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1500000003

第3章 你不可不知的最重要的10大心理学常识(2)

2.黏液质

这种人又称为安静型,他们在生活中是一个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具有这种气质类型的人行动缓慢而沉着,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为无所谓的动因而分心。黏液质的人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不作空泛的清谈,情感上不易激动,不易发脾气,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制,也不常常显露自己的才能。这种人长时间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其不足是有些事情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惰性使其因循守旧,表现出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

3.抑郁质

抑郁质的人一般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腼腆、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4.胆汁质

胆汁质的气质特征是外向性、行动性和直觉性。这类人具有强烈的兴奋过程和比较弱的抑郁过程,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在语言、表情、姿态上都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的情感表现。这种人的工作特点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埋头于事业,也准备去克服通向目标的重重困难和障碍。胆汁质人一旦就业,往往对本职工作不那么专注,喜欢跳槽,倾向于经常更换工作单位,渴望成为自由职业者。比如作曲家贝多芬和亨德尔就是此类气质型,这种气质反映在音乐风格中,多有慷慨激昂的激情,有崇高的英雄主义情绪,有突发的强音迸发出强烈的感情。这种类型的人的不足是缺乏自制性、粗暴和急躁、易生气、易激动,因此要注意在耐心、沉着和自制力等方面的心理修养。

角色效应:为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与家庭活动和社会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的现象被称为角色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同卵双生的女孩,她们的外貌非常相似,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都就读于相同的学校,在同一个班级读书。然而,这对双胞胎的性格却大为不同:姐姐性格开朗,具有自主意识,喜好交际,待人主动热情,处理问题果断,较早地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而妹妹遇事缺乏主见,惯于依赖他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

对于这个现象,心理学家非常感兴趣,他经过研究后发现,双胞胎姐妹之所以会性格迥异,主要原因是她们充当的“角色”不一样。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待双胞胎的态度截然不同,虽然她们是孪生姐妹,但是父母对她们进行了不同的角色划分:姐姐应该照顾好妹妹,要对妹妹的行为负责;妹妹则必须听姐姐的话,遇事多与姐姐商量。长此以往,姐姐逐渐培养起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时都扮演着妹妹的“保护人”角色,妹妹则理所当然地充当着被保护的角色。

可见,被赋予了不同的角色是造成双胞胎姐妹性格迥异的主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会发现,那些有弟弟妹妹的人一般在性格上更加独立,更加有担当性,不经意中就会流露出照顾人的天性。

除了家庭关系赋予的角色外,社会以及团队对个体所赋予的角色的特征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心理学家长岛真夫等人,研究了班级指导对“角色”加工的意义。他们在某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上进行了实验。这个班共有47名学生,他们挑选了在班级中地位较低的8名学生,任命他们为班级委员,在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一个学期结束后,心理学家们发现这8名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二学期选举班干部时,这8名学生中有6名又被选为班级委员。另外,他们也观察到这6名新委员在性格方面,诸如自尊心、安定感、明朗性、活动能力、协调性、责任心等方面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上述现象也是一种角色效应,当人们被赋予某种角色后,为了不辜负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他们便会不自觉地按照角色规范来要求自己,在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角色行为。

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固然在性格素质方面,这有男人比女人更坚强的因素存在,但是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男人受限于自己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原因,不得不克制自己的软弱罢了。在社会和家庭中,男人一直被赋予为强大、敢于承担的形象,为了匹配这种形象,即使遇到挫折和坎坷,男人也常常会强忍着自己的脆弱,至少不会让他人看见自己的眼泪。

角色定位:我塑造角色还是角色塑造我

1973年,心理学家津巴多做了一个著名的“监狱模拟实验”。他和助手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招募大学生自愿来充当实验者,并且提供一定的报酬。前来报名的大学们自愿通过掷硬币的方式确定自己扮演的角色,有的充当狱警,有的充当犯人。津巴多原本打算用两周的时间来进行实验。在实验期间,被测试的这些学生都穿着和现实生活中的狱警和囚犯相同的衣服,扮演狱警的学生每人还配发了一支警棍。出乎津巴多预料的是,这些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扮演狱警的学生逐渐变得性格暴戾,并且想出各种办法羞辱和控制“犯人”,而那些扮演囚犯的学生则变得无助,甚至是沉默。

