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1700000006

第6章 寻找精彩的双脚

接下来,该是主角登场的时候了。

广播人物专访节目《寻找我的双脚》,主题从发现到提炼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攀登过程,核心内容是从曾经的中国登山队队员夏伯渝“登珠峰、背梯子、救队友、失双脚、返珠峰”的人生故事里,提炼出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舍己为人的大爱。

这个选题紧扣2008年珠峰热点,我也为访谈做了大量准备,从而争取到与嘉宾平等、真挚地展开对话,使嘉宾的内心世界得以自然流露,同时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作品语言表达质朴无华,却简练深邃,没有刻意地拔高和美化,而是在不断超越后凝聚成一个大写的人。叙述加谈话的结构成为了一种标准的范式,也很适合移动人群的收听特点,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

《寻找我的双脚》节目的播出和成功,不仅体现了主创者的匠心独具,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也是一个必然。当时国内甚至世界瞩目的重大热点,是继西藏地区“3·14”打砸抢烧事件之后,即将到来的2008年5月奥运珠峰火炬传递。这个时间点的把握对于节目本身的新闻价值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我将在下面的文章中做进一步详细的解读。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珠峰传递”牵动着无数中国人的心,特别是在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之后,人们对那里的情况又多了一份担忧。这个时候,在5月份即将举行的珠峰奥运火炬传递之前,以志愿者行动为依托、以“行走西藏”为主要内容的北京交通广播《行走天下》系列节目所传递出来的真实信息和坚定信念就显得意义深远。其中,2008年4月12日播出的人物访谈《寻找我的双脚》,堪称一期典型的代表作。

本期节目充分结合当时的珠峰热点,选择了一位有着传奇经历和曲折故事的登山家作为访谈对象,他就是中国登山协会的夏伯渝先生。33年前,作为中国人第二次冲顶珠峰的突击队员,他在最后关头因大风与饥饿失去了登顶良机,下撤途中又因救助同行的藏族队友自己却严重冻伤以致失去了双脚,再后来又因伤口长期不能愈合发生癌变。

而当时夏伯渝和他的队友们冒着千难万险背上去的金属梯子,在33年来却成就了数以千计世界探险者的登顶梦想,即将开始的珠峰奥运火炬传递中,中国登山队的火炬手也将第一次借助这个被国际登山界称作“中国梯子”的登山梯,把奥林匹克圣火送上世界的最高峰。

夏伯渝本人在经历了种种人生不幸后则依然执著着自己最大的梦想,那就是每天坚持锻炼,决心靠假肢重登珠峰。这个故事本身就有着很强的可听性,角度也不同于以前诸多类似题材的节目或文章。

访谈中,我紧紧抓住嘉宾的心路历程展开对话,通过“梯子”的过去与现在徐徐拉开主人公的人生故事,通过对点滴过去的重新整理和现实生活的精心梳理,其间穿插他的个人简历、历史回眸以及他本人致媒体的公开信等内容,展现了以他为代表的残疾人多年来执著人生的可贵品质、汉藏一家人的兄弟情谊以及奥林匹克精神烘托下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最后在节目中点题:这么多年他一直寻找的双脚,其实从来就不曾离开!

在访谈中,我十分注意与嘉宾实现真实情感的交流,问题设计也比较自然,加上后期背景资料的适当穿插,总体把握有条不紊。特别是在访谈中精心营造的谈话氛围,让夏伯渝这位不善言谈、性格内向的登山英雄,得以迅速打开话匣子,用自己朴实而真情的语言,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本节目在播出后以及参加当年主持人节目展播后反响都十分强烈,不少听众写信说“主人公给予我的震撼是巨大的,但同样震撼的还有节目的主持人牛力”,评价节目“角度独特、挖掘充分、手段创新、形散神聚”,“滋润着听众的心田”。很多听众还对夏伯渝的精神表示钦佩并祝愿他的梦想能早日实现。

随后,我恰好得以有幸作为一名志愿者,和夏伯渝一道重回珠峰并跟踪报道了后续内容,为2008年的珠峰相关报道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如今,夏伯渝仍在积极做着重登珠峰的各项准备,《行走天下》作为他最信任的伙伴之一,也在密切关注着这项可能实现的人类壮举。

