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37500000007

第7章 中国篇(6)

我自己认为很有福气,活到这么大年纪。我同代好多了不起的人物,已早登鬼录。不管人怎么说,活到八十、九十的人,毕竟是少数。胡适之、梅贻琦、蒋梦麟、顾孟余,都已经走了。斯大林、希特勒、丘吉尔、戴高乐也都没了。那又有什么关系?至于我,我要尽量注意养生之道,至少再活十年。这个宝贵的人生,竟美到不可言喻,人人都愿一直活下去。但是冷静一想,我们立刻知道,生命就像风前之烛。在生命这方面,人人平等,无分贫富,无论贵贱,这弥补了民主理想的不足。我们的子孙也长大了。他们都有自己的日子过,各自过自己的生活,消磨自己的生命,在已然改变了的环境中,在永远变化不停的世界上。也许在世界过多的人口发生爆炸之前,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当中,成百万的人还要死亡。若与那样的剧变相比,现在这个世界还是个太平盛世呢。若是那个灾难未来,人必须有先见,预做妥善的安排。

每个人回顾他一生,也许会觉得自己一生所作所为已然成功,也许以为还不够好。在老年到来之时,不管怎么样,他已经有权休息,可以安闲度日,可以与儿孙在亲近的家族里,享天伦之乐,享受人中之至善的果实了。

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林语堂

一位参加庆祝中国建国十周年代表团的日本朋友,在回国之前,约我去话别。这是一位白发苍苍的汉学家,我和他的夫人认识,在从前大家见面的场合,他总是恂恂地坐在一旁,不大开口。这次却兴奋得滔滔不绝,大谈其访华观感,他说中国变化之大,真是出乎意外!他在一九二三年、一九三五年都曾来过中国,但是这次到来,看见整个中国焕然一新了,不用说天安门广场完全是新的面貌,就是北京的小街小巷也变得不可辨认了。他接着谈西安、谈成都、谈汉口……

越谈越兴奋。我好容易挤进一句:“您对于哪一件事物印象最深呢?”他笑了,说:“这是个很难的试题!比方说,国庆日的游行群众对领袖的爱戴的热情;以科学方法保存和重修的古迹;长江大桥,武汉钢铁厂……但是我想还是人民公社给我的印象最深,人民公社真好!我参观了四川红光人民公社的托儿所和敬老院,这真正做到了中国古圣先贤的伟大理想——老者安之,少者怀之。”他凝思地摇着满头的白发,“这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我现在也在看书,看马列主义的书,研究马列主义怎样能和日本的实际相结合……”

这位学者的变化也真不小呵!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我没有去过四川红光人民公社,但是我知道全中国的人民公社都是一样的,我眼前涌现出我今年春天参观过的河南大冶人民公社。大冶人民公社的康福乐园,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在康福乐园里有产院,有托儿所,有幼儿园。走出去不远还有小学。产院里设备周全,有中西医药。诞生的日子不同的孩子,都分开居住。这一大片房子的周围,母亲怀抱里的,床上的,推车上的,地上玩的,课堂里的,几百个孩子,红红胖胖的,真像园里的鲜花一般。我们又参观了他们的敬老院,那是在很清静的一个上坡上的窑洞里。这窑洞也极其可爱!走进大门,里面好像北京的三合院,三面有窑洞,院里有井,有葡萄架;有石礅,光滑清洁的窑洞内,摆设整齐,里面住着几位老大爷老大娘,那时他们正坐在院子里闲谈,看见我们来了,喜得起来让坐让茶,还给我们唱了快板,以后我们还参观了“东厢房”的厨房,里面有两位白衣白帽的炊事员,正在给老人们整治着晚餐。

这一切都使我满意地想到,童年和老年是人生中最难调护最要扶持的时期,尤其是没有儿女亲属的老人,在旧社会是最孤苦无依的。这一切,若没有人民公社,也是很难办全办好的。人民公社真好!其中的一好,就是做到了“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祝赵母王太夫人的寿

——郁达夫

刚从天台雁荡旅行了回来,勉强写成了万把字的游记;这中间又有林语堂的来杭,哥哥嫂嫂的来杭,陪他们玩玩自然也费去了我不少的时日,现在偶尔将日历一翻,十二月竟已过去了三分之一了。日子过去的快,原是一件可惊的事实,而尤其可惊的,是我在这些日子中间,把一件重要的事情,竟忘记得干干净净;若今天不翻日历的话,不看见日历上记在那里的必做事件的项目的话,怕这一篇文字,也不会写成的。

