北京都一处烧卖馆”的字眼。因为多年来,人们的头脑中已牢牢树立了“都一处”的主营食品就是烧卖的概念,而多年来“都一处”也确实主要经营烧卖。其实,我认为这样理解和定位“都一处”的主营食品,无论从该饭馆的发展历史还是经营的食品看,起码都是不全面的。

开业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都一处”,开业后主要经营马连肉、晾肉等主要小菜。传说,乾隆皇帝除夕之夜驾临当时京城内唯一还在营业的饭馆,吃完饭后非常满意,先是给小店赐名“都一处”,后又派人送匾,使“都一处”自此声名远扬、生意日益红火。过了很多年,随着岁月的变迁,“都一处”的后人还真颇具“与时俱进”的精神,大概到了晚清年间,除了继续经营马连肉等小菜外,又陆续增加了烧卖、“佛手露”、炸三角等应时食品,而且颇受大家欢迎。烧卖和炸三角更是该店的招牌食品,被当时京城的人们称为“双绝”。

炸三角,也曾一度与“都一处”在很长时间内一起享誉京城。1935年,有两本介绍老北京历史风情等方面知识的书,几乎同时问世。其中,由马芷庠先生所著、张恨水先生审定的《北平旅行指南》一书中,在介绍北京著名食品及其经营店家时,便标明:“都一处”的炸三角,而没有提烧卖。就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年逾80岁的外曾祖父自天津来北京后,还念叨着要吃“都一处”的炸三角。可见该店的这一食品,长时间来在老北京乃至全国其他一些地方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北京的一些小吃店还有经营炸三角的。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城里的不少街巷,还有不少推着独轮小车卖炸三角的小贩。摊贩在推车上支一口油锅,放一块小案板,制作和售卖炸三角。我家胡同东口就有一家推车摆摊的,边做边炸边卖,非常受欢迎;胡同东口左边的街道上,有一家小店,经营的食品中也有炸三角。

既然炸三角是“都一处”经营食品的“一绝”,那么必有它独特之处。听老人讲,“都一处”经营的炸三角的确与众不同。据说,他们从选料到做法都有他们的技巧和讲究之处。炸三角,就我食之的感觉看,一是馅儿的成色,二是炸时的火候,三是入嘴时外皮儿的焦脆程度及咬嚼时的口感滋味儿。首先,“都一处”的炸三角的馅儿就与众不同。“都一处”在选好原料后,与瘦肉末儿一起拌之以高汤,然后待馅儿凝固成“冻儿”后,切成均匀的小块儿,这就是炸三角独特的“卤馅”。“卤馅”,被包入擀得薄厚均匀的面皮内包成三角包状,放入沸腾的油锅中煎炸,待皮儿变成焦黄时,“卤馅”受热变软但仍是凝成一团儿。吃时,用嘴一咬,一股浓汁直冲口内,各种香味(俗称“五香味”)随后充满口中。皮儿焦黄脆香;馅儿又鲜嫩,又松软,浓馅儿中还蕴含汤香,真叫人吃起来不愿放下筷子。

大概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似乎就再也没有在北京城的街头巷尾看见过推着独轮小车卖炸三角的小贩了;而且,在诸多的大小饭馆里,也没有再见过炸三角。

我对我家胡同口儿那家摊贩和附近小店的炸三角百吃不厌,但不知道“都一处”的炸三角是什么滋味。只是听老人们吃后说:“那儿(指‘都一处’)的炸三角,可比这儿的好吃多了!”可惜的是,我没吃过!因为从我第一次去“都一处”吃饭开始,就没有看见这里卖炸三角,经营的主要食品已经是烧卖了。也就是说,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炸三角似乎就从北京城里消失了。

令人想不到的是,最近几年,我居然在北京城的海碗居(老北京炸酱面饭馆)里又见到了炸三角。海碗居的炸三角的形状,还真是名副其实的“三角形”,而且是“等边三角形”状。但我记得,儿时所见的炸三角的形状,像当时女孩子们玩的那种不规则的“三角包”。至于馅儿嘛,倒还是卤馅。不过,点这种食品的客人并不多,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有人说是现在的年轻人对这种食品不感兴趣,但依我看不用说是年轻人,就是50岁以下的人,恐怕根本就没吃过这种食品,当然对其感到陌生了,这很令人遗憾!其实,我始终认为那些已消失多年的老北京传统小吃,比起一些“洋食品”来要好吃和讲究得多!

坦白地说,我好长时间也没有光顾“都一处”了。听人家讲,新改造的前门大街东侧的“都一处”开业后,生意非常好,但主营的食品还是烧卖。不知有朝一日去“都一处”,能不能见到那消失多年的“双绝”之一——炸三角!

