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4100000033

第33章 不要让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员工(3)

张某来自西部贫穷地区,仅仅是个高中毕业生。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学历太低,连一个保安的工作都找不到,每天住在潮湿、阴暗的地下室 里。就在他哀叹苍天不公,准备返回家乡的小山村时,他的命运出现了转机。他在地铁口卖报纸时,从一个顾客的口音中认出了一个老乡,立即攀附上。老乡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对他乡遇故知感到非常高兴,对张某的遭遇也非常同情,便来往起来,为他找了免费住处,张某也高兴地接受了。

这位老乡还留心为张某找工作。不久,他一个朋友的公司在招聘模特经纪人,按照张某的条件,他连初试的资格都没有,但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决定给他一个机会,于是一个朝不保夕的卖报人摇身一变成了“模特经纪人”,每天和这些以前连见都没有见过的美女在一起工作。

按理说张某阅历平平,收入也由每月不足500元猛增到好几千元,他应该感到满足了,这可是他在老家一两年也挣不到的。可这时他居然心理不平衡起来,因为其他员工可以拿到他的两三倍,所以他常常在老乡面前抱怨公司待他不公。老乡要他学会知足常乐,即使要挣更多的钱,也要脚踏实地,先充电,提高业务能力,而不能只会消极地抱怨。可是张某认定了是别人故意刁难他,从来不钻研业务,而总是要老乡出面给他打招呼,安排给他更加重要的职位。有好多次,老乡正在参加公司的重要会议时被他的电话“骚扰”,老乡终于忍无可忍地拒绝了。过后,张某对老乡也产生怨恨,觉得他不够意思,他觉得老乡就应该无条件地帮忙。而正因如此,他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很快便丢了这份工作,此时他的老乡也帮不了他了,更不想帮他了。

夸夸其谈

假如你已久经职场,那么你便常常能看到这样两种人,他们基本上都是职场新人,一种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在学校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另外是那种刚刚跳槽而来的,有些还是被领导给予了很大希望的人。

这两种人在最初的露面和会议中,急于表现自己,常常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领导为了照顾新人的面子或者鼓舞士气,一般不会干扰他的长篇大论。语言这个东西有快感,表演起来容易令人上瘾,往往陶醉在当中就忘了自己在说些什么。这样的行为恰恰是他的不自信或者过于自信而导致的结果。

但公司毕竟是公司,是讲究实际效益的,有许多事情不是通过说,而是通过做来体现的,或是通过实际效果来证实自己的才气。只有做出点成绩来给人看一看,这才能证明你的真才实学,让人心服口服。

比尔·盖茨有过这样的名言:“这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它希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有所成就。”如果给个竹竿就往上爬,离题万里,不切实际,言之无物,就令人遗憾和厌恶了。

请你一定要注意,除非你的公司是个演说公司,否则你不要去做“演说家”。即使是演说,也要记住那句关于演说的名言—“演说就像电视连续剧之间的广告,越短越受欢迎。”能用三分钟表达完的事情,千万不要说上三个小时,如果你是那种不讲话就会发疯的人,那就建议你先在家里对着墙壁大声说上一个小时,直到筋疲力尽,直到没有心情在办公室胡说八道的程度时再去上班。这样对你绝对有好处。

曹某颇有演讲才能和喜剧天赋,在学校时她便是演讲队的骨干成员,多次在学校获奖。她毕业后先是在一所中学教书,由于推行“情景化教学”“茶馆式教学”,搞得乌烟瘴气,被学生家长“弹劾”下岗。

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体现自己的价值,紧随时代潮流,感受时代脉搏,曹某毅然从学校辞职,加盟了一家大型保健品公司。当时老板看见她的简历中有“x x大学演讲大赛一等奖获奖者”时,觉得她可能是开拓市场的一把“杀手锏”,于是连面试都没有进行就录取了她,并对她委以重任,让她在随后一次重要的全国联盟商加盟大会上代表公司发言,着重谈谈公司的美好前景,给犹豫不决的联盟商打打气。