所谓重要的事情,就是今年夏天,于去青岛之前,答应为祖姑岳母做的一篇寿序,当时的计划,以为从青岛回来,天气总也凉爽了,十一月中无论如何总可以把这篇寿序做好的,所以在日历十一月末日的空白备忘事项中,记入了这一条要件。

我对于平时杭州人家的那一种做寿做亲的铺张耗费,一向是不赞成的,尤其是那一种只重仪式不重实际的恶习惯;但这一次的事情,可有点儿不同。赵母王太夫人,是映霞的外祖父王二南先生的三妹妹,今年八十,二南先生的姐妹中间,仅存而健在的,只有她老人家了;另外的一位四妹妹哩,在虽则还在,但双目失明,龙钟老熟,看过去只像是一个影子。二南先生的对于我,是如何的一位知己,我在学问上,人格上,处世上受了他多少的影响,这一盘账,恐怕就是用了二十档的算盘来算,也有点儿不大算得清楚,而这一位三姑母奶奶哩,却是他生前最亲信痛爱的一位同胞的女弟。

三姑母奶奶的声音相貌,丰度言谈,存心才干,简直和二南先生是一个样子(王二南先生的传,我也只作成了一半,搁起在这里),而最使我羡慕得了不得的,是她的那一种健康的福德。虽然是八十岁了,头发自然是银丝样的白,但眼睛还能不戴眼镜而在灯下读同文石印本《全唐诗》,牙齿能咬昌化小核桃,腰胸挺直,打起五千文的麻将来,竟经得起两个通宵;我年未四十,而盘牙掉尽,眼睛乱视,近来且感到了时时的腰痛,本来是不大直的背脊,现在更驼得像督脉伤了的人,这样来一比较,我想谁也要对我们的这位老寿星发生惊异的吧?一个人在这世界上唯一的所有,除了长生之外,更还有什么?就说钱吧,有了几万万,而无人或无力来用它们,那有什么意思呢?再说权势吧,名誉吧,你本身的生命若不坚固,那这些附着物将于何处去生根?我对于平常的喜庆铺张,不大赞成,大半也不去登门拜贺,而这一回却非去喝它一天酒不可的最大原因,就在这里。

三姑母奶奶的德性如何,大约另外总有人在那里之乎者也的赞颂,我可不愿意只用了些形容词或典故来做空文章。据我所晓得的说出来,却有底下的几件细事,是我所佩服的。一,我们的那位祖姑岳丈,早就去世了;迄今二十余年,三姑母奶奶非但把旧产守得好好,并且还娶媳妇,嫁女儿,周济亲族,用得很有余裕的样子;不久之后,并且孙子也就要娶孙媳妇了。二,三姑母奶奶门前的车夫,摊贩,以及那一段的乞丐们,一看见三姑母奶奶立在门口,都会得挤拢来向她去诉苦诉难,拱手作揖的,不晓得是什么缘故。三,他们家里的佣人,个个都是勤工在三十年以上的人;我们初搬来杭州,佣人还用不落的时候,向她去借了一个来用用,这女佣人日日在催我们赶快雇定一个,好让她回去侍候老太太,仿佛老太太就是她自己的母亲。四,前几年我来杭州,在汪庄的琴室外遇见一位本地的老乡绅,他于一阵闲谈之后,就问起这位三姑母奶奶来,说:“她老人家近来弹琴弹不弹了?杭州的女子,能把《潇湘夜雨》弹得那么幽咽的,恐怕只有她了。”这是对于古琴很有研究的那位老先生的批评。五,她老人家空下来很喜欢念诗;三年前,我自上海来看她,她留我吃饭,饭后也打了四圈牌;在打牌的杂谈声中,她念了四句诗给我听:

行年七十七,软硬都会吃,

日日游竹林,神仙中之一。

这岂不比“煮豆燃豆萁”更真而有意思么?而她自家还在客气说:“我是不懂诗的,但像寒山子似的山歌,倒也会唱两句。”

