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700000042

第42章 锋芒初露 (4)

第十二章锋芒初露 (4)

白玉兰对林渺的表现有些讶然,在这种舞文弄墨的场合之中,林渺似乎也毫不怯场,一般的武人在这种只有儒士相聚的环境中,很难应付得体,除非他自身对这类知识很有底蕴,便像邓禹那样,文武双全。相对来说,邓禹的文采比其武功要出名得多,尽管许多人说他是个高手,但仅是相对而言。可是林渺出身于市井,难道也会和邓禹那般才高八斗?这使白玉兰对林渺更是有些高深莫测了。

事实上,白玉兰确实对林渺有些高深莫测之感,最初见到的林渺与此刻所见的林渺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林渺似乎每天都在改变,从内在的气质和气势上的变化,这种变化让人有些吃惊,可又似乎是情理之中。

总在特别的时刻,林渺却总有惊人之举。

小晴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林渺和邓禹身上,对于林渺的这些异常,惟有她表现得最为平静,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

“我倒要请教一下,邓公子刚才那番话有何立论?”董仪仍然无法对邓禹刚才的那番话释怀,旧事重提道。

白玉兰神色也为之一肃,邓禹刚才对今文经学加以大力抨击,她倒想听听邓禹有何高见。

邓禹淡然一笑,目光却自白玉兰扫过,再落到林渺身上,不由得悠然问道:“刚才阿渺话未说完,相信阿渺定有高论,你先说说,看我们的见解有什么不同之处。”

众人不由得都感讶然,谁都没有想到邓禹竟会将这个问题推到林渺的身上,而眼前的林渺只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知道者也顶多只是知其乃杀害宛城都统之子的钦犯。不过,众人心知肚明,刚才林渺确实曾接过董仪的话题,而且此人又与白玉兰同来,应该不会是简单等闲之辈。

白玉兰和小晴是知道林渺底细的,也不相信以林渺那出身市井身份的底层人物会对这今文经学的儒家学说有什么高深的见解。要知道,坐在这客厅之中的人物无不是满腹经纶的大儒,这些人有的是湖阳世家的客卿,有的是湖阳大儒,若是林渺的立论难以立足,只一听就知道,她们倒为林渺的处境感到为难起来。

林渺见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他,不由得笑了笑,自若地放下手中的茶杯,道:“我刚才听了邓兄的一番话,深有同感,虽然刘歆助纣为虐,助王莽谋逆汉宗江山,但此人确实是学识过人,见地别具一格!”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林渺的目光一丝不漏地将厅中每个人的表情捕捉了下来。

董仪的脸色很难看,在座的也有几人神色不太自然,林渺此话分明表示刘歆和邓禹的见地是对的,也便是说今文经学抱残守缺……那几位热衷于今文经学之人闻言自然神色不自然,但谁都知道林渺话还没有说完,同时他们也不能不赞同林渺对刘歆的评价。

刘歆之才乃是天下公认,也可算是一代宗师级的大儒,其文采可称是同代人的表率,自然没有人敢否认刘歆。同时,厅中众人对林渺称其为助纣为虐也大感愕然。

白玉兰对林渺的话并没有多大的惊讶,只是耐心地等待着林渺说出下文。

“在今文经学之中,百余年来,成就最高者,莫过于董仲舒大师!”林渺又道。

董仪脸上这才有了半丝笑容,林渺对他先祖的肯定,而且说是成就最高者,这怎不让他感到自豪?

“董大师的大一统思想实是聚古今之大成,融百家思想而成。其实,孔子、墨子、孟子都曾有过这种新的一统意识,梁襄王曾问孟子:‘天下乌定乎?’孟子说:‘定于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个‘一’便是大一统,只是那时仍没有董大师这般明确地提出。虽然这种思想只是迎合了帝皇掌权者,但是这也是人民的需要。惟天下一统,施政者仁,才能让百姓免受战火之灾,安居乐业。惟道德伦理一统,方能使百姓、官吏相敬相爱,和睦不相侵犯,使天下得以太平,生活得以安稳。所以我很敬仰董大师!”