她也做了精心准备,志在必得。但没有想到,这样一次重要的机会却在闹剧中错失。她虽然只干了几天,老板赶紧像送瘟神一样把她送走了。

那天,在一家五星级宾馆的会议中心,会场内座无虚席,每人都穿了公司赠的绿色公司制服。主席台上坐着公司的高层人物,形形色色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前几排是各路媒体记者,后边是全国的几百名联盟商, 气氛颇为隆重。花枝招展的曹某被安排坐在一个副总的身边。

大会开始了,几个老总做了简短的、礼节性的发言,就隆重推出这位 演说家,主持人介绍曹某是公司发言人。她一上台,一场演讲大赛开始了。 一番客套之后,她先从中国的传统“食疗”理论谈起—“……‘食疗’ 是中国食文化和医学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一朵奇葩……道教之父 老子曰:‘万物皆备于我,我备于万物’……由于历史的、科技的原因,古人治病时在药物的选择上多药食不分,医食同源,食即是药,药即是食……饮食疗法起源于周朝,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千金食疗·绪论》中道4··…《神农本草经》中许多药物即为食物……汉代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元代御膳医忽斯意所著《饮膳正更》一书……《本草纲 目》里面……”

这样的局面导致专家不满和不屑—你都说完了,还请我们来干什么呀?

“哪里找了这么一个小品演员?活宝!”

“来点实际的!”

“怎么跟传销似的?”

“不是卖狗皮膏药吧?”

“什么时候才开饭呀?”

“我买的是下午三点的飞机票!”

……

听众中有人嚷起来。老总气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此时的曹某谈兴正浓,浑然不觉,继续着她那高亢、激越而略带神经质的蛊惑……

为了结束这场“灾难”,老板只好让人悄悄拉闸断电然后歉意地说堡险丝烧了,宣布散会。就这样,公司的脸面无存,而曹某也因此而丢失了自己的工作。

好奇心过重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总是喜欢以集体主义的名义要别人交出隐私,这极不适合现代社会理念。人是社会的,又是个体的,人是有人格尊严的,只要和社会利益没有关系,每个人都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利去探听别人的绝对隐私。

有些心术不正的人,想利用别人的隐私达到传播谣言,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目的。在办公室这样的交织着利害关系的公共环境中,同事之间不可能成为人生知己,那么你也就不要去试图得到别人的隐私。“长舌妇”心眼也许并不坏,但常常比一个罪犯还令人厌恶,不要为了贪图一时口舌之快,而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你在工作中遭遇这样的人,你最好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至少不作任何评论,不想说的可以婉言而坚决地回避,对有伤名誉的传言一定要表现出否定态度,同时注意言语还要有风度。如果回答得巧妙,就不但不会伤害同事间的和气,又回避了自己不想谈论的事情。保护隐私一来是为了让自己不受伤害,二来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当然也没必要草木皆兵,但凡工作之外的问题最好不要太多涉及,否则便很容易让人以为你这个人不近情理。

有时候,你也可以拿自己的私人小节自嘲一把,或者配合大家开自己的无伤大雅的玩笑,呵呵一乐,会让人觉得你有气度、够亲切。但一定要把握一个度,玩笑就是玩笑,千万不可当真。

小霞至今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从办公室里人见人爱的“开心果”成了人见人躲的“瘟神”。她人不错,业务也很好,只是热情过分,咋咋呼呼,对什么都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别人问她怎么会这样,她说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看多了的缘故。

这样的“科学精神”拿到实验室还行,拿到办公室就非常恐怖了。她见到任何一个同事,都会像以前政治审查似的,从人家的前三代查起。而且她没有个人隐私的概念,常常打听别人难以开口的事情,如薪水,同事之间、同事和老板之间的关系,甚至连别人的夫妻感情也刨根问底,并且总是一惊一乍的。

刚刚开始的时候,别人还认为是对自己的关心,也当成谈资笑料说说,但发现她对谁都一样,还把同事甲的事情拿去和同事乙作对比,大家都因此而后悔不已。从此一见到她来了立即实行“坚壁清野”政策,躲不掉就顾左右而言他,比知天气、新闻什么的。她忽闪着她那双大而无神的眼神,感觉自己很受伤。