尽管他们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是一项心理学实验,但角色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被角色所控制,失去了他们原有的面貌。最后,津巴多不得不在第六天就结束了实验,并且在此后的数年跟踪辅导这些学生,以消除实验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的伤害。

案例中所提到的实验听起来似乎有些毛骨悚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在被社会、家庭等因素所规定,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与其说人们是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中,不如说我们是一个角色的动物,每天我们都在按照社会文化所规定的角色行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曾提到:性别的社会化给了男孩子和女孩子不同的角色。社会赋予女孩子“根”,赋予男孩子“翅膀”。的确如此,尽管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有时会很大,但是在任何一种文化中,女性都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和养育后代的工作,而男性则更多地在外面的世界中闯荡。对于我们来说,上面所说的这些已经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事实上,这是我们的社会为男性和女性规定的性别角色。

安吉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因为在家里有哥哥姐姐,什么都让着她。家里每个人都把她当成小孩子,安吉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孩子。从小到大在班里年龄也是比较小的,同学也把她当成小妹妹看,很多方面也都让着她,于是她对别人有了很强的依赖感。平时和家人或者是要好的朋友一起出去的时候通常她只是个陪同,很少开口说话。妈妈常常说她太内向,经常发愁她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生存。

长大成人了,安吉找了个疼爱她的男朋友,恋爱、结婚,后来,做了母亲。

刚开始,安吉总也不愿承认这是个现实:原来一切都围着自己转,现在一切都围着这个“小不点”转;原来自己经常看看电影,找好朋友逛街,现在只能趁孩子睡觉时看看影碟;自己想回单位上班,因为孩子没法照顾,遭到老公的坚决反对,所以只能窝在家里。

后来,母亲教会了安吉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母亲。渐渐地,在上班时,安吉总是念念不忘孩子的感冒好点了没有;下班后,一刻也不耽误,到商场买袋奶粉就打车回家;在平时和同事们的闲谈中,总是请教孩子不好好吃饭该怎么办……到了晚上,和老公一起规划着孩子的未来。

一段时间过后,安吉适应了自己的角色,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和妻子。

角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以前和家人一起,安吉认为自己是个孩子,把什么事情都推给父母、姐姐哥哥,依赖着他们;当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安吉成为了母亲的角色,她要去照顾人,将来也要成为孩子的依靠。每个人在自己不同的角色中都有着不同的表现,甚至是相反的。社会规定了孩子的角色是受父母照顾,赋予父母的角色是照顾孩子。

一个人不可能凭空出现,任何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上,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格与个性是受社会诸多条件的影响而形成的,而童年是人格和个性的形成阶段,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幼年受到的影响将会直接影响到他或她以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社会角色是人的社会规定性依据,当我们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按照社会的规范去行动。当身为母亲时,母亲这个角色要求我们去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身为丈夫时,丈夫的定义要求我们去承担照顾妻子和家庭的义务。

人的社会规定性的集中体现就是人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社会角色是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人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就有什么样权利和义务,有什么样权利和义务同时又标志着人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显然,一个人承当的社会角色越多,他或她的权利或义务也相应地就越多。人的权利越多,自由度就越大,人实现自己利益和价值的机会就越多。

人性定理:人都是以服务于他自己为目的的

人性定理也叫主体人自我肯定原理,指的是任何一个健康的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以服务于他自己为目的的。

“人性定理”有如下内涵:

1.自我意识

人都有关于自我的意识,深知自我是不同于他人、他物的一种独立存在,并能准确地感知自我与非我的边界,有明确的主体我与客体他人、他物的区分和界定。

2.自我决策

即人都具有行为选择自由,没有什么外在力量,可以无条件地决定主体我只能是什么,而不能是什么。主体我是什么,是主体我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的结果。