她膝下还有一位老莱子鹤年娘舅,日日在那里事母教子,过他的最舒适的生活。今年已经有五十多岁了,而性情的恬淡,说话的朴素,酒兴的飞扬,行事的无邪,简直还像比我年纪要轻,这真是名副其实的老莱子,当然也是三姑母奶奶的老年的福气。这一回祝寿称觞,这一回的一定要我写一篇寿序,本来也就是这一位老莱子的发起。我本想请孙廑才先生去做一篇古文写一堂屏幅送去的,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自己本也想学学唐荆川归熙甫的老调,或翻翻类书,做两句四六出来,使她老人家笑笑的;可是荒疏了二三十年的文言文,向班门去弄起斧来总觉得有点儿不入调。因此就匆匆写下了这一篇变相的祝寿文,想使这位看不惯白话文的老寿星,好笑得更厉害一点。当然寿对是一定要写一副的,对句是:

柔比刚坚,如来云液,

冬行春令,王母蟠桃。

如来的生日是在旧历的十一月十日。

我的祖母之死

——徐志摩

一个单纯的孩子,

过他快活的时光,

兴匆匆的,活泼泼的,

何尝识别生存与死亡?

这四行诗是英国诗人华茨华斯(William Wordsworth)一首有名的小诗叫做“我们是七人”(We are Seven)的开端,也就是他的全诗的主意。这位爱自然,爱儿童的诗人,有一次碰着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发鬈蓬松的可爱,他问她兄弟姊妹共有几人,她说我们是七个,两个在城里,两个在外国,还有一个姊妹一个哥哥,在她家里附近教堂的墓园里埋着。但她小孩的心理,却不分清生与死的界限,她每晚携着她的干点心与小盘皿,到那墓园的草地里,独自的吃,独自的唱,唱给她的在土堆里眠着的兄姊听,虽则他们静悄悄的莫有回响,她烂漫的童心却不曾感到生死间有不可思议的阻隔;所以任凭华翁多方的譬解,她只是睁着一双灵动的小眼,回答说:“可是,先生,我们还是七人。”

其实华翁自己的童真。也不让那小女孩的完全:他曾经说“在孩童时期,我不能相信我自己有一天也会得悄悄的躺在坟里,我的骸骨会得变成尘土。”又一次他对人说“我做孩子时最想不通的,是死的这回事将来也会得轮到我自己身上。”

孩子们天生是好奇的,他们要知道猫儿为什么要吃耗子,小弟弟从哪里变出来的,或是究竟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但人生最重大的变端——死的现象与实在,他们也只能含糊的看过,我们不能期望一个个小孩子们都是搔头穷思的丹麦王子。他们临到丧故,往往跟着大人啼哭;但他只要眼泪一干,就会到院子里踢毽子,赶蝴蝶,就使在屋子里长眠不醒了的是他们的亲爹或亲娘,大哥或小妹,我们也不能盼望悼死的悲哀可以完全翳蚀了他们稚羊小狗似的欢欣。你如其对孩子说,你妈死了,你知道不知道——他十次里有九次只是对着你发呆;但他等到要妈叫妈,妈偏不应的时候,他的嫩颊上就会有热泪流下。但小孩天然的一种表情,往往可以给人们最深的感动。我生平最忘不了的一次电影,就是描写一个小孩爱恋已死母亲的种种天真的情景。她在园里看种花,园丁告诉她这花在泥里,浇下水去,就会长大起来。那天晚上天下大雨,她睡在床上,被雨声惊醒了,忽然想起园丁的话,她的小脑筋里就发生了绝妙的主意。她偷偷的爬出了床,走下楼梯,到书房里去拿下桌上供着的她死母的照片,一把揣在怀里,也不顾倾倒着的大雨,一直走到园里,在地上用园丁的小锄掘松了泥土,把她怀里的亲妈,谨慎的取了出来,栽在泥里,把松泥掩护着;她做完了工就蹲在那里守候——一个三四岁的女孩,穿着白色的睡衣,在深夜的暴雨里,蹲在露天的地上,专心笃意的盼望已经死去的亲娘,像花草一般,从泥土里发长出来!