可是,不谙世事的小职员哪里会想到,说不定什么时候,一个毫不经意地信息就可能成为一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于“恐怖袭击”。这不仅会给别人带来伤害,最后恐怖得最深的还是自己。

泄漏公司秘密

你泄露了国家的秘密,你就是间谍;你泄露了公司的秘密,你就是罪犯;你可否知道你泄露了别人的隐私,你就是出卖了别人。

众所周知,中国人最忌讳的便是“吃里扒外”“吃张家饭,干李家活”的人。在一个公司里,很多信息都是有商业价值的,必须严防死守。所以,一个成熟的职业人的一条基本素质就是,不该你知道的,就绝对不要去打听;已经知道的,就要守口如瓶。如果泄露了机密,给公司带来预想不到的损失,不管你是刻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A君和B君两人大学同学。毕业后,A君在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做程序员,是公司的业务骨干,B君在另外一家同类公司做市场,两人多年没有联系了。两家公司都在开发同一种前景广阔的办公室应用软件,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一个偶然的机会,当B君知道A君是这个项目的核心人物时,心中大喜,计上心来。在接到B君的饭局邀请后,A君想都没有多想就去了,两人几年没有见,异常惊喜,又是吃饭,又是喝酒,正应了中国食文化中的那几句酒谚—“要想抓住别人的心,首先抓住别人的胃”。被灌得找不着北的A君像黄河决堤一样将公司的绝密资料和盘托出。

后来,遥遥领先于对手的A公司被对手捷足先登,打了个措手不及,巨额研发费用化为泡沫。看着满商场的同类产品,A君气得浑身发抖,羞愧难当地离开了公司。但最终由于公司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还是把他送上了法庭。这也是他应承担的责任、必须受到的惩罚。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事事如愿以偿的人本就没有几个。你一心一意做事情,付出很大努力,结果却不是自己想得到的,你会因此感到沮丧。其实,沮丧或生气,对结果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无论你怎样沮丧,怎样生气,结果已经产生,不能够再回到开始。这时,你所要做的就是回忆过程,寻找下一个出口。不必留恋昨日的失败,也不必介意已经成为事实的结果。无论你是否如愿以偿,都要及时从中跳出来,看清它在整个世界中的真实位置,即它在无限时空中的微不足道。这样,你得到了不会忘乎所以,失去了也不会气愤难当。
  • 倾听让关系更美好

    倾听让关系更美好

    它是一部文辞优美又条理分明的“倾听”指南。作者运用他个人与病患的生活故事,提供与亲友、与工作伙伴良好沟通的清楚步騶。本书以求助者和作者自身的经验为始,用有系统的分享及深入浅出的解析、令人感同身受的实例,一路引领我们找出症结,学习技巧,克服障碍,重拾良好的人际关系。
  •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健康篇)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健康篇)

    健康,不只是身体的健康,更重要是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最佳的做事方法:在务实之中巧妙适当地投一点儿机,在投机之中坚持务实的原则,把两者完美有效地结合。才是正确聪明的做事之道。傻做事不如巧做事——把握好做事投机的尺度; 有思路才有出路一把握好成大事投机的尺度; 烧香拜佛巧磕头——把握好求人投机的尺度;关系就是最大的投机——把握好人情投机的尺度; 做事做局做圈套——把握好设局与破局的投机尺度; 实干而不傻干——把握好实干的分寸;拼搏而不拼命——把握好苦干的分寸; 顽强而不顽固——把握好坚持的分寸; 谨慎而不寡断——把握好做事谨慎的分寸;注重细节又能把握全局——把握好注重细节的分寸。
  • 秋夜吟(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秋夜吟(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热门推荐
  • 至死

    至死

    在鲜血纷飞的世界,实力,才是一切!魔界,一代返虚高手魔灵遭遇最强围攻!重生地球,他,带着无尽的仇恨又该何去何从?且看魔灵一手掌控官场!一手掌控豪门!以魔的力量飞升仙界!成就一代绝世假仙!
  • 星武通神