精良的策划、到位的访谈、精心的制作,使《寻找我的双脚》首先获得了2008年度北京电台主持人节目展播“最佳奖”,并一举拿下2009年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主持作品奖)。而这三方面的特点也恰恰是一个优秀的人物访谈节目所不可缺少的关键元素。

需要特别强调的还有一点,作品之所以能获奖,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恐怕还得有它的主题。在节目中,我围绕夏伯渝先生的登山情结展开访问,顺便提一句,“登山”这个主题本身就十分有意思,因为做节目和爬山的过程很相似。以“登山”为主题的节目难以计数,但要怎样做才能摆脱类似节目的囹圄,提升节目档次,做到“一览众山小”呢?下面先来欣赏节目片段。

《寻找我的双脚》

题目:《行走天下·寻找我的双脚》

首播时间:2008年4月12日

节目长度:24分13秒

节目内容:

“开场”

主持人:欢迎和我们一起行走天下,各位好,我是牛力。今天和我们同行的是一位有着特别行走经历的嘉宾,他就是来自中国登山协会的夏伯渝。欢迎您!

夏伯渝:大家好,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能和大家一起行走天下!呵!

“旁白”(音乐起)

很多人知道中国登山队,却并不一定熟悉夏伯渝这个名字,就像我们很多人知道珠穆朗玛峰却并不清楚距珠峰峰顶高度差不到200米的岩壁上还有一个“梯子”。没错,正是这个被国际登山界称作“中国梯子”的登山梯,33年来成就了数以千计世界探险者的登顶梦想。再过1个月左右,中国登山队的火炬手也将第一次借助这个梯子,把奥林匹克圣火送上世界最高峰。

33年前,把梯子一节一节背上珠峰的人正是夏伯渝和他的队友们,然而那场惊心动魄的行动也给夏伯渝的人生留下了最大的遗憾:那就是冲顶珠峰时因大风与饥饿,在最后关头他与成功失之交臂,下撤途中夏伯渝又因救助一位藏族队友,自己却严重冻伤以至永远失去了双脚。

“访谈”

主持人:今天,来自中国登山协会的夏伯渝将和我们一路同行,他还打算说说一直以来他最大的理想也是现在最重要的一个决定:那就是重返珠峰。是这样的吧,夏老师?

夏伯渝:对,我的理想就是想登上珠峰,这个高度就行了。

主持人:但是在您来讲,到现在还有这样一个理想,您觉得可能吗?

夏伯渝:能不能成功我倒没有太大的把握,但是我就想去试一试,因为我为它付出了很多,我也努力做了好多准备。不管我冻伤以前还是冻伤以后,这都是我的一个理想,即便是最后登不上去,我想我也不会太后悔的。

主持人:探险毕竟不是冒险啊!

夏伯渝:是。1975年登的时候我登到8600(米),就没有用过氧气啊,待了好几天,就没有用过氧气,因为那个时候的氧气是救命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能用的。我到那儿这么长时间没有吸过氧,而且两天三夜没有吃过东西,那个时候背的东西也有限。

主持人:就是说那个时候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您都有可能上到峰顶……

夏伯渝:对。当然现在跟那时候比起来有很多有利的、有弊的(因素)。有利的是现在登山的条件,装备、气象都比1975年要先进得多,不利的就是那时候我20几岁,现在我快60岁了,再一个我现在没有双脚,我要靠假肢去登,这都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主持人:对。我知道这么多年来您一定会非常得遗憾。说心里话,您有没有恨过珠峰?

夏伯渝:我恨过它啊,当时恨它就是(因为)它夺去了我的双脚,把我冻成这样。但是呢,我又特别喜欢它,我就想我生下来的各个方面,不管是体力、耐寒能力各方面条件都非常适合登山,所以我还喜欢它,还想登,我就想登山,不知道怎么搞的。登珠峰是我最高的一个目的,这是最后的一个愿望吧。

主持人:33年了到现在,有没有梦见过珠峰?

夏伯渝:我经常梦见珠峰,我经常去登,经常还登上去。呵呵!

主持人:那珠峰在您的心里到底是什么?

夏伯渝:珠峰在我心里它毕竟是个山,是我理想的一个境界,我的理想就是珠峰。

主持人:也许在您的心里已经不是心比天高,而是心和珠峰融在了一起。它会成为您永远的痛吗?