我初次遭逢亲属的大故,是二十年前我祖父的死,那时我还不满六岁。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可怕的经验,但我追想当时的心理,我对于死的见解也不见得比华翁的那位小姑娘高明。我记得那天夜里,家里人吩咐祖父病重,他们今夜不睡了,但叫我和我的姊妹先上楼睡去,回头要我们时他们会来叫的。我们就上楼去睡了,底下就是祖父的卧房,我那时也不十分明白,只知道今夜一定有很怕的事,有火烧、强盗抢、做怕梦,一样的可怕。我也不十分睡着,只听得楼下的急步声、碗碟声、唤婢仆声、隐隐的哭泣声,不息的响音。过了半夜,他们上来把我从睡梦里抱了下去,我醒过来只听得一片的哭声,他们已经把长条香点起来,一屋子的烟,一屋子的人,围拢在床前,哭的哭,喊的喊,我也捱了过去,在人丛里偷看大床里的好祖父。忽然听说醒了醒了,哭喊声也歇了,我看见父亲爬在床里,把病父抱持在怀里,祖父倚在他的身上,双眼紧闭着,口里衔着一块黑色的药物他说话了,很轻的声音,虽则我不曾听明他说的什么话,后来知道他经过了一阵昏晕,他又醒了过来对家人说:“你们吃吓了,这算是小死。”他接着又说了好几句话,随讲音随低,呼气随微,去了,再不醒了,但我却不曾亲见最后的弥留,也许是我记不起,总之我那时早已跪在地板上,手里擎着香,跟着大众高声的哭喊了。

同类推荐
  • 蟾溪流韵

    蟾溪流韵

    连德仁先生的《蟾溪流韵》即将付印,嘱我写序,诚惶诚恐。对诗词,我并不精通,但确是个爱好者。我始终认为,好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底喷涌而出的。其鲜活的灵魂是无法隐藏的。读完连先生的诗集,酣畅淋漓,更加深了我这一认知。
  • 快活馋

    快活馋

    吃货写食也如下厨,凭的不仅是舌尖对美味的热捧,更有天赋加匠心。这里的每一篇,都如一道有渊源有来历的家常菜,杯盘随意,厨房里却必有秘不外宣的秘方,终而滋味浓厚,惹人奋箸。这些独门秘方,可能是天外飞来的妙喻,是奇峰突转的反讽,或极闲淡里倾泻的一缕儿女情长,极热闹处滋生的一点世味苍茫。“杯盘草草供笑语,灯火昏昏话平生”,正是《快活馋》里求味道的人生。
  • 学术之美

    学术之美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学者专栏”、“海峰随笔”等栏目进行的学术交流。这些随笔既包括刘海峰教授个人的治学之道与治学体验,还有对一些教育和文化问题的思考和评论。这些系列精品随笔以小见大,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大气、轻松、幽默,具有很强的学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体现出刘海峰教授教育理论的精深和历史与文学功底的深厚,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 横舟集

    横舟集

    诗,就像草原上一只美丽的蝴蝶,人都想捕捉到它,但它却十分狡黠,上下颉颃,左右飞旋,引诱着你,却永远不给你捉到它的机会。诗是文学生态中最娇艳、感应时代最灵敏、因而也最不易出现大家巨擘的文体,中国历史五千年,被称为诗的国度,可是经时间过滤而留存下来且被历代大众耳熟能详的也就十几位。
  •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本书选编杜牧诗作167题共185首,大抵以《文集》为主,其馀各集,凡能断定确为杜牧所作者,酌量选人。编选体例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以《独酌》为界。编年部分按年代排列,未编年部分则按原集顺序排列,先《文集》,后《外集》,再《别集》。入选的作品,一般有题解,具体说明每首诗的作年、写作背景、作品之特色、后人之评价等,但不求面面俱到,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释重点是解决字词难点,说明典故含意,有时略作串讲,对于人名地名,尽量注释清楚。注释文字力求简明精当。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龙帝

    重生之龙帝

    龙翔在在古玩市场中淘来一座小塔,可是没过多久便连人带塔穿越到了玄天大陆,身怀万年难遇的混沌圣体,可是确从小经脉堵塞不能修炼,MD什么狗血剧情,看我是如何屠仙魔,上九幽,一步步走上至尊之路的吧。
  • 世界通缉:第一药剂女大师