同类推荐
  •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作为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统一王朝,明朝的历史受到了中外史学界长时间的关注和研究。但与许多改朝换代的结果不同,从今天的角度看,明王朝的统一有其局限性。首先,它的控制区域上不及元,下不逮清,蒙古、西域始终以独立的面貌与明朝相始终。其次,元朝并未被真正灭亡,而是退居漠北,尽管为内部斗争和分裂所困扰,它却始终没有臣服于明。而且,传统意识中的正统标志——“大元”国号在其退出中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在使用。
  • 大航海世纪

    大航海世纪

    大航海时代,是一部经典的游戏。可是,当他实实在在发生了,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赵羽,一个现代的特战大队大队长,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时代中怎样生存。在遇到形形色色的故事里,将会擦出怎么的火花。这里面有爱情,亲情和友情,当然也少不了阴谋和背叛......
  • 极品乞丐之乞丐戏谑倭寇

    极品乞丐之乞丐戏谑倭寇

    明朝年间,倭寇入侵,明朝军队节节连败,后明皇帝决定与倭寇讲和,并许愿一些好处给倭寇。而在这个弥漫硝烟战火的明朝大都里却有一位似与世隔绝的乞丐——笑东来,不太关注人间世事,善偷盗,后经师傅嘱托才有意无意间卷入了这场硝烟战火里。极品乞丐,人间极品,戏谑倭寇,扫除外患,畅游倭国,半生乐逍遥.........求推荐,求收藏,求关注,凉皮我的最爱在这里万分感谢啦!
  • 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

    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

    本书分百年皆客、治乱因缘、文成经纬、渔樵评弹四部分。从平民百姓的视角,读史论世、品评人物。
  • 大宋千娇

    大宋千娇

    不是他不懂风花雪月,不是他不识倾国倾城,不是他不知花能解语,不是他不爱天香国色,只是这一世,他只想做一只闲云野鹤。可是身在草泽的他,胸中却怀家国,人道生命几何,江山几何,今世的他会如何选择得失?
热门推荐
  • 做人要厚道全集

    做人要厚道全集

    通俗地讲厚道就是让人信赖,让人踏实,让人熨帖,让人感动。厚道的人是可交的朋友,可敬的师长,可从的领导,可用的下属。厚道人的不会算计你,厚道人的不会欺骗你,与厚道人打交道就像在洒满月光的湖面上泛舟,让人宁静而温馨
  • 灰色头像

    灰色头像

    木木夕最近在听一首歌,许嵩的《灰色头像》,然后灵感爆棚,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写下了这个剧情,其实是根据《灰色头像》的歌词来写的,可能有点虐。慎入、
  • 若不相逢当如何

    若不相逢当如何

    命运相错的两个人,早已被太多的情感羁绊,只能顺着那股势向前走,哪怕前方已经没有出路。既然是错误的开始,那能否有一正确的结局,可是又错了,在生命的这场洪流中,每个错乱的人都是那般拼命地想要往回游,有的早已被浪头淹没,有的,却只能是与那源头越来越远,生生错开。
  • 王源之真爱在天涯

    王源之真爱在天涯

    每一份真爱,来的十分不容易!天涯出,可记得你与我手把手一起漫步在大海边?可还记得烟花下,你许给我的承偌,说一辈子都不分开,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可是,有一个人在后面破坏他们感情,她到底是谁?王源,我林梦沫定要将你追到手!一辈子都不分离!
  • 绝代校医

    绝代校医

    秦牧特殊的异能,他能靠异能帮助病人祛除病痛,也能使病人病入膏肓。但是这个异能却是他不能练就师门绝技……秦牧能否成为传说中的强者呢?是否能美女环绕呢?我们期待着……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编写的《荷塘月色(精装插图本时代经典)(精)》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内容,其中,第一辑中的佳作,无一不体现朱自清先生为文的特色;第二辑的七篇作品之中,《背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其简洁朴实的文字,忧郁萦绕的氛围,为世人展示了中国式的父子情深。
  • 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母亲,温柔、美丽而坚强,她有着一双柔软的臂膀,却拥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母爱是大海,如此澎湃。母爱是小溪,如此涓涓不息。母爱犹如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田,带来人生一片绿色的海洋;母爱犹如一片祥云,过滤着强烈的紫外线,呵护着我们不受灼伤;母亲犹如一根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着我们的一生。
  • 步入地狱的深渊

    步入地狱的深渊

    她洛曦浅本是只妖,欲成仙必须渡过生死劫的考验,置之死的而后生。她躲过生死劫后修炼了上千年终成仙,她成了仙是她后来最后悔的事。如果没有成仙,她就不会遇见那个上天的骄子,更不会步入地狱的深渊……?─??─??─??─??─?“?我不怕等,不怕老,不怕死,我什么都不怕。我只怕我喜欢的人爱上了别人,孤墨白你知道吗?我之于你,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可有放在心上,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角落?亦或是只是可有可无的陌生人的存在?”“曦浅,你对我的心思我也知道,你要我什么都行,唯独不能爱你,你不要在没有我的地方哭,我怕没人帮你擦眼泪。”“你若真心待我,我必真心待你,你若虚情假意,我何必自作多情!从此你我再见便是路人。”
  •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来敲门

    鬼来敲门

    一张旧书页引发的盗墓,三人历经苦难,桩桩精彩诡异的探索的故事,死里逃生的艰险,不为人知的嫌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