夏伯渝:也会的,如果我登不上去的话,对我来说,就遗憾了,遗憾终生了。

“旁白”(音乐起)

失去了双脚还能行吗?这恐怕是包括夏伯渝本人在内的所有人对他重上珠峰的最大顾虑。

当然,还有一个年龄的问题。我们来看看在我手上的这份简历里边有些什么内容:姓名,夏伯渝;年龄,57岁;工作单位,中国登山协会。他曾经是中国登山队的一名队员,1975年在攀登珠峰时遭遇大风,身为突击队员的他和队友们在8600米的高度上停留了两天三夜,也饿了两天三夜,最后不得不全队下撤。就在下撤到7600米营地的那个夜晚,他把自己的睡袋让给了丢失了睡袋的队友——一位藏族同胞,结果自己严重冻伤而被迫截去了双脚。

再后来,他又由于冻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差,伤口长期不能愈合而发生癌变,做了多次的手术和放疗。

“访谈”

主持人:这里边有一个时间点,1975年,这是中国登山队的第二次冲顶珠峰,而且您还不是一个一般的队员,您还是一个突击队员,就是要冲击珠峰的。过去了33年,虽然您刚才记录得非常简单,只有这么几句话,但是我们好像不能够这么简单地去记忆它。

夏伯渝:我那个时候在大本营,在登山队有个外号,叫“火神爷”,一直叫火神爷,就是我就觉得我自己耐寒能力特别强,在青海的时候我就可以冷水浴。像大本营那么冷的时候,别人都穿着鸭绒服,我就穿着一套红色线衣,红色运动服,就在那儿踢球啊、玩啊,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神爷”。因为我不怕冷,所以那时候晚上我就想,我就觉得我不会冻伤的,我要是冻伤了,他们就全都冻死了,是吧,说笑话。

主持人:您就觉得天生就比他们强,生来就是干这个的。

夏伯渝:对,我就觉得我特别适合登山,不管是耐寒能力也好还是体力也好,我就觉得特别适合登山,所以到8600(米)我就看到那个藏族人他实在是走不动了。下山的时候,我跟他们一个结组,和三个藏族人一个结组下来,他因为实在走不动,休息的时候把背包就取下来了,取下来一站起来背包就滚下去了。

主持人:就是山势非常得险峻。

夏伯渝:对啊!都是五六十度那个山,你想他站起来那个背包不就滚下去了嘛,我看见他把背包(滚下去了)。后来那两个藏族人还不错,拉着他、拽他、逼着他走,不走就冻死了。从8600(米)走了好长时间才走到7600(米),到了那以后,晚上要睡觉了,他也没有睡袋,你想他冻得哆嗦。当时我什么都没想,我就觉得我不会冻伤,我就把我的睡袋给了他。我自己就没有注意,你知道吧,在帐篷里头,4个人一个帐篷,就呆了一夜。刚开始冻伤本来说有一个先是冻得疼、冻得麻、冻得没有知觉,可是我都没有这个感觉。

主持人:等(有)感觉的时候已经晚了。

夏伯渝:等(有)感觉的时候已经不知道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也没有感觉什么不好,我还走下来,从7600(米)一直走到山底下来了。走下来以后我还没觉得什么,还挺好的,也没觉得脚怎么样。我还跟人家讲,真是跟人家讲,山上怎么回事,8600(米)怎么样。我们到8600(米)架的梯子,就是那个金属梯子,到8600(米)不是有个第二台阶吗?那个梯子还是我们背上去的呢。

主持人:就是那个“中国梯子”,那个梯子到现在还在呢!

夏伯渝:到现在还在呢,它是我们背上去的。呵呵!

主持人:当时怎么背上去的?

夏伯渝:尽管那个梯子很轻,它是用做飞机的合金铝做的,在平地一个人背个十节、八节没问题,但是在那个高度上就特别困难,四节梯子分了四个人背,那个梯子(安)在8600(米)多,那是个必经之路,不经过那个梯子肯定是上不去的。

主持人:那是最后一道关卡?

夏伯渝:是!也是最难的一个地方。

主持人:那后来这个梯子您自己用过吗?

夏伯渝:没有!因为我们安好梯子以后就碰到大风了,没有机会上这个梯子就下撤了,在那个地方呆了两天三夜就下来了,就没有登那个梯子,没有上。

主持人:如果要是没有大风,没有那样一些恶劣的环境,可能你们就登上这个梯子上去了。

夏伯渝:是,那是肯定的!