    世界通缉:第一药剂女大师

    没有魔法天赋的她,却唯独有强烈的制药天赋的她!难产为她而死的母亲,为换她生命而死的父亲,为保护她而一直作战的哥哥,她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神秘的四大部落,五大国的探险,传说中的神兽,人类与魔兽的战争!种种惊心动魄的事情等着她去冒险。还要寻找到为何要拿她做了十年服毒实验的答案!面对种种奇遇她如何能一步一步坐上世界第一药剂女大师的位置!
  • 帝国士兵

    帝国士兵

    欢迎来到希灵帝国离世庭院希灵帝国吧欢迎您的加入(丢掉节操就好了)
  • 双姝传

    双姝传

    夏荷香,是炎炎夏日里一朵散发着清冽香气的素荷吧?在进入沈家之前她只是山间乡下里一个朴实农女,进入沈家之后从丫鬟到少奶奶,她圆满的生活遭人妒忌被一步步逼迫、陷害沦落为乞丐。饥寒交迫的打压使她终于觉醒。青楼花魁到千金小姐,再到当家作主的夫人,杀夫夺子、把好姐妹赶去当尼姑,她带着悚人的冷笑只为复仇而来……
  • 贵族学院:霸道校草溺爱甜美校花

    贵族学院:霸道校草溺爱甜美校花

    她们有着重重的身份,个个都是豪门千金,个个都是倾国倾城,才女。一个冷,一个酷,一个萌被骗回国不说,还要去上学。他们是豪门的少爷,个个都是完美校草,美男。一个冷漠,一个花心,一个阳光豪门千金归来,霸道校草的溺爱。一场贵族的爱恋,会有什么甜蜜的事情发生?恋人的信任抵抗的过一个谎言吗?某男:许你给一个世界某女:许给你一世真情
  • 封天之祖

    封天之祖

    新书《神火凌天》发布,欢迎大家围观。周天万界,所有修行者,都要以我为尊,以我为万世天祖。一个幼逢巨变的废材少年,一个灵力修炼反复下降的奇怪小子,心上人离他而去,母亲却化灵守护。他历尽人间磨炼,却从灵域历炼中鹤立而出,他顶着先祖周天之主的光环,修周天之道,铸兵士、炼灵丹。同样是结丹晋级,别人只要一颗,他却要三百六十颗才能晋级。他闯天域,历龙天、魔天磨难,在天域中扬名于周天万族。但他却要前去凤天以证明他是一个男人。周天大道的大门已经敞开,可否成功?大机缘?大磨难,他深知,他的路还很长很长......看天族少年罗天,如何走上万古帝尊之路。
  • 进化金身

    进化金身

    一场突如其来的鼠灾,使一年轻人在生死危机之时,发生变异导致进化!成就进化金身!变异虎王!变异白蛇,双头变异蜥蜴!纷纷出现!世间一片大乱!“我们武者修炼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所能达到的成就!你一夜之间,便能达到!凭此!你就该死!!!”“不。。我宁愿不要金身,只要能保证大家生命安全!”哼!从今天起,我不但是进化者,还是一名名符其实的武者!“小子,你要永远记住,外练筋骨皮只是内练一口气的基础,只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也就是天人合一境界后,才能永恒于天下!”
  • 爱开始的地方

    爱开始的地方

    羽族王子,汐族公主,妖族帝王,凑上穿越而来的普通人类。谁都不曾想到,这片美丽和平的大陆会因为他们的到来变得蠢蠢欲动,虎视眈眈。原本维持大陆和平安稳的秩序被打破。各个种族都想借此机会夺得新大陆的主导权,在这暗潮汹涌的异世界里,你或者他能否为自己挣得一片安然?他,本是妖族至高无上的帝王,确因为她而变得妖不妖,人不人。他,羽族高贵血统的唯一继承人,确因为她宁可折断自己翱翔天际的双翅。他,汐族最冷漠的男人,确因为她变得心底偶有一丝涟漪。他,人族最善战的勇士,确因为她变成残疾,永远无法回到战场。而她,原本只为寻他而来,确无端卷入异世界的争端。当面对爱人的背叛,朋友的伤害,她应该何去何从?
  •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 古道茧

    古道茧

    何为天?青天!苍天!黄天!被天断绝的血脉,遭天嫉恨的少年,扑朔迷离的身世,延续万年的阴谋,三块大陆,三班仙神的传说。到底少年的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