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4500000014

第14章 梦(1)

我们都会做梦,但对梦的了解却不多。这真是奇怪,梦是人类心灵的一种常见的活动,它会让我们感到好奇,然而,我们却无法了解它的真实意义。有些人很看重梦的内容,他们觉得梦一定是隐含着重大的秘密,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我们都会做梦,但对梦的了解却不多。这真是奇怪,梦是人类心灵的一种常见的活动,它会让我们感到好奇,然而,我们却无法了解它的真实意义。有些人很看重梦的内容,他们觉得梦一定是隐含着重大的秘密,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早在远古时代,我们就对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通常我们对做梦的原因及做梦时我们的行为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据我了解,只有两种理论在解释梦的意义方面合乎科学并浅显易懂。它们是弗洛伊德学派和个体心理学派。其中,只有个性心理学派敢宣称自己的解释是完全科学的。

在这之前对于梦的解释当然是不合理的,然而,它也是有意义的。至少,它反映出古人对梦的理解和态度。因为梦是我们心灵的一种创造性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人类对梦抱有的幻想来了解梦的目的。在我们开始研究的时候,我们发现人类似乎都觉得梦是对于未来的预测;祖先、精灵和鬼神会通过梦来影响人类,并为人类指点迷津;古代的解梦书会根据梦境来分析一个人的运道,对原始民族来说,梦中隐藏着预言和征兆。

希腊人和埃及人到他们的庙里去参拜,希望能得到一些神圣的梦来指引他们未来的生活,他们把这种梦当作治疗的方法,能消除身体上或心灵上的痛苦;美洲的印第安人以斋戒、沐浴、行圣礼等非常繁冗的宗教仪式来引发梦,然后把他们对梦的解释作为行为的依据。在《旧约》2中,梦一直都被解释为未来事情的预兆。即使在今日,也有许多人说他们做过的很多梦后来都变成事实了。他们相信,他们在梦里会成为预言家,而梦则会运用某种方法让他们进入未来的世界中,并预见以后会发生的事情。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些想法都是非常荒唐的。从我开始研究梦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一个在清醒时候可以完全控制自身机能的人,远比通过梦来预见未来的人要强得多。我们很容易发现,梦非但不能预知未来,还会让人思维混乱。然而,我们必须重视这样的现象:很多人依然将梦和未来所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或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我们保持客观和理智,或许,能够发现梦可以提醒我们去注意一些平常被忽略的东西。有些人认为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见,这样的人做梦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指引,这并不能说明梦有预知未来的功能。我们要清楚,他希望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他渴望从梦里得到什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人在清醒状态下所得出的解决方法一定比梦中所得到的解决方法要好。其实,人只是希望在梦中能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弗洛伊德学派看来,在我们的努力下,梦也是有意义的,只要我们进行科学的理解。然而,这样的解释已经将梦划入了科学之外的范畴。比如,弗洛伊德认为有一个间隙存在于人类白天的心理活动和夜晚的心理活动之间;潜意识和意识是相反的,梦所遵循的规则也是和人类白天的心理活动相悖的。如果我们看到了这些对立,就可以看到心灵所遵循的规则是不科学的。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说,在原始民族及部分古代哲学家看来,一些概念就是截然相反的。这样的对立在神经病患者中表现得愈加明显。在人类的意识中,有很多都是对立的,比如左右、冷热、男女等。然而,科学却认为它们只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形态,而不是相悖的。就像是在理想状态下,依次排列的量表上的不同刻度。同理,好坏也不是相悖的,而是一种变异形态。因此,熟睡和清醒,白天的思维和夜间的心理活动,同样不是相对的。

在弗洛伊德学派观点中,有另一个难题,那就是将性作为梦的背景。这样,便将梦从我们的主观努力中分化出来了。假如这是正确的,那么梦就仅仅是人类人格表现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由于弗洛伊德学派也发现他们最开始的解释是不科学的,所以,他们提出,我们可以通过梦来发现人类求死的潜意识欲望。或许,这样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知道,人类常常企图通过梦来解决问题,梦体现了一个人勇气的匮乏。然而,弗洛伊德学派的观点却不能让人接受,我们真的无法看出梦是怎样表露一个人的人格的。况且,梦里梦外的事物似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过,通过弗洛伊德学派提出的观点,我们获得了很多很有价值的提示,这真有趣。比如:重要的是潜藏在梦中的思想,而不是梦本身。类似的观点也出现在个体心理学中。有一个科学的要求是他们忽视了的——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人格的惯性及他在各种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