“旁白”(音乐起)

1975年以前,距离峰顶高差不到200米的“第二台阶”一直被称为是从北坡登顶“不可逾越的一道坎”。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冲顶珠峰,突击队员刘连满为了突破这个天堑,硬是在这里贴着峭壁用身体当梯子,让自己的双肩托起了队友的胜利,而刘连满本人则由于体力透支最终失去了登顶的机会。

1975年,中国登山队第二次冲顶珠峰,突击队员在这里架设了牢固的金属梯子,第二台阶不可逾越的神话也就此终结。33年来,大约有1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们通过夏伯渝和队友们背上去的这个梯子,成功登上了地球之巅。为此,国际登山界把它命名为“中国梯子”。

然而在这第二次冲顶珠峰和架设梯子的过程中,队员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夏伯渝失去了双脚,作为突击队长的邬宗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访谈”

主持人:这么危险的运动啊,登山!

夏伯渝:中国就叫登山,外国就叫探险。

主持人:为什么要去呢?

夏伯渝:我去登山啊,就是一个很意外的事情,一个很偶尔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一直很喜欢足球,就是喜欢搞运动,刚好碰见登山队,中国登山队到青海去招运动员。我就想试一试吧,管他呢,只要是运动就行。我就没有想到我会登山去,我就想到登山是一种运动,搞运动就行,所以我就报名参加了,但是我没有想到我能被选上,我就想试一试,对不对?试一试去。选的人几百人呢,就选几个人,后来没想到就选上了。

就是选上了,到了北京以后还要经过第二次选拔,全国各地选了好多人,要(经过)第二次选拔。我想行,那时候在青海嘛,就想到北京玩玩也好,那时小嘛,到那时候我也没有想到真正要去登山,真正要去那个,我想到了北京全国各地(那么多选手),哪能选得上我?选不上我的,所以我就到北京了。最后到我(被)选上的时候呢,又是兴奋,还又有一点紧张,这才想到珠峰又是神秘,又是危险,这才想到这个了,但这个时候呢我想也不能打退堂鼓了,对不对?当时也年轻、也好胜,就是说,既然国家让我们登,那我们就去登,对不对?也没有太多想法,就知道珠峰是个很神秘的东西,危险,对不对?自己能去登的话,还感到很自豪呢!

主持人:于是就去了?

夏伯渝:于是就去了。

主持人:于是就有了1975年这样一次让您到现在一直念念不忘的一个经历。

夏伯渝:对。

主持人:那么当然在1975年以后,这又是一个时间点,更多的接踵而至的对您来讲有很多不幸,比如说失去父亲、截肢,然后换了义肢之后呢又有了癌症,现在人家会在“夏伯渝”的后面还要再加上一个“残疾人”。我知道1975年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您都不能接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

夏伯渝:是。

主持人:在跟人家跑步的时候、训练的时候,都跑到后面,很多人都以为您是教练员,是吗?

夏伯渝:是。刚开始确实不能接受(自己)是个残疾人。一夜之间,就从一个健全运动员变成残疾运动员了,那时候,特别不能接受。

主持人:而且最爱的是您的双脚。

夏伯渝:对。那时候很早以前我就说过,我说我身上哪儿都可以受伤,但脚不能受伤,因为我喜欢踢足球,所以脚不能受伤,一天到晚抱着足球,记得一有时间我就去踢。结果老天爷偏偏把我的脚冻掉,所以说老天爷真是不长眼。(抽泣)

主持人:对不起。

夏伯渝:不是怕丢人,我就觉得我不应该是个残疾人。尽管我现在残疾了,没有脚了,但是我想我还是不属于残疾人,这个弯就转不过来。我穿了假肢以后,因为我练得比较刻苦,我穿上假肢就练习上下楼,练习走路,一天到晚地练,练得残端都磨破,流血了,我还在练,拼命地练,所以你看我走路一直都比较好,一般不仔细看,看不出我是残疾人。因为我总归是个运动员出身,所以我身体的肌肉都比较匀称,看不出我是个残疾人,所以我也不把自己当成残疾人。

主持人:现在还是这样?

夏伯渝:现在当然我接受残疾这个事实,但是我想即使我是残疾人,健全人能干的事情,我也能干。

主持人:是不是就像很多人理解的,就是身体上的残疾并不能代表他心理上是残疾的?

