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4200000049

第49章

(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工业在调整整顿中稳步发展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确定了我国农村经济要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并决定:“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凡是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宜于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支援设备,指导技术。”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国务院于1979年和1981年相继颁发了《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试行草案)和《关于社队企业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若干规定》两个指导性文件,把社队工业的发展纳入了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之下,并从贷款、税收、资金多方面对社队企业采取扶持的政策。在此期间,社队工业在行业上进行调整,在企业上进行整顿,克服盲目性,提高企业素质,使社队工业稳步健康地向前发展,1983年社队工业产值达到757亿元,其中公社工业产值432亿元,比1976年增长211%和251%,7年每年平均净增17.6%和19.5%。另一方面,由于对社队办企业认识不统一,把发展社队工业说成是“影响农业生产”,是“以小挤大”,是“与城市大工业争原料、争能源、争市场”,是“不正之风的风源”,也给社队工业的发展人为地设置了种种障碍,影响了它的发展速度。

1984年中央一、四号文件的颁布,使乡镇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发展商品生产,搞活商品流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分工,1984年中央相继发布了《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业的通知》和《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这两个文件肯定了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是国营企业的重要补充,是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国家财政收入新的重要来源。要用“热情支持,积极引导和管理,使其健康发展”这一总方针,来统一全党的思想,并在方针、政策上,作了许多相应的规定。考虑到农村形势的变化,中央决定将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它的范围也从过去只限于公社、大队两级,扩大到乡(区、镇、公社)、村(大队)、级(生产队)、部分社员联合办的企业和个体企业。这两个文件的发表,调动了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已深入人心,乡镇工业在以上五种形式下有了较快的发展。

乡镇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速度有了一个新的突破,以可比的乡村两级来说,发展速度有了较大提高。

(2)根据商品生产的规律,乡村工业的发展突破了“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和“拾遗补缺”,而且根据市场需要发展生产。

(3)突破了封闭式办企业,进行开放,既对国外开放,又对国内各地、各种所有制企业开放,进行各种形式的联营和联合。

(4)企业从生产经营型向开拓生产经营型企业过渡。

1984—1988年,农村乡镇企业进入了全面高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数由5208万人发展到9546万人;乡镇企业总收入由1268亿元提高到4232亿元,4年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数平均每年增长20.8%,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58.4%。

1989—1991年,这一时期国家为解决国民经济结构矛盾和社会供求总量失衡等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治理整顿,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下降,吸纳农村就业人口能力减弱,仅1989年和1990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就减少了近300万人,增长速度1989年为13%,1990年为14%,1991年恢复为37%,这三年乡镇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比1984—1989年减少42个百分点。

1992—1994年是乡镇企业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之后国务院一系列文件的下发,更充分肯定了乡镇企业的重要作用,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空前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恢复和提高,产值总量迅速增长,出口创汇等也跃上新台阶,涌现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和现代化企业集团,1992年完成产值17975亿元,比1991年增长54.7%,1993年比1992年增长75.7%,1994年比1992年的总产值增长1.4倍,纯利润增长1.3倍,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润提高了25%,每百元营业收入占用的流动资金降低了16.8%,人均创税提高了1倍多。

1997—1999年乡镇企业在改制和优胜劣汰中发展速度再次放慢,效益下滑。1999年乡镇企业个数比1995年减少132万个,从业人员比1995年减少1.2%,乡镇企业发展趋缓,效益下滑,吸纳农村劳动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个数2084.66万个,比上年增长0.5%,从业人员12819.57万人,比上年增加116万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7.3%;完成增加值27156.23亿元,增长9.14%,高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1.1个百分点,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4%,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4%,净利润总额5882.55亿元,实缴税金1996.50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5.8%)。2001年,东部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8135亿元,中部8193亿元,西部2848亿元。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净增额中84.5%是东部地区实现的。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增长强劲,已经成为发展新的增长点。个体、私营企业占当地乡镇企业的比重,东部为64.12%,中部为74.39%,西部为84.27%。2001年末,在乡镇企业集体企业资本金总额中,非集体资本金东部占61.7%,中部占44.2%,西部占58.3%,表明东部地区乡镇个人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外向型经济是东部乡镇企业发展的优势,2001年东部乡镇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8889亿元,中部592亿元,西部111亿元。在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产品次货值中东部占93%,中部占6%,西部占1.1%。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东部乡镇企业引进了资金,扩大了销售市场,帮助企业转化了机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规模和素质的提高是东部乡镇企业竞争力增强的重要原因。2001年底,东部乡镇企业户均固定资产22.79万元,中部8.46万元,西部6.81万元。职工人均固定资产东部2.9万元,中部为1.54万元,西部为1.62万元。职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东部占集体企业职工总数的3.7%,中部为2.5%,西部为2.4%。