林渺侃侃而谈,只让所有人都目泛奇光,虽然林渺仍未完全解释自己的立论,但他从剖析别人思想入手的叙述方式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而且剖析之精辟便是那些看不起今文经学的人也无法反驳。

林渺的评析客观而切实,又引孟子与梁襄王之对话,更说孔子和墨子也曾有过这样的意识,这话也并不假。而林渺将董仲舒比孔子、孟子诸人,使得董仪心中更是欢喜,对林渺好感大增。

白玉兰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异样的神采,林渺那种傲然而洒脱的神态与那深邃又似乎带有野性的眼神,让她内心莫名地为之颤动。她倒希望林渺快点说出自己的高见,同时又觉得林渺有些像某个人,可又说不明白。

邓禹也微讶,林渺的陈述比他想象的还要精彩,便是他也忍不住想知道下文,看林渺怎样把话题引述过去。

“董大师的大一统思想确实是不朽的思想,这一点在他的《春秋公羊学》之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大师在向武帝献策时曾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理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多变,下不知所守。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统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不知大家是否读过这段话?”林渺突地问道。

董仪点头,同时也有数人点头应和,因为这段文字只要是崇尚今文经学者,都必读。

“如此说来,何以林公子认为今文经学是抱残守缺、目光短浅呢?”有人问道。

“每家学说有其利也有其弊,包括董大师的《春秋公羊说》,诸位若读过《礼记?中庸》,应知其中有:‘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日月之代明,万物并孕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教化,以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又曰:惟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薄博渊泉,而时出之。薄博如天,渊泉如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这之中的大一统思想,把‘大’神化了,董大师也不免未曾摒弃这个神化的思想,不只是把皇帝当权者神化了,亦把它的道德规范也神化了。当然,这种思想并没有错,但由这种神化的精神所引出的东西却成了问题。”林渺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神态有种说不出的优雅,倒似乎他此刻已成了一代大儒,正在教化众生,正在传道授业。

众人全都默然倾听,林渺这种信手拈来的引用再加上其抑扬顿挫的声音,配以沉稳而傲然的表情,使人对其思想有种深信不疑的感觉,觉得他的每一句话都包含至理而无可辩驳。

“那林公子所称引出的弊端又是什么呢?”董仪心情也平静了下来,因为林渺所说确实是事实,而所引用之话他也并不陌生,其中思想亦确如林渺所说,但他并不认为有什么错,在他眼里,君权至上,神化又有何不可?

“这种思想神化对于一统只有利而无害,使人们更拥君、拥政,会使天下政局更稳,但是一种思想如果神化,只会使他更易引入歧途,易生出虚无飘渺之学说,一旦学说脱离了实际,往往会误导人们走入一种死胡同,而今文经学的信徒们却茫然不觉,盲目地信奉师法、家法,也使其思想脱离实际越来越远。比如,最初董大师的大一统思想只是想用以巩固皇权,安宁天下,可后来学习者却忘了经学本身的宗旨,一味寻求经学文字之间的意义,且众说纷纭,以至于现在的今文经学,一味地繁琐说经,一经说到百余万字,少也有数十万字,令人生厌。这使神化的思想更为虚渺,什么求雨呀,止雨呀,更有甚者,以孔子名义胡乱捏造……这些从实际之中不难看出,朝中提倡今文经学者无不是吹捧阿谀之辈,他们已无法在思想上真正像董大师那样开创一派,只好撕下脸皮做些让人唾骂之事,而今文经学也是在他们手上不断糟踏,实在是让人为之惋惜!”林渺悠然叹道。

这番话只让在座的每一人都大为动容,虽然林渺的立论并不全面,但其就事论事、举出实例也使人无话可驳,而且,他并不是全面驳斥今文经学,而是指出这只是今文经学学者的过错,使人感到林渺评断中肯而又不是刻意攻击,连董仪也为之心服。纵观今日之世,今文经学的儒生无什大成之人,可见其末落之势,他也不得不承认林渺一针见血的评论。

“林公子认为今日之今文经学是虚无之学了?”有人问道。

“也不全如此,但大部分已是如此了,其经文繁琐,却无多少实质的东西,刘歆所说:‘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我已在今日所著之今文经学之中找不到新东西,而景帝大会白虎观,正是总结今文经学的大好机会,但今文经学的博士和儒生竟没有人能把这个任务承担起来,这难道说不是一种悲哀吗?难道不可以说明什么吗?”林渺反问道。