我们可以从弗洛伊德学派如何解释几个重要问题中看出这些缺点:“人类为什么要做梦?”“我们有什么目的?”心理分析学派的回答是:为了实现未完成的愿望。然而,这答案解释不了一切。如果在做完一个扑朔迷离的梦之后,我们忘记了它,不能解释它,那它就没有意义。我们都会做梦,但是很少有人了解梦。那么,我们能得到什么呢?如果一个人梦的内容是发生在他生活的圈子里,是和白天的事情完全不同的,并能带来快乐,或许我们可以了解梦的作用。如果这样,我们的人格就不统一了,醒着的时候梦也就失去了指导作用。由于一个人无论是在做梦还是清醒时都是同一个个体,所以,梦在他的身上一定要有适用性。但是,有一些人,我们无法把他们的一贯人格和梦中所表达的希望联系在一起。他们通常是被宠坏的。他们喜欢追问:“我可以从生活中获得什么?怎样才能得到它们?”他们可能会通过梦来寻求满足。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分析学派的理论是适用于那些被宠坏的孩子的。他们会认为其他人的存在是多余的,别人永远不能否定他们,他们会好奇:“凭什么我要对邻居好?他们爱我吗?”弗洛伊德学派过分地强调了这一群体的特征,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础。然而,追求优越感的形式有很多,希望被满足只是其中一种,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动机。并且,了解梦的目的有利于我们看到,从忘记的梦和无法解释的梦中可以获得什么。

我是从25年前开始研究梦的意义的。在那时,这确实让人很困惑。我们不能说清醒时的活动和梦是完全相反的,它需要和我们的其他活动一致。如果白天我们为了某一优越感目标而奋斗,夜晚也会如此。我们做梦时,常常觉得是在完成一项任务,就像追求优越感目标一样。梦会有利于巩固加强生活方式,因为它是生活方式的产物。

有一件事可以让我们看清做梦的目的。清晨,我们一般会忘记自己做了什么梦,那似乎完全没有发生。真的全忘了吗?其实没有。我们会体会到梦所带来的感觉。由于梦的情节都记不清了,我们无法分析梦,留下来的仅是一种感觉。感觉的残留就是梦所带给我们的收获,这也是梦的一种目的。

一个人所产生的感觉是和其生活方式相契合的。白天与夜晚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但它们没有明显的不同。简单来说,差别仅在于做梦时是暂时脱离了现实的场景,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已经和现实脱离。夜间,我们依旧处于现实社会中。比如,我们受到干扰时,睡眠质量也会受影响;睡着后,我们会控制身体,以免从床上掉下来,这些都是有利的证据;一个母亲,会因为孩子的动作而苏醒,却不会因为街道上的吵闹而无法入睡;因此可以说,在睡觉时我们依然会和外界进行接触。可是,在睡觉时,我们的知觉虽然不会丧失,但也会变弱,我们与现实的接触就不是那么紧密了。当我们进入梦境,我们不会再考虑自己所处的环境,因为,我们已经远离了社会的要求而单独相处。

如果想让睡眠不被影响,只能消除紧张并确定我们所思索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对于睡眠来说,做梦是一种干扰。其实,只有在现实压迫睡梦中的我们去寻求所面临问题的答案,并让我们感到为难时,我们才会做梦。

做梦的目的是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现在,我们可以把焦点转向我们的心灵在梦中是怎样解决问题的。由于没有情景的限制,问题看起来并不复杂,而我们所寻求的答案对我们本身也没有什么限制。梦的目的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支持,并能够引起身体的相似感觉。然而,为什么要支持生活方式呢?是否有东西在攻击它?对它产生威胁的只有现实和常识。所以,梦的目的在于让生活方式免受现实的限制。我们很容易发现,如果一个人面临一个在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通过梦来巩固他的想法。

刚开始,这仿佛是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相悖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梦境给我们的感觉和我们清醒时候是完全一样的。如果一个人面临一个不能用现实来解决的问题,他想用一种看似虚无的生活方式来处理,那么,他一定会找到各种理由来证明它的合理性,并让人觉得他是可以解决困难的。比如说,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工作,不愿意努力,不想为别人贡献力量,他只想不劳而获地赚到钱,那么,他可能会选择赌博这种方式。虽然他知道赌博是危险的,很可能会让他一无所有,但是,他却心存侥幸。在他脑子里,充满了对金钱的喜爱,每天都在幻想自己过着富足的生活,这样的景象会让他更加心潮澎湃:他幻想自己买了汽车,丰衣足食,被人羡慕,因此,他开始赌博。此外,类似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在我们工作的时候告诉我们,有一场电影很好看,我们会忍不住想把工作抛开去看电影。很多恋爱中的人都会经常想象未来的美好画面,如果他爱着对方,那么,他的想象会很美好;相反地,如果他的态度消极,想象的画面一定满是阴霾。然而,无论是哪一种,他都会去想象,我们也能从他所想象的画面来判断他属于前者还是后者。