3.自我肯定

人活动的目的是寻求自我肯定。这种自我肯定表现为,任何一个健康的人,他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只是服务于他自己特定的目的,无论多么高尚的人,都不例外。自我肯定的内容包括生存需求(有)的满足、自我价值(能)的实现和自我价值判断(善)的实现。

4.自我中心

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并视世界万事、万物为与主体我对立的客体。它们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由主体我赋予的,是它们能够被用作主体我自我肯定的工具,服务于自我肯定的目的。

5.欲望无限

人在确知生存需求(有)的欲望,不可能永恒地满足时,开始转向自我价值实现(能)、自我价值判断实现(善)的追求,并力求通过这两种欲望的满足,来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精神生命的获得,来延长短促的肉体生命。这后两种欲望,不会像吃饭一样有饱的满足。

6.自我异化

人作为一种动物,总是向往安逸,在没有外部环境压力的作用时,会沉醉于动物本能满足的肌肤之利,而销熔自我,使对自我肯定的寻求,异化为一种自我否定,像吸毒者一样,为了片刻的虚幻体验,毁掉自己的身体健康。

关于人性理论,马克思在哲学层次对其进行了研究,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一般的、宗教的、空洞的人,而是现实的、真正的、能动的人,并提出了“人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抽象的、‘类’的本质的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

1.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

马克思的人性理论首先是现实的。在《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态》中,马克思写道:“……但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都认为“人”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此进行了批判。“哲学家们在已经不在屈从于分工的个人身上看见了他们名之‘人’的那种理想,他们把我们所描绘的整个发展过程看做是‘人’的发展过程,而且他们用这个‘人’来代替过去每一历史时代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他描绘成历史的动力。”因而,人也就成了抽象的、“类”的人的本质。

2.人是真正的人,能动的人

马克思讲的真正的人是有别于西方的宗教化了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想化了的人。马克思讲道:“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

马克思坚决反对将人看成是僵化的、呆板的、不变的、被动的人。被动的、僵化的、没有创新性的人无疑只是动物而已;但人有其独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不仅仅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3.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认为,人不是单个的、抽象的个人,人是历史的、社会的、现实中的人。

同类推荐
  • 72招让你教出最懂事的孩子

    72招让你教出最懂事的孩子

    内容提要 本书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教会孩子学会与人交往、让孩子快乐起来、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行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等五个方面入手,讲解了孩子不懂事的原因,就怎样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提出了有效的方法。
  • 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

    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

    《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巧妙地将心理学和社交学融合在一起,揭示了人们心理变化的规律,对社会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境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最具实战效用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你提升社交技巧和能力,了解人们外在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开创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的人生局面。
  • 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本书用轻松明快的语言来讲解心理学各种定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读者开辟了一个新的观察生活的视角,并通过这个全新的视角让读者更加明白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心理对策。本书涵盖了日常心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和反省,也包括对工作态度的心理策略,同时还讲解了在生活中关于人际交往及恋爱等方面的心理技巧。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全方面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可以更好地处理生活、工作以及交往中的各种突发情况,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心理指导用书。
  •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为什么有人能够看见自己“灵魂出窍”?为什么有人会患上“恋童癖”,对儿童欲罢不能?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会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和能量……其实这些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预测。此书将为读者解读许多怪诞行为,探秘其中的怪诞心理,“以怪制怪”,化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
  • 心理影响一生

    心理影响一生

    拥有健康、成功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而心理健康则是幸福之本。无论你多么强壮、多么富有、多么渊博、多么伟大,如果受到不良心理的困扰,你人生的幸福就会受到影响。而许多原本一无所有的人,正是因为拥有健康的心理,反而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成就了辉煌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我所祈求的明天

    我所祈求的明天

    故事始于遥远的移民星球:尼翁。在进化波的干扰下,尼翁的生物迅速变异,成为了高度进化的屠戮机器。人类在与异形的战争中失利,沦陷了整个北半球,而剩下的人类则蜷缩在了世界的一角,彻底沦为难民。在这样的绝境中,青年巅佩自愿成为了“监察官”,一项专司研究并屠杀异形的可怕工作。而他的战友则是手段高超的星光灿和元气满满的凝,三人协同作战,并在一步一步的探索中,挖掘到了异形的真相......以战火星球为主调,一场沉重的生存之战就此打响。
  • 暖冬晚冰柠