夏伯渝:是啊。

主持人:当然您还得客观地分析,现在您能不能够有这样的能力再次回到珠峰,再次去尝试冲顶珠峰?

夏伯渝:所以我先要去登慕士塔格峰,这次我可以到珠峰去体验一下那个环境。那个高山的环境、气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考验,我想能走到6200(米)呢,就可以检验我的体力。锻炼了这么长时间,几十年了,我在病房里就开始锻炼了,我就看看我锻炼的这些有没有成绩,体力到底是怎么样。

“旁白”(音乐起)

在2006年致媒体的一封信中,夏伯渝写道:我喜欢登山,热爱登山事业。尽管失去了双脚,我仍想再为我国的登山事业做一点贡献。30多年来,为了心中的理想,我一直都在努力地锻炼身体,与伤残和病魔顽强地进行斗争。在国内国际的残疾人运动会上,我还多次获得奖牌。

残疾人从事登山活动,这标志着国家的文明和发展,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支持和理解,也显示出了残疾人的自强、自尊和自信。2006年5月,同样是失去双脚的新西兰人马克·英格利斯成功地登上了珠峰,这个消息对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激励。我热切地希望能够找到关心残疾人事业、愿为残疾人事业献爱心的合作和赞助伙伴,获得支持。

如今,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热心人正在帮助他一步步向自己的理想靠近。从下周开始,夏伯渝就将跟随一个志愿者团队启程前往西藏,以一名环保志愿者的身份为即将开始的珠峰火炬传递服务,同时借机会在珠峰大本营附近做一些体能和假肢的测试,而接下来,他已经把目标锁定为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逐步地缩小自己与珠峰的差距。

“访谈”

主持人:如果说在2006年之前珠峰对您来讲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中之物,那么到现在,或者说从2006年新西兰的一位残疾登山家,是吧……

夏伯渝:对!我很早以前就知道有这么个人,他没登珠峰之前就登了一座山,后来我听说他2005年要去登珠峰,所以我就想在他前面登,我就2003年开始跟我们那个领导说,我们领导说可以可以,结果呢就因为很多理由、事情耽误了,一直就没登,没想到他登上去了。

主持人:2006年5月份。

夏伯渝:对,他登上去了。但是他上去以后,下来的时候就没下来,就被背下来的、拉下来的。上去以后,他下了不到200米吧,反正下来不多,就不行了,他的脚全部冻伤了,然后呢……

主持人:他不是没有脚了吗?

夏伯渝:残肢冻伤了,残端冻伤了,他又截了2厘米,他(是被)从上面拉下来的,拿一个睡垫,放在上面,后面推着,前面拉着,下来的。

主持人:您看,像他这样有着这么多经验的一个人,他都有这么大的问题,甚至有可能会有生命的代价,那对于您来讲,接下来的,您将要去选择的这个挑战,您有没有想到它背后的危险性?

夏伯渝:我想到了。危险性我想到了,从他上边我也吸取些教训,主要是他那个保护。这回自己再登的话,我肯定不像1975年那样的争强好胜啊,我做更多的准备,考虑得更多了。危险性我也考虑比1975年要大,但也有有利的地方,对不对?总归我就想,不管怎么说,我都想去试一试。

主持人:给我的印象您是个有梦的人,您觉得您跟别人比起来,您的优势在哪里?

夏伯渝:我觉得为了我自己的梦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这一点我应该比一般人强,就是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主持人:但是光有信念不够,您的困难也很大。

夏伯渝:是,困难我也想到了,我就想,我能克服它,我能克服这些困难,实在克服不了的,那也没办法了。

主持人:也许这次去珠峰现场考察,33年之后再返珠峰的时候对您来讲一定会更多地收集资料,然后自我证明、锻炼体力等等方面,这次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夏伯渝:是。

主持人:您是不是充满了期待?

夏伯渝:是。

主持人:做好准备了吗?

夏伯渝:做好准备了。多少年的期盼,就等着这一天!

主持人:现在都怎么准备的?

夏伯渝:现在的话,我5点钟就起床,锻炼身体的肌肉、耐力这方面体力,练一个半小时,那属于中高强度的训练。然后呢我骑车,从我们家骑到单位1个小时,晚上回去1个小时骑车,骑车的距离和速度、锻炼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所以我尽量地快,为什么要出汗呢,尽量地快,都是为了这一天。

主持人:您的家人对您的信念、对您的决定怎么看?