2002年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素质提高和体制创新的步伐,全年实现增加值3238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558亿元,上缴税金2694亿元,从业人员13287.7万人,新增200万人左右,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8%,乡镇企业支付职工工资总额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86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部分的50%。各类园区带动作用明显,30%的乡镇企业集中到小城镇和工业园区。

2003—2005年乡镇企业继续向前发展,2003年乡镇企业个数达到2185万个,2004年为2213万个,2005年2249.5万个;从业人员数,2003年为13573万人,2004年为13866万人,2005年为14272万人;增加值,2003年为366863254万元,2004年为418153625万元,2005年为505342521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003年为85712188万元;上缴税金总额2003年为31301253万元,2004年为36583335万元,2005年为51809159万元。这期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从1997年开始,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了双汇、得利斯、金锣、皓月、德大、蒙牛、光明、三元、伊利、大成、华农、华龙等一大批知名骨干企业。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全区农牧民人均由此获得900多元的纯收入,占可支配收入30%以上(2005年)。

(六)乡镇企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起到重要作用

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资金,为国家建设提供资金,增加了国家的产品出口,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扩大了农村市场,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使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组织结构优化,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四、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进一步推进农村工业化

“十二五”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总要求,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为出发点,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强化服务为保障,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进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为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乡镇企业发展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原则;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服务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公平竞争、扩大开放的原则;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挥比较优势,提升竞争力。

“十二五”乡镇企业发展目标。地区结构优化目标: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以提高为主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中部地区以发展为主,资源丰富地区可适当外延扩张,短缺地区走集约发展之路;西部要加大发展力度,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发展地方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第一产业在稳定中提高,在设施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等领域有明显提高。第二产业重点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及技术密集与传统民族工艺性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在巩固为居民生活服务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商贸、物流、金融和信息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企业结构优化目标:鼓励农民创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不断增加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的比重。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和辐射作用、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型骨干乡镇企业,逐步形成大、中、小型乡镇企业优势互补、龙头企业与专业配套企业有机结合、和谐发展的企业结构。技术发展目标:引导和扶持大型乡镇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中小型乡镇企业建立以科研院校为依托的研发合作机制。不断提高生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的乡镇企业和自主创新型乡镇企业的比重。适应不同发展水平乡镇企业的需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适用技术为主体,一般适用技术和传统适用技术并存的多层次技术体系。骨干企业的技术水平力争达到或接近同期国内先进水平。鼓励乡镇企业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进行生产经营,推行质量和环保体系认证。东部地区乡镇企业行业物耗、能耗、环保和安全指标基本达到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大中型乡镇企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中西部地区大中型企业力争达到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人员素质目标:通过实施乡镇企业“蓝色证书”培训工程,乡镇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体系建设项目,对乡镇企业职工开展岗前及在岗培训,提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技能。

当前发展乡镇企业重点任务和发展措施:

一是支持乡镇企业参与现代农村建设。支持乡镇企业充分利用和发挥农村资源,将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支持和鼓励乡镇企业积极反哺农业,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鼓励乡镇企业招商引资和对外投资,将国内外要素引进农村,改善农村的条件;引导乡镇企业与周边城镇企业密切合作,延长农村产业链。

二是支持乡镇企业富裕农民生活。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服务业、与大企业配套的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对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优惠贷款。引导乡镇企业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教育和文化、医疗卫生、体育保健等生活条件。