如果我们在做梦之后只留下感觉,它会对现实有怎样的影响呢?梦和常识是对立的。我们身边会有一些不希望自己被感觉蒙蔽的人,他们总会按照科学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几乎是不做梦的。相反,另一种背离常识的人是不愿意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一般来说,合作能力差的人一般都不喜欢常识,可见,常识是合作的一种构成因素。这种人常常会做梦,他们想躲避现实的问题,怕自己的生活方式被否定。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梦是一种新企图,梦的起因是一个人想要将个人生活方式和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却又不喜欢对生活方式提出新的需求。主宰梦的是生活方式,它注定会引发一个人所希望的感觉。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行为特征中发现他梦中出现的东西。不管我们是否做梦,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是一样的,而梦对于个人生活方式来说,是一种支撑。

假如这是正确的,对于梦的研究,我们已经有了新的突破。其实梦想都是在自我催眠和自我麻痹,虽说梦可以引发我们准备处理某种困难的心情,但是,其实我们是在自欺欺人。我们在梦里的表现是和生活中完全相反的。另外,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清醒时的各种感觉都是通过梦来准备的,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从梦的结构和运用来看,我们可以断定这是欺骗自我的行为。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首先是一种选择,它是针对梦中所发生的事件、景象而言的。我们在前文中也提过:人在回忆的时候,是把经历过的事情重新整理一遍。他往往依据意愿去进行选择,这些选择都可以支持他达到优越感目标。同样地,我们所选出的事件都是和生活方式一致、能够体现出生活方式的。这样的选择仅仅是生活方式与我们遇到问题产生联系后得到的结论而已。在梦中,生活方式是专横独断的,而要解决现实问题,就需要用到常识,生活方式却一直不肯退缩。

梦的构成有哪些?弗洛伊德曾特别指出:构成梦的元素主要是隐喻和符号。这一点,其实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已经发现了。就像一位心理学家说的:“我们在梦里都是诗人。”可是,为什么组成梦的不是简单的语句而是隐喻和符号呢?这是因为,为了避开常识,我们就不能用直白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愿望。隐喻和符号可以是虚无缥缈的,它们所表达的可以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它们可以把相悖的理论联系在一起,而这其中很可能存在虚假的内容。梦里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是荒唐的,它们可以引发我们的感受,而我们在清醒的时候就可以发觉。我们常常用这样的话来提醒别人:“你别孩子气了。”“你为什么哭呢,像个女人一样。”我们常常在比喻的时候将不相干的东西混杂在思想中。比如,一个身材高大的人被一个弱小的人激怒时,他可能会这样表达他的愤怒:“他只是一只小虫子,只配趴在地上。”

同类推荐
  • 贯通一生的心理手册:心理哲学与艺术

    贯通一生的心理手册:心理哲学与艺术

    本书包含了:感知与适应——骚动中走好第一步、命运——立起不倒的人格、好心情——痛并快乐着、心与性——困惑的“玫瑰之战”等章节内容。
  •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研究人的本性、自由、潜能、动机、经验、价值、创造力、生命意义、自我实现等对个人和社会富有意义的问题。他从人性论出发,强调一种新人形象,强调人性的积极向善,强调社会、环境应该允许人性潜能的实现。主张心理学研究中应给予主观研究方法一定的地位,并应突出整体动力论的重要。传统科学应用于心理学的一个弊端是,它所知道的最好方法是把人作为客体来研究,而我们所需要的却在于完全可以把人作为主体研究。
  • 经典趣味心理测试全集

    经典趣味心理测试全集

    本书运用最精炼的语言、最实用的自测形式,涵盖了性格、魅力、爱情、婚姻、社交、事业等众多数心理问题,以诙谐的测试情景进入测试,融合了独具见解的测试结构。
  • 缺失的心理课