夏伯渝:我们家人都挺支持,我爱人、我儿子、我弟弟、我妹妹。嘿嘿!

主持人:他们怎么说?

夏伯渝:我爱人说,为了你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去拼搏,我觉得是应该的,所以你应该去完成你的理想。我爱人老是对我这么说。

主持人:您爱人是不是说,老夏,我们支持你。是吗?

夏伯渝:是。

主持人:我想我们大家都应该支持你,而且大家都应该来帮助你。

夏伯渝:太感谢了!

主持人:是不是需要告诉我们的听众朋友您的一些心愿?

夏伯渝:我就希望听众能更多地关注我的行动就行,关注我这次天下行,给我更多的支持。

主持人:祝您成功!

夏伯渝:谢谢!

“结束语”

访谈到这里就算结束了,可是夏伯渝的这个笑容在我的脑海里却一直挥之不去。我记得他矫健地站起,健步地下楼,跨上已经显得很破旧的二六自行车。初春的北京还有些冷,渐渐远去的是一个深蓝色运动服下包裹的瘦削而健美的身影。

我感到自己的眼睛湿润,发自内心地为他祝福。远在几千公里之外,那个在世界之巅曾经承载过无数双脚印的“中国梯子”,也许也在静静地等待着这位老朋友的到来吧。这时候我突然发现,其实夏伯渝本人早已经成为“中国梯子”的一部分,而这位“火神爷”的双脚也从来就不曾离开……

好,非常感谢来自中国登山协会的夏伯渝老师,也感谢朋友们的一路同行。行走天下,我是牛力,我们明天再见!

看了作品您也许会发现,好的访谈节目绝不能只有一个平面,而应该更加立体和丰满。在对夏伯渝的访谈中,我围绕“登珠峰、背梯子、救队友、失双脚、返珠峰”的多条线索展开问题,通过职业生涯、道德情操、精神面貌、生活苦乐等多方面的形塑,最终给观众构建出一个血肉丰满的大写的“人”字。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塑造出多么“高大全”的完美人格,恰恰相反,过度的完美反而会导致人物形象的平面化、单一化。我所做的,只是对真实人生的关照,以及从中提炼出他作为一个平凡却又伟大的人本身的人格魅力。而这样关注现世人生、关怀人性光辉的作品,也正是最受听众青睐的那类作品。

让我们再回到如何进行好节目克隆这一话题。不知您发现了没有,在选题和形式上,《寻找我的双脚》和《听大使讲故事》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都是一对一的人物专访节目,选择的都是有着跌宕起伏经历的嘉宾,都集中精力于过去某些生活片段的探寻,都是通过主持人引导嘉宾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通过平等交流,从中挖掘出嘉宾的内在人格和精神。

同一个选题模式用于怀抱不同故事的嘉宾身上,往往会发生奇异的化学反应,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而正是通过这样不断的自我克隆,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特点和信心。

在后期制作上,我采用“访谈”、“旁白”相间的方法,这主要和听众的听觉习惯有关。由于移动听众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有限,因此节目中的每一段都不长,平均只有五六分钟,接着在听众听觉疲劳之前转换一种“访谈”或“旁白”的方式,同时通过二者的交叉为听众提供必要的视觉联想。

以《听大使讲故事·斯里兰卡的世纪情缘》为例,我在访谈中插入对王生的介绍以及他的自传内容,一方面缓解听众的疲劳,另一方面引出听众对他音容笑貌的想象,虽然广播不能像电视一样产生如在眼前的效果,但也不妨说这正是它的另一个优势,因为每个人的眼前都能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他心目中的“王生”。同样,《寻找我的双脚》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最后我想做一个小结,制作一期好的访谈节目至少要有三个关键要素,就是:精彩的策划、到位的访谈和精心的制作。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努力,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而那双行走天下的大脚正是我们制胜的法宝,它们一个是克隆,另一个就是创新,它们正是我们需要寻找的双脚。