    暖冬晚冰柠

    暖暖的冬日,盛夏的天。如果说冰柠是夜曦的一种幸福,那么在暖冬那迟来的冰柠,也是一场迟来的幸福。常常和她说,喜欢有很多次,而爱只有一次。我喜欢你,我喜欢得难免会伤到你。我爱你,我要保护你,一直一直守护着你。“笨蛋,我一直喜欢着你呀!”家族叛变,众叛亲离。慕容家唯一幸存的的大小姐慕容夜曦。为了调查母亲车祸的真相,夜曦佯装失忆,等待她的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潜入另一个家族,找回失去的真相。你知道吗?当我在冥冥之中遇到你,注定是要守护你一辈子的人!当生命如樱草花一般凋谢,迟来的幸福,如暖冬的一杯迟来的冰柠,被幸福蒸融了......
  • 域途

    域途

    我要这地,予我驱使,铸我登天之梯;我要这天,俯首称臣,任我呼风唤雨。
  • 父恋兰

    父恋兰

    他欺骗她的感情,禁锢她的身子,夺走她所爱的男人,她发誓等再次相见之时,一定要用剑刺穿他的胸膛。神秘与世隔绝的村庄,奇怪一夜变蓝睛的丝雀,记忆中相似的他朝着月光,高举着纤长白皙手掌,只是一切已经晚了,当她握起寒剑的那一刻,她的心就死了。在那棵遍枝盛开粉花的大树之下,他目送着她缓缓离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EXO和tfboys之樱花漫漫

    EXO和tfboys之樱花漫漫

    “我喜欢你!”“我长大后的新娘一定是你!”8岁那年樱花树下的甜蜜告白。“真的要走吗?你不是说你长大后会娶我吗?”“对不起,我...要走了!”11岁那年樱花树下的残酷分别。8岁那年的约定你还记得吗?在樱花漫漫的季节,一场完美的虐恋开始了......
  • 相公别怕,克夫娘子不克你

    相公别怕,克夫娘子不克你

    出生既失去母亲被说是克父克母不祥之人的顾素真从小在外祖母家长大,和表兄的爱情得不到舅母成全的她回到侯府,在表哥定亲的当天,素真被一纸圣旨许配给从小体弱多病的临淄王陈士允。这桩不被祝福、甚至被人认为素真迟早会克死士允的婚姻就这样开始。士允明知道这是阴谋,原本该远离素真的他被素真的善良温柔吸引,夫妻同心,怎样才能面对这重重困境,成为天下至尊?
  • 雍正熹妃传

    雍正熹妃传

    入府时,她年方十三,所嫁之人是雍容华贵的皇四子胤禛。第一次见面时,他温柔地将她嘴角的桂花糕渣擦掉,淡淡地笑问:“府里的糕点你可还喜欢?”那双略显薄凉的清眸在淡笑中染上暖意。他从未许过地老天荒,她却自觉会爱到天长地久。康熙说他沉稳,她却笃定他不但任性而且小气……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会称帝她会为妃,当她终于心死,他却死死地看进她的眼!“钮祜禄·妍华,你生是朕的人!死是朕的鬼!”最后,她终于明白,一切恩宠到头来不过都是那南柯一梦……
  • 龙虎还丹诀颂

    龙虎还丹诀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界最强神

    七界最强神

    他是一个遭到主神封印的天才少爷,小小年纪便拥有了傲视整个风灵大陆修为。在一次次的历练中他不断的变强,在一次次的困难面前他用绝对的实力战胜了一切,在无数人的鄙视下,他用自己的战绩证明了一切。也许又是他运气比较好,普通人眼中神兵至宝,在他眼里我也只能说是大白菜,普通人眼里的逆天功法,在他看来莫过于自己所修的功法《极道》所含之一。在修真的道路上,他一次次越级挑战妖魔鬼怪,为民除害,同时他又是个低调的人,常常把自己的修为隐藏起来扮猪吃老虎……
  • 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

    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