    缺失的心理课

    本书前两课是基础课和认知课,通过一些真实有趣的故事,将心理学知识结合到生活中,让读者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类似心理现象的影子,从而强化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其余的课程则从心态、修养、情绪、梦想、职场、逆境、社交等方面展开,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建议。
  • 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通过对心身健康平衡与否的理解,引导青年朋友正确认识自我健康的要旨:通过对传统文化中重要人格特点的把握,告诉青年朋友个人心理活动与文化传承的家庭亲情、社会宗法以及人际信用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网络青年心理分析》的核心在于提出并论证新的个性五要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创的心理咨询诊断方法,经过多年咨询实践比对和检验,证明其简明、实用。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热门推荐
  • 玄通传奇

    玄通传奇

    本书内容源自于西游记真假美猴王一段当中,齐天大圣打死六耳猕猴之后,六耳猕猴在佛祖金钵之中得到重生,被天庭封为齐天尊者,继而担负起佛道两家的重要任务。结交了胡三太、莽天刚、两位地仙,收徒为秦俑师徒四人一同南行寻找智慧发生的一系列离奇、玄幻的故事。
  • 系统太坑人,姐妹齐穿越

    系统太坑人,姐妹齐穿越

    “嗨,大家好,我是顾浅璃,也就是这篇文的女主!嗯,我身边的这位就是我的好基友上官璎珞!这个人其实就是冷了点,但是人还是挺好的呐!”“顾浅璃,你皮又痒了是吗?”听着她咬牙切齿的声音,顾浅璃很识相的开溜了,空中还飘荡着顾浅璃的惨叫:“我不是在夸你吗?为什么还要打我,呜呜~”“其实刚刚那俩逗比都是配角,真正的主角是本系统!”傲娇系统君自恋道。连萌萌哒的小澈澈都忍受不了了,默默地走开。。。(本文纯属坑品,槽点太多,请勿喷!)
  • 三界之峰

    三界之峰

    他即修玄来又练灵,踏在道魔之间,以微末之躯,起于大争之世,以一切皆虚,唯吾可持之念,势要踏破长生大道。“我是最强的。”“哪方面?”“各方面。”玄灵正魔,秘宝奇境,
  • 符动九重天

    符动九重天

    少年因爱被废,却得神秘老者相助,走上峰巅……
  • 谁的婚姻里没有阴雨天:你可以让婚姻危机走开

    谁的婚姻里没有阴雨天:你可以让婚姻危机走开

    本书以现实中的诸多婚姻事例为看点,揭示了婚姻危机存在的根源,作者颇富见地地提出了经营婚姻的方法和秘诀,这些医治婚姻危机的良方可以帮助围城里的人们赶跑婚姻危机,获得长长美美的幸福。本书主要阐述了以下主要内容:远离争吵不断的婚姻婚外恋——女人心中永远的痛缺失“性福”让婚姻走到崩溃的边缘婆媳大战,伤了一个男人痛了两个女人别在婚姻里迷失了自己宝贵的婚姻经不起折腾。
  • 红裙

    红裙

    记得有人说“有好书相伴,永远不会孤独”我想这里书籍充当的不仅是良友更是灵魂知己,前进亦或是背后最坚实的力量。生而为人,身处社会,免不了有众多感慨。也许我们说不清道不明如在梗咽,但书籍可以,它总能帮你理清了,阐明了,舒畅了。
  • 末世游戏大亨

    末世游戏大亨

    林学诚玩手机时一不小心把地球给卖了,却因此贷款买到另一颗星球。迫于还款压力,也为了良心上好过,他决定在一个月内将所有地球人类转移到他的新星球上来。于是,失去地球的人类迎来末世,而林学诚却无耻地当起了“真人版网络游戏”的幕后大老板。
  • 未来点将台

    未来点将台

    这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一个黄巾小兵,在无奈的生存挣扎中越陷越深,洗不掉黄巾的烙印。他身为黄巾,没有名臣猛将来投,没有美女投怀送抱。有的只是那一个伴随他穿越时空的点将台。看他是如何在士族遍地的世界中杀透重围。终究还是一个从一名黄巾小兵成长为暗夜行走,最后统帅天下的故事。
  • 天使不是神

    天使不是神

    天使——西方神话中的神,本代表着和平与圣洁,但正义的反面,是永恒的暗黑。。。。。。一次意外,叶天羽因为天使之墓一事,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叶言风。本来平凡的他却被认定为救世主,这一切是上天安排好的,还是另一场阴谋?堕天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叶天羽等人就此踏上对抗堕天使的道路,亲情丶友情丶爱情,这些带给他们力量,保卫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最珍贵的人。。。。。。
  • 24点末班车

    24点末班车

    夜晚24点的末班车是通向鬼门关的,一位少年,误打误撞进入鬼门关,成为勾魂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