同类推荐
  •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本书是集编导、戏文、导演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演播厅内部现场制作的创作流程,学会现场指挥与调度,掌握“自编、自导、自拍及后期自己独立合成各种类型节目”的基础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视节目创意理念、策划和创作能力。《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2009出版实录》内容包括:走近美国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从《衬衫换甜点》看美国出版新变化、国际出版界热炒“雷曼兄弟”、美国财经图书行情依然看好、《美国地区英语辞典》即将全部完成、从两本中美版权合作杂志看去、浅谈《悦己SELF》的广告与发展、美国杂志编辑出版的奥妙、中外合作杂志是中国期刊界的“狼图腾”? 中国《读者》可否收购美国《读者文摘》、“卡斯特罗语录”在古巴出版、欧洲报纸出版商想到美国收购、金融危机影响英国出版的编印发等。
  •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艺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但梁晓声一直坚持创作,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推出自己的作品,其中饱含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情怀,一直为大众所喜爱和尊敬。在本书中,梁晓声站在作家、大学教师、读者等立场,对这个时代的文艺、文学等问题作了多维度的沉思。
热门推荐
  • 星际追踪:会长大人难搞定

    星际追踪:会长大人难搞定

    她重生了!该高兴吗?可是她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为毛呢?答案很简单,会长太强了!让她这个小跟班深深地感觉到了自己是多么的无用!即能杀敌,还能下厨房的,最最重要的是还能帮她灭小强……某会长大大闻之淡定的说:“我养你,只是为了来证明我的强大。”某女嘴角抽搐,怎么又是她做绿叶?她不服!
  • 敬斋古今黈

    敬斋古今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初生牛犊不畏虎

    初生牛犊不畏虎

    年轻就是轻轻流畅的溪水,轻盈欢快;年轻就是冲动,敢爱敢恨、敢闯敢冲,年轻就是无聊时,总是期盼早点成熟,挫折时急切地渴望下次能够好运。年轻,可撑一把伞在雨中漫步,独享宁静与浪漫;可背起行襄信步周游地球,豪言不让青春虚度。《初生牛犊不畏虎》为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总结了十条非常成功之心态,帮助年轻的人勇攀高峰!
  • 异界之圣神系统

    异界之圣神系统

    一个孤独的少年,上天赐给他圣神系统,玩转异界,你那召唤术?在我面前垃圾而已!武术?武技?乐涩而已!我一样一样把你比下去!美女?那是有滴……帅哥?好吧,看上你当我小弟吧!
  • 燕子声声里

    燕子声声里

    沈归燕五岁能背千字文,六岁弹琴而自作曲,七岁焚香成诗,八岁与当朝丞相之子定下姻亲。众人都道此女含凤玉而生,有天成的好命数。然而有女自现代而来,使她嫡妹从蛮横变得伶俐,夺她夫婿,害她生母,将她从天上狠狠掀下,张狂而笑:“区区封建女子,也能与21世纪现代女性相争?”阴谋诡计改她八字,挺着肚子坏她姻缘,嫁她于纨绔之子,毁她于新婚之夜,却恰好成全了她一段奇缘。有疯和尚算她之命:及笄大劫,双十大喜,白发大悲。沈归燕不信命,她只信人定胜天。欠她的,终究要还回来。害了她的,终究要下地狱。穿越了不起?重生了不起?就算你开十个八个金手指,我也要给你。我也要给你一一剁了去!
  • 武力滔天

    武力滔天

    武之祖,战之极,癫之峰。以武力为主,战裂苍穹,灭天地轮回。武之祖,天地武力之极限。战之极,武力滔天之不灭。巅之峰,脚踏天地之神灵。一个以武力为主的世界,一个穿越的灵魂。一个属于王者的擂台,且看皇蝉,如何在群雄并起,天才崛起的世界,成为人见人怕,闻声颤抖的至尊龙祖。
  • 律抄第三卷手决

    律抄第三卷手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传奇之无敌法师

    传奇之无敌法师

    ”冰咆哮!“”火墙!“”灭天火!“”流星火雨!“……沙巴克攻城!法师主宰一切!热血尽在这一刻!你的传奇你做主,我的传奇我做主!喜欢热血传奇的朋友们,不要错过!
  • 天彭牡丹谱

    天彭牡丹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罗云传奇

    罗云传奇

    没有绚烂的到一个禁咒就可以破坏一座城的魔法没有强力得开山裂石的斗气有的只有魂力,只有战斗本人新手加学生,更新不稳定,谅解