厅中众人顿时哑口无言。

“好,好……”邓禹首先拍掌赞道。

白玉兰和小晴也鼓掌附和,厅中另有几位崇尚古文学的大儒也颔首称好。

“听林公子一席话,实在是畅快之极,若有机会,还请林公子和邓公子前往老朽府上一坐!”一名与董仪并坐的老者捋须欢笑道。

“郑老庄主客气了,邓禹若有时间定当拜访!”邓禹客气地拱手道。

林渺亦连忙称谢,他其实对厅中之人都不甚熟悉,只好唯唯诺诺地应称。

白玉兰见他那样子,差点笑出声来,忙介绍道:“这位是闻名南阳的大儒郑芝先生,乃前朝大学士。”

“噢,久仰久仰。”林渺恍然。

“不知林公子师法何家呢?”郑芝客气地问道。

“晚辈自幼随父读过几本圣贤书,应算是家传之学。”林渺客气地道。

“不知令尊大人是……”郑芝又问道。

“家父乃市井小民,说出来先生也不会知道。”林渺坦然自若地笑答道。

“那林公子可听说过‘林策’其名?”郑芝突然问道。

林渺一震,有些讶然,回答道:“正是家祖父,难道与先生曾相识?”

郑芝笑了笑道:“难怪林公子有如此才情。不错,老夫确实曾与令祖父有过两面之缘,最后一次相见是令祖父去参加白虎观大会之前,我曾向他求教。后来令祖父去参加白虎观大会后,便再无缘得知其下落,却没想到今日遇上故人之孙!”

“哦,原来令祖父当年也曾参加过白虎观大会。”董仪和在座的诸人皆大讶,包括白玉兰,但惟有林渺苦笑,他可不知道这些,他生下来才五岁,爷爷便去世了,父亲也自那时开始消沉,仕途不得志,家业被败,他也便开始了痛苦的童年。对于祖父的往事,他只是偶尔从父亲口中听说一些而已。

白玉兰得知林渺的祖父曾参加白虎观大会,自不再怀疑林渺的才学,却不明白为何林渺会出身市井,按理应该是书香门第才对。对于这一点,不仅是白玉兰,便是邓禹也感讶然,知道原因的只有林渺自己,因为他对家庭的没落感受最为深刻也最为直接,但他却不会将之告诉这里的任何人。

邓禹仅知林渺生在天和街,其父为一穷儒,倒没有料到其祖父也曾是显赫一时的大儒。要知道,当年能够参加白虎观议事之人都是德高望重、才气声名遮盖一方之儒士,因此林渺虽家境没落,但其文化底蕴仍然存在。

[注:汉景帝时大会白虎观,在近两百年后,由古文学者班固整理,写出了《白虎通》,把今文经学系统地作了总结。而此时已是在东汉章帝之时,章帝于建初四年,“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深同异,连日乃罢,肃宗(章帝)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白虎观议奏的规模和经历的时间,都要超过石渠阁议奏,但这却是第二次白虎观大会。]

同类推荐
  • 大世界之武侠

    大世界之武侠

    本作为多主角,多主线型作品。敬请各位书友品鉴。大陈国,疆土万里,以武立国,以武兴邦,全民尚武。正是武道兴隆,百家争鸣的时代。何门何派才是正统,哪宗哪道才是大道。“富甲千金”锦刀门周锦;“幽州神箭”幽云十二骑佟之宇;“金神爪”青城派聂双;“云中霸刀”蒙古大汗云日;“万民香火”大陈守护妫尚阳;“通玄剑”玄天宗李木。谁会是武林风云的搅动者,谁会登上武道巅峰。请各位同道拭目以待。
  • 天山独孤传

    天山独孤传

    千年之前,一场人与魔的大战封印了危害人间得四大神兽,千年之后,就在人类已经忘却这些的时候,四神兽冲出了封印。天山,寒冰派,少林,武当,蜀山等门派被迫与魔界展开生死大战......
  • 桃与剑

    桃与剑

    长安夜色,红楼灯火,他拿着一把灼华,站在高高的阁楼之上,俯视着这座雄伟的孤城。
  • 剑主天道

    剑主天道

    乾坤一转千年逝,天机一隐天下结。浴百人之血,铸就一代修罗。魔神双绝,截断天机。因果始于杭,开始与结束位于同一地。剑注定斩断一切,至于天道注定无情。天道执法者,我既是道,道既是我。
  • 五虎断魂刀