    星武通神

    玉河星系,物种亿万。有飘浮在虚空可以吞噬战舰的植物,也有大如山脉横渡星河的巨兽。有无边无尽湮灭一切的虫族,也有背生双翅可爱无害的精灵。人类从蓝星走出,建立联邦,依靠古武推广提升身体素质,适应星际环境,与万族争锋,抢夺生存空间和资源,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域。四百年后,联邦月图星上一个普通学生,机缘巧合获得了一枚种子,从此踏上武道,走上征服星辰大海的通神之路。(新书发布,拜见大魔王,种田建设文,轻松流)
  • 丑女要革命:千金屠龙纪

    丑女要革命:千金屠龙纪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话说,当英雄是帅哥;话说,当帅哥对自己有意思,那还有什么说的,一旦春心动,丑女就要大革命!谁敢挡道,看我倚天宝剑挥挥,管你恐龙、白龙,还是鸟笼......啥子龙,统统都砍掉!
  • 千秋梦念

    千秋梦念

    缘之一字,难断,更难续。你既毁去这一切,那么我将重塑我的一切
  • 谁的青春不荒唐

    谁的青春不荒唐

    谁的青春不荒唐?爱过,但是放弃了。你选择离开,我苏叶子也不是一个拿得起放不下的人,你想要的回来,对不起,回不来。顾晨煜,沈飞,再见!最后的最后,情归何处?
  • 殭屍风云

    殭屍风云

    月黑风高,僵尸出没。山村之夜,鬼影流连。漆黑的棺材,森然的榕树,雪白的骨架,怪异的水潭,艳红的纸人……僵尸背后的秘密,一个未解开的谜题。
  • 绝色尤物之杀手太冷

    绝色尤物之杀手太冷

    男人这种动物,对于苏若来说,没有爱与不爱,只有杀与不杀!绝美的容颜下,她有着一颗冷若寒冰的心,杀人是她唯一的乐趣,也是她赖以生存的技能。离奇穿越到这个陌生的时空,她获得了新的能力,有如一朵妖艳而致命的罂粟花,让人情不自禁沉迷其间,无法自拔。她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容颜和声音,却抛不掉内心的孤冷和苦痛。一场场生死别离过后,谁是那个她怎么也甩不掉的护身符,谁又是那个布局在先的幕后黑手?这世上,是否有一个人,足够强大坚韧到,能将她的心,悄悄融化。。。
  • 豪门孽债:总裁99日逼婚

    豪门孽债:总裁99日逼婚

    莫名奇妙被拐到沙漠的一个古堡,惨遭虐待和凌辱,还要给他当佣人,她到底得罪谁了?这个男人简直就是恶魔!她要逃!却三翻四次被他抓回来,又是一顿毒打……最后的真相是,抓错人了?他是亚州独步天下的帝豪,动一动手指,整个股市都会坍塌,得罪他的人,只有死路一条,偏偏遇到这么一个女人,他竟然心软了!
  • 天书五诀

    天书五诀

    天地于无形中而生,无形生有形,于是便有与天地相连的修炼之法。大道遥遥,奔赴往者不可数。千万年弹指,天才只能折于半道之境。神奇的龙首山至宝,从未有人涉及的大道之谜,为什么一夜之间只能变成口口相传的传说。一个孤儿如何从刀光剑影的修道世界中,从乞丐变成王者。
  • 向稻盛和夫学经营

    向稻盛和夫学经营

    稻盛和夫的经营之道备受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推崇。问道编著的《向稻盛和夫学经营》是在充分研究稻盛和夫思想及其著作的基础上,将有关他的经营哲学的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全书从人心、体制、团队、员工、领导力、危机等诸多方面系统阐述了企业经营之中应当具备的正确思想,并结合了稻盛和夫的亲身经历与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故事、案例。通过阅读《向稻盛和夫学经营》,创业者能够看到希望,管理者能够习得知识,普通员工也能获取追求卓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