三是支持乡镇企业改善农村环境。支持和鼓励乡镇企业通过制定和完善厂区规划,改善厂区环境等方式带动所在地区乡村改善生活环境,支持乡镇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开展清洁生产,鼓励乡镇企业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和发展企业民主,带动农村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建设。

同类推荐
  • 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

    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

    本书是以土地革命时期在江西苏区战斗过的100位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为素材,紧紧围绕“党魂”这一核心主题,选择他们当中最动人、最闪光的事迹,从各个不同视角,诠释和解读中国共产党人“党魂”的一部新作。
  • 王朝间的对话:朝鲜领选使天津来往日记导读

    王朝间的对话:朝鲜领选使天津来往日记导读

    古代出使中国的高丽、朝鲜使节以及他们的随行人员,写下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文字。这些书统称《燕行录》。《燕行录》的写作持续了700年之久,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外国文人记录中国的超大型文库。金允植的《阴晴史》是最后一批《燕行录》,也是朝鲜封建文人的千古绝唱。
  •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公共行政与行政责任、公共行政的概念及其制度性质、规则系统的内在弊病及矛盾性、发展和完善行政责任制的理论启示等内容。
  •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居委会干部读本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居委会干部读本

    社区建设,江泽民总书记称之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居委会主任,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角色。朱镕基总理亲切称赞他们是“小巷总理”。当好“小巷总理”,重要的是想民、利民、帮民。想民,就是要为民着想。围绕着居民需求、愿望做文章,要从居民的普遍利益出发,抓住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使社区工作与居民需求、愿望合拍。
  •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本书重点阐释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如何弘扬,如何重新生长,融入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中,按主题分章,每章讨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及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宠妻上瘾:失忆娇妻不好惹

    宠妻上瘾:失忆娇妻不好惹

    很好,这女人敢忘了他,他需要做点什么让她想起来。
  • 咱们俩个真的不合适

    咱们俩个真的不合适

    乔可觉得自从遇到江哲之后自己人生观的底线真的是越来越低了,她真的不想抢朋友的男人啊。
  • 玉落九幽

    玉落九幽

    她,九幽宫主,身怀绝世毒术;他,冷面罗刹,杀人于无形;他,九五之尊,却为一人肃清这整个后宫……一个是从小的青梅竹马,一个是真心相待的皇帝暗涛汹涌,爱恨纠葛……只愿洗净铅华,与他偕老,共赏这锦绣山河
  • 程序猿中猿

    程序猿中猿

    未来,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会植入芯片,然后连接起来,这不会莲花一夜开遍荷塘,但是,天命已定!
  • Told After Supper

    Told After Supp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刘国芳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微型小说作家之一,他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就读过刘国芳的微型小说。《荡不起来的秋千》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 娇妻在上:误惹危情总裁

    娇妻在上:误惹危情总裁

    上一世顾安好被父母厌恶,被姐姐算计,被爱人欺骗。最后她落得死无全尸,葬身海底的下场。当顾安好再次睁开眼睛,她竟然变成刚进入娱乐圈的小模特。这一次,她只为复仇而活,前世的债,她会全部讨回来!所有欺她辱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可是一纸合约,竟然让她和恶名远扬的纨绔大少肖宁远纠缠在一起。顾安好步步后退,警惕的看着肖宁远:“你……你究竟要做什么?”肖宁远靠在顾安好耳边,声音低哑:“仇,我帮你报。你安心做我的女人,怎么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至道皇尊

    至道皇尊

    他为她纵横幽冥,她为他独闯黄泉!是爱情,亦或责任?是执着,亦或牵绊?他,她,它!在九幽之下并肩而战。不为成仙,只因守护彼此的诺言……热血,争霸,守护,拼搏。都市少年鬼域行,一切一切,尽在《至道皇尊》!
  • 谁主江山

    谁主江山

    灯烬棋未收,江山风雪骤。耻辱宏图,阴谋亲情,家恨,国恨。被皇帝厌弃的皇子谋夺江山,是非成败,且待后人评说。
  • 神棍二人组

    神棍二人组

    他叫巴尼她叫舒小媚他本是神圣天堂的天使她本是抓鬼部门的成员他说我遇到舒小媚是命运使然她说我遇到巴尼纯属点子太背就这样,一个代号神棍的二人组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