    五虎断魂刀

    五虎断魂刀,王者之刀,引江湖无数英雄尽折腰,为了它,多少铁血硬汉成为他的刀下之鬼,多少女人不惜暗送秋波!传说中,谁拥有了,武林至尊,王图霸业,江山美人,顺手可得。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异世界

    英雄联盟异世界

    这是一个无知少年撸管过度引出的故事。这是一个把撸管当终生事业的骚年。用撸管引导LOL英雄的故事,请看梅修这样撸出一个世界。
  • 那一夜很冷(已完本)

    那一夜很冷(已完本)

    那个少年,是否还记得她那夜的哭泣,那夜的冷,也许他们该永远站在世界的两端,再不相见才能快乐,那才是他们最正确的选择。可是五年的时间,却没有让他们淡忘彼此,于是,就有了泪湿衣襟,纸鹤传情的一刻。五年后,甚至更远、更久,他们依然活着、爱着,活在爱人的心里,爱在青春晦暗的忏悔中。只想对你说,当启明星升起,多怕,还没来得及对你说爱,而我已不在。
  • 戒古神兵

    戒古神兵

    炼气士时代结束后,修炼之法尽数遗失。人们以为炼气士只是传说,而炼气士时代之后的传说再无传说。在那个无史料记载的年代,封存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当时中土诡奇之才层出不穷,一代炼器宗师唐断水得来黑石,穷尽一生研究此物无果,便交付于爱徒延续其梦。终有一日黑石之秘解开,而其中蕴含的东西足以改变整个人族......一群来自地球的少年人,被数万年前所布下的神秘阵法选中,踏上了一条前途未知的道路……
  • 嫡女第二世

    嫡女第二世

    沐家嫡女沐宁悦因为一场是故驾鹤西去,而同一时间,21世纪一个普通女生沐小艺也惨遭不幸,然而……沐小艺幸运的成为了沐宁悦的替身,可是偏偏……沐小艺居然没有沐宁悦本尊的记忆,闹了笑话不说,还被指骂傻女,连爹娘都要嫌弃她……一介意外沐小艺变为了枝头凤凰……
  • 拯救配角计划—恋爱进行时

    拯救配角计划—恋爱进行时

    这是一个有恐男倾向的少女带着一只肥猫穿梭各个小说组成的平行世界,发生一系列温馨、搞怪,又伤感的事件,不喜慎入。
  • 我是一个碰瓷的人

    我是一个碰瓷的人

    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一个老人跟儿子生活的日常故事。在一次偶然被撞之后获得赔偿,赢来儿媳妇的高兴,因此她又故意去碰瓷,发生的一些故事。
  • 玩转末世之嫡女重生

    玩转末世之嫡女重生

    上辈子纵然有着游戏系统,最后依旧落得个被关取血。冷月冰发誓,这辈子圣母什么的和她距离十万八千里之远。游戏系统+空间+上辈子的末世生存经验,有这些她就不信她还能落得个上辈子的下场。面对某王爷……那啥,你要不要跟班?姐打得了怪物,给的了食物,卖的了萌,要不要考虑一下?
  • 《倾世小萌妃》

    《倾世小萌妃》

    “鬼王您很闲?”“不闲,忙着追你,哪里闲了。”“……”敢说我是废物?一颗毒药毒死你丫的废话多。敢说我妹妹是废物?打的你娘都认不出来;敢说我女儿是废物?打的你祖宗都不要你;敢说我孙女是废物?打的你鬼都被你吓跑。
  • 幻月梦

    幻月梦

    一切都是从那个游戏开始,那个叫做《幻月》的游戏。一个平凡的人一步步成长,错过、爱过、彷徨过,亦曾不知所措,亦曾豪情壮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悲欢离合,一切都不过一场梦,而我却似醒非醒。
  • 错年错爱

    错年错爱

    这是一段先甜后虐的师生恋。····后来她说:”你许她情长,会不会想起欠我的时光。“···”我该如何盛装出席你的订婚宴?喜服or丧服?“···”镜中的我,开始逞强,试着新的生活,试着不同的风格,也试着做没有你的梦。“···最后,孟榜留着遗书说:“爸妈,原谅我的不孝。诺诺她原谅我了,最后一个小小请求